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8802U -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8802U
CN213018802U CN202021054012.XU CN202021054012U CN213018802U CN 213018802 U CN213018802 U CN 213018802U CN 202021054012 U CN202021054012 U CN 202021054012U CN 213018802 U CN213018802 U CN 213018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ubricating oil
oil
hole hammer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40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增第
邹俊峰
雷斌
赵建国
苏婷
雷帆
刘智明
杨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hui Mechanical Co ltd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hui Mechanical Co ltd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hui Mechanical Co ltd,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hui 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40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8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8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8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包括内置管及外置管,内置管的下部浸泡在润滑油中;内置管的上部与外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外置管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第一外管的下部与内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第一外管的上部朝上纵向延伸布置;第二外管包括横向管及纵向管,横向管的内端与第一外管呈对接连通布置,横向管的外端沿横向延伸对接连通纵向管的上部,纵向管的下部朝下纵向延伸对接连通高压气管。润滑油从纵向管的上部朝下输送至高压气管,在重力的作用下,起到加速和加压作用,使进入高压气管后,与高压气流混合效果更佳,润滑油的雾化效果更好,进而增强后续对潜孔锤的气动元件的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潜孔锤钻进施工的过程中,高风冲击器高频率往复运行,带动潜孔锤钻头冲击破碎钻进成孔,为了使潜孔锤锤头能长时间正常工作,必须对其气动元件进行润滑。
目前,通常的气动原件主要靠油雾器来实现润滑,油雾器是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润滑油混合于压缩空气中,使该压缩空气具有润滑气动元件的能力;其主要利用了空气的流动,向配管内输送润滑油,对各种气动元件实施润滑,以保证气压装置持续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通过输油管,利用虹吸原理直接将润滑油输送至压缩空气中,输油管的结构单一,需要较大的压差实现虹吸,且输油管的输油流速较小,导致润滑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潜孔锤的润滑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包括内置管以及外置管,所述内置管的下部浸泡在润滑油中;所述内置管的上部朝上纵向延伸与所述外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外置管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的下部与所述内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第一外管的上部朝上纵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外管包括横向管以及纵向管,所述横向管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外管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横向管的外端沿横向延伸对接连通所述纵向管的上部,所述纵向管的下部朝下纵向延伸对接连通高压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管的下部形成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呈纵向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对接部的口径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所述对接部的下部与所述内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呈球状布置,所述对接部的下部形成下切面,所述下切面呈水平布置,所述对接部的上部形成上切面,所