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6565U - 地灾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灾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6565U
CN212906565U CN202021475631.6U CN202021475631U CN212906565U CN 212906565 U CN212906565 U CN 212906565U CN 202021475631 U CN202021475631 U CN 202021475631U CN 212906565 U CN212906565 U CN 212906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lope
alarm device
piece
plate
disaster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56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祖青
刘岩磊
张雪娟
白佩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endi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Rendi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Rendi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Rendi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56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6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6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6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灾报警装置,涉及地灾报警技术领域,包括锚固件、防护网、承托件、弹性抵接组、立柱以及防撞组件;锚固件用于设置于边坡上,锚固件的内端还连接有混凝土柱;防护网用与锚固件的外端相连;承托件用于设置于边坡上;弹性抵接组件的一端与边坡固接,另一端向外延伸;立柱上设有压力传感器;防撞组件用于设置于路基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灾报警装置,通过锚固件对边坡进行加固,混凝土柱保证了锚固件的稳定性,防护网通过承托件进行承托,能够有效的增大防护网对边坡上的石块的限位,防撞组件可以避免大体积石块直接掉落至路基上造成的伤亡,弹性抵接组件则能有效监测边坡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并警报。

Description

地灾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灾报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地灾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山区,地址灾害多有发生。地质灾害指的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常见的地灾主要有雨季发生的山体崩塌、泥石流等,为此加强防御、控制泥石流灾害,增强综合减灾抗灾能力,以便保证周围居民的安全。
目前,随着我国公路网建设的发展,公路遍布范围越来越广。地质灾害对交通的影响巨大,如常见的滑坡不仅造成公路的损坏,极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诸多的人员伤亡。现有的公路路基一般为简单的梯形构件,难以抵挡滑坡的石块等重物,难以保证公路上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灾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灾防护设施防护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灾报警装置,包括锚固件、防护网、承托件、弹性抵接组、立柱以及防撞组件;锚固件用于设置于边坡上,锚固件的内端还连接有设置于边坡的内部的混凝土柱;防护网用于罩设于边坡的侧面上,且与锚固件的外端相连;承托件用于设置于边坡上,且设有用于承托防护网的网线的承托槽,承托件的底部设有延伸至边坡内的锚杆;弹性抵接组件的一端与边坡固接,另一端向外延伸;立柱用于设置于排水沟与边坡之间,立柱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还电连接有报警器;防撞组件用于设置于路基上,且靠近边坡设置,防撞组件的上端向靠近路基的一侧倾斜。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混凝土柱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沿边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边坡与排水沟之间设有挡块,弹性抵接组件设置于挡块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弹性抵接组件包括立板、延伸件、第一弹性元件、接触块以及套管;立板的板面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挡块上;延伸件的一端与立板相连,另一端向排水沟一侧延伸;第一弹性元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延伸件的外端;接触块设置于第一弹性元件的外端;套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立柱上,用于容纳接触块,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立柱上且与接触块之间设有间隙。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套管的外端设有用于限位接触块的端板,端板上设有用于工第一弹性元件贯穿的中心孔,接触块的外径大于中心孔的外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显示屏,压力传感器与报警器通过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防撞组件包括挡座、若干个第二弹性元件以及防撞板;挡座用于设置于路基上,且自上而下分别向两侧倾斜设置,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柱;若干个第二弹性元件沿垂直于挡座的外侧面上;防撞板与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平行于挡座外侧面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防撞板的上端设有向路基的一侧倾斜的延伸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挡座的外侧还设有用于承托防撞板的下端的承托板,承托板的板面平行于第二弹性元件的主轴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锚固件的上端设有钉帽,防护网通过钢丝绑扎在锚固件上且防护网位于钉帽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灾报警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灾报警装置,通过锚固