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2355U -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2355U
CN213122355U CN202022567755.3U CN202022567755U CN213122355U CN 213122355 U CN213122355 U CN 213122355U CN 202022567755 U CN202022567755 U CN 202022567755U CN 213122355 U CN213122355 U CN 213122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ollimator
plate body
adjusting screw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77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奇洋
王峥辉
杜昕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uy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uy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uy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uy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677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2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2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2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包括座体;第一装夹组件,包括:板体一,竖直固定在座体的其中一端,其上表面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且规格不同的V型槽,另一端开设有凹槽一;压板,其中部与板体一的中部铰接;弹性件一,卡装在凹槽一内,其一端与凹槽一的内底面连接,另一端与压板的一端连接;第二装夹组件,位于第一装夹组件的一侧,用于装夹准直器的尾纤光纤,包括安装块,设置在座体上;第一吸附体,固定在安装块上表面;第二吸附体,设在第一吸附体的上方,且与第一吸附体吸合。本实用新型将准直器生产的单工位独立作业转变为流水线作业方式,提高了光纤准直器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产品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光纤准直器是光通信器件制造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它是通过尾纤毛细管与透镜精确定位,再由套管(玻璃管或钢管)胶封而成。当前准直器调节有两种方法,采用的都是单工位手动调节或半自动化测试设备调节操作方式,其器件工装夹具均为固定式夹具,尾纤光纤夹持采用胶带粘接或气动固定方式,具体操作包括上料与耦合两个过程。上料是先将预装好透镜的玻璃管夹持于工装上,再将尾纤毛细管放入玻璃管中,显微镜下对好透镜与毛细管角度,最后再固定尾纤光纤。耦合是接通调试光源,光源出光通过尾纤毛细管,再通过透镜准直被探测器接收,通过调节毛细管与透镜间距来获得预期标准的准直器。
现有生产设备以固定设备和仪器居多,同时固定式夹具使得上料与耦合过程无法分开进行,无法形成流水线生产模式,导致光纤准直器生产力低,一致性差,生产成本高,员工操作灵活性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分解光纤准直器的生产过程,简单化规范化生产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包括:
座体;
第一装夹组件,用于装夹准直器的套管,包括:
板体一,竖直固定在所述座体的其中一端,其上表面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且规格不同的V型槽,另一端开设有凹槽一;
压板,其中部与所述板体一的中部铰接;
弹性件一,卡装在所述凹槽一内,其一端与所述凹槽一的内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一端连接;
第二装夹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装夹组件的一侧,用于装夹准直器的尾纤光纤,包括:
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座体上;
第一吸附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块上表面;
第二吸附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体的上方,且与第一吸附体吸合。
优选的,还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板体一上,用于对准直器的套管轴向定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调节螺杆一,设置在V型槽侧边,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座体的上表面设置,其一端穿设在所述板体一上开设的螺纹孔内,另外一端设置有手持部一;
限位挡板,套装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杆一上。
优选的,还包括:
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用于调节第一装夹部到第二装夹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整装置包括:
板体二,固定在所述座体的另一端,其与所述板体一平行设置;
两个滑杆,平行设置,架设在所述板体一和板体二之间,所述安装块套装在两个滑杆上,且能在两个滑杆上移动;
螺母,内嵌在所述板体二上,位于两个滑杆之间;
调节螺杆二,套装在所述螺母内,其一端穿过所述螺母后与安装块的一侧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手持部二;
两个弹性件二,分别套装在两个滑杆上,其位于安装块背离调节螺杆二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体和第二吸附体是橡胶磁铁。
优选的,所述座体的下方设置有导向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轨道,固定于工作台面上;
滑块,固定在所述座体的下方,卡装在所述轨道内且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将准直器生产流程中固定式工装改进为标准化单体可互换工装,用于分解光纤准直器的生产过程,使得准直器生产中的上料与耦合两个过程可以分解开来,将准直器生产的单工位独立作业转变为流水线作业方式,简单化规范化生产工序,简化员工培训,从而提高光纤准直器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产品一致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夹组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结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夹组件与座体的装配图1;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夹组件与座体的装配图2;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夹组件、第二装夹组件与座体的装配