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7695U - 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7695U
CN212937695U CN202021204424.7U CN202021204424U CN212937695U CN 212937695 U CN212937695 U CN 212937695U CN 202021204424 U CN202021204424 U CN 202021204424U CN 212937695 U CN212937695 U CN 212937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leaf
tea leaves
convey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44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少华
袁智洋
潘丽英
陈小红
章飞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iqinghe Tea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n'an Oriental Te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n'an Oriental Te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n'an Oriental Te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7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7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包括:杀青装置,设置有蒸汽加热组件,对茶叶进行加热杀青;第一脱水装置,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加热脱水;叶打装置,对茶叶进行干燥和输送;至少一个第二脱水装置,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对茶叶进行加热脱水和输送;至少一个第一烘干装置,对脱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冷却装置,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常温冷却;至少一个第二烘干装置,对冷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该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实现从采摘到包装的全过程,并且通过脱水、叶打、烘干等装置,保证了茶叶品质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茶叶含水率。

Description

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设备,尤其是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较出名的绿茶品种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等。绿茶的优势在于: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发酵类茶等所不及。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现有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大都是将茶叶摊晾杀青后直接以高温对茶叶进行较少次数的烘干处理,依赖于较高的温度对大片的茶叶进行短时间的烘干处理,不利点在于,未对茶叶进行多次打片,茶叶仍保持较大片状,不能均匀的接受烘干,另外茶叶叶梗中的水分不易烘干,若欲除去,需延长烘干时长,导致茶叶泛黄,若烘干时间太短,不能有效地降低茶叶中的含水率,容易使茶叶在保存过程中产生霉变,直接进行高温烘干还会使茶叶苦涩味较重,茶叶叶片色泽不够鲜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该设备中设置有刀切装置、叶打装置、脱水装置以及烘干装置,能够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同时有效降低茶叶中的含水率。
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包括:
杀青装置,设置有蒸汽加热组件,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杀青;
第一脱水装置,用于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加热脱水;
叶打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干燥和输送;
至少一个第二脱水装置,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脱水和输送;
至少一个第一烘干装置,用于对脱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
冷却装置,用于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常温冷却;
至少一个第二烘干装置,用于对冷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
优选的,所述蒸汽加热组件包括机架、输送单元和用于盛装茶叶的杀青腔室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杀青的蒸汽单元,所述机架用于支撑输送单元和杀青腔室以及蒸汽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驱动茶叶沿杀青腔室的进口和出口进行输入和输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脱水装置包括:
支撑筒一,设置有用于容纳茶叶的腔体一;
第一通风组件,设置在支撑筒上,与腔体一相连通,用于为腔体一内提供导风;
第一加热组件,与腔体一相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一提供加热源;
第一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一中,与支撑筒一作为整体可相对机架设置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有若干的转动叶片一,所述叶片一沿支撑筒一的内壁呈间距设置,所述叶片一与支撑筒一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通过动力源驱动叶片一与支撑筒一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茶叶沿腔体一的输送路径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叶打装置包括:
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内形成有腔室一,所述腔室一的外部设置为开口部;
门体结构,与所述支撑箱体相连,用于开启和/或闭合所述的开口部;
叶打组件,与所述支撑箱体相连,所述叶打组件与水平方向呈角度设置,用于为茶叶的分解和输送提供动力;
第一冷却单元,与所述支撑箱体相连,用于为支撑箱体内输送冷却介质,对箱体内的茶叶进行冷却。
优选的,所述叶打组件包括:
转动轴,通过动力源驱动;
多组的叶打单元,与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叶打单元与转动轴围成半封闭圆周状的叶打导向通道,用于茶叶的输送,所述叶打单元包括:
叶打结构一,用于与转动轴相连;
叶打结构二,与转动轴相连,并与转动轴呈角度设置;
所述叶打导向通道由叶打结构一与叶打结构二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
通过动力源驱动叶打结构二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茶叶沿叶打导向通道的输送路径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第二脱水装置包括:
支撑筒二,设置有用于容纳茶叶的腔体二;
第二加热组件,与腔体二相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二提供加热源;
第二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二中,与支撑筒二作为整体可相对机架设置为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有若干的转动叶片二,所述叶片二沿支撑筒二的内壁呈间距设置,所述叶片二与支撑筒二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通过动力源驱动叶片二与支撑筒二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茶叶沿正向输送。
优选的,还包括刀切装置,所述刀切装置设置在杀青装置的上游,用于对茶叶进行切割,所述刀切装置包括用于切割茶叶的刀片单元、用于支撑刀片单元的连接单元和用于驱动刀片单元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刀片单元被设置为旋转式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粉碎分筛装置,所述粉碎分筛装置包括:
粉碎组件,用于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粉碎;
第一次分筛组件,用于对粉碎后的茶叶进行茶梗与叶片的分筛,所述第一
分筛组件设置有第一下料组件,用于盛装茶梗;
电拣组件,用于对分筛后的叶片进行去毛衣;
第二次分筛组件,用于电拣后的茶叶进行合格分筛,所述第二分筛组件与粉碎组件通过分筛连接组件相连,用于将分筛后的次品输送至粉碎组件内粉碎。
优选的,所述粉碎组件上设置有感应单元,用于感应粉碎放置腔中茶叶的满仓,所述感应单元与茶叶的输送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
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中设置有多组脱水装置,该装置内部加热组件将茶叶进行干燥,在干燥间隙输送过程中,能够利用液化回潮使茶叶水蒸气一部分液化,高效排除茶叶中的水分,解决了现有绿茶生产设备未采用脱水装置,直接高温烘干,茶叶品质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中设置有刀切装置,利用刀切装置将茶叶切成多段小片之后再进行杀青和烘干处理,能够保证茶叶各部位能均匀的烘干脱水,解决了现有绿茶生产设备刀切装置仅进行单刀切割,茶叶叶片较大堆积在一起,干燥效率低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设置有叶打装置,该叶打装置包括叶打结构和承接结构,二者之间形成半封闭状圆周,叶打结构与转动轴之间呈一定角度,将叶梗中的水分打出到叶片上的同时实现向前进给,解决了现有蒸青绿茶生产设备无法进给和打散叶梗中水分的缺点;
