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1241U -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1241U
CN213111241U CN202021853149.1U CN202021853149U CN213111241U CN 213111241 U CN213111241 U CN 213111241U CN 202021853149 U CN202021853149 U CN 202021853149U CN 213111241 U CN213111241 U CN 213111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hole
section
wear
carri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31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静
胡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jiawang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Qufu Shanda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531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1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1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1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包括辊筒、芯轴及嵌装件,辊筒的端面开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的孔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嵌装件,两两嵌装件的侧壁之间构成矩形槽,若干嵌装件的内圆之间构成通孔二,通孔二内设置有芯轴,芯轴包括设置在通孔二内的等径段,等径段的两端均设置有变径段,变径段远离等径段的一端均设置有收缩段,等径段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矩形槽之间为过渡配合,收缩段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端面,两端面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收缩段的圆周外侧设置键槽。有益效果:该耐磨整体式托辊结构更加坚固,能够承受重载荷,同时增加了托辊的耐磨性,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更加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背景技术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可以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它占了一台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产生了70%以上的阻力,因此托辊的质量尤为重要。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对占输送机总成本25%以上的输送带的寿命起着关键作用。虽然托辊在带式输送机中是一个较小部件,结构并不复杂,但制造出高质量的托辊并非易事。托辊按材质分为橡胶托辊、陶瓷托辊、尼龙托辊、钢制托辊及绝缘托辊。
特别是在V形传送带机上,位于底部的托辊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传统塑料托辊在这种工况下极易磨损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托辊,增加了运行成本,钢制托辊能够承受重载荷,但是其运行噪音大,减震效果不佳,另外传统的V形传送带机使用三组托辊构成V形结构用以承载传送带,在运送物品的作用下传送带底部轮廓为圆弧形,而位于V形传送带机底部的托辊仍是传统的等径托辊,其圆周面无法紧密贴合传送带底部轮廓,在满负荷运送物品时可能导致物品在传送带上不稳。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具备结构坚固,能够承受重载荷的优点,进而解决了传统托辊承载较轻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包括辊筒、芯轴及嵌装件,辊筒的端面开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的孔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嵌装件,两两嵌装件的侧壁之间构成矩形槽,若干嵌装件的内圆之间构成通孔二,通孔二内设置有芯轴。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整体式托辊的抗震效果,嵌装件的横截面为扇形,嵌装件为聚氨基甲酸酯,且嵌装件的外圆直径与通孔一的孔径一致。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整体式托辊的耐磨性,延长托辊的使用寿命,辊筒的外表面为弧面,直径由辊筒的中间位置向两端递增,且辊筒为聚酰胺耐磨材质。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托辊的整体强度,使之能够承受重载荷,芯轴为钢制轴,芯轴包括设置在通孔二内的等径段,等径段的两端均设置有变径段,变径段远离等径段的一端均设置有收缩段。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芯轴与辊筒及嵌装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连接更加牢固,等径段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矩形槽之间为过渡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托辊的安装,收缩段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端面,两端面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收缩段的圆周外侧设置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坚固,能够承受重载荷的优点,同时增加了托辊的耐磨性,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更加经济实用。
(2)、通过设置辊筒的外表面为弧面,从而使辊筒更加贴合V形传送带的底部轮廓,有助于保持V形传送带的底部形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传送带上被运送物品的稳定,同时增加了该整体式托辊的耐磨性,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辊筒与芯轴相配合,从而使该耐磨托辊为一体式结构,增加了托辊的整体强度,使之能够承受重载荷,特别适用于V形传送带的底部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的辊筒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辊筒;2、芯轴;3、嵌装件;4、通孔一;5、矩形槽;6、通孔二;7、等径段;8、变径段;9、收缩段;10、限位条;11、端面;12、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包括辊筒1、芯轴2及嵌装件3,辊筒1的端面开设有通孔一4,通孔一4的孔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嵌装件3,两两嵌装件3的侧壁之间构成矩形槽5,若干嵌装件3的内圆之间构成通孔二6,通孔二6内设置有芯轴2。
