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90091U -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90091U
CN213290091U CN202021511874.0U CN202021511874U CN213290091U CN 213290091 U CN213290091 U CN 213290091U CN 202021511874 U CN202021511874 U CN 202021511874U CN 213290091 U CN213290091 U CN 213290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external thread
rotating portion
rotating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18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璐
黄振华
郑建英
季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118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90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90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90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具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包括:转动杆,包括杆体、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与杆体同轴,第一转动部的外壁面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二转动部的外壁面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于联轴器的第一端面上,第一固定件开设有匹配于第一外螺纹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转动部穿设于第一螺纹孔;以及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于联轴器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第二固定件开设有匹配于第二外螺纹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转动部穿设于第二螺纹孔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具有以下优点:利于维修人员拆卸,同时联轴器的两个端面受力均匀,减小受损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弹性联轴器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凸缘,该凸缘在与该端面对应的半联轴器连接时,凸缘卡在半联轴器内,然后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在设备检修时,需要拆卸半联轴器,由于长时间运行且持续有连接螺栓紧固压紧,此时弹性联轴器与位于两端面的半联轴器贴合较紧不便拆除。
拆除时需借助工具,通常使用螺丝刀或者小撬棍撬动弹性联轴器和半联轴器的贴合面处的间隙,使弹性联轴器凸缘所在的外圈向弹性联轴器的内部方向收缩,从而使弹性联轴器与半联轴器脱开,将其拆下。
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撬动时弹性联轴器的两个端面受力不均匀,容易损坏联轴器;2.撬动时弹性联轴器外圈容易回弹,妨碍拆下弹性联轴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弹性联轴器拆卸不便,以及弹性联轴器拆卸时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包括:
转动杆,包括杆体、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设于所述杆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杆体同轴,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外壁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外壁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
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于联轴器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匹配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转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以及
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于所述联轴器的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有匹配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转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方向,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两倍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在轴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转动部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两倍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在轴向上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半径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半径均小于所述杆体的半径,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杆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杆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上设有用于设置施力工具的施力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力部设于所述杆体的中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力部在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杆体在径向上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力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六角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凸设有用于卡于所述联轴器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一爪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凸设有用于卡于所述联轴器的第二端面上的第二爪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碳钢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轴器拆卸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于联轴器的两个端面上,第一转动部的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固定件的第一螺纹孔配合,同时第二转动部的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固定件的第二螺纹孔配合,维修人员通过旋转杆体,带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作相互靠近的移动,从而使得联轴器的两个端面朝往内部收缩,利于维修人员拆卸,同时联轴器的两个端面受力均匀,减小受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拆卸工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联轴器固定于两个半联轴器之间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杆体;2-第一固定件;21-第一螺纹孔;3-第二固定件;31-第二螺纹孔;4-第一转动部;5-第二转动部;6-施力部;7-第一爪部;71-第一固定槽;8-第二爪部;81-第二固定槽;
100-联轴器;101-第一端面;102-第二端面;
200-半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用于拆卸联轴器,其中联轴器包括但不限于弹性联轴器。
联轴器拆卸工具包括:转动杆、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转动杆包括杆体1、第一转动部4和第二转动部5,第一转动部4和第二转动部5分别设于杆体1的两端,第一转动部4和第二转动部5与杆体1同轴,第一转动部4的外壁面设有第一外螺纹,第二转动部5的外壁面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第一固定件2用于固定于联轴器100的第一端面101上,第一固定件2开设有匹配于第一外螺纹的第一螺纹孔21,第一转动部4穿设于第一螺纹孔21中;第二固定件3用于固定于联轴器100的与第一端面101相对的第二端面102上,第二固定件3开设有匹配于第二外螺纹的第二螺纹孔31,第二转动部5穿设于第二螺纹孔31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拆卸工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以弹性联轴器100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弹性联轴器100连接于两个半联轴器200之间,弹性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分别连接于正对的半联轴器200上,由于紧固件长时间对弹性联轴器100和半联轴器200之间的紧固连接,会造成两者难以分离;
将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安装于杆体1的第一转动部4和第二转动部5上,并且调整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分别固定于弹性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上,此时旋转杆体1,由于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因此,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可作相互靠近或者背离的移动,用户朝设定的方向旋转杆体1,使得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作相互靠近的移动,进而带动弹性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往弹性联轴器100的内部收缩,减小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端面脱离半联轴器200,利于维修人员的拆卸。