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5950U -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5950U
CN213065950U CN202021821670.7U CN202021821670U CN213065950U CN 213065950 U CN213065950 U CN 213065950U CN 202021821670 U CN202021821670 U CN 202021821670U CN 213065950 U CN213065950 U CN 213065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road surface
lighting
visibilit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16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倩
李勇
袁俊峰
卢建晖
丁蓓
陈君文
熊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di Chuangxiang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di Chuangxiang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di Chuangxiang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di Chuangxiang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16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5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5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5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照明设备,所述道路照明设备包括:灯支架;闪光模组,所述闪光模组装设在所述灯支架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所述闪光模组;能见度检测装置,所述能见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路面检测装置,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判断行车路况,在能见度极低时启动团雾模式或禁止通行模式,使闪光模组闪烁标记出道路轮廓,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车辆的数量逐年增多,道路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几乎每日都会发生,除了人为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造成出现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雾霾或沙尘。现有技术中,当雾霾或沙尘的浓度过大,影响驾驶员视线时,一般通过变换路灯的灯光颜色以使光线对雾霾或沙尘的穿透力更足,如,将白光切换成黄光,但由于路灯的发光位置距离路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当雾霾或沙尘很严重时,道路的轮廓依然无法看清,存在很大的交通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照明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境能见度较低时,驾驶员无法看清道路轮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道路照明设备,所述道路照明设备包括:
灯支架;
闪光模组,所述闪光模组装设在所述灯支架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所述闪光模组;
能见度检测装置,所述能见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路面检测装置,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路面检测装置包括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所述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朝向路面设置,并向路面发送激光并接收路面反射的激光。
可选地,所述路面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朝向路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超声波气象站,所述超声波气象站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气象分析单元以及灯具控制单元,所述气象分析单元接收所述能见度检测装置的电信号以及路面检测装置的电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气象分析单元的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装设在所述灯支架上,且所述照明模组与所述灯具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照明模组与所述闪光模组分别位于所述灯支架的两端,其中,所述照明模组位于所述灯支架的远离路面的一端,所述闪光模组位于所述灯支架的靠近路面的一端且高于路面。
可选地,所述闪光模组包括多个闪光灯,多个所述闪光灯沿所述灯支架的环向均匀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闪光模组距离路面的高度为0-1.5m。
