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1966U - 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1966U
CN212921966U CN202020593479.5U CN202020593479U CN212921966U CN 212921966 U CN212921966 U CN 212921966U CN 202020593479 U CN202020593479 U CN 202020593479U CN 212921966 U CN212921966 U CN 212921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central body
battery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34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中琴
高诗经
陈柏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34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196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5402 priority patent/WO2021212870A1/zh
Priority to CN202080073700.7A priority patent/CN114585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1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1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B64U30/21Rotary w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30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 B64U50/31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ed by photovolta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60/00Undercarriages
    • B64U60/50Undercarriages with landing le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架,包括中心体以及与所述中心体连接的多个机臂;电池仓,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无人机的电池固定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第一避障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电池仓上,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障碍物信息;多个旋翼装置,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旋翼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机上的桨叶,当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桨叶位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中心体的一端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实现的无人机续航能力及避障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无人机被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行业应用无人机、农业无人机等中大型无人机而言,因为对载荷及续航要求的提高,往往对所用电池的容量要求也提高,在现有电池技术条件下,高容量电池通常对应着大质量大体积。
在先技术中,电池仓设置在无人机偏向下方的位置,需要设置电池仓和机架的连接结构。
但是,该连接结构需要受到电池的重力作用,需要较高的强度,因此该连接结构将会具有较大的质量,因此该连接结构会占用较大的整机质量占比,进而使电池本身在整机的占比降低,使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受到限制。并且,无人机的避障器件至少部分的是设置在电池仓的周侧,由于电池仓位置较低,避障器件将会处于无人机旋翼的下方,在无人机前进过程中,处于前进方向的旋翼会向下倾斜,此时的旋翼将会对避障器件产生一定的遮挡,使无人机的避障能力降低。再者,处于无人机底部的云台、脚架等结构也会对避障器件产生干扰,进一步降低无人机的避障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以解决在先技术中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避障能力较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
机架,包括中心体以及与所述中心体连接的多个机臂;
电池仓,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无人机的电池固定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
第一避障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电池仓上,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障碍物信息;
多个旋翼装置,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旋翼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机上的桨叶,当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桨叶位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中心体的一端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云台,所述云台安装于所述中心体,并自所述中心体朝与所述电池仓相背的一侧延伸,用于承载摄像装置。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安装于所述中心体,且自所述中心体朝与所述电池仓相背的一侧延伸。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电池仓固定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电池仓与所述中心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仓与所述中心体一体成型,且自所述中心体的顶部延伸出来。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导向机构滑入所述电池仓内。
可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池仓的导向部以及位于所述电池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电池沿着所述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以及所述滑动部中的一个为滑块,另一个为滑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电池能够滑入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定位机构将所述电池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电池仓内。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池仓的定位部以及位于所述电池的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从而将所述电池锁定在所述电池仓内。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仓内壁的定位槽,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上的第一卡扣。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仓的第二卡扣,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上的配合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避障传感器包括双目视觉相机。
可选地,所述双目视觉相机为5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四个侧面以及顶面上。
