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0815U -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0815U
CN213010815U CN202021659401.5U CN202021659401U CN213010815U CN 213010815 U CN213010815 U CN 213010815U CN 202021659401 U CN202021659401 U CN 202021659401U CN 213010815 U CN213010815 U CN 213010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s
feed inlet
belt
sintering
work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594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兆丰
田志远
肖良明
李继凎
欧阳安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594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0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0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0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包括混合机和原料输送机,所述原料输送机的一端用于承接原料,另一端位于混合机的进料口处,所述原料输送机包括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原料输送机中位于进料口处的端部伸入进料口内或退出进料口。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清理维护方便和提高混合机生产效率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为钢铁厂中较为重要的工艺步骤,烧结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烧结生产率和成品率,逐步提高烧结层厚度成为烧结技术的发展方向。而制约烧结层厚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核心的制约因素为烧结料层的透气性,良好的透气性对提高烧结料层厚度,改善烧结过程,提升烧结经济技术指标有重要意义。料层的原始透气性与混合料的制粒效果紧密相关,混合料的制粒效率越高、粒度越均匀、平均粒度越大,料层的透气性越好。烧结中的混合工艺是将原料通过带式输送机输送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制粒,然后进入烧结机进行烧结。
目前大部分运输原料的带式输送机的端部都需要从混合机入料口固定伸入到混合机内,以确保物料能够完全落入到混合机内,但是,这种设置方式不利于带式输送机和混合机的检修。而且,混合机在长期运转后,在混合机的壁面上会有大量的物料粘结,需要定期的进入混合机之中进行清理,此时,伸入混合机内的带式输送机端部便会妨碍人员在混合机内的移动,影响清理作业的效率、效果和清扫人员的安全,导致混合机的清理频次上升,影响制粒效率和效果。除此之外,现有的带式输送机为了节省占用空间,一般会采用螺旋拉紧装置进行拉紧,然而由于混合设备所用的带式输送机拉紧行程长,拉紧力大,一般的螺旋拉紧装置已经不能满足带式输送机的拉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理维护方便和提高混合机生产效率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包括混合机和原料输送机,所述原料输送机的一端用于承接原料,另一端位于混合机的进料口处,所述原料输送机包括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原料输送机中位于进料口处的端部伸入进料口内或退出进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原料输送机为一带式输送机,包括接料滚筒、卸料滚筒和皮带,所述皮带包绕于接料滚筒和卸料滚筒外,所述接料滚筒位于原料输送机的一端,并托持皮带承接原料,所述卸料滚筒位于混合机的进料口处,所述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卸料滚筒朝向或背向进料口运动,以使卸料滚筒托持皮带伸入进料口内或退出进料口。
所述原料输送机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工作板面,工作板面的高度与进料口的高度一致,所述伸缩驱动装置架设于工作板面上,并能驱动卸料滚筒沿水平方向相对工作板面运动。
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座、滚轮和驱动件,滚轮固定于连接座上,所述卸料滚筒连接于连接座中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所述工作板面上设有轨道,所述驱动件驱动滚轮沿轨道移动。
所述原料输送机还包括张紧皮带的张紧装置。
所述工作板面的中部设有开口,张紧装置设置于工作板面的下方,皮带的输送面位于工作板面的上方,绕经卸料滚筒后变为回程面,回程面通过开口绕经张紧装置后再经过开口进入工作板面的上方,绕经接料滚筒后与输送面闭合。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滚筒和液压件,所述皮带包绕于张紧滚筒的外部,液压件的驱动端连接张紧滚筒。
所述混合机整体倾斜设置并绕轴线转动,其进料口高于出料口,且混合机的轴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9°~2°。
所述混合机内设置带有多个喷口的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从出料口延伸至进料口,且与水平面呈30°~45°的夹角。
