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1181U -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 Google Patents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1181U
CN213141181U CN201922115904.XU CN201922115904U CN213141181U CN 213141181 U CN213141181 U CN 213141181U CN 201922115904 U CN201922115904 U CN 201922115904U CN 213141181 U CN213141181 U CN 213141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locking
angle
height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59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德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159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1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1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1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安装的装接件,装接件用于将所要安装的安装物与支撑体装接,装接件包括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增固装接机构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用于对安装物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并锁定或用于对安装物的安装水平度进行调节并锁定;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角度锁定片一、角度锁定片二和两个装接部。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能够便捷的实现精准安装。

Description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的装接件,特别是涉及具有安装调节、锁定、增固功能的装接件。
背景技术
将所要安装的安装物装接到支撑体上,通常需要螺栓或钉子一类简单也是基础的连接件,但当安装物较大或较重,又或安装物在安装上有更多要求时,那么就需要借助置于安装物和支撑体之间的过渡性装接件来完成安装。在安装的角度调节、高度调节、牢固度增强的功能要求上,现有技术方式由于缺乏相应的针对性,因此不能充分有效的解决;而在安装上有更复杂的角度调节并锁定、高度调节并锁定、牢固度增强的功能要求时,例如安装物为桥式吊轨并结合前述的功能要求,现有技术方式则无法得当的应对。吊轨产品常见的有单轨道吊轨、多轨道连通吊轨、门式吊轨、桥式吊轨,其中桥式吊轨这种两个支撑轨平行分开,在两个支撑轨之间横跨装接移动轨的组合结构相较于其它类型的吊轨在安装过程中对于支撑结构有更多的要求,安装精度也更为严苛。通常而言,桥式吊轨的结构特性就是两个分开的支撑轨在相对方向上的直线距离和水平度须始终保持一致,始终平行,否则中间横跨的移动轨就无法顺利的移动,这就须确保所述的两个支撑轨的安装水平度以及安装高度的精准一致,所述的两个支撑轨的长度也须一致且首尾两端分别对齐,否则将影响所述移动轨的移动行程,可见桥式吊轨的应用须有可以满足其结构特性的安装方式和装接机构。现有常见的桥式吊轨主要集中在起重领域,在安装上普遍是根据场所环境制作尺寸规格匹配的支架固定排列立于地面,支撑轨固定置于排列的支架上,这种安装方式较为占用场地,通常只出现在大型的桥式起重机的应用场合;另一种桥式吊轨KBK桥式起重机,相对于大型的桥式起重机,KBK桥式起重机较为轻型,采用的是连接但不锁定的活动装接件来进行安装以满足和解决桥式吊轨的结构性要求,但普遍需架设钢梁,然后利用所述活动装接件将KBK桥式起重机吊挂安装在钢梁之下,完成安装的KBK桥式起重机的两个支撑轨在水平度、高度、相对方向上的直线距离都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有偏差,因为其所采用的连接但不锁定的活动装接件可动态适应横跨的移动轨的移动过程,所述偏差会通过所述活动装接件上的活动连接部位实时受力而在一定范围内被动的挪移来吸收化解。KBK桥式起重机的这种不完全锁定的安装方式和装接结构存在若干特征:1、需架设钢梁作为支撑体来进行安装,其装接件是专门与钢梁连接的装接结构,无法直接与一般日常可见的支撑体(如房屋的建筑结构)装接;2、垂吊连接结构,无法直接侧装到支撑体上(如墙体);3、支撑轨难以紧靠支撑体安装,会导致多占空间;4、包括支撑轨在内的整个吊轨在运行时会晃动,并因晃动产生噪音。以上特征在工业生产场所并不成问题,但当要将桥式吊轨应用到商业、办公、家居场所时,那么显然其中的任一特征都会有碍桥式吊轨的实施和应用。
吊轨在商业、办公、家居场所的应用,主要的功能需求是协助物件的移动而非起重,因此并无必要架设钢梁作为支撑体来承重,同时架设钢梁即占用空间也影响这类场所的环境美观;商业、办公、家居场所的空间往往较为有限,这就要求应用在其中的任何设施的结构越精简越好,否则难以适用;非工业生产场所,人们很难接受在机械的晃动和噪音下工作和生活。由此可见,现有桥式吊轨的安装方式和装接结构不能满足和解决将桥式吊轨应用到商业、办公、家居场所时所要面临的更高要求。
在商业、办公、家居场所,首要考虑利用的支撑体应是其建筑结构,但建筑结构中(如墙体)普遍存在多方面会影响桥式吊轨安装精度的问题。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中的4.2.11一般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值来分析,两面墙的立面垂直度允许的偏差和再加上表面平整度允许的偏差和,合计至少会存在15mm的偏差,这种程度的偏差对于单轨道吊轨、多轨道连通吊轨的安装几乎没有影响,单轨道吊轨只需考虑一个轨道的安装,而多轨道连通吊轨则只是由两个及以上单轨道吊轨的交汇连通,两者对安装精度(如水平度)的要求都不严苛;而门式吊轨俗称龙门吊乃立于地面移动或固定立在某一位置只需上方的吊车移动,因此这类偏差一般对门式吊轨的安装不产生影响;但对桥式吊轨而言,首先墙体的立面垂直度的偏差及表面平整度的偏差就已会影响到桥式吊轨中两个支撑轨的安装水平度,且两个支撑轨在相对的两面墙上分别靠贴墙面安装后,两个支撑轨相对方向上直线距离无法始终保持一致即无法平行,这将导致横跨的移动轨无法顺利的移动,另外在安装过程中还会存在定位偏差(如墙面定位钻孔时上下左右的偏差),这同样会影响到桥式吊轨的安装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利于安装的装接件,所述装接件包括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增固装接机构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用于对安装物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并锁定或用于对安装物的安装水平度进行调节并锁定;
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角度锁定片一、角度锁定片二和两个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可摆动连接,所述角度锁定片一、所述角度锁定片二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装接部,所述角度锁定片一、所述角度锁定片二分别设有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或之二的摆动而变化即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两个装接部至少一个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
或者,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角度调节螺栓、角度调节连接部和两个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可摆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装接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设有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角度调节螺栓穿插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角度调节螺栓分别处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两面的部位其中至少一处装有螺母;
或者,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两个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装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设有固角部,所述两个装接部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对应两个角度调节螺栓设有两个所述通孔且所述两个通孔均为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均朝同一方向延伸,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均穿插有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至少在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延伸的方向分开,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处在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的正面或背面的部位均装有螺母,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至少之一其处在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的正面和背面的部位均装有螺母配合夹紧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均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螺母设有弧形凸部;
或者,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三个装接部,所述三个装接部的两个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装接部之一可摆动连接所述三个装接部其余的一个,所述两个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装接部之一、所述三个装接部其余的一个分别设有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两个可摆动连接的装接部之一或之二的摆动而变化即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两个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装接部和/或所述三个装接部其余的一个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
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用于对安装物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并锁定;
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支撑件、装接部、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装接部的立面设有支撑件让位口,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件让位口内,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即所述支撑件为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提供支撑点,所述装接部高于或低于所述支撑点的部位与所述支撑件之间设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件让位口随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而往上或往下移动;
或者,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部、被动连接部,所述被动连接部通过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高度锁定条形孔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有两个并至少有一个相对于高度方向而倾斜或至少有一个为弧线形,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被动连接部的移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锁定所述被动连接部处在的高度;
或者,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部、被动连接部、夹接件、固角部,所述被动连接部通过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夹接件包括两个夹瓣,所述两个夹瓣分别设有装接耳来进行连接以使所述两个夹瓣配合夹住所述固定连接部和/ 或所述被动连接部,所述固角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或所述被动连接部而倾斜,所述两个夹瓣相邻的两个所述装接耳连接的同时与所述固角部铰接。
所述增固装接机构用于加强安装物装接到支撑体的牢固度;
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倾斜连接件、垫补结构,所述倾斜连接件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或所述倾斜连接件具有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部位,所述倾斜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所述垫补结构配合所述倾斜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体,所述倾斜连接件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垫补结构带有弧面或带有相对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斜面,相较于相互垂直的连接方式,适当倾斜角度的连接方式使所述倾斜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体有更大的接触面从而能更充分、均衡的连接受力并可形成所述倾斜连接件靠自重作用就有卡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的效果从而增强连接牢固度,与此同时也会导致所述支撑体没有了能够配合所述倾斜连接件在紧固时来均衡受力的部位,因此所述倾斜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所述垫补结构来补充形成有可均衡受力的部位配合所述倾斜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体;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倾斜连接件,所述倾斜连接件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或所述倾斜连接件具有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部位,所述倾斜连接件至少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倾斜连接件处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的部位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之间形成有≤85°的夹角,所述倾斜连接件至少有两个,所述两个倾斜连接件之间形成有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结构;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预置连接件,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墙体或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设有预置调节机构、预置连接部,所述预置连接部与所述预置调节机构相连,所述预置调节机构用于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安置所述预置连接件时调节所述预置连接部处在的位置以灵活适应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的厚度,所述预置连接部至多抵达但不超出所述支撑体的表面;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预置连接件,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墙体或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设有限位移动机构,所述限位移动机构有部位可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外限位移动而不会脱离所述支撑体;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预置连接件、装接孔保护帽和/或标记物,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墙体或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设有预置装接孔,所述装接孔保护帽遮挡所述预置装接孔,所述装接孔保护帽至多抵达但不超出所述支撑体的表面,所述标记物为弹性物或软条用于标记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所述支撑体的位置;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部、被动连接部、夹接件、固角部,所述被动连接部通过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夹接件包括两个夹瓣,所述两个夹瓣配合夹住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被动连接部并从而遮挡隐藏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所述固角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或所述被动连接部而倾斜并铰接所述夹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装接部分别为第一装接部、第二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通过铰接筒、铰接轴可摆动连接,所述第一装接部处在安装物的上方或下方或Y轴方向中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安装物和/或与所述安装物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二装接部连接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一装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装接部面对所述安装物和/或与所述安装物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的背面,与所述第一装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所述第二装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二装接部面对所述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第二装接部的背面,与所述第二装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
