CN213300009U -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00009U
CN213300009U CN202022849104.3U CN202022849104U CN213300009U CN 213300009 U CN213300009 U CN 213300009U CN 202022849104 U CN202022849104 U CN 202022849104U CN 213300009 U CN213300009 U CN 213300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ating film
light
longitudinal
diffuse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91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杭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ongfang Jia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ongfang Jia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ongfang Jia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ongfang Jia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91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00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00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00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背光光源,包括灯座,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固定有一圈挡边,底板与挡边构成凹陷腔;发光板,位于凹陷腔的底部;透光板组,盖住凹陷腔的口部;沿远离发光板的方向,透光板组依次由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构成,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依次平行贴合;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各自朝向发光板一面的粗糙度均小于背离发光板一面的粗糙度,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分别在背离发光板的一面具备纵向纹路、横向纹路,纵向纹路与横向纹路间相互垂直;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的各自厚度相等且小于漫反射板、透明板的厚度。采用此实用新型光线平行度好,对产品边缘的打光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检测所用光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背景技术
视觉检测领域都要用到光源来进行打光,普通背光光源为漫反射光源,在拍圆柱体或者薄膜类产品时对边缘的打光效果不好,会出现边缘泛白或者图像边缘过渡像素过多而不锐利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线平行度好,对产品边缘的打光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包括:灯座,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固定有一圈挡边,底板与挡边构成凹陷腔;发光板,位于凹陷腔的底部;透光板组,盖住凹陷腔的口部;沿远离发光板的方向,透光板组依次由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构成,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依次平行贴合;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各自朝向发光板一面的粗糙度均小于背离发光板一面的粗糙度,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分别在背离发光板的一面具备纵向纹路、横向纹路,纵向纹路与横向纹路间相互垂直;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的各自厚度相等且小于漫反射板、透明板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行背光光源将杂光过滤掉,剩下的都是与发光板垂直的光线,最终输出的都是平行光。透光板组有四层材料,普通光源一般只有一层漫反射板。漫反射板首先将放光板发出的光均匀、柔化。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都是朝光的一面光滑,是的更多的光线能进入透光板组,而不是前期就被杂乱得反射掉。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分别对光进行两次导正,并且由于各自纹路相互垂直,最终出来的后的光线整体平行度较高。最外层透明板一方面将自身对光线的方向、强度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保护了两层光栅膜不受磨损。透明板具备足够的厚度与结构强度,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自身薄,占据空间小,同时自身柔性相对高,便于被透明板压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漫反射板与透明板的厚度相等,透明板的正反面粗糙度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透明板整体表面光滑,主要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漫反射板、透明板的厚度均为2mm,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的厚度为0.25mm,透明板为亚克力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尺寸的选择便于实际的生产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挡边在背离底板的顶端具备若干个盲孔,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上均具备通孔,透明板上具备沉头孔,盲孔、通孔、沉头孔内穿有螺钉,螺钉将透光板组与挡边装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钉便于将透光板组的所有零件与灯座装配,透光板组的各个零件都可以同时装卸,同时螺钉能促使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相互贴合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沿各自法向的投影面积相等,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沿各自法向的投影轮廓为矩形,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各自每个内角上均有一个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的固定方式简洁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沿各自法向的投影轮廓为正方形,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为同样的光栅膜零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可以是完全一样的零件,在装配时仅需其中一个相对另一个转90°即可,零件种类的减少有助于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底板的面积大于发光板的面积,底板上具备孔洞,孔洞的自身轴线与透光板组不相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的面积大,具备延伸出的边沿,边沿有足够的面积布局孔洞,螺栓穿过孔洞,可以将光源与外部机构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挡边上具备穿线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穿线洞便于电线穿过,为发光板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1-透明板;2-横向光栅膜;3-纵向光栅膜;4-漫反射板;5-灯座;6-发光板;7-挡边;8-底板;9-孔洞;10-盲孔;11-通孔;12-沉头孔;13-穿线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平行背光光源,包括:灯座5,包括底板8,底板8上垂直固定有一圈挡边7,底板8与挡边7构成凹陷腔;发光板6,位于凹陷腔的底部;透光板组,盖住凹陷腔的口部;沿远离发光板6的方向,透光板组依次由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透明板1构成,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透明板1依次平行贴合;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各自朝向发光板6一面的粗糙度均小于背离发光板6一面的粗糙度,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分别在背离发光板6的一面具备纵向纹路、横向纹路,纵向纹路与横向纹路间相互垂直;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的各自厚度相等且小于漫反射板4、透明板1的厚度。
