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45367U -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45367U
CN212945367U CN202021916240.3U CN202021916240U CN212945367U CN 212945367 U CN212945367 U CN 212945367U CN 202021916240 U CN202021916240 U CN 202021916240U CN 212945367 U CN212945367 U CN 212945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ole
nut
groove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62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奇明
彭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enq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enq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enq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enq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62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45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45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45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包括模座,模座的两端设置有长方形通孔,长方形通孔的顶端设置有螺母,螺母的底端设置一个挂钩,模座的底端设置有对穿槽,对穿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模座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凹槽的顶端设置有上模,上模的底端设置有上模通孔,模座的底端远离上模水平设置有下模,下模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凹槽,下模的顶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推手,转轴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贯穿连接着连接板;该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通过设置长方形通孔、螺母和挂钩的配合,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且使用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装置上下模具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压力铸造的技术下,熔融金属通过模具的浇道、浇口部被压入型腔,熔融金属凝固后形成铸件,模具是指能在外力作用下使热化的原料固化形成特定形状和尺寸产品的工具,具体地,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具有预先开设的内腔,将热化的原料导入至内腔,上模板和下模板两者合拢能使原料经过挤压和固化而形成产品,当上模板和下模板两者分开时,取出成型的产品,铸造成型的方法精密度高。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一般压铸模具,上模和下模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相应的模座上,模座上相应设置有上下模固定的螺栓孔,上模和下模上则设置有螺纹孔,生产不同的产品就要制造不同的模具,并配合不同形状及尺寸的上下模,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2、上模和下模与模座之间需要固定连接时,上模和下模与模座尺寸不同时,容易造成连接不稳定,且需要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固定,一人作拧紧工作,增加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包括模座,所述模座的两端设置有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的顶端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底端设置一个挂钩,所述模座的底端设置有对穿槽,所述对穿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模座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凹槽的顶端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底端设置有上模通孔,所述模座的底端远离上模水平设置有下模,所述下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下模的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推手,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贯穿连接着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座的形状为十字形,所述模座的两侧内腔贯穿连接着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的数量为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母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螺母的直径大于长方形通孔的宽度,所述螺母与挂钩固定连接,所述挂钩通过螺母与长方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螺母的数量为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挂钩的形状为L形和反向L形,所述挂钩与第二凹槽尺寸相同,所述挂钩通过长方形通孔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通孔与上模通孔的形状相同均为圆柱,所述圆形通孔和上模通孔的数量相同均为五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对穿槽和连接板形状相同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凹槽和对穿槽呈十字交叉状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对穿槽与第一凹槽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和连接块的形状相同均为圆柱,所述推手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连接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转轴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通过设置圆形凹槽,将上模放置于圆形凹槽内部,模座两端贯穿设置有圆形通孔,且上模底端设置有上模通孔,利用钢丝,从圆形通孔的第一个通孔穿入上模通孔第一个通孔,紧接着穿过上模通孔第二个通孔至圆形通孔第二个通孔,依次穿插,最后拧紧,且上模尺寸不同,钢丝也不用换尺寸,增加了使用效率,从而使上模与模座之间连接更稳固;
2、该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通过设置长方形通孔、螺母和挂钩,先将下模通过连接块穿过模座上的对穿槽,再推动推手,这时转轴开始旋转,旋转至第一凹槽位置,从而使下模与模座进行第一次固定连接,再将模座左右两边挂钩向第二凹槽推进,可根据下模尺寸不同调节挂钩间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穿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座;2、长方形通孔;3、螺母;4、挂钩;5、对穿槽;6、第一凹槽;7、圆形凹槽;8、圆形通孔;9、上模;10、上模通孔;11、下模;12、第二凹槽;13、转轴;14、推手;15、连接块;1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包括模座1,模座1的两端设置有长方形通孔2,长方形通孔2的顶端设置有螺母3,螺母3的底端设置一个挂钩4,模座1的底端设置有对穿槽5,对穿槽5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凹槽6,模座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7,圆形凹槽7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圆形通孔8,圆形凹槽7的顶端设置有上模9,上模9的底端设置有上模通孔10,模座1的底端远离上模9水平设置有下模11,下模11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2,下模11的顶端设置有转轴13,转轴13的一侧设置有推手14,转轴1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顶端贯穿连接着连接板16;本实施例中转轴Y2-160L-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
