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2307U - 绕线管组件和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 - Google Patents
绕线管组件和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72307U CN213072307U CN202022073051.0U CN202022073051U CN213072307U CN 213072307 U CN213072307 U CN 213072307U CN 202022073051 U CN202022073051 U CN 202022073051U CN 213072307 U CN213072307 U CN 2130723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block
- terminal
- bobbin assembly
- bobbin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92 so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绕线管组件及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在注塑成型绕线管时能提高端子台的成型精度。绕线管组件包括:绕线管,该绕线管具有供绕线卷绕的筒状体部(101)、从筒状体部的Z2侧沿X方向延伸的端子台(104);一端部固接于端子台、另一端部侧从端子台的外周面朝X1方向突出的多根端子销(11),在Y方向上,于端子台(104)的多根端子销(11)之间形成有突起(1041a),突起用于将连接于端子销(11)的电路基板支承成从端子销的与端子台的外周面的交界部浮起,在端子台的Z方向的任一端面形成有注塑成型绕线管组件时留下的浇口痕迹(105),浇口痕迹(105)形成于在X方向上与突起重叠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管组件以及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绕线管组件,包括绕线管,该绕线管包括:筒状体部,该筒状体部供线圈的一部分卷绕;端子台,该端子台在所述筒状体部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朝外周侧延伸;以及多根端子销,该多根端子销形成为从该端子台向外周侧延伸。
以往,一般通过注塑成型来形成如上所述构成的绕线管组件。例如,如专利文献JPA2004-167895所公开的那样,如图2所示,从浇口69向铸模内填充树脂,以成型出带端子的线圈绕线管10。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浇口69设置成相对于端子台位于在径向上与端子台相对的位置处。如此,由于浇口69距端子台的端子销之间的距离较远,因而存在以下可能性:在模具内,从浇口69流至端子销附近的树脂的量不充分,产生成型出的端子台的尺寸精度不高等成型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圈组件及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在注塑成型绕线管时,能提高端子台的成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绕线管组件,绕线管,所述绕线管具有供绕线卷绕的筒状体部、以及从所述筒状体部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沿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端子台;以及多根端子销,多根所述端子销的一端部固接于所述端子台,另一端部侧以从所述端子台的外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筒状体部的方向突出,且供绕线的一部分卷绕,其特征是,在与所述轴线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于所述端子台的多根所述端子销之间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将连接于所述端子销的电路基板支承成从所述端子销的与所述外周面的交界部浮起,在所述端子台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任一端面形成有注塑成型所述绕线管组件时留下的浇口痕迹,所述浇口痕迹形成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突起重叠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端子台的多根端子销之间形成有突起,在端子台的轴线方向的任一端面形成有注塑成型绕线管组件时留下的浇口痕迹,浇口痕迹形成于第一方向上与突起重叠的位置,由此,能通过突起在端子台附近确保配置浇口的场所,使端子台的成型变得稳定,避免填充不足,从而提高端子台的成型精度变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浇口痕迹形成于所述端子台的、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筒状体部相反一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浇口痕迹形成于端子台的、在轴线方向上与筒状体部相反一侧的位置,能减小如下可能性:在将绕线从筒状体部朝端子销卷绕时,绕线被浇口痕迹划割甚至割断。此外,在卷绕绕线时,无需为了避免绕线被浇口痕迹割断而刻意避开端子台的浇口痕迹,由此,能提高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所述突起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倾斜面,使得所述突起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随着远离所述筒状体部而减小。
根据上述结构,在突起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倾斜面,由此,能在该倾斜面与端子销的与端子台的外周面的交界部之间形成供绕线卷绕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端子台呈矩形。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绕线管的端子台形成为沿第一方向观察时呈矩形,与将绕线管的端子台形成为沿第一方向观察时中间部凹陷的形状相比,端子台形状简单且便于成型,能抑制成型精度的下降,并且,能确保端子台的整体强度,从而能提高端子销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所述突起的尺寸与所述端子台的除所述突起以外的部分的尺寸相同。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形成为在轴线方向上突起的尺寸与端子台的除突起以外的部分的尺寸相同,能确保有足够大的面积来支承电路基板,从而能稳定、可靠地支承电路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所述端子销的所述一端部,在靠近所述筒状体部的部位形成有用于避免所述一端部从所述端子台突出的避让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端子销的一端部的靠近筒状体部的部位形成用于避免一端部从端子台露出的避让部,能避免在组装时端子销的从端子台突出的一端部与定子铁芯接触而造成短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所述端子销的所述一端部埋入所述端子台,且呈T字形。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端子销的一端部埋入端子台,且将该一端部形成为T字形,能将端子销牢固地固接于端子台。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端子销形成于所述端子台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央处。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端子销形成于端子台的轴线方向的中央处,与将端子销形成于端子台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的情况相比,能将端子销更牢固地固接于端子台。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的绕线管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绕线管组件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端子台形成为关于过所述轴线且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平面对称。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端子台形成为关于过轴线且与第二方向垂直的平面对称,能均匀地支承电路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包括: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绕线管组件;以及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支承于所述绕线管的所述突起。
