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9247U -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9247U
CN213109247U CN202021099801.5U CN202021099801U CN213109247U CN 213109247 U CN213109247 U CN 213109247U CN 202021099801 U CN202021099801 U CN 202021099801U CN 213109247 U CN213109247 U CN 213109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ing
buffer
pipe body
spring
mount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98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n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98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9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9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9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包括安装板、缓冲组件及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两端设有缓冲连接块,所述安装板两端设有安装块,两所述缓冲连接块与缓冲板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两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板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一,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元件、第二缓冲元件及第三缓冲元件,两所述安装块均设有吸能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实现多重防撞缓冲保护功能,并且可根据不同的冲击力提供不同的缓冲防撞功能,通过设置调整结构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缓冲连接块与缓冲板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调节结构一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安装块安装板之间的间距,可构成不同长度尺寸的防撞栏,可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车辆使用,提高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辅助保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购买汽车,道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在汽车前后端装哟保险杠,不仅哟装饰功能,更重要的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及乘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中的防撞钢梁为简单的一根钢板结构,在钢板结构的后端面处设置吸能盒与车体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在防撞钢梁受到撞击力时,整个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起到防撞保护作用,但该防撞钢梁只能提供一重缓冲保护,缓冲防撞效果较差,且不能根据不同冲击力提供不同的防撞保护功能,当碰撞后往往需要进行防撞钢梁的整体更换,造成了较高的使用成本,现有的防撞钢梁只能根据不同的车身宽度进行定制,无法根据车身的宽度进行宽度调节,适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包括安装板、缓冲组件及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两端设有缓冲连接块,所述安装板两端设有安装块,两所述缓冲连接块与缓冲板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两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板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一,两所述安装块均设有直槽口,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缓冲板之间,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元件、第二缓冲元件及第三缓冲元件,两所述安装块均设有吸能盒。
作进一步改进,两所述调节结构均包括调节槽及调节凸块,所述调节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两端,所述调节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连接块的端部,所述调节凸块分别插入在所述调节槽内,并沿着调节槽滑动,所述缓冲板设有两调节孔组,所述调节凸块均设有带弹簧顶块,所述调节结构一均包括调节槽一及调节凸块一,所述调节槽一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端,所述调节凸块一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端部,所述调节凸块一分别插入在所述调节槽一内,并沿着调节槽一滑动,所述安装板设有两调节孔组一,所述调节凸块一均设有带弹簧顶块一。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元件包括两组缓冲弹簧组,两所述缓冲弹簧组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端,两所述缓冲弹簧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板两端连接,两组所述缓冲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所述缓冲弹簧组包括外弹簧及内弹簧,所述内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弹簧内。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中间设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缓冲元件包括磁铁及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所述安装框架内,所述电磁铁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两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槽上,所述滑动块设有缓冲弹簧一,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缓冲板内侧中间。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铁设有导线,所述导线设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有电流调节模块。