述上切面呈水平布置,所述上切面与所述下切面呈上下对应布置;沿所述上切面至所述下切面方向,口径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管包括增压段,所述增压段的下部与所述对接部的上部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增压段的上部朝上呈纵向延伸布置;所述增压段的上部形成增压部,所述增压部呈上小下大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部具有朝内的内端面,所述增压部的内端面设有多个增压条,沿下至上方向,各个所述增压条由外向内呈螺旋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管的上部形成扩口部,所述横向管的外端与所述扩口部呈对接连通布置;沿所述横向管至所述纵向管方向,所述扩口部呈上大下小锥形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扩口部朝外拱起弧形布置。
进一步的,包括两个所述内置管,两个所述内置管呈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内置管的上部呈对接汇合形成集合部,所述集合部与所述对接部呈对接连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合部包括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呈螺旋交错布置;进行输油时,润滑油通过两个所述内置管输送至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润滑油螺旋汇合再输送至所述外置管。
进一步的,所述内置管的下部形成有虹吸件,所述虹吸件呈上小下大锥形布置布置;所述虹吸件浸泡在润滑油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润滑油输送时,由于虹吸原理,内置管的下部将润滑油抽吸至内置管的内部,在输送至第一外管,在输送至横向管,由于横向管呈横向布置,起到过渡,同时降低倒吸,然后再输送至纵向管,润滑油从纵向管的上部朝下输送至高压气管,在重力的作用下,起到加速和加压作用,使进入高压气管后,与高压气流混合效果更佳,润滑油的雾化效果更好,进而增强后续对潜孔锤的气动元件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虹吸润滑装置的施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油罐、高压气管和输油管的之间的配合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管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油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油罐和高压气管的配合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接部和固定环的配合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油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油罐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孔锤钻机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包括内置管310以及外置管320,内置管310的下部浸泡在润滑油500中;内置管310的上部朝上纵向延伸与外置管320呈对接连通布置;外置管320包括第一外管321和第二外管322,第一外管321的下部与内置管310呈对接连通布置,第一外管321的上部朝上纵向延伸布置;第二外管322包括横向管以及纵向管,横向管的内端与第一外管321呈对接连通布置,横向管的外端沿横向延伸对接连通纵向管的上部,纵向管的下部朝下纵向延伸对接连通高压气管200。
上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润滑油500输送时,由于虹吸原理,内置管310的下部将润滑油500抽吸至内置管310的内部,在输送至第一外管321,在输送至横向管,由于横向管呈横向布置,起到过渡,同时降低倒吸,然后再输送至纵向管,润滑油500从纵向管的上部朝下输送至高压气管200,在重力的作用下,起到加速和加压作用,使进入高压气管200后,与高压气流混合效果更佳,润滑油500的雾化效果更好,进而增强后续对潜孔锤的气动元件的润滑效果。
第一外管321的下部形成有对接部330,对接部330呈纵向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对接部330的口径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对接部330的下部与内置管310呈对接连通布置;这样,便于润滑油500从内置管310输送至对接部330,同时,便于对接部330内的润滑油500输送至第一外管321中。
对接部330呈球状布置,对接部330的下部形成下切面,下切面呈水平布置,对接部330的上部形成上切面,上切面呈水平布置,上切面与下切面呈上下对应布置;沿上切面至下切面方向,口径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布置;这样,便于润滑油500从内置管310输送至对接部330,同时,便于对接部330内的润滑油500输送至第一外管321中。
第一外管321包括增压段340,增压段340的下部与对接部330的上部呈对接连通布置,增压段340的上部朝上呈纵向延伸布置;增压段340的上部形成增压部,增压部呈上小下大状布置;润滑油500由下朝上输送,在增压部的作用下,有效增强润滑油500的输送压力以及增强流速,便于润滑油500的输送,以及便于后续润滑油500与高压气流的混合。