借助于上述方案,从而使该耐磨整体式托辊结构更加坚固,能够承受重载荷,同时增加了托辊的耐磨性,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更加经济实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嵌装件3的横截面为扇形,嵌装件3为聚氨基甲酸酯,且嵌装件3的外圆直径与通孔一4的孔径一致,由于聚氨基甲酸酯具有良好的弹性,进而增加了该整体式托辊的抗震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辊筒1的外表面为弧面,直径由辊筒1的中间位置向两端递增,且辊筒1为聚酰胺耐磨材质,从而使辊筒1更加贴合V形传送带的底部轮廓,有助于保持V形传送带的底部形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传送带上被运送物品的稳定,同时增加了该整体式托辊的耐磨性,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芯轴2为钢制轴,芯轴2包括设置在通孔二6内的等径段7,等径段7的两端均设置有变径段8,变径段8远离等径段7的一端均设置有收缩段9,从而使芯轴2与辊筒1相配合,增加托辊的整体强度,使之能够承受重载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径段7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限位条10,且限位条10与矩形槽5之间为过渡配合,从而增加了芯轴2与辊筒1及嵌装件3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连接更加牢固,同时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可有效防止芯轴2发生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收缩段9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端面11,两端面11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收缩段9的圆周外侧设置键槽12,从而方便了托辊的安装,另外再具体应用时收缩段9的圆周外侧还可以设置外螺纹。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辊筒1的外表面为弧面,从而使辊筒1更加贴合V形传送带的底部轮廓,有助于保持V形传送带的底部形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持传送带上被运送物品的稳定,同时增加了该整体式托辊的耐磨性,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辊筒1与芯轴2相配合,从而使该耐磨托辊为一体式结构,增加了托辊的整体强度,使之能够承受重载荷,特别适用于V形传送带的底部支撑。从而使该耐磨整体式托辊结构更加坚固,能够承受重载荷,同时增加了托辊的耐磨性,延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更加经济实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1)、芯轴(2)及嵌装件(3),所述辊筒(1)的端面开设有通孔一(4),所述通孔一(4)的孔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所述嵌装件(3),两两所述嵌装件(3)的侧壁之间构成矩形槽(5),若干所述嵌装件(3)的内圆之间构成通孔二(6),所述通孔二(6)内设置有所述芯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嵌装件(3)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嵌装件(3)为聚氨基甲酸酯,且所述嵌装件(3)的外圆直径与所述通孔一(4)的孔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1)的外表面为弧面,直径由所述辊筒(1)的中间位置向两端递增,且所述辊筒(1)为聚酰胺耐磨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为钢制轴,所述芯轴(2)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二(6)内的等径段(7),所述等径段(7)的两端均设置有变径段(8),所述变径段(8)远离所述等径段(7)的一端均设置有收缩段(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径段(7)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限位条(10),且所述限位条(10)与所述矩形槽(5)之间为过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9)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端面(11),两所述端面(11)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所述收缩段(9)的圆周外侧设置键槽(12)。
CN202021853149.1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Active CN213111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3149.1U CN213111241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3149.1U CN213111241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1241U true CN213111241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3149.1U Active CN213111241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1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4474A (zh) * 2021-07-30 2021-09-03 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辊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4474A (zh) * 2021-07-30 2021-09-03 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辊筒
CN113334474B (zh) * 2021-07-30 2021-11-30 四川凯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辊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11241U (zh) 一种港机耐磨整体式托辊
CN109625834A (zh) 一种节能降耗皮带输送机
US2423407A (en) Idler roller for belt conveyors
CN209143040U (zh) 带式输送机带槽口滑环式平行托辊
CN2425899Y (zh) 多节串联式托辊
US3581360A (en) Roller for spring belt conveyors
CN210762797U (zh) 一种抗冲击耐磨陶瓷橡胶滚筒
US3842970A (en) Slat conveyor
US3310160A (en) Impact absorbing roller assembly and element therefor
CN212173470U (zh) 一种耐磨输送带
CN210236114U (zh) 一种食品输送机的输送带托轮装置
CN218506890U (zh) 一种输送机皮带托辊
US3182787A (en) Conveyor device
CN207791934U (zh) 一种输送带摩擦传动滚筒输送装置
CN206278607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上的回程托辊
US3106285A (en) Long wearing flexible troughing idler assembly for flexible belt conveyors
CN212150372U (zh) 一种耐摩擦的输送带
KR200356010Y1 (ko) 합성수지재 컨베이어용 로울러
CN216188258U (zh) 桶状物输送辊线转向装置
CN217024119U (zh) 一种加固型陶瓷托辊
CN212981487U (zh) 一种港机耐磨减震复合托辊
CN219155505U (zh) 滚珠式网带链
CN207158204U (zh) 一种物流运输装置
CN215438205U (zh) 一种超耐磨皮带托槽
CN218464641U (zh) 一种耐摩擦防脱式输送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No. 1 East Fusheng Road, Hanzi Industrial Park, Yaocun Town, Qufu City,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3100

Patentee after: Qufu Shanda Mini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1-505-1, Xindu building, south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Weijin road and wandezhuang street,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HUIJIAWANG (TIANJI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9

Address after: 1-1-505-1, Xindu building, south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Weijin road and wandezhuang street,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HUIJIAWANG (TIANJ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303, No.18, Jiuxiang, Qiming street, Tangdong,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 Hua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