根据上述结构,能实现一种马达,在注塑成型绕线管时,能通过突起在端子台附近确保配置浇口的场所,使端子台的成型变得稳定,避免填充不足,从而提高端子台的成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从轴线方向观察绕线管组件时、浇口痕迹相对于端子台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从第一方向观察绕线管组件时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绕线管组件;
10 绕线管;
101 筒状体部;
102 第一凸缘部;
103 第二凸缘部;
104 端子台;
1041 中间部;
1041a 突起;
1041a1 平面部;
1041a2 倾斜部;
1042 第一侧部;
1043 第二侧部;
105 浇口痕迹;
11 端子销;
111 第一部;
112 第二部;
113 避让部;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Z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和具有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筒状体部的轴线方向设为Z方向(即第三方向),将其一侧设为Z1,另一侧设为Z2,将筒状体部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设为X方向(即第一方向),将其一侧设为X1,另一侧设为X2,将与上述X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即第二方向),将其一侧设为Y1,另一侧设为Y2。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包括:绕线管组件1;以及电路基板(省略图示),该电路基板与卷绕于绕线管组件1的绕线电连接。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马达还包括: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设置于绕线管组件1的内周侧;以及外壳(省略图示),该外壳将绕线管组件1包围在内周侧。
如图1所示,绕线管组件1包括绕线管10,该绕线管10具有:供绕线卷绕的筒状体部101;位于筒状体部101的Z方向的Z2侧的第一凸缘部102;位于筒状体部101的Z方向的Z1侧的第二凸缘部103;在筒状体部101的Z方向上的Z2侧朝外周侧延伸的端子台104;以及一端部固接于端子台104、另一端部侧从端子台104的外周面沿X方向朝远离筒状体部101的方向(即X1侧)突出的两根端子销11。
此外,如图3所示,端子台104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从Y2侧向Y1侧依次并排形成有第一侧部1042、中间部1041和第二侧部1043,第一侧部1042、中间部1041和第二侧部1043在沿X方向观察时均呈矩形,且第一侧部1042、中间部1041和第二侧部1043在Z方向的尺寸相同。此外,如图2所示,在中间部1041形成有朝X方向的X1侧延伸的突起1041a。该突起1041a位于两个端子销11之间,呈大致梯形,包括与Y方向平行的平面部1041a1和在Y方向的两侧以相对于Y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的倾斜部1041a2,倾斜部1041a2使得突起1041a的Y方向上的尺寸随着远离筒状体部101而减小。
由此,在沿X方向将电路基板(省略图示)安装于端子台104时,端子台104的用于支承电路基板的面(即平面部1041a1)的面积较大,因此,能稳定地支承电路基板。此外,端子台的第一侧部1042和第二侧部1043形成为关于XZ平面对称,因此,在以端子销11贯穿电路基板的方式将电路基板安装于端子台104时,端子台104能在Y方向上均匀地支承电路基板。
此外,由于突起1041a形成为包括平面部1041a1和倾斜部1041a2,该倾斜部1041a2的倾斜面和端子销11的与端子台104的外周面的交界部之间会形成能容纳绕线的空间。该空间与将突起1041a在保持平面部1041a1的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形成为沿Z方向观察呈矩形的情况相比更大。如此,在将卷绕于筒状体部101的外周面的绕线引出并卷绕于端子销11时,能避免因突起1041a与端子销11之间的距离太小而无法利用自动绕线机进行绕线作业的情况。
此外,如图2所示,浇口痕迹105呈大致圆形,形成于在X方向上与突起1041a重叠的位置。而且,如图1所示,浇口痕迹105形成于端子台104的Z2侧的面上。
由此,由于端子台104的形成有突起1041a的中间部1041在X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因此能确保形成浇口的场所。此外,与以往相比,浇口痕迹105形成于靠近端子台104的部位,因此,容易使来自浇口的树脂填满模具的与端子台对应的部分,由此,能避免端子台的成型不良。而且,由于浇口痕迹105形成于端子台104的Z2侧的面上,因此,与浇口痕迹105形成于端子台104的Z1侧的面上的情况相比,能避免在将绕线从筒状体部101朝端子销11卷绕时该绕线被浇口痕迹105划割甚至被割断的不良情况。而且,在卷绕绕线的过程中,无需因顾虑上述不良情况而刻意避开浇口痕迹105的位置,由此,能提高绕线的操作性。
此外,由于端子台104形成为在从X方向观察时呈矩形,因此,相对于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较为容易,并且,与将端子台104形成为沿X方向观察时中间部凹陷的形状相比,能确保端子台104的整体强度,从而能提高端子销11的稳定性。
此外,在端子台104中,第一侧部1042、第二侧部1043与中间部1041在Z方向上的尺寸相同,因此,能充分确保端子台104支承电路基板的面积。由此,能可靠地支承电路基板。
此外,如图2所示,两根端子销11的一端部分别埋入端子台104的内部,端子销11的埋入端子台104的一端部呈大致T字形;并且,端子销11包括:第一部111,该第一部111呈大致棒状,自由端朝X1侧延伸;以及第二部112,该第二部112呈大致T字状,并朝X2侧延伸到端子台104的内部。而且,两个端子销11各自的第二部分112在Y方向上的靠近筒状体部101的角部被倒角而形成避让部113。
由此,由于端子销11的第二部112形成为大致T字状,并埋入端子台104的内部,因此能利用T字形的第二部112与端子台104之间的结合力将端子销11牢固地固接于端子台104。此外,通过将端子销112各自的靠近筒状体部101的角部倒角形成避让部113,在组装时,能避免端子销11的一端部从端子台104突出、与马达的定子铁芯接触而造成短路的不良情况。
而且,虽然未进行图示,但从Y方向观察时,端子销11形成于端子台104的Z方向的大致中央处。
由此,通过将端子销11固接于端子台104的Z方向的大致中央处,与将端子销11固接于端子台104的Z方向的一侧的情况相比,端子台104对端子销11的支承更加牢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上所述,通过将浇口痕迹105形成于在X方向上与突起1041a重叠的位置,能确保形成浇口痕迹105的场所。而且,由于浇口痕迹105形成于靠近端子台104的位置处,因此在注塑成型时能确保从浇口流入的树脂填满模具内部的与端子台104对应的部分,由此,能避免端子台成型时的不良的产生,提高端子台104对端子销11的支承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绕线管组件及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以外,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将上述实施方式的要素组合使用来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端子台固接有两根端子销,但并不局限于此,端子销的数量也可以为两根以上的数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台形成为矩形,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便于成型,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销的埋入端子台的一端部形成为T字状,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形成为直线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起形成为在从Z方向观察时呈梯形,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在端子销与突起之间形成足够大的空间,则也可以呈其它形状。
