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2867U - 浮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浮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2867U
CN213242867U CN202022264863.3U CN202022264863U CN213242867U CN 213242867 U CN213242867 U CN 213242867U CN 202022264863 U CN202022264863 U CN 202022264863U CN 213242867 U CN213242867 U CN 213242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erminal
annular space
circuit board
float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648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贤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2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2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创作为一种浮动连接器,能够连接一第一电路板与一第二电路板。浮动连接器包含一母端与一公端。母端连接第一电路板及形成环形空间,以让公端形成的插入件垂直的插入,进而让设置在母端内的第一端子与设置在公端内的第二端子接触而能够让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又,母端提供浮动结构,使得母端结合公端时能够具有浮动连接的功效。此外,本创作的浮动连接器也适用在需要薄型化连接器的应用场域。

Description

浮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直下式连接的浮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连接器应用在薄型化的电子产品中,常会因为厚度而使得组装难度提高,且容易在组装的过程中发生损坏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创作提出一种浮动连接器,其适用在薄型化的电子产品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创作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能够连接位在第一电路板的母端与位在第二电路板的公端。
本创作的第二目的是根据前述的浮动连接器,在母端提供环形空间让公端的插入件插入。
本创作的第三目的是根据前述的浮动连接器,通过在公端的插入件的插入面设置有端子,以与接触设置在平行于前述插入件的母端的接触件的前缘表面的端子进行电性连接。
本创作的第四目的是根据前述的浮动连接器,插入件与环形空间具有间隙,以达到容易的组装公端与母端的目的。
本创作的第五目的是根据前述的浮动连接器,插入件提供卡点和环形空间形成凹槽,卡点对应凹槽设置,在卡点作用在凹槽之后,以将插入件卡扣在环形空间。
本创作的第六目的是根据前述的浮动连接器,母端提供延伸块与具有浮动空间的固定件,通过延伸块与固定件的内壁之间相距一间隙,让延伸块能够在浮动空间容置通过间隙而浮动。
本创作的第七目的是根据前述的浮动连接器,母端的端子具有弹性力,在公端与母端结合之后,母端的端子提供弹力推抵插入面,以让插入件稳固的固定在环形空间。
本创作的第八目的是根据前述的浮动连接器,还包含定位槽形成在插入件的外表面和接触件还包含加强肋,定位槽对应加强肋设置,通过定位槽结合加强肋,以强化环形空间的结构而不致于产生形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能够连接一第一电路板与一第二电路板。浮动连接器包含一母端与一公端。母端包含一接触件、一第一固定件、一壳体与一第一端子。接触件结合第一固定件而限位在第一固定件。第一端子的一端插入接触件且突出在接触件的前缘表面,又第一端子的另一端能够连接第一电路板。第一固定件能够设置在第一电路板。壳体结合接触件与第一固定件。接触件为O形体以形成环形空间。公端包含一第一本体、一第二固定件与一第二端子。第一本体结合第二固定件。第二端子的一端插入第一本体且沿着第一本体的插入面设置,又第二端子的另一端能够连接第二电路板。第二固定件能够设置在第二电路板。第一本体为C形体并形成一插入件,又插入面形成在插入件的外表面。其中,第一本体的插入面平行于接触件的前缘表面。其中,第一本体的插入面以一方向朝环形空间移动,使得第一本体的插入件插入环形空间,进而让第一端子的该端接触第二端子的该端而能够让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创作提供浮动连接器可做为薄型化的连接器,特别是应用例如在显示屏幕基板或是背光模块等场域。
本创作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浮动连接器结合电路板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4d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母端各组件的详细结构图。
图5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公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6d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公端各组件的详细结构图。
图7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插入件卡扣在环形空间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说明图1的插入件插入环形空间的俯视图。
图10a与图10b是说明本创作图4a与图4b的延伸块与浮动空间的空间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 第一电路板
4 第二电路板
10 浮动连接器
12 母端
122 接触件
1222 第二本体
1224 延伸块
1226 加强肋
1228 第一开孔
124 第一固定件
126 壳体
128 第一端子
1282 第一连接部
1284 弹性部
1286 第一接触部
14 公端
142 第一本体
1422 开口
1424 定位槽
1426 卡点
1428 第二开孔
144 第二固定件
146 第二端子
1462 第二连接部
1466 第二接触部
SP 环形空间
IF 插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创作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创作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在本创作中,是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创作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的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多个。
在本创作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多个要件的一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请参考图1,是本创作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一种浮动连接器10能够连接如图2的一第一电路板2与一第二电路板4,图2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浮动连接器结合电路板的使用示意图。
在图1与图2中,浮动连接器10包含一母端12与一公端14。在图2中是显示公端14以直下的方式(例如图2图面的Y方向)插入母端12。
