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9113U - 一种双保险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保险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9113U
CN212979113U CN202022191123.1U CN202022191123U CN212979113U CN 212979113 U CN212979113 U CN 212979113U CN 202022191123 U CN202022191123 U CN 202022191123U CN 212979113 U CN212979113 U CN 212979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top plate
upper die
block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911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
俞周艳
周航愉
朱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zhong Mou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zhong Mou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zhong Mou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zhong Mou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911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9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9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9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保险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开模保险、合模保险、顶板、侧抽块以及抽杆,抽杆的上端设置于顶板上,抽杆的下端设有倾斜布置的限位滑轨;侧抽块滑动设置于上模内,侧抽块、上模以及下模之间围成有成型腔,且侧抽块上远离成型腔的一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滑轨内;顶板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上模的上方,且上下移动顶板可迫使侧抽块滑动进出成型腔;开模保险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合模保险设置于顶板与上模之间。其通过上下移动顶板可同时控制所有的侧抽块实现抽芯与进芯,在抽芯之前通过开模保险对上模以及下模进行锁紧,在合模之前通过合模保险限制进芯,且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成本低,便于安装和操控,对气缸的需求少。

Description

一种双保险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双保险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模具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领域,其主要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以及下模之间形成有模腔,上模或者下模上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浇道,通过浇道向模腔内注入液态原料,待其冷却成型后得以形成特定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但是,对于一些外形结构比较复杂产品而言,采用传统的上模以及下模往往难以达到要求。如图1所示,一种游艇发动机上的油罩盖(油罩盖的附图标记为100),其注塑成型时需要在侧面形成让位孔(让位孔的附图标记为101)以及多个螺钉安装孔(螺钉安装孔的附图标记为102),因此需要设置多个侧抽芯机构,在开模前,先抽出侧抽芯机构后,再完成脱模。
现有技术中,每个侧抽芯都需要通过气缸进行驱动,而且各个侧抽芯的抽芯方向互不相同,气缸与侧抽芯之间的装配难度大,以及对气缸的控制繁琐、操作复杂,而且前期的投入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成本低,便于安装,易于操控,且对气缸需求少的双保险模具。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成本低,便于安装,且易于操控的开模保险。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成本低,便于安装,且易于操控的合模保险。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保险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开模保险、合模保险、顶板、若干个侧抽块以及若干个抽杆,所述抽杆的上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抽杆的下端设有倾斜布置的限位滑轨;所述侧抽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上模内,所述侧抽块、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之间围成有成型腔,且所述侧抽块上远离所述成型腔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轨内;所述顶板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上方,且上下移动所述顶板可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动进出所述成型腔;所述开模保险设置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在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之前,得以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所述合模保险设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之间,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之前,得以限制所述侧抽块滑进所述成型腔。