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设有所述铰接筒且所述铰接筒的筒壁没有突出到所述第一装接部的背面,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对应的也设有所述铰接筒且所述铰接筒的筒壁没有突出到所述第二装接部的背面,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的筒口和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的筒口均朝X轴方向,所述第一装接部或所述第二装接部至少设有两个在所述X轴方向分开的所述铰接筒,所述铰接轴插入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和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
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还设有所述角度锁定片一,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对应的设有所述角度锁定片二,所述角度锁定片一面朝所述X轴方向的立面、所述角度锁定片二面朝所述 X轴方向的立面分别设有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第一装接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所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
和/或,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还在所述Y轴方向或Z轴方向离所述铰接筒的位置设有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其中的一种与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装接部对应的设有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其中的另一种与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面对所述角度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一装接部或所述第二装接部相连的部位的这一面为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的背面,与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的正面,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设有的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朝所述Y轴方向或所述Z轴方向延伸,所述角度调节螺栓穿插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角度调节螺栓分别处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正面和背面的部位其中至少一处装有所述螺母,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螺母设有弧形凸部。
优选的,所述三个装接部分别为第一装接部、第二装接部、吊杆,所述第一装接部与所述第二装接部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吊杆的上端连接建筑吊顶和/或与所述建筑吊顶连接的物件,安装物处于所述吊杆之下,所述吊杆的下端设为向下凸的凸弧形或所述吊杆的下端与所述安装物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二装接部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通过螺栓可摆动连接所述吊杆下部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所述吊杆下部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所述第二装接部分别设有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所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连接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所述支撑件让位口为高度方向条形孔,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套进所述支撑螺栓,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被动挂载部、高度调节螺栓,所述装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装接部面对所述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装接部的背面,与所述装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装接部的正面,所述被动挂载部突出在所述装接部的正面并处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的上方,所述装接部通过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挂于所述支撑螺栓,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随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而往上或往下移动;
所述被动挂载部设有螺纹孔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组成限位移动机构,所述支撑螺栓设有圆筒托着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所述圆筒与所述支撑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圆筒的筒口朝上,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端处在所述圆筒内抵着所述圆筒内的底部,所述圆筒的筒壁围住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端,所述圆筒的圆是指筒内为圆而其外部筒壁形状无特定要求,旋拧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即可使所述被动挂载部沿着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杆体限位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往上或往下移动,所述支撑螺栓处在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之间的部位装有第一紧固螺母顶紧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之上由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上端撑起,所述支撑螺栓设有螺纹孔结构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组成伸缩机构,所述螺纹孔结构与所述支撑螺栓固定相连,旋拧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即可使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相对于所述支撑螺栓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被动挂载部连同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往上或往下移动,所述支撑螺栓处在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之间的部位装有第一紧固螺母顶紧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设有通孔供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穿插且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处在所述被动挂载部之下的部位装有撑起所述被动挂载部的螺母组成限位移动机构,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圆孔结构套进所述支撑螺栓,所述圆孔结构为圆孔圈或圆孔管,所述圆孔结构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圆孔结构的圆是指孔内为圆而环绕圆孔的外围形状无特定要求,旋拧撑起所述被动挂载部的所述螺母即可使所述螺母沿着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杆体限位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被动挂载部连同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往上或往下移动,所述支撑螺栓处在所述圆孔结构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之间的部位装有第一紧固螺母顶紧所述装接部或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同时顶紧所述圆孔结构和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之上由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上端撑起,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螺栓连接部、圆孔结构,所述螺栓连接部与所述圆孔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圆孔结构为圆孔圈或圆孔管,所述圆孔结构的圆是指孔内为圆而环绕圆孔的外围形状无特定要求,所述螺栓连接部设有高度调节螺纹孔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组成伸缩机构,所述圆孔结构套进所述支撑螺栓,旋拧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即可使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相对于所述支撑螺栓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被动挂载部连同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往上或往下移动,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同时顶紧所述圆孔结构和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设有通孔供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穿插且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处在所述被动挂载部之下的部位装有撑起所述被动挂载部的螺母组成限位移动机构,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抵触锁定部,所述抵触锁定部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固定相连,所述抵触锁定部的下端设为向上凹的凹弧形以利于充分接触所述支撑螺栓进而更稳固的抵着所述支撑螺栓,所述抵触锁定部的厚度与所述装接部中处在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周围靠近所述抵触锁定部的部位的厚度一致,所述抵触锁定部相对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朝所述装接部的背面方向靠并可置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内,旋拧撑起所述被动挂载部的所述螺母即可使所述螺母沿着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杆体限位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被动挂载部连同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往上或往下移动,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抵触锁定部可处在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内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在所述装接部的正面和背面的孔口均平齐使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可同时顶紧所述装接部和所述抵触锁定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之上由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上端撑起,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抵触件,所述抵触件包括螺栓连接部、抵触锁定部,所述螺栓连接部与所述抵触锁定部固定相连,所述螺栓连接部设有高度调节螺纹孔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组成伸缩机构,所述抵触锁定部的下端设为向上凹的凹弧形以利于充分接触所述支撑螺栓进而更稳固的抵着所述支撑螺栓,所述抵触锁定部的厚度与所述装接部中处在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周围靠近所述抵触锁定部的部位的厚度一致,所述抵触锁定部相对于所述螺栓连接部朝所述装接部的背面方向靠,旋拧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即可使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相对于所述支撑螺栓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被动挂载部连同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往上或往下移动,所述抵触锁定部可置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内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的孔口平齐,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同时顶紧所述装接部和所述抵触锁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突出在所述装接部的正面并处于所述被动挂载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靠上挡住部分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所述螺栓连接部至少部分处在所述限位槽内被所述限位槽的槽壁挡着,所述限位槽有利于所述螺栓连接部保持其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中的方向不歪斜。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部为吊杆一段,所述被动连接部为吊杆二段,所述吊杆一段的上端与第三装接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装接部为水平面并向上连接建筑吊顶,所述吊杆二段处在所述吊杆一段的下方通过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吊杆一段组成可伸缩的吊杆,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为高度调节螺接件和/或高度方向条形孔;
所述吊杆一段或所述吊杆二段设有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连接所述夹瓣且所述夹瓣同时连接所述吊杆一段和所述吊杆二段,和/或,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同时连接所述吊杆一段和所述吊杆二段;
所述两个夹瓣配合夹住所述吊杆一段和所述吊杆二段并从而遮挡隐藏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所述固角部相对于所述吊杆而倾斜,所述两个夹瓣相邻的所述两个装接耳连接的同时与所述固角部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三装接部、所述建筑吊顶和/或与所述建筑吊顶连接的物件其中之一也设有装接耳与所述固角部的上端连接;
所述夹瓣、所述吊杆一段或所述吊杆二段分别设有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分别相对于所述高度方向而倾斜且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互为反向倾斜,所述高度方向即Z轴方向,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吊杆的伸缩而变化即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吊杆二段的移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所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
优选的,所述增固装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装接部,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层板,所述第三装接部为水平面并通过所述倾斜连接件、所述垫补结构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所述垫补结构抵着所述第三装接部或所述第三装接部与所述垫补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垫补结构设有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连接件穿插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垫补结构为带有所述斜面的斜角垫,所述斜面设有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连接件、所述斜面分别相对于所述建筑吊顶的表面而倾斜且所述倾斜连接件、所述斜面互为反向倾斜形成相互垂直,所述倾斜连接件为倾斜的螺栓,所述倾斜的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外的部位均与所述建筑吊顶的表面之间形成有≤85°的夹角;
所述第三装接部通过两个所述倾斜的螺栓、两个所述斜角垫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的部位之间形成所述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结构,所述第三装接部设有两个顶接孔分别供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穿插或所述第三装接部与所述两个斜角垫固定相连为一体而有两处分别贯通所述两个斜角垫的两个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外的部位均自带螺栓盖头或均装有第二紧固螺母分别顶紧所述两个斜角垫和所述第三装接部;
和/或,所述第三装接部的下方固定相连有吊杆,所述斜角垫的所述斜面斜着向下延长并连接所述吊杆;
和/或,所述倾斜的螺栓为倾斜的膨胀螺栓,所述斜角垫的所述斜面斜着向下延长设有加固锁定部,对应所述加固锁定部设有加固锁定垫,所述加固锁定部、所述加固锁定垫分别设有加固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加固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加固锁定垫和/或所述加固锁定部的移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所述加固锁定垫也设有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穿插所述斜角垫的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和所述加固锁定垫的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外的部位装上第二紧固螺母顶紧所述加固锁定垫、所述斜角垫、所述第三装接部。
