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5605U -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5605U
CN213055605U CN202021730070.XU CN202021730070U CN213055605U CN 213055605 U CN213055605 U CN 213055605U CN 202021730070 U CN202021730070 U CN 202021730070U CN 213055605 U CN213055605 U CN 213055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ie
oil
core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00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夏风
魏天文
吴家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da Xiamen Precisio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d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d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da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00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5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5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5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包括上型腔模、下型腔模、型芯、模座、加热芯、导热块,型芯设于上型腔模和下型腔模之间,下型腔模固定在模座上,导热块围绕在型芯周围,加热芯穿过模座和下型腔模后与导热块相连,上型腔模、下型腔模和模座内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油路。本实用新型对型腔部分进行油加热的方式,能够保障模温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达到整体上的温度均匀分布;使用电加热芯和导热块对模芯进行加热,在保证加热温度的均匀性的同时保持模具运动结构的简单化;同时使用油加热和电加热的方式,提高热效率,精准的管控模具温度,更加的稳定,与单纯的电加热或油加热相比,可降低25%的加热耗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成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指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大致是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系统、排气系统、顶出系统等组成,调温系统是直接影响塑胶件质量的关键因素,模具温度深层次的影响塑件的收缩率、尺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等方面,同时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关键所在。对于模具温度加热的方式有水加热、油加热、电加热、电感应加热等。因常规的水路无法满足某些特殊性能的塑料(模温要求150℃左右)及精准的控温效果,在生产过程中的成型周期,其热损耗较大且稳定性较差,无法保证模具温度的均衡性。为了满足高温状态下的生产需求,常用油加热的方式,而对于小工件及形状异形的工件,使用油路时要达到更均匀温度工件需要3D打印,存在加工周期较长、加工成本较高、工件材质可选范围小、高温环境强度不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具有结构简单、加热快速的优点,且加热均匀性好,温度管控更加精准。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二)技术方案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包括上型腔模、下型腔模、型芯、模座、加热机构,所述型芯设于所述上型腔模和下型腔模之间,所述下型腔模固定在所述模座上,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套、导热块、加热芯,若干所述导热块围绕在所述型芯周围,所述加热套中空,其穿过所述模座和下型腔模后嵌入所述导热块中,所述加热芯从所述加热套一端穿入后从其另一端穿出与所述导热块相连,所述上型腔模、下型腔模和模座内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油路。
进一步,所述加热套、导热块、加热芯的数量均为四个。
进一步,所述加热套倾斜插在所述模座和下型腔模中。
进一步,所述各加热套末端向中心靠拢。
进一步,所述上型腔模和下型腔模内的油路均分布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并且同一平面的各油路互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下型腔模、型芯、模座之间也设有连通的油路。
进一步,各所述导热块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四边形,并且相邻两边相互贴合。
进一步,所述导热块之间设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末端呈梯形嵌于所述导热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加热套远离所述型芯的一端设有螺钉、另一端设有镶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对型腔部分进行油加热的方式,能够保障模温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达到整体上的温度均匀分布;使用电加热芯和导热块对模芯进行加热,在保证加热温度的均匀性的同时保持模具运动结构的简单化;同时使用油加热和电加热的方式,提高热效率,精准的管控模具温度,更加的稳定,与单纯的电加热或油加热相比,可降低25%的加热耗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C-C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2中D-D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型腔模; 2、下型腔模;
3、型芯; 4、模座;
5、加热机构; 51、加热套;
52、导热块; 53、加热芯;
54、螺钉; 55、镶块;
6、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包括上型腔模1、下型腔模2、型芯3、模座4、加热机构5,所述型芯3设于所述上型腔模1和下型腔模2之间,所述下型腔模2固定在所述模座4上,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套51、导热块52、加热芯53,若干所述导热块52围绕在所述型芯3周围,所述加热套51中空,其穿过所述模座4和下型腔模2后嵌入所述导热块52中,所述加热芯53从所述加热套51一端穿入后从其另一端穿出与所述导热块52相连,所述上型腔模1、下型腔模2和模座4内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油路6。
为使型芯3受热更均匀,同时保证模具的结构简单性,所述导热块51、加热套51、加热芯53的数量均为四个。
为方便脱模,所述加热套51倾斜插在所述模座4和下型腔模2中,使所述各加热套51末端向中心靠拢,将加热套51向一端顶出,即可使各导热块52分离,方便脱模。
为方便对加热油进行循环,同时充分加热上型腔模1和下型腔模2,所述上型腔模1和下型腔模2内的油路6均分布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并且同一平面的各油路6互相连通。