(4)本实用新型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包括多组烘干装置,分多次烘干,烘干装置中另外设置有一冷却装置,有利于保证茶叶色泽、口感的同时降低茶叶中的含水率,解决了现有绿茶生产设备直接高温烘干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切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刀切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杀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脱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脱水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叶打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叶打装置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叶打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叶打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脱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脱水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粉碎粉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包括杀青装置1、第一脱水装置2、叶打装置3、第二脱水装置4、第一烘干装置5、冷却装置6、第二烘干装置7和刀切装置8,其中第一脱水装置2、叶打装置3、第二脱水装置4等可设置多个,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组装,在本实施例中,杀青装置1上设置有蒸汽加热组件11,第一脱水装置2中另外设置有第一通风组件22,第二脱水装置4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42和第二输送组件43,第一烘干装置5设置在第二脱水装置4之后,第二烘干装置7设置在在冷却装置6之后。蒸汽加热组件11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杀青;通过杀青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杀青方式有:炒青、蒸青、烘青、泡青和辐射杀青。在本实施例中,杀青是通过加热蒸汽进行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烘青、炒青等杀青方式,也能有同样的杀青效果。经过蒸汽杀青以后茶叶中含有较多水分,通过第一脱水装置2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加热脱水。茶叶刚经过蒸汽杀青未进行过干燥处理,水含量较高,采用第一通风组件22有利于空气流通,将第一脱水装置2中的蒸汽排出。叶打装置3用于对茶叶进行冷却和输送,经过第一脱水装置2进行初次脱水以后,茶叶中仍然含有较多水分,尤其是茶叶叶梗中的水含量较高,如果不进行单独的处理,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叶梗中水分流动,导致茶叶品质无法保证,因此采用叶打装置3将茶叶叶梗中的水分打散到叶片上,有利于提升烘干速度和保证茶叶的品质。在绿茶生产过程中,为保证茶叶鲜嫩和口感香醇,采用较低温度的干燥处理,因此经第一次脱水之后只是稍微降低了水含量,还要进行后续的脱水操作。第二加热组件42和第二输送组件43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脱水和输送,第二脱水装置4至少设置为一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第二脱水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定其他数量的第二脱水装置,根据脱水装置处理后欲剩余的含水量进行确定,也能有同样的脱水效果。经过第一脱水装置中进行第一次脱水后,在第二脱水装置中水蒸气含量已降低到一定程度,可以不必继续在脱水装置上设置通风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烘干装置5用于对脱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采用多次烘干的方式进行,并且在烘干的过程中夹杂有冷却过程,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过程采用常温冷却,以一组不加热的烘干装置作为冷却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与外界空气流通的装置诸如传送带作为冷却装置。此处的冷却装置,用于初步烘干后的茶叶回潮,利用液化将茶叶水分集中,便于除去水分,同时能够避免长时间烘干处理,影响茶叶的品质;第二烘干装置用于对冷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该蒸青绿茶生产设备中设置有多组脱水装置,该装置内部加热组件将茶叶进行干燥,在干燥间隙输送过程中,能够利用液化回潮使茶叶水蒸气一部分液化,高效排除茶叶中的水分,解决了现有绿茶生产设备未采用脱水装置,直接高温烘干,茶叶品质较低的问题;叶打装置将叶梗中的水分打出到叶片上的同时实现向前进给,解决了现有蒸青绿茶生产设备无法进给和打散叶梗中水分的缺点;另外还包括多组烘干装置,分多次烘干,烘干装置中另外设置有一冷却装置,有利于保证茶叶色泽、口感的同时降低茶叶中的含水率,解决了现有绿茶生产设备直接高温烘干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茶叶通过杀青装置杀青前,先通过刀切装置8 进行切割,将采摘的茶叶进行第一次的初步变细,即通过刀具将茶叶切成小块,故本实施例的刀切装置8设置在杀青装置1的上游,在茶叶进行杀青前先进行切割,更便于茶叶的杀青。本实施例的刀切装置8优选是旋转式的切割方式,对茶叶经摊晾之后杀青之前进行切片,传统的刀切装置只是将茶叶单刀切,经处理后茶叶叶片仍然较大,较大的茶叶叶片堆积在一起不利于后续的干燥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刀切装置被设置成旋转式切割,增加茶叶被切割的次数,其作用在于将茶叶切成多段小片,使茶叶在干燥过程中能均匀受热,保障茶叶品质和提高干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和3所示,刀切装置8包括刀片单元81、连接单元82和传动组件83,其中刀片单元81用于切割茶叶,本实施例的刀片单元被设置为旋转式结构,连接单元82用于支撑刀片单元81,通过连接单元 82的支撑,传动组件83用于驱动刀片单元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刀片单元包括轴单元811和刀片812,连接单元82可通过轴单元来安装刀片,刀片设置在轴单元四周,且刀片绕轴单元进行旋转,茶叶进入刀切装置后经刀片进行旋转式切割,轴单元作为转动轴,并通过传动组件输入动力进行转动,从而使刀片在快速旋转过程中将茶叶切成多片,完成茶叶的初步切割。