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缓冲元件包括两气体发生器及碰撞传感器,两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两侧,两所述气体发生器均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均设有气囊,所述气体发生器均还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均设有连接口及阀门。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吸能盒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及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管体的径直小于第二管体的径直,所述第二管体的径直小于第三管体的径直,所述第一管体的头端与所述缓冲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头端内,所述第二管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的头端内,所述第三管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均为中空管体,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内,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头端外侧,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头端外侧。
作进一步改进,两所述安装块均设有放置槽一,所述放置槽一均设有可拆卸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实现多重防撞缓冲保护功能,通过设置调整结构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缓冲连接块与缓冲板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调节结构一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安装块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从而构成不同长度尺寸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可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车辆使用,提高适用性,并且结合直槽口便于不同车辆安装孔距的安装调整,大大提高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适用性;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元件,所述第一缓冲元件由外弹簧及内弹簧构成双弹簧结构的缓冲弹簧组,提供双重弹簧缓冲效果,提高缓冲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由磁铁及电磁铁构成第二缓冲单元用于提供的相互排斥力的作用,从而实现缓冲保护作用,为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提供二阶段二重保护功能,通过设置由气体发生器及碰撞传感器构成的第三缓冲元件实现气囊缓冲保护作用,为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提供三阶段三重保护功能,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及第三缓冲单元实现多重缓冲防撞保护功能,大大提高缓冲保护作用,提高防撞抗撞击效果,通过设置吸能盒用于根据撞击情况并且结合触发开关、碰撞传感器可根据不同冲击力提供不同的防撞保护功能及效果,便于节省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后续更换维护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内置防撞栏,可设置在车辆的前方及后方的防撞包裹板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缓冲板及两缓冲连接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吸能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缓冲元件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缓冲单元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第三缓冲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电磁铁与磁铁磁极状态一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电磁铁与磁铁磁极状态二示意。
图中:1.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2.安装板,3.缓冲组件,4.缓冲板,40.缓冲连接块,20.安装板,5.调节结构,6.调节结构一,22.直槽口,30.第一缓冲组件,31.第二缓冲组件,32.第三缓冲组件,200.吸能盒,50.调节槽,51.调节凸块,41.调节孔组,510.带弹簧顶块,60.调节槽一,61.调节凸块一,610.带弹簧顶块一,25. 调节孔组一,300.外弹簧,301.内弹簧,21.安装框架,210.滑动槽,310.磁铁,311.电磁铁,3110.滑动块,3111.缓冲弹簧一,3112.触发开关,320.气体发生器,321.碰撞传感器,3200.气囊,3201.连接管,2000.第一管体,2001.第二管体,2002.第三管体,203.可拆卸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9,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1包括安装板2、缓冲组件3及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两端设有缓冲连接块40,所述安装板2两端设有安装块20,两所述缓冲连接块40与缓冲板4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5,两所述安装块20与安装板2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一6,两所述安装块20均设有直槽口22,所述缓冲组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与缓冲板4之间,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第一缓冲元件30、第二缓冲元件31及第三缓冲元件32,两所述安装块20均设有吸能盒200,所述直槽口22便于不同车辆安装孔距的安装调整,从而提高适用性。
两所述调节结构5均包括调节槽50及调节凸块51,所述调节槽50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板4两端,所述调节凸块51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连接块40的端部,所述调节凸块51分别插入在所述调节槽50内,并沿着调节槽50滑动,所述缓冲板4设有两调节孔组41,所述调节凸块51均设有带弹簧顶块510,所述带弹簧顶块510用于调整后的固定,所述调节结构一6均包括调节槽一60及调节凸块一61,所述调节槽一60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两端,所述调节凸块一61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20的端部,所述调节凸块一61分别插入在所述调节槽一60内,并沿着调节槽一60滑动,所述安装板2设有两调节孔组一25,所述调节凸块一61均设有带弹簧顶块一610,所述带弹簧顶块一610用于调整后的固定,所述调整结构5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缓冲连接块40与缓冲板4之间的间距,所述调节结构一6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安装块20安装板2之间的间距,从而构成不同长度尺寸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1,可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车辆使用,提供适用性。
