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7771U -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7771U
CN213007771U CN202020973949.0U CN202020973949U CN213007771U CN 213007771 U CN213007771 U CN 213007771U CN 202020973949 U CN202020973949 U CN 202020973949U CN 213007771 U CN213007771 U CN 213007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andrail
mounting shaft
mounting structure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39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娜
张蕊姣
程军
王艮川
杜明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39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7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7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扶手安装结构包括:立柱扶手;安装座,包括连接于立柱扶手的安装轴,设于安装轴端部的滑块,设于车体的固定块,以及套设于安装轴的第一压紧件,固定块开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第一压紧件抵压于固定块;以及装饰盖,套设于立柱扶手,并盖设于安装座。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安装结构,采用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安装轴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整量,无需使用需要根据车体构造来调整大小的补强块,增加了装饰盖的适应性,使得安装座体积相对较小,装饰盖的体积也相对较小,保证安装效果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公交车、轨道客车等车辆中,由于座位有限,大多数乘客以站立为主,为了减少乘客由于车辆运行而站不稳或摔伤等危险情况,通常在车厢内设置若干扶手来供乘客握持,保证乘客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安全。一般扶手系统包括横向悬挂扶手杆和竖向抓地扶手杆,例如,立柱扶手杆的上部通过三通结构与横向侧扶手直接相连,能够在车长方向上有一定的调整量,立柱扶手杆的下部通过安装结构与车厢地板连接。
传统的立柱扶手杆与车厢地板的连接方式中,在固定问题上,在立柱安装点预埋补强块,将立柱扶手杆调整好位置后,直接在补强块上攻丝,然后通过螺栓锁紧的方式将立柱扶手杆与预埋补强块固定连接,再将立柱扶手杆底部的装饰盖盖住立柱安装点。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地板面比较高,如果理论上需要5毫米厚补强块,3毫米厚地板布,则地板面距离车体底架至少需要8毫米。如果选用铝合金车体,则补强块可能需要做成铝包铁结构,所需高度至少15毫米。如果改变地板面的形成方式,例如,在车体底架上直接做2毫米厚的自流平,在自流平上铺3毫米的地板布,并采用铝合金车体,如果在车体上直接焊接补强块的话,则补强块肯定会超出地板布,影响立柱安装点的遮盖,使得安装效果不够美观。同时,如果在补强块上完成攻丝,则不能再调整安装位置。
在调整问题上,当横向侧扶手安装完成后,立柱扶手杆只能沿着横向侧扶手在车长方向上进行调整,在车宽方向上是不能动的,因此,就需要将补强块做的够大,如此才能弥补立柱扶手杆在车宽方向上的调整量,一般预留调整量要大于±5毫米。如果将补强块做大,由于装饰盖需要盖住补强块,则装饰盖就需要做到更大,导致整个安装点体积较大,使得安装效果不够美观,难以达到作业要求。
基于上述分析,如何在安装立柱扶手杆时,不但可以保证调整量,还能保证安装点体积较小以使安装效果更美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如何在安装立柱扶手杆时,不但可以保证调整量,还能保证安装点体积较小以使安装效果更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扶手安装结构,包括:立柱扶手;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立柱扶手的一端,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于所述立柱扶手的安装轴,设于所述安装轴端部的滑块,设于车体的固定块,以及套设于所述安装轴的第一压紧件,所述固定块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压紧件抵压于所述固定块,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滑槽的径向位移;以及装饰盖,套设于所述立柱扶手,并盖设于所述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轴与所述滑块之间具有卡槽,所述固定块具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沿,所述卡沿构成所述滑槽的部分槽壁,用于限制所述安装轴和所述滑块的轴向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的滑动配合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滑槽的对应延伸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以所述安装轴的轴向为观察视角,所述固定块的周向轮廓呈椭圆形或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块焊接于或粘接于所述车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紧件为双面螺纹螺母,所述双面螺纹螺母的内圈与所述安装轴螺纹配合,所述双面螺纹螺母的外圈与所述装饰盖螺纹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安装垫片,所述安装垫片抵压于所述第一压紧件的端面与所述固定块的端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紧件背离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二压紧件与所述安装轴螺纹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立柱扶手具有空腔,所述安装轴嵌套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安装轴于伸出所述空腔的一侧套设有第三压紧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