增压部具有朝内的内端面,增压部的内端面设有多个增压条,沿下至上方向,各个增压条由外向内呈螺旋布置;这样,在各个增压条的作用下,输送润滑油500时,润滑油500经过增压部,呈螺旋输送,增强输送流速以及输送压力,提高后续润滑油500与高压气流的混合效果。
纵向管的上部形成扩口部,横向管的外端与扩口部呈对接连通布置;沿横向管至纵向管方向,扩口部呈上大下小锥形状布置;在扩口部的作用下,增强输送流速以及输送压力,提高后续润滑油500与高压气流的混合效果。
扩口部朝外拱起弧形布置;起到缓冲作用,便于润滑油500从横向管转移至纵向管,同时,增加了润滑油500的流径,增强输送流速以及输送压力,提高后续润滑油500与高压气流的混合效果。
包括两个内置管310,两个内置管310呈对称布置,两个内置管310的上部呈对接汇合形成集合部,集合部与对接部330呈对接连通布置;这样,两个内置管310分别输送润滑油500,有助于增强润滑油500的流压以及流速,增强后续润滑油500和高压气流的混合。
集合部包括第一通道314以及第二通道315,第一通道314与第二通道315呈连通布置;第一通道314与第二通道315呈螺旋交错布置;进行输油时,润滑油500通过两个内置管310输送至第一通道314和第二通道315,润滑油500螺旋汇合再输送至外置管320;这样,润滑油500经过集合部后呈螺旋输送,增强输送流速以及输送压力,提高后续润滑油500与高压气流的混合效果。
内置管310的下部形成有虹吸件350,虹吸件350呈上小下大锥形布置布置;虹吸件350浸泡在润滑油500中,这样,在虹吸件350的作用下,便于润滑油500进入内置管310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用于自动虹吸润滑装置的润滑油500供给,实现润滑油500从储油罐100中,输送至高压气管200。
自动虹吸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罐100以及高压气管200,储油罐100储放有润滑油500,输油管300的内端穿设储油罐100且置于润滑油500中,输油管300的外端延伸对接高压气管200的外端,输油管300基于压力差将润滑油500输送至高压气管200;高压气管200的内端对接输气装置,输气装置用于供给高压气流,高压气管200的外端对接输水装置;水、润滑油500以及高压气流气混合雾化后输送至潜孔锤钻机400。
高压气管200通过外部气管与储气罐连接布置,储气灌与空压机组连接;这样,空压机组输送高压气流至储气灌储放,需要高压气流时,储气灌在将高压气流通过外部气管输送至高压气管200,直至输送至潜孔锤钻机400的气动元件。
外部输水管的一端与高压气管200进水口通过单向阀门连接,外部输水管另一端连接水泵及水桶,水泵将水桶中的水抽吸至外部输水管,再输送至高压气管200,与润滑油500以及高压气流混合。
潜孔锤钻机400工作时,输气装置启动,沿高压气管200输送高压气流,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输油管300将润滑油500输送至高压气管200,输水装置也将水输送至高压气管200,水、润滑油500以及高压气流进行混合雾化后输送至潜孔锤钻机400,对潜孔锤钻机400的气动元件起到润滑作用,利用虹吸效应,润滑过程不需要设置动力装置,同时,采用这种方式,润滑粒径更小,随动性更强,到达气动元件的润滑油500雾更多,润滑效果更佳。
高压气管200贯穿储油罐100,高压气管200呈中空状形成输气通道,高压气管200的两端延伸至储油罐100的外部形成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与输气装置呈对接连通布置,第二接头通过润滑管对接潜孔锤钻机400;这样,高压气管200与储油罐100配合效果更佳,且整体占用空间更小,同时,有助于降低输油的路径。
第二接头具有汇合部,汇合腔的内部形成汇合腔,汇合腔的内端与输气通道呈连通布置;汇合部形成有进油口以及进水口,输油管300通过进油口与汇合腔呈连通布置,输水装置通过进水口与汇合腔呈连通布置;汇合部的外端通过润滑管对接潜孔锤钻机400;实现水、润滑油500以及高压气流之间的混合以及雾化。
汇合部呈锥状布置,沿背离储油罐100的方向,汇合部的口径呈逐渐缩小布置,这样,有助于加大压力差变化,便于将润滑液输送至气动元件,保障足够的润滑液输送至气动元件。
汇合部具有朝向的内端面,汇合部的内端面设有导向板,导向板呈螺旋状布置,且导向板沿背离汇合部方向凸起布置;这样,在导向板的作用下,便于润滑液的引导和输送,同时,使输送过程中呈螺旋输送,增大输送速度以及增强润滑液的雾化效果,提高对气动元件的润滑效果。
由于导向板呈螺旋布置,因此,导向板形成螺距,沿背离储油罐100的方向,螺距逐渐减小,从而增强水、润滑油500以及高压气流混合效果,便于水、润滑油500和高压气流的混合,提高对气动元件的润滑效果。
输油管300包括内置管310以及外置管320,内置管310处于储油罐100的内部,外置管320的内端与内置管310呈连通布置,外置管320的外端通过进油口与汇合腔呈连通布置;这样,输油路径从内置管310输送至外置管320,再输送至汇合腔中。
内置管310呈纵向布置,降低输送距离,便于润滑油500的输送。
内置管310包括上管311、中管312以及下管313,沿自上而下方向,上管311、中管312与下管313呈依次对接连通布置,上管311与外置管320呈连通布置,下管313的下部置于润滑油500中;上管311与下管313分别呈纵向布置,中管312拱起呈弧形布置形成穿设区域,高压气管200贯穿穿设区域;从而便于高压气管200的设置。
输油管300包括限制结构,限制结构包括限制块以及限制弹簧,限制弹簧的一端呈固定布置,弹簧的另一端与限制快呈对接布置,限制块与中管312的下部呈活动布置;当高压气管200贯穿穿设区域时,限制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朝上凸起布置且抵触限制高压气管200脱离穿设区域,提高高压气管200的安设稳定性。
当高压气管200贯穿穿设区域时,高压气管200的顶部与中管312的上部具有间隙,这样,进行高压气管200安设或者拆卸时,先将高压气管200朝上移动至限制块的上方,在横向移动脱离穿设区域,从而便于高压气管200的安设以及拆卸。
