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3737U - 皮带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皮带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3737U
CN213293737U CN202021798496.9U CN202021798496U CN213293737U CN 213293737 U CN213293737 U CN 213293737U CN 202021798496 U CN202021798496 U CN 202021798496U CN 213293737 U CN213293737 U CN 213293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losed
loop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belt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84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磊
卢盛宝
赵润民
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River Pharmaceutical Group Guangzhou H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River Pharmaceutical Group Guangzhou H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River Pharmaceutical Group Guangzhou H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tze River Pharmaceutical Group Guangzhou Hai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84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3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3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3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皮带传输装置及设备。上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皮带传输组件以及监控组件;皮带传输组件,皮带传输组件包括主动轮、闭环传输皮带以及从动轮,主动轮与框架连接,从动轮远离主动轮设置,从动轮的中心轴与主动轮的中心轴平行,且闭环传输皮带分别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监控组件包括监控杆以及感应器,监控杆与框架连接,感应器与监控杆连接,感应器邻近闭环传输皮带设置,且感应器的感应端与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对应。通过在监控杆上设置感应器,并将感应器设置在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便于感应器监测闭环传输皮带的偏移状态,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闭环传输皮带的走偏,从而减少了停机维护时间。

Description

皮带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皮带传输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药品生产制作技术的发展,对于批量生产药品的输送,通常采用皮带等传输装置进行输送,便于实现大批量的药品的快速输送。
传统的皮带传输设备中,电机转动主动轮,主动轮再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相邻的从动轮之间也是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这样,无论是主动轮还是从动轮上,都会有两条皮带在其上传动。同一个转动轮上的两个皮带在工作时是处于运动状态的,而同一传动轮上的两个皮带之间的间距有限,一旦其中一个皮带的位置发生偏移,要么皮带从传动轮上脱离,要么两个皮带相互接近。而皮带传输设备中放置皮带以及传动轮的空间较小,即皮带之间的间距较小,皮带位置偏移将导致相邻的皮带相互缠绕而导致皮带损坏,甚至导致整个设备的所有与皮带配合的带轮均卡死磨损损坏,需要重新更换皮带及相配合的带轮,进而使皮带传输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较高;此外,由于更换皮带的工序繁杂,使得更换所需的时间较长,从而使得皮带传输设备的停机维护时间增长,进而使得药品的生产传输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皮带传输装置及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皮带传输组件以及监控组件;皮带传输组件,所述皮带传输组件包括主动轮、闭环传输皮带以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从动轮远离所述主动轮设置,所述从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平行,且所述闭环传输皮带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监控组件包括监控杆以及感应器,所述监控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监控杆连接,所述感应器邻近所述闭环传输皮带设置,且所述感应器的感应端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杆包括连接杆以及转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还与所述感应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监控杆连接,所述报警器还与所述感应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传输装置还包括辅助报警组件,所述辅助报警组件包括转轴以及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还与所述报警器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传输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同一侧,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挡板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还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内侧空间的开口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推动斜块以及限位杆,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内侧空间对应;所述推动斜块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推动斜块与所述挡板背离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一面连接,所述推动斜块背离所述挡板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限位板具有朝向推动斜块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平行且抵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限位杆还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内侧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框架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通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槽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槽以及至少两个卡位槽,每一所述连接槽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卡位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插销,所述限位杆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卡设于所述插销孔内,且所述插销与所述限位板背离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一侧抵接。