安装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安装结构中,安装座采用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安装轴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整量,无需使用需要根据车体构造来调整大小的补强块,增加了装饰盖的适应性,使得安装座体积相对较小,装饰盖的体积也相对较小,保证安装效果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厢,具有车体安装面;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车体安装面,所述立柱扶手伸出所述装饰盖的部分形成供乘客握持的扶手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技术效果与上述扶手安装结构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手安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扶手安装结构安装于车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扶手安装结构的表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装饰盖与密封圈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轴与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圆形固定块和直线固定块的对比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扶手安装结构 110、立柱扶手 112、空腔
114、限位套 116、第三压紧件 120、安装座
121、安装轴 122、滑块 123、卡槽
124、固定块 125、滑槽 126、卡沿
127、第一压紧件 128、安装垫片 129、第二压紧件
130、装饰盖 132、密封圈 200、车体
300、直线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安装结构100及车辆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手安装结构100,包括:立柱扶手110;安装座120,安装于立柱扶手110的一端,安装座120包括连接于立柱扶手110的安装轴121,设于安装轴121端部的滑块122,设于车体200的固定块124,以及套设于安装轴121的第一压紧件127,固定块124开设有与滑块122滑动配合的滑槽125,第一压紧件127抵压于固定块124;以及装饰盖130,套设于立柱扶手110,并盖设于安装座12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扶手110伸出装饰盖130的部分形成供乘客握持的扶手杆。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立柱扶手110也可以替换为其他连接件,适用于其他场合的立柱安装、基座安装等,例如,车厢支撑柱、座位基座等,并不限制立柱扶手110的用途,也不限制立柱扶手110的截面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立柱扶手110作为扶手杆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安装座120用于使立柱扶手110安装于车体200的地板面。安装轴121的一端连接于立柱扶手110,另一端设有滑块122,安装轴121与滑块122可以是一体形成的,也可以是机械连接的两个独立个体。固定块124设于车体200,具体可以是车体底架,可以是车体自流平面,也可以是车体其他层面。图1至图3所示为固定块124设于车体底架。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轴121与滑块122为一体结构,能够使整个安装结构更加紧凑。安装轴121的端部形成滑块122,一方面,安装轴121相对于普通的轴结构,径向尺寸相对较大,能够增加安装轴121和滑块122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传统的安装座一般在四周设置螺纹安装点,安装点周圈需要切除一圈地板布,需要较大的装饰盖才能盖住切割面,而本实施例中,滑块122在安装座120中心的占用空间相对减小了,能够满足较小体积的装饰盖130。
由于固定块124开设有滑槽125,滑块122可以相对于滑槽125滑动配合,调整立柱扶手110在车宽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因此,固定块124的体积和厚度相对于传统的补强块均较小,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低地板面环境中,不会像传统的补强块一样超出地板面较高高度,也不会在地板面外形成占地较大的周向轮廓,适应性较强,不会依赖于地板面的高度。
相对应地,装饰盖130的体积也相对较小,不用再频繁更换较大体积的型号。在同一装饰盖130的盖设范围内,滑块122可以相对于滑槽125滑动配合,调整滑块122相对于固定块124的位置。当滑块122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将第一压紧件127旋下直至压紧固定块124,使得第一压紧件127与固定块124之间无法发生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进而使得设置第一压紧件127的安装轴121无法相对于固定块124发生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从而使得设于安装轴121端部的滑块122也无法相对于固定块124发生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实现滑块122和固定块124的固定操作。可以理解的是,轴向和径向以安装轴121为参照对象。然后,下旋立柱扶手110至合适长度,锁紧立柱扶手110和安装轴121。最后,将装饰盖130扣下旋紧压紧地板面。
此外,装饰盖130与立柱扶手110可以直接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锁紧,也可以采用侧面设置螺钉的方式锁紧。如图4所示,装饰盖130与立柱扶手110之间设有密封圈114,密封圈114一般采用橡胶材质,能够增加装饰盖130与立柱扶手110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安装结构100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手安装结构100中,安装座120采用滑块122与滑槽125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安装轴121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整量,无需使用需要根据车体构造来调整大小的补强块,增加了装饰盖130的适应性,使得安装座120体积相对较小,装饰盖130的体积也相对较小,保证安装效果的美观性。
