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0347U - 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80347U CN212980347U CN202021250983.1U CN202021250983U CN212980347U CN 212980347 U CN212980347 U CN 212980347U CN 202021250983 U CN202021250983 U CN 202021250983U CN 212980347 U CN212980347 U CN 2129803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width direction
- reinforcement
- vehicle width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配置在车辆前部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梁(10L、10R);配置在左右一对前侧梁(10L、10R)之间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上梁(11);以及配置在前上梁(11)的左端部,以前后宽度在车宽方向内侧部(22)比车宽方向外侧部(21)减小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件(2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中,已知有对散热器等冷却部件进行支承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第5629411号公报中,公开了配置在车辆前部的保险杠加强件的后侧并对散热器进行支承的车辆用冷却部件支承装置。车辆用冷却部件支承装置具备:以形成大致长方形的框形状的方式连结的多个框构件;以及跨越构成框形状的角部的一对框构件而一体设置的连结构件。多个框构件是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散热器支承件上部、在散热器支承件上部的下方与散热器支承件上部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散热器支承件下部、以及沿着车宽方向分离配置并将散热器支承件上部与散热器支承件下部连结的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件侧部。连结构件以与一对框构件分别相接的方式具有帽截面形状。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框构件从车辆前方受到预想以上的冲击力的情况下,框构件向车辆后方过度地移动。因此,在框构件的后方配置PCU等保护部件的情况下,框构件可能会与保护部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抑制横梁与保护部件接触的车身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车身结构(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左右一对侧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侧梁10L、10R),其配置在车辆前部或车辆后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横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上梁11),其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加强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加强件20),其配置在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一端部以及车宽方向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以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在车宽方向内侧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宽方向外端部21)比车宽方向外侧部减小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加强件具备:缩幅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缩幅部23),其在所述车宽方向内侧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内侧,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比所述车宽方向外侧部小;以及倾斜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倾斜部24),其在所述车宽方向外侧部与所述缩幅部之间倾斜地配置。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与所述横梁连结的托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托架30),所述托架经由分离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分离部31)配置在比所述加强件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托架配置在比所述横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连结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连结构件40),该连结构件设置在所述侧梁的上端部,与所述横梁以及所述加强件分别重叠并将所述横梁和所述加强件连结。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具备从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向下方延伸的纵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纵壁46以及后纵壁47),所述纵壁具备比所述侧梁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方伸出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内方伸出部42)。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可以是,所述横梁是在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隔壁3)中位于上部的前上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前上梁11)。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1)的方案,具备配置在横梁的车宽方向一端部以及车宽方向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以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在车宽方向内侧部比车宽方向外侧部减小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件,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碰撞时,横梁变形(压溃),由此吸收冲击载荷。因此,在比横梁靠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配置保护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横梁朝向保护部件移动。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抑制横梁与保护部件接触。
根据上述(2)的方案,加强件具备在车宽方向内侧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内侧且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比车宽方向外侧部小的缩幅部,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与缩幅部在加强件的车宽方向内侧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情况相比,在车辆碰撞时,横梁容易变形,容易吸收冲击载荷。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朝向保护部件移动。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与保护部件接触。
