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8047U -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8047U
CN218828047U CN202223325132.0U CN202223325132U CN218828047U CN 218828047 U CN218828047 U CN 218828047U CN 202223325132 U CN202223325132 U CN 202223325132U CN 218828047 U CN218828047 U CN 218828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all
limiting
integrated magnetic
connec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51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远思
刘谷平
周正国
曾海峰
肖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elike Technology Co ltd
Anyuan County Meijing Electronics Co ltd
Huizhou Clic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lick Technology Ltd
Xinfeng Click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City Clic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elike Technology Co ltd
Anyuan County Meijing Electronics Co ltd
Huizhou Clic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lick Technology Ltd
Xinfeng Click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City Clic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elike Technology Co ltd, Anyuan County Meijing Electronics Co ltd, Huizhou Click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lick Technology Ltd, Xinfeng Click 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City Clic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eli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51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8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8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8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所述端子座包括用于卡接端子的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和用于卡接固定自身的第二卡扣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端子插接孔和设于所述端子插接孔内壁上用于定位的凸部;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和用于前后及左右方向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两侧。通过对端子座的结构设计,使得端子座可以先与端子焊接再用卡扣方式与端子座连接,从而能够适应于各种设备焊接方式,操作灵活,既能够保证端子焊接的质量,又适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磁性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背景技术
现代电源技术尤其是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对功率密度、体积、动态性能、磁性元件损耗,性能一致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LLC拓扑电路需要谐振电感及变压器等磁性元件,区别于传统做法的把谐振电感与变压器分别组装的方式,集成式磁性元件是通过部分磁路共用把谐振电感与变压器合并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功率密度,减小产品体积,降低损耗,并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一致性要求高且人工成本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越来越需要基于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以及自动化来设计产品。确保产品及性能的一致性,从而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降本增效。
传统的集成磁性元件的端子,通常被注塑于端子座上,端子座被卡设于铝壳上并点胶,然后再把绕组进出线焊接在端子上。传统的这一做法的缺点包括:
1、端子被注塑于端子座上,由于空间限制,线头、空间都比较少或小,这样就无法使用机器焊接,不利于自动化焊接工艺,导致这种结构只能进行传统手工烙铁焊锡的工艺,效率低下,并因此导致一致性差,品质无保证,不利于大批量生产等问题。
2、端子座跟外壳的是通过胶水,胶水凝固后不可拆卸,个别或局部不良就需要整体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胶水需要经过固化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工及物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座,包括用于卡接端子的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和用于卡接固定自身的第二卡扣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包括端子插接孔和设于所述端子插接孔内壁上用于定位的凸部;
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和用于前后及左右方向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壁的左右两侧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下可选/优选方案:
所述端子插接孔的截面呈L形,且所述端子插接孔的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部。
所述L形的拐角部位是圆角过渡。
所述端子插接孔成对设于同一个底板上,所述端子插接孔还设有可供端子左右活动的预设间隙。
所述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设于所述第一壁左右居中部位,并相对靠紧所述第一壁的下端部。
所述第三壁还设有左右限位肋板,所述左右限位肋板位于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的部位,从所述第三壁的壁面向下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包括外壳、端子座、集成磁性元件本体及其端子,所述集成磁性元件本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端子座设于所述外壳的端部,所述端子连接于所述端子座上;其中,所述端子座是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座。
优选的,所述端子的外形与所述端子插接孔的孔形相适应,所述端子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部形状和数量相匹配的通孔或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外侧和右侧壁外侧还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凸。
还优选的,当所述第三壁还设有左右限位肋板时,所述外壳的端部侧壁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两侧形成与所述左右限位肋板配合的左右挡止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端子座的结构设计,使得端子座可以先与端子焊接再用卡扣方式与端子座连接,从而能够适应于各种设备焊接方式,操作灵活,既能够保证端子焊接的质量,又适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提高力生产效率并降低力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分别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端子座结构的两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磁性元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端子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端子座与外壳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集成磁性元件加工质量没保证且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端子座上设置用于卡接端子的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和用于卡接固定自身的第二卡扣连接结构来实现。其中,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包括端子插接孔和设于所述端子插接孔内壁上用于定位的凸部。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和用于前后及左右方向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壁的左右两侧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两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5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部分可以包含关于本实用新型的问题或环境的背景信息,而不一定是描述现有技术。因此,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包含的内容并不是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实施例一