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迫使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分离。其优点是: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需要对所述顶板的施加向下的压力,才能平衡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从而确保所述顶板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在开模前,当撤去施加在所述顶板上的压力或者向上移动所述顶板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都可以限制所述上模跟随所述顶板向上移动,从而确保抽芯操作完成后,再进行开模操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氮气弹簧。其优点是:氮气弹簧的体积小、弹力大、行程长、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弹力曲线平缓,以及不需要预紧等等,它具有金属弹簧、橡胶和气垫等常规弹性组件难于完成的工作,得以简化模具设计和制造,方便模具安装和调整,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定位滑杆,所述上模的上表面上设有定位滑孔,所述定位滑杆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孔内。其优点是:所述定位滑杆与所述定位滑孔之间的滑动配合,得以避免因所述第一弹性件出现安装误差或者所述第一弹性件发生水平摆动而降低所述顶板移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从而提高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定位杆,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上均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孔。其优点是,通过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之间的滑动限位配合,得以提高所述顶板、所述上模以及下模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精度。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挂接部,所述上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部;当所述顶板向上移动,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后,所述挂接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并带动所述上模向上移动。其优点是:当所述顶板向上移动,并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后,所述挂接部才开始与所述固定部接触,从而可以带动所述上模向上移动,进而完成开模。其结构简单,且整个过程中,只需要设置驱动所述顶板上下移动的气缸,无需设置驱动所述侧抽块实现抽芯操作以及所述上模完成开模操作的气缸,从而大大降低对气缸的需要,进而降低了前期的投入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开模保险包括锁紧杆以及锁紧块,所述上模的外侧壁上设有容纳孔,所述锁紧杆设置于所述下模上,且所述锁紧杆上靠近所述容纳孔的表面上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孔内,且当所述锁紧块的外端滑入所述锁紧槽内时,得以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其优点是:由于在开模前,需要先进行抽芯操作,避免因直接打开所述上模而使损坏产品以及模具,因此,通过所述开模保险,得以避免所述上模在所述侧抽块完成抽芯操作之前进行开模操作(即当所述侧抽块完成抽芯操作之前,通过向外滑动所述锁紧块,始终保持所述锁紧块的外端滑入所述锁紧槽内,所述锁紧杆得以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当所述侧抽块完成抽芯操作之后,通过向内滑动所述锁紧块,使所述锁紧块的外端与所述锁紧槽分离,所述锁紧杆得以失去对所述上模的锁紧,从而可以打开所述上模完成开模操作)。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锁紧块脱离所述容纳孔。其优点是:在所述限位块的限位下,得以避免滑动所述锁紧块的过程中,使所述锁紧块脱离所述容纳孔,从而确保所述锁紧块与所述容纳孔之间滑动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容纳孔的内底部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迫使所述锁紧块向外滑动。其优点是: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当每次向内滑动所述锁紧块后,所述锁紧块都可以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外滑动,便于自动滑入所述锁紧槽内实现锁紧,从而大大降低操控所述锁紧块的难度;而且,在所述锁紧块的外端滑入所述锁紧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对所述锁紧块具有弹性支撑作用,得以避免所述锁紧块自发性的向所述容纳孔内滑动,从而提高所述锁紧杆对所述上模的锁紧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其优点是:其结构简单,易变形,弹性大,且稳定性好,得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锁紧块上设有第二斜面;当所述顶板向上移动,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后,所述第一斜面开始作用于所述第二斜面上,迫使所述锁紧块向所述容纳孔内滑动,直到所述锁紧块与所述锁紧槽分离。