利用刀切装置将茶叶切成多段小片之后再进行杀青和烘干处理,能够保证茶叶各部位能均匀的烘干脱水,解决了现有绿茶生产设备刀切装置仅进行单刀切割,茶叶叶片较大堆积在一起,干燥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蒸汽加热组件11包括输送单元111、机架112、杀青腔室113和蒸汽单元114,其中杀青腔室用于盛装茶叶,蒸汽单元用于加热产生蒸汽对茶叶进行杀青,在杀青腔室内将茶叶与加热产生的蒸汽进行接触,对茶叶进行杀青,通过本实施例蒸汽杀青,能很好地保持茶叶的质感和色泽,本实施例的杀青腔室和蒸汽单元以及输送单元通过机架进行支撑,共同组成蒸汽加热组件,本实施例的输送单元具有动力源,其目的是将茶叶从该杀青腔室的进口和出口进行输入和输出,实现茶叶通过杀青装置杀青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5和6所示,所述第一脱水装置2包括支撑筒一21、第一通风组件22、第一加热组件23和第一输送组件24,其中支撑筒一21设置有腔体一211,用于容纳茶叶,腔体一211设置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便于茶叶沿腔体一211能完全散开来进行脱水;第一通风组件22设置在支撑筒一21上,沿腔体一21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的风扇结构;第一加热组件23 与腔体一相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一提供加热源,进行初步的脱水处理;第一输送组件24作为对茶叶在处理过程中的动力源,起到将茶叶从腔体一211的进口并沿腔体一211的本体输送到腔体一211的出口,送至下一个工作单元进行处理。茶叶经过杀青之后含水量较高,在第一脱水装置中处理时,支撑桶一内会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若不及时排出会使干燥效率降低,因此采用第一通风组件22用于除去支撑筒一中的大量水蒸气,本实施例的第一通风组件设置有若干的风扇结构,用于为腔体一内导风,对脱水中的茶叶进行吹风来吸收水蒸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4包括有若干的转动叶片一241,本实例的叶片一241沿支撑筒一的内壁呈间距设置,所述叶片一241与支撑筒一21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叶片一的设置方向沿进给方向设置,用于驱动茶叶沿进给方向输送,本实施例的叶片一通过动力源驱动叶片一与支撑筒一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该驱动力的驱动方向与茶叶进给方向一致,茶叶随着支撑筒一21同步进行旋转翻滚来进行脱水,经过旋转脱水的茶叶再在该驱动力的驱动下沿腔体一的输送路径进行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单元中进行加工。本实施例的第一脱水装置,茶叶在脱水旋转过程中,再通过该驱动力驱动,保证茶叶能够充分与空气接触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向前进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7和8所示,叶打装置3包括支撑箱体31、门体结构32和叶打组件33,所述支撑箱体31内形成有腔室一311,腔室一的外部设置有开口部3111,位于支撑箱体31的上部位置,门体结构与叶打组件均与支撑箱体相连,门体结构设置在支撑箱体的上方位置,叶打组件设置在本实施例的腔室一中。在本实施例中,腔室一内作为茶叶的加工操作空间,开口部作为腔室一与外界连接的装置,能够提供给使用者对叶打装置进行内部的清理以及维修。门体结构可以用来开启和/或闭合本实施例的开口部,门体结构可以设置成一个可转动式的板材,该门体结构可以设置在腔室一的内部或者外部,而无论是设置在内部还是外部,该门体结构向开口部偏移即可以实现对开口部的闭合,在本实施例中,门体结构设置在腔室一的外部,在其他实施例中,门体结构设置在腔室一的内部,也能有同样的开启和/或闭合开口部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叶打组件与水平方向呈角度设置,用于为茶叶的分解和输送提供动力。叶打组件对茶叶进行翻转的同时能够将茶叶叶梗中的水分拍散到叶片上,并实现向前的进给,进行下次的打叶,解决了现有叶打装置只能实现茶叶的翻转,将茶叶散开进行干燥,而无法拍散叶梗中水分,干燥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叶打装置还包括第一冷却单元34,与支撑箱体相连,用于为支撑箱体内输送冷却介质,对箱体内的茶叶进行冷却。茶叶在进入叶打装置进行处理前,进行过采摘后的初步处理,其中包括对茶叶进行蒸汽杀青,此时茶叶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在这种情况下要将水分集中并进行拍打较为不便,利用第一冷却单元将茶叶中的水分液化,有助于将叶梗中的水分进行处理,同时一部分水蒸气能够在叶片上液化,在叶打的过程中,经叶打机处理后能将在茶叶叶片上液化形成的水珠拍掉。茶叶经过杀青之后,含有的水分包括蒸汽和内部的液态水,茶叶此时本身温度较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单元不必刻意采用特殊的降温措施进行冷却,在茶叶叶打装置中通入自然风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单元采用风机,将自然风通过风机吹入到茶叶叶打装置中,当较高温度的茶叶遇到较低温度的自然风就会发生液化。第一冷却单元设置在机架内部叶打组件之后,这种设计方式便于增加自然风与茶叶的接触面积,提高液化的效率。采用第一冷却单元的作用在于将茶叶中的水分液化,便于茶叶叶打机将叶梗中水分拍散。