件对边坡进行加固,混凝土柱保证了锚固件的稳定性,防护网通过承托件进行承托,能够有效的增大防护网对边坡上的石块的限位,防撞组件可以避免大体积石块直接掉落至路基上造成的伤亡,弹性抵接组件则能有效监测边坡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当大于限值时,则报警器发出警报,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灾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弹性抵接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锚固件;11、钉帽;12、混凝土柱;13、钢丝;2、防护网;3、承托件;31、承托槽;32、锚杆;4、弹性抵接组件;41、压力传感器;42、立板;43、延伸件;44、第一弹性元件;45、接触块;46、套管;47、端板;48、立柱;5、防撞组件;51、挡座;52、第二弹性元件;53、防撞板;54、延伸板;55、承托板;56、延伸柱;6、挡块;7、排水沟;8、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灾报警装置进行说明。地灾报警装置,包括锚固件1、防护网2、承托件3、弹性抵接组件4、立柱48以及防撞组件5;锚固件1用于设置于边坡8上,锚固件1的内端还连接有设置于边坡8的内部的混凝土柱12;防护网2用于罩设于边坡8的侧面上,且与锚固件1的外端相连;承托件3用于设置于边坡8上,且设有用于承托防护网2的网线的承托槽31,承托件3的底部设有延伸至边坡8内的锚杆32;弹性抵接组件4的一端与边坡8固接,另一端向外延伸;立柱48用于设置于排水沟7与边坡8之间,立柱48上设有压力传感器41,压力传感器41还电连接有报警器;防撞组件5用于设置于路基上,且靠近边坡8设置,防撞组件5的上端向靠近路基的一侧倾斜。
本实施例中,承托件3可以对防护网2的不同位置进行承托,防护网2的网线可以设置在承托槽31中,保证防护网2的位置稳定,承托件3的纵截面为梯形,提高了与边坡8表面的连接强度,将承托槽31设置在梯形的上部的腰上,可以实现可靠的承托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灾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灾报警装置,通过锚固件1对边坡8进行加固,混凝土柱12保证了锚固件1的稳定性,防护网2通过承托件3进行承托,能够有效的增大防护网2对边坡8上的石块的限位,防撞组件5可以避免大体积石块直接掉落至路基上造成的伤亡,弹性抵接组件4则能有效监测边坡8对压力传感器41的压力值,当大于限值时,则报警器发出警报,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混凝土柱12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沿边坡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为了保证锚固件1对边坡8的固定的可靠性,在边坡8内还设置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混凝土柱12,混凝土柱12与锚固件1的内端结合为一体,形成边坡8的稳定框架,避免边坡8侧壁石块的脱落,降低地灾发生的几率。在稳定性较差的边坡8附近,可以沿边坡8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如5-10米设置一个混凝土柱12,形成对锚固件1的有效固定,另外还有部分不与混凝土柱12固定的锚固件1,结合与混凝土柱12固定的锚固件1共同实现对边坡8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3,边坡8与排水沟7之间设有挡块6,弹性抵接组件4设置于挡块6上。弹性抵接组件4用于监测边坡8下部的位移量,压力传感器41将监测到的压力值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到的压力值与预设限值进行比较,当参数值超过预设限值时,则向报警器发出信号,报警器进行报警,对应的维护人员会及时达到并进行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3,弹性抵接组件4包括立板42、延伸件43、第一弹性元件44、接触块45以及套管46;立板42的板面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挡块6上;延伸件43的一端与立板42相连,另一端向排水沟7一侧延伸;第一弹性元件44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延伸件43的外端;接触块45设置于第一弹性元件44的外端;套管46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立柱48上,用于容纳接触块45,压力传感器41设置于立柱48上且与接触块45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施例中,接触块45和压力传感器41设置于套管46内,套管46外端的端板47能够对接触块45的位置进行有效限定,避免接触块45受反作用力从套管46中脱出。在边坡8下部出现外移带动弹性抵接组件4向路基一侧移动时,第一弹性元件44对上述压力有效缓冲,避免直接作用于压力传感器41上造成压力传感器41的损坏,进而实现对边坡8位移的压力的有效监测。
进一步的,套管46的外端设有用于限位接触块45的端板47,端板47上设有用于工第一弹性元件44贯穿的中心孔,为了保证对接触块45轴向位置的有效限定,接触块45的外径大于中心孔的外径,接触块45能够可靠的被限位在套管46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显示屏,压力传感器41与报警器通过控制器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在道路监测部门可以对应的设置显示屏,压力传感器41传输给控制器的压力参数值能够实时进行显示,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压力参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便于对边坡8状态进行预测。同时报警器可以在道路现场和道路监测部门分别设置,现场的报警器可以对司机和乘客进行预警,监测部门则可以远程监测边坡8的情况,及时派出维护人员进行边坡8维护,避免发生地灾。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防撞组件5包括挡座51、若干个第二弹性元件52以及防撞板53;挡座51用于设置于路基上,且自上而下分别向两侧倾斜设置,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柱56;若干个第二弹性元件52沿垂直于挡座51的外侧面上;防撞板53与第二弹性元件52的另一端相连,且平行于挡座51外侧面设置。
在路基靠近边坡8的一侧设置的防撞组件5,能够有效阻挡边坡8上掉落的大尺寸石块,防撞板53设置在挡座51的外侧,能够保证防撞板53的安装强度,第二弹性元件52的设置可以避免大石块与防撞板53之间的刚性碰撞,有效的缓冲了冲击力,降低了对挡座51的冲撞。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防撞板53的上端设有向路基的一侧倾斜的延伸板54。延伸板54的设置可以向上方进行有效延伸,尽量覆盖较大的范围,避免石块直接掉落至路基上造成的伤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挡座51的外侧还设有用于承托防撞板53的下端的承托板55,承托板55的板面平行于第二弹性元件52的主轴设置。承托板55对防撞板53的下部进行承托,当防撞板53受力时,第二弹性元件52收缩,防撞板53沿承托板55的板面滑动,承托板55的设置避免了防撞板53的重力对第二弹性元件52造成影响,保证第二弹性元件52的弹性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锚固件1的上端设有钉帽11,防护网2通过钢丝13绑扎在锚固件1上且防护网2位于钉帽11的下方。防护网2覆盖于边坡8上,能够对边坡8表面的石块进行阻挡,且防护网2通过钢丝13绑在锚固件1上,避免防滑网受自身重力以及石块重压造成的下坠,绑扎的连接则保证了防护网2的位置稳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固件,用于设置于边坡上,所述锚固件的内端还连接有设置于所述边坡的内部的混凝土柱;