其优点是:当所述顶板向上移动时,首先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从而在完成抽芯操作后,通过所述第一斜面作用在所述第二斜面上,得以迫使所述锁紧自动向所述容纳孔内滑动,直到所述锁紧块与所述锁紧槽分离后,所述顶板得以带动所述上模整体向上移动,从而自动完成开模操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的下边向下延伸有限位面,当所述第一斜面滑到所述锁紧块的上方时,所述限位面得以限制所述锁紧块向外滑出。其优点是:在通过所述第一斜面作用在所述第二斜面上,迫使所述锁紧自动向所述容纳孔内滑动的过程中,若一旦所述第一斜面滑至所述锁紧块的上方后,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锁紧块自动向外滑动,并限制所述第一斜面重新与所述锁紧块接触,则在合模时,所述锁紧块会限制所述拉杆向下移动,从而无法完成合模操作。在所述限位面的作用下,当所述第一斜面滑到所述锁紧块的上方时,所述限位面得以限制所述锁紧块向外滑出。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架,所述拉杆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架上。其优点是:所述限位架可以提高所述拉杆上下移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从而确保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锁紧杆的上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面向所述第二斜面布置。其优点是:合模时,所述倒角可以与所述第二斜面相互作用,从而迫使所述锁紧块向所述容纳孔内滑动,进而避免因所述锁紧块卡住所述锁紧杆而无法完成合模操作。
优选的,所述合模保险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当所述滑块向所述上模方向滑动,直到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接触时,得以限制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上模向下移动;当所述滑块向远离所述上模方向滑动,直到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分离后,所述顶板得以相对于所述上模向下移动。其优点是: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操作时只需控制所述滑块的滑动,使其下端完成与所述上模的上端进行接触或者分离,即合模前先控制所述滑块滑动至其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接触,从而实现对所述顶板以及所述上模之间的锁紧,避免合模操作完成前,所述侧抽块先滑入所述成型腔内。由于,一旦所述侧抽块在合模操作完成之前先滑入所述成型腔内,则在合模瞬间,所述侧抽块与所述下模之间容易发生冲撞,从而损坏模具。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迫使所述滑块向所述上模方向滑动。其优点是:当向上移动所述顶板并完成抽芯操作之后,且在所述挂接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之时,即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之间的距离处于最大时,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滑块自动向所述所述上模方向滑动,从而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顶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其优点是:其结构简单,易变形,弹性大,且稳定性好,得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整个所述滑块全部滑至所述上模与所述顶板之间。其优点是:可以通过所述限位部对所述滑块的滑动幅度进行限位,确保所述滑块的下端滑动至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接触后,即可停止滑动,得以避免因所述滑块的整个部分全部滑到所述上模与所述顶板之间,从而增加向外滑动所述滑块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设有第三斜面;所述滑块上下贯穿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位于所述上模的外侧,且所述插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四斜面;当向下移动所述顶板,使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后,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插孔内,且所述第三斜面作用于所述第四斜面上,迫使所述滑块向远离所述上模方向滑动,使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分离,所述顶板得以相对于所述上模向下移动,并迫使所述侧抽块自动滑入所述成型腔内。其优点是:当向下移动所述顶板,使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完成合模后,得以通过所述第三斜面作用在所述第四斜面上,从而迫使所述滑块自动向远离所述上模方向滑动,使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分离后,得以继续向下移动所述顶板,进而迫使所述侧抽块自动滑进所述成型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斜面上设有蓄油槽。其优点是:所述蓄油槽可以用于储存固态或半固态润滑油,从而提高所述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灵敏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抽杆的上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抽杆的下端设有倾斜布置的限位滑轨;又由于所述侧抽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上模内,且所述侧抽块上远离所述成型腔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轨内;则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顶板时,在所述限位滑轨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上模对所述侧抽芯的滑动限位的作用下,迫使所述侧抽块仅可以在所述上模内滑动,得以实现所述侧抽块可滑动地进出所述成型腔,从而可以实现抽芯操作,且抽芯操作简单、方便;