一种端子座,如图1A、图1B所示,包括用于卡接端子的第一卡扣连接结构10和用于卡接自身的第二卡扣连接结构20。将所述端子座与端子的连接及所述端子座自身的连接均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的实现。
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10包括端子插接孔101和设于所述端子插接孔101内壁上用于定位的凸部102,所述端子插接孔101成对设于同一个底板103上。所述预设的间隙可使端子插入后在所述端子座上有左右活动的空间,这样产品安装于整机后,所述端子有一定的缓冲余量,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产品使用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所述端子插接孔101的截面设为呈L形,且所述端子插接孔101的壁面上设有两个所述凸部102,相对于仅设一个所述凸部102更稳定可靠。进一步的,所述L形的拐角部位是圆角过渡。此外,所述端子插接孔101还设有可供端子左右活动的预设间隙。
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结构20包括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201和用于前后及左右方向限位的限位结构202,所述限位结构202包括第一壁2021、第二壁2022和第三壁2023,所述第一壁2021和所述第二壁2022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壁2023的左右两侧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壁2022和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1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壁2021的两侧。所述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201设于所述第一壁2021左右居中部位,并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壁2021的下端部。所述第三壁2023还设有左右限位肋板2024,所述左右限位肋板2024位于所述第一壁2021和所述第二壁2022之间的部位,从所述第三壁2023的壁面向下延伸。通过以上结构,可实现对所述端子座六个方向均进行定位的效果,从而可以无需点胶,该可拆装连接方式更方便拆卸更换及维修等工作。
本实施例的端子座,可根据不同的空间要求,调整其凸部、端子插接孔、卡槽及限位肋板等的形状、大小、外观以及设置位置等,均能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的端子座,在保证产品自动化以及性能一致性的前提下,能减少生产成本,且更加利于客户的使用,因其组装方便,便于拆卸维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集成磁性元件如图2所示,是由变压器30和电感器40共用部分磁路集成的内部结构与电气性能稳定的集成磁性元件,该集成磁性元件被灌封于外壳50内,所述外壳50通常是铝壳。
其中,所述变压器30包括变压器磁芯31、变压器骨架32、变压器线圈33和变压器端子34,两个所述变压器端子34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线圈33的两个引出端焊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10卡接于所述端子座上。所述电感器40包括电感磁芯41、电感骨架42、电感线圈43和电感端子44,两个所述电感端子44分别与所述电感线圈43的两个引出端焊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10卡接于所述端子座上。
所述变压器30和所述电感器40分别位于所述外壳50内的左右侧,卡接所述变压器端子34的所述端子座卡接于所述外壳50的左侧壁51上,卡接所述电感器端子44的所述端子座卡接于所述外壳50的右侧壁52上。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变压器端子34(或所述电感端子44)的外形均与所述端子插接孔101的孔形相适应,且所述变压器端子34(所述电感端子44)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部102形状和数量相匹配的通孔或凹槽341。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50的左侧壁外侧和右侧壁外侧还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槽201相匹配的卡凸501。此外,当所述第三壁2023还设有左右限位肋板2024时,所述外壳50的左侧壁51和右侧壁52上均设有缺口部502,所述缺口部502的两侧形成与所述左右限位肋板2024配合的左右挡止部503。再者,组装后,如图5所示,所述端子座的顶部与所述外壳50的顶部优选为相互平齐。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端子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卡接端子的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和用于卡接自身的第二卡扣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包括端子插接孔和设于所述端子插接孔内壁上用于定位的凸部;
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结构包括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和用于前后及左右方向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壁的左右两侧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插接孔的截面呈L形,且所述端子插接孔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的拐角部位是圆角过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插接孔成对设于同一个底板上,所述端子插接孔还设有可供端子左右活动的预设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上下方向限位的卡槽设于所述第一壁左右居中部位,并相对靠紧所述第一壁的下端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壁还设有左右限位肋板,所述左右限位肋板位于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的部位,从所述第三壁的壁面向下延伸。
7.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端子座、集成磁性元件本体及其端子,所述集成磁性元件本体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端子座设于所述外壳的端部,所述端子连接于所述端子座上;
其中,所述端子座是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外形与所述端子插接孔的孔形相适应,所述端子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部形状和数量相匹配的通孔或凹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左侧壁外侧和右侧壁外侧还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壁还设有左右限位肋板时,所述外壳的端部侧壁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的两侧形成与所述左右限位肋板配合的左右挡止壁。
CN202223325132.0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Active CN218828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5132.0U CN218828047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5132.0U CN218828047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8047U true CN21882804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9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5132.0U Active CN218828047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8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69518B1 (en) Choke coil
CN218828047U (zh) 一种集成磁性元件及端子座
KR20220001248U (ko) 플랫타입 트랜스포머
CN113228206B (zh) 变压器
CN216120105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5561507A (zh) 新能源汽车用高集成度多联体电流传感器及装配工艺
US6441714B2 (en) Coil element
CN217982992U (zh) 一种新型网络滤波器点焊结构
KR20230043059A (ko) 보조 접점을 갖는 고전압 직류 릴레이
US20230361548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210692316U (zh) 电感器
CN206922085U (zh) 一种节省组装空间的rj45连接器插座
KR20220000886U (ko) 슬림형 트랜스포머
KR20220000389U (ko) 플랫 타입 트랜스포머
CN21928724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线路板骨架组件
CN218274235U (zh) 一种smd大电流车载电流互感器
CN219066719U (zh) 一种干簧继电器线圈架与线圈引出脚的连接结构
CN220306905U (zh) 光伏组件用线盒
JP3809687B2 (ja) 電磁継電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8038814U (zh) 一种llc磁集成变压器
CN212062136U (zh) 多用途集成变压器
CN210123692U (zh) 一种电感骨架
CN212182116U (zh) 一种绝缘隔离式改良变压器
CN219477754U (zh) 步进电机
CN210349717U (zh) 一种新型的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