当安装弹性联轴器100时,将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分别固定于弹性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上,收缩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使得弹性联轴器100可以容置于两个半联轴器200之间,再将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拆卸,再进行弹性联轴器100和半联轴器200之间的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拆卸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分别用于固定于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上,第一转动部4的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固定件2的第一螺纹孔21配合,同时第二转动部5的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固定件3的第二螺纹孔31配合,维修人员通过旋转杆体1,带动第一转动部4和第二转动部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作相互靠近的移动,从而使得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朝往内部收缩,利于维修人员拆卸,同时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受力均匀,减小受损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方向,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通常维修人员的右手比左手有力量,而且顺时针旋转的操作顺手,因此,将第一转动部4靠左边摆放,第二转动部5靠右边摆放,同时将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设为左旋方向,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设为右旋方向,利于维修人员使用右手,并且进行顺时针操作时,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作相互靠近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4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两倍的第一固定件2在轴向上的长度,第二转动部5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两倍的第二固定件3在轴向上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螺纹与第一螺纹孔21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沿第一转动部4的轴向移动,而第二外螺纹与第二螺纹孔31配合使得第二固定件3沿第二转动部5的轴向移动,通过限定第一固定件2与第一转动部4的长度关系,使得第一转动部4具有足够的长度供第一固定件2作轴向上的移动,同理也使得第二转动部5具有足够的长度供第二固定件3作轴向上的移动,这样的设计提高了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的对弹性联轴器100的调整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部4的半径和第二转动部5的半径均小于杆体1的半径,第一转动部4与杆体1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结构,第二转动部5与杆体1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作相互靠近的移动直至分别第一固定件2抵于第一台阶结构,第二固定件3抵于第二台阶结构上,第一台阶结构限制第一固定件2继续移动,同时第二台阶结构限制第二固定件3继续移动,通过设置第一台阶结构和第二台阶结构避免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移动过度,进而造成弹性联轴器100的两个端面过度收缩,从而损坏弹性联轴器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杆体1上设有用于设置施力工具的施力部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施力部6,便于维修人员将施力工具固定于杆体1上,降低维修人员的操作难度。
具体地,该施力工具为扳手,施力部6为与扳手配合的螺母件,该螺母件固定于杆体1上。
细化地,施力部6设于杆体1的中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施力部6设于中部,这样可以使得施力部6距离杆体1的两端的距离相等,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供给维修人员,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施力部6在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杆体1在径向上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设计,避免施力部6在径向上突出于杆体1的表面,防止维修人员在操作施力部6时,施力部6与弹性联轴器100发生碰撞,进而影响维修人员的操作。
进一步地,施力部6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六角形。可以理解的是,施力部6为六角螺母,该六角螺母通用性强,与该六角螺母配套的扳手易于获得,提高维修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凸设有用于卡于联轴器100的第一端面101上的第一爪部7,第二固定件3凸设有用于卡于联轴器100的第二端面102上的第二爪部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爪部7形成第一固定槽71,第二爪部8形成第二固定槽81。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联轴器拆卸工具时,弹性联轴器100的第一端面101形成有第一凸缘,第二端面102形成有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可拆卸地卡于第一固定槽中71,第二凸缘可拆卸地卡于第二固定槽81中,通过上述设计使得联轴器拆卸工具易于固定于弹性联轴器100上,可提高维修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杆体1、第一转动部4、第二转动部5、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为碳钢件。可以理解的是,碳钢材质的上述部件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的优点,使得在拆装弹性联轴器100时不易变形,其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杆,包括杆体、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分别设于所述杆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杆体同轴,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外壁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外壁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外螺纹;
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于联轴器的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匹配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转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中;以及
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于所述联轴器的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有匹配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转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方向,所述第二外螺纹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两倍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在轴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转动部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两倍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在轴向上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半径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半径均小于所述杆体的半径,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杆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杆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上设有用于设置施力工具的施力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设于所述杆体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在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杆体在径向上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六角形。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凸设有用于卡于所述联轴器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一爪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凸设有用于卡于所述联轴器的第二端面上的第二爪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碳钢件。
CN202021511874.0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Active CN213290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1874.0U CN213290091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1874.0U CN213290091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90091U true CN213290091U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2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1874.0U Active CN213290091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900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2654A (zh) * 2021-09-29 2022-02-08 武汉宝钢华中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的拆卸工装及拆卸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2654A (zh) * 2021-09-29 2022-02-08 武汉宝钢华中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的拆卸工装及拆卸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6238B (zh) 法兰
CN213290091U (zh) 一种联轴器拆卸工具
CN207824794U (zh) 一种轴承拉拔器
US11187261B2 (en) Liner bolt
CN201377524Y (zh) 固定式膜片联轴器
CN208514424U (zh) 一种风机主轴的轴承拆卸工装
CN105545921B (zh) 一种垫圈止动的同轴螺栓组
CN216158524U (zh) 防拆连接件
CN111055234A (zh) 一种骨架油封拆装工具
RU170654U1 (ru) Винтовой съемник
CN215293191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法兰螺母
CN212553652U (zh) 一种用于内孔轴承拆卸的专用工装
CN209698986U (zh) 一种卡套拆除工装
CN212003889U (zh) 一种内六角外六方螺钉
CN100578024C (zh) 组合式螺栓
CN210410965U (zh) 立式磨粉机的传动臂与摇臂的连接机构
CN217020182U (zh) 一种圆锥破碎机水平轴总成铜套拆卸工具
CN110405697A (zh) 一种起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93836B (zh) 一种粉碎机液力偶合器拆卸安装方法
CN209285722U (zh) 一种手术机器人手术器械快换机构
RU159319U1 (ru) Захват крепления телеметрического прибора к автосцепке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вагона
CN214980720U (zh) 一种拉马
CN212985733U (zh) 定位装置
CN213034538U (zh) 拆卸工具及岔枕螺栓套拆卸系统
CN219946062U (zh) 电机风扇拆卸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