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36100U -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36100U
CN213136100U CN202021598989.8U CN202021598989U CN213136100U CN 213136100 U CN213136100 U CN 213136100U CN 202021598989 U CN202021598989 U CN 202021598989U CN 213136100 U CN213136100 U CN 21313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magnetic suction
piece
connecting body
suc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989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丹
胡平
储松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TP Goetze Piston 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989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3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3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3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包括一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下方设置有磁吸件,该磁吸件将工件吸附于所述传送带上;至少一个的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传动带的正上方,该打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的打磨件,所述打磨件的端部设置有刷头部,该所述刷头部密集排布有定向排列设置的毛刷;一连接体,所述打磨件安装在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动力源,一个所述的动力源动力连接打磨件并带动所述打磨件自转,另一个所述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壳体并带动该连接体上下位移。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吸附工件的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打磨组件下方,并通过打磨件实施对工件端面的打磨,有效的提高了打磨效率以及工件的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塞环端面打磨采用的技术为:设置有上下同轴布置的砂轮,将活塞环放至两个砂轮的间隙处,通过砂轮的自转从而实现对活塞环端面的打磨,该种方式存在一下问题:
1:工件加工量大,采用砂轮的打磨方式其效率低下;
2:打磨过程中需要注油,由于砂轮处于自转状态,这就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油污四溅,污染严重,油雾大;
3:由于加工过程只存在上下端面的打磨,使得加工后的活塞环边缘部为直角棱角;
4:耗材量提高,采用砂轮的打磨方式,一般活塞环在磨削过程中需要磨削去除0.5mm厚度才能达到最终的表面打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面打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包括一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下方设置有磁吸件,该磁吸件将工件吸附于所述传送带上;至少一个的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传动带的正上方,该打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的打磨件,所述打磨件的端部设置有刷头部,该所述刷头部密集排布有定向排列设置的毛刷;一连接体,所述打磨件安装在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动力源,一个所述的动力源动力连接打磨件并带动所述打磨件自转,另一个所述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壳体并带动该连接体上下位移。
所述打磨组件上设置有三个动力源,分别为电机一、电机二和电缸,所述连接体设置为齿圈结构,该齿圈内安装有多个行星轮,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通过皮带轮动力连接在齿圈的外圈部,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固接有太阳轮,该太阳轮啮合多个所述的行星轮,所述电缸的输出轴端固接在齿圈上。
所述连接体内设置有4个行星轮。
所述刷头部覆盖单个所述工件的端面面积。
所述毛刷材质为金刚石。
所述传送带连接有翻转组件,该翻转组件包括一传送件一,所述传送件一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一,该所述皮带轮一在位于传送件一下方的内侧部形成有磁吸区一,所述磁吸区一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非磁吸区一和非磁吸区二;一传送件二,所述传送件二设置在传送件一的一端下方,所述传送件二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二,该所述皮带轮二在其一端的内侧部形成有磁吸区二,所述磁吸区二包括有位于端部的弧形磁吸区、连接该弧形磁吸区并位于皮带轮二上侧部的上部磁吸区以及连接该弧形磁吸区并位于皮带轮二下侧部的下部磁吸区;一传送件三,所述传送件三设置在传送件一的另一端下方,所述传送件三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三,所述传皮带轮三连接至传送带的输入端,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在传送件三的下方,且,所述传动带的输出端连接至传送件二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吸附工件的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打磨组件下方,并通过打磨件实施对工件端面的打磨,有效的提高了打磨效率以及工件的加工质量,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传送带吸附工件并结合打磨件实施端面打磨,有效的增加对工件的批量处理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2:通过打磨件上的毛刷实施打磨,有效的避免了注油过程,杜绝了油雾的产生;