通过该第一冷却单元,对茶叶进行冷却,避免持续对茶叶进行干燥,影响茶叶品质,同时能够采用较低温度使茶叶中的一部分蒸汽液化,便于叶打机拍散,并且在叶打的过程中,能够将叶面上液化形成的水珠拍掉。解决了现有的叶打装置直接采用了热源进行干燥,无法拍散叶梗中水分,干燥效率低以及无法很好的兼顾茶叶品质的缺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叶打组件33包括转动轴331和叶打单元332,转动轴331设置在腔室一311中,叶打单元332与转动轴331相连,叶打单元设置为至少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叶打单元设置为三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叶打单元也可以设置为更多个。将叶打单元设置成多个的原因在于增加茶叶在叶打机内处理的时间,使茶叶经过较多次数的翻转与拍打,同时可以加长在腔室一内受到冷却的时间,使蒸汽能够得到液化,便于将茶叶中的水分拍散和叶面上的水珠拍掉。转动轴通过动力源驱动,而叶打单元则在转动轴的带动下运转,叶打单元以转动轴为中心轴线,形成半封闭的圆柱状的叶打导向通道,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在叶打导向通道内运动,该叶打导向通道用于茶叶的输送。区别于传统的叶打机只能对茶叶进行翻转无法实现进给功能完成对茶叶的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叶打单元332包括承接结构3321 与叶打结构3322,每个叶打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承接结构和叶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叶打单元包括两组承接结构和打片结构,承接结构和打片结构均匀的设置在转动轴的四周,这样设置能够保证茶叶尽数落入到叶打导向通道的同时茶叶在运转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叶打,承接住受叶打的茶叶并实现向下一步的进给,承接结构与转动轴相连,叶打结构与转动轴相连,同时叶打结构与转动轴之间呈角度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叶打导向通道由承接结构与叶打结构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在叶打装置运转时;承接结构和叶打结构绕转动轴运动,承接结构和叶打结构绕转动轴运转时的轨迹构成叶打导向通道。在叶打过程中,茶叶在叶打导向通道内翻转,使原本堆积在一起的茶叶能够散开,茶叶进入到叶打装置之后,进入到叶打导向通道内部,随转动轴旋转,叶打结构将茶叶打向承接结构,经旋转继续进入到该叶打单元上的另一叶打结构上,由于叶打结构与转动轴之间呈一定角度,向进给方向倾斜,通过动力源驱动叶打结构产生倾斜的支持力,该支持力作为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使茶叶能够进入到下一个叶打单元上,进行下一次的叶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承接结构3321包括用于承接手3323和承接臂3324,承接臂的一端与转动轴相连,另一端与承接手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承接手与承接臂相连的一端呈弯曲设置,绕靠近转动轴的方向弯折,在本实施例中,承接手本体和/或承接臂的设置方向与转动轴的径向呈基本平行设置,承接手用于支撑茶叶,承接臂在转动轴的作用下带动承接手绕转动轴旋转。承接手与承接臂弯曲设置使每个叶打单元能够形成一个半封闭状的圆周空间,避免茶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叶打导向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叶打结构3322包括叶打手3325和叶打臂 3326,所述叶打臂3226的一端与转动轴相连,另一端与叶打手相连,其中叶打手用于搅拌茶叶,叶打臂则用于与叶打手连接,向叶打手传递动力。叶打手和/ 或与叶打臂和/或叶打手与叶打臂形成的支撑面与转动轴的轴向呈角度设置,通过动力源使叶打手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茶叶沿叶打导向通道的进给方向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7和10所示,叶打装置还包括机架单元35,在机架单元上还设置有进料组件351和出料组件352,其中进料组件位于按进给方向设置的第一组叶打结构上方,出料组件位于按进给方向设置的最后一组叶打结构下方,机架单元用于承载支撑箱体,进料组件作为向茶叶叶打机内输入茶叶的组件,出料组件则作为向外输出茶叶的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茶叶经进料组件进入到叶打装置中经第一组叶打结构进行叶打,经过几次叶打处理后,再经最后一组叶打单元传出到叶打装置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0所示,出料组件352包括传送件3521 和出料口3522,其中传送件设置在机架底部,出料口设置在传送件上方。当叶打操作进行完毕之后,茶叶经最后一组叶打结构传入到出料口位置处,再由出料口进入到传送件,经传送件输入到其他设备中作进一步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口的作用在于排出经叶打处理后的茶叶,传送件的作用在于将叶打之后的茶叶传递到其他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叶打装置还包括散热结构36,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被设置成网状开口结构,设置在机架的上方。在工作状态下,门体结构封闭,此时茶叶叶打装置的机架相对外界封闭,若想与外部进行空气交换,需要另外设置有散热结构。茶叶在进入到叶打装置之前进行过蒸汽杀青操作和初次的加温脱水,进入到叶打机中时茶叶温度较高,并且茶叶上仍然含有较多的水蒸气,通过该散热结构,一方面能够与外界空气流通,降低茶叶的温度,另一方面一部分水蒸气能够从该散热结构上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1和12所示,第二脱水装置4包括支撑筒二41、第二加热组件42和第二输送组件43。