发光板6上可以是矩形阵列有若干个灯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行背光光源将杂光过滤掉,剩下的都是与发光板垂直的光线,最终输出的都是平行光。透光板组有四层材料,普通光源一般只有一层漫反射板。漫反射板首先将放光板发出的光均匀、柔化。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都是朝光的一面光滑,是的更多的光线能进入透光板组,而不是前期就被杂乱得反射掉。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分别对光进行两次导正,并且由于各自纹路相互垂直,最终出来的后的光线整体平行度较高。最外层透明板一方面将自身对光线的方向、强度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保护了两层光栅膜不受磨损。透明板具备足够的厚度与结构强度,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自身薄,占据空间小,同时自身柔性相对高,便于被透明板压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漫反射板4与透明板1的厚度相等,透明板1的正反面粗糙度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透明板整体表面光滑,主要起到防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漫反射板4、透明板1的厚度均为2mm,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的厚度为0.25mm,透明板1为亚克力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尺寸的选择便于实际的生产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挡边7在背离底板8的顶端具备若干个盲孔10,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上均具备通孔11,透明板1上具备沉头孔12,盲孔10、通孔11、沉头孔12内穿有螺钉,螺钉将透光板1组与挡边7装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钉便于将透光板组的所有零件与灯座装配,透光板组的各个零件都可以同时装卸,同时螺钉能促使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相互贴合压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透明板1沿各自法向的投影面积相等,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透明板1沿各自法向的投影轮廓为矩形,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各自每个内角上均有一个通孔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的固定方式简洁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漫反射板4、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透明板1沿各自法向的投影轮廓为正方形,纵向光栅膜3、横向光栅膜2为同样的光栅膜零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可以是完全一样的零件,在装配时仅需其中一个相对另一个转90°即可,零件种类的减少有助于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8的面积大于发光板6的面积,底板8上具备孔洞9,孔洞9的自身轴线与透光板组不相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的面积大,具备延伸出的边沿,边沿有足够的面积布局孔洞,螺栓穿过孔洞,可以将光源与外部机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挡边7上具备穿线洞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穿线洞便于电线穿过,为发光板供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固定有一圈挡边,所述底板与挡边构成凹陷腔;
发光板,位于凹陷腔的底部;
透光板组,盖住凹陷腔的口部;沿远离发光板的方向,所述透光板组依次由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构成,所述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依次平行贴合;所述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各自朝向发光板一面的粗糙度均小于背离发光板一面的粗糙度,所述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分别在背离发光板的一面具备纵向纹路、横向纹路,所述纵向纹路与横向纹路间相互垂直;所述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的各自厚度相等且小于漫反射板、透明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板与透明板的厚度相等,所述透明板的正反面粗糙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板、透明板的厚度均为2mm,所述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的厚度为0.25mm,所述透明板为亚克力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在背离底板的顶端具备若干个盲孔,所述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上均具备通孔,所述透明板上具备沉头孔,所述盲孔、通孔、沉头孔内穿有螺钉,所述螺钉将透光板组与挡边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沿各自法向的投影面积相等,所述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沿各自法向的投影轮廓为矩形,所述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各自每个内角上均有一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板、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透明板沿各自法向的投影轮廓为正方形,所述纵向光栅膜、横向光栅膜为同样的光栅膜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发光板的面积,所述底板上具备孔洞,所述孔洞的自身轴线与透光板组不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上具备穿线洞。
CN202022849104.3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Active CN213300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104.3U CN21330000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9104.3U CN21330000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00009U true CN213300009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1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9104.3U Active CN213300009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00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75000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3297846B2 (ja) 透過型面状照明装置
WO2016185805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6971782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2331374A (zh)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JPH11232918A (ja) 面光源装置
CN213300009U (zh) 一种平行背光光源
JP2006349796A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組立体
CN212307425U (zh) 一种铺光画相框
JP2009110794A (ja) 面光源及びこの面光源に用いる導光体
JP3263193B2 (ja) 導光板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TWI578069B (zh) 背光模組
CN111694085B (zh) 导光板组件、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装置
TWI515491B (zh) 光源模組與導光板
WO2017145240A1 (ja) 表示装置
WO2017104081A1 (ja) 表示装置
JP2737114B2 (ja) 面光源
JP6236333B2 (ja) ガラス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JP6131107B2 (ja) 照明装置
KR102185687B1 (ko) 차량용 램프
CN210864268U (zh) 改善斜角暗影提高亮度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模块
CN215180987U (zh) 一种台灯导光板
JP2013145651A (ja) 鏡一体型照明装置
KR10170402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1086871U (zh) 一种主动反射型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