可选地,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防水箱,所述防水箱安装在所述灯支架上,所述控制装置、能见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路面检测装置装设在所述防水箱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将显示屏固定在支架的支撑端上,支架的连接端连接于外部固定装置上,将反射件装设在显示屏的背离支架的一侧,且显示屏向所述反射件投射光线,反射片能够反射来自显示屏的光线,使游客可从反射片反射的内容观察到显示屏上的显示信息,能够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吸引旅客注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道路照明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道路照明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灯支架 15 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
11 闪光模组 16 能见度检测装置
12 控制箱 17 防水箱
13 照明模组 18 控制装置
14 超声波气象站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案涉及的道路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道路照明设备包括:灯支架10;闪光模组11,所述闪光模组11装设在所述灯支架10上;控制装置18,所述控制装置18电连接或无线连接所述闪光模组11;能见度检测装置16,所述能见度检测装置16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18电连接或无线连接;路面检测装置,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18电连接。
灯支架10为闪光模组11提供安装基础,本实施例中的灯支架10安装于路边或庭院,用于为闪光模组11、控制装置18、能见度检测装置16以及路面检测装置提供安装的基础。当然,上述结构中的控制装置18、能见度检测装置16以及路面检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不装设在灯支架10上,此时控制装置18、见度检测装置以及路面检测装置与闪光模组11安装在控制箱12中(如图2所示),控制箱12设置在灯支架10附近的地面上。本实施例提出的道路照明设备用于勾勒道路轮廓以及日常照明,其中日常照明由设置在灯支架10上的照明模组13提供,照明模组13受到控制装置18的控制,光通量能够根据能见度检测装置16以及道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照明模组13的光颜色变化以及照明模组13的启动或关闭,照明模组13中设置有发黄光的第一发光灯(图中未标示)以及发白光的第二发光灯(图中未标示),控制装置18控制第一发光灯以及第二发光灯的电流量,从而实现光通量可调,并通过光通量的变化调节照明模组13的整体光线颜色。闪光模组11用于勾勒道路轮廓,在实际应用中,灯支架10一般安装在庭院的边缘位置或是马路的两侧,所以多个灯支架10安装延伸方向与马路的延伸方向一致,如果当前能见度低,驾驶员无法看清道路,则可根据装设在灯支架10上的闪光模组11大致得到道路轮廓。闪光模组11由一个或多个闪光灯组成,多个闪光灯沿灯支架10的环向均匀间隔设置,当然,也可以一个灯支架10上只装设一个闪光灯,多个闪光灯可避免其中一个闪光灯损坏时该灯支架10所在位置无法标记出来的情况,能够提高可靠性。闪光灯的发光颜色可调,控制装置18根据能见度检测装置16以及道路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来控制闪光灯的光通量,在具体的实施中,闪光灯可发出红光以及黄光,闪光模组11包括第一闪光灯以及第二闪光灯,第一闪光灯发出红色光线,第二闪光灯发出黄色光线,控制装置18控制第一闪光灯以及第二闪光灯的光能量则可调节闪光模组11的光线颜色,调整的方式包括光的颜色变化以及启动或关闭。为了达到标记出道路轮廓的目的,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闪光模组11靠近路面设置,与路面的高度处于0-1.5mm范围内,如,10cm、20cm、70cm等高度均可,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
能见度检测装置16用于检测能见度,影响能见度的能见度影响因素包括雾、霾、雪、沙尘等等。路面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路面情况,如当前路面上覆盖的积水厚度、积雪厚度、冰层厚度,路面检测装置可以为摄像头和/或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15,摄像头朝向路面设置,控制器内存储有标准路面图像,摄像头实时或定时向路面拍摄照片,控制装置18将摄像头当前拍摄到的照片与标准路面图像对比分析,可识别出路面上的能见度影响因素,如,积水、积雪、冰层、沙尘等等;所述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15朝向路面设置,并向路面发送激光并接收路面反射的激光,路面上如果覆盖有积水、积雪、冰层、沙尘等等会吸收一部分激光,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15接收到的路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会与发射的激光存在差异,控制装置18根据该差异分析路面上覆盖的是什么物质并能够得出该物质的积累情况。
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超声波气象站14,所述超声波气象站14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18电连接或无线连接,向控制装置18发送信号,可以理解的,超声波气象站14可以直接设置在灯支架10上,也可以装设在灯支架10附近的控制箱12中,超声波气象站14可以获取到天气数据,如,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并将获取到的气象参数发送给控制装置18,供控制装置18对气象参数、能见度、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闪光模组11以及照明模当前适用的照明模式,这里的照明模式包括正常模式、低能见度模式、团雾模式等的至少一种,当处于极限情况时,还可以有禁止通行模式。