其中支撑筒二41设置有腔体二 411,用于容纳茶叶,腔体二411设置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便于茶叶沿腔体二 411能完全散开来进行脱水;第二加热组件42与腔体二相连通,用于为腔体二提供加热源,进行再次脱水处理;第二输送组件43作为对茶叶在处理过程中的动力源,起到将茶叶从腔体二411的进口并沿腔体二411的本体输送到腔体二 411的出口,送至下一个工作单元进行处理。第二脱水装置4至少设置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两个第二脱水装置。此时茶叶已经经过一次脱水处理,此时支撑筒二41内部的蒸汽含量不至于如第一脱水装置中那么高,因此在第二脱水装置中可以不用设置通风组件也能够保证脱水效率。
与第一输送组件类似,第二输送组件43包括有若干的转动叶片二431,本实例的叶片二431沿支撑筒二41的内壁呈间距设置,所述叶片二431与支撑筒二41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叶片二的设置方向沿进给方向设置,用于驱动茶叶沿进给方向输送,本实施例的叶片二通过动力源驱动叶片二与支撑筒二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该驱动力的驱动方向与茶叶进给方向一致,茶叶随着支撑筒二41同步进行旋转翻滚来进行脱水,经过旋转脱水的茶叶再在该驱动力的驱动下沿腔体二的输送路径进行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单元中进行加工。本实施例的第二脱水装置,茶叶在脱水旋转过程中,再通过该驱动力驱动,保证茶叶能够充分与空气接触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向前进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蒸青绿茶生产设备还包括粉碎分筛装置9,粉碎分筛装置包括粉碎组件91、第一次分筛组件92、电拣组件93和第二次分筛组件94,第一次分筛组件92设置有第一下料组件,第二次分筛组件与粉碎组件通过分筛连接组件相连。茶叶经过上述干燥处理后,含水量已经降低到成品的标准,此时茶叶还未进行过剥离茶梗和去除毛衣的过程,茶叶叶片的大小也参差不齐,因此需要经过粉碎分筛装置对茶叶进行粉碎和筛选处理。茶叶经过烘干之后,此时茶叶叶片仍然较大,还需要继续粉碎叶片,粉碎组件 91用于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粉碎;经过上述处理后,茶叶叶梗尚未去除,仍然与茶叶混在一起,需要经分筛组件进行处理,第一次分筛组件用于对粉碎后的茶叶进行茶梗与叶片的分筛;电拣组件93用于对分筛后的叶片进行去毛衣;去除毛衣以后,不同大小的茶叶仍然混合在一起,需要进行第二次的筛分。第二次分筛组件用于电拣后的茶叶进行合格分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次分筛组件将茶叶按照大小分为3种不同的规格,最大规格的送入到粉碎组件继续进行粉碎,中等大小的作为成品,最小的作为茶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粉碎组件91上设置有感应单元,感应单元与茶叶的输送单元电连接,用于感应粉碎放置腔中茶叶的满仓,控制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当感应单元感知粉碎放置腔中的茶叶较少时,加快向其传送茶叶的速度,当感应单元感知粉碎茶叶腔中茶叶较多时,则适当减慢向其输送茶叶的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蒸青绿茶生产设备还包括异物检测装置、称重装置和包装装置。茶叶经过上述处理之后已经达到成品的标准,但可能含有金属等异物,异物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并去除茶叶中的异物,待异物检测装置处理完成后即可进行称重、包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绿茶包装分为大小包装,当茶叶经小包装打包以后,继续进行大包装打包,打包后经称重设备检测是否有多包或者漏包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杀青装置,设置有蒸汽加热组件,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杀青;
第一脱水装置,用于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加热脱水;
叶打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干燥和输送;
至少一个第二脱水装置,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对茶叶进行加热脱水和输送;
至少一个第一烘干装置,用于对脱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
冷却装置,用于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常温冷却;
至少一个第二烘干装置,用于对冷却后的茶叶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组件包括机架、输送单元和用于盛装茶叶的杀青腔室以及用于对茶叶进行杀青的蒸汽单元,所述机架用于支撑输送单元和杀青腔室以及蒸汽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驱动茶叶沿杀青腔室的进口和出口进行输入和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水装置包括:
支撑筒一,设置有用于容纳茶叶的腔体一;
第一通风组件,设置在支撑筒上,与腔体一相连通,用于为腔体一内提供导风;
第一加热组件,与腔体一相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一提供加热源;