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的装配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1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1的装配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夹组件的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装夹组件的装配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夹组件的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装夹组件的装配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部分的分解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部分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下面结合图1到图17的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主体部分的材料要求为坚硬、可磨削加工且热膨胀系数较小的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装主要由第一装夹组件2、第二装夹组件3、基座部分1、轨道部分4四大部分构成,如图1、图4和图9的工装结构图。
其中,基座部分1主要包括座体10和板体二。
其中,第一装夹组件2包括板体一20、压板22、活动栓24和弹性件一25。
其中,第二装夹组件3包括安装块33、第一吸附体和第二吸附体。
如图1和图9所示,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包括座体10;
第一装夹组件2,图12、图13和图2所示,用于装夹准直器的套管,其结构包括:板体一20,利用两个六角螺钉二23将板体一20竖直固定在座体10的其中一端,板体一20的上表面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且规格不同的V型槽,用于适应不同规格的准直器使用,板体一20的上表面的另外一端开设有凹槽一。
板体一20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位于V型槽和凹槽一之间,凹槽二的一对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一。压板22设置在板体一20的上表面上方,其中部设置有一个凸起,凸起上开设有安装孔二。活动栓24经由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穿过,将压板22和板体一20铰接在一起,使得压板22可以绕着活动栓24转动。
凹槽一内卡装弹性件一25,弹性件一25的一端与凹槽一的内底面连接,另一端与压板22的一端连接,压板22的另一端刚好位于多个平行布置且规格不同的V型槽上方。
其中,弹性件一25为弹簧。
给予压板22一定压力,可使其沿活动栓24轴向旋转,同时使弹性件一25处于压缩状态,撤去压力时,弹性件一25恢复常态,弹力作用使压板22也旋转恢复至常态。在弹簧支撑作用下,可以利用压板22将准直器的套管压在V型槽内实现对准直器的固定。
第二装夹组件3,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4和图15所示,位于第一装夹组件2的一侧,用于装夹准直器的尾纤光纤,其结构包括设置在座体10上的安装块33,在安装块33上表面固定第一吸附体,在第一吸附体的上方有与第一吸附体吸合的第二吸附体。
进一步的,第一吸附体和第二吸附体是橡胶磁铁31,准直器的尾纤光纤放置在两个橡胶磁铁31之间,利用两个橡胶磁铁31之间的吸附力将准直器的尾纤光纤进行固定。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为了确保工件夹持位置的一致性,还对结构做了以下改进,其结构包括:
限位组件,如图2、图8、图9、图12和图13所示,设置在板体一20上,用于对准直器的套管轴向定位。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
调节螺杆一,设置在V型槽侧边,调节螺杆一的中心线平行于座体10的上表面设置,其一端穿设在板体一20上开设的螺纹孔内,另外一端设置有用于手动调整其位置的手持部一。
限位挡板21,如图3和图12所示,套装固定在调节螺杆一上,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
利用手持部一旋转调节螺杆一,可以使得限位挡板21的位置改变,可改变限位挡板21与板体一20之间的间距,确保准直器工件夹持突出位置的一致性。
实施例3
作为实施例2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为了进一步增加装置的适应性,装置结构中还增加了以下结构,具体包括:
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座体10上,用于调节第一装夹部到第二装夹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如图1、图4、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位置调整装置包括:
板体二,固定在座体10背离板体一20的一端,板体二与板体一20平行设置;
两个滑杆32,平行设置,架设在板体一20和板体二之间,安装块33套装在两个滑杆32上,且能在两个滑杆32上移动;
螺母12,穿设在板体二上开设的安装孔三内,并由六角螺钉一14固定在板体二上,螺母12位于两个滑杆32之间;
调节螺杆二13,套装在螺母12内,其一端穿过所述螺母12后与安装块33的一侧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手持部二,用于手动控制使调节螺杆二13转动和在螺母12内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块33移动,实现第一装夹部到第二装夹部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两个弹性件二34,分别套装在两个滑杆32上,其位于安装块33背离调节螺杆二13的一侧。
使用时,扭动手持部二,即可带动螺杆二13同步转动和移动,带动安装块33移动,实现第一装夹部到第二装夹部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实施例4
作为实施例3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为了进一步实现第一装夹部和第二装夹部的同步位置的调整,使得装夹好的准直器的位置可变,在装置结构中还增加了轨道部分4的结构,如图1、图5和图9,轨道部分4的结构具体包括:
座体10的下方设置的导向结构,具体的,导向结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面上的轨道40,滑块11固定在座体10的下方,卡装在轨道40内且与轨道40滑动连接。
其中,滑块11为燕尾型,与轨道40上的燕尾滑槽41相匹配,使工装可在轨道上进行滑动。
轨道40通过六角螺钉三43与工作台面螺纹联接,固定于工作台面上;轨道40设计尾端开口42,前中端设计燕尾滑槽41,便于工装更换,如图16的轨道部分分解图和图17轨道部分的装配图。
本实用新型调节准直器分为上料与耦合两个过程,上料时,首先将预装好透镜的套管根据其外径大小放入板体一20上的合适的V型槽内,通过压板22与板体一20配合夹持,板体一20前端设计有限位挡板21,准直器套管端面与限位挡板21贴合,利用手持部一旋转调节螺杆一,可以使得限位挡板21的位置改变,可改变限位挡板21与板体一20之间的间距,进而起到改变准直器在板体一20中前后位置的作用,可以有效保证准直器工件夹持突出位置的一致性。
然后在显微镜下将尾纤毛细管放入套管,通过旋转尾纤毛细管使之斜面角度与透镜相匹配。
最后将尾纤光纤51放入第二装夹组件3中两块橡胶磁铁31之间,通过橡胶磁铁31之间的吸合力固定,利用橡胶磁铁31正反面弱磁性吸合力的区别还可以有效避免光纤涂覆层损坏。