中管312形成有限制槽,限制槽朝下凹陷布置,且限制槽与内部的输油通道呈不连通布置,避免影响中管312的输油;在安设或拆卸高压气管200,将高压气管200移动至限制块上方进行横向移动时,高压气管200朝下施加挤压力,使弹簧呈压缩状态,且限制块逐渐嵌入限制槽,增大高压气管200的移动区间,从而便于高压气管200的安设以及拆卸。
外置管320包括第一外管321和第二外管322,第一外管321与第二外管322呈连通布置,第一外管321朝上延伸呈纵向布置,第二外管322的内段呈横向布置对接第一外管321,第二外管322的外段朝下延伸对接高压气管200;这样,通过外置管320进行输油时,先将润滑油500朝上输送,接着横向缓冲输送,再朝下输送,有助于增大润滑油500的流速以及流压,便于润滑油500后续与水、高压气流混合。
对接部330呈球状布置,便于对接部330的内部产生负压,便于润滑油500从内置管310输送至对接部330;同时,便于对接部330产生挤压力,将润滑油500输送至第一外管321在输送至第二外管322。
第一外管321与第二外管322之间设有第一油阀,实现润滑油500的流速控制。
第二外管322与高压气管200之间设有第二油阀,实现润滑油500的流速控制。
两个内置管310分别设有第一油阀,这样,可以控制两个内置管310同步输送润滑油500,或者单一内置管310输送润滑油500,满足不同的润滑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虹吸润滑装置的工作原理:
利用高压气管200内外的气压差,使得润滑油500因虹吸效应,由储油罐100流至高压气管200中,进而被高速气流雾化,并输送至潜孔锤冲击器起到润滑作用。
高压气管200的内部的压力为p1,储油罐100的内部的压力为p2,当p1<p2,高压气管200与储油罐100之间形成气压差△p;输油管300在润滑油500的液面的上部形成高度h,润滑油500的压强计算公式为P=Pgh,P为润滑油500的压强,P为润滑油500的密度,g=9.8N/kg;当△p>p时,润滑油500将沿着输油管300流入高压气管200的内部与水和高压气流混合,且受高压气流冲击呈雾化布置。
当输油管300充满润滑油500时,输油管300的内部形成的液体压强为P=Pgh。当△p>p时,储油腔中的润滑油500将沿着输油管300的内置管310至外置管320,再进入高压气管200中雾化,形成输油路径。
储油罐100的实施例:
储油罐100包括罐体110以及底座120,润滑油500储放于罐体110的内部,罐体110与底座120呈上下对接布置;底座120对罐体11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罐体110的放置稳固性。
底座120包括底板121以及承载板122,承载板122与底板121呈上下对接固定布置,底板121呈扁平状布置,罐体110与承载板122呈上下对接固定布置;承载板122实现罐体110的支撑和固定,底板121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固性。
另外,在底座120的作用下,罐体110呈悬空布置,避免罐体110受浸泡,影响润滑油500的质量。
同时,罐体110呈圆柱状布置,便于润滑油500的存放,且在底座120的作用下,避免罐体110滚动,提高罐体110的安设稳固性。
承载板122包括至少两个呈间隔对应布置的板体,板体与底板121呈上下对接固定布置;板体包括承载部以及两个支撑部124,承载部具有朝下凹陷的承载槽123,承载槽123呈弧形布置,罐体110的下部嵌入承载槽123;提高罐体110与承载部之间的配合效果,同时,承载槽123有助于限制罐体110的滚动,提高罐体110的设置稳固性。
承载部处于两个支撑部124之间,且承载部与两个支撑部124呈一体成型布置,支撑部124呈三角状布置;在支撑部124的作用下,增强支撑部124的承压能力,从而提高承载部的设置稳固性。
支撑部124具有朝外的外延边,外延边设有滚动轮,这样,当施工完毕或者设备进场时,将储油罐100朝向滚动轮方向呈倾斜布置,使滚动轮抵触地面,使罐体110和底座120呈悬空,便于储油罐100的转移,便于设备的进场以及撤出。
两个板体的支撑部124分别设有滚动轮,两个滚动轮呈平行对应布置,这样,两个滚动轮同步抵触地面,从而增强储油罐100的转移的稳定性。
储油罐100具有储油腔,储油腔储放有润滑油500;储油罐100具有安设槽,高压气管200通过安设槽贯穿储油罐100,储油腔与安设槽呈不连通布置;高压气管200具有气管壁,安设槽具有槽壁,槽壁包围且抵触气管壁。
通过储油罐100的储油腔,实现润滑油500的储放,便于润滑油500的转移以及供给;高压气管200通过安设槽贯穿储油罐100,在槽壁包围与气管壁的配合下,保证高压气管200的安设,同时,避免高压气管200影响润滑油500的储放,并且,高压气管200这样设置,输油仅通过细短管即可,不需另设额外的长管路,缩短了输油的路径,从而便于润滑油500的输送。
安设槽贯通储油罐100的两端形成第一安设口以及第二安设口;储油罐100的两端设有第一加固柱130和第二加固柱140,第一加固柱130与第一安设口呈对应布置,第二加固柱140与第二安设口呈对应布置;第一加固柱130与第二加固柱140分别套设高压气管200;这样,在第一加固柱130与第二加固的作用下,增大对高压气管200的支撑区域,增强高压气管200的安设稳固性。
再者,第一加固柱130具有第一内螺纹,第二加固柱140具有第二内螺纹,高压气管200的外端面形成第一外螺纹210以及第二外螺纹220;便于高压气管200与第一加固柱130和第二加固柱140的配合安设。
高压气管200具有朝外凸起的停止片,停止片与第二外螺纹220呈对应布置,当停止片与储油罐100抵触时,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210呈螺纹连接布置,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220呈螺纹连接布置;这样,当停止片抵触储油罐100时,停止片限制高压气管200继续旋拧,此时,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210恰好配合连接,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220恰好配合连接;这样,便于高压气管200与储油罐100的连接精准性。
