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4668U -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4668U
CN213184668U CN202021680617.XU CN202021680617U CN213184668U CN 213184668 U CN213184668 U CN 213184668U CN 202021680617 U CN202021680617 U CN 202021680617U CN 213184668 U CN213184668 U CN 213184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on portion
hole
terminal
fishey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06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重阳
金玉波
钟安平
奚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ju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iju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iju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iju Automobil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06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4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4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4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加强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加强部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与所述加强部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形成有鱼眼孔;所述第一弹性部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设有第一预插部,所述第二弹性部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设有第二预插部,所述第一预插部与所述第二预插部之间具有间隙;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本申请提供的鱼眼端子及连接器解决了鱼眼端子在装配过程中容易断裂、装配完成后容易从插孔中脱落的问题,还解决了在装配过程中与导电插孔摩擦容易对导电插孔造成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连接器实现执行器之间电流或信号的互通互联,以完成电路预定的功能。现有用于导通信号的连接方式总体分为有焊连接和无焊连接两种,其中无焊连接技术无疑是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之一,无焊连接同时还能够对降低环境的污染、降低原材料成本有积极的影响。
无焊连接方式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就是插接式端子。这种连接方式既可以减少助焊剂的使用、避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过高温锡炉时出现不良反应,又可以简单拔除替换。除此之外,因没有空焊等焊锡问题,其电气可靠性也较高。插接式端子中又以鱼眼端子最为典型,鱼眼端子包括基部、与基部相连的两个弹性部以及与两个弹性部相连的插脚部,弹性部呈弧状,两弹性部相向设置且两弹性部之间形成鱼眼孔。装配时弹性部受到挤压发生弹性收缩,使鱼眼端子顺利插装在线路板的通孔内,从而实现鱼眼端子与PCB板电连接。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鱼眼端子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如果弹性部的横截面偏小,弹性部在受到较小的挤压力的情况下就发生弹性收缩,这样鱼眼端子在插入时会比较轻松,但是导致了鱼眼端子在插装完成后容易从导电插孔中脱出,使得电路断路,电连接不可靠;如果鱼眼端子的横截面较大,弹性部受挤压不易发生弹性收缩,端子插装后也不易从导电插孔中脱出,可以保证鱼眼端子与PCB板形成可靠的电连接,但端子在插入时会比较费力,有造成导电插孔发生不可逆的变形、以及端子拔除时与导电插孔表面发生刮蹭破坏PCB板金属导电层的风险。另外,在装配过程中也容易因应力过大导致鱼眼端子发生断裂。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鱼眼端子,不仅能够解决了现有鱼眼端子在装配过程中容易断裂、装配完成后容易脱落的问题,还克服了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应力不当对导电插孔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包括基部和插接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加强部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与所述加强部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形成有鱼眼孔;
所述第一弹性部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设有第一预插部,所述第二弹性部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端设有第二预插部,所述第一预插部与所述第二预插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包括顺次连接的预插部、插入部和保持部,所述预插部、插入部和所述保持部平滑过渡,所述保持部和所述加强部相连接;所述预插部包括第一预插部和第二预插部,所述插入部包括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所述保持部包括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预插部、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一保持部顺次连接,所述第二预插部、第二插入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顺次连接。
具体地,所述鱼眼孔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圆弧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圆弧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预插部和所述第二预插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之间,所述圆弧孔位于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内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自靠近第二连接孔的一端向远离第二连接孔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预插部和所述第二预插部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一预插部和所述第二预插部的端部均圆弧设置;所述预插部的横截面宽度自与所述插入部相连的一端向远离插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部的横截面宽度自靠近所述加强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中部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靠近预插部的一端和靠近保持部的一端的横截面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的横截面宽度自其与所述基部相连的一端向靠近持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基部的连接处的外侧面呈圆弧状,所述插接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保护一种连接器,包括电路板和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导电插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鱼眼端子通过所述导电插孔相连接,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插接部最大处的横截面宽度,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插接部最小处的横截面宽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第一预插部211和第二预插部221 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在将鱼眼端子插入导电插孔的前期,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易于发生形变,避免应力过大造成端子的断裂;在插入过程的后期,易于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恢复弹力并与导电插孔的内壁相抵接,从而不易脱出,有利于保证与PCB板之间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鱼眼端子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鱼眼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基部,20-插接部,21-第一弹性部,211-第一预插部,212- 第一插入部,213-第一保持部,22-第二弹性部,221-第二预插部,222-第二插入部,223-第二保持部,23-加强部,24-鱼眼孔,241-第一连接孔,242- 第二连接孔,243-圆弧孔,30-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眼端子,包括基部10和插接部 20;所述插接部20包括第一弹性部21、第二弹性部22和加强部23,所述基部10与所述加强部2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2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2均与所述加强部23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21与所述第二弹性部22之间形成有鱼眼孔24;