Claims (10)
1.一种绕线管组件,包括:绕线管,该绕线管具有供绕线卷绕的筒状体部、以及从所述筒状体部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侧沿垂直于所述轴线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端子台;以及多根端子销,多根所述端子销的一端部固接于所述端子台,另一端部侧从所述端子台的外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筒状体部的方向突出,且供绕线的一部分卷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轴线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于所述端子台的多根所述端子销之间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将连接于所述端子销的电路基板支承成从所述端子销的与所述外周面的交界部浮起,
在所述端子台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任一端面形成有注塑成型所述绕线管组件时留下的浇口痕迹,
所述浇口痕迹形成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突起重叠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口痕迹形成于所述端子台的、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筒状体部相反一侧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起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倾斜面,使得所述突起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随着远离所述筒状体部而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端子台呈矩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所述突起的尺寸与所述端子台的除所述突起以外的部分的尺寸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子销的所述一端部,在靠近所述筒状体部的部位形成有用于避免所述一端部从所述端子台突出的避让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销的所述一端部埋入所述端子台,且呈T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销形成于所述端子台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央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台形成为关于过所述轴线且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平面对称。
10.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管组件;以及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支承于所述绕线管的所述突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73051.0U CN213072307U (zh) | 2020-09-21 | 2020-09-21 | 绕线管组件和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73051.0U CN213072307U (zh) | 2020-09-21 | 2020-09-21 | 绕线管组件和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72307U true CN213072307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60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7305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72307U (zh) | 2020-09-21 | 2020-09-21 | 绕线管组件和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72307U (zh) |
-
2020
- 2020-09-21 CN CN202022073051.0U patent/CN2130723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83277B1 (en) | Electromagnetic drive coil unit and molding method thereof | |
JP5917996B2 (ja) | リアクトル | |
US9508482B2 (en) | Reactor | |
US10069387B2 (en) | Fixing method and fixing structure for fixing a coil insulator, stator using the same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ing the same | |
US8736412B2 (en) | Magnetic element | |
EP2947754B1 (en) | Electric motor, pump device using electric motor, and stator | |
US10109412B2 (en) | Coil pa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il part | |
KR20170122486A (ko) | 파워 터미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
CN213072307U (zh) | 绕线管组件和包括该绕线管组件的马达 | |
JP2020021854A (ja) | リアクトル | |
US20210327630A1 (en) | Reactor | |
JP2020096010A (ja) | リアクトルの製造方法 | |
JP4290160B2 (ja) |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 |
US20190378641A1 (en) | Inductor and indu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2013162003A (ja) | コアホルダ及び電流センサ | |
JP2005304159A (ja) | モータ装置用カバー及びモータ装置 | |
CN111383824B (zh) | 线圈装置 | |
EP4033132A1 (en) | Resin mold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electromagnetic valve comprising same | |
JP2008160955A (ja) | 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リニアモータ電機子用ボビン | |
CN111383827B (zh) | 线圈装置 | |
JP7109550B2 (ja) | 回転電機 | |
JP2008278683A (ja) | ステータ | |
JP6103756B2 (ja) | コイル部品 | |
JP5877300B2 (ja) |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N218828047U (zh) |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