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8972U -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8972U
CN212998972U CN202021272339.4U CN202021272339U CN212998972U CN 212998972 U CN212998972 U CN 212998972U CN 202021272339 U CN202021272339 U CN 202021272339U CN 212998972 U CN212998972 U CN 212998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flue gas
dust removal
heat boile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23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雪利
曹喜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723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8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8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8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和除尘箱,炼焦炉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并在余热锅炉的两侧设置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有滤网板,滤网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和集尘腔,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锅炉对炼焦炉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双级除尘,由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作为前级除尘,右侧的除尘箱作为后级除尘,能够有效地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污染,并且除尘效率更高;采用连接机构将集尘箱与下压板连接,有效地避免烟尘泄漏,降低热量损耗,并且灰尘收集效率更高,同时通过螺纹套筒提高第三料口与集尘箱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降低热量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背景技术
炼焦是指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炼焦炉在炼焦过程中排出大量烟气,而这些高温烟气往往带走炉子供热量的20~50%。而现有的设备中,这部分烟气往往在过滤除尘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源损失较大,不利于生产节约,并且现有的除尘设备结构较为单一,稳定性较差,收集的灰尘直接通过进入滤袋中进行收集,烟尘容易泄漏,工作环境较差,同时会出现热量损失,不利于余热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除尘箱、出料机构和集尘箱,炼焦炉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并在余热锅炉的两侧设置除尘箱,并且左侧的除尘箱的出口与余热锅炉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右侧除尘箱的进口与余热锅炉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同时在炼焦炉的底部加工烟道,并且烟道与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有滤网板,滤网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和集尘腔,并在除尘箱的底部设置支撑座,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除尘箱的底端,并且出料机构包括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压板与除尘箱底端的出口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上压板的中心设置导向柱,导向柱的外侧加工导料台和第一料口,所述转座设置在上压板的下方,并在转座的中心设置定位柱,并且定位柱与导向柱配合,同时在定位柱的外侧加工第二料口,并且第二料口与第一料口对应配合,另在第二料口的外侧加工转环,并且转座上端面的转环与上压板配合,转座下端面的转环与下压板配合,所述下压板设置在转座的下方,下压板的中部加工第三料口,并在第三料口的外侧加工限位台,同时在第二料口和转环之间的转座上加工导向槽,并且导向槽与限位台对应配合,另在限位台对应的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加工通孔,并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所述集尘箱设置在出料机构的下方,集尘箱的顶端设置连接机构,并且包括螺纹套筒和舵环,螺纹套筒的外侧设置舵环,内部蚀刻有母螺纹,并在集尘箱的顶端蚀刻与螺纹套筒配合的母螺纹,并且螺纹套筒的顶端与下压板的出料端孔轴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余热锅炉的右侧设置烟囱,烟囱底部的进口连接风机,并且风机与余热锅炉右侧的除尘箱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箱共两个,并且集尘腔分别与烟道和余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板共两组,分别与除尘箱对应,余热锅炉左侧的滤网板采用不锈钢金属滤网板,余热锅炉右侧的滤网板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槽成对设置在转座上,并呈扇环结构,并且圆心角为1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台成对设置在下压板上,并与导向槽对应配合,并且限位台对应的圆心角为6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设置橡胶圈,并与第三料口的外壁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余热锅炉对炼焦炉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采用双级除尘,由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作为前级除尘,右侧的除尘箱作为后级除尘,能够有效地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污染,并且除尘效率更高;采用出料机构进行实现除尘箱底端出口的开闭,通过转环将转座与上压板和下压板的连接配合,并通过导向柱和定位柱配合进一步提高转座的回转性能,并由限位台和导向槽配合进行限位导向,从而第一料口与第二料口对应即可进行出料,第二料口与导向台对应,即可将第一料口封闭,出料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采用连接机构将集尘箱与下压板连接,有效地避免烟尘泄漏,降低热量损耗,并且灰尘收集效率更高,同时通过螺纹套筒提高第三料口与集尘箱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降低热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中上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中转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炼焦炉1、烟道2、余热锅炉3、烟气管道4、除尘箱5、滤网板51、滤清腔52、集尘腔53、支撑座54、出料机构6、上压板61、导向柱611、导料台612、第一料口613、转座62、定位柱621、第二料口622、导向槽623、转环624、下压板63、第三料口631、限位台632、集尘箱7、连接机构8、螺纹套筒81、舵环82、风机9和烟囱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3、除尘箱5、出料机构6和集尘箱7,炼焦炉1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3,并在余热锅炉3的两侧设置除尘箱5,并且左侧的除尘箱5的出口与余热锅炉3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右侧除尘箱5的进口与余热锅炉3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同时在炼焦炉1的底部加工烟道2,并且烟道2与余热锅炉3左侧的除尘箱5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如此通过余热锅炉3对炼焦炉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同时由余热锅炉3左侧的除尘箱5作为前级除尘,右侧的除尘箱5作为后级除尘,从而形成双级除尘,能够有效地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污染,并且除尘效率更高,所述除尘箱5的内部设有滤网板51,滤网板5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52和集尘腔53,并在除尘箱5的底部设置支撑座54,如此通过支撑座54对除尘箱5进行支撑,提高除尘箱5的稳定性,所述出料机构6设置在除尘箱5的底端,并且出料机构6包括上压板61、转座62和下压板63,上压板61与除尘箱5底端的出口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上压板61的中心设置导向柱611