一种皮带传输设备,包括基座、电机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所述框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监控杆上设置感应器,并将感应器设置在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使得感应器对准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便于感应器监测闭环传输皮带的偏移状态,实现对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的走偏情况的实时监测,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闭环传输皮带的走偏,进而便于及时进行停机维护,降低了相邻的闭环传输皮带相互缠绕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停机维护时间,同时降低了皮带传输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皮带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皮带传输装置的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皮带传输装置的A2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皮带传输装置的A3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皮带传输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传输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皮带传输组件以及监控组件。所述皮带传输组件包括主动轮、闭环传输皮带以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从动轮远离所述主动轮设置。所述从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平行,且所述闭环传输皮带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监控组件包括监控杆以及感应器。所述监控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监控杆连接,所述感应器邻近所述闭环传输皮带设置,且所述感应器的感应端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对应。通过在监控杆上设置感应器,并将感应器设置在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使得感应器对准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便于感应器监测闭环传输皮带的偏移状态,实现对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的走偏情况的实时监测,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闭环传输皮带的走偏,进而便于及时进行停机维护,降低了相邻的闭环传输皮带相互缠绕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停机维护时间,同时降低了皮带传输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皮带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皮带传输装置10包括框架100、皮带传输组件200以及监控组件300。所述皮带传输组件200包括主动轮210、闭环传输皮带220以及从动轮230。所述主动轮210与所述框架100连接。所述从动轮230远离所述主动轮210设置。所述从动轮230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动轮210的中心轴平行,即所述从动轮23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动轮210的中心轴线平行,且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轮210和所述从动轮230。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监控组件300包括监控杆310以及感应器320。所述监控杆310与所述框架100连接。所述感应器320与所述监控杆310连接,所述感应器320邻近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设置,且所述感应器320的感应端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侧边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和从动轮以闭环传输皮带为传动皮带进行传动,使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线速度相等,感应器用于获取闭环传输皮带偏移时的光信号变化情况。通过在监控杆310上设置感应器320,并将感应器320设置在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侧边,使得感应器320对准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侧边,便于感应器320监测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状态,实现对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侧边的走偏情况的实时监测,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走偏,进而便于及时进行停机维护,降低了相邻的闭环传输皮带220相互缠绕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停机维护时间,同时降低了皮带传输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监控杆310包括连接杆312以及转杆314,所述连接杆312与所述框架100连接,所述转杆314与所述连接杆312转动连接,所述转杆314还与所述感应器32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杆314通过所述连接杆312与所述框架100连接,而所述转杆314在所述连接杆312上转动,即所述转杆314相对于所述连接杆312转动,也即所述转杆314以所述连接杆312为中心轴进行转动。这样,所述转杆314在所述转轴上转动,使得转杆314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之间的距离可变,适用于主动轮210和从动轮230的直径不同的转动轮,提高了监控组件300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及时发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走偏情况,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监控组件300还包括报警器330,所述报警器330与所述监控杆310连接,所述报警器330还与所述感应器32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320为光敏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接受到的反射回来的光线判断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是否走偏,因为当闭环传输皮带220走偏时,闭环传输皮带220在监控杆310上的投影与感应器320在监控杆3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此时感应器320接收到的光信号发生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的变化,例如,感应器320发射的光线被闭环传输皮带220所阻挡,反射光线被感应器320接受。所述报警器330与所述感应器320电连接,感应器320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线,确定闭环传输皮带220当前的走偏情况,即当感应器320接收反射防线时,感应器320对应启动报警器330,使得报警器330发送报警信号,例如,报警器330发出蜂鸣报警铃声。这样,在闭环传输皮带220出现走偏的情况时,报警器330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故障,从而便于及时关闭皮带传输装置,降低了闭环传输皮带220走偏而损坏的几率,减少了皮带传输装置的停机维护时间。
