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1409U -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1409U
CN213011409U CN202020729240.6U CN202020729240U CN213011409U CN 213011409 U CN213011409 U CN 213011409U CN 202020729240 U CN202020729240 U CN 202020729240U CN 213011409 U CN213011409 U CN 213011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pedal
falls
airba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92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友
旦唐华
王文
肖虎
聂朝辉
蒋虎
范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anny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anny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anny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anny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292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1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1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1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轿厢内的弹性垫组件,在所述轿厢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垫组件用于缓冲所述轿厢内人员与所述轿厢底板的碰撞。本实用新型能够为轿厢内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减小对轿厢内人员造成的震感,避免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
现有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公告号为CN2096685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具体公开了包括减震座、升缩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支撑杆、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的弹簧减震系统,可有效的减少轿厢意外下坠时产生的冲击,橡胶减震板和空腔的设置,空腔受到挤压,产生反向支撑力,缓冲下坠的冲击力。该专利利用弹簧减震系统和橡胶减震板实现双重缓冲的保护效果,且该专利主要靠弹簧减震系统吸收轿厢的冲击能量。
但是,具有较大机械能的轿厢触底压缩弹簧减震系统后,轿厢会出现反跳现象,对轿厢内人员造成剧烈的震感,甚至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针对轿厢缓冲装置而设计,并且能够为轿厢内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减小对轿厢内人员造成的震感,避免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轿厢内的弹性垫组件,在所述轿厢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垫组件用于缓冲所述轿厢内人员与所述轿厢底板的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组件包括踏板和与所述轿厢底板连接的弹性件,该弹性件被压缩配置于所述踏板与所述轿厢底板之间,在所述轿厢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件用于缓冲所述踏板向所述轿厢底板的冲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踏板配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轿厢的连接件,在所述轿厢坠落时,该连接件用于解除所述踏板与所述轿厢的连接,以释放所述踏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配置有第一断裂部,在所述轿厢坠落时,该第一断裂部用于断裂所述连接件以释放所述踏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组件包括与所述轿厢固定的气囊罩和置于所述气囊罩内的充气气囊,在所述轿厢坠落时,所述充气气囊用于在所述气囊罩解除固定后充气膨胀,以缓冲所述轿厢内人员与所述轿厢底板的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罩与所述轿厢的连接处配置有第二断裂部,在所述轿厢坠落时,该第二断裂部用于断裂所述连接处以释放所述气囊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组件包括踏板机构和配置于所述踏板机构的气囊机构,在所述轿厢坠落触底时,所述踏板机构与所述气囊机构用于缓冲所述轿厢内人员与所述轿厢底板的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和与所述轿厢底板连接的弹性件,该弹性件被压缩配置于所述踏板与所述轿厢底板之间,在所述轿厢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件用于缓冲所述踏板向所述轿厢底板的冲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踏板配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轿厢的连接件,在所述轿厢坠落时,该连接件用于解除所述踏板与所述轿厢的连接,以释放所述踏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机构包括与所述踏板机构固定的气囊罩和置于所述气囊罩内的充气气囊,在所述轿厢坠落时,所述充气气囊用于在所述气囊罩解除固定后充气膨胀,以缓冲所述轿厢内人员与所述轿厢底板的碰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压缩弹性件吸收人员撞击轿厢底板的能量,充气气囊起到一个安全气垫的作用,通过弹性件和充气气囊双重缓冲作用,以缓冲轿厢内的人员与轿厢底板的碰撞,避免轿厢内的人员与与轿厢底板的硬接触,减小对轿厢内人员造成的震感,避免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弹性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轿厢坠落触底时的状态图。