所述第一弹性部21远离所述加强部23的一端设有第一预插部211,所述第二弹性部22远离所述加强部23的一端设有第二预插部221,所述第一预插部211与所述第二预插部221之间具有间隙。
在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插入PCB板的导电插孔时,第一弹性部2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2受到挤压发生弹性形变,使得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相抵接。且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的弹性力会随着插接部20相对于导电插孔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维持在合适的范围,既使得鱼眼端子在插入过程的前期会比较轻松;又能够在插入过程的后期,第一弹性部21与第二弹性部2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有一定的回复,从而抵接在导电插孔内与导电插孔形成良好的连接、不会轻易地从导电插孔中脱出。本申请中,通过第一预插部211和第二预插部221 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易于产生形变,并易于恢复。
所述插入部20包括顺次连接的预插部、插入部和保持部,所述预插部、插入部和所述保持部平滑过渡,所述保持部和所述加强部相连接;所述预插部包括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所述插入部包括第一插入部212和第二插入部222,所述保持部包括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 223;所述第一预插部211、第一插入部212和所述第一保持部213顺次连接,所述第二预插部221、第二插入部222和所述第二保持部223顺次连接。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将所述预插部、插入部和所述保持部平滑过渡,即使得所述插接部20外侧圆弧形设置,从而在鱼眼端子插入时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鱼眼端子在插拔时受力更加均匀,且使得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所述鱼眼孔24包括第一连接孔241、第二连接孔242和圆弧孔243,所述第二连接孔24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241和所述圆弧孔243,所述第一连接孔241设置在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插入部212和所述第二插入部222之间,所述圆弧孔243位于所述第一保持部213和所述第二保持部223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鱼眼孔24可一体成型,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将鱼眼孔24分为第一连接孔241、第二连接孔242和圆弧孔243三个部分旨在说明所述鱼眼孔24的设置位置及其形状特征。
如图3所示,所述鱼眼孔24截止于加强部23,即鱼眼孔的一端位于加强部的下方。因此在将鱼眼端子完全插入到导电插孔内时,所述鱼眼孔将完全位于导电插孔的内部,所述加强部23能够起到增强装配后的结构强度的作用,避免工作过程中鱼眼端子自鱼眼孔和基部之间折断。由于鱼眼孔 24的一端位于加强部23的下方,另一端与第一与插孔211和第二与插孔 221之间的间隙相连通,从而插接部20的中心与所述鱼眼孔24的中心并不重合,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移量,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避免应用过程中发生松弛的现象。
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的端部均圆弧设置,从而有利于减小鱼眼端子插入导电插孔时对插孔的摩擦磨损;所述预插部的横截面宽度自与所述插入部相连的一端向远离插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所述保持部的横截面宽度自靠近所述加强部23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且所述插入部中部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靠近预插部的一端和靠近保持部的一端的横截面宽度。
以及所述加强部23的横截面宽度自其与所述基部10相连的一端向靠近保持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由此可以看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其插接部20的整体外形呈橄榄形,中间部分较宽而两端较窄。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并不对插接部20两端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限定,即所述加强部 23的横截面宽度可以大于、等于也可以略小于所述预插部的横截面宽度。
所述第一插入部212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插入部222的内侧壁相平行,即所述第二连接孔242的两侧相互平行;而又因为所述插入部的横截面尺寸自靠近保持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预插部的一端先增大后减小,因此使得第一插入部212的横截面宽度自靠近保持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预插部的一端也是呈现先变大后减小的规律。从而有利于加强所述第一插入部212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弹性部21抵接在导电插孔内时发生弯曲或挫曲;第二插入部222和第二弹性部22也是同理。
所述第一连接孔241的内径自靠近第二连接孔242的一端向远离第二连接孔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之间的的间隙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41相连通。第一连接孔241的设置能够使得在受到挤压时第一预插部211和第二预插部221更容易相互抵接,便于插入。
综上且结合如图3,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其中所述鱼眼孔24的孔壁平滑过渡。
较优地,所述插接部20与所述基部10的连接处的外侧面呈圆弧状,所述插接部20的外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所述第一弹性部2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2对称设置。通过倾斜倒角的设置,可有效防止鱼眼端子在插装过程中,第一弹性部21的外侧棱角和第二弹性部22的外侧棱角破坏导电插孔,也能够避免鱼眼端子表面的涂层。
所述基部10设有连接部和台阶,所述台阶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基部10和所述插接部20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基部10的尺寸大于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使得台阶阻挡在导电插孔的外侧,起到防止所述插接部20过度伸入的作用。
所述鱼眼端子还包括导电排30,在所述插接部20和所述电路板之间良好导通的前提下,通过所述铜排30的传输将信号自插接部传递至电路板,从而实现产品的功能。
较优地,所述基部10与所述插接部20在同一个平面上。
在此基础上,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电路板和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鱼眼端子,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导电插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鱼眼端子通过所述导电插孔相连接,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插接部20最大处的横截面宽度,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插接部20最小处的横截面宽度。即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大于预插部处的横截面宽度,使得鱼眼端子能够插入;但小于所述插入部中部的宽度,使得对插入部产生一定的挤压力,使得第一弹性部21和第二弹性部22发生一定的形变并支撑在插孔内,实现鱼眼端子与电路板的稳固连接。
为进一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鱼眼端子进行说明,对所述鱼眼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的装配进行介绍,其装配过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对装配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1)预压阶段