防护网,用于罩设于所述边坡的侧面上,且与所述锚固件的外端相连;
承托件,用于设置于所述边坡上,且设有用于承托所述防护网的网线的承托槽,所述承托件的底部设有延伸至边坡内的锚杆;
弹性抵接组件,一端与所述边坡固接,另一端向外延伸;
立柱,用于设置于排水沟与所述边坡之间,所述立柱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还电连接有报警器;以及
防撞组件,用于设置于路基上,且靠近所述边坡设置,所述防撞组件的上端向靠近所述路基的一侧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沿所述边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与所述排水沟之间设有挡块,所述弹性抵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挡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组件包括:
立板,板面沿上下方向设置于所述挡块上;
延伸件,一端与所述立板相连,另一端向所述排水沟一侧延伸;
第一弹性元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延伸件的外端;
接触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外端;以及
套管,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用于容纳所述接触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立柱上且与所述接触块之间设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端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接触块的端板,所述端板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贯穿的中心孔,所述接触块的外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显示屏,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通过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包括:
挡座,用于设置于所述路基上,且自上而下分别向两侧倾斜设置,所述挡座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柱;
若干个第二弹性元件,垂直于所述挡座的外侧面设置于所述挡座上;以及
防撞板,与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相连,且平行于所述挡座外侧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的上端设有向所述路基的一侧倾斜的延伸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座的外侧还设有用于承托所述防撞板的下端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板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主轴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的上端设有钉帽,所述防护网通过钢丝绑扎在所述锚固件上且所述防护网位于所述钉帽的下方。
CN202021475631.6U 2020-07-23 2020-07-23 地灾报警装置 Active CN212906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5631.6U CN212906565U (zh) 2020-07-23 2020-07-23 地灾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5631.6U CN212906565U (zh) 2020-07-23 2020-07-23 地灾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6565U true CN212906565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92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5631.6U Active CN212906565U (zh) 2020-07-23 2020-07-23 地灾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6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6142B1 (ja) 橋・トンネルに対する高さ制限超過車両の衝突を防止する遮断ロープ式柔軟性衝突防止装置
CN207435895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公路桥梁用防护拦
KR102189851B1 (ko) 재난 예·경보 및 붕괴감지 기능이 구비된 낙석 방지장치
CN108360560A (zh) 一种适用于抢险救灾的装配式钢箱棚洞及施工方法
CN212906565U (zh) 地灾报警装置
CN109853408B (zh) 一种用于高陡边坡邻崖公路的双重分级柔性防护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208830181U (zh) 一种感知防护网
JP4422174B2 (ja) 落石監視装置
CN111749255A (zh)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JP2807665B2 (ja) 防護柵
CN116429060A (zh) 一种道路声屏障结构安全预警的监控系统
CN212541543U (zh) 一种基于应力法的道路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CN212427141U (zh)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AU2008228092B2 (en) Perimeter security barriers
JP2000258193A (ja) 斜面監視システム
CN205171410U (zh) 一种安全有效的限高系统
CN216786824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安全护栏结构
CN208749384U (zh) 一种巷道用活动式悬空骨板支护结构
GB2447783A (en) Perimeter security barrier
CN218768319U (zh) 一种铁路防护栏监测报警装置
CN214459954U (zh) 一种具有吸能缓冲功能的城市道路隔离护栏
CN213716125U (zh) 一种山区公路用落石监控装置
CN213867527U (zh) 一种具有防护减震结构的公路工程施工用的防护栏
KR102660810B1 (ko) 친환경적인 도로용 낙석방지시설
CN213276884U (zh) 一种高压线下预警防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