所述第一缓冲元件30包括两组缓冲弹簧组,两所述缓冲弹簧组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两端,两所述缓冲弹簧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板4两端连接,两所述缓冲弹簧组包括外弹簧300及内弹簧301,所述内弹簧301设置在所述外弹簧300内,所述外弹簧300及内弹簧301构成双弹簧结构,提供双重缓冲效果,所述外弹簧300及内弹簧301外部均设有耐磨柔性麻布包裹。
所述安装板2中间设有安装框架21,所述安装框架21设有滑动槽210,所述第二缓冲元件31包括磁铁310及电磁铁311,所述电磁铁311设置所述安装框架21内,所述电磁铁311设有滑动块3110,所述滑动块3110两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槽210上,所述滑动块3110设有缓冲弹簧一3111,所述磁铁310设置在所述缓冲板4内侧中间,所述第二缓冲元件31用于提供磁铁相互排斥力,从而提供悬浮缓冲作用,所述滑动块3110级缓冲弹簧一3111用于为电磁铁311提供吸收部分冲击力的同时,使得电磁铁311有充足的反应时间接电提供相斥力,所述电磁铁311设有导线,所述导线设有触发开关3112,所述触发开关3112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有电流调节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设有电源,所述滑动块3110还设有凹槽三,所述控制器及电源设置在所述滑动块3110的凹槽三内,当所述磁铁310的底面为S极时,所述电磁铁311通电后顶面产生S极,当所述磁铁310的底面为N极时,所述电磁体铁311通电后顶面产生N极,根据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提供相斥力,从而提供缓冲效果。
所述第三缓冲元件32包括两气体发生器320及碰撞传感器321,所述碰撞传感器321用于检测碰撞信号,从而反馈气体发生器320实现气囊3200的打开,两所述气体发生器320设置在所述电磁铁311两侧,两所述气体发生器320均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均设有气囊3200,所述气体发生器320均还设有连接管3201,所述连接管3201均设有连接口及阀门,所述连接管3201用于气囊3200使用后的气体排出,从而实现自动收纳,所述第三缓冲元件32用于提供气囊缓冲保护作用。
所述吸能盒200包括第一管体2000、第二管体2001、第三管体2002及复位弹簧2003,所述第一管体2000的径直小于第二管体2001的径直,所述第二管体2001的径直小于第三管体2002的径直,所述第一管体2000的头端与所述缓冲连接块40连接,所述第一管体2000的尾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01的头端内,所述第二管体2001的尾端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2002的头端内,所述第三管体2002的尾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块20上,所述第一管体2000、第二管体2001及第三管体2002均为中空管体,所述复位弹簧200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2000、第二管体2001及第三管体2002内,所述触发开关3112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01头端外侧,所述碰撞传感器321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2003头端外侧,所述吸能盒200用于提供阶段性启动第一缓冲元件30、第二缓冲元件31及第三缓冲元件32的动作,当所述第一管体2000收缩到第二管体2001内到位时,触发开关3112启动,控制第二缓冲元件31动作,当第二管体2001收缩到第三管体2002内到位时,碰撞传感器321接收信号,控制第三缓冲单元32动作,从而实现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1多重吸能缓冲作用,提高缓冲保护效果。
两所述安装块20均设有放置槽一,所述放置槽一均设有可拆卸磁铁203,所述可拆卸磁铁203用于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1安装时的初固定,从而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安装在车辆的防撞位置,当撞击时,第一缓冲单元提供吸能防撞缓冲功能,同时的吸能盒的第一管体往第二管体内收缩,冲击力较大时,第一管体收缩到第二管体内到位,触发开关启动,控制第二缓冲元件动作,滑动块朝安装板方向移动,同时的电源供电,电磁铁动作,与所述磁铁提供磁力相斥力进行缓冲吸能功能,提供第二重缓冲保护,当冲击力没减缓时,第二管体继续收缩到第三管体内到位,碰撞传感器接收信号,控制第三缓冲单元动作,气体发生器提供充气,将气囊打开,从而提高气囊缓冲保护作用,实现第三重缓冲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实现多重防撞缓冲保护功能,通过设置调整结构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缓冲连接块与缓冲板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调节结构一用于根据需求调整两安装块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从而构成不同长度尺寸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可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车辆使用,提高适用性,并且结合直槽口便于不同车辆安装孔距的安装调整,大大提高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适用性;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元件,所述第一缓冲元件由外弹簧及内弹簧构成双弹簧结构的缓冲弹簧组,提供双重弹簧缓冲效果,提高缓冲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由磁铁及电磁铁构成第二缓冲单元用于提供的相互排斥力的作用,从而实现缓冲保护作用,为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提供二阶段二重保护功能,通过设置由气体发生器及碰撞传感器构成的第三缓冲元件实现气囊缓冲保护作用,为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提供三阶段三重保护功能,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单元、第二缓冲单元及第三缓冲单元实现多重缓冲防撞保护功能,大大提高缓冲保护作用,提高防撞抗撞击效果,通过设置吸能盒用于根据撞击情况并且结合触发开关、碰撞传感器可根据不同冲击力提供不同的防撞保护功能及效果,便于节省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后续更换维护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包括安装板、缓冲组件及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两端设有缓冲连接块,所述安装板两端设有安装块,两所述缓冲连接块与缓冲板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两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