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7054U -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7054U
CN213017054U CN202021689595.3U CN202021689595U CN213017054U CN 213017054 U CN213017054 U CN 213017054U CN 202021689595 U CN202021689595 U CN 202021689595U CN 213017054 U CN213017054 U CN 213017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iston
lubricating
cylinder bod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95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伯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ian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ian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ian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ian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95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7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7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7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移动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移动杆、储存第一润滑油的活塞、密封所述缸体内的第一密封机构和密封所述缸体一端的第二密封机构;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机构绕设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围绕所述移动杆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缸体的一端储存有第二润滑油;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移动杆上。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气缸内零件之间发生磨损使得零件之间密封性较差和气缸内零件之间发生摩擦加快了零件之间的磨损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背景技术
一般的,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现阶段的利用压缩空气已越来越广泛,并且压缩空气己利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但现如今的压缩空气制备以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社会上研发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空气压缩设备,以及解决现阶段社会的要求,以寻求更加快捷和方便的压缩空气的设备和方法。但现有的气缸长时间使用后,气缸磨损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现有的方案,采用在缸体内移动设置移动杆,活塞设置在移动杆上,活塞滑动设置在缸体内。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气缸内零件之间发生磨损,使得零件之间密封性较差;(2)气缸内零件之间发生摩擦,加快了零件之间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缸内零件之间发生磨损使得零件之间密封性较差和气缸内零件之间发生摩擦加快了零件之间的磨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包括缸体、移动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移动杆、储存第一润滑油的活塞、密封所述缸体内的第一密封机构和密封所述缸体一端的第二密封机构;所述移动杆穿过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机构绕设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围绕所述移动杆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缸体的一端储存有第二润滑油;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移动杆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缸体包括套筒、设置在所述套筒一端的第一端盖和密封所述套筒另一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移动杆穿设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二端盖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绕设在所述活塞上的第一密封圈、穿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上的导向杆和向外推动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密封圈并列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之间;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围绕所述活塞开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锥面;第一密封圈滑动设置在所述锥面上;所述活塞开设有第一开口和储存所述第一润滑油的第一储油空间;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储油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活塞内有设置开合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密封件和推动所述第一密封件向外移动的第二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嵌入所述活塞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置于所述活塞内,所述第一密封件穿过所述第二弹性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圈两侧的密封边和向外支撑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撑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外撑圈置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密封边置于所述缸体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围绕所述第一端盖内开设有端槽;所述端槽内相对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二密封机构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压紧所述密封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端盖内开设有第二开口和储存所述第二润滑油的第二储存空间;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储存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端盖内设置有开合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密封件和推动所述第二密封件向外移动的第三弹性装置;所述第二密封件嵌入所述第一端盖内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所述第三弹性装置置于所述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二密封件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采用第一密封机构密封缸体内。