优选的,所述预置连接件在所述支撑体建设时就预先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包括预置固定部、所述预置连接部、所述预置调节机构,所述预置连接部为长螺母,所述预置调节机构包括预置调节螺栓、预置托部、预置调节螺母、限位筒、调节螺母限位部,所述预置托部与所述预置固定部固定相连,所述预置托部设有预置调节螺栓插孔,所述预置调节螺栓穿插所述预置调节螺栓插孔而处在所述预置托部之上的部位装有预置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限位部处在所述预置调节螺母之上与所述预置固定部固定相连,所述调节螺母限位部也设有预置调节螺栓插孔给所述预置调节螺栓的伸缩让位,所述长螺母的上端与所述预置调节螺栓固定相连,所述长螺母的下端具有预置螺纹孔,所述限位筒处在所述预置托部之下与所述预置固定部固定相连,所述长螺母的杆体为外六角形,所述限位筒的筒内对应所述长螺母的杆体设为内六角形,所述长螺母穿插所述限位筒而部分处在所述限位筒的筒内;
和/或,所述预置装接孔为预置螺纹孔,所述预置螺纹孔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设有凹槽圈、凸出圈其中的一种,所述装接孔保护帽对应的设有所述凹槽圈、所述凸出圈其中的另一种,所述装接孔保护帽封住所述预置螺纹孔,所述装接孔保护帽的外部表面设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中设有凸片;
和/或,所述预置连接件相对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或所述预置连接件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部位,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与所述建筑吊顶表面之间形成有≤85°的夹角;
和/或,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层板,所述预置连接件有两个且所述两个预置连接件均设有预置固定部,所述两个预置固定部的上端固定相连组成上窄下宽的倒“V”形结构并扣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的钢筋上,所述两个预置连接件安置好后被混凝土浇筑掩埋进而凝固结合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设有朝Y轴方向延伸的Y轴方向条形孔。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装接件功能多样,适应性强,可对安装物的安装角度(包括水平度)以及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其中的部分乃至全部进行调节并锁定,能够便捷的实现精准安装;(2)、增强安装物与支撑体连接的牢固度,可直接利用建筑结构作为支撑体进行安装的同时提升装接件及安装物的载重负荷和安全性;(3)、当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用于桥式吊轨的安装时,可使桥式吊轨灵活的适应日常场所即有的支撑体(如房屋的建筑结构)直接进行安装,能够应对支撑体存在的尺寸误差,无需专门定制和架设匹配安装场所空间尺寸的支撑结构,在满足桥式吊轨的结构性要求的同时,并使桥式吊轨中的支撑轨与支撑体的连接最终为全面锁定的装接,整体结构紧凑,支撑轨不晃动不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即利于安装的装接件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装装接件和支撑轨侧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接槽内插接件(双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装装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接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接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带高度调节螺栓和抵触件);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螺栓、抵触件、卡簧、限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指针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侧装装接件和另一种支撑轨侧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侧装装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倒置);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侧装装接件、装接槽外插接件、装接槽内插接件(单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角垫及加固锁定部、加固锁定垫、螺栓锁定销、锁定销螺母、限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装装接件和支撑轨顶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置连接件与建筑吊顶、第三装接部、吊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置连接件与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置连接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装装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装装接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螺接件、连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之间”可以是两者或两者以上构成的整体范围当中的任意位置,可以是处在两者或两者以上其中某一者的本体上,包括但不限指两者或两者以上分开的间隔位置;本文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的限制;本文中存在相同的元件或结构,为避免混淆,所述相同的元件或结构按各自的功用、位置、方向等的不同而加了编号和/或其它附带词语进行区分且仅用于区分;本文中的“Y轴方向”、“Z轴方向”、“X轴方向”、“水平”、“倾斜”、“垂直”、“上”、“下”、“左”、“右”、“纵”、“横”、“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并非指示或暗示所指结构或物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本文中的“水平”、“垂直”是指以实现功能目的为准的不一定完全但接近于水平或垂直的状态,包括但不限指绝对值的水平或垂直。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1用于将所要安装的安装物5与支撑体6装接,所述装接件1同时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所述装接件1包括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3、增固装接机构4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3,当中的调节是指该机构具备可调节的结构条件,对其的调节可以是外力的直接使动调节,也可以是通过元件的间接使动调节;直接使动调节,如人力或抬或举或推或拉而直接带动目标物的调节;间接使动调节,如该机构中设有螺栓而通过旋拧所述螺栓间接促使目标物变动的调节。
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的调节方式为螺接、铰接、轴接、球形接、卡接、夹接、套接、插接、扣接、液压杆连接、气压杆连接、磁力连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配合,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的锁定方式为螺接锁、卡锁、夹锁、套锁、液压锁、气压锁、磁力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配合。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3的调节方式为螺接、卡接、夹接、套接、插接、扣接、液压杆连接、气压杆连接、磁力连接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配合,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3的锁定方式为螺接锁、卡锁、夹锁、套锁、液压锁、气压锁、磁力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配合。
实施例一:利于安装的装接件1包括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用于对所述安装物5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并锁定或用于对所述安装物5的安装水平度进行调节并锁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用于对所述安装物5在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调节并锁定,所述安装物5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后锁定前,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边中至少有一边为可供上下摆动的活动边510,调节并锁定所述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调节并锁定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所述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活动边510在垂直方向围绕所述安装物5直接或间接的活动连接所述支撑体6 的连接点可进行摆动而处在的相对于所述连接点的角度。
如图2、图5、图6至8、图14至15、图19至20所示,所述装接件1包括两个装接部 10,所述两个装接部10分别为第一装接部13、第二装接部14,所述第一装接部13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通过铰接筒21、铰接轴22可摆动连接,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 14之间形成有随两者之一或之二的摆动而变化大小的夹角,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接部13 处在所述安装物5的上方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二装接部14面朝所述Y轴方向的立面侧向连接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一装接部13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装接部13面对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背面,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所述第二装接部14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二装接部14面对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背面,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正面;
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设有所述铰接筒21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固定相连且所述铰接筒21的筒壁没有突出到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背面以利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背面贴靠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正面对应的也设有所述铰接筒21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正面固定相连且所述铰接筒21的筒壁没有突出到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背面以利于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背面贴靠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 6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所述铰接筒21的筒口和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所述铰接筒21的筒口均朝X轴方向,所述第一装接部13在所述X轴方向并在同一直线上设有三个分开的所述铰接筒21且其中分别处在两头的两个所述铰接筒21的筒长小于居中的所述铰接筒 21的筒长,所述第二装接部14对应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所述三个铰接筒21之间的两处空开的间隔位置设有两个在所述X轴方向并在同一直线上分开的所述铰接筒21,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所述三个铰接筒21和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所述两个铰接筒21拼合对齐后插入所述铰接轴22组成铰接机构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所述夹角的大小随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摆动而变化,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相对的两个边中离所述铰接筒21较远的边为可供摆动的所述活动边510;
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还设有角度调节螺栓26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在所述Y轴方向与所述铰接筒21分开,所述第二装接部14 对应的设有角度调节连接部27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面对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相连的部位的这一面为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的背面,与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 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的正面,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设有角度调节条形孔28,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为直线形并朝所述Y轴方向延伸,因此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同时也是Y轴方向条形孔131,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穿插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处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正面的部位装有角度调节螺母261,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正面的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设有弧形凸部281,旋拧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即可在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可供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倾斜的范围内对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所述夹角即所述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无级调节,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处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背面的部位装有角度锁定螺母262,所述角度锁定螺母262与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配合夹紧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对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所述夹角即所述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锁定,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背面的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角度锁定螺母262设有弧形凸部281,所述弧形凸部281的起伏延伸方向与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弧形凸部281两个为一对,所述两个弧形凸部281分别处在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孔口的两个平行且较长的边沿的外侧表面并对齐,所述弧形凸部 281使接触到它的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或所述角度锁定螺母262在相对于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而倾斜时也能均衡的与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接触受力,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的背面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夹角设有固角部46即第一固角部461对该夹角进行加固;
和/或,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还设有角度锁定片一23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锁定片一23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相连的边其两端中至少一端在所述Y轴方向与所述铰接筒21分开,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正面对应的设有角度锁定片二24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锁定片一23面朝所述X 轴方向的立面、所述角度锁定片二24面朝所述X轴方向的立面分别设有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 25,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为直线形或弧线形,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摆动而变化,摆动所述第一装接部13即可在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的范围内对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所述夹角即所述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 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无级调节,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17,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所述锁定销17配合对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所述夹角即所述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锁定,所述锁定销17为螺栓锁定销171,所述螺栓锁定销171其尾部至头部依次分别为锥形尾、外螺纹、撑紧部172、螺栓盖头,所述撑紧部172为圆弧面顺滑的圆杆部位,所述撑紧部172 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172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之外,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撑紧部 172的直径,所述锥形尾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所述锥形尾有利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173,所述锁定销螺母173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的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