储油罐100具有出油口,输油管300通过出油口与储油腔呈连通布置;储油罐100设有固定环180,固定环180呈上大下小锥形状布置;输油管300包括对接部330,当输油管300安设储油罐100时,固定环180呈环绕包围且抵触对接部330布置;这样,通过固定环180,便于输油管300的安设,同时,固定环180对输油管300起到支撑和加固作用,增强输油管300的安设稳固性。
对接部330呈纵向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对接部330的口径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便于润滑油500从储油罐100中输送至对接部330,且便于对接部330内的润滑油500朝外输送。
固定环180呈环绕包围且抵触对接部330的下部;固定环180全方位对对接部330起到支撑和加固作用。
储油罐100具有加油口150,通过油盖160开启或封闭加油口150;储油罐100设有导油板170,导油板170具有导油通道179,导油通道179的上部与加油口150呈连通布置,导油通道179的下部与储油腔呈连通布置;在导油板170的作用下,便于对储油罐100进行加油。
再者,导油通道179的上部呈扩口状布置,增大加油口150的进入范围,便于对储油罐100进行加油。
导油板170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呈间隔对应布置,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形成导油通道179;第一板体包括第一横向段171、第一过渡段172以及第一纵向段173,第一过渡段172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一横向段171和第一纵向段173,第一横向段171呈水平延伸布置,第一纵向段173沿朝向储油腔内部延伸布置;第二板体包括第二横向段175、第二过渡段176以及第二纵向段177,第二过渡段176的两端分别对接第二横向段175和第二纵向段177,第二横向段175呈水平延伸布置,第二纵向段177沿朝向储油腔内部延伸布置;实现润滑油500的导流,便于对储油罐100进行加油。
储油罐100具有顶罐壁111,顶罐壁111形成加油口150;顶罐壁111与第一横向段171呈上下平铺对接布置,顶罐壁111与第二横向段175呈上下平铺对接布置;这样,有助于导油,降低润滑油500的泄漏。
顶罐壁111与第一横向段17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层,顶罐壁111与第二横向段175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层,这样,加油时,避免造成润滑油500的泄漏。
导油通道179与高压气管200呈上下对应布置;第一纵向段173的上端对接第一过渡段172,第一纵向段173的下端沿背离第二纵向段177方向呈弧形延伸布置形成第一外延段174;第二纵向段177的上端对接第二过渡段176,第二纵向段177的下端沿背离第一纵向段173方向呈弧形延伸布置形成第二外延段178;第一外延段174、高压气管200与第二外延段178呈上下错位布置;这样,便于润滑油500进入储油腔,同时,避免润滑油500直接输送至高压气管200,造成加油时,润滑油500溅起幅度较大。
潜孔锤钻机400的实施例:
潜孔锤钻机400包括润滑头410以及用于钻进的气动元件,通过气动元件实现施工钻进;润滑管的内端对接连通第二接头,润滑管的外端对接连通润滑头410,水、润滑油500以及高压气流气混合形成润滑液,润滑液通过润滑管输送至润滑头410,润滑头410具有润滑出口,润滑液通过润滑出口转移至气动元件;这样,实现润滑液输送至气动元件,对气动元件起到润滑作用。
润滑头410具有朝内的内壁,内壁设有呈螺旋布置的导向条420,沿自上而下方向,导向条420的螺旋间距逐渐减少;在导向条420的作用下,便于对润滑液的导向,同时,使润滑液呈螺旋输送至气动元件,从而增大润滑液的输送范围以及提高输送均匀性,保障润滑液的润滑效果。
润滑头410呈上小下大锥形状布置,便于润滑头410与气动元件的对接。
且润滑头410沿气动元件的圆周呈环绕外围布置,这样,润滑液通过润滑头410的导向条420,沿气动元件的圆周呈环绕供给,增大润滑液的输送范围以及提高输送均匀性,保障润滑液的润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管以及外置管,所述内置管的下部浸泡在润滑油中;所述内置管的上部朝上纵向延伸与所述外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外置管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一外管的下部与所述内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第一外管的上部朝上纵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外管包括横向管以及纵向管,所述横向管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外管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横向管的外端沿横向延伸对接连通所述纵向管的上部,所述纵向管的下部朝下纵向延伸对接连通高压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的下部形成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呈纵向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对接部的口径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