由于加热套51要穿过所述下型腔模2和模座4,因此所述下型腔模2和模座4的中心位置需留有供加热套51通过的垂直通孔,无法横向布置油路,因此,为提高加热效率和均匀度,所述下型腔模2、型芯3、模座4之间也设有垂直连通的油路6。
为装配时各导热块52的位置不发生混淆,各所述导热块52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四边形,并且相邻两边相互贴合。
为提高导热性能,使导热块52紧贴模芯3,所述导热块52之间设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末端呈梯形嵌于所述导热块52之间,将各导热块52挤紧。
由于加热套51为中空结构,因此其位于导热块52内的一端设有镶块55,以将通孔密封,其另一端设有螺钉54,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可将加热机构5与外部连接,便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对型腔部分进行油加热的方式,能够保障模温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达到整体上的温度均匀分布;使用电加热芯和导热块对模芯进行加热,在保证加热温度的均匀性的同时保持模具运动结构的简单化;同时使用油加热和电加热的方式,提高热效率,精准的管控模具温度,更加的稳定,与单纯的电加热或油加热相比,可降低25%的加热耗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成品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型腔模(1)、下型腔模(2)、型芯(3)、模座(4)、加热机构(5),所述型芯(3)设于所述上型腔模(1)和下型腔模(2)之间,所述下型腔模(2)固定在所述模座(4)上,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套(51)、导热块(52)、加热芯(53),若干所述导热块(52)围绕在所述型芯(3)周围,所述加热套(51)中空,其穿过所述模座(4)和下型腔模(2)后嵌入所述导热块(52)中,所述加热芯(53)从所述加热套(51)一端穿入后从其另一端穿出与所述导热块(52)相连,所述上型腔模(1)、下型腔模(2)和模座(4)内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油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51)、导热块(52)、加热芯(53)的数量均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51)倾斜插在所述模座(4)和下型腔模(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加热套(51)末端向中心靠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模(1)和下型腔模(2)内的油路(6)均分布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并且同一平面的各油路(6)互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腔模(2)、型芯(3)、模座(4)之间也设有连通的油路(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热块(52)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四边形,并且相邻两边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52)之间设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末端呈梯形嵌于所述导热块(5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51)远离所述型芯(3)的一端设有螺钉(54)、另一端设有镶块(55)。
CN202021730070.X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Active CN213055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0070.XU CN2130556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0070.XU CN2130556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5605U true CN21305560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8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0070.XU Active CN2130556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5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55605U (zh) 一种油电混合加热模具
CN210851202U (zh) 一种带多通路随形冷却水道的心状杯外模腔体
CN211138026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CN213440978U (zh) 一种注塑件生产的模具结构
CN212860269U (zh) 一种多点开放式热流道进胶的手机壳体模具结构
CN211251165U (zh) 一种液态硅胶冷流道模具
CN212285833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汇流排的铸造模具
CN212241918U (zh) 数据线端口注塑成型模具
CN219947163U (zh) 一种具有隔热冷却功能的模具
CN219427397U (zh) 一种注塑磁体冷却成型模具
CN219338479U (zh) 一种前壳注塑模具
CN217454741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上盖注塑模具
CN220720188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结构及模具组件
CN212888789U (zh) 一种镶嵌式冷却结构
CN216373244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壳体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1842987U (zh) 一种具有高效控温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8286568U (zh) 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9788966U (zh) 环绕加热冷却快速成型模具
CN212857432U (zh) 一种拼接式受热均匀的汽车油封底盖模具
CN219133150U (zh) 一种新式玩具注塑模具
CN215151370U (zh) 一种空调出风板模具
CN213382823U (zh) 型芯冷却系统及注塑模具
CN219926790U (zh) 一种快速更换流道板的注塑模具
CN211492623U (zh) 一种省料流道的模具结构
CN213797833U (zh) 一种花盆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18

Address after: Unit 2218, 22nd Floor, Tongda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18 Kaohsiung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TONGDA (XIAMEN) PRECISION RUBBER & PLAST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61000 No.2, Yangguang Road, Xinyang Industrial Zone, Haicang,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NGDA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