(2)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方向和/或不同倾斜角度的所述限位滑轨,从而在上下移动所述顶板时,可以实现沿不同的方向进行抽芯操作;
(3)其可以通过在多个所述抽杆上分别设置不同方向和/或不同倾斜角度的所述限位滑轨,从而在上下移动所述顶板时,可以同时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多个抽芯操作,且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也无需分别设置驱动各个所述侧抽块滑动的气缸,得以降低前期的投入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4)由于所述开模保险设置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在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之前,得以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从而可以确保所述侧抽块完成抽芯操作之后再进行开模操作,避免因所述侧抽块未抽出就进行开模而使成型的产品报废;
(5)由于所述合模保险设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之间,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之前,得以限制所述侧抽块滑进所述成型腔,从而可以确保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之后再进行进芯操作,否则,一旦合模之前所述侧抽块滑进所述成型腔,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瞬间,所述侧抽块容易顶坏所述下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游艇发动机油罩盖的立体图;
图2为双保险模具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顶板与上模的分离状态图;
图5为顶板立体图;
图6~7是侧抽块的工作原理图;
图8是双保险模具的主视图;
图9~10是开模保险的工作原理图;
图11~13是合模保险的工作原理图;
图14是蓄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10、定位孔;11、定位滑孔;12、固定部;13、容纳孔;14、限位块; 15、限位架;16、限位部;17、限位滑槽;18、竖直滑槽;19、安装槽;2、下模;3、侧抽块; 4、顶板;41、定位滑杆;42、挂接部;43、定位杆;5、抽杆;51、限位滑轨;6、成型腔;7、第一弹性件;8、开模保险;81、锁紧杆;811、锁紧槽;812、倒角;813、容纳槽;82、锁紧块;821、第二斜面;83、第二弹性件;84、拉杆;841、第一斜面;842、限位面;9、合模保险;91、滑块;911、插孔;912、第四斜面;92、第三弹性件;93、插杆;931、第三斜面; 932、蓄油槽;100、油罩盖;101、让位孔;102、螺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参照图1-14,一种双保险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侧抽块3、顶板4、抽杆5、成型腔6、第一弹性件7、开模保险8以及合模保险9;顶板4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上模1 的上方,抽杆5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于顶板4上,抽杆5的下端设有倾斜布置的限位滑轨51。侧抽块3滑动设置于上模1内,可以通过在上模1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滑槽17,再将侧抽块3 滑动安装于限位滑槽17内,且侧抽块3、上模1以及下模2之间围成有成型腔6;当上模1 与下模2合模后,再控制侧抽块3滑进成型腔6,得以通过下模2上的浇道注入熔融原料,冷却后从而形成油罩盖100。侧抽块3上远离成型腔6的一端滑动设置于限位滑轨51内,在限位滑槽17对侧抽块3的限位作用下以及限位滑轨51对侧抽块3的斜拉作用下,则当向上移动顶板4时,可迫使侧抽块3滑出成型腔6,得以实现抽芯操作(如图7所示);当向下移动顶板4时,可迫使侧抽块3滑进成型腔6,得以实现进芯操作(如图6所示)。在顶板4、抽杆 5以及限位滑轨51的作用下,得以通过上下移动顶板4来实现侧抽块3沿上模1侧方向上的滑动,从而大大简化抽芯操作。另外,由于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方向和/或不同倾斜角度的限位滑轨51,从而在上下移动顶板4时,可以实现沿不同的方向进行抽芯操作;而且,限位滑轨 51的角度不同,上下移动顶板4的位移与迫使侧抽块3滑动的距离也不同(例如,本实施例中,由于油罩盖100的厚度大概为4mm左右,并预留6mm左右的安全距离,故可以设置顶板4向上位移30mm,迫使侧抽块3向外滑动10mm的位移)。因此,可以通过在多个抽杆5 上分别设置不同方向和/或不同倾斜角度的限位滑轨51,从而在上下移动顶板4时,可以同时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多个抽芯操作,从而简化操作以及控制过程,且只需设置驱动顶板4移动的气缸,而无需分别设置驱动各个侧抽块3滑动的气缸,从而降低对气缸的需要,大大降低前期的投入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如本实施例中,侧抽块3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一个用于成型让位孔101,另外三个分别用于成型三个螺钉安装孔102;四个所述侧抽块3分别与四个抽杆 5上设置的限位滑槽17滑动连接,则上下移动顶板4时,可以同时迫使四个侧抽块3分别在上模1内的四个限位滑槽17内进行滑动。