当所述装接件1同时包括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所述角度锁定片一23、所述角度锁定片二24,是在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可供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倾斜的范围内以及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的范围内对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无级调节;连接锁定的所述角度锁定片一23、所述角度锁定片二24对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夹角进行固定,因此连接锁定的所述角度锁定片一23、所述角度锁定片二24同时也是固角部46;连接锁定的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对所述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夹角进行固定,因此连接锁定的所述角度调节螺栓26、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27同时也是固角部46。
或者,如图11至13所示,所述装接件1包括两个装接部10,所述两个装接部10分别为第一装接部13、第二装接部14并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接部13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夹角设有固角部46即第二固角部462对该夹角进行加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接部13处在所述安装物5的上方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二装接部14面朝所述Y轴方向的立面侧向连接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设有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在所述Y轴方向分开的同时在X轴方向也分开,所述第一装接部对应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设有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28,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为直线形并朝所述 Y轴方向延伸,因此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28同时也都是Y轴方向条形孔131,所述第一装接部13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装接部13面对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背面,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正面,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穿插各自对应的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处在所述第一装接部13正面的部位均装有角度调节螺母261,所述第一装接部13正面的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分别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均设有弧形凸部281,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两个边均为可供摆动的所述活动边510;旋拧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之一或之二即可在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28可供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倾斜的范围内对所述两个活动边510 之一或之二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无级调节,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之一处在所述第一装接部13背面的部位装有角度锁定螺母262,所述第一装接部13背面的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孔口之一其边沿外侧表面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角度锁定螺母262设有弧形凸部281,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之另一则可最终通过拧紧其装有的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而使所述第一装接部13背面、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分别靠近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的部位相抵顶紧锁定,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在所述第一装接部13背面的部位均装有角度锁定螺母262,所述第一装接部13背面的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分别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角度锁定螺母262均设有弧形凸部281,所述两个角度锁定螺母262与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26、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母261配合夹紧所述第一装接部13对所述两个活动边510 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锁定;所述弧形凸部281 的起伏延伸方向与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弧形凸部281两个为一对,所述两个弧形凸部281分别处在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28的孔口的两个平行且较长的边沿的外侧表面并对齐,所述弧形凸部281使接触到它的所述角度调节螺母261或所述角度锁定螺母 262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装接部13而倾斜时也能均衡的与所述第一装接部13接触受力。
或者,如图14至15、图19至20所示,所述装接件1包括三个装接部10,所述三个装接部10分别为第一装接部13、第二装接部14、吊杆16,所述第一装接部13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接部13与所述第二装接部14之间形成的夹角设有固角部46即第四固角部464对该夹角进行加固,所述支撑体6为建筑吊顶62,所述装接件1 还包括第三装接部15,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为水平面并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62,所述吊杆 16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装接部15固定相连,所述安装物5处于所述吊杆16之下,本实施例中所述吊杆16的下端设为向下凸的凸弧形38并在所述吊杆16的下端与连接所述安装物5的所述第一装接部13之间留有空隙以给所述第一装接部13的摆动让位,所述第二装接部14面朝 X轴方向的立面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可摆动连接所述吊杆16下部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组成铰接机构20,所述螺栓穿插所述第二装接部14设有的所述通孔,因此所述螺栓同时也是铰接轴22,所述吊杆16下部所述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在Z轴方向离所述螺栓的部位、所述第二装接部14在Z轴方向离所述通孔的部位分别设有角度锁定条形孔25,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 25为直线形或弧线形,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为弧线形,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第二装接部14的摆动而变化,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相对的两个边均为可供摆动的所述活动边510,摆动所述二装接部14即可在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的范围内对所述两个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无级调节,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17,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所述锁定销17配合对所述两个活动边510处在的上下角度即所述安装物5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进行锁定;所述吊杆16为方管,所述第二装接部14有两个并分别处于所述吊杆16方管在所述X轴方向相对的两个立面,所述吊杆16方管下部设有通孔贯穿所述吊杆16方管在所述X轴方向相对的两个立面以穿插一个加长的所述螺栓即所述铰接轴22同时连接所述两个第二装接部14,所述螺栓即所述铰接轴22穿插所述两个第二装接部14的两个所述通孔,所述吊杆16方管下部在所述X轴方向相对的两个立面均设有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并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装接部 14的两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可形成两处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所述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同处在一直线上从而可用一个加长的所述锁定销17穿插所述四个角度锁定条形孔25或如图19所示的所述吊杆16方管在所述Y轴方向相对的两个立面分别靠近所述两个第二装接部 14的部位设有紧固操作口163用于紧固穿插一处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即只穿插两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的所述锁定销17;所述锁定销17为螺栓锁定销171,所述螺栓锁定销171其尾部至头部依次分别为锥形尾、外螺纹、撑紧部172、螺栓盖头,所述撑紧部172为圆弧面顺滑的圆杆部位,所述撑紧部172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172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之外,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撑紧部172的直径,所述锥形尾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所述锥形尾有利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173,所述锁定销螺母173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的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25。
实施例二:利于安装的装接件1包括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3,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3用于对所述安装物5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并锁定。
如图2、图5至7、图9、图11至13、图15、图19至20所示,所述装接件1为侧装装接件11其包括支撑件64、装接部10、高度调节机构31,所述装接部10的立面设有支撑件让位口141,所述支撑件64至少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件让位口141内,所述支撑件64支撑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即所述支撑件64为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提供支撑点,所述支撑件64接触和/或连接并受力支撑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的部位即所述支撑点,所述支撑点即所述支撑件64提供给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的落脚点或挂置点或连接点,所述装接部10高于或低于所述支撑点的部位与所述支撑件64之间设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为可伸缩机构或限位移动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同时接触和/或连接所述支撑件64、所述装接部10高于或低于所述支撑点的部位,所述装接部10及所述支撑件让位口141随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的调节而往上或往下移动;
所述支撑件64为支撑螺栓641,所述支撑螺栓641连接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 连接的物件,所述支撑件让位口141为高度方向条形孔35,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朝Z轴方向延伸即所述支撑件让位口141是朝高度方向延伸的竖直条形孔,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 套进所述支撑螺栓641即所述支撑螺栓641穿插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所述高度调节机构 31包括被动挂载部311、高度调节螺栓312,所述装接部10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装接部10 面对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装接部10的背面,与所述装接部10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装接部10的正面,本实施例中所述装接部10高于所述支撑螺栓641的部位与所述支撑螺栓641之间设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所述被动挂载部 311突出在所述装接部10的正面并处在高于所述支撑螺栓641的部位即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 35的上方,所述被动挂载部311与所述装接部10的正面固定相连,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 竖向设置,所述装接部10通过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挂于所述支撑螺栓641,所述装接部10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随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的调节而往上或往下移动;
所述被动挂载部311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之上由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的上端撑起,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的上端为内六角盖头,所述被动挂载部311对应所述内六角盖头的内六角设有高度调节操作口313,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的下方设有抵触件315,所述抵触件315包括螺栓连接部316、抵触锁定部317,所述螺栓连接部316与所述抵触锁定部317固定相连,所述螺栓连接部316设有高度调节螺纹孔318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组成可伸缩机构,所述抵触锁定部317的下端设为向上凹的凹弧形37以利于充分接触所述支撑螺栓 641更稳固的抵着所述支撑螺栓641,所述抵触锁定部317的厚度与所述装接部10处在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周围靠近所述抵触锁定部317的部位的厚度一致,所述抵触锁定部317相对于所述螺栓连接部316朝所述装接部10的背面方向靠,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1还包括限位槽314,所述限位槽314突出在所述装接部10的正面并处于所述被动挂载部311的下方,所述限位槽314与所述装接部10的正面固定相连,所述限位槽314的槽壁靠上挡住部分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处在所述限位槽314内,所述螺栓连接部316至少部分处在所述限位槽314内被所述限位槽314的槽壁挡着,所述限位槽314配合所述螺栓连接部316对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进行限位以避免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歪斜,所述限位槽314在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的内六角盖头之下的部位设有卡簧口321并从所述卡簧口321置入卡簧322,所述卡簧322在所述装接部10未连接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时可托住所述内六角盖头使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不会与所述装接部10散开,所述卡簧322不影响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的旋拧,所述螺栓连接部316的侧部靠下并靠近所述装接部10正面的位置设有贯通所述螺栓连接部316两侧的限位插孔一319,所述限位插孔一319插入限位销320,所述螺栓连接部316两侧均有所述限位销320的部位贴靠所述装接部10正面,旋拧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即可使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相对于所述支撑螺栓641而伸缩从而带动所述被动挂载部311连同所述装接部10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往上或往下移动,所述限位槽314和所述限位销320共同防止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所述抵触件315歪斜以避免两者可能的歪斜影响所述高度调节螺栓312的旋拧调节,所述支撑螺栓641装有第一紧固螺母111,所述抵触锁定部317可置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内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在所述装接部10的正面和背面的孔口均平齐使所述第一紧固螺母111可同时顶紧所述装接部10和处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内的所述抵触锁定部317。