所述对接部的下部与所述内置管呈对接连通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呈球状布置,所述对接部的下部形成下切面,所述下切面呈水平布置,所述对接部的上部形成上切面,所述上切面呈水平布置,所述上切面与所述下切面呈上下对应布置;沿所述上切面至所述下切面方向,口径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管包括增压段,所述增压段的下部与所述对接部的上部呈对接连通布置,所述增压段的上部朝上呈纵向延伸布置;所述增压段的上部形成增压部,所述增压部呈上小下大状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具有朝内的内端面,所述增压部的内端面设有多个增压条,沿下至上方向,各个所述增压条由外向内呈螺旋布置。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管的上部形成扩口部,所述横向管的外端与所述扩口部呈对接连通布置;沿所述横向管至所述纵向管方向,所述扩口部呈上大下小锥形状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部朝外拱起弧形布置。
8.如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内置管,两个所述内置管呈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内置管的上部呈对接汇合形成集合部,所述集合部与所述对接部呈对接连通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部包括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呈连通布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呈螺旋交错布置;进行输油时,润滑油通过两个所述内置管输送至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润滑油螺旋汇合再输送至所述外置管。
10.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的下部形成有虹吸件,所述虹吸件呈上小下大锥形布置;所述虹吸件浸泡在润滑油中。
CN202021054012.XU 2020-06-09 2020-06-09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Active CN213018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4012.XU CN213018802U (zh) 2020-06-09 2020-06-09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4012.XU CN213018802U (zh) 2020-06-09 2020-06-09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8802U true CN213018802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4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4012.XU Active CN213018802U (zh) 2020-06-09 2020-06-09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8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0214A (en) Lubricating device for horizontal type hermetic compressor
CN213018802U (zh)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油管结构
CN212986712U (zh) 自动虹吸润滑装置
CN213040283U (zh) 基于潜孔锤供给润滑油的储油结构
CN111520604A (zh) 自动虹吸润滑装置
CN102213164A (zh) 双喷嘴系统
CN116163688B (zh) 一种气水接力射流开采油气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739929U (zh) 一种喷射引流式润滑油加注装置
CN105923593B (zh) 一种灌装阀的结构及其灌装工艺
CN111810098B (zh) 一种适用于大斜度井泡沫排水采气的油管
CN205350801U (zh) 一种潜孔钻机用的油雾器
CN208067371U (zh) 一种深孔加工抽屑器
CN109986403B (zh) 静电微量润滑的气液电汇流与输送装置
CN217559539U (zh) 一种新型大通径钻机油雾器
CN2870997Y (zh) 流体混合喷出装置
CN203726263U (zh) 油水气三相节能微量润滑系统
CN202100196U (zh) 正压式刚性颗粒高压注入装置
CN201166016Y (zh) 一种采煤掘进机的快速补油装置
CN110961256A (zh) 一种矿浆消泡装置
CN220725093U (zh) 一种钻孔浆液导出装置
CN106917588A (zh) 分体式反向射流聚晶金刚石钻头
CN219400631U (zh) 一种雾化喷油机
CN116085656B (zh) 一种润滑系统用可调流量气动润滑泵
CN113187417B (zh) 潜孔凿岩设备湿式除尘系统的注水和压差供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488954U (zh) 润滑供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