图标:
1-轿厢,21-踏板,22-连接件,221-第一断裂部,31-气囊罩,331-第二断裂部,32-充气气囊,4-橡胶缓冲垫,41-空腔,5-防撞底座,6-第一弹簧缓冲器,7-第二弹簧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配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1,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轿厢1内的弹性垫组件,在所述轿厢1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垫组件用于缓冲所述轿厢1内人员与所述轿厢1底板的碰撞。
为了为轿厢内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减小对轿厢内人员造成的震感,避免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本技术方案在轿厢1内配置弹性垫组件,用以缓冲所述轿厢1内人员与所述轿厢1底板的碰撞。弹性垫组件可以是包括踏板机构和配置于所述踏板机构的气囊机构的结构。踏板机构包括踏板21、弹性件、连接件22和第一断裂部221等结构,踏板21通过连接件 22固定于轿厢1底板或轿厢1侧壁,连接件22可以是中空的管件,第一断裂部221置于管件中,连接件22也可以是实心的结构件,在该结构件上开设凹槽用于安装第一断裂部221。第一断裂部221可以是包括爆破药包、点火器等器件的结构,为了在轿厢1坠落时引爆第一断裂部221,在轿厢1上还配置有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等,当轿厢1意外坠落时,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轿厢1加速度超出正常预定值范围,且距离传感器检测轿厢1距离电梯井底的距离持续减小,则控制器判断轿厢1处于坠落的状态,在距离传感器检测轿厢1距离电梯井底的距离等于预定爆破距离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断裂部221爆破,将连接件22断裂以释放踏板21。
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或弹性橡胶,当弹性件时弹簧时,在踏板21与轿厢 1底板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弹簧,以提供足够的弹力支撑踏板21及位于踏板21上的人或物。
气囊机构包括气囊罩31、置于气囊罩31内的充气气囊32和用于对充气气囊32充气的充气部,气囊罩31与踏板21固定,气囊罩31与踏板21 构成可容置充气气囊32的空腔,该空腔可设置为单一的一个空腔,该空腔也可通过在气囊罩31内壁设置肋条而分隔成多个空腔,对应的,充气气囊 32也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为了提供足够的空间用于充气气囊32充气膨胀,在气囊罩31与踏板21的连接处设置第二断裂部331,第二断裂部331的结构与第一断裂部211相同,且第二断裂部331与第一断裂部211由同一控制回路控制且同时爆炸,当第二断裂部331爆破后,气囊罩31与踏板21 的连接处断裂,使气囊罩31与踏板21之间解除连接,充气气囊32可在气囊罩31与踏板21之间自由膨胀。充气部可以是配置于轿厢1的高压气瓶,高压气瓶与充气气囊32通过单向阀连通,保证高压气瓶中的气体只能单向充入充气气囊32中,且高压气瓶上配置有控制高压气瓶开闭的阀门,该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充入的气体可以氮气或压缩空气等。充气部也可以是配置于轿厢1的充气单元,该充气单元的原理结构与汽车安全气囊的充气结构相同,即在充气单元中配置叠氮化钠和硝酸钾,当轿厢1坠落时,控制器控制叠氮化钠和硝酸钾反应产生氮气并充入充气气囊32。
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气囊罩31起到轿厢1底板的作用,人们站立于气囊罩31上表面,当电梯轿厢1意外坠落时,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判断轿厢1处于坠落的状态,控制器控制第一断裂部 211与第二断裂部331爆炸,使踏板21与轿厢1解除连接,使气囊罩31与踏板21解除连接,且充气气囊32充气膨胀,当轿厢1坠落至电梯井底触底反跳现象时,通过压缩弹性件吸收人员撞击轿厢1底板的能量,充气气囊32起到一个安全气垫的作用,通过弹性件和充气气囊32双重缓冲作用,以缓冲轿厢1内的人员与轿厢1底板的碰撞,避免轿厢1内的人员与与轿厢1底板的硬接触,减小对轿厢内人员造成的震感,避免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断裂部211爆破产生的冲击波需控制只能使连接件21断裂,而不能毁坏其他零部件。第二断裂部331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只能需控制只能使气囊罩31与踏板21连接处断裂,而不能毁坏其他零部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垫组件只设置踏板机构,即踏板21通过连接件 22与轿厢1连接。电梯正常运行时,踏板21起到轿厢1底板的作用,人们站立于踏板21上表面,当电梯轿厢1意外坠落时,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判断轿厢1处于坠落的状态,控制器控制第一断裂部211爆破,使踏板21与轿厢1解除连接,当轿厢1坠落至电梯井底触底反跳现象时,通过压缩弹性件吸收人员撞击轿厢1底板的能量,以缓冲轿厢1内的人员与轿厢1底板的碰撞,避免轿厢1内的人员与与轿厢1 底板的硬接触,减小对轿厢内人员造成的震感,避免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垫组件只设置气囊机构,即气囊罩31与轿厢1 连接,充气气囊32置于气囊罩31内,电梯正常运行时,踏板21起到轿厢 1底板的作用,人们站立于气囊罩31上表面,当电梯轿厢1意外坠落时,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判断轿厢1处于坠落的状态,控制器控制第二断裂部331爆破,使气囊罩31与轿厢1解除连接,当轿厢1坠落至电梯井底触底反跳现象时,通过压缩弹性件吸收人员撞击轿厢1底板的能量,以缓冲轿厢1内的人员与轿厢1底板的碰撞,避免轿厢1内的人员与与轿厢1底板的硬接触,减小对轿厢内人员造成的震感,避免对轿厢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缓冲轿厢1坠落触底时的冲击,在轿厢1底部配置防撞底座5和若干第一弹簧缓冲器6,若干第一弹簧缓冲器6均匀分布于轿厢1底部,且第一弹簧缓冲器6位于防撞底座5和轿厢1之间,第一弹簧缓冲器6包括上弹簧座、下弹簧座、弹簧和中心杆,上弹簧座与下弹簧座分别位于中心杆两端,且上弹簧座可沿中心杆滑动,下弹簧座与防撞底座2固定,上弹簧座与轿厢1底部固定,弹簧套设于中心杆,且位于上弹簧座与下弹簧座之间。轿厢1坠落触底时,轿厢1驱动上弹簧座沿中心杆下滑,进而压缩弹簧。
为了进一提高轿厢1的缓冲效果,在防撞底座5下表面配置橡胶缓冲垫4,且该橡胶缓冲垫4内配置有空腔41。