,导向柱611的外侧加工导料台612和第一料口613,如此通过导向柱611和导料台612配合,对集尘腔53内的灰尘进行导向,并由第一料口613排出,更加方便,所述转座62设置在上压板61的下方,并在转座62的中心设置定位柱621,并且定位柱621与导向柱611配合,同时在定位柱621的外侧加工第二料口622,并且第二料口622与第一料口613对应配合,另在第二料口622的外侧加工转环624,并且转座62上端面的转环624与上压板61配合,转座62下端面的转环624与下压板63配合,如此通过第一料口613和第二料口622对应配合,进行的灰尘的出料,并且转座62通过转环624分别与上压板61和下压板62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转座62的回转性能,并保证出料机构6的稳定,所述下压板63设置在转座62的下方,下压板63的中部加工第三料口631,并在第三料口631的外侧加工限位台632,同时在第二料口622和转环624之间的转座62上加工导向槽623,并且导向槽623与限位台632对应配合,另在限位台632对应的上压板61、转座62和下压板63上加工通孔,并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如此通过限位台632导向槽623配合,对转座62的回转进行限位,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转座62的稳定,所述集尘箱7设置在出料机构6的下方,集尘箱7的顶端设置连接机构8,并且包括螺纹套筒81和舵环82,螺纹套筒81的外侧设置舵环82,内部蚀刻有母螺纹,并在集尘箱7的顶端蚀刻与螺纹套筒81配合的母螺纹,并且螺纹套筒81的顶端与下压板63的出料端孔轴配合,如此通过连接机构8将集尘箱7与除尘箱5连接,更加稳定,并通过螺纹套筒8与下压板63配合,提高气密性,有效地降低热量损耗。
所述余热锅炉3的右侧设置烟囱10,烟囱10底部的进口连接风机9,并且风机9与余热锅炉3右侧的除尘箱5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
所述除尘箱5共两个,并且集尘腔53分别与烟道2和余热锅炉3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
所述滤网板51共两组,分别与除尘箱5对应,余热锅炉3左侧的滤网板51采用不锈钢金属滤网板,余热锅炉3右侧的滤网板51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造。
所述导向槽623成对设置在转座62上,并呈扇环结构,并且圆心角为120度。
所述限位台632成对设置在下压板63上,并与导向槽623对应配合,并且限位台632对应的圆心角为60度。
所述螺纹套筒81的顶端设置橡胶圈,并与第三料口631的外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由风机9提供负压,将炼焦炉1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2进入烟气管道4内进行流通,并通过余热锅炉3对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同时由余热锅炉3左侧的除尘箱5作为对烟气进行初步除尘,右侧的除尘箱5对降温后的烟气进一步除尘,有效地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污染。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除尘箱、出料机构和集尘箱,其特征在于,炼焦炉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并在余热锅炉的两侧设置除尘箱,并且左侧的除尘箱的出口与余热锅炉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右侧除尘箱的进口与余热锅炉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同时在炼焦炉的底部加工烟道,并且烟道与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有滤网板,滤网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和集尘腔,并在除尘箱的底部设置支撑座,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除尘箱的底端,并且出料机构包括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压板与除尘箱底端的出口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上压板的中心设置导向柱,导向柱的外侧加工导料台和第一料口,所述转座设置在上压板的下方,并在转座的中心设置定位柱,并且定位柱与导向柱配合,同时在定位柱的外侧加工第二料口,并且第二料口与第一料口对应配合,另在第二料口的外侧加工转环,并且转座上端面的转环与上压板配合,转座下端面的转环与下压板配合,所述下压板设置在转座的下方,下压板的中部加工第三料口,并在第三料口的外侧加工限位台,同时在第二料口和转环之间的转座上加工导向槽,并且导向槽与限位台对应配合,另在限位台对应的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加工通孔,并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所述集尘箱设置在出料机构的下方,集尘箱的顶端设置连接机构,并且包括螺纹套筒和舵环,螺纹套筒的外侧设置舵环,内部蚀刻有母螺纹,并在集尘箱的顶端蚀刻与螺纹套筒配合的母螺纹,并且螺纹套筒的顶端与下压板的出料端孔轴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的右侧设置烟囱,烟囱底部的进口连接风机,并且风机与余热锅炉右侧的除尘箱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共两个,并且集尘腔分别与烟道和余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板共两组,分别与除尘箱对应,余热锅炉左侧的滤网板采用不锈钢金属滤网板,余热锅炉右侧的滤网板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成对设置在转座上,并呈扇环结构,并且圆心角为1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成对设置在下压板上,并与导向槽对应配合,并且限位台对应的圆心角为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设置橡胶圈,并与第三料口的外壁配合。
CN202021272339.4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Active CN212998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2339.4U CN21299897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2339.4U CN21299897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8972U true CN212998972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2339.4U Active CN21299897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8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5260A (zh) 一种转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及布袋除尘工艺
CN212998972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CN202195467U (zh) 焦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9828518U (zh) 一种蒸汽、废水热能再利用系统
CN207552265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气体分离设备
CN104084323A (zh) 一种回收余热的旋风除尘器
CN212293435U (zh) 炭化炉废气再利用装置
CN215196099U (zh) 一种尾气余热利用多段除尘装置
CN210113269U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效快速的生物质气化装置
CN212584983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8082218U (zh) 一种工业废气除尘除气装置
CN210131907U (zh) 工业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装置
CN202254983U (zh) 一种水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13686781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余热回收装置
CN212581824U (zh) 一种除尘除焦一体化生物质气化炉
CN220103162U (zh) 一种移动式热量回收装置
CN212108446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热力焚化装置
CN203916935U (zh) 一种回收余热的旋风除尘器
CN220506759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3866054U (zh) 一种椰壳炭炭化炉
CN216919432U (zh) 出铝抬包烟气及残极余热回收与净化的装置
CN219783851U (zh) 一种负极尾气管道冷凝回收设备
CN210314341U (zh) 一种高炉烟气的余热发电装置
CN218154226U (zh)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回收装置
CN220322161U (zh) 一种易于清灰的热管煤气换热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