此外,加强件具备在车宽方向外侧部与缩幅部之间倾斜地配置的倾斜部,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能够将对于横梁输入的载荷经由倾斜部向车宽方向外侧部传递。
根据上述(3)的方案,还具备与横梁连结的托架,从而对于向横梁输入的载荷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
此外,托架经由分离部配置在比加强件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碰撞时,横梁以分离部为起点折弯,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朝向保护部件移动。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与保护部件接触。
根据上述(4)的方案,托架配置在比横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与托架配置在比横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在车辆碰撞时,横梁容易变形,容易吸收冲击载荷。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朝向保护部件移动。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与保护部件接触。
此外,托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从而对于向横梁输入的载荷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
根据上述(5)的方案,还具备设置在侧梁的上端部,与横梁以及加强件分别重叠并将横梁和加强件连结的连结构件,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能够对侧梁与横梁的连结部分进行加强,能够将车辆碰撞时的载荷向车身传递,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朝向保护部件移动。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横梁与保护部件接触。
此外,能够将护罩开闭时的载荷向车身传递。
此外,对于向横梁输入的载荷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因此,能够将侧梁以及横梁设为开放截面形状,与设为闭合截面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重量增加。
根据上述(6)的方案,连结构件具备从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向下方延伸的纵壁,纵壁具备比侧梁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方伸出部,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能够对侧梁与横梁的连结部分进行加强,能够将车辆碰撞时以及护罩开闭时的载荷向车身传递。
根据上述(7)的方案,横梁是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中位于上部的前上梁,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前方碰撞时,前上梁变形(压溃),由此吸收冲击载荷。因此,在比前上梁靠后侧的位置配置保护部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前上梁朝向保护部件移动。因此,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抑制前上梁与保护部件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加强件周边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加强件周边的立体图,是表示卸下了前上梁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加强件周边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前隔壁的车辆前方碰撞时的变形模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车身前部结构(车身结构);3:前隔壁;10L、10R:前侧梁(侧梁);11:前上梁(横梁);20:加强件;21:车宽方向外侧部;22:车宽方向内侧部;23:缩幅部;24:倾斜部;30:托架;31:分离部;40:连结构件;42:内方伸出部;46:前纵壁(纵壁);47:后纵壁(纵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列举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电动车辆(车辆)的前部(车身前部结构)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的线CL。
<车身前部结构1>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配置在车辆前部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框架2L、2R、与左右一对前侧框架2L、2R的前端部连结的前隔壁3、以及配置在前隔壁3的后方的保护部件4。
保护部件4配置于由左右一对前侧框架2L、2R以及前隔壁3划分出的空间(例如马达室5)。保护部件4包括用于驱动车辆的马达、蓄电池以及控制装置(例如,PDU:动力驱动单元)等。图中符号8表示包括PDU6以及与PDU6连接的配线7等的高电压构件。高电压构件8在马达室5内配置于比车身左右中心线CL靠左侧的区域。图中符号9表示用于对护罩(未图示)进行支承的护罩托架。
<前隔壁3>
图2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立体图。图3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立体图。在图2以及图3中,省略保护部件4等的图示。
如图2所示,前隔壁3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具有长度的大致长方形的框状。例如,在前隔壁3的框部内配置散热器等冷却部件(未图示)。
前隔壁3具备:配置在车辆前部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梁10L、10R(侧梁);配置在左右一对前侧梁10L、10R之间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上梁11(横梁);配置在前上梁11的下方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下梁12;配置在前上梁11的左端部的加强件20;与前上梁11连结的托架30;以及将前上梁11和加强件20连结的连结构件40。
<加强件20>
如图1所示,加强件20配置在高电压构件8的前方。加强件20配置于与高电压构件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如图6所示,加强件20以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以下也称为“前后宽度”。)在车宽方向内侧部22比车宽方向外侧部21减小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加强件20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以向下方凸出的方式凹陷。
如图6所示,加强件20具备:位于车宽方向内侧部22的后侧,且前后宽度比车宽方向外侧部21小的缩幅部23;以及倾斜地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部21与缩幅部23之间的倾斜部24。
缩幅部23是加强件20的位于车宽方向最内端的部分。
在俯视观察下,倾斜部24以随着从加强件20的前壁车宽方向内端朝向缩幅部23而位于后方的方式倾斜。
在图6中,符号W1表示加强件20的车宽方向外侧部21的前后宽度,符号W2表示缩幅部23的前后宽度。缩幅部23的前后宽度W2比车宽方向外侧部21的前后宽度W1小(W2<W1)。