可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第二避障传感器,所述第二避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中心体的底部,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底部下方的障碍物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池仓固定在中心体的顶部后,可以通过中心体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支撑,这样就可以通过中心体来承受电池的重力,由于电池仓不在需要承受电池的重力作用,这样就可以使电池仓及电池仓与中心体的连接结构制作得更加轻便,降低无人机整机的质量,进而可以在同等质量下的无人机具有更多的电池质量占比,提高电池的容量,进而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这样的设置也可以是同等续航的无人机的整机质量更加轻便。第一避障传感器安装在电池仓上的设置,可以使无人机的避障能力更强。具体地,旋翼装置中的桨叶位于机臂远离中心体的一端的底部,而电池仓是设置在中心体顶部的,这样就可以使第一避障传感器的设置位置是高于桨叶的,在无人机前进时,处于前进方向的旋翼装置会向下倾斜,高于旋翼装置的第一避障传感器将不会受到旋翼装置倾斜的影响,反而会使第一避障传感器具有更开阔的探测范围,进而提高无人机的避障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实现的无人机续航能力及避障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主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侧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俯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架;11、中心体;12、机臂;20、电池仓;21、电池;30、第一避障传感器;40、旋翼装置;50、云台;60、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
机架10,包括中心体11以及与所述中心体11连接的多个机臂12;
电池仓20,与所述中心体11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无人机的电池21固定于所述中心体11的顶部;
第一避障传感器30,安装在所述电池仓20上,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障碍物信息;
多个旋翼装置40,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机臂12,每个所述旋翼装置40 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机上的桨叶,当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桨叶位于所述机臂12远离所述中心体11的一端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池仓20固定在中心体11的顶部后,可以通过中心体11对无人机的电池21进行支撑,这样就可以通过中心体11 来承受电池21的重力,由于电池仓20不在需要承受电池21的重力作用,这样就可以使电池仓20及电池仓20与中心体11的连接结构制作得更加轻便,降低无人机整机的质量,进而可以在同等质量下的无人机具有更多的电池21质量占比,提高电池21的容量,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这样的设置也可以是同等续航的无人机的整机质量更加轻便。第一避障传感器30安装在电池仓20上的设置,可以使无人机的避障能力更强。具体地,由于旋翼装置40中的桨叶位于机臂12远离中心体11的一端的底部,而电池仓20是设置在中心体11顶部的,这样就可以使第一避障传感器30的设置位置是高于旋翼装置40的,在无人机前进时,处于前进方向的旋翼装置40会向下倾斜,高于旋翼装置40的第一避障传感器30将不会受到旋翼装置40倾斜的影响,反而会使第一避障传感器30具有更开阔的探测范围,进而提高无人机的避障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实现的无人机续航能力及避障能力更强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桨叶位于机臂12远离所述中心体11的一端的底部的设置,可以使桨叶距离第一避障传感器30更远,这样进一步提高第一避障传感器30的探测范围,进而提高无人机的避障能力。使无人机即便是相对静止于空中时,也可以具有较大的探测范围,更大的探测区域可以为无人机预备航行更具充分的准备,进而可以保证无人机的安全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避障传感器30可以设置为光学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电磁波传感器等。具体可以为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次声波传感器、雷达探测器、声呐探测器等。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具有摄像功能的光影器件,以进一步提高避障效果。上述种类的传感器也可以同时设置至少两种,以进一步提高探测精度,进而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避障能力。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云台50,所述云台 50安装于所述中心体11,并自所述中心体11朝与所述电池仓20相背的一侧延伸,用于承载摄像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云台50的设置可以使无人机能够装载摄像装置,进而可以使无人机具有航拍的功能,以便于记录航行过程中的影像。
可选地,无人机上可以设置无线通信装置,以便于将摄像装置拍摄的影像实时传输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使无人机的基站,也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起落架60,所述起落架60安装于所述中心体11,且自所述中心体11朝与所述电池仓20相背的一侧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起落架60的设置可以方便无人机的起落,通过将起落架60安装于中心体11,可以更好地承载无人机的整机,使放置地面或者工作台上的无人机更加稳定可靠。起落架6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或者用户的喜好进行设置。
可选地,起落架60可以包括处于中心体11底部的连接臂以及与连接臂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连接臂设置为至少一个,支撑架的数量与连接臂的数量相同。比如,可以设置两个位置相对的连接臂,并对应设置两个支撑架,支撑架可以包括主支撑架以及与主支撑架连接的辅助支撑架,主支撑架与辅助支撑件呈角度设置,辅助支撑架设置在主支撑架远离中心体11的一端,以增加支撑面积。上述支撑架的描述是示例性的描述,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一个支撑架、三个支撑架或四个支撑架,只要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支撑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避障传感器30位置是处于与云台50、起落架60 等结构的背离方向的,因此第一避障传感器30也不会受到云台50、起落架 60等结构的干扰,可以使无人机的避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电池21,所述电池 21通过所述电池仓20固定于所述中心体11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池21的设置用于对无人机的其他功能部件提供用以工作的电能。电池21可以为一个独立的蓄电池,也可以设置为多个蓄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电池仓20上设置有与电池21连接的充电接口。
可选地,在电池仓20上也可以设置无线充电的感应线圈,可以通过将无线充电器放置到电池仓20上方进行电池21的充电。或者将电池仓20放置于可以和无线充电器进行感应充电的区域进行充电。
当然,也可以在电池仓20表面覆盖光伏装置,以便于通过太阳能进行电池21的充电,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边航行边充电的效果,极大地增加无人机的续航。光伏装置的设置也可以在充电不方便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充电,提高无人机的适用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20与所述中心体1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池仓20与中心体11可拆卸连接后,可以方便电池仓20的拆装和维护。这样的设置可以便于在电池仓20出现故障或者破损后,通过更换备用电池仓20进行快速维修,使无人机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仓20与中心体11可拆卸连接后,可以把电池仓20 作为电池21的充电器,这样就可以仅移动电池仓20至充电位置进行充电,不用对无人机进行整机的移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20与所述中心体11一体成型,且自所述中心体11的顶部延伸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池仓20与中心体11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电池仓20和中心体11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可以减少无人机的生产工序,提高无人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电池21通过所述导向机构滑入所述电池仓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设置可以方便电池21的拆装,并且导向机构还可以对电池21进行部分定位,保证电池21相对电池仓20 安装后的稳定性。导向机构的设置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使电池21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减少电池21的装配和拆卸时间,提高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池仓20 的导向部以及位于所述电池21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电池21沿着所述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向部和滑动部的配合设置可以使电池21 和电池仓20的相对滑动更加稳定。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以及所述滑动部中的一个为滑块,另一个为滑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块和滑轨的配合可以保证电池21和电池仓20的相对滑动。滑块和滑轨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滑块可以设置在电池21上,也可以设置在电池仓20上。在滑轨设置为滑动槽的情况下,滑块可以设置为与滑动槽适配的块状结构;在滑轨设置为滑动棱的情况下,滑块上开设有与滑动棱适配的槽状结构。