本实施例中,模座1的形状为十字形,模座1的两侧内腔贯穿连接着长方形通孔2,长方形通孔2的数量为两组,长方形通孔2可便于使用者调节挂钩4所需距离;螺母3的形状为六边形,螺母3的直径大于长方形通孔2的宽度,螺母3与挂钩4固定连接,挂钩4通过螺母3与长方形通孔2滑动连接,螺母3的数量为两组,螺母3进一步稳固了挂钩4的移动距离,且使挂钩4水平移动;挂钩4的数量为两组,挂钩4的形状为L形和反向L形,挂钩4与第二凹槽12尺寸相同,挂钩4通过长方形通孔2与第二凹槽12滑动连接,第二凹槽12的数量为两组,通过挂钩4从而使模座1与下模11连接,可根据下模11尺寸不同调节所需挂钩4距离,进而固定下模11与模座1之间的连接位置;圆形通孔8与上模通孔10的形状相同均为圆柱,圆形通孔8和上模通孔10的数量相同均为五组,利用钢丝工具可穿过圆形通孔8和上模通孔10,从而使上模9与模座1稳固连接;第一凹槽6、对穿槽5和连接板16形状相同均为矩形,第一凹槽6和对穿槽5呈十字交叉状连接,连接块15通过对穿槽5与第一凹槽6连接,从而使下模11通过第一凹槽6与模座1固定连接;转轴13和连接块15的形状相同均为圆柱,推手14的形状为矩形,连接板16与连接块15固定连接,连接板16通过转轴13转动,推动推手14,从而使推手14发生旋转运动,进而使转轴13转动,带动连接板16转动,从而使连接板16与第一凹槽6连接,二次固定下模11与模座1之间的连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可先将上模9放置于圆形凹槽7内部,模座1两端贯穿设置有圆形通孔8,且上模9底端设置有上模通孔10,使用者利用钢丝工具,将钢丝从圆形通孔8的第一个通孔穿入上模通孔10第一个通孔,紧接着穿过上模通孔10第二个通孔至圆形通孔8第二个通孔,依次穿插,最后拧紧,且上模9尺寸不同,钢丝也不用换尺寸,增加了使用效率,从而使上模9与模座1之间连接更稳固,然后将下模11通过连接块15穿过模座1上的对穿槽5,推动推手14,从而使转轴13开始旋转,旋转至第一凹槽6位置,连接板16与第一凹槽6连接,进而使下模11与模座1进行第一次固定连接,推动螺母3,螺母3在长方形通孔2内滑动连接,从而使模座1左右两边的挂钩4向第二凹槽12推进,可根据下模11尺寸不同调节挂钩4间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1),所述模座(1)的两端设置有长方形通孔(2),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顶端设置有螺母(3),所述螺母(3)的底端设置一个挂钩(4),所述模座(1)的底端设置有对穿槽(5),所述对穿槽(5)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凹槽(6),所述模座(1)的顶端设置有圆形凹槽(7),所述圆形凹槽(7)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圆形通孔(8),所述圆形凹槽(7)的顶端设置有上模(9),所述上模(9)的底端设置有上模通孔(10),所述模座(1)的底端远离上模(9)水平设置有下模(11),所述下模(11)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凹槽(12),所述下模(11)的顶端设置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一侧设置有推手(14),所述转轴(1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顶端贯穿连接着连接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的形状为十字形,所述模座(1)的两侧内腔贯穿连接着长方形通孔(2),所述长方形通孔(2)的数量为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3)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螺母(3)的直径大于长方形通孔(2)的宽度,所述螺母(3)与挂钩(4)固定连接,所述挂钩(4)通过螺母(3)与长方形通孔(2)滑动连接,所述螺母(3)的数量为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挂钩(4)的形状为L形和反向L形,所述挂钩(4)与第二凹槽(12)尺寸相同,所述挂钩(4)通过长方形通孔(2)与第二凹槽(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2)的数量为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8)与上模通孔(10)的形状相同均为圆柱,所述圆形通孔(8)和上模通孔(10)的数量相同均为五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6)、对穿槽(5)和连接板(16)形状相同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凹槽(6)和对穿槽(5)呈十字交叉状连接,所述连接块(15)通过对穿槽(5)与第一凹槽(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和连接块(15)的形状相同均为圆柱,所述推手(1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连接板(16)与连接块(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6)通过转轴(13)转动。
CN202021916240.3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Active CN212945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6240.3U CN21294536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6240.3U CN21294536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45367U true CN212945367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6240.3U Active CN212945367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45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714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冲孔模具
CN212945367U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上模下模结构
CN112317718B (zh) 基于可以快速压铸的注塑模具
CN20887952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模具
CN207465795U (zh) 一种显示屏盖壳模具
CN216884928U (zh) 一种具有精确定位功能的精密模具
CN214023348U (zh) 一种六角调节的螺栓成型模具
CN214000319U (zh) 一种高强度塑料瓶加工用可快速更换的注塑模具
CN220313640U (zh) 一种耐火材料成型模具
CN217293164U (zh) 一种具有二次脱模的模具
CN219274457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模具
CN212242306U (zh) 一种精密模具生产用成型装置
CN213409499U (zh) 一种路由器外壳生产模具
CN214185191U (zh) 一种安装架底座成型模
CN210436583U (zh) 一种推拉式模唇微调结构
CN210632771U (zh) 一种连续多级型五金件加工用交叉模具
CN219130533U (zh) 消声器壳体冲压成型模具
CN217141953U (zh) 一种旋转式换模具的机构
CN215279716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铝型材生产用挤压模具
CN211761193U (zh) 一种便于拆卸模具中心轴放置桌
CN210547499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精密模具
CN213471862U (zh) 一种成型模具的紧固装置
CN219338272U (zh) 一种模具生产加工用清洗清洁装置
CN220198253U (zh) 一种模具锁紧装置
CN211567059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安装浇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