为了进一提高轿厢1的缓冲效果,在轿厢1侧边配置若干第二弹簧缓冲器7,该第二弹簧缓冲器7包括导向柱、套设与导向柱的弹簧,在轿厢1 侧板设置与导向柱滑动连接的连接块。轿厢1坠落触底时,轿厢1驱动连接块沿导向柱下滑,进而压缩弹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轿厢(1)内的弹性垫组件,在所述轿厢(1)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垫组件用于缓冲所述轿厢(1)内人员与所述轿厢(1)底板的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组件包括踏板(21)和与所述轿厢(1)底板连接的弹性件,该弹性件被压缩配置于所述踏板(21)与所述轿厢(1)底板之间,在所述轿厢(1)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件用于缓冲所述踏板(21)向所述轿厢(1)底板的冲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1)配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轿厢(1)的连接件(22),在所述轿厢(1)坠落时,该连接件(22)用于解除所述踏板(21)与所述轿厢(1)的连接,以释放所述踏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配置有第一断裂部(221),在所述轿厢(1)坠落时,该第一断裂部(221)用于断裂所述连接件(22)以释放所述踏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组件包括与所述轿厢(1)固定的气囊罩(31)和置于所述气囊罩(31)内的充气气囊(32),在所述轿厢(1)坠落时,所述充气气囊(32)用于在所述气囊罩(31)解除固定后充气膨胀,以缓冲所述轿厢(1)内人员与所述轿厢(1)底板的碰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罩(31)与所述轿厢(1)的连接处配置有第二断裂部(331),在所述轿厢(1)坠落时,该第二断裂部(331)用于断裂所述连接处以释放所述气囊罩(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组件包括踏板机构和配置于所述踏板机构的气囊机构,在所述轿厢(1)坠落触底时,所述踏板机构与所述气囊机构用于缓冲所述轿厢(1)内人员与所述轿厢(1)底板的碰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机构包括踏板(21)和与所述轿厢(1)底板连接的弹性件,该弹性件被压缩配置于所述踏板(21)与所述轿厢(1)底板之间,在所述轿厢(1)坠落触底时,所述弹性件用于缓冲所述踏板(21)向所述轿厢(1)底板的冲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21)配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轿厢(1)的连接件(22),在所述轿厢(1)坠落时,该连接件(22)用于解除所述踏板(21)与所述轿厢(1)的连接,以释放所述踏板(2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机构包括与所述踏板机构固定的气囊罩(31)和置于所述气囊罩内的充气气囊(32),在所述轿厢(1)坠落时,所述充气气囊(32)用于在所述气囊罩(31)解除固定后充气膨胀,以缓冲所述轿厢(1)内人员与所述轿厢(1)底板的碰撞。
CN202020729240.6U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Active CN213011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9240.6U CN213011409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9240.6U CN213011409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1409U true CN213011409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8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9240.6U Active CN213011409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1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81697A (en) Impact member with multiple concentric gas cushions inflated in sequence
US5927748A (en) Multi-stage inflatable bag for vehicular safety systems
TW396118B (en) Cushion system for mobile subject
US5791597A (en) Energy attenuation system
US5607180A (en) Airbag infl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213011409U (zh) 一种用于轿厢的安全保护装置
CN107902522A (zh) 一种坠落保护轿厢
US5597179A (en) Airbag infl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7662863B (zh) 一种电梯防坠方法
KR20120092224A (ko) 헤드레스트 에어백 모듈
CN101774366A (zh) 驾驶员气囊
CN101372216A (zh) 空气气囊缓冲垫
CN106274780A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
CN210505169U (zh)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结构装置
CN212313480U (zh) 汽车驾驶员侧仪表板腿部保护结构
CN107618470A (zh) 汽车防撞装置
CN207059825U (zh) 防雷炸座椅悬挂安装机构和车辆
CN209888809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总成结构
CN212558975U (zh) 一种轿厢保护装置
CN207434793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电梯防坠装置
CN207581112U (zh) 一种坠落保护轿厢
CN112009417A (zh) 车辆及其乘员保护系统
JPH07323802A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CN111152745A (zh) 汽车驾驶员侧仪表板腿部保护结构
CN212245803U (zh) 一种带安全气囊的别墅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