为了缩小模具的整体体积,在上模1的上端面上设有竖直滑槽18,竖直滑槽18的下端与限位滑槽17连通,得以将抽杆5上下滑动安装于竖直滑槽18内,从而可以大大缩小模具的整体体积,而且可以提高抽杆5上下移动的精度。此外,限位滑轨51上可以设置蓄油槽932,蓄油槽932内可以储存固态或者半固态润滑油,得以提高侧抽块3与限位滑轨51之间滑动匹配的顺畅度,避免侧抽块3在限位滑轨51上出现卡死现象。侧抽块3上与限位滑槽17之间的滑动接触面上可以套接耐磨套(耐磨套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储存固态或者半固态润滑油的蓄油槽932)或者安装耐磨片(耐磨片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储存固态或者半固态润滑油的蓄油槽932),得以提高侧抽块3在限位滑槽17内滑动的顺畅度,避免侧抽块3在限位滑槽17内出现卡死现象;而且耐磨片或者耐磨套可以避免侧抽块3直接与限位滑槽17接触,得以提高侧抽块3以及限位滑槽17的使用寿命。
为了降低顶板4与上模1之间的分离难度以及避免上模1跟随顶板4一起向上移动,第一弹性件7设置于顶板4与上模1之间;合模后,向下移动顶板4并压缩第一弹性件7,使侧抽块3完成进芯操作后,需对顶板4施加向下的压力,才能平衡第一弹性件7的弹性力,从而确保顶板4处于静止状态;在开模前,撤去施加在顶板4上压力或者使顶板4向上移动时,第一弹性件7可以对上模1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限制上模1跟随顶板4一起向上移动,得以确保抽芯操作完成后,再进行开模操作;而且,第一弹性件7的弹性力可以迫使顶板4与上模 1分离,从而避免注塑过程中因顶板4与上模1之间产生负压或者因侧抽块3与成型腔6中产品之间产生较大粘结力,而使顶板4难以向上进行移动。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件7优选为四个氮气弹簧,分别通过螺钉等间隔安装固定于顶板4上,其体积小、弹力大、行程长、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弹力曲线平缓,以及不需要预紧等等,它具有金属弹簧、橡胶和气垫等常规弹性组件难于完成的工作,得以简化模具设计和制造,方便模具安装和调整,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如图4、5所示,为了提高顶板4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稳定性,以及与上模1之间的定位精度,顶板4的下端面上设有定位滑杆41,上模1的上表面上设有定位滑孔11,定位滑杆41上下滑动连接于定位滑孔11内。通过定位滑杆41与定位滑孔11之间的滑动限位配合,得以避免因第一弹性件7出现安装误差或者第一弹性件7发生水平摆动,而降低顶板4移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从而提高顶板4与上模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为了提高顶板4、上模1以及下模2之间的定位精度以及移动过程中对稳定性,顶板4上设置有四个定位杆43,上模1以及下模2上均设置有四个定位孔10,通过将定位杆43滑动设置于定位孔10内,得以在上下移动顶板4的过程中以及在打开上模1的过程中,提高顶板4、上模1以及下模2之间的定位精度以及移动过程中对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若定位滑杆41或者定位杆43为圆柱形时,其数量应当至少为两个,才能避免限位滑动配合过程中,定位滑杆41与定位滑孔11之间,或者定位杆43与定位孔1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若定位滑杆41或者定位杆43为多棱柱结构时,其数量不局限,都可以在上下滑动进行限位的过程中,避免发生相对转动。但是,为了提高它们之间滑动匹配的稳定性,避免因受力不均匀而出现滑动卡死现象,定位滑杆41以及定位杆43的数量均优选为四个,且呈对称布置,得以提高顶板4以及上模1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需要单独设置驱动上模1的气缸,在顶板4上设有挂接部42,挂接部42优选为L形结构(或者J状结构),在上模1的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固定部12;在进行抽芯操作之前,挂接部42的下端位于固定部12的下方;随着向上移动顶板4,迫使侧抽块3滑出成型腔6后(即抽芯操作结束后),挂接部42的下端与固定部12接触,此时再向上移动顶板4时,挂接部42得以挂住固定部12从而带动上模1跟随顶板4一起向上移动,得以完成开模操作。通过设置结构如此简单的挂接部42以及固定部12,得以只需要设置驱动顶板 4上下移动的气缸,而无需设置驱动上模1的气缸,从而大大降低对气缸的需要,进而降低了前期的投入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其中,为了加强对固定部12的安装强度,如图9或10 所示,可以在上模1的外壁上设置用于容纳固定部12一端的安装槽19,固定部12的一端滑动匹配于安装槽19内,并通过螺钉将固定部12安装固定在安装槽19的内部,得以大大提高固定部12与上模1之间的安装强度,避免固定部12与上模1之间发生脱落。需要说明的是,挂接部42与固定部12的数量不限,但是,为了提高挂接部42通过挂住固定部12带动上模1 移动的稳定性,可以在上模1上对称设置多个固定部12,并在顶板4上的相应位置上安装相同数量的挂接部42,得以大大提高上模1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3以及图9-10所示,开模保险8包括锁紧杆81、锁紧块82、第二弹性件83以及拉杆84,上模1的外侧壁上设有容纳孔13,锁紧块82滑动设置于容纳孔13内;锁紧杆81 设置于下模2上,且锁紧杆81上靠近容纳孔13的表面上设有锁紧槽811;当锁紧块82的外端滑入锁紧槽811内时,得以限制上模1与下模2分离,从而实现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锁紧,避免抽芯操作时,上模1跟随顶板4一起向上位移。若顶板4与上模1之间没有设置第一弹性件7时或者设置的第一弹性件7的弹力不够时或者设置的第一弹性件7的最大形变量较短时或者设置的第一弹性件7失效后,向上移动顶板4时,都可能在未完成抽芯操作之前,带动上模 1跟随顶板4一起向上移动,此时,由于侧抽块3未完全脱离成型腔6,既不能完整的将成型的油罩盖100从成型腔6中取出,也极易损坏模具或者将油罩盖100拉破/撕裂。