请参阅图5和图6,为了进一步地限制安装轴121与滑块122的轴向位移,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轴121与滑块122之间具有卡槽123,固定块124具有与卡槽123配合的卡沿126,卡沿126构成滑槽125的部分槽壁,用于限制安装轴121和滑块122的轴向位移。具体地,安装轴121与滑块122通过一体形成或分体形成的方式,形成卡槽123。固定块124具有卡沿126,卡沿126构成滑槽125的部分槽壁,能够与卡槽123形成卡接配合,使得卡沿126通过卡槽123限制滑块122的轴向位移,进而限制安装轴121的轴向位移。
换个角度来说,如图1所示,卡沿126也可以看成是,滑槽125构成C型槽,与滑块122滑动配合,限制安装轴121和滑块122的轴向位移。当然,还可以换成是其他的描述方式,但实质关系并不改变。
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增加滑块122相对于滑槽125的调整量,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块122沿滑槽125的滑动配合方向的尺寸小于滑槽125的对应延伸尺寸。本实施例中,滑块122沿滑槽125的滑动配合方向为车宽方向,滑槽125的对应延伸尺寸为车宽方向的尺寸。如果滑块122沿车宽方向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滑槽125沿车宽方向的尺寸,那么滑块122在滑动时,容易超出装饰盖130的盖设范围,调整量相对较小。
因此,本实施例中,滑块122沿车宽方向的尺寸小于滑槽125沿车宽方向的尺寸,可以在滑动调整中,保证滑块122与滑槽125的一定配合量,保证配合的可靠性,增加调整量的范围。同时,也能够减小装饰盖130的体积。例如,滑块122沿车宽方向的尺寸等于安装轴121沿车宽方向的尺寸,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请参阅图6和图7,为了减少固定块124的占地面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安装轴121的轴向为观察视角,固定块124的周向轮廓呈椭圆形或圆形。以固定块124的周向轮廓为圆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对比圆形固定块124和直线固定块300,圆形固定块124具有圆形C槽,直线固定块300具有直线C槽,设定圆形C槽和直线C槽的有效长度A和槽内宽度B分别对应相同,因此,二者的调整量是相同的。
对比可知,圆形固定块124的壁厚比直线固定块300的壁厚,因此,圆形固定块124的强度就比直线固定块300的强度大,圆形C槽的可靠性就比直线C槽的可靠性高。如果将直线固定块300的壁厚加厚,则直线固定块300沿槽宽方向的尺寸增大,导致直线固定块300的四个顶角突出,在调整立柱扶手110时,容易使滑块122与装饰盖130发生空间干涉,使调整量减小。另外,圆形固定块124与第一压紧件127之间的抵压面大于直线固定块300与第一压紧件127之间的抵压面,能够增加安装轴121和滑块122的固定可靠性和牢固性。
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还发现:如果直接将补强块做到车体上,例如,直接在车体上开孔拉铆钉或者做钥匙孔,如此既可以固定立柱扶手杆,也可以解决美观问题。但是,由于车体型腔是封闭的,即使开孔安装后涂覆胶水,也难以解决长期使用存在的漏水隐患。同时,如果在车体上完成开孔,则不能再调整安装位置。
为此,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块124焊接于或粘接于车体200。具体可以是车体底架,可以是车体自流平面,也可以是车体其他层面。图1至图3所示为固定块124焊接于车体底架。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可以避免在车体200上进行开孔操作,能够避免车体200产生漏水现象。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开孔的方式,使固定块124连接于车体200。
请参阅图1、图2和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压紧件127为双面螺纹螺母,双面螺纹螺母的内圈与安装轴121螺纹配合,双面螺纹螺母的外圈与装饰盖130螺纹配合。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压紧件127形成双重锁紧,减少松脱的可能性,也能够使第一压紧件127在抵压固定块124的同时,起到稳固装饰盖130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安装座120还包括安装垫片128,安装垫片128抵压于第一压紧件127的端面与固定块124的端面之间。安装垫片128通常采用橡胶垫,例如,本实施例中,采用1毫米厚的橡胶垫。安装垫片128可以增加第一压紧件127与固定块12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压紧件127难以脱离固定块124,保证滑块122与滑槽125的位置可靠性,保证滑块122在调整好位置后,相对于固定块124不再移动。此外,安装垫片128也可以避免第一压紧件127划伤固定块124,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为了进一步地确保第一压紧件127的压紧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压紧件127背离固定块124的一侧设有第二压紧件129,第二压紧件129与安装轴121螺纹配合。具体地,第二压紧件129可以采用普通螺母,与安装轴121螺纹配合,并抵压于第一压紧件127,形成对第一压紧件127的压紧作用。第一压紧件127的内螺纹和第二压紧件129的内螺纹可以采用不同牙型的,对应地,安装轴121设置不同牙型的外螺纹,以增加脱开的难度。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柱扶手110具有空腔112,安装轴121嵌套于空腔112内,安装轴121于伸出空腔112的一侧套设有第三压紧件116。具体地,在空腔112内设有限位套114,安装轴121通过螺纹锁紧的方式或过盈配合的方式与限位套114锁紧。第三压紧件116抵压于限位套114,能够减少安装轴121在受到外力时晃动,也能够锁定安装轴121与立柱扶手110的配合状态,保证安装轴121和立柱扶手110不再发生相对位移,保证安装轴121与立柱扶手110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厢,具有车体安装面;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100,固定块124设于车体安装面,立柱扶手110伸出装饰盖130的部分形成供乘客握持的扶手杆。
需要说明的是,车体安装面可以是车体底架,可以是车体自流平面,也可以是车体其他层面。图1至图3所示为固定块124设于车体底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采用上述扶手安装结构100,安装座120采用滑块122与滑槽125滑动配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安装轴121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调整量,无需使用需要根据车体构造来调整大小的补强块,增加了装饰盖130的适应性,使得安装座120体积相对较小,装饰盖130的体积也相对较小,保证安装效果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扶手;