在图7的剖视观察下,加强件20具有下方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倒U字形状)。加强件20配置在具有帽截面形状的前上梁11的内侧。加强件20具备:沿着前上梁11的上表面的上壁部25;沿着前上梁11的前表面的前壁部26;以及沿着前上梁11的后表面的后壁部27。上壁部25、前壁部26以及后壁部27由同一构件一体形成。在主视观察下,加强件20以随着从前壁部26下缘的车宽方向内端朝向缩幅部23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参照图4)。
前上梁11的后表面部17比前上梁11的前表面部16向下方延伸得长。加强件20的后壁部27比加强件20的前壁部26向下方延伸得长。加强件20的前壁部26下端位于比前上梁11的前表面部16下突缘部靠上方的位置。加强件20的后壁部27下端位于比前上梁11的后表面部17下突缘部靠上方的位置。
以下,将加强件20的上壁部25与前壁部26的角部28也称为“加强件前角部28”,将加强件20的上壁部25与后壁部27的角部29也称为“加强件后角部29”。
加强件前角部28具有比前上梁11的上表面部15与前表面部16的角部18大的曲率半径。
加强件后角部29具有与加强件前角部28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在剖视观察下,加强件20的后壁部27以加强件后角部29从前上梁11的上表面部15与后表面部17的角部19分离的方式呈曲柄状地延伸。
<托架30>
如图1所示,托架30与前上梁11的车宽方向中央连结。托架30隔着分离部31配置在比加强件2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分离部31是指前上梁11中加强件20与托架30之间的部分。即,分离部31是前上梁11中未设置加强件20以及托架30的部分(参照图5)。
如图3所示,托架30配置在比前上梁11的前后中央部靠后侧的位置。托架30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托架30具有沿着前上梁11的上表面部15与后表面部17的角部19的外形。托架30以跨越前上梁11的上表面部15和后表面部17的方式弯折。
<连结构件40>
如图2所示,连结构件40设置在左前侧梁10L的上端部。连结构件40配置成与前上梁11以及加强件20分别重叠。连结构件40通过多个螺栓(未图示)与前上梁11以及加强件20连结。即,前上梁11、加强件20以及连结构件40由共同的螺栓紧固(一并紧固)。
如图4所示,连结构件40具备与左前侧梁10L结合的结合面部41以及比左前侧梁10L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方伸出部42。
连结构件40的结合面部41分别焊接于具有向车宽方向外方开放的U字截面形状的左前侧梁10L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
连结构件40的内方伸出部42通过螺栓(未图示)与前上梁11以及加强件20(参照图7)连结。
在图7的剖视观察下,连结构件40具有向下方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倒U字形状)。连结构件40具备:沿着加强件20的上壁部25的基壁45;沿着加强件20的前壁部26的前纵壁46;以及沿着加强件20的后壁部27的后纵壁47。基壁45、前纵壁46以及后纵壁47通过同一构件一体形成。
如图6所示,在俯视观察下,基壁45的左缘部以越靠前侧则越位于车宽方向内方的方式倾斜。
如图8所示,前纵壁46从基壁45的前缘部向下方延伸。
后壁部27从基壁45的后缘部向下方延伸。
在主视观察下,前纵壁46以及后纵壁47的下缘部以越靠车宽方向内侧则越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
在图7的剖视观察下,后纵壁47比前纵壁46向下方延伸得长。
前纵壁46下端的上下高度位置位于前上梁11的前表面部16下突缘部与加强件20的前壁部26下端之间。后纵壁47下端位于与加强件20的后壁部27下端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
基壁45与前纵壁46的角部48(以下也称为“连结前角部48”。)具有与加强件前角部28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在剖视观察下,前纵壁46以连结前角部48从加强件前角部28分离的方式呈曲柄状地延伸。
基壁45与后纵壁47的角部49(以下也称为“连结后角部49”。)具有与连结前角部48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在剖视观察下,基壁45以及后纵壁47以连结后角部49从加强件后角部29分离的方式分别呈曲柄状地延伸。
在图中,符号15h表示在前上梁11的上表面部15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16h表示在前上梁11的前表面部16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17h表示在前上梁11的后表面部17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25h表示在加强件20的上壁部25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26h表示在加强件20的前壁部26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27h表示在加强件20的后壁部27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45h表示在基壁45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45u表示在基壁45的内表面(下表面)设置的螺母,符号46h表示在前纵壁46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46u表示在前纵壁46的内表面(后表面)设置的螺母,符号47h表示在后纵壁47设置的螺栓插通孔,符号47u表示在后纵壁47的内表面(前表面)设置的螺母。
<车辆前方碰撞时的变形模式>
图9是实施方式的前隔壁3的车辆前方碰撞时的变形模式的说明图。在图9中,通过双点划线表示前隔壁3的变形前的状态,通过实线表示变形后的状态,通过阴影区域表示前上梁11中变形(压溃)的部分。
如图9所示,在车辆前方碰撞时,通过前上梁11变形(压溃)来吸收冲击载荷。在车辆前方碰撞时,在前上梁11中,托架30、加强件20的缩幅部23以及倾斜部24的前方的部分(图中阴影区域)向车辆后方变形(压溃)。
冲击载荷在输入到前上梁11之后,经由托架30(图中箭头V1方向)向加强件20的缩幅部23传递。传递到缩幅部23的载荷向加强件20的前部和后部传递。传递到加强件20的前部的载荷经由倾斜部24(图中箭头V2方向)并经由加强件前角部28(图中箭头V3方向),向车宽方向外侧部21传递。传递到加强件20的后部的载荷经由加强件后角部29(图中箭头V4方向)向车宽方向外侧部21传递。
在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托架30与加强件20之间夹设分离部31,因此在车辆前方碰撞时,前上梁11容易以分离部31为起点变形。即,前上梁11以分离部31为起点折弯。另一方面,在前上梁11中,加强件20的周边部分难以变形。即,加强件20的周边部分如块那样保持形状,因此能够抑制向车辆后方过度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前上梁11朝向高电压构件8移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1具备:配置在车辆前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梁10L、10R;配置在左右一对前侧梁10L、10R之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上梁11;以及配置在前上梁11的左端部,以前后宽度在车宽方向内侧部22比车宽方向外侧部21减小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件20。
