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0648U -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 Google Patents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0648U
CN213290648U CN202021848643.9U CN202021848643U CN213290648U CN 213290648 U CN213290648 U CN 213290648U CN 202021848643 U CN202021848643 U CN 202021848643U CN 213290648 U CN213290648 U CN 213290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ed
jet orifice
outer body
slurry inlet
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86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祥启
赵祥来
董春艳
赵浩然
孙瑞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He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He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He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He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86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0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0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0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包括组成模具本体的盆体和S弯管,S弯管上有与模具内部连通的主注浆管,还包括副注浆管;盆体与S弯管交接处为伸出盆体侧面的喷射口外体,盆底与该喷射口外体的内侧面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该喷射口外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预留进排浆口通过副注浆管与主注浆管连通,预留打气口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发生装置连通。这种内胆模具增设了副注浆管,并且将盆体底部与喷射口外体之间制成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实现喷射口的一次注浆成型,完全避免分体坯体粘接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问题,提高坯体成型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便器的成型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陶瓷生产企业的坯体成型过程中,大多数是将智能座便器的喷射孔在陶瓷体上进行隐藏制作,即陶瓷坯体的喷射孔所在纵面凹进座便器盆体的底部侧面。为实现这一要求,传统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座便器各部分分别注浆成型之后再粘接为一体(如附图3)粘接不是一次成型,需要经过额外的工序,将两部分分别成型后再粘接在一起形成坯体;第二种是在喷射孔位置增加活块,虽然坯体其他部位是一次注浆成型,但每次注浆前都需要人工将活块放到模型中。由于工序复杂,后续粘接精度要求高,会导致工作效率低,工人强度大,而且还会发生粘接开裂、放取活块偏移等问题影响坯体质量,因此,座便器喷射口成型工艺一直是座便器一体成型的一个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包括组成模具本体的盆体和S弯管,S弯管上设置有与模具内部连通的主注浆管,还包括副注浆管;
所述盆体与S弯管交接处为伸出盆体侧面的喷射口外体,盆底与该喷射口外体的内侧面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
该喷射口外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所述预留进排浆口通过所述副注浆管与所述主注浆管连通,所述预留打气口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发生装置连通。
所述预留进排浆孔位于喷射口外体的侧面底部,预留打气口的纵向位置高于所述预留进排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这种内胆模具增设了副注浆管,并且将盆体底部与喷射口外体之间制成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通过副注浆管实现喷射口外体内部的主动注浆,增加了该位置的壁厚,最终经过打孔后形成喷射口,实现喷射口的一次注浆成型,完全避免分体坯体粘接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问题,提高坯体成型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正面模具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负面模具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粘接活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脱模后的坯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陶瓷坯体1,S弯管2,预留腔体3,喷射口4,预留打气口5,预留进排浆口6,主注浆管7,模具8,副注浆管9,喷射口外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2,这种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包括组成模具本体的盆体和S弯管,S弯管上设置有与模具内部连通的主注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注浆管;
所述盆体与S弯管交接处为伸出盆体侧面的喷射口外体,盆底与该喷射口外体的内侧面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