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立柱扶手的一端,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于所述立柱扶手的安装轴,设于所述安装轴端部的滑块,设于车体的固定块,以及套设于所述安装轴的第一压紧件,所述固定块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一压紧件抵压于所述固定块;以及
装饰盖,套设于所述立柱扶手,并盖设于所述安装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与所述滑块之间具有卡槽,所述固定块具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沿,所述卡沿构成所述滑槽的部分槽壁,用于限制所述安装轴和所述滑块的轴向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的滑动配合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滑槽的对应延伸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安装轴的轴向为观察视角,所述固定块的周向轮廓呈椭圆形或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焊接于或粘接于所述车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为双面螺纹螺母,所述双面螺纹螺母的内圈与所述安装轴螺纹配合,所述双面螺纹螺母的外圈与所述装饰盖螺纹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安装垫片,所述安装垫片抵压于所述第一压紧件的端面与所述固定块的端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背离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压紧件,所述第二压紧件与所述安装轴螺纹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扶手具有空腔,所述安装轴嵌套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安装轴于伸出所述空腔的一侧套设有第三压紧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厢,具有车体安装面;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车体安装面,所述立柱扶手伸出所述装饰盖的部分形成供乘客握持的扶手杆。
CN202020973949.0U 2020-06-01 2020-06-01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3007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3949.0U CN213007771U (zh) 2020-06-01 2020-06-01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3949.0U CN213007771U (zh) 2020-06-01 2020-06-01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771U true CN213007771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3949.0U Active CN213007771U (zh) 2020-06-01 2020-06-01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7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923A (zh) * 2021-10-11 2021-11-26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跨工位可调节扶手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923A (zh) * 2021-10-11 2021-11-26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跨工位可调节扶手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07771U (zh) 扶手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05034861B (zh) 一种带滚柱导轨的汽车座椅
CN106351523A (zh) 一种非金属控制盒限位器总成
CN210416160U (zh) 隐藏式遮阳板及车辆
CN107074127B (zh) 乘坐物用座椅滑动装置、滑轨紧固体、滑轨组件以及防脱落构件
CN108466586B (zh) 车顶纵梁
CN208978767U (zh) 窗框饰板
CN202573901U (zh) 具有导游靠背的汽车用护栏
CN114876311A (zh) 一种无框车门玻璃升降导轨安装结构
CN205661524U (zh) 横拉杆总成及其球铰
CN209972259U (zh) 一种客车用车内顶扶手结构
CN208069593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高度自动调节装置
CN209022854U (zh) 高精度低回弹流线型汽车行李架铝型材
CN208469695U (zh) 一种车门的内饰结构
CN220096287U (zh) 一种带高调器的汽车b立柱上内饰板总成结构
CN209351321U (zh) 一种汽车行李架公差调节装置
CN219948087U (zh) 用于车辆的内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05836612U (zh) 乘用车顶棚拉手组件及包括其的乘用车
CN214170233U (zh) 一种窄边氧化弹锁
CN204354861U (zh) 用于汽车座椅滑轨的扭簧锁止结构
CN212447209U (zh) 一种防护型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21361946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长滑轨的铝外轨
CN220262696U (zh) 用于车辆的后背门装饰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26204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的防磨损滑轨
CN210554323U (zh) 多钣金件转动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