3:通过毛刷覆盖工件端面实施打磨,可实现对工件边缘的直角棱角打磨,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4:通过毛刷的连续打磨,使得工件的磨削量减少,一般在磨削量磨除0.2mm的厚度后便可达到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磨组件与传送带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毛刷打磨工件状态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毛刷打磨工件状态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齿圈装配行星轮和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环、11圆弧角、2打磨组件、21打磨件、211连接部、212刷头部、22电机一、23电机二、231太阳轮、24电缸、25导杆、26齿圈、27皮带轮、28行星轮、3磁吸件、4传送带、5传送件一、51传动轮一、52皮带轮一、53非磁吸区一、54磁吸区一、55非磁吸区二、6传送件二、61传动轮二、62磁吸区二、621上部磁吸区、622下部磁吸区、623弧形磁吸区、63皮带轮二、7传送件三、71传动轮三、72皮带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以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端面打磨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打磨组件2实施对吸附于传送带4上的活塞环1端面打磨,具体包括如下:
一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的下方设置有磁吸件3,该磁吸件3将待加工的活塞环1吸附于传送带4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磁吸件3可采用电磁铁替代,于实作中,当传送带4将活塞环1传送至待加工的工位后,电磁铁通电,便可将活塞环1牢牢吸附于传送带4上;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的打磨组件2,该打磨组件2设置在传送带4的正上方,并包括有至少一个的打磨件21,所述打磨件21的端部设置有刷头部212,该刷头部212密集排布有定向排列设置的毛刷,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理解为,通过采用不同材质的毛刷实施对活塞环1的打磨,同时,不限定该毛刷的分布密度和排列倾斜角度,一般的,为了提高毛刷使用效果且易于生产,所述的毛刷可竖直排列设置。打磨组件2还包括有一连接体,所述打磨件21安装在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动力源,一个所述的动力源动力连接打磨件21并带动所述打磨件21自转,另一个所述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壳体并带动该连接体上下位移,于实作中,为了保证刷头部212可实施对活塞环1的有效打磨,采用动力源实施实现打磨件21的旋转打磨,以及提供打磨件21的纵向位移量,使其不仅可以打磨活塞环1的端面,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其边缘部的打磨。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毛刷打磨活塞环1的状态图一,该种状态即可理解为是活塞环1的边缘部接近于毛刷时,毛刷沿着活塞环1的厚度向下延伸了一定的位移量并实施对其边缘部的打磨,在传送带4的移动过程中,所述的活塞环1的边缘部不断被刷头部212的毛刷所覆盖并打磨,使其边缘部形成打磨后的圆弧角11,于图5中示出了毛刷打磨活塞环1的状态图二,该种状态即可理解为是活塞环1完全被刷头部212的毛刷所覆盖并打磨。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便可使得所述活塞环1打磨出端面边缘部具有圆弧角11,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打磨组件2具有对毛刷自转以及竖直向进给量的控制,从而使其能完全覆盖活塞环1的端面。
请参阅图2和图6,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打磨组件2上设置有三个动力源,分别为电机一22、电机二23和电缸24,所述连接体设置为齿圈26结构,该齿圈26内安装有多个行星轮28,所述电机一22的输出轴端通过皮带轮27动力连接在齿圈26的外圈部,所述电机二23的输出轴端部固接有太阳轮231,该太阳轮231啮合多个所述的行星轮28,所述电缸24的输出轴端固接在齿圈26上,于实作中,所述的电缸24可选用在其端部固接导杆25的方式与齿圈26连接,齿圈26固接在导杆25上,通过电缸24的输出轴端带动导杆25上下位移,从而实现打磨件21的竖直向的位移量控制,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理解为,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多个打磨件21实现扩大打磨区域面积的作用,通过行星轮28的使用,使得电机二23带动多个所述的打磨件21实现自转,并通过电机一22带动多个所述的打磨件21实现公转;同时,该种打磨组件2可同时在活塞环1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多个,并通过连续打磨的方式提高打磨效率和打磨精度。
为了有效提高打磨件21上毛刷的的打磨效果,并对活塞环1的端面实施针对性打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的毛刷材质为金刚石,通过采用金刚石制得的毛刷结构在实施打磨过程中可快速将活塞环1的端面打磨出设计需求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于活塞环1的边缘部也可通过金刚石实现打磨出圆弧角11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打磨效率和打磨质量。
请参见图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4连接有翻转组件,该翻转组件包括传送件一5,所述传送件一5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一52,该所述皮带轮一52在位于传送件一5下方的内侧部形成有磁吸区一54,所述磁吸区一54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非磁吸区一53和非磁吸区二54;传送件二6,所述传送件二6设置在传送件一5的一端下方,所述传送件二6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二63,该所述皮带轮二63在其一端的内侧部形成有磁吸区二62,所述磁吸区二62包括有位于端部的弧形磁吸区623、连接该弧形磁吸区623并位于皮带轮二63上侧部的上部磁吸区621以及连接该弧形磁吸区623并位于皮带轮二63下侧部的下部磁吸区622;传送件三7,所述传送件三7设置在传送件一5的另一端下方,所述传送件三7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三72,所述传皮带轮三72连接至传送带4的输入端,所述传送带4的输出端设置在传送件三7的下方,且所述传动带7的输出端连接至传送件二6上。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理解为,所述的翻转组件用于实现对活塞环1的180°翻转作业,由于在实施打磨加工过程中,所述的打磨组件2只能实现对活塞环1单侧端面的打磨,因此,采用该种翻转组件即可实现对活塞环1的翻转并再次打磨加工。于实作中,活塞环1在经过第一次的打磨加工后,所述活塞环1通过传送带4输送至传送件二6的一侧,由于传送件二6内形成有弧形磁吸区623,该弧形磁吸区623内一般可采用电磁铁得电来吸附活塞环1,此时的活塞环1的上端面被吸附,在经过传动轮二61的转动下,将活塞环1传送至所述传送件二6的上端面,此时的活塞环1下端面朝上,便完成了翻转,当活塞环1远离上部磁吸区621后,通过传送件一5实施吸附;所述传送件一5的内部形成有非磁吸区一53,当活塞环1位移至该区域的正下方时,不会被吸附,逐渐的,所述活塞环1位移至磁吸区一54的正下方时,该活塞环1便会被吸附,所述的磁吸区一54也同理可采用电磁铁得电来吸附活塞环1,当活塞环1通过皮带轮一52传送至磁吸区一54的边缘处并进入非磁吸区二55处,所述得活塞环1便失去吸附力掉落至皮带轮三72上,传送件三7通过传动轮三71的转动,带动翻转后的活塞环1进入传送带4的输入端,从而实现对另一端面的打磨。需要指出的时,当两面均打磨完成后,传送带4会将成品得活塞环1输送至支路传送,最终进入下一工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磁吸件,该磁吸件将工件吸附于所述传送带上;