一并参考图3至图4,图3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母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包含图4a至4d,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母端各组件的详细结构图。在图3中,母端12包含一接触件122、一第一固定件124、一壳体126与一第一端子128。
接触件122能够结合第一固定件124而限位在第一固定件124。在此,接触件122为O形体以形成环形空间SP。在图4a中,接触件122还包含第二本体1222、延伸块1224、加强肋1226与第一开孔1228。第二本体1222形成环形空间SP且环形空间SP的一侧为接触件122的前缘表面。延伸块1224连接第二本体1222且分别的设置在第二本体1222的二侧。加强肋1226形成在环形空间SP。第一开孔1228形成在接触件122的前缘表面让第一端子1228的该端突出。
第一端子128的一端插入接触件122且突出在接触件122的前缘表面,即是位在环形空间SP的内壁,又第一端子128的另一端能够连接第一电路板2。在图4d中,第一端子128还包含第一连接部1282、弹性部1284与第一接触部1286(即是前段所述的第一端子1228突出在第一开孔1228的该端)。弹性部1284设置在第一接触部1286与第一连接部1282之间。第一接触部1286能够电性接触第二端子146(图6d所示)的第二接触部1466及第一连接部1282能够连接第一电路板2。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弹性部1284的作用,是能够接收来自于第一接触部1286的挤压而产生形变或弹性部1284提供弹力推抵后续提到位在插入件的插入面IF,让插入件可以稳固的设置在环形空间SP。
第一固定件124能够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24的数量是以2个为例说明。参考图4b,第一固定件124形成浮动空间FSP容置延伸块1224。延伸块1224与第一固定件124的内壁之间相距一间隙,以能够让延伸块1224在浮动空间容置FSP通过间隙而浮动,其可一并参考图10a与图10b,是说明本创作图4a与图4b的延伸块与浮动空间的空间示意图。在图10a与图10b是显示延伸块1224可以在图3的图面的X方向与Y方向所形成的X-Y平面内进行移动,使得接触件122具有浮动的功效。
壳体126结合接触件122与第一固定件124,一并可以参考图4c。
一并参考图5至图6,图5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公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包含图6a至6d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公端各组件的详细结构图,其中图6a是第一本体的俯视图;图6b是第一本体的前视图;以及,图6c是第一本体的侧视图。
在图5中,公端14包含一第一本体142、一第二固定件144与一第二端子146。
第一本体142结合第二固定件144。其中,第一本体142为C形体并在前缘形成插入件,即是第一本体142形成插入面IF的部分,插入面IF是形成在插入件的外表面。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本体142的插入面IF是平行于接触件122的前缘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在插入件插入环形空间SP之后,插入件与接触件122形成环形空间SP的内壁相距一间隙,以能够让插入件顺利的插入环形空间SP,一并可以参照图9,是说明图1的插入件插入环形空间的俯视图。值得注意的是,环形空间SP可以形成导角结构,以供插入件更顺利的插入或滑入环形空间SP之中。
在图6a与图6b中,第一本体142还包含开口1422与第二开孔1428。开口1422形成在第一本体142的二侧以设置第二固定件144,以及第二开孔1428形成在插入面IF以供第二端子146的该端(后续提及的第二接触部1466)突出。
第一本体142还包含定位槽1424形成在插入件的外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配合前述的接触件122的加强肋1226,可一并参考图4a。定位槽1424对应加强肋1226设置,通过定位槽1424结合加强肋1226,以将插入面IF固定在环形空间SP。
在图6c中,第一本体142还包含卡点1426形成在插入件的内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环形空间SP可形成凹槽(图未示),使得卡点1426对应凹槽设置,在插入件的内表面接触环形空间SP之后,卡点1426陷入凹槽,以将插入件卡扣在环形空间SP,一并可以参考图7,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插入件卡扣在环形空间的剖面示意图。
第二端子146的一端插入第一本体142且沿着第一本体142的插入面IF设置,又第二端子146的另一端能够连接第二电路板4。一并参考图图6d,是说明本创作图5的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d中,第二端子146还具有第二连接部1462与第二接触部1466。第二连接部1462连接第二接触部1466。第二接触部1466能够电性接触第一接触部1286及第二连接部1462连接第二电路板4。第一端子128与第二端子146的连接,可以一并参考图8,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连接示意图。
第二固定件144能够设置在第二电路板4。
当位在上方的第一本体142的插入面IF以一方向(例如图2中图面的Y方向)向下方的环形空间SP移动时,第一本体142的插入件插入环形空间SP,进而让第一端子128的第一接触部1286接触第二端子146的第二接触部1466而能够让第一电路板2与第二电路板4电性连接。
虽然本创作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创作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创作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方法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创作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浮动连接器,供连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连接器包含:
母端,具有接触件、第一固定件、壳体与第一端子,所述接触件结合所述第一固定件而限位在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插入所述接触件且突出在所述接触件的前缘表面,又所述第一端子的另一端供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固定件供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壳体结合所述接触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接触件为O形体以形成环形空间;以及