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还包括混匀料输送机,所述混匀料输送机设置于混合机的出料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包括混合机和原料输送机,原料输送机的一端用于承接原料,另一端位于混合机的进料口处,原料输送机将承接的原料通过进料口搬运至混合机的内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原料输送机包括伸缩驱动装置,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原料输送机中位于进料口处的端部伸入进料口内或退出进料口。这种固定方式使原料输送机与进料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灵活变动,当需要传输原料时,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原料输送机的端部伸入进料口当中,确保原料能够完全进入混合机,而当需要清理维护时,伸缩驱动装置驱动原料输送机的端部退出进料口,避免二者的位置相互干涉,混料机和原料输送机都不会存在难以覆盖的死角,因此清理维护的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有效降低了需要进行清理维护的次数,避免拖慢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中伸缩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混合机;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喷水装置;2、原料输送机;21、伸缩驱动装置;211、连接座;212、滚轮;22、接料滚筒;23、卸料滚筒;24、皮带;25、机架;251、工作板面;26、张紧装置;261、张紧滚筒;3、混匀料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实用新型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包括混合机1和原料输送机2,原料输送机2的一端用于承接原料,另一端位于混合机1的进料口11处,原料输送机2将承接的原料通过进料口11搬运至混合机1的内部。原料输送机2包括伸缩驱动装置21,伸缩驱动装置21驱动原料输送机2中位于进料口11处的端部伸入进料口11内或退出进料口11。这种固定方式使原料输送机2与进料口1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灵活变动,当需要传输原料时,伸缩驱动装置21驱动原料输送机2的端部伸入进料口11当中,确保原料能够完全进入混合机1,而当需要清理维护时,伸缩驱动装置21驱动原料输送机2的端部退出进料口11,避免二者的位置相互干涉,混合机1和原料输送机2都不会存在难以覆盖的死角,因此清理维护的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有效降低了需要进行清理维护的次数,避免拖慢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中,原料输送机2为一带式输送机,包括接料滚筒22、卸料滚筒23和皮带24,皮带24包绕于接料滚筒22和卸料滚筒23外,接料滚筒22位于原料输送机2的一端,并托持皮带24承接原料,卸料滚筒23位于混合机1的进料口11处,伸缩驱动装置21驱动卸料滚筒23朝向或背向进料口11运动,以使卸料滚筒23托持皮带24伸入进料口11内或退出进料口11。带式输送机运行可靠,并且连续作业过程的动力消耗低,适用于烧结原料等散料的运输过程。本实施例中的带式输送机上,沿卸料滚筒23至接料滚筒22,依次设置有跑偏检测器、缓冲托辊、打滑检测器等装置,确保皮带24运行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视输送情况设置不同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原料输送机2还包括机架25,机架25包括工作板面251,工作板面251的高度与进料口11的高度一致,伸缩驱动装置21架设于工作板面251上,并能驱动卸料滚筒23沿水平方向相对工作板面251运动,使卸料滚筒23能够沿水平方向顺利的伸入或退出进料口11。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伸缩驱动装置21包括连接座211、滚轮212和驱动件,滚轮212固定于连接座211上,卸料滚筒23连接于连接座211中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工作板面251上设有轨道,驱动件驱动滚轮212沿轨道移动。这种滚动连接方式运行阻力小,使伸缩驱动装置21的驱动过程更加顺畅可靠,并且伸缩驱动装置21的运行距离可以调整,因此其驱动的卸料滚筒23托持皮带24探入进料口11的深度也可以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组分原料的输送。本实施例中,伸缩驱动装置21的行程距离为2.5m~3.5m,其驱动卸料滚筒23托持皮带24探入进料口11的深度为1.5m~1.9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视使用情况和生产规模进行适当调整,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原料输送机2的端部上方设有电动葫芦,相比于传统的人力加上手拉葫芦搬运检修来说,通过电动葫芦进行搬运检修,不仅能够节约劳力,也更加安全方便。
本实施例中,原料输送机2还包括张紧皮带24的张紧装置26,确保皮带24始终与各个输送滚筒之间的贴合性,避免皮带24打滑跑偏。
本实施例中,工作板面251的中部设有开口,张紧装置26设置于工作板面251的下方,皮带24的输送面位于工作板面251的上方,绕经卸料滚筒23后变为回程面,回程面通过开口绕经张紧装置26后再经过开口进入工作板面251的上方,绕经接料滚筒22后与输送面闭合。这种上下分层的设置方式使带式输送机整体纵向延伸,避免横向距离过长导致占用空间过大等问题,缩小了带式输送机的整体大小。
与此同时,正是由于采用了这种设置结构,本实施例的带式输送机可以选用拉紧效果更好的装置对皮带24进行张紧。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张紧装置26包括张紧滚筒261和液压件,皮带24包绕于张紧滚筒261的外部,液压件的驱动端连接张紧滚筒261。液压张紧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张紧装置来说,其可以施加更大的张紧力,并允许更长的张紧牵引行程,且张紧力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液压件的驱动端通过一动滑轮连接张紧滚筒261,因此张紧滚筒261在移动过程中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张紧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在工作板面251的开口两侧以及工作板面251下方设置有多个转向辊,方便皮带24进行方向调整。
本实施例中,混合机1整体倾斜设置并绕轴线转动,其进料口11高于出料口12,且混合机1的轴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9°~2°,通过转动,混合机1内部的原料不断结合制粒,又由于整体倾斜,混合机1内部的原料从进料口11逐步向出料口12移动,加快产出效率。
本实施例中,混合机1内设置带有多个喷口的喷水装置13,喷水装置13从出料口12延伸至进料口11,且与水平面呈30°~45°的夹角,且进料口11处的喷水装置13端部较高。相比于喷水装置13与混合机1轴线平行设置来说,这种设置结构能够避免水流受重力影响下落时无法打湿进料口11处物料的缺陷,从而确保混合机1内的物料都能够被喷水装置13所覆盖。