该喷射口外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所述预留进排浆口通过所述副注浆管与所述主注浆管连通,所述预留打气口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发生装置连通。预留进排浆孔的纵向位置低于所述预留打气口。
预留进排浆孔位于喷射口外体的侧面底部,即预留腔体的最低点,预留打气口的纵向位置高于所述预留进排浆孔。
其中附图4为脱模之后的坯体,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与预留腔体连通的,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在注浆完成之后已经被封堵,而其中的预留腔体在注浆和打孔过程中存在,且与喷射口贯通,喷射口打孔完成后,以喷射口内端口为中心,将其四周的腔壁磨平,形成以预留腔体右腔壁(以图4显示方向为例)为底面的内凹面,其中央部位为喷射孔。
其中附图1-2为模具,模具为对称的两个分体结构,预留进排浆口设置在正面模具上,预留打气口设置在背面模具上。
基于所述内胆模具的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工艺:
内胆模具的盆底与该喷射口外体的内侧面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盆体与S弯管交接处为伸出盆体侧面的喷射口外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所述预留进排浆口通过所述副注浆管与所述主注浆管连通,所述预留打气口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发生装置连通。
内胆模具合模后,由主注浆管进行注浆,泥浆一部分由主注浆管进入S弯管内,另一部分由副注浆管进入喷射口外体内。
注浆过程中,泥浆由注浆管流入模具腔体内,而腔体内的空气则由预留打气口排出。喷射口外体内壁为单面吃浆,静置后,在喷射口外体的内部形成一定厚度的腔壁,其中央位置即为预留腔体,先通过预留打气口向预留腔体内注入压缩空气,预留腔体内的剩余泥浆由预留进排浆口经副注浆管排出。
注浆结束后,静置吃浆;完成吃浆后排浆,得到初始坯体。形成的初始坯体,而喷射口外体上设置有预留进排浆口,喷射孔外体的外侧端和中部同时进浆,因此在其内部中央进浆位置形成了空腔,即形成中央的预留腔体,该预留腔体的两侧为一定厚度的腔壁。
初始坯体形成后,将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进行封堵,然后再用冲孔模具在喷射口外体中央打出喷射孔即可。喷射口贯通喷射口外体中央的预留墙体和其两侧的腔壁。喷射孔外体即为伸出盆底外侧面的部分,注浆完成后形成了中央为空腔、两侧为腔壁的结构。在打孔过程中,用冲孔模具在喷射口外体中央打出喷射孔,先在其外侧壁上打圆孔,然后在其内侧壁中央再打一圆孔,然后以内侧壁上的圆孔为中心,将其外圆周的腔壁打磨掉,形成以原始预留空腔的右侧腔体为底的内凹面,其中央的孔为喷射口。

Claims (2)

1.一种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包括组成模具本体的盆体和S弯管,S弯管上设置有与模具内部连通的主注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注浆管;
所述盆体与S弯管交接处为伸出盆体侧面的喷射口外体,盆底与该喷射口外体的内侧面为一体成型的曲面结构;
该喷射口外体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预留进排浆口和预留打气口;所述预留进排浆口通过所述副注浆管与所述主注浆管连通,所述预留打气口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发生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进排浆孔位于喷射口外体的侧面底部,预留打气口的纵向位置高于所述预留进排浆孔。
CN202021848643.9U 2020-08-31 2020-08-31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Active CN213290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8643.9U CN213290648U (zh) 2020-08-31 2020-08-31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8643.9U CN213290648U (zh) 2020-08-31 2020-08-31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0648U true CN213290648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8643.9U Active CN213290648U (zh) 2020-08-31 2020-08-31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0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5030A (zh) 座便高压注浆成型制程及其成型模具与陶瓷座便
CN206716309U (zh) 深腔模具用自动喷涂脱模剂的装置
CN213290648U (zh)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
CN112025917B (zh) 智能座便器喷射口一次成型用内胆模具及成型工艺
CN203726607U (zh) 一种坐便器模具和坐便器
CN111571767B (zh) 一种马桶坐便圈及其分体成型方法
CN112356223A (zh) 一种高效的马桶生产工艺
CN216663642U (zh) 一种运用于纸瓶加工的成型模具
CN210148357U (zh) 一种高强度马桶及其成型装置
CN110000894B (zh) 一种高强度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CN215038484U (zh) 一种高压成型模具排水结构
CN113733301A (zh) 一种收腰型马桶的成型方法及模具和收腰型马桶
CN110053132B (zh) 一种马桶及其制备方法
CN219686009U (zh) 一种马桶高压注浆模具
CN206382516U (zh) 一种底座弯管的铸造模具
CN114454319B (zh) 一种马桶成型结构及成型方法
CN220112106U (zh) 快速定位的成型模具
CN210148358U (zh) 一种马桶便器主体及其成型装置
CN217169578U (zh) 一种钵状体模具底部排气机构
CN205601087U (zh) 一种立式车辆零部件注浆模具
CN209550601U (zh) 一种粉末冶金成形装置
CN218965720U (zh) 一种蹲便器成型模具
CN221048678U (zh) 一种适用于陶瓷胚体超高压注浆成型的树脂模具
CN219006438U (zh) 一种马桶外套模高压成型模具
CN216031506U (zh) 一种收腰型马桶的成型模具和收腰型马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