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9947U - 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9947U
CN213279947U CN202022084899.3U CN202022084899U CN213279947U CN 213279947 U CN213279947 U CN 213279947U CN 202022084899 U CN202022084899 U CN 202022084899U CN 213279947 U CN213279947 U CN 213279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part
optical engine
projection device
receptacle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48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848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9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9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9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影设备,属于投影技术领域。该投影设备包括:包括水平排布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的收纳部,且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形成横截面呈倒立的L形结构;位于第一容置部的内腔的功能组件和光学引擎;包括卷曲组件、升降组件和幕片的投影屏幕;幕片的第一侧边与卷曲组件固定连接;幕片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幕片能够在卷曲组件和升降组件的控制下收容于第二容置部的内腔,减小了投影设备的外观尺寸,且通过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对光学引擎和幕片的限位,保证了幕片上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将升降组件设置在卷曲组件的上方,有效的保证了投影设备整体的后方宽度,提高了投影设备的视觉美感。

Description

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如图1所示,投影设备主要包括光学引擎1和投影屏幕2。其中,光学引擎1支撑在支撑面3上,且光学引擎1的出光口朝向投影屏幕2,以出射光束至投影屏幕2,投影屏幕2固定在墙体4上,以便于用于接收该光束,进而显示画面。
然而由于光学引擎1支撑在支撑面3上,从而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移位,导致光学引擎1出射的光束不能精准的出射至投影屏幕2,也即是投影屏幕2上接收的光束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投影屏幕2上画面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能够避免光学引擎发生移位,从而影响投影屏幕上画面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
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包括水平排布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横截面呈倒立的L形结构;
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
光学引擎,所述光学引擎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且与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容置部的顶面具有透光区,所述光学引擎能够在所述功能组件的配合下出射光束,并透过所述透光区;
投影屏幕,所述投影屏幕包括卷曲组件、升降组件和幕片;
所述卷曲组件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部内,所述幕片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卷曲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卷曲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幕片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腔;
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部内,且位于所述卷曲组件的上方,所述幕片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置部的顶面具有开口,所述升降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幕片穿过所述开口并展开,所述幕片展开时接收所述光束,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
可选地,所述第二容置部的顶面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至少环绕所述开口上靠近所述第一容置部的一侧;
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固定在所述凸起上朝向所述第一容置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内,所述光学引擎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可选地,所述功能组件包括电源板、显示板和控制主板;
所述电源板、所述显示板和所述控制主板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所述第一容置部具有连接口,所述控制主板的插接端朝向所述连接口;
所述电源板分别与所述光学引擎、所述显示板和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还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显示板分别与所述光学引擎和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上与自身长度方向垂直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上远离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具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口的边缘可旋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内,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可选地,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遥控控制器,所述遥控控制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遥控控制器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未使用投影设备时,幕片在卷曲组件的控制下穿过开口并收容于第二容置部的内腔,从而减小投影设备的整体外观尺寸,使用投影设备时,幕片在升降组件的控制下穿过开口并展开,进而接收光学引擎出射的光束,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且通过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对光学引擎和幕片的限位,实现了光学引擎和幕片的一体化,避免了光学引擎与幕片之间相对移位的现象,保证了幕片上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将升降组件设置在卷曲组件的上方,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投影设备整体的后方宽度,提高了投影设备的视觉美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片展开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片收起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影设备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容置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相关技术:
1:光学引擎;2:投影屏幕;3:支撑面;4:墙体。
本申请实施例:
1:收纳部;2:功能组件;3:光学引擎;4:投影屏幕;5:装饰件;
11:第一容置部;111:透光区;12:第二容置部;121:开口;122:第二置物架;
21:电源板;22:显示板;23:控制主板;24:音箱;
41:卷曲组件;42:升降组件;43:幕片;
421:升降架;4211:支撑杆;4212:辅助杆;422: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投影设备包括:收纳部1,收纳部1包括水平排布的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形成横截面呈倒立的L形结构;功能组件2(图中未示出),功能组件2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光学引擎3,光学引擎3均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且与功能组件2电连接,第一容置部11的顶面具有透光区111,光学引擎3能够在功能组件2的配合下出射光束,并透过透光区111。
投影屏幕4,投影屏幕4包括卷曲组件41、升降组件42和幕片43;卷曲组件41可旋转的固定在第二容置部12内,且位于第二容置部12的台阶面的下方,幕片43的第一侧边与卷曲组件41固定连接,卷曲组件41能够控制幕片43收容于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升降组件42固定在第二容置部12内,且位于卷曲组件41的上方,幕片43的第二侧边与升降组件42固定连接,第二容置部12的顶面具有开口121,升降组件42能够控制幕片43穿过开口121并展开,幕片43展开时接收光束,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中,未使用投影设备时,幕片43在卷曲组件41的控制下穿过开口121并收容于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从而减小投影设备的整体外观尺寸,使用投影设备时,幕片43在升降组件42的控制下穿过开口121并展开,进而接收光学引擎3出射的光束,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且通过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对光学引擎3和幕片43的限位,实现了光学引擎3和幕片43的一体化,避免了光学引擎3与幕片43之间相对移位的现象,保证了幕片43上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将升降组件42设置在卷曲组件41的上方,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投影设备整体的后方宽度,提高了投影设备的视觉美感。
其中,幕片43的中心点位于光学引擎3出射的光束的主光轴上,从而使得光学引擎3出射的光束在幕片43上形成的显示画面居中,从而保证了幕片43的画面显示效果。
其中,升降组件42升降架421和横梁422,升降架42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容置部12内,升降架421的第二端与横梁422连接,幕片43的第二侧边与横梁422连接。这样,能够通过升降架421实现对横梁422的举升,进而通过横梁422带动幕片43展开。
升降架421的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示例地,如图3或图4所示,升降架421包括V形铰接的支撑杆4211和辅助杆4212,支撑杆4211的一端可旋转连接在第二容置部12内,支撑杆4211的另一端与横梁422可旋转连接,辅助杆4212的一端可滑动的连接在第二容置部12内,辅助杆421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4211可旋转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投影设备为超短焦激光投影设备,相应地,光学引擎3为超短焦光学引擎。这样,光学引擎3与投影屏幕4之间能够设置成较短距离,从而实现投影设备的小型化设计。示例地,超短焦光学引擎为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数字光处理)光学引擎。
其中,光学引擎3包括的光源系统、照明系统和镜头系统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地,使用红、绿、蓝三基色固态激光器作为光源系统,或者使用固态激光器激发荧光物质作为光源系统,或者使用固态激光器结合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作为光源系统。光源系统发出的三基色光束通过照明系统中的镜片进行整合处理后,照射至照明系统中的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表面,再通过DMD将整合处理后的光束旋转反射至镜头系统,再经过镜头系统扩散后出射至投影屏幕4,以在投影屏幕4上形成多彩的画面。
其中,DMD是一种含有很多可快速翻转的小反射镜的显示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投影设备包括幕片43收起的状态和幕片43展开的状态。
在幕片43收起时,也即是幕片43收容于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时,为了保证投影设备的整体美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容置部11的顶面与第二容置部12的顶面平齐,也即是第一容置部11的顶面与第二容置部1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而在幕片43展开时,由于光束的方向为斜向上的方向,且光学引擎3与幕片4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使得光学引擎3出射的光束不能出射至幕片43上靠近第二容置部12的区域,从而使得该区域无法显示画面,进而形成无效显示区域。也即是无效显示区域是指幕片43上因未能接收光束而无法显示画面的区域。
为了避免幕片43上靠近第一侧边的无效显示区域影响幕片43的显示效果,降低美观度,投影设备还包括装饰件,以通过装饰件对无效显示区域的装饰,提高该无效显示区域的美观度。
其中,装饰件为带有装饰图案、装饰LOGO等的装饰条。
可选地,如图5所示,将装饰件直接固定在幕片43上,以通过装饰件直接对幕片43上的无效显示区域进行装饰。
其中,装饰件通过胶粘的方式粘接在无效显示区域,或者通过丝印的方式固定在无效显示区域。当然,也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装饰条的固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第二容置部12的顶面设置遮挡物,通过遮挡物对无效显示区域进行遮挡,再将装饰件固定在遮挡物上朝向第一容置部11的一侧,从而间接实现对幕片43上的无效显示区域的装饰。
这样,由于遮挡物的设置,使得幕片43收容于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时,投影设备的上面并不是一个平面,也即是舍弃了幕片43收起时时,投影设备的整体美观度。