可选地,也可以将导向部和滑动部中的一者设置为滑杆,另一者设置为滑孔,滑杆可以贯穿滑孔。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电池21能够滑入所述电池仓20内,所述定位机构将所述电池2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电池仓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机构的设置可以将电池21固定在电池仓20内,进而避免电池21意外脱离电池仓20,保证无人机的安全可靠。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池仓20 的定位部以及位于所述电池21的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从而将所述电池21锁定在所述电池仓20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部和配合部的设置可以实现电池21的锁定,定位部和配合部的配合状态包括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可以将电池21固定在电池仓20内;在解锁状态下,可以将电池21从电池仓20拆卸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机构可以设置为卡扣机构、磁吸机构、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结构、或者可锁定的插接结构。其中,在定位机构为卡扣机构的情况下,定位部和配合部中的一者为卡扣,另一者为对应的卡槽。
定位机构为磁吸机构的情况下,定位部和配合部中的一者为电磁体,另一者为适配的亲磁材料。其中,电磁体可以设置为反向电磁体,反向电磁铁可以实现:磁吸机构在失电时,处于锁定状态;得电时,处于解锁状态。当然,也可以是永磁体和亲磁材料的配合,或者两个永磁体的配合,或者两个电磁铁的配合,或者电磁铁与永磁体的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机构也可以为柔性带和卡接结构的配合机构。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仓20内壁的定位槽,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电池21上的第一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定位槽和第一卡扣的配合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实现电池21和电池仓20的锁定。定位槽和第一卡扣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只要可以实现卡扣的效果即可。必要时,可以增加对应的弹性件,以辅助卡扣,保证卡扣效果,或者直接将第一卡扣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卡扣结构。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仓20的第二卡扣,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电池21上的配合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卡扣和配合槽的配合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实现电池21和电池仓20的锁定。第二卡扣和配合槽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只要可以实现卡扣的效果即可。必要时,可以增加对应的弹性件,以辅助卡扣,保证卡扣效果。必要时,也可以增加对应的弹性件,以辅助卡扣,保证卡扣效果,或者直接将第二卡扣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卡扣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两个卡扣,具体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可以分别设置有两个,比如设置相对的两个第一卡扣,配合弹性件后形成类似于弹簧夹的结构,用于夹紧电池21,与第一卡扣对应的定位槽也适应地设置有一对,当两个第一卡扣与两个定位槽配合时,在弹力的作用下第一卡扣会朝向定位槽移动,并形成锁定。只有受到的外力足够大时,才可以使第一卡扣和定位槽相互脱离,进而对电池21进行拆卸。可以将第一卡扣设置为弹性结构,比如带有凸起结构的弹片,这样就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弹性件。第二卡扣与配合槽也可以设置为与上述类似的结构。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障传感器30包括双目视觉相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目视觉相机可以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定位效果,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视线对目标物体的距离进行快速定位,进而保证无人机的避障效果。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目视觉相机为5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仓20的四个侧面以及顶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5个双目视觉相机可以对无人机的前后左右以及上方进行探测,进而保证这5个方向的避障效果。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第二避障传感器,所述第二避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中心体11的底部,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底部下方的障碍物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避障传感器的设置可以保证无人机对底部障碍物的规避,使无人机的避障能力进一步地提高。
需要说的是,第二避障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为光学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电磁波传感器等。具体可以为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次声波传感器、雷达探测器、声呐探测器等。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具有摄像功能的光影器件,以进一步提高避障效果。第二避障传感器也可以为双目视觉相机。
可选地,双目视觉相机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摄像头和安装两个摄像头的安装架,安装架固定在电池仓20或中心体11上。安装架可以使一体设置的一个,也可以与两个摄像头对应地设置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双目视觉相机是可以与其他避障传感器配合使用的,比如,在双目视觉相机中的两个摄像头中部设置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次声波传感器、雷达探测器、声呐探测器中的至少一种,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进而提高避障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
机架,包括中心体以及与所述中心体连接的多个机臂;
电池仓,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无人机的电池固定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
第一避障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电池仓上,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障碍物信息;