因此,在抽芯操作完成之前,通过向外滑动锁紧块82,始终保持锁紧块82的外端滑入锁紧槽811内,锁紧杆81得以限制上模1与下模2分离,从而实现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锁紧;当抽芯操作完成之后,通过向内滑动锁紧块82,使锁紧块82的外端与锁紧槽811分离,锁紧杆81得以失去对上模1的锁紧,从而可以实现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分离,得以打开上模1完成开模操作。上模1的外侧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用于限制锁紧块82脱离容纳孔13;限位块14可以采用内嵌式的安装,从而避免与锁紧杆81或者锁紧槽811之间发生相互干扰;在限位块14的限位下,得以避免滑动锁紧块82的过程中,使锁紧块82脱离容纳孔13,从而确保锁紧块82与容纳孔13之间滑动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弹性件83安装于容纳孔13的内底部,得以迫使锁紧块82向外滑动。在第二弹性件83的作用下,当每次向内滑动锁紧块82后,锁紧块82都可以在第二弹性件8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外滑动,便于自动滑入锁紧槽 811内实现锁紧,从而大大降低操控锁紧块82的难度;而且,在锁紧块82的外端滑入锁紧槽 811内的情况下,第二弹性件83始终对锁紧块82具有弹性支撑作用,得以避免锁紧块82自发性的向容纳孔13内滑动,从而提高锁紧杆81对上模1的锁紧效果。拉杆84的上端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于顶板4上,拉杆84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841,第一斜面841的下边向下延伸有限位面842,且锁紧块82上设有第二斜面821。当向上移动顶板4时,其迫使侧抽块3向外滑动,并同时带动拉杆84向上移动,等待侧抽块3完成抽芯操作后,第一斜面841开始作用于第二斜面821上,自动迫使锁紧块82向容纳孔13内滑动,直到锁紧块82与锁紧槽811分离,此时锁紧杆81得以失去对上模1的锁紧,再通过使挂接部42与固定部12接触,顶板4得以带动上模1一起向上移动,从而完成开模操作。当第一斜面841滑到锁紧块82的上方时,限位面842得以限制锁紧块82向外滑出。若没有限位面842的作用,一旦第一斜面841滑至锁紧块82的上方后,在第二弹性件8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锁紧块82自动向外滑动,并限制第一斜面841重新与锁紧块82接触,则在合模时,锁紧块82会限制拉杆84向下移动,从而无法完成合模操作。锁紧杆81的上端设有倒角812,倒角812面向第二斜面821布置;合模时,倒角812可以与第二斜面821相互作用,从而迫使锁紧块82向容纳孔13内滑动,进而避免因锁紧块82卡住锁紧杆81而无法完成合模操作。另外,为了提高拉杆84上下移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在上模1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架15,拉杆84上下滑动连接于限位架15上,通过限位架15可以提高拉杆84上下移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从而确保第一斜面841与第二斜面821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精度以及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降低开模保险8的整体体积,锁紧杆81的上端向下开设有容纳槽813,容纳槽813可以用于容纳拉杆84(如图3或图9或图10所示),得以大大降低开模保险8的整体体积。另外,可以通过对称设置多个开模保险 8,得以提高开模保险8锁紧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对上模1的锁紧效果。
如图11-14所示,合模保险9包括滑块91、第三弹性件92以及插杆93;滑块91的上端滑动设置于顶板4的下表面上,且当滑块91向上模1方向滑动,直到滑块91的下端与上模 1的上端接触时,得以限制顶板4与上模1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得以避免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完成合模操作之前,使顶板4相对于上模1向下移动而迫使侧抽块3完成进芯操作。否则,一旦侧抽块3在合模操作完成之前先滑入成型腔6内,则在合模瞬间,侧抽块3与下模2之间容易发生冲撞,从而损坏模具。等待上模1与下模2完成合模操作之后,当滑块91向远离上模1方向滑动,直到滑块91的下端与上模1的上端分离后,顶板4得以相对于上模1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侧抽块3的进芯操作。第三弹性件92设置顶板4上,且用于迫使滑块91向上模 1方向滑动;当向上移动顶板4并完成抽芯操作之后,且在挂接部42与固定部12接触之时,此时,顶板4与上模1之间的距离最大,在第三弹性件92的作用下,滑块91自动向上模1 方向滑动,从而限制上模1与顶板4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顶板4上设有限位部16,限位部16 位槽状结构,通过限位部16对滑块91的滑动幅度进行限位,确保滑块91的下端滑动至与上模1的上端接触后,即可停止滑动,得以避免因滑块91的整个部分全部滑到上模1与顶板4 之间,从而增加向外滑动滑块91的难度。插杆93的下端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于下模2上,插杆 93的上端设有第三斜面931;滑块91上下贯穿设有插孔911,插孔911位于上模1的外侧,且插孔91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四斜面912。当向下移动顶板4,使上模1与下模2合模后,插杆93插入插孔911内,且第三斜面931作用于第四斜面912上,迫使滑块91向远离上模1 方向滑动,使滑块91的下端与上模1的上端分离,顶板4得以相对于上模1继续向下移动,并迫使侧抽块3自动滑入成型腔6内。为了提高第三斜面931与第四斜面912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顺畅度以及灵敏度,第三斜面931上设有蓄油槽932,通过在蓄油槽932可内储存固态或半固态润滑油,得以大大提高第三斜面931与第四斜面912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顺畅度以及灵敏度。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对称设置多个合模保险9,得以确保在合模操作完成之前,加强对顶板4与上模1之间的锁紧效果,从而确保合模操作完成之后,再进行进芯操作。