可选地,第二容置部12的顶面具有凸起,凸起至少环绕开口121上靠近第一容置部11的一侧,装饰件固定在凸起上朝向第一容置部11的一侧。这样,通过第二容置部12上所具有的凸起形成遮挡物,进而将装饰件固定在凸起上,实现对无效显示区域的间接装饰。示例地,凸起的形状为U形。
当然,除了通过在第二容置部12上设置凸起形成遮挡物外,还能够使第二容置部12伸出第一容置部11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从而将伸出的部分作为遮挡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当装饰件固定在遮挡物上时,装饰件除了为装饰条外,还可以为显示屏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显示屏用于显示环境温度信息、天气信息等。
为了实现显示屏的固定,遮挡物上朝向第一容置部11的一侧具有凹槽,显示屏限位在凹槽内。当然,也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将显示屏固定在遮挡物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比如: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显示屏与遮挡物的固定。
可选地,当显示屏显示环境温度信息时,显示屏的背面集成有温度传感器,以通过集成的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环境温度传输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当然,也可以为显示屏单独配置温度传感器,再将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电连接,通过显示屏显示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环境温度信息,并进行显示。
其中,当单独配置温度传感器时,遮挡物上与显示屏固定的一侧具有通孔,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或者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或者位于其他位置等,显示屏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连接线穿过通孔,实现连接线的隐藏,从而保证投影设备整体的美观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面和第二容置部12的前侧面平齐,此时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结构,从而提高了投影设备从侧方观看时的美观度。
其中,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面是指第一容置部11在垂直幕片43的方向上远离升降组件42的一侧的表面,第二容置部12的前侧面是指第二容置部12在垂直幕片43的方向上靠近卷曲组件41的一侧的外壁。
当然,除了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面和第二容置部12的前侧面平齐之外,如图2所示,也可以为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面伸出第二容置部12的前侧面,也即是第一容置部凸出第二容置部的前侧面。此时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形成横截面为倒立的L形的结构。
此时,第一容置部11的下方具有第一置物架,第一置物架与第二容置部12水平排布。通过第一置物架的设置,增大了第一容置部11下方的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收纳部1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第一容置部11内,光学引擎3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这样,通过第一支撑架对光学引擎3的单独支撑固定,保证了光学引擎3的稳固性,避免了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的功能组件2影响光学引擎3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功能组件2包括电源板21和显示板22;电源板21和显示板22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电源板21分别与光学引擎3和显示板22电连接,电源板21还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显示板22与光学引擎3电连接。
结合上述对光学引擎3的解释,电源板21分别与光学引擎3中的光源系统,以及显示板22电连接,显示板22与光学引擎3中的照明系统包括的DMD电连接。
其中,电源板21能够输出电压或电流驱动信号,进而便于为显示板22和光学引擎3中的光源系统等器件供电,以保证投影设备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电源板21位于光学引擎3在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也即是,如图6所示,电源板21位于光学引擎3的左侧,或者如图7所示,电源板21位于光学引擎3的右侧。当然,电源板21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比如,电源板21位于光学引擎3靠近升降组件42的一侧,也即是位于光学引擎3的后侧;或者位于光学引擎3的下方,也即是位于光学引擎3的下侧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由于电源板21与光学引擎3中的光源系统之间的连接线的线长限制,使得电源板21与光学引擎3中的光源系统之间的距离不可过大。此时,为了便于电源板21与外接电源的连接,电源板21包括电源主板和延长线;第一容置部11具有连通自身内腔的走线孔,连接线的第一端与电源主板电连接,连接线的第二端具有插座接口,且连接线的第二端穿过走线孔,插座接口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这样,通过电源主板和插座接口的分离设置,能够保证电源主板与光学引擎3中的光源系统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位于第一容置部11外部的插座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保证电源主板的正常通电,进而保证光学引擎3的正常工作。
其中,走线孔的位置根据电源主板的位置而定。当电源主板位于光学引擎3在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时,为了减少连接线的长度,走线孔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底面。当电源主板位于光学引擎3靠近升降组件42的一侧时,为了减少连接线的长度,走线孔位于第一容置部11在长度方向的一侧。
在通过插座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时,外接电源通常为插线板,因此,为了便于插线板的放置,如图8所示,第二容置部12上远离第一容置部11的一侧具有第二置物架,连接线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置物架。其中,第二置物架位于第二容置部12的背面的侧方位置或者中心位置。
当第二置物架位于第二容置部12的背面的中心位置时,连接线绕过第二容置部12的底部至第二容置部12的背面;当第二置物架位于第二容置部12的背面的侧方位置时,连接线绕过第二容置部12在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至第二容置部12的背面。
其中,显示板22用于接收视频信号,进而将接收的视频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后传输至光学引擎3中的照明系统包括的DMD板,以便于DMD板基于该驱动信号驱动DMD上的微镜进行偏转,以便于DMD出射光束至投影屏幕4上,在投影屏幕4上实现画面的显示。