在预压阶段,鱼眼端子的第一预插部211和第二预插部221开始接触所述电路板的导电插孔,还未发生形变。在此阶段,所述鱼眼端子与所述导电插孔之间无接触压强和接触应力。
(2)初始压入阶段
随着鱼眼端子继续深入,第一预插部211和第二预插部221开始接触导电插孔,由于预插部处横截面宽度小于导电插孔直径,故预插部的端部可顺利插入到导电插孔内;又随着插接部20的横截面宽度逐渐增加,预插部逐渐受到导电插孔带来的应力,第一预插部211和第二预插部221相互抵接。
(3)继续压入阶段
第一插入部212和第二插入部222开始进入并随着进入深度的增加,达到插接部的横截面宽度最大处,导电插孔对插接部20的压力随之增加直至到达峰值。
(4)保持阶段
进一步增加进深后直至插接部完成插入,压力保持在峰值不再增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眼端子及连接器解决了现有鱼眼端子在装配过程中容易断裂、装配完成后容易脱落以及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对导电插孔造成损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10)和插接部(20);
所述插接部(20)包括第一弹性部(21)、第二弹性部(22)和加强部(23),所述基部(10)与所述加强部(2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2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2)均与所述加强部(23)的另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21)与所述第二弹性部(22)之间形成有鱼眼孔(24);
所述第一弹性部(21)远离所述加强部(23)的一端设有第一预插部(211),所述第二弹性部(22)远离所述加强部(23)的一端设有第二预插部(221),所述第一预插部(211)与所述第二预插部(221)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20)包括顺次连接的预插部、插入部和保持部,所述预插部、插入部和所述保持部平滑过渡,所述保持部和所述加强部(23)相连接;所述预插部包括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所述插入部包括第一插入部(212)和第二插入部(222),所述保持部包括第一保持部(213)和第二保持部(223),所述第一预插部(211)、第一插入部(212)和所述第一保持部(213)顺次连接,所述第二预插部(221)、第二插入部(222)和所述第二保持部(223)顺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孔(24)包括第一连接孔(241)、第二连接孔(242)和圆弧孔(243),所述第二连接孔(24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241)和所述圆弧孔(243);所述第一连接孔(241)设置在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插入部(212)和所述第二插入部(222)之间,所述圆弧孔(243)位于所述第一保持部(213)和所述第二保持部(2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入部(212)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插入部(222)的内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一连接孔(241)的内径自靠近第二连接孔(242)的一端向远离第二连接孔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4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插部(211)和所述第二预插部(221)的端部均圆弧设置;所述预插部的横截面宽度自与所述插入部相连的一端向远离插入部的一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的横截面宽度自靠近所述加强部(23)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中部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其靠近预插部的一端和靠近保持部的一端的横截面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23)的横截面宽度自其与所述基部(10)相连的一端向靠近保持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20)与所述基部(10)的连接处的外侧面呈圆弧状,所述插接部(20)的外侧面设置有倾斜倒角,所述第一弹性部(21)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2)对称设置。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鱼眼端子,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导电插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鱼眼端子通过所述导电插孔相连接,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插接部(20)最大处的横截面宽度,所述导电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插接部(20)最小处的横截面宽度。
CN202021680617.X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Active CN213184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0617.XU CN213184668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0617.XU CN213184668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4668U true CN213184668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80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0617.XU Active CN213184668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46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8826A (zh) * 2021-06-28 2021-10-08 浙江普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V型鱼眼端子成型设备及使用该设备成型的v型鱼眼端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8826A (zh) * 2021-06-28 2021-10-08 浙江普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V型鱼眼端子成型设备及使用该设备成型的v型鱼眼端子
CN113488826B (zh) * 2021-06-28 2023-10-27 浙江普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V型鱼眼端子成型设备及使用该设备成型的v型鱼眼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0100C (zh) 可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组合
CN213184668U (zh) 一种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CN201215839Y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10111078U (zh) 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CN211719810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12725645U (zh) 一种用于焊接和固定汽车电路板的连接器
KR20010045156A (ko) 통신 시스템 백플레인용 탄성 압입 핀
CN213878487U (zh) 高速传输的电子连接器
KR20030048199A (ko) 전기접속용 커넥터 핀 결합구조
CN106611907A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9843165U (zh) 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构造
CN220914607U (zh) 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CN205429222U (zh) 线路板用鱼眼四方针
CN220358376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其端子料带
CN219226661U (zh) 一种鱼眼端子及鱼眼端子pcb组件
CN216251203U (zh) 防止虚焊的usb type-c连接器
CN212908187U (zh) 连接器端子及其连接器结构
CN216671954U (zh) 鱼眼端子的改良结构
CN221057681U (zh) 鱼眼端子及电路板连接结构
CN217589503U (zh) 新型高压端子组合
JPH10255926A (ja) コネクタ
CN220984894U (zh) 一种用于插接引脚的端子
CN217468879U (zh) 一种用于pin针式芯片连接器的端子
CN204012068U (zh) 卡连接器
CN217239878U (zh) 一种线对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