采用第二密封机构密封缸体的一端。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带来了如下效果:(1)通过第一弹性装置推动第一密封圈沿锥面滑动,使得第一密封圈与套筒的内表面始终贴合,提高了第一密封机构的密封性能; (2)通过导向杆避免了第一弹性装置出现位移,通过导向杆穿过第一密封圈避免第一密封圈出现松动,使得第一密封机构耐磨性较强;(3)第一润滑油对第一密封圈起到润滑作用,避免第一密封圈和套筒之间的摩擦;(4)耐磨气缸工作时移动杆左右移动,通过移动杆的移动可以控制第一开口的开合,使得耐磨气缸可以实现自润滑功能;(5)通过外撑圈使得第二密封圈可以牢靠的贴合移动杆的外表面,提高了第二密封圈的耐磨性;(6)当密封边置于端槽内时固定件压紧密封边,通过固定件可以将第二密封圈固定住避免了第二密封圈的松动;(7)第二润滑油对第二密封圈起到润滑作用,避免第二密封圈与移动杆之间的摩擦;(8)耐磨气缸工作时移动杆左右移动,通过移动杆的移动可以控制第二开口的开合,使得耐磨气缸可以实现自润滑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缸体;11、套筒;12、第一端盖;13、第二端盖;14、端槽; 15、固定件;16、第二开口;17、第二储存空间;18、第二密封件;19、第三弹性装置;2、移动杆;3、活塞;31、锥面;4、第一密封机构;41、第一密封圈;42、第一开口;43、第一储油空间;44、第一密封件;45、第二弹性装置;46、导向杆;47、第一弹性装置;5、第二密封机构;51、第二密封圈; 52、密封边;53、外撑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 1中B处的放大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端。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包括缸体1、移动设置在缸体1内的移动杆2、储存第一润滑油的活塞3、密封缸体1内的第一密封机构4和密封缸体1一端的第二密封机构5。移动杆2穿过缸体1的一端。第一密封机构4绕设在活塞3上。第二密封机构5围绕移动杆2设置在缸体1的一端。缸体1的一端储存有第二润滑油。活塞3设置在移动杆2上。
缸体1包括套筒11、设置在套筒11一端的第一端盖12和密封套筒11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3。移动杆2穿设在第一端盖12上。第二端盖13设置在套筒 11的另一端。
优选的,套筒11为圆柱形。套筒11为左右方向设置。第一端盖12设置在套筒11的右端。第二端盖13设置在套筒11的左端。移动杆2左右方向移动设置在套筒11内。活塞3设置在移动杆2的左端。移动杆2的右端穿过第一端盖12。
第一密封机构4包括绕设在活塞3上的第一密封圈41、穿设在第一密封圈 41上的导向杆46和向外推动第一密封圈41的第一弹性装置47。第一密封圈 41并列滑动设置在活塞3上。第一弹性装置47置于第一密封圈41之间。第一弹性装置47套设在导向杆46上。
优选的,第一弹性装置47为弹簧。第一密封机构4绕设在活塞3的外表面。第一密封圈41分别绕设在活塞3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导向杆46左右方向设置。导向杆46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密封圈41。第一弹性装置47左右方向置于第一密封圈41之间。导向杆46的外表面穿过第一弹性装置47。第一弹性装置47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外顶住第一密封圈41。
围绕活塞3开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锥面31。第一密封圈41滑动设置在锥面31上。活塞3开设有第一开口42和储存第一润滑油的第一储油空间43。第一开口42连通第一储油空间43。
锥面31分别开设在活塞3外表面的左右两侧。第一弹性装置47推动第一密封圈41沿锥面31向外滑动。活塞3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42。第一储油空间43开设在活塞3内。
通过第一弹性装置47推动第一密封圈41沿锥面31滑动,使得第一密封圈41与套筒11的内表面始终贴合,提高了第一密封机构4的密封性能。通过导向杆46避免了第一弹性装置47出现位移,通过导向杆46穿过第一密封圈 41避免第一密封圈41出现松动,使得第一密封机构4耐磨性较强。
活塞3内有设置开合第一开口42的第一密封件44和推动第一密封件44 向外移动的第二弹性装置45。第一密封件44嵌入活塞3内靠近第一开口42 的位置。第二弹性装置45置于活塞3内,第一密封件44穿过第二弹性装置45。
优选的,第二弹性装置45为弹簧。第一密封件44为左右方向设置。第一密封件44沿活塞3左右移动。第一密封件44的左端嵌入活塞3内。第二弹性装置45左右方向置于活塞3内。第一密封件44外表面的左端穿过第二弹性装置45。
当移动杆2沿缸体1从左至右移动,移动杆2带动活塞3和第一密封机构 4向右移动,第一端盖12顶住第一密封件44的右端。第一密封件44沿活塞3 向左移动,第一密封件44将第一开口42打开,第一储油空间43内第一润滑油流入到第一密封机构4内。第一润滑油对第一密封圈41起到润滑作用,避免第一密封圈41和套筒11之间的摩擦。
当移动杆2沿缸体1从右至左移动,移动杆2带动活塞3和第一密封机构 4向左移动,第一密封件44的右端远离第一端盖12。第二弹性装置45推动第一密封件44沿活塞3向右移动,第一密封件44将第一开口42关闭,第一储油空间43内第一润滑油不再流入到第一密封机构4内。
耐磨气缸工作时移动杆2左右移动,通过移动杆2的移动可以控制第一开口42的开合,使得耐磨气缸可以实现自润滑功能。
第二密封机构5包括第二密封圈51、设置在第二密封圈51两侧的密封边 52和向外支撑第二密封圈51的外撑圈53。第二密封圈51内开设有内腔,外撑圈53置于内腔内。密封边52置于缸体1内。
优选的,外撑圈53为C字形。密封边52设置在第二密封圈51外端的左右两侧。第二密封圈51的内端贴合移动杆2的外表面。通过外撑圈53置于内腔内,外撑圈53推动第二密封圈51向内扩张。通过外撑圈53使得第二密封圈51可以牢靠的贴合移动杆2的外表面,提高了第二密封圈51的耐磨性。
围绕第一端盖12内开设有端槽14。端槽14内相对设置有固定第二密封机构5的固定件15。固定件15压紧密封边52。
端槽14围绕第一端盖12的内表面开设。固定件15相对设置在端槽14内的左右两端。当密封边52置于端槽14内时,固定件15压紧密封边52,通过固定件15可以将第二密封圈51固定住,避免了第二密封圈51的松动。
第一端盖12内开设有第二开口16和储存第二润滑油的第二储存空间17。第二开口16连通第二储存空间17。
第一端盖12内设置有开合第二开口16的第二密封件18和推动第二密封件18向外移动的第三弹性装置19。第二密封件18嵌入第一端盖12内靠近第二开口16的位置。第三弹性装置19置于第一端盖12内,第二密封件18穿过第二密封件18。
优选的,第三弹性装置19为弹簧。第二开口16开设在第一端盖12的内表面。第二密封件18为左右方向设置。第二密封件18沿第一端盖12左右移动。第二密封件18的右端嵌入第一端盖12内。第三弹性装置19左右方向置于第一端盖12内。第二密封件18外表面的右端穿过第三弹性装置19。
当移动杆2沿缸体1从左至右移动,移动杆2带动活塞3和第一密封机构 4向右移动,活塞3顶住第二密封件18的左端。第二密封件18沿第一端盖12 向右移动,第二密封件18将第二开口16打开,第二储存空间17内第二润滑油流入到第二密封机构5内。第二润滑油对第二密封圈51起到润滑作用,避免第二密封圈51与移动杆2之间的摩擦。
当移动杆2沿缸体1从右至左移动,移动杆2带动活塞3和第一密封机构 4向左移动,活塞3远离第二密封件18的左端。第三弹性装置19推动第二密封件18沿第一端盖12向左移动,第二密封件18将第二开口16关闭,第二储存空间17内第二润滑油不再流入到第二密封机构5内。