根据该结构,在车辆前方碰撞时,通过前上梁11向变形(压溃)来吸收冲击载荷。因此,在比前上梁11靠后侧的位置配置高电压构件8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前上梁11朝向高电压构件8移动。因此,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抑制前上梁11与高电压构件8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强件20具备在车宽方向内侧部22中位于后侧且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比车宽方向外侧部21小的缩幅部23,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与缩幅部23在加强件20的车宽方向内侧部22中位于前侧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前方碰撞时,前上梁11容易变形,容易吸收冲击载荷。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朝向高电压构件8移动。因此,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与高电压构件8接触。
并且,加强件20具备在车宽方向外侧部21与缩幅部23之间倾斜地配置的倾斜部24,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能够将对前上梁11输入的载荷经由倾斜部24向车宽方向外侧部21传递。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具备与前上梁11连结的托架30,从而对于向前上梁11输入的载荷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
并且,托架30经由分离部31配置在比加强件2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在车辆前方碰撞时,前上梁11以分离部31为起点折弯,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朝向高电压构件8移动。因此,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与高电压构件8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托架30配置在比前上梁11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后侧的位置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与托架30配置在比前上梁11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在车辆前方碰撞时,前上梁11容易变形,容易吸收冲击载荷。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朝向高电压构件8移动。因此,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与高电压构件8接触。
并且,托架30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从而对于向前上梁11输入的载荷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具备设置在前侧梁10L、10R的上端部,与前上梁11以及加强件20分别重叠并将前上梁11和加强件20连结的连结构件40,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能够对前侧梁10L、10R与前上梁11的连结部分进行加强,能够将车辆前方碰撞时的载荷向车身传递,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朝向高电压构件8移动。因此,在车辆前方碰撞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前上梁11与高电压构件8接触。
此外,能够将护罩开闭时的载荷向车身传递。
此外,对于向前上梁11输入的载荷能够确保充分的刚性。因此,能够将前侧梁10L、10R以及前上梁11设为开放截面形状,与设为闭合截面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重量增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结构件40具备从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向下方延伸的纵壁,纵壁具备比前侧梁10L、10R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方伸出部42,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能够对前侧梁10L、10R与前上梁11的连结部分进行加强,能够将车辆前方碰撞时以及护罩开闭时的载荷向车身传递。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车身结构是配置于车辆前部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车身结构可以是配置于车辆后部的车身后部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横梁是在配置于车辆前方的前隔壁3中位于上部的前上梁11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横梁可以是在配置于车辆后方的车身后部结构中位于上部的后上梁。例如,横梁可以是在前隔壁3中位于下部的前下梁12。即,横梁只要配置在左右一对侧梁之间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加强件20配置在前上梁11的左端部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加强件20可以配置在前上梁11的右端部。例如,加强件20可以配置于前上梁11的两端部。即,加强件20只要配置于横梁的车宽方向一端部以及车宽方向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加强件20具备在车宽方向内侧部22中位于后侧(车辆前后方向内侧)且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比车宽方向外侧部21小的缩幅部23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缩幅部23可以在加强件20的车宽方向内侧部22中位于前侧(车辆前后方向外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具备与前上梁11连结的托架30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前上梁11不连结托架30。例如,前上梁11只要具有能够耐受护罩开闭时的载荷以及散热器的支承载荷的刚性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托架30经由分离部31配置在比加强件2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托架30可以不经由分离部31地配置在比加强件2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例如,可以在横梁中托架30与加强件20之间设置凹部或薄壁部等脆弱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托架30配置在比前上梁11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后侧的位置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托架30可以配置在比前上梁11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具备设置在前侧梁10L、10R的上端部,与前上梁11以及加强件20分别重叠并将前上梁11和加强件20连结的连结构件40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前侧梁10L、10R的上端部不设置连结构件40。例如,前上梁11以及加强件20可以直接连结于前侧梁10L、10R的上端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加强件20配置于与高电压构件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加强件20可以配置于与高电压构件8以外的保护部件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说明了高电压构件8在马达室5中配置于比车身左右中心线靠左侧的区域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高电压构件8可以在马达室5中配置于比车身左右中心线靠右侧的区域。例如,高电压构件8可以在马达室5中相对于车身左右中心线而配置于左右两侧的区域。高电压构件8的配置位置可以根据要求规格进行变更。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的变更,也可以将上述的变形例适当组合。