在显示板22与DMD之间进行驱动信号的传输时,随着显示板22与DMD之间的连接线的增长,驱动信号出现传输误差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因此通常所尽量缩短显示板22与光学引擎3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显示板22与DMD之间的连接线的线长,示例地,显示板22与DMD之间的连接线的线长为270毫米。
基于显示板22与DMD之间的距离限制,可选地,如图6或图7所示,显示板22位于光学引擎3靠近升降组件42的一侧,也即是位于光学引擎3的后侧;当然,显示板22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能够保证显示板22传输至DMD的驱动信号不会出现传输误差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当显示板22位于光学引擎3靠近升降组件42的一侧,为了避免第一容置部11的整体宽度较大,此时显示板2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的透光区111所在的一侧垂直。也即是,在设计第一容置部11的整体宽度时,只需要考虑显示板22的厚度即可。当显示板22位于光学引擎3的下方时,为了避免第一容置部11的整体高度较大,此时显示板2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容置部11的透光区111所在的一侧平行。也即是,在设计第一容置部11的整体高度时,只需要考虑显示板22的厚度即可。这样,不仅缩小了第一容置部11的整体尺寸,还能够保证光学引擎3在第一容置部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通风效果,从而保证光学引擎3的散热效果。
在显示板22接收视频信号时,可选地,显示板22具有外接端口,进而通过外接端口与外接设备连接,以通过外接端口接收外接设备传输的视频信号。当然,如图6或图7所示,功能组件2还包括控制主板23,显示板22接收控制主板23传输的视频信号。
当功能组件2包括控制主板23时,控制主板23固定在第一容置部11内,控制主板23分别与电源板21和显示板22电连接,第一容置部11具有连接口,控制主板23的插接端朝向连接口。
其中,控制主板23为电视(Television,TV)主板,控制主板23的插接端用于连接电脑、手机、优盘等外接设备。这样,控制主板23能够接收电脑、手机、优盘等外接设备传输的音视频信号,并将音视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视频信号,进而将视频信号传给显示板22。另外,由于控制主板23的插接端朝向连接口,从而不需要用户打开第一容置部11,直接通过连接口即可实现外接设备与插接端的连接,便于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也即是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从而便于用户的使用。
当然,为了避免设置在第一容置部11,影响第一容置部11的美观性,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11上与自身长度方向垂直的一侧,也即是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左侧或者右侧,或者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底面,也即是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底侧。示例地,如图7所示,控制主板23位于光学引擎3的右侧,相应的,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在长度方向上的右侧。
结合上述描述,第一容置部11的下方具有第一置物架,这样当连接口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底侧时,与插接端连接的外接设备放置在第一置物架上,从而保证了外接设备的隐秘性,避免了外物碰撞外接设备的可能。
可选地,第一容置部11具有盖板,盖板与连接口的边缘可旋转连接。这样,在不使用控制主板23的插接端时,通过盖板封闭连接口,从而避免插接端的持续裸露的情况,实现了插接端的有效保护。
可选地,收纳部1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固定在第一容置部11内,控制主板23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这样,在基于上述描述的对光学引擎3单独设置第一支撑架的基础上,能够在不影响光学引擎3的基础上对第二支撑架进行优化。比如,调整第二支撑架的高度,调整第二支撑架的承载面积等。
可选地,功能组件2还包括遥控控制器,遥控控制器与控制主板23电连接,遥控控制器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遥控控制器能够确定遥控信号,并将确定的遥控信号传输至控制主板23,以便于控制主板23基于该遥控信号控制光学引擎3所成像的显示画面的切换。而在遥控控制器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能够基于控制主板23和遥控控制器调整第二支撑架的承载面积。
其中,遥控控制器包括按键,按键与控制主板23电连接。这样,遥控控制器能够检测用户对按键的触发确定对应的遥控信号。按键包括电源键、音量键和画面切换键等,按键为实体按键,或者虚拟按键。
可选地,功能组件2还包括无线模块,无线模块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无线模块与控制主板23电连接,无线模块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在无线模块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能够基于控制主板23和无线模块调整第二支撑架的承载面积。
其中,无线模块包括蓝牙模块和/或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模块。WIFI模块用于将该投影设备接入无线互联网,进而将无线互联网传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控制主板23。
可选地,功能组件2还包括音箱24,音箱24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音箱24与控制主板23电连接;第一容置部11上远离第二容置部12的一侧具有播音口,音箱24的出音口朝向播音口。
第一容置部11具有防护网,防护网与播音口的边缘固定连接。这样,通过防护网的过滤,避免外界杂物沿播音口进入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从而避免了外界杂物对第一容置部11内的各器件的影响,保证了各器件的性能。
可选地,如图7或图9所示,功能组件2包括两个音箱24,且两个音箱24分别靠近第一容置部11在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相应地,第一容置部11的前侧在与两个音箱24对应的位置均具有播音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组件2可以包括上述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每种结构的位置能够自由组合。
示例地,如图6所示,功能组件2包括电源板21、显示板22和控制主板23;电源板21、显示板22和控制主板23均位于第一容置部11的内腔,第一容置部11具有连接口,控制主板23的插接端朝向连接口;电源板21分别与光学引擎3、显示板22和控制主板23电连接,电源板21还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显示板22分别与光学引擎3和控制主板23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未使用投影设备时,幕片43在卷曲组件41的控制下穿过开口并收容于第二容置部12的内腔,从而减小投影设备的整体外观尺寸,使用投影设备时,幕片43在升降组件42的控制下穿过开口并展开,进而接收光学引擎3出射的光束,实现画面的正常显示,且通过第一容置部11和第二容置部12对光学引擎3和幕片43的限位,实现了光学引擎3和幕片43的一体化,避免了光学引擎3与幕片43之间相对移位的现象,保证了幕片43上画面的显示效果。另外,将升降组件42设置在卷曲组件41的上方,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投影设备整体的后方宽度,提高了投影设备的视觉美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包括:
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包括水平排布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横截面呈倒立的L形结构;
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
光学引擎,所述光学引擎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且与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容置部的顶面具有透光区,所述光学引擎能够在所述功能组件的配合下出射光束,并透过所述透光区;
投影屏幕,所述投影屏幕包括卷曲组件、升降组件和幕片;
所述卷曲组件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部内,所述幕片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卷曲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卷曲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幕片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腔;
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部内,且位于所述卷曲组件的上方,所述幕片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置部的顶面具有开口,所述升降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幕片穿过所述开口并展开,所述幕片展开时接收所述光束,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顶面具有凸起,所述凸起至少环绕所述开口上靠近所述第一容置部的一侧;
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固定在所述凸起上朝向所述第一容置部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内,所述光学引擎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包括电源板、显示板和控制主板;
所述电源板、所述显示板和所述控制主板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内腔,所述第一容置部具有连接口,所述控制主板的插接端朝向所述连接口;
所述电源板分别与所述光学引擎、所述显示板和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还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显示板分别与所述光学引擎和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上与自身长度方向垂直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上远离所述第二容置部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具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口的边缘可旋转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还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部内,所述控制主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遥控控制器,所述遥控控制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遥控控制器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CN202022084899.3U 2020-09-21 2020-09-21 投影设备 Active CN213279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4899.3U CN213279947U (zh) 2020-09-21 2020-09-21 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4899.3U CN213279947U (zh) 2020-09-21 2020-09-21 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9947U true CN213279947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4899.3U Active CN213279947U (zh) 2020-09-21 2020-09-21 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99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2313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2313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37220B1 (ko) 주변에 간접 조명을 비추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088983B2 (ja) 接続装置
US2011006905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4565681B2 (ja) 情報表示装置
CN107968910B (zh) 电子装置
CN213279947U (zh) 投影设备
CN108124032B (zh) 电子装置
JP6272032B2 (ja) 発光装置
JP6074591B2 (ja) 表示装置
CN213342494U (zh) 投影设备
CN213276245U (zh) 投影设备
CN111464675B (zh) 后盖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8090165A (ja)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モジュール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の前パネル
JP2008090140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687904B2 (ja) 折畳み型携帯電話端末
KR10218068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0199894A1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JP4168840B2 (ja) 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WO2019189673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8267895B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终端
JP2005070660A (ja) 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CN110310569B (zh) 电子设备
CN218547222U (zh) 一种带有射灯装置的投影机
JP2006058569A (ja) パネル型表示装置
CN213028808U (zh) 支撑组件和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