耐磨气缸工作时移动杆2左右移动,通过移动杆2的移动可以控制第二开口16的开合,使得耐磨气缸可以实现自润滑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弹性装置47为弹簧,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弹性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弹性装置45为弹簧,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弹性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三弹性装置19为弹簧,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弹性装置。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圆柱形”和“C字形”等词语,它们并不是精确的“圆柱形”和“C字形”,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圆柱形”和“大致C字形”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9)

1.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移动设置在所述缸体(1)内的移动杆(2)、储存第一润滑油的活塞(3)、密封所述缸体(1)内的第一密封机构(4)和密封所述缸体(1)一端的第二密封机构(5);所述移动杆(2)穿过所述缸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机构(4)绕设在所述活塞(3)上;所述第二密封机构(5)围绕所述移动杆(2)设置在所述缸体(1)的一端;所述缸体(1)的一端储存有第二润滑油;所述活塞(3)设置在所述移动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包括套筒(11)、设置在所述套筒(11)一端的第一端盖(12)和密封所述套筒(11)另一端的第二端盖(13);所述移动杆(2)穿设在所述第一端盖(12)上;所述第二端盖(13)设置在所述套筒(11)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机构(4)包括绕设在所述活塞(3)上的第一密封圈(41)、穿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圈(41)上的导向杆(46)和向外推动所述第一密封圈(41)的第一弹性装置(47);所述第一密封圈(41)并列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3)上;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7)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圈(4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7)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活塞(3)开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锥面(31);第一密封圈(41)滑动设置在所述锥面(31)上;所述活塞(3)开设有第一开口(42)和储存所述第一润滑油的第一储油空间(43);所述第一开口(42)连通所述第一储油空间(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内有设置开合所述第一开口(42)的第一密封件(44)和推动所述第一密封件(44)向外移动的第二弹性装置(45);所述第一密封件(44)嵌入所述活塞(3)内靠近所述第一开口(42)的位置;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置于所述活塞(3)内,所述第一密封件(44)穿过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机构(5)包括第二密封圈(51)、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圈(51)两侧的密封边(52)和向外支撑所述第二密封圈(51)的外撑圈(53);所述第二密封圈(51)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外撑圈(53)置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密封边(52)置于所述缸体(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第一端盖(12)内开设有端槽(14);所述端槽(14)内相对设置有固定所述第二密封机构(5)的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压紧所述密封边(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2)内开设有第二开口(16)和储存所述第二润滑油的第二储存空间(17);所述第二开口(16)连通所述第二储存空间(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润滑的耐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2)内设置有开合所述第二开口(16)的第二密封件(18)和推动所述第二密封件(18)向外移动的第三弹性装置(19);所述第二密封件(18)嵌入所述第一端盖(12)内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6)的位置;所述第三弹性装置(19)置于所述第一端盖(12)内,所述第二密封件(18)穿过所述第二密封件(18)。
CN202021689595.3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Active CN213017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595.3U CN213017054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595.3U CN213017054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7054U true CN213017054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9595.3U Active CN213017054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7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64010C (en) Compact gas spring
KR910010178B1 (ko) 피스톤 및 실린더 유니트
US5129635A (en) Gas spring with c-shaped seal
CA1244499A (en) Seal for fluid spring
CA2894833C (en) Sliding seal and seal structure
KR20060050423A (ko) 저충격 가스 스프링
KR20090028458A (ko) 가이드를 구비한 가스 스프링
CN213017054U (zh) 一种自润滑的耐磨气缸
JP2013194884A (ja) 密封装置
CN212407183U (zh) 一种高强度气动元件用气缸
CN109695716A (zh) 活塞和液压缸
WO2005033592A3 (ja) スターリングエンジ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JP5531386B2 (ja) シーリングシステム
CN211174861U (zh) 一种气缸的防磨损活塞组件
CN103307187A (zh) 一种减振器密封结构
CN207093504U (zh) 一种用于液压缸的高耐磨导向结构
CN201884786U (zh) 二通插装阀
CN201193708Y (zh) 山形密封圈
CN212297110U (zh) 一种能够降低密封圈更换频率的工程机械液压缸
CN213176263U (zh) 一种高耐磨型气缸用活塞杆
JP3772099B2 (ja) ガス圧縮機のジスタンスピース軸封装置
CN204900818U (zh) 一种带软硬支撑导向密封活塞结构的液压缸
CN215949999U (zh) 一种用于液压缸的高耐磨导向结构
CN208669928U (zh) 油气弹簧用浮动活塞及油气弹簧
CN108131216A (zh) 活塞环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