第一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一中,与支撑筒一作为整体可相对机架设置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有若干的转动叶片一,所述叶片一沿支撑筒一的内壁呈间距设置,所述叶片一与支撑筒一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通过动力源驱动叶片一与支撑筒一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茶叶沿腔体一的输送路径进行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打装置包括:
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内形成有腔室一,所述腔室一的外部设置为开口部;
门体结构,与所述支撑箱体相连,用于开启和/或闭合所述的开口部;
叶打组件,与所述支撑箱体相连,所述叶打组件与水平方向呈角度设置,用于为茶叶的分解和输送提供动力;
第一冷却单元,与所述支撑箱体相连,用于为支撑箱体内输送冷却介质,对箱体内的茶叶进行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打组件包括:
转动轴,通过动力源驱动;
多组的叶打单元,与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叶打单元与转动轴围成半封闭圆周状的叶打导向通道,用于茶叶的输送,所述叶打单元包括:
叶打结构一,用于与转动轴相连;
叶打结构二,与转动轴相连,并与转动轴呈角度设置;
所述叶打导向通道由叶打结构一与叶打结构二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
通过动力源驱动叶打结构二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茶叶沿叶打导向通道的输送路径进行输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脱水装置包括:
支撑筒二,设置有用于容纳茶叶的腔体二;
第二加热组件,与腔体二相连通,用于为所述腔体二提供加热源;
第二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二中,与支撑筒二作为整体可相对机架设置为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有若干的转动叶片二,所述叶片二沿支撑筒二的内壁呈间距设置,所述叶片二与支撑筒二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通过动力源驱动叶片二与支撑筒二产生沿进给方向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用于驱动茶叶沿正向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切装置,所述刀切装置设置在杀青装置的上游,用于对茶叶进行切割,所述刀切装置包括用于切割茶叶的刀片单元、用于支撑刀片单元的连接单元和用于驱动刀片单元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刀片单元被设置为旋转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碎分筛装置,所述粉碎分筛装置包括:
粉碎组件,用于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粉碎;
第一次分筛组件,用于对粉碎后的茶叶进行茶梗与叶片的分筛,所述第一次分筛组件设置有第一下料组件,用于盛装茶梗;
电拣组件,用于对分筛后的叶片进行去毛衣;
第二次分筛组件,用于电拣后的茶叶进行合格分筛,所述第二次分筛组件与粉碎组件通过分筛连接组件相连,用于将分筛后的次品输送至粉碎组件内粉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上设置有感应单元,用于感应粉碎放置腔中茶叶的满仓,所述感应单元与茶叶的输送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
CN202021204424.7U 2020-01-15 2020-06-28 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Active CN2129376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322 2020-01-15
CN202010043322X 2020-0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7695U true CN212937695U (zh) 2021-04-13

Family

ID=7212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4424.7U Active CN212937695U (zh) 2020-01-15 2020-06-28 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CN202010594056.XA Pending CN111587936A (zh) 2020-01-15 2020-06-28 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202010594341.1A Pending CN111567639A (zh) 2020-01-15 2020-06-28 一种蒸青绿茶的生产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4056.XA Pending CN111587936A (zh) 2020-01-15 2020-06-28 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202010594341.1A Pending CN111567639A (zh) 2020-01-15 2020-06-28 一种蒸青绿茶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2937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7936A (zh) * 2020-01-15 2020-08-28 杭州临安东方茶业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6142A (zh) * 2021-11-30 2022-03-15 张家界西莲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8114Y (zh) * 2000-08-28 2001-09-19 刘金贤 一种茶叶叶打机