工装基座底面两侧为燕尾型的滑块11,与轨道部分轨道燕尾滑槽41相匹配,使工装可在轨道上滑动,确保更换工装前后其位置的精确性,耦合时将工装从轨道尾端开口42放入,再滑至指定调试位置,接通光源,即可进行调试,更换工装时将工装滑至轨道尾端开口42即可轻松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料与耦合两个过程可由两人分别进行,互不干扰,相比原来固定式工装结构操作稍显灵活,同时实现了整个组装流程的工序拆分,从而将准直器生产的单工位独立作业转变为流水线作业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简化了员工培训要求。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固定式工装夹具变为标准化一维或多维调节互换工装夹具,尾纤光纤的固定是采用上下橡胶磁铁方式,避免了光纤包层压痕损伤,对尾纤涂覆层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V槽前端设计位置可调节的限位挡板机构,对准直器套管起定位作用,确保工件夹持位置的一致性;设计轨道,且轨道尾端设计开口,前中端设计燕尾槽结构,与工装底端设计的燕尾结构相匹配,提高工装互换效率及互换前后的精确性和便捷性;整个工装设计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可利用该原理对调节螺杆二或气缸、液压调节机构进行进一步自动化改造,实现非固定式的自动化工装治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将准直器生产流程中固定式工装改进为标准化单体可互换工装,用于分解光纤准直器的生产过程,使得准直器生产中的上料与耦合两个过程可以分解开来,将准直器生产的单工位独立作业转变为流水线作业方式,简单化规范化生产工序,简化员工培训,从而提高光纤准直器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产品一致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10);
第一装夹组件(2),用于装夹准直器的套管,包括:
板体一(20),竖直固定在所述座体(10)的其中一端,其上表面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且规格不同的V型槽,另一端开设有凹槽一;
压板(22),其中部与所述板体一(20)的中部铰接;
弹性件一(25),卡装在所述凹槽一内,其一端与所述凹槽一的内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22)的一端连接;
第二装夹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装夹组件(2)的一侧,用于装夹准直器的尾纤光纤,包括:
安装块(33),设置在所述座体(10)上;
第一吸附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块(33)上表面;
第二吸附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体的上方,且与第一吸附体吸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板体一(20)上,用于对准直器的套管轴向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调节螺杆一,设置在V型槽侧边,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座体(10)的上表面设置,其一端穿设在所述板体一(20)上开设的螺纹孔内,另外一端设置有手持部一;
限位挡板(21),套装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杆一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座体(10)上,用于调节第一装夹部到第二装夹部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装置包括:
板体二,固定在所述座体(10)的另一端,其与所述板体一(20)平行设置;
两个滑杆(32),平行设置,架设在所述板体一(20)和板体二之间,所述安装块(33)套装在两个滑杆(32)上,且能在两个滑杆(32)上移动;
螺母(12),内嵌在所述板体二上,位于两个滑杆(32)之间;
调节螺杆二(13),套装在所述螺母(12)内,其一端穿过所述螺母(12)后与安装块(33)的一侧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手持部二;
两个弹性件二(34),分别套装在两个滑杆(32)上,其位于安装块(33)背离调节螺杆二(13)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体和第二吸附体是橡胶磁铁(31)。
7.如权利要求1到6任一所述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的下方设置有导向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轨道(40),固定于工作台面上;
滑块(11),固定在所述座体(10)的下方,卡装在所述轨道(40)内且与所述轨道(40)滑动连接。
CN202022567755.3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Active CN213122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7755.3U CN213122355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7755.3U CN213122355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2355U true CN213122355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6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7755.3U Active CN213122355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2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2449U (zh) 光耦合装置
CN213122355U (zh) 一种准直器生产的夹持工装治具
CN109848554B (zh) 一种光纤自动调角焊接装置
CN105328386A (zh) 一种高效探测器软带成型焊接夹具
CN108873369B (zh) 一种调节光学器件的多轴机构
CN202225185U (zh) 一种提升耦合效率的半自动机台
CN210322252U (zh) 一种面板灯亮度均匀度测试装置
CN202123583U (zh) 一种自定心同步夹紧的硅棒切方机
CN109093426B (zh) 一种cnc加工气动夹具
CN108527126B (zh) 导光板全自动数控抛光设备
CN217425872U (zh) 通用点灯治具
CN111571474B (zh) 一种基于快速换型的定位夹紧装置
CN109570619B (zh) 一种便于管材切割的导料固定装置
CN209190333U (zh) 一种夹具装置
CN112975653A (zh) 一种用于椭圆环形光学玻璃的加工装置
CN205376457U (zh) 一种x射线管旋转阴极组件装配装置
CN216217284U (zh) 一种镜头解析力测试装置
CN211992562U (zh) 一种滤光片无损测试工装
CN219542924U (zh) 一种机电维修机电定位夹具
CN216322994U (zh) 全自动fac巴粘透镜组准直系统用点胶模块
CN220179532U (zh) 一种用于制作led路灯的板材加工设备
CN213673268U (zh) 一种弹簧加工用倒角装置
CN214817326U (zh) 一种高效光学镜片磨边装置
CN209598736U (zh) 一种角磨机头壳夹具
CN216814062U (zh) 一种直线光源模组的90度弧形微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