板之间均设有调节结构一,两所述安装块均设有直槽口,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缓冲板之间,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元件、第二缓冲元件及第三缓冲元件,两所述安装块均设有吸能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调节结构均包括调节槽及调节凸块,所述调节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两端,所述调节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连接块的端部,所述调节凸块分别插入在所述调节槽内,并沿着调节槽滑动,所述缓冲板设有两调节孔组,所述调节凸块均设有带弹簧顶块,所述调节结构一均包括调节槽一及调节凸块一,所述调节槽一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端,所述调节凸块一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端部,所述调节凸块一分别插入在所述调节槽一内,并沿着调节槽一滑动,所述安装板设有两调节孔组一,所述调节凸块一均设有带弹簧顶块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元件包括两组缓冲弹簧组,两所述缓冲弹簧组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端,两所述缓冲弹簧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板两端连接,两组所述缓冲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所述缓冲弹簧组包括外弹簧及内弹簧,所述内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弹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中间设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缓冲元件包括磁铁及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所述安装框架内,所述电磁铁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两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动槽上,所述滑动块设有缓冲弹簧一,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缓冲板内侧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设有导线,所述导线设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有电流调节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元件包括两气体发生器及碰撞传感器,两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电磁铁两侧,两所述气体发生器均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均设有气囊,所述气体发生器均还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均设有连接口及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及复位弹簧,所述第一管体的径直小于第二管体的径直,所述第二管体的径直小于第三管体的径直,所述第一管体的头端与所述缓冲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头端内,所述第二管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的头端内,所述第三管体的尾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均为中空管体,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内,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头端外侧,所述碰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管体头端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块均设有放置槽一,所述放置槽一均设有可拆卸磁铁。
CN202021099801.5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Active CN213109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801.5U CN213109247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801.5U CN213109247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9247U true CN213109247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1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9801.5U Active CN213109247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9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9184B1 (ko) 영구자석과 전자석을 이용한 차량의 완충장치
CN202294641U (zh) 汽车碰撞缓冲器
CN208376681U (zh) 一种车辆防撞装置
CN102897122B (zh) 一种带有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汽车保险杠
CN204222792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架的吸能结构
CN213109247U (zh) 一种新型车用内置防撞栏
CN203372173U (zh) 汽车防碰撞缓冲装置
CN210554641U (zh) 一种汽车一体化防撞系统
CA2534007A1 (en) Enhanced vehicle safety bumper (evsb)
CN101172475A (zh) 轿车隐形防撞保险杠
CN211223341U (zh) 一种基于车身轻量化的汽车后防撞梁
CN2900256Y (zh) 车辆空气弹簧保险杠
CN114261358A (zh) 一种车辆追尾缓冲结构及车辆
CN211281240U (zh) 高强度耐候型商务车用扰流板
CN107140073A (zh) 一种具有避震功能的童车
CN215793617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矿车前保险杠
CN200967450Y (zh) 轿车隐形防撞保险杠
US20040195861A1 (en) Impact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for vehicles
CN104842908A (zh) 缓冲吸能装置以及车辆
CN213768468U (zh) 一种汽车防撞易拆装保险杠结构
EP1468890B1 (en) Rail guard support structure of a railway vehicle
CN201240343Y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19651331U (zh) 一种防撞的电动车后支架
CN204196816U (zh) 一种车用电磁铁防护装置
CN215436316U (zh) 一种带保险杠护板的汽车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