或者,如图14至15、图19至21所示,所述装接件1为顶装装接件12其包括第三装接部15、固定连接部33、被动连接部34、夹接件45、固角部46即第三固角部463,所述支撑体6为建筑吊顶62,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为水平面并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62,所述被动连接部34通过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高度锁定条形孔36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33,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使连接的物件中至少有一个可在Z轴方向移动调节即往上或往下移动调节,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使所述被动连接部与所述固定连接部34连接的同时可往上或往下移动调节,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处于所述固定连接部33、被动连接部34、所述夹接件45其中之一的本体上和/或处于所述被动连接部34与所述固定连接部33分开的间隔位置,所述固定连接部33、所述被动连接部34分别设有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或所述固定连接部33和所述被动连接部34其中之一、所述夹接件45分别设有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36至少有一个相对于高度方向即所述Z轴方向而倾斜,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为直线形或弧线形,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36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被动连接部34的移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17锁定所述被动连接部34处在的高度,所述夹接件45包括两个夹瓣451,所述两个夹瓣451分别设有装接耳452来进行连接以使所述两个夹瓣451配合夹住所述固定连接部33和/或所述被动连接部34,所述夹接件45可在与所述被动连接部34连接的同时灵活适应所述被动连接部34的移动调节,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部33和/或所述被动连接部34而倾斜,所述第三固角部463对所述被动连接部34及所述固定连接部33、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之间形成的夹角进行加固即加固所述被动连接部 34及所述固定连接部33、所述支撑体6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之间的连接,所述两个夹瓣451相邻的两个所述装接耳452连接的同时与所述第三固角部463铰接形成精简、集约、便捷的装接结构,所述第三固角部463还另有部位连接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部33为吊杆一段161,所述被动连接部34为吊杆二段 162,所述吊杆一段16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装接部15固定相连,所述吊杆二段162处在所述吊杆一段161的下方通过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连接所述吊杆一段161组成可伸缩的吊杆16即所述吊杆二段162与所述吊杆一段161连接的同时可往上或往下移动调节,所述吊杆二段162与所述吊杆一段161之间设有两个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所述两个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分别为高度调节螺接件331、高度方向条形孔35,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朝所述Z轴方向延伸即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是朝高度方向延伸的竖直条形孔,所述吊杆二段162设有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连接所述夹瓣451的下部,所述夹瓣451的上部连接所述吊杆一段161,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竖向设置并同时连接所述吊杆一段161 和所述吊杆二段162,所述两个夹瓣451分别设有装接耳452来进行连接以使所述两个夹瓣 451配合夹住所述吊杆一段161和所述吊杆二段162并从而遮挡隐藏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相对于所述吊杆16而倾斜,所述两个夹瓣451 相邻的所述两个装接耳452连接的同时还与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下端处在所述两个装接耳452的中间,所述第三装接部15或所述建筑吊顶62也设有装接耳452与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上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装接部15设有所述装接耳452与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上端连接,但当所述安装物5与所述建筑吊顶62的间距较大时则适宜在所述建筑吊顶62设所述装接耳452与相应加长了的所述第三固角部463铰接,所述吊杆一段161和所述吊杆二段162均为方管且粗细一致,所述两个夹瓣451均贴靠接触到所述方管中的三个立面,每个所述夹瓣45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吊杆一段161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分别对应所述两个夹瓣451的上部也设有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两个夹瓣451的上部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分别与所述吊杆一段161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且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均随所述吊杆16的伸缩而变化,分别处在所述吊杆一段161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所述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处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用一个加长的所述锁定销17穿插四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吊杆二段162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分别对应所述两个夹瓣451的下部也设有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两个夹瓣451的下部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分别与所述吊杆二段162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且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均随所述吊杆16的伸缩而变化,每处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的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36分别相对于所述Z轴方向而倾斜且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36互为反向倾斜,分别处在所述吊杆二段162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所述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处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用一个加长的所述锁定销17穿插四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锁定销17为螺栓锁定销171,所述螺栓锁定销171其尾部至头部依次分别为锥形尾、外螺纹、撑紧部172、螺栓盖头,所述撑紧部172为圆弧面顺滑的圆杆部位,所述撑紧部172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172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之外,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撑紧部172的直径,所述锥形尾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所述锥形尾有利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173,所述锁定销螺母173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的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
所述吊杆二段162与所述吊杆一段161连接并锁定后,相对于其它通过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连接所述吊杆二段162的物件而言所述吊杆二段162也是固定连接部33。
实施例三:利于安装的装接件1包括所述增固装接机构4,所述增固装接机构4用于加强所述安装物5装接到所述支撑体6的牢固度。
如图14至20所示,所述装接件1为顶装装接件12其包括第三装接部15、倾斜连接件41、垫补结构44,所述倾斜连接件41相对于所述支撑体6的表面而倾斜或所述倾斜连接件41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体6的表面而倾斜的部位,所述倾斜连接件41、所述垫补结构44适宜使用在结构层为致密材质的支撑体6,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层板,所述倾斜连接件41部分倾斜的处在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内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内,所述倾斜连接件41处在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外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之外的部位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相较于相互垂直的连接方式,适当倾斜角度的倾斜连接方式使所述倾斜连接件41与所述支撑体6有更大的接触面从而更分散、均衡的受力连接,可形成所述倾斜连接件4靠自重作用就有卡在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内的效果从而增强连接牢固度,但同时也会导致所述支撑体6的表面没有与所述倾斜连接件41或与所述倾斜连接件41的所述倾斜的部位相互垂直的部位以在紧固时来均衡的受力,因此所述倾斜连接件 41与所述支撑体6之间设有所述垫补结构44来补充形成可均衡受力的结构配合所述倾斜连接件41连接所述支撑体6,所述垫补结构44为斜角垫441其带有相对于所述支撑体6的表面而倾斜的斜面,且所述倾斜连接件41或所述倾斜连接件41的所述倾斜的部位、所述斜角垫441的所述斜面互为反向倾斜形成相互垂直;
所述支撑体6为建筑吊顶62,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层板,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为水平面并通过所述倾斜连接件41、所述斜角垫441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62,所述斜角垫441抵着所述第三装接部15或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与所述斜角垫441固定相连,所述斜角垫441的所述斜面设有倾斜连接件插孔442,所述倾斜连接件41穿插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442,所述倾斜连接件41为倾斜的螺栓411,所述倾斜的螺栓411处在所述建筑吊顶 62的结构层内外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内外的部位与所述建筑吊顶62的表面之间均形成有≤85°的夹角;所述第三装接部15通过两个所述倾斜的螺栓411、两个所述斜角垫441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62,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处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内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内的部位之间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所述第三装接部15设有两个顶接孔151分别供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穿插或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与所述两个斜角垫441固定相连为一体而有两处分别贯通所述两个斜角垫441的两个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442,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处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外的部位如图16所示均自带螺栓盖头或如图15所示均装有第二紧固螺母121分别顶紧所述两个斜角垫441和所述第三装接部15,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及自带的两个所述螺栓盖头或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及装有的两个所述第二紧固螺母121、所述两个斜角垫441、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一同形成夹住和勾住所述建筑吊顶62 的效果从而更进一步的增强连接牢固度;
所述倾斜的螺栓411如图15所示为倾斜的膨胀螺栓412,所述斜角垫441的所述斜面斜着向下延长设有加固锁定部443并连接所述吊杆16从而又对所述吊杆16与所述第三装接部 15之间形成的夹角进行加固,因此斜着向下延长并固定连接所述吊杆16的所述斜面同时也是固角部46,对应所述加固锁定部443设有加固锁定垫444,所述加固锁定部443、所述加固锁定垫444分别设有锁定条形孔18即加固锁定条形孔445,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445为直线形或弧线形,所述加固锁定部443的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445相对于所述加固锁定部443 的边而倾斜,所述加固锁定垫444的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445相对于所述加固锁定垫444的边而倾斜,且所述两个加固锁定条形孔445互为反向倾斜,所述两个加固锁定条形孔445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加固锁定垫444和/或所述加固锁定部443的移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17,所述锁定销17为螺栓锁定销171,所述螺栓锁定销171其尾部至头部依次分别为锥形尾、外螺纹、撑紧部172、螺栓盖头,所述撑紧部172 为圆弧面顺滑的圆杆部位,所述撑紧部172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445 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172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445之外,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撑紧部172的直径,所述锥形尾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所述锥形尾有利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 445,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173,所述锁定销螺母173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的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 445,所述加固锁定垫444也设有倾斜连接件插孔442,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412穿插所述斜角垫441的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442和所述加固锁定垫444的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442,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412处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外的部位装上第二紧固螺母121顶紧所述加固锁定垫444、所述斜角垫441、所述第三装接部15,所述加固锁定部443、所述加固锁定垫444、所述螺栓锁定销171配合加固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412与所述第三装接部15、所述建筑吊顶62的连接使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412更稳固的保持倾斜角度从而强化勾住所述建筑吊顶62的效果。
或者,如图16至18所示,所述装接件1为顶装装接件12其包括第三装接部15、预置连接件42、装接孔保护帽429、标记物439,所述预置连接件42、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所述标记物439可设置于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层板或轻钢龙骨复合层板的支撑体6,所述预置连接件42处在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内即所述预置连接件42在所述支撑体6建设时就预先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内或所述轻钢龙骨复合层板内;
所述预置连接件42设有预置连接部424、预置调节机构432,所述预置连接部424具有预置装接孔425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所述预置连接部424与所述预置调节机构432相连,所述预置连接部424至多抵达但不超出所述支撑体6的表面,所述预置调节机构432用于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内安置所述预置连接件42时调节所述预置连接部424处在的位置以灵活适应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的厚度;或者,所述预置连接件42 设有预置连接部424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所述预置连接部 424处于限位移动机构即所述预置连接件42还设有移动限位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预置连接部424使所述预置连接部424可在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内外限位移动而不会脱离所述支撑体 6,所述移动限位连接结构包括预置装接孔425,所述预置装接孔425可容纳所述预置连接部 424;