所述控制装置18包括气象分析单元以及灯具控制单元,所述气象分析单元接收所述能见度检测装置16的电信号、路面检测装置的电信号、超声波气象站14的电信号,对该电信号进行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发送出控制指令。灯具控制单元接收气象分析单元的电信号,该电信号中包含气象分析单元发送出的控制指令,指示当前照明模组13与闪光模组11的照明模式。灯具控制单元根据确定的照明模式对照明模组13中的第一发光灯以及第二发光灯、闪光模组11中的第一闪光灯以及第二闪光灯进行光通量分配。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防水箱17,所述防水箱17安装在所述灯支架10上,所述控制装置18、能见度检测装置16以及所述路面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设在所述防水箱17中,图1中控制装置18装设在控制箱12中,避免装设在控制箱12中的结构受潮。可以理解的,控制装置18、能见度检测装置16以及所述路面检测装置也可以安装在灯支架10内部,如,将灯支架10内设置一容置腔,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8、能见度检测装置16以及所述路面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安装在该容置腔中,然后用挡板将容置腔密封同样可达到防水的目的。
依据上述道路照明设备,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器内存储有道路照明控制程序,该道路照明控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如下步骤:
S1:获取道路照明设备的照明区域的参考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信息由能见度检测装置16、路面检测装置以及获取超声波气象站14,参考信息包括: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15发出的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参数值、路面反射回来的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参数值、摄像头拍摄的照片、能见度检测装置16检测到的能见度参数值,在具体的实施中,该第一检测信号为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15发出的激光,第二检测信号为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15接收到的路面反射的激光。所在区域为道路照明设备的照明范围,可以为高速公路、国道、县道、乡道、庭院等地区。
S2:根据所述参考信息获取所述路况信息。
控制装置18具体包括气象分析单元以及灯具控制单元,参考信息进入到气象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由于不同物质对激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厚度对激光的吸收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气象分析单元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参数值与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参数值之间的差值可以分析出路面上覆盖有何种物质(即,能见度影响因素),以及该物质的厚度,具体可以为积水、积雪、冰层、沙尘等等。另外,不同物质的亮度不同,通过图像分析也能得到能见度影响因素,当通过图像分析的方法获取能见度影响因素时,调取存储的标准路面图像,存储的图像为没有能见度影响因素覆盖且光线良好的路面图片,将定时拍摄的照片与存储的图像对比,可根据图像亮度差异分析出能见度影响因素。
除上述的能见度影响因素外,路况信息还包括摩擦系数,不同的物质存在不同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由气象分析单元由上述的能见度影响因素以及积累厚度获得,其中,如果路面上覆盖的该种能见度影响因素较薄,可将路面的摩擦系数与该种能见度影响因素的摩擦系数分别取权重值一同分析,将经过加权得到的综合摩擦系数值作为当前的摩擦系数。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控制装置18还可以与显示设备连接,摩擦系数输出在显示设备上,供工作人员参考。
由于并非所有的能见度影响因素均会在路面上形成累积,如,雾、霾就只悬浮在空气中,因此,进一步结合能见度能更加准确地得到道路照明设备当前适用的照明模式。能见度可以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能见度参数范围,气象分析单元接收到能见度参数值之后根据该能见度参数值所落入的能见度参数范围确定能见度等级,且根据能见度参数值也能获取到能见度影响因素(主要针对雾、霾等悬浮物质)。
S3:根据所述路况信息以及能见度调整所述道路照明设备的照明模式,其中,所述路况信息包括路面的能见度影响因素和/或摩擦系数。
气象分析单元与灯具控制单元分别属于控制装置18的两个单元,气象分析单元主要用于数据分析,灯具控制单元主要用于控制灯具的光通量。本实施例中的照明模式包括正常模式、低能见度模式、团雾模式等,当处于极限情况时,还可以有禁止通行模式。
不同波长的光在雾霾环境下的穿透性不一样,其中,透雾性最好的是黄光,绿光和红光次之,蓝光最差,因此,色温高的光源(如,白光)不适宜在雾霾和图雾等能见度差的天气下使用。LED灯具的平均色温通常在6000K左右,色温偏高,雾霾的穿透性较差,无法为道路提供照明,此时驾驶员无法识别道路轮廓。因此,在正常模式下,照明模组13发出白光,能够为道路提供照明,此时第一发光灯的光通量为零,第二发光灯的光通量输出至100%,闪光模组11关闭;低能见度模式下,第一发光灯与第二发光灯的光通量均处于0-100%之间,且能见度越低,第一发光灯的光通量越高,照明模组13越偏向于黄光;团雾模式下,照明模组13与闪光模组11一同开启,其中,第二发光灯的光通量达到100%,第一发光灯的光通量处于0-100%之间,第一闪光灯与第二闪光灯的光通量均处于0-100%之间,且能见度越低,第一闪光灯的光通量越高,照明模组13越偏向于红光,第一闪光灯与第二闪光灯发出闪烁光;当摩擦系数低于设定的摩擦系数阈值(达到第四预设等级)时,表明此时道路已经不适于行车,道路照明设备进入禁止通行模式,在禁止通行模式下,照明模组13可以为开启状态可也能为关闭状态,第一闪光灯的光通量为100%,控制装置18还可同时向显示设备输出禁止通行提示,提示方式可以为文字提示或语音提示。
本实施例提出的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能够精确判断行车路况,在能能见度极低时启动团雾模式或禁止通行模式,使闪光模组11闪烁标记出道路轮廓,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关于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息获取所述路况信息的步骤包括:
S21:获取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