本实施例中,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还包括混匀料输送机3,混匀料输送机3设置于混合机1的出料口12下方,当制粒完成的原料沿混合机1滑动至出料口12时,可以直接落在混匀料输送机3上,由混匀料输送机3直接运输到下一道工序的执行位置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包括混合机(1)和原料输送机(2),所述原料输送机(2)的一端用于承接原料,另一端位于混合机(1)的进料口(11)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输送机(2)包括伸缩驱动装置(21),所述伸缩驱动装置(21)驱动原料输送机(2)中位于进料口(11)处的端部伸入进料口(11)内或退出进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输送机(2)为一带式输送机,包括接料滚筒(22)、卸料滚筒(23)和皮带(24),所述皮带(24)包绕于接料滚筒(22)和卸料滚筒(23)外,所述接料滚筒(22)位于原料输送机(2)的一端,并托持皮带(24)承接原料,所述卸料滚筒(23)位于混合机(1)的进料口(11)处,所述伸缩驱动装置(21)驱动卸料滚筒(23)朝向或背向进料口(11)运动,以使卸料滚筒(23)托持皮带(24)伸入进料口(11)内或退出进料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输送机(2)还包括机架(25),所述机架(25)包括工作板面(251),工作板面(251)的高度与进料口(11)的高度一致,所述伸缩驱动装置(21)架设于工作板面(251)上,并能驱动卸料滚筒(23)沿水平方向相对工作板面(251)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21)包括连接座(211)、滚轮(212)和驱动件,滚轮(212)固定于连接座(211)上,所述卸料滚筒(23)连接于连接座(211)中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所述工作板面(251)上设有轨道,所述驱动件驱动滚轮(212)沿轨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输送机(2)还包括张紧皮带(24)的张紧装置(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面(251)的中部设有开口,张紧装置(26)设置于工作板面(251)的下方,皮带(24)的输送面位于工作板面(251)的上方,绕经卸料滚筒(23)后变为回程面,回程面通过开口绕经张紧装置(26)后再经过开口进入工作板面(251)的上方,绕经接料滚筒(22)后与输送面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26)包括张紧滚筒(261)和液压件,所述皮带(24)包绕于张紧滚筒(261)的外部,液压件的驱动端连接张紧滚筒(26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1)整体倾斜设置并绕轴线转动,其进料口(11)高于出料口(12),且混合机(1)的轴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9°~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1)内设置带有多个喷口的喷水装置(13),所述喷水装置(13)从出料口(12)延伸至进料口(11),且与水平面呈30°~45°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匀料输送机(3),所述混匀料输送机(3)设置于混合机(1)的出料口(12)下方。
CN202021659401.5U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Active CN213010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9401.5U CN213010815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9401.5U CN213010815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0815U true CN213010815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5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9401.5U Active CN213010815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0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7199U (zh) 底部摩擦驱动式带式输送机给料槽
CN104528265B (zh) 用于建筑、电力、水利、矿山的水运式输送机
CN202784591U (zh) 卧式刮板机
CN213010815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烧结混合系统
CN109049311A (zh) 一种提升上料设备及具有该提升上料设备的布料系统
CN210054232U (zh) 长度能调节的自动饲喂设备
CN208603180U (zh) 一种双链式刮板运输机及其运输系统
CN207258590U (zh) 一种刮板上料机
CN215050059U (zh) 一种智能化集成摊晾设备
CN209337567U9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犁式卸料器上运卸料装置
CN201919580U (zh) 一种熟化机
CN205240654U (zh) 甲带给煤机
CN211517919U (zh) 一种带有上料装置的制砖机
CN214000022U (zh) 搅拌站用原料传输装置
CN209635271U (zh) 一种青砖茶自动备料上料设备
CN209567563U (zh) 翻醅铺料设备及酿造设备
CN212686762U (zh) 一种矿石洒落料集中排料装置
CN207985935U (zh) 一种皮带输送移动式散料下料装置
CN207632039U (zh) 炸药药条均匀分布的输送带
CN207188707U (zh) 一种天线基站用卡具螺纹连接件上料装置
CN201511048U (zh) 用于线材冷加工的上粉装置
CN206502427U (zh) 物料铺平运输装置
CN214217301U (zh) 一种水泥传输装置
CN217755645U (zh) 一种带旋转单元的输送装置
CN208647859U (zh) 一种间歇式转动的板式喂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