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遮挡所述预置装接孔425,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至多抵达但不超出所述支撑体6的表面,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防止所述预置装接孔425内部受潮和/或侵入异物并在所述预置装接孔425使用前对其进行遮挡而形成美观效果,所述标记物439为弹性物或软条并至少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体6的结构层外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之外或所述轻钢龙骨复合层板之外用于标记所述预置连接件42处于所述支撑体6的位置,所述装接孔保护帽 429、所述标记物439在所述预置连接部424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之前拆除;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6为建筑吊顶62,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为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所述预置连接件42在所述建筑吊顶62建设时就预先设置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内与钢筋63连接,所述预置连接件42包括预置固定部421、所述预置连接部424、所述预置调节机构432,所述预置连接部424为长螺母426,所述预置调节机构432为伸缩机构其包括预置调节螺栓433、预置托部434、限位筒437、调节螺母限位部438,所述预置托部434与所述预置固定部421固定相连,所述预置托部434设有预置调节螺栓插孔436,所述预置调节螺栓插孔436设有内螺纹连接所述预置调节螺栓433或所述预置调节螺栓433穿插所述预置调节螺栓插孔436而处在所述预置托部434之上的部位装有预置调节螺母435,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置调节螺栓433穿插所述预置调节螺栓插孔436而处在所述预置托部434之上的部位装有所述预置调节螺母435,所述调节螺母限位部438处在所述预置调节螺母435之上与所述预置固定部421固定相连,所述调节螺母限位部438也设有预置调节螺栓插孔436给所述预置调节螺栓433的伸缩让位,所述限位筒437处在所述预置托部434之下与所述预置固定部421固定相连,所述长螺母426的杆体为外六角形,所述限位筒437的筒内对应所述长螺母426的杆体设为内六角形,所述长螺母426穿插所述限位筒437而部分处在所述限位筒 437的筒内,所述限位筒437使所述长螺母426保持其在所述预置调节机构432中的方向,所述长螺母426的上端与所述预置调节螺栓433固定相连,所述长螺母426的下端具有预置螺纹孔427连接所述安装物5和/或与所述安装物5连接的物件,所述预置螺纹孔427即所述预置装接孔425,所述预置连接件42相对于所述建筑吊顶62的表面而倾斜并与所述建筑吊顶62的表面之间形成有≤85°的夹角,所述预置连接件42有两个且所述两个预置连接件42 的两个所述预置固定部421的上端固定相连组成上窄下宽的倒“V”形结构并扣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内的所述钢筋63上用铁丝与所述钢筋63捆绑固定,所述两个预置连接件42 还分别设有斜撑棒423,所述斜撑棒423相对于所述预置固定部421而倾斜,所述斜撑棒423 的下端与所述限位筒437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两个斜撑棒423的上端也固定相连组成上窄下宽的倒“V”形结构并扣在所述钢筋63上用铁丝与所述钢筋63捆绑固定,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两个斜撑棒423的上端之间还设有固定棒422,所述两个斜撑棒423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棒422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棒42的一端与所述预置固定部421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固定棒42平行叠在所述钢筋63的上面,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封住所述预置螺纹孔427,所述预置螺纹孔427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设有凹槽圈428,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接触所述预置螺纹孔427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的部位对应的设有凸出圈430,所述凹槽圈428、所述凸出圈430相互匹配吻合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抵达但未超出所述建筑吊顶62表面,在混凝土掩埋前旋拧所述预置调节螺母435将处在所述长螺母426下方封住所述预置螺纹孔427孔口的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调节到刚好抵到其下方的混凝土定型托板上,所述预置螺纹孔427的孔口端面相对于所述长螺母426的杆体而倾斜以使所述预置螺纹孔427的孔口端面与所述混凝土定型托板板面平行进而使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可贴合所述混凝土定型托板,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的外部表面设有所述标记物439即所述弹性物或所述软条,所述预置连接件42安置好后被混凝土浇筑掩埋进而凝固结合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内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内,所述弹性物的下部为球形面,在撤除所述混凝土定型托板后所述建筑吊顶62其表面抹石灰,所述混凝土定型托板撤除后所述弹性物自动向下至少弹出部分到所述建筑吊顶62表面之外,所述建筑吊顶62抹石灰后所述球形面依然至少部分超出到石灰层表面之外,所述弹性物由于具有伸缩弹性和球形面并不影响所述建筑吊顶62抹石灰的过程,抹灰工具移动压平时触碰到所述弹性物的所述球形面时所述弹性物便因其球形弧面和具有的弹性顺应所述抹灰工具的移动压平而收缩并在所述石灰层干燥之前缓慢向下回弹,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记物439为所述软条,所述软条为柔软的条状物其长度大于石灰层的厚度,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的外部表面还设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中设有凸片431,所述凸片431有利于对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的夹持以便于将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从所述预置螺纹孔427 上拆除,所述建筑吊顶62撤除所述混凝土定型托板前所述软条439塞在所述装接孔保护帽 429的所述凹部内,在抹石灰过程中将所述软条的一端扯出到所述石灰层表面之外,所述装接孔保护帽429和所述标记物439在所述预置螺纹孔427连接所述第三装接部15之前拆除,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为水平面并通过两个倾斜的螺栓411和两个斜角垫441向上连接所述两个预置螺纹孔427,所述斜角垫441带有相对于所述建筑吊顶62的表面而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设有倾斜连接件插孔442供所述倾斜的螺栓411穿插,所述第三装接部15设有两个顶接孔 151供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分别穿插或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与所述两个斜角垫441固定相连为一体而有两处分别贯通所述两个斜角垫441的两个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442,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处在所述第三装接部15表面之外的端部均自带螺栓盖头分别顶紧所述两个斜角垫441及所述第三装接部15,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411、所述两个斜角垫441、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一同形成夹住和勾住所述建筑吊顶62的效果从而更进一步的增强连接牢固度。
和/或,如图14至15、图19至21所示,所述装接件1为顶装装接件12其包括第三装接部15、固定连接部33、被动连接部34、夹接件45、固角部46即第三固角部463,所述支撑体6为建筑吊顶62,所述第三装接部15为水平面并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62,所述固定连接部33为吊杆一段161,所述被动连接部34为吊杆二段162,所述夹接件45包括两个夹瓣451,所述吊杆一段16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装接部15固定相连,所述吊杆二段162处在所述吊杆一段161的下方通过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与所述吊杆一段161连接组成可伸缩的吊杆16,所述吊杆二段162与所述吊杆一段161之间设有两个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所述两个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30分别为高度方向条形孔35、高度调节螺接件331,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朝Z轴方向延伸即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是朝高度方向延伸的竖直条形孔,所述吊杆二段162设有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连接所述夹瓣451的下部,所述夹瓣451的上部连接所述吊杆一段161,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竖向设置并同时连接所述吊杆一段161和所述吊杆二段162,所述两个夹瓣451分别设有装接耳452来进行连接以使所述两个夹瓣451配合夹住所述吊杆一段161和所述吊杆二段162并从而遮挡隐藏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35、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相对于所述吊杆16而倾斜,所述第三固角部463对所述吊杆二段162及所述吊杆一段161、所述建筑吊顶62和/或与所述建筑吊顶62连接的物件之间形成的夹角进行加固即加固所述吊杆二段162及所述吊杆一段161、所述建筑吊顶62或与所述建筑吊顶62连接的物件之间的连接,所述两个夹瓣451 相邻的两个所述装接耳452连接的同时还与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下端铰接形成精简、集约、便捷的装接结构,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下端处在所述两个装接耳452的中间,所述第三装接部15或所述建筑吊顶62也设有装接耳452与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上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装接部15设有所述装接耳452与所述第三固角部463的上端连接,但当所述安装物5与所述建筑吊顶62的间距较大时则适宜在所述建筑吊顶62设所述装接耳452与相应加长了的所述第三固角部463连接,所述吊杆一段161和所述吊杆二段162均为方管且粗细一致,所述两个夹瓣451均贴靠接触到所述方管中的三个立面,每个所述夹瓣45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为直线形或弧线形,所述吊杆一段161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分别对应所述两个夹瓣451的上部也设有高度锁定条形孔 36,所述两个夹瓣451的上部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分别与所述吊杆一段161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且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均随所述吊杆16的伸缩而变化,分别处在所述吊杆一段161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所述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处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用一个加长的所述锁定销17穿插四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吊杆二段162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分别对应所述两个夹瓣451 的下部也设有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两个夹瓣451的下部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 分别与所述吊杆二段162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两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且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均随所述吊杆16的伸缩而变化,所述夹接件45在与所述吊杆二段162连接的同时可灵活适应所述吊杆二段162的移动调节并在锁定时加固所述吊杆一段161与所述吊杆二段16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为弧线形,每处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的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36分别相对于所述Z轴方向而倾斜且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36互为反向倾斜,分别处在所述吊杆二段162方管中平行相对的两个立面的所述两处交叉重叠的位置处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可用一个加长的所述锁定销17穿插四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所述锁定销17为螺栓锁定销171,所述螺栓锁定销171其尾部至头部依次分别为锥形尾、外螺纹、撑紧部172、螺栓盖头,所述撑紧部172为圆弧面顺滑的圆杆部位,所述撑紧部172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172 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之外,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撑紧部172的直径,所述锥形尾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外螺纹部位的直径,所述锥形尾有利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171 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173,所述锁定销螺母173与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171穿插的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36。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二、三中任两种的结合实施。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二、三的结合实施。
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二、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如下描述中的部分或全部的结合实施,所述安装物5为吊轨50,所述吊轨50为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体6的支撑轨51;
所述支撑轨51设有朝X轴方向与所述支撑轨51本体轨道511同步延伸的装接槽53连接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使所述支撑轨51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后锁定前可在所述X轴方向移动调节,和/或,所述支撑轨51或与所述支撑轨51连接的物件设有朝 Y轴方向延伸的Y轴方向条形孔131连接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使所述支撑轨51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后锁定前可在所述Y轴方向移动调节;
所述支撑轨51有两个并平行分开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体6,每个所述支撑轨51独立通过所述装接件1安装于所述支撑体6使所述两个支撑轨51中的任一个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后锁定前都可以独立的调节并锁定自身在所述Y轴方向的安装水平度和/或独立的调节并锁定自身的安装高度和/或独立的加强自身安装到所述支撑体6的牢固度,所述独立是指所述两个支撑轨51之一相对于所述两个支撑轨51之另一的独立,所述两个支撑轨51为移动轨52提供支撑和移动轨道511,所述移动轨52同时可移动装接所述两个支撑轨51。
如图1至2、图4、图11、图15至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6包括建筑墙体61、建筑吊顶62,所述支撑轨51有两个并平行分开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建筑墙体61、所述建筑吊顶62,所述两个支撑轨51各自对应的所述装接件1均包括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2、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3使所述两个支撑轨51中的任一个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后锁定前都可以独立的调节并锁定自身的安装水平度、安装高度,且所述两个支撑轨51中至少安装于所述建筑吊顶62的所述支撑轨51对应的所述装接件1还包括所述增固装接机构4以至少加强所述支撑轨51装接到所述建筑吊顶62的牢固度,所述两个支撑轨51各自对应的所述装接件1均包括第一装接部13,所述第一装接部13设有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连接所述装接槽53,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为直线形,所述两个支撑轨51为移动轨52提供支撑和移动轨道511,所述移动轨52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两个支撑轨51的两个所述轨道511可移动装接所述两个支撑轨51形成纵横结构的桥式吊轨。
如图2至4、图11、图13、图15所示,所述装接槽53处在所述支撑轨51本体上方,所述装接槽53具有相应的装接口531、装接挂载部532,从所述支撑轨51的端面的所述装接槽53的入口插入装接槽插接件54的插接部543,所述装接槽插接件54包括插接件螺栓544 和所述插接部543,所述插接部543置于所述装接槽53内,所述装接口531给所述插接件螺栓544让位或给所述插接部543让位,所述插接件螺栓544至少有一端处在所述装接槽53之外连接所述装接件1,所述装接挂载部532置于所述插接部543上方;