S22:接收路面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反射回来的第二检测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信号的差异分析所述能见度影响因素以及所述摩擦系数,以获取所述路况信息。
参考信息进入到气象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由于不同物质对激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厚度对激光的吸收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气象分析单元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参数值与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参数值之间的差值可以分析出路面上覆盖有何种物质(即,能见度影响因素),以及该物质的厚度,具体可以为积水、积雪、冰层、沙尘等等。
除上述的能见度影响因素外,路况信息还包括摩擦系数,不同的物质存在不同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由气象分析单元由上述的能见度影响因素以及积累厚度获得。在一步的方案中,控制装置18还可以与显示设备连接,摩擦系数输出在显示设备上,供工作人员参考。路况信息包括由所述能见度影响因素、摩擦系数、能见度等级、超声波气象站14检测到的气象参数,所述气象参数包括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量等,能见度等级由气象分析单元根据其获取到的能见度参数值分析获得。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息还包括照片信息,所述照片信息由道路照明设备上的摄像头拍摄得到,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信息获取所述路况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预存图像与所述照片信息对比分析以获取所述能见度影响因素。
照片信息由摄像头定时获取,不同物质的亮度不同,通过图像分析也能得到能见度影响因素,当通过图像分析的方法获取能见度影响因素时,所述预存图像为存储的标准路面图像,为没有能见度影响因素覆盖且光线良好的路面图片,将定时拍摄的照片与存储的标准路面图像对比,可根据图像亮度差异分析出能见度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关于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路况调整道路照明设备的照明模式的步骤包括:
S31:根据所述能见度影响因素、摩擦系数以及天气参数获取天气状态等级。
S32:根据天气状态等级获取目标照明模式,其中,所述目标照明模式包括正常模式、低能见度模式、团雾模式中的一种。
S33:将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调整为所述目标照明模式。
天气状态等级包括雾(轻雾、雾、浓雾)、霾(轻霾、霾、浓霾)、雨(小雨、中雨、大雨)、雪(小雪、中雪、大雪)、混合降水(雨夹雪)等。
照明模式映射表存储于气象分析单元中,在照明模式映射表中,天气状态等级以及不同摩擦系数范围对应于不同的照明模式,天气状态等级以及摩擦系数均确定后可在照明模式映射表中查询到当前适用的照明模式。可以理解,该照明模式映射表可以是照明模式曲线图,在该照明模式曲线图中能见度影响因素、摩擦系数以及天气参数均对应一个唯一的坐标轴形成三维坐标,天气状态等级为由该三种参数合围形成的球形区域,雾(轻雾、雾、浓雾)、霾(轻霾、霾、浓霾)、雨(小雨、中雨、大雨)、雪(小雪、中雪、大雪)、混合降水(雨夹雪)的一任意一个对应唯一一个球形区域,每一球形区域对应唯一一个目标照明模式,这种方式也可以确定当前适用的目标照明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可对当前分析得到的天气状态等级以及摩擦系数与当前适用的目标照明模式所对应的天气状态等级以及摩擦系数对比,如果当前分析得到的天气状态等级以及摩擦系数落入到正适用的照明模式所对应的天气状态等级以及摩擦系数范围中,则不调整照明模式;如果超出则重新查找对应的照明模式。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关于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
所述将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调整为所述目标照明模式的步骤包括:
S34:当所述天气状态处于第一预设等级时,将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调整为所述正常模式,在所述正常模式下,调节照明模组的白光和/或黄光的光通量;
第一预设等级包含多个天气状态等级,如,轻雾、轻霾、小雨、小雪等,所述多个天气状态等级与正常模式以及低能见度模式相对应,此时不需要开启闪光。
S35:当所述天气状态等级处于第二预设等级时,将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调整为所述低能见度模式,在所述低能见度模式下,所述道路照明设备的闪光模组闪烁黄光;
第二预设等级包含多个天气状态等级,如气状态等级包括雾、霾、中雪、中雨、雨夹雪等,此时为低能见度模式,道路照明设备的闪光模组闪烁黄光。
S36:当所述天气状态等级处于第三预设等级时,将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调整为所述团雾模式,在所述团雾模式下,所述闪光模组闪烁红光;
其中,第一预设等级、第二预设等级、第三设等级的天气恶劣程度依次增大。
本实施例中,
在正常模式下,照明模组13发出白光,能够为道路提供照明,此时第一发光灯的光通量为零,第二发光灯的光通量输出至100%,闪光模组11关闭;低能见度模式下,第一发光灯与第二发光灯的光通量均处于0-100%之间,且能见度越低,第一发光灯的光通量越高,照明模组13越偏向于黄光。黄光的穿透力更强,能够在低能见度的情况下为道路提供足够的照明。
第三预设等级对应于团雾模式,包括浓雾、浓霾、大雨、大雪、等,与团雾模式以及禁止通行模式相对应,此时需要开启闪光,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闪光模组11闪烁黄光或红光。