CN1295971C (zh) * 2004-09-10 2007-01-24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蒸青珠茶的加工工艺
CN203040585U (zh) * 2012-10-29 2013-07-10 四川绿昌茗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自动生产系统
CN103976046B (zh) * 2014-05-30 2015-12-09 四川嘉竹茶业有限公司 绿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4026318B (zh) * 2014-06-24 2015-11-11 福建双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蒸青绿茶的生产方法
CN104431000B (zh) * 2014-12-19 2017-07-14 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5432819A (zh) * 2015-12-07 2016-03-30 河南蓝天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蒸青生产工艺
CN107156335A (zh) * 2017-05-22 2017-09-15 四川省登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烘青绿茶生产线
JP2019170356A (ja) * 2018-03-28 2019-10-10 株式会社福寿園 爽快な青葉の香りを有する緑茶の製造方法
CN212937695U (zh) * 2020-01-15 2021-04-13 杭州临安东方茶业应用技术研究所 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7936A (zh) * 2020-01-15 2020-08-28 杭州临安东方茶业应用技术研究所 一种蒸青绿茶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7936A (zh) 2020-08-28
CN111567639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h et al. Parboiled rice
CN212937695U (zh) 蒸青绿茶生产设备
JP2009232731A (ja) 紅茶製造方法
JP4589029B2 (ja) 緑色の杜仲茶葉および杜仲葉緑色粉末の製造方法
CN102119712A (zh) 一种保持鲜果风味和色泽的半干荔枝或龙眼的制备方法
CN109984218A (zh) 一种小罐红茶的制作方法
US70297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a dehydrated whole food product
US2526872A (en) Preparation of green coffee
US1994343A (en) Apparatus for drying fodder
JP5519379B2 (ja) 茶葉の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茶葉加工品
CN213095870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13074291U (zh) 一种茶叶叶打装置及茶叶叶打机
CN213095869U (zh) 一种茶叶叶打机及蒸汽绿茶生产设备
CN206744458U (zh) 一种能够存放的丰富内含物的新型绿茶加工装置
KR101330886B1 (ko) 녹차 자동 건조 및 살청 장치
CN113951345A (zh) 具有红茶色、香、味的桑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475198A (zh) 辣椒的打粉装置
KR101792739B1 (ko) 고구마 말랭이 제조장치
CN206284328U (zh) 一种花椒剥皮机
CN110194988A (zh) 一种茶油的加工工艺
RU2329102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толокна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JP7186086B2 (ja) 碾茶の製造方法
CN110892913A (zh) 一种甘蓝菜的脱水加工方法
CN219741739U (zh) 一种活动式微波杀青机
CN109169856A (zh) 速冻冬瓜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1

Address after: No. 27, Qiaobei, Nanshan Village, Yuqian Town, Lin'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311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Zhiqinghe Tea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7-2, nanshanqiaobei, Yuqian Town, Lin'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Lin'an Oriental Te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