如图2、图11所示,所述装接槽53有两种可供选用;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轨51具有一道所述装接槽53,所述装接口531延伸在所述支撑轨51本体上方中间给所述插接件螺栓544让位,所述装接槽插接件54为装接槽内插接件541,所述装接槽内插接件541包括一层所述插接部543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接部543之上的所述插接件螺栓544,所述插接件螺栓544连接所述第一装接部13;如图11所示,所述支撑轨51具有三道所述装接槽53,所述三道装接槽53的两道所述装接口531分别延伸在所述支撑轨51的所述Y轴方向的两个侧面,所述三道装接槽53其余的一道所述装接口531延伸在所述支撑轨51本体上方中间,所述支撑轨51通过所述装接槽插接件54与所述装接件1连接,所述装接槽插接件54有两个分别为装接槽外插接件542、所述装接槽内插接件541,对应所述的两道装接口531设有所述装接槽外插接件542,所述装接槽外插接件542包括表层和处在所述表层之下的两处插接部543,所述表层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插接件螺栓544,所述两处插接部543对应所述的两道装接口531 在所述Y轴方向分开,所述装接槽外插接件542在所述Y轴方向的两个侧面均具有外插接件侧壁545,所述插接件侧壁545上下分别连接所述表层、处于所述表层之下的所述插接部543,所述两处插接部543与所述表层之间均具有空隙容纳各自对应的所述装接挂载部532,延伸在所述支撑轨51本体上方中间的所述装接口531其所在的所述装接槽53则装入所述装接槽内插接件541,所述装接槽外插接件542的所述表层处在所述支撑轨51上方对应所述装接槽内插接件541的所述插接件螺栓544设有Y轴方向条形孔131,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为直线形朝所述Y轴方向延伸,所述装接槽内插接件541的所述插接件螺栓544穿插所述表层的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连接所述装接件1。
如图2、图5、图8、图9、图11、图13、图15、图19至20所示,所述螺栓连接部316、所述第一装接部13正面的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所述角度锁定片一 23分别设有刻度18以利于所述支撑轨51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后锁定前进行精准的调节安装;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装接部13正面的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的孔口的两个平行且较长的边沿的外侧表面分别设有所述刻度18,穿插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的螺栓其处在所述第一装接部13正面的部位装有指针垫圈19,所述指针垫圈19外围具有两个分别处在其直径两端的指针尖角191分别指向处在所述Y轴方向条形孔131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的所述两处刻度18。
如图20至21所示,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具有螺接件挂载部332,所述吊杆一段161 设有连接托部333,所述吊杆一段161其方管内装有连接插件336,所述连接插件336设有所述连接托部333,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通过所述螺接件挂载部332挂于所述连接托部333;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处在所述螺接件挂载部332之下的部位设有外六角形的扳动部334 用来受力以旋拧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下部的侧面设有限位插孔二335,所述限位插孔二335在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连接所述吊杆二段162后插入插销对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的转动伸缩进行限位以保持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与所述吊杆二段162的连接,所述螺接件挂载部332与所述连接托部333之间可垫上一圈滚珠以利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331的旋拧调节。
如图14至15所示,当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412为一般的膨胀螺栓时,其膨胀管是卷包而成的,所述膨胀管通体具有拼缝,因此所述膨胀管处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外的部位装有限胀套413以防止所述膨胀管处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外的部位受力膨胀而影响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412处在所述建筑吊顶62的结构层内的部位的膨胀紧固。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二装接部14背面设有凸纹来加强接触摩擦以增强所述第二装接部14连接所述支撑体6和/或与所述支撑体6连接的物件的牢固度。
图15、图19至20所示,所述两个夹瓣451还分别设有连接筒453来进行连接以进一步加强所述两个夹瓣451配合夹住所述固定连接部33和所述被动连接部34的牢固度,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筒453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且所述相邻的两个连接筒453至少有一个设有内螺纹来连接所述螺栓。
以上结合附图的示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视为是对其它实施例的排除,而是可用于各种其它组合、修改和环境,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能够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进行的改动和变化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则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增固装接机构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角度锁定片一、角度锁定片二和两个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可摆动连接,所述角度锁定片一、所述角度锁定片二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装接部,所述角度锁定片一、所述角度锁定片二分别设有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或之二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
或者,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角度调节螺栓、角度调节连接部和两个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可摆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装接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设有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角度调节螺栓穿插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角度调节螺栓分别处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两面的部位其中至少一处装有螺母;
或者,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两个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装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设有固角部,所述两个装接部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对应两个角度调节螺栓设有两个所述通孔且所述两个通孔均为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均朝同一方向延伸,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均穿插有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至少在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延伸的方向分开,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处在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的正面或背面的部位均装有螺母,所述两个角度调节螺栓至少一个其处在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的正面和背面的部位均装有螺母配合夹紧所述两个装接部之一,所述两个角度调节条形孔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均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螺母设有弧形凸部;
或者,所述安装角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三个装接部,所述三个装接部的两个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装接部之一可摆动连接所述三个装接部其余的一个,所述两个相互垂直固定连接的装接部之一、所述三个装接部其余的一个分别设有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两个可摆动连接的装接部之一或之二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
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支撑件、装接部、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装接部的立面设有支撑件让位口,所述支撑件至少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件让位口内,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即所述支撑件为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提供支撑点,所述装接部高于或低于所述支撑点的部位与所述支撑件之间设有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件让位口随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而往上或往下移动;
或者,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部、被动连接部,所述被动连接部通过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高度锁定条形孔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有两个并至少有一个相对于高度方向而倾斜或至少有一个为弧线形,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被动连接部的移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
或者,所述安装高度调节及锁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部、被动连接部、夹接件、固角部,所述被动连接部通过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夹接件包括两个夹瓣,所述两个夹瓣分别设有装接耳来进行连接以使所述两个夹瓣配合夹住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或所述被动连接部,所述固角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或所述被动连接部而倾斜,所述两个夹瓣相邻的两个所述装接耳连接的同时与所述固角部铰接;
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倾斜连接件、垫补结构,所述倾斜连接件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或所述倾斜连接件具有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部位,所述倾斜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所述垫补结构配合所述倾斜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体,所述倾斜连接件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垫补结构带有弧面或带有相对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斜面;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倾斜连接件,所述倾斜连接件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或所述倾斜连接件具有相对于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部位,所述倾斜连接件至少部分处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倾斜连接件处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的部位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之间形成有≤85°的夹角,所述倾斜连接件至少有两个,所述两个倾斜连接件之间形成有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结构;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预置连接件,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墙体或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设有预置调节机构、预置连接部,所述预置连接部与所述预置调节机构相连,所述预置连接部至多抵达但不超出所述支撑体的表面;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预置连接件,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墙体或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设有限位移动机构,所述限位移动机构有部位可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外限位移动而不会脱离所述支撑体;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预置连接件、装接孔保护帽和/或标记物,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墙体或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设有预置装接孔,所述装接孔保护帽遮挡所述预置装接孔,所述装接孔保护帽至多抵达但不超出所述支撑体的表面,所述标记物为弹性物或软条用于标记所述预置连接件处在所述支撑体的位置;
或者,所述增固装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部、被动连接部、夹接件、固角部,所述被动连接部通过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夹接件包括两个夹瓣,所述两个夹瓣配合夹住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所述被动连接部并从而遮挡隐藏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所述固角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连接部和/或所述被动连接部而倾斜并铰接所述夹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装接部分别为第一装接部、第二装接部,所述两个装接部通过铰接筒、铰接轴可摆动连接,所述第一装接部处在安装物的上方或下方或Y轴方向中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安装物和/或与所述安装物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二装接部连接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所述第一装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装接部面对所述安装物和/或与所述安装物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的背面,与所述第一装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所述第二装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二装接部面对所述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第二装接部的背面,与所述第二装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
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设有所述铰接筒且所述铰接筒的筒壁没有突出到所述第一装接部的背面,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对应的也设有所述铰接筒且所述铰接筒的筒壁没有突出到所述第二装接部的背面,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的筒口和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的筒口均朝X轴方向,所述第一装接部或所述第二装接部至少设有两个在所述X轴方向分开的所述铰接筒,所述铰接轴插入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和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所述铰接筒;
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还设有所述角度锁定片一,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对应的设有所述角度锁定片二,所述角度锁定片一面朝所述X轴方向的立面、所述角度锁定片二面朝所述X轴方向的立面分别设有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第一装接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所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和/或,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还在所述Y轴方向或Z轴方向离所述铰接筒的位置设有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其中的一种与所述第一装接部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装接部对应的设有所述角度调节螺栓、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其中的另一种与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正面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面对所述角度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一装接部或所述第二装接部相连的部位的这一面为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的背面,与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的正面,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设有的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朝所述Y轴方向或所述Z轴方向延伸,所述角度调节螺栓穿插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所述角度调节螺栓分别处在所述角度调节连接部正面和背面的部位其中至少一处装有所述螺母,所述角度调节条形孔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对应可接触到的所述螺母设有弧形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装接部分别为第一装接部、第二装接部、吊杆,所述第一装接部与所述第二装接部相互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吊杆的上端连接建筑吊顶和/或与所述建筑吊顶连接的物件,安装物处于所述吊杆之下,所述吊杆的下端设为向下凸的凸弧形或所述吊杆的下端与所述安装物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二装接部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通过螺栓可摆动连接所述吊杆下部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所述吊杆下部面朝X轴方向的立面、所述第二装接部分别设有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角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第二装接部的摆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所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角度锁定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连接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所述支撑件让位口为高度方向条形孔,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套进所述支撑螺栓,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被动挂载部、高度调节螺栓,所述装接部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装接部面对所述支撑体和/或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的物件的这一面为所述装接部的背面,与所述装接部的背面相反的另一面为所述装接部的正面,所述被动挂载部突出在所述装接部的正面并处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的上方,所述装接部通过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挂于所述支撑螺栓,所述装接部及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随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而往上或往下移动;