团雾模式下,照明模组13与闪光模组11一同开启,其中,第二发光灯的光通量达到100%,第一发光灯的光通量处于0-100%之间,第一闪光灯与第二闪光灯的光通量均处于0-100%之间,且能见度越低,第一闪光灯的光通量越高,照明模组13越偏向于红光,第一闪光灯与第二闪光灯发出闪烁光;当摩擦系数低于设定的摩擦系数阈值时,表明此时道路已经不适于行车,道路照明设备进入禁止通行模式,在禁止通行模式下,照明模组13可以为开启状态可也能为关闭状态,第一闪光灯的光通量为100%。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四预设等级对应于禁止通行模式,如,暴雪、大暴雨等,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天气状态等级处于第四预设等级时,控制所述闪光模组11闪烁红光。
作为一种实施例,当所述天气状态等级超过所述第三预设等级的范围时,输出禁止通行指令和/或关闭所述照明模组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照明设备包括:
灯支架;
闪光模组,所述闪光模组装设在所述灯支架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所述闪光模组;
能见度检测装置,所述能见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路面检测装置,所述路面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检测装置包括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所述激光遥感式路面状况检测仪朝向路面设置,并向路面发送激光并接收路面反射的激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朝向路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超声波气象站,所述超声波气象站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气象分析单元以及灯具控制单元,所述气象分析单元接收所述能见度检测装置的电信号以及路面检测装置的电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气象分析单元的电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装设在所述灯支架上,且所述照明模组与所述灯具控制单元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组与所述闪光模组分别位于所述灯支架的两端,其中,所述照明模组位于所述灯支架的远离路面的一端,所述闪光模组位于所述灯支架的靠近路面的一端且高于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模组包括多个闪光灯,多个所述闪光灯沿所述灯支架的环向均匀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模组距离路面的高度为0-1.5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照明设备还包括防水箱,所述防水箱安装在所述灯支架上,所述控制装置、能见度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路面检测装置装设在所述防水箱中。
CN202021821670.7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Active CN213065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1670.7U CN21306595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1670.7U CN21306595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5950U true CN213065950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4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1670.7U Active CN213065950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5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7086B1 (ko) 주변 환경에 따라 제한 속도가 변경되는 가변형 교통표지판 시스템
KR101183359B1 (ko) 가로등 디밍 제어 시스템
CN108074410A (zh) 交通云警示平台
KR101742754B1 (ko) 사물 인터넷과 연동되는 스마트 엘이디 가로등 시스템
CN112399685B (zh) 一种道路路灯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80126199A (ko) 도로 조명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170363B1 (ko) 도로교통 사고예방을 위한 안개구간 스마트 조명시스템
KR20170125516A (ko) 색온도 가변형 스마트 엘이디 가로등 시스템
CN213065950U (zh) 一种道路照明设备
CN104805780B (zh) 太阳能地磁感应路标以及车辆动态尾迹显示系统和方法
CN110853340A (zh) 智能激光斑马线
WO201505573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reflection property of a scene
CN111895360A (zh) 道路照明设备以及道路照明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0639749U (zh) 智能激光斑马线
KR200440380Y1 (ko) 안개 경보 시스템
CN113643562B (zh) 视频桩安全管理方法、基于区域状态信息的视频桩及区域管理方法
KR102307889B1 (ko) 수광장치 기능이 내장된 led 전광판
CN109036185A (zh) 一种雾天增亮三角电子警示牌
CN209497643U (zh) 一种汽车大灯自适应控制装置
KR20150140164A (ko) 도로용 조명장치 및 그 조명 제어방법
KR102013351B1 (ko) 가시거리 및 노면 상태에 따른 옥외 조명의 제어시스템
KR102592066B1 (ko) 스마트 실외 조명시스템
KR101943195B1 (ko) 지능형 조명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KR20210002663U (ko) 가로등용 색온도 조절 등기구
KR101811624B1 (ko) 환경 대응형 등주식 가로등기구 및 그 배광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