Claims (7)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左右一对侧梁,其配置在车辆前部或车辆后部,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横梁,其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侧梁之间,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以及
加强件,其配置于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一端部以及车宽方向另一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并以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在车宽方向内侧部比车宽方向外侧部减小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具备:
缩幅部,其在所述车宽方向内侧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内侧,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比所述车宽方向外侧部小;以及
倾斜部,其在所述车宽方向外侧部与所述缩幅部之间倾斜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与所述横梁连结的托架,
所述托架隔着分离部而配置在比所述加强件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配置在比所述横梁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靠车辆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并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结构还具备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设置在所述侧梁的上端部,与所述横梁以及所述加强件分别重叠并将所述横梁和所述加强件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构件具备从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向下方延伸的纵壁,
所述纵壁具备比所述侧梁更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方伸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是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前隔壁中位于上部的前上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23582A JP6943923B2 (ja) | 2019-07-02 | 2019-07-02 | 車体構造 |
JP2019-123582 | 2019-07-0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80347U true CN212980347U (zh) | 2021-04-16 |
Family
ID=74199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50983.1U Active CN212980347U (zh) | 2019-07-02 | 2020-06-30 | 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43923B2 (zh) |
CN (1) | CN212980347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27512B2 (ja) * | 2003-06-06 | 2009-09-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の結合構造 |
JP2008126797A (ja) * | 2006-11-20 | 2008-06-05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2010149601A (ja) * | 2008-12-24 | 2010-07-08 | Toyota Motor Corp | 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構造 |
JP2013124044A (ja) * | 2011-12-15 | 2013-06-24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
-
2019
- 2019-07-02 JP JP2019123582A patent/JP694392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30 CN CN202021250983.1U patent/CN212980347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43923B2 (ja) | 2021-10-06 |
JP2021008226A (ja) | 2021-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39627B (zh) | 车辆后部构造 | |
US11001308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EP3431371B1 (en) | Vehicle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 |
US9821850B2 (en) | Impact load reduction structure | |
CN110588303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EP3064389B1 (en) | Battery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 |
JP6647332B2 (ja) | 車両後部構造 | |
US9242675B2 (en) | Automobile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 |
CN110352157A (zh) |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 |
CN107922015B (zh) | 车辆的框架结构 | |
CN110901362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CN109318994B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JP2024017605A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US20240278838A1 (en) | Front frame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 |
CN112977620A (zh) | 前车身加强结构 | |
JP6674494B2 (ja) | 車両後部構造 | |
CN110884567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212980347U (zh) | 车身结构 | |
US20230101857A1 (en) | Vehicle body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 |
KR20210071116A (ko) | 고전압배터리가 장착되는 차체 | |
US12049130B2 (en) |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 |
JP7448503B2 (ja) | 車両 | |
US11701958B2 (en) | Electric powered vehicle | |
JP7110944B2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CN109204495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