所述被动挂载部设有螺纹孔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所述支撑螺栓设有圆筒托着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所述圆筒与所述支撑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圆筒的筒口朝上,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端处在所述圆筒内抵着所述圆筒内的底部,所述支撑螺栓处在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之间的部位装有第一紧固螺母顶紧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之上由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上端撑起,所述支撑螺栓设有螺纹孔结构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所述螺纹孔结构与所述支撑螺栓固定相连,所述支撑螺栓处在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之间的部位装有第一紧固螺母顶紧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设有通孔供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穿插且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处在所述被动挂载部之下的部位装有撑起所述被动挂载部的螺母,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圆孔结构套进所述支撑螺栓,所述圆孔结构为圆孔圈或圆孔管,所述圆孔结构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固定相连,所述支撑螺栓处在所述圆孔结构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之间的部位装有第一紧固螺母顶紧所述装接部或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同时顶紧所述圆孔结构和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之上由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上端撑起,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螺栓连接部、圆孔结构,所述螺栓连接部与所述圆孔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圆孔结构为圆孔圈或圆孔管,所述螺栓连接部设有高度调节螺纹孔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所述圆孔结构套进所述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同时顶紧所述圆孔结构和所述装接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设有通孔供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穿插且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处在所述被动挂载部之下的部位装有撑起所述被动挂载部的螺母,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抵触锁定部,所述抵触锁定部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固定相连,所述抵触锁定部的下端设为向上凹的凹弧形抵着所述支撑螺栓,所述抵触锁定部的厚度与所述装接部中处在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周围靠近所述抵触锁定部的部位的厚度一致,所述抵触锁定部相对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朝所述装接部的背面方向靠,所述抵触锁定部可置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内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的孔口平齐,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同时顶紧所述装接部和所述抵触锁定部;
或者,所述被动挂载部置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之上由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上端撑起,所述高度调节螺栓的下方设有抵触件,所述抵触件包括螺栓连接部、抵触锁定部,所述螺栓连接部与所述抵触锁定部固定相连,所述螺栓连接部设有高度调节螺纹孔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所述抵触锁定部的下端设为向上凹的凹弧形抵着所述支撑螺栓,所述抵触锁定部的厚度与所述装接部中处在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周围靠近所述抵触锁定部的部位的厚度一致,所述抵触锁定部相对于所述螺栓连接部朝所述装接部的背面方向靠,所述抵触锁定部可置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内与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的孔口平齐,所述支撑螺栓装有第一紧固螺母同时顶紧所述装接部和所述抵触锁定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突出在所述装接部的正面并处于所述被动挂载部的下方,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靠上挡住部分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所述螺栓连接部至少部分处在所述限位槽内被所述限位槽的槽壁挡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为吊杆一段,所述被动连接部为吊杆二段,所述吊杆一段的上端与第三装接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装接部为水平面并向上连接建筑吊顶,所述吊杆二段处在所述吊杆一段的下方通过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吊杆一段组成可伸缩的吊杆,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为高度调节螺接件和/或高度方向条形孔;所述吊杆一段或所述吊杆二段设有所述高度方向条形孔连接所述夹瓣且所述夹瓣同时连接所述吊杆一段和所述吊杆二段,和/或,所述高度调节螺接件同时连接所述吊杆一段和所述吊杆二段;所述两个夹瓣配合夹住所述吊杆一段和所述吊杆二段并从而遮挡隐藏所述高度方向可位移连接结构,所述固角部相对于所述吊杆而倾斜,所述两个夹瓣相邻的所述两个装接耳连接的同时与所述固角部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三装接部、所述建筑吊顶和/或与所述建筑吊顶连接的物件其中之一也设有装接耳与所述固角部的上端连接;所述夹瓣、所述吊杆一段或所述吊杆二段分别设有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分别相对于所述高度方向而倾斜且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互为反向倾斜,所述高度方向即Z轴方向,所述两个高度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吊杆的伸缩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所述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高度锁定条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固装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装接部,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层板,所述第三装接部为水平面并通过所述倾斜连接件、所述垫补结构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所述垫补结构抵着所述第三装接部或所述第三装接部与所述垫补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垫补结构设有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连接件穿插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垫补结构为带有所述斜面的斜角垫,所述斜面设有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连接件、所述斜面分别相对于所述建筑吊顶的表面而倾斜且所述倾斜连接件、所述斜面互为反向倾斜形成相互垂直,所述倾斜连接件为倾斜的螺栓,所述倾斜的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外的部位均与所述建筑吊顶的表面之间形成有≤85°的夹角;
所述第三装接部通过两个所述倾斜的螺栓、两个所述斜角垫向上连接所述建筑吊顶,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的部位之间形成所述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结构,所述第三装接部设有两个顶接孔分别供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穿插或所述第三装接部与所述两个斜角垫固定相连为一体而有两处分别贯通所述两个斜角垫的两个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两个倾斜的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外的部位均自带螺栓盖头或均装有第二紧固螺母分别顶紧所述两个斜角垫和所述第三装接部;和/或,所述第三装接部的下方固定相连有吊杆,所述斜角垫的所述斜面斜着向下延长并连接所述吊杆;和/或,所述倾斜的螺栓为倾斜的膨胀螺栓,所述斜角垫的所述斜面斜着向下延长设有加固锁定部,对应所述加固锁定部设有加固锁定垫,所述加固锁定部、所述加固锁定垫分别设有加固锁定条形孔,所述两个加固锁定条形孔可交叉形成部分重叠,交叉重叠的位置随所述加固锁定垫和/或所述加固锁定部的移动而变化,所述交叉重叠的位置插入锁定销,所述锁定销为螺栓锁定销,所述螺栓锁定销设有外螺纹、撑紧部、螺栓盖头,对应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配有锁定销螺母,所述撑紧部接触到其所穿插的每个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的孔内两侧且所述撑紧部的末尾不超出到最后穿插的那个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之外,所述锁定销螺母与所述螺栓锁定销的外螺纹、螺栓盖头配合夹紧所述螺栓锁定销穿插的所述加固锁定条形孔,所述加固锁定垫也设有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穿插所述斜角垫的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和所述加固锁定垫的所述倾斜连接件插孔,所述倾斜的膨胀螺栓处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外的部位装上第二紧固螺母顶紧所述加固锁定垫、所述斜角垫、所述第三装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连接件在所述支撑体建设时就预先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结构层内,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包括预置固定部、所述预置连接部、所述预置调节机构,所述预置连接部为长螺母,所述预置调节机构包括预置调节螺栓、预置托部、预置调节螺母、限位筒、调节螺母限位部,所述预置托部与所述预置固定部固定相连,所述预置托部设有预置调节螺栓插孔,所述预置调节螺栓穿插所述预置调节螺栓插孔而处在所述预置托部之上的部位装有预置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限位部处在所述预置调节螺母之上与所述预置固定部固定相连,所述调节螺母限位部也设有预置调节螺栓插孔给所述预置调节螺栓的伸缩让位,所述长螺母的上端与所述预置调节螺栓固定相连,所述长螺母的下端具有预置螺纹孔,所述限位筒处在所述预置托部之下与所述预置固定部固定相连,所述长螺母的杆体为外六角形,所述限位筒的筒内对应所述长螺母的杆体设为内六角形,所述长螺母穿插所述限位筒而部分处在所述限位筒的筒内;和/或,所述预置装接孔为预置螺纹孔,所述预置螺纹孔的孔口边沿外侧表面设有凹槽圈、凸出圈其中的一种,所述装接孔保护帽对应的设有所述凹槽圈、所述凸出圈其中的另一种,所述装接孔保护帽封住所述预置螺纹孔,所述装接孔保护帽的外部表面设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中设有凸片;和/或,所述预置连接件相对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或所述预置连接件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而倾斜的部位,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预置连接件与所述建筑吊顶表面之间形成有≤85°的夹角;和/或,所述支撑体为建筑吊顶,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层板,所述预置连接件有两个且所述两个预置连接件均设有预置固定部,所述两个预置固定部的上端固定相连组成上窄下宽的倒“V”形结构并扣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的钢筋上,所述两个预置连接件安置好后被混凝土浇筑掩埋进而凝固结合在所述建筑吊顶的结构层内即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板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利于安装的装接件,其特征在于:设有朝Y轴方向延伸的Y轴方向条形孔。
CN201922115904.XU 2019-11-29 2019-11-29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Active CN213141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5904.XU CN213141181U (zh) 2019-11-29 2019-11-29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5904.XU CN213141181U (zh) 2019-11-29 2019-11-29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1181U true CN213141181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7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5904.XU Active CN213141181U (zh) 2019-11-29 2019-11-29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11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50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蔡德贤 利于安装的吊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50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蔡德贤 利于安装的吊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31627A1 (zh) 一种拼装建筑结构、墙板安装吊具及拼装建筑施工方法
CN108360683A (zh) 组合式建筑单元以及建造和运输组合式建筑单元的方法
CN213141181U (zh) 利于安装的装接件
CN104153495A (zh) 一种多功能轻质混凝土幕墙的连接结构
WO2020143222A1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5781131A (zh) 装配式建筑墙板安装支撑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CN202299020U (zh) 一种单元陶管装饰幕墙构件
CN204001309U (zh) 一种多功能轻质混凝土幕墙的连接结构
CN212224513U (zh) 一种装配式装修墙顶面t型调平装置
JP4377311B2 (ja) 杭柱建込装置
CN105804417A (zh) 装配式建筑墙板安装用斜支撑及其使用方法
CN204940633U (zh) 一种新型饰面板安装挂件
CN105672677A (zh) 装配式建筑墙板安装用支撑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04418A (zh) 预制墙板固定支撑体系及构建方法
CN203701381U (zh) 一种不规则立面齿条型grc幕墙
CN112875504A (zh) 利于安装的吊轨装置
CN103437292B (zh) 双向倾斜a形主塔斜拉桥模板的提升组合装置
CN216340293U (zh) 一种外层幕墙为uhpc材质的双层幕墙系统
CN215211818U (zh) 一种大型grg天花吊装结构
CN113585567A (zh) 自调节旋转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07228431U (zh) 一种套筒式平置预埋件系统
CN216157006U (zh) 一种室外石材包柱的装配式装饰系统
CN219195645U (zh) 一种斜拉桥梁用斜拉索结构
CN204781678U (zh) 一种遮阳板
CN211850240U (zh) 石材幕墙的幕墙板通用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