其中第二弹性件83以及第三弹性件92优选为弹簧,其易变形,弹性大,且稳定性好,得以提高第一弹性件7以及第二弹性件83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待成型腔6内的熔融原料冷却形成油罩盖100后,通过气缸驱动顶板4向上移动,顶板4与上模1之间设置的第一弹性件7可以促进顶板4与上模1分离,避免上模1 跟随顶板4一起向上移动;再加上合模保险9的锁紧(即锁紧槽811与锁紧块82之间的锁紧作用,如图9所示),得以避免上模1与下模2发生分离。在顶板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倾斜布置的限位滑轨51可以迫使侧抽块3向外滑动,得以完成抽芯操作(如图6-7所示)。又由于在顶板4向上滑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拉杆84向上移动,待侧抽块3完成抽芯操作后,拉杆84下端的第一斜面841开始作用在第二斜面821上,得以迫使锁紧块82向容纳孔13内滑动,从而与锁紧槽811分离;此时,通过使挂接部42的下端与固定部12接触,继续向上移动顶板4,得以带动上模1跟随顶板4一起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完成开模操作(如图10所示),而且,完成开模操作后,限位面842可以限制锁紧块82向外弹出,从而避免因锁紧块82限制拉杆84下移,而影响合模操作。在开模操作过程中,插杆93的上端脱落插孔911,在第三弹性件92的弹性力作用下,滑块91自动向上模1方向滑动,直到限位部16对滑块91进行限位后停止滑动,此时,滑块91的一端恰好滑入上模1与顶板4之间,滑块91得以限制顶板4 相对于上模1向下位移(如图11所示)。则在合模时,驱动顶板4向下移动时,顶板4驱动上模1向下移动,而顶板4与上模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位移(即侧抽块3不会在限位滑槽17 内发生移动),直到上模1与下模2完成合模后,插杆93的上端插入插孔911内,并通过第三斜面931作用在第四斜面912上,得以迫使滑块91自动向外上模1的外侧方向滑动,从而失去对顶板4与上模1之间的锁紧(如图12所示),得以相对于上模1继续向下移动顶板4,直至顶板4与下模2接触后,侧抽块3恰好完成进芯操作,而且,第一斜面841随顶板4向下移动至锁紧块82的下方,锁紧块82得以在第二弹性件83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向外滑进锁紧槽811内,重新锁紧上模1。上述整个过程中,仅需要控制顶板4的上下移动,即可实现抽芯操作、进芯操作、开模操作以及合模操作,而且可以实现对开模保险8的控制以及对合模保险 9的控制,从而确保抽芯操作在开模操作之间完成,进芯操作在合模操作之后完成。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双保险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若干个侧抽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模保险、合模保险、顶板以及若干个抽杆,所述抽杆的上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抽杆的下端设有倾斜布置的限位滑轨;所述侧抽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上模内,所述侧抽块、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之间围成有成型腔,且所述侧抽块上远离所述成型腔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轨内;所述顶板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上方,且上下移动所述顶板可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动进出所述成型腔;所述开模保险设置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在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之前,得以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所述合模保险设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之间,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之前,得以限制所述侧抽块滑进所述成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迫使所述顶板与所述上模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定位滑杆以及定位杆;所述上模的上表面上设有定位滑孔,所述定位滑杆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孔内;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上均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挂接部,所述上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部;当所述顶板向上移动,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后,所述挂接部与所述固定部接触,并带动所述上模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保险包括锁紧杆以及锁紧块,所述上模的外侧壁上设有容纳孔,所述锁紧杆设置于所述下模上,且所述锁紧杆上靠近所述容纳孔的表面上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孔内,且当所述锁紧块的外端滑入所述锁紧槽内时,得以限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