更进一步地,由于感应器320大多是精密仪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感应器320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而当其中的感应器320在更换之前就损坏的话,就无法及时起到对闭环传输皮带220的走偏的监测。为了提高对闭环传输皮带220的监测及时性,请参阅图2,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还包括辅助报警组件400,所述辅助报警组件400包括转轴410以及挡板420,所述挡板420与所述转轴410连接,所述转轴410还与所述报警器33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410与所述报警器330的内部连接,而且,所述转轴410在转动的过程中,启动所述报警器330的内部报警结构,即所述报警器330除了可以通过感应器320的电信号变化进行报警,还可以通过转动的机械方式触发报警。所述挡板420位于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侧边,所述挡板420用于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挤压,当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发生走偏时,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挤压并推动所述挡板420,使得挡板420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挡板420带动转轴410转动,进而使得转轴410触发报警器330内的报警结构,实现在感应器320失效的情况小,仍然可以触发报警器330,提高了报警器330的报警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对闭环传输皮带220的监测及时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皮带传输装置10还包括限位组件500,所述限位组件500与所述挡板420位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同一侧,所述限位组件500与所述挡板420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500还与所述框架100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5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内侧空间的开口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500与所述挡板420位于同一侧,在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出现走偏的情况时,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推动挡板420转动,而挡板420又推动限位组件500移动,使得限位组件500发生移动,从而使限位组件500的部分位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内侧空间的开口延伸方向外。这样,在闭环传输皮带220走偏时,挡板420推动限位组件500至闭环传输皮带220走偏的路径上,使得限位组件500阻挡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减少了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量,从而降低了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趋势,进而降低了闭环传输皮带220其他皮带之间的缠绕几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所述限位组件500包括限位板510、推动斜块520以及限位杆530,所述限位板510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内侧空间对应;所述推动斜块520位于所述限位板510和所述挡板420之间,所述推动斜块520与所述挡板420背离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一面连接,所述推动斜块520背离所述挡板420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510倾斜的第一倾斜面522,所述限位板510具有朝向推动斜块520的第二倾斜面512,所述第一倾斜面522和所述第二倾斜面512相互平行且抵接;所述限位杆530与所述框架100连接,所述限位杆530还与所述限位板5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530穿设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内侧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在闭环传输皮带220未发生走偏时,限位板510位于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内侧空间的开口延伸方向上,即限位板510在框架100上的投影位于闭环传输皮带220在框架100上的投影内。而当闭环传输皮带220发生走偏时,位于挡板420上的推动斜块520挤压限位板510,即第一倾斜面522与第二倾斜面512接触,在两者倾斜设置的情况下,推动斜块520将限位板510推动至闭环传输皮带220偏移的路径上,使得限位板510阻挡闭环传输皮带220继续偏移。而限位杆530与限位板510连接,限位杆530又与框架100连接,使得限位板510与框架100之间的距离固定,避免了在限位板510被推动斜块520挤压时远离闭环传输皮带220,从而使得闭环传输皮带220走偏时,闭环传输皮带220与限位板51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便于限位板510将闭环传输皮带220阻挡,减小了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量。
更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所述限位板510开设有通槽514,所述限位杆530远离所述框架100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通槽514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530穿设于所述通槽514内,使得所述限位杆530在限位板510上滑动,而所述限位杆530是与所述框架100连接的,所述通槽514的设置使得所述限位板510相对于限位杆530移动,且限位板51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限位杆530的轴向,使得限位板510与框架100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从而使得限位板510的移动方向保持与框架100平行。
又进一步地,当闭环传输皮带220发生走偏时,限位板510移动至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路径上,将闭环传输皮带220所阻挡。而在推动斜块520在限位板510上的第二鞋面上滑动时,推动斜块520的推动距离受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量影响,当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距离量过大时,推动斜块520容易从限位板510上脱离,使得限位板510所受到的来自推动斜块520的挤压力消失,从而使得限位板5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而回落至原位置,进而无法阻挡闭环传输皮带220的走偏。为了便于持续阻挡闭环传输皮带220,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所述通槽514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槽5142以及至少两个卡位槽5144,每一所述连接槽5142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卡位槽514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连接槽5142分别与两个卡位槽5144连通,而且,每一连接槽5142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卡位槽5144,使得通槽514形成葫芦通孔或者腰形通孔结构,即所述通槽514的中部位置的口径小于其他位置的口径,也即连接槽5142的口径小于卡位槽5144的口径。这样,当闭环传输皮带220发生走偏时,限位杆530从一个卡位槽5144通过连接槽5142进入相邻的卡位槽5144内,而连接槽5142的口径小于卡位槽5144的口径,使得限位杆530稳定设置于卡位槽5144内,减少了限位板510移动,确保了在限位板510移动至阻挡闭环传输皮带220偏移的位置后,限位板510不在发生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530为弹性杆,所述限位杆530在通槽514内移动时,需要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才能使得限位杆530从一个卡位槽5144移动至相邻的卡位槽5144内。