至少一个的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传动带的正上方,该打磨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的打磨件,所述打磨件的端部设置有刷头部,该所述刷头部密集排布有定向排列设置的毛刷;
一连接体,所述打磨件安装在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动力源,一个所述的动力源动力连接打磨件并带动所述打磨件自转,另一个所述动力源动力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壳体并带动该连接体上下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上设置有三个动力源,分别为电机一、电机二和电缸,所述连接体设置为齿圈结构,该齿圈内安装有多个行星轮,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通过皮带轮动力连接在齿圈的外圈部,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固接有太阳轮,该太阳轮啮合多个所述的行星轮,所述电缸的输出轴端固接在齿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内设置有4个行星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部覆盖单个所述工件的端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材质为金刚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连接有翻转组件,该翻转组件包括:
一传送件一,所述传送件一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一,该所述皮带轮一在位于传送件一下方的内侧部形成有磁吸区一,所述磁吸区一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非磁吸区一和非磁吸区二;
一传送件二,所述传送件二设置在传送件一的一端下方,所述传送件二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二,该所述皮带轮二在其一端的内侧部形成有磁吸区二,所述磁吸区二包括有位于端部的弧形磁吸区、连接该弧形磁吸区并位于皮带轮二上侧部的上部磁吸区以及连接该弧形磁吸区并位于皮带轮二下侧部的下部磁吸区;
一传送件三,所述传送件三设置在传送件一的另一端下方,所述传送件三上设置有循环转动的皮带轮三,所述皮带轮三连接至传送带的输入端,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在传送件三的下方,且,所述传动带的输出端连接至传送件二上。
CN202021598989.8U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Active CN21313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8989.8U CN213136100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8989.8U CN213136100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36100U true CN213136100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98989.8U Active CN213136100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361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887A (zh) * 2021-09-15 2021-11-30 洛阳市润智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去毛刺设备
CN116551480A (zh) * 2023-07-11 2023-08-08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及其装配方法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887A (zh) * 2021-09-15 2021-11-30 洛阳市润智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去毛刺设备
CN116551480A (zh) * 2023-07-11 2023-08-08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及其装配方法及控制方法
CN116551480B (zh) * 2023-07-11 2023-09-01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及其装配方法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36100U (zh) 一种端面打磨系统
CN106926059B (zh) 一种自动磨削圆球形宝玉石的装置及方法
CN105500188B (zh) 一种多头贴合磨光机
CN210550339U (zh) 一种新型研磨抛光设备
CN106112760A (zh) 合页抛光方法
CN87100864A (zh) 组合式滚磨抛光法及其装置
CN216178973U (zh) 一种行星轮系磁力研磨机
CN2843743Y (zh) 四主轴锥体双端面磨床
CN105856029A (zh) 晶棒加工设备及用于该设备的晶棒定位机构与加工方法
CN207189411U (zh) 一种零件抛光机
CN212071450U (zh) 一种金属管材自动打磨机
CN111590403A (zh) 一种大圆刀自动磨床
CN113894622A (zh) 一种行星轮系磁力研磨机及其研磨方法
CN210209689U (zh) 一种抛光设备
CN201079922Y (zh) 磁力研磨机
CN111546211B (zh) 一种3d玻璃抛光设备
CN212665609U (zh) 一种大圆刀自动磨床
CN213702910U (zh) 一种龙门式砂带打磨机
CN201752855U (zh) 用于打磨平面的拉丝机床
CN114290195A (zh) 一种板材打磨设备
CN217552011U (zh) 一种石材自动倒边机
CN104625934A (zh) 抛光机的打磨组件
CN217493859U (zh) 一种自动出料的振研抛光机及加工设备
CN213498219U (zh) 一种自动磨石材传输带
CN204725321U (zh) 抛光机的摆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