锁紧块脱离所述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的内底部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迫使所述锁紧块向外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锁紧块上设有第二斜面;当所述顶板向上移动,迫使所述侧抽块滑出所述成型腔后,所述第一斜面开始作用于所述第二斜面上,迫使所述锁紧块向所述容纳孔内滑动,直到所述锁紧块与所述锁紧槽分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下边向下延伸有限位面,当所述第一斜面滑到所述锁紧块的上方时,所述限位面得以限制所述锁紧块向外滑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保险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滑动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当所述滑块向所述上模方向滑动,直到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接触时,得以限制所述顶板相对于所述上模向下移动;当所述滑块向远离所述上模方向滑动,直到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分离后,所述顶板得以相对于所述上模向下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迫使所述滑块向所述上模方向滑动;所述顶板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整个所述滑块全部滑至所述上模与所述顶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保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设有第三斜面;所述滑块上下贯穿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位于所述上模的外侧,且所述插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四斜面;当向下移动所述顶板,使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后,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插孔内,且所述第三斜面作用于所述第四斜面上,迫使所述滑块向远离所述上模方向滑动,并使所述滑块的下端与所述上模的上端分离,所述顶板得以相对于所述上模向下移动,并迫使所述侧抽块自动滑进所述成型腔内。
CN202022191123.1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双保险模具 Active CN212979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1123.1U CN21297911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双保险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91123.1U CN21297911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双保险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9113U true CN212979113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8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91123.1U Active CN21297911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双保险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9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0499A (zh) 一种双保险模具
EP3628466B1 (en) Undercut processing mechanism, mold for molding, and molded article
EP2735414A1 (en) Undercut processing mechanism
CN111070594B (zh) 一种注塑模具
US5227178A (en) Independent-stroke ejection system
CN212979113U (zh) 一种双保险模具
CN214000414U (zh) 一种开模保险
CN214056282U (zh) 一种合模保险
CN112440448B (zh) 三板模拉模机构
US2850766A (en) Injection mold assembly
CN210791943U (zh) 斜抽芯装置及行位抽芯模具
CN214056281U (zh) 一种侧抽芯机构
CN114559616A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111761779A (zh) 嵌件注塑模具的嵌件厚度公差补偿机构
CN220073226U (zh) 一种推板式滑块顶出结构
CN212554859U (zh) 一种带有延迟滑块的注塑模具
CN219360177U (zh) 一种抽芯模具
CN113246403B (zh) 一种c柱下饰板模具
CN112277265B (zh)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219311849U (zh) 一种应用于防止损伤埋入成型五金端子的活动机构
CN220373836U (zh) 一种非直线驱动式注塑模具抽芯机构
CN216400358U (zh) 具滑块延迟结构的模具设备及模具设备的滑块
CN217858753U (zh) 一种压铸模的斜顶结构
CN212736907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9986195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浇铸金属模具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