又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限位板510的维护,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限位组件500还包括插销540,所述限位杆530开设有插销孔532,所述插销540卡设于所述插销孔532内,且所述插销540与所述限位板510背离所述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一侧抵接。由于限位板510用于阻挡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限位板510会发生与闭环传输皮带220的碰撞,而闭环传输皮带220在工作时是处于传动状态,对限位板510的磨损较大。在限位杆530上开设插销孔532,使得插销540伸入插销孔532中,插销540抵持在限位板510背离闭环传输皮带220的一面,确保了限位板510与框架100之间的距离固定,便于限位板510阻挡闭环传输皮带220的偏移。而插销540是穿插于插销孔532内的,使得限位杆530与限位板51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限位板510能从皮带传输装置上拆卸下来,便于对限位板510的更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皮带传输设备,包括基座、电机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所述框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主动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传输装置包括框架、皮带传输组件以及监控组件。所述皮带传输组件包括主动轮、闭环传输皮带以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从动轮远离所述主动轮设置。所述从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平行,且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内侧抵接。所述监控组件包括监控杆以及感应器。所述监控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监控杆连接,且所述感应器邻近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设置。通过在监控杆上设置感应器,并将感应器设置在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使得感应器对准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便于感应器监测闭环传输皮带的偏移状态,实现对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的走偏情况的实时监测,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闭环传输皮带的走偏,进而便于及时进行维护,降低了相邻的闭环传输皮带相互缠绕的几率,从而减少了停机维护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
皮带传输组件,所述皮带传输组件包括主动轮、闭环传输皮带以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从动轮远离所述主动轮设置,所述从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平行,且所述闭环传输皮带分别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
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包括监控杆以及感应器,所述监控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感应器与所述监控杆连接,所述感应器邻近所述闭环传输皮带设置,且所述感应器的感应端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侧边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杆包括连接杆以及转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还与所述感应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组件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监控杆连接,所述报警器还与所述感应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还包括辅助报警组件,所述辅助报警组件包括转轴以及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还与所述报警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同一侧,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挡板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还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内侧空间的开口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推动斜块以及限位杆;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内侧空间对应;所述推动斜块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推动斜块与所述挡板背离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一面连接,所述推动斜块背离所述挡板的一侧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限位板具有朝向推动斜块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平行且抵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限位杆还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内侧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框架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通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槽以及至少两个卡位槽,每一所述连接槽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卡位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插销,所述限位杆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卡设于所述插销孔内,且所述插销与所述限位板背离所述闭环传输皮带的一侧抵接。
10.一种皮带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电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皮带传输装置,所述框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框架,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CN202021798496.9U 2020-08-25 2020-08-25 皮带传输装置 Active CN213293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8496.9U CN213293737U (zh) 2020-08-25 2020-08-25 皮带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8496.9U CN213293737U (zh) 2020-08-25 2020-08-25 皮带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3737U true CN213293737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6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8496.9U Active CN213293737U (zh) 2020-08-25 2020-08-25 皮带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3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10012A (en) Tire molding apparatus
JP2000042954A5 (zh)
KR102465726B1 (ko) 튜브 펌프
CN107059338B (zh) 顶开式滚筒洗衣机及其定位装置
EP2984010B1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transferring and rotating an object
CN213293737U (zh) 皮带传输装置
CN104608099B (zh) 一种输出扭矩的电动工具
KR100487746B1 (ko) 사출품 취출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사출품취출용 복합장치
CN217155809U (zh) 注射泵的推动检测机构
CN106737640B (zh) 一种升降式定位销装置
US6976823B2 (en) Work inverting system
CN109649961A (zh) 部品输送结构及部品输送装置
US8757606B2 (en) Loading device for coating process
US5562556A (en) Continuous cable rotary drive apparatus
KR20170003820U (ko) 테이블 소터용 회전 소팅 유닛
CN218701337U (zh) 3d打印耗材检测装置及3d打印设备
CN110369784A (zh) 用于切割管状件的切割机
JP6524297B1 (ja) リンク部材を利用するロックタイプ双方向クラッチ
CN213451564U (zh) 摩擦驱动装置
JP2010228027A (ja) ねじ締め機
US6640660B2 (en) Pick-up and placement apparatus
CN111086832B (zh) 一种具有输送宽度调节功能的输送设备
CN110451181B (zh) 一种输送机双驱动差补器
US7037201B2 (en) Torque limiting assembly
CN112664582B (zh) 一种联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