多个旋翼装置,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机臂,每个所述旋翼装置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机上的桨叶,当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桨叶位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中心体的一端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云台,所述云台安装于所述中心体,并自所述中心体朝与所述电池仓相背的一侧延伸,用于承载摄像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安装于所述中心体,且自所述中心体朝与所述电池仓相背的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电池仓固定于所述中心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与所述中心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与所述中心体一体成型,且自所述中心体的顶部延伸出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导向机构滑入所述电池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池仓的导向部以及位于所述电池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部相配合,以使所述电池沿着所述导向部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以及所述滑动部中的一个为滑块,另一个为滑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电池能够滑入所述电池仓内,所述定位机构将所述电池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电池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池仓的定位部以及位于所述电池的配合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从而将所述电池锁定在所述电池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仓内壁的定位槽,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上的第一卡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仓的第二卡扣,所述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电池上的配合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障传感器包括双目视觉相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视觉相机为5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四个侧面以及顶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第二避障传感器,所述第二避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中心体的底部,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底部下方的障碍物信息。
CN202020593479.5U 2020-04-20 2020-04-20 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21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3479.5U CN212921966U (zh) 2020-04-20 2020-04-20 无人机
PCT/CN2020/135402 WO2021212870A1 (zh) 2020-04-20 2020-12-10 无人机
CN202080073700.7A CN114585562A (zh) 2020-04-20 2020-12-10 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3479.5U CN212921966U (zh) 2020-04-20 2020-04-20 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1966U true CN212921966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347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21966U (zh) 2020-04-20 2020-04-20 无人机
CN202080073700.7A Pending CN114585562A (zh) 2020-04-20 2020-12-10 无人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3700.7A Pending CN114585562A (zh) 2020-04-20 2020-12-10 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2921966U (zh)
WO (1) WO20212128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5562A (zh) * 2020-04-20 2022-06-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2254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61376A1 (en) * 2010-05-26 2014-03-06 Aerovironment Inc Reconfigurable battery-operated vehicle system
CN206171806U (zh) * 2016-10-18 2017-05-17 苏州绿农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植保飞行器
CN206394875U (zh) * 2016-11-16 2017-08-11 三峡大学 工程结构表面缺陷无人巡检仪
CN106809380A (zh) * 2016-12-13 2017-06-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四旋翼航拍飞行器
CN208259660U (zh) * 2017-12-06 2018-12-21 浙江海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便于收纳的擦窗无人机
CN208333454U (zh) * 2018-06-26 2019-0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9178310A (zh) * 2018-09-14 2019-01-11 广州市华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力驱动的消防无人机
CN109725315B (zh) * 2018-12-26 2020-10-16 成都优艾维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
CN212921966U (zh) * 2020-04-20 2021-04-0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5562A (zh) * 2020-04-20 2022-06-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2870A1 (zh) 2021-10-28
CN114585562A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21966U (zh) 无人机
CN111891374B (zh) 一种无人机野外续航系统及其方法
CN204408031U (zh) 一种无人机用无线激光充电设备及其充电系统
KR20170092292A (ko) 무인 전동 비행체를 이용한 고속도로 교통 상황 감시 시스템
US20210031915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7161343B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及其更换电池系统
CN106864751A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无人机飞行降落系统及方法
CN109070759A (zh) 用于能够进行地面移动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对接再充电站
CN209911671U (zh) 一种防抖装置及视觉感知设备
WO2018215369A1 (de) Mobile kameraeinheit für ein rückfahrkamerasystem
KR20190125130A (ko) 차량에서 자동으로 이륙과 착륙 및 충전하도록 구성된 드론 도킹 스테이션 차량
KR101446138B1 (ko) 항공촬영용 시스템 마운트 장치
CN112977862A (zh) 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停机坪
CN110182090B (zh) 无人机充电系统及无人机充电方法
JP2017221094A (ja) 移動機充電システム
CN209814315U (zh) 适用于系留无人机的充电起降平台
CN112954092A (zh) 电子设备
CN111806686A (zh) 一种换流站无人机防电磁干扰巡视方法
CN209739375U (zh) 无人机
CN111439380B (zh) 无人机电池置换方法
CN216886428U (zh) 应用有多旋翼无人机的车辆
CN216332849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机巢
CN213035665U (zh) 充电站无人机巡检系统
CN213502905U (zh) 一种具备搜救功能的无人机
CN114162029A (zh) 应用有多旋翼无人机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