公端,具有第一本体、第二固定件与第二端子,所述第一本体结合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本体且沿着所述第一本体的插入面设置,又所述第二端子的另一端供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固定件供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本体为C形体并形成插入件,又所述插入面形成在所述插入件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插入面平行于所述接触件的前缘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插入面以一方向朝所述环形空间移动,使得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环形空间,进而让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端接触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端,以供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接触件还包含第二本体、延伸块、加强肋与第一开孔,所述第二本体形成环形空间且所述环形空间的一侧为所述接触件的前缘表面,所述延伸块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且分别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二侧,所述加强肋形成在所述环形空间,所述第一开孔形成在所述接触件的前缘表面让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端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形成浮动空间容置所述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壁之间相距一间隙,以供所述延伸块在所述浮动空间容置通过所述间隙而浮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还具有第一连接部、弹性部与第一接触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接触部电性接触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端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供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部供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挤压而产生形变或所述弹性部提供弹力推抵所述插入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还具有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供电性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供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包含开口与第二开孔,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二侧以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开孔形成在所述插入面以供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端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包含卡点形成在所述插入件的内表面和所述环形空间形成凹槽,所述卡点是对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插入件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环形空间之后,所述卡点陷入所述凹槽,以将所述插入件卡扣在所述环形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还包含定位槽形成在所述插入件的外表面和所述接触件还包含加强肋,所述定位槽是对应所述加强肋设置,通过所述定位槽结合所述加强肋,以将所述插入面固定在所述环形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环形空间之后,所述插入件与所述接触件形成所述环形空间的内壁相距一间隙,以供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环形空间。
CN202022264863.3U 2020-04-30 2020-10-13 浮动连接器 Active CN2132428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5343U TWM601911U (zh) 2020-04-30 2020-04-30 浮動連接器
TW109205343 2020-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2867U true CN213242867U (zh) 2021-05-18

Family

ID=7409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64863.3U Active CN213242867U (zh) 2020-04-30 2020-10-13 浮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30169U (zh)
CN (1) CN213242867U (zh)
TW (1) TWM6019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733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浮动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733A (zh) * 2020-04-30 2021-11-02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浮动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0169U (ja) 2021-01-14
TWM601911U (zh) 2020-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85731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用固定具及び該固定具を用いる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CN210074209U (zh) 浮动连结器
CN102055092B (zh) 卡缘连接器
EP0480788A2 (en) Self-operative electrical shunting contact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JPH06333621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回路基板への取付け方法
KR20180077069A (ko) 전기 커넥터
JP492261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080005215A (ko) 플렉시블 기판의 잠금 구조
JP516693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2323275U (zh) 浮动连接器
CN212033282U (zh) 具直下式锁定结构的连接器
JPH1131255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3242867U (zh) 浮动连接器
EP1930983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916031B2 (ja) 固定具及び該固定具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CN212033354U (zh) 薄型化连接器
CN212033279U (zh) 无方向性线对板连接器
CN111755862A (zh) 浮动连结器
CN113594733A (zh) 浮动连接器
JP3989696B2 (ja) コネクタ
CN216929071U (zh) 易锁易解锁连接器
WO2013055578A1 (en) Circuit assembly, method of assembling circuit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546973B2 (ja) 平型導体用コネクタ
CN212033278U (zh) 连接器
CN210692815U (zh) 卡扣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