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7141U -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7141U
CN212427141U CN202021471542.4U CN202021471542U CN212427141U CN 212427141 U CN212427141 U CN 212427141U CN 202021471542 U CN202021471542 U CN 202021471542U CN 212427141 U CN212427141 U CN 212427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 switch
switch
warning device
protecti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15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习成
王建捷
牛瑞强
王磊
舒俊良
薛元
王建军
付罗靖
常文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oao Intelligent Contro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oao Intelligent Contro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oao Intelligent Contro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oao Intelligent Contro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15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7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7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7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包括多个并排竖向设置的支撑柱,每一个支撑柱的底部均铰接有一个基座;支撑柱的上部通过上拉锚绳与拉锚锚杆连接,上拉锚绳上设有第二开关传感器和第二缓冲弹簧;支撑绳依次穿过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上从上到下依次并排设有多根支撑绳;两个固定座分别设于并排设置的支撑柱两侧的延长线上,支撑绳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两个固定座上;支撑绳上设有第一开关传感器和第一缓冲弹簧;还包括有预警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落石撞击本实用新型后能通过第一开关传感器和第二开关传感器监测支撑绳和上拉锚绳的张力,然后通过预警装置对路过的行人或车辆发出提醒;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性能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十数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包括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9年四川宜宾地震等,地震造成山体岩土体结构更加破碎,次生的滑坡、崩塌等为落石灾害提供大量物源,且伴随公路、铁路的快速修建和山区城镇建设的日益增多,山区生态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崩塌落石灾害安全问题愈加突出。数据表明,小方量崩塌、孤石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超百人,且具有突发性、规律性不强、预测难度较大等特点,所以人类活动区崩塌落石的发生极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列车、车辆在山区行驶,其中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就是落石,由于其发生时没有任何征兆,极易对列车、车辆及线路造成破坏,造成列车、车辆颠覆等重大事故,严重危害铁路、公路等的安全运输。并且落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因此,无法提前预测落石可能发生的时间及地点,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于某些建于山区的重要设施的保护,目前大多采用柔性防护网,尤其是采用被动防护网进行拦截,被动防护网由于其防护机理原因目前拦截高度通常不超过5m,存在着落石飞跃及超防护能力致使防护失效的可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落石飞跃或防护失效,势必会带来严重后果;对于安全风险等级不高的设施保护,如公路,由于点多线长,全部采用柔性防护进行防护,因防护建设成本过大,势必难以全部实施落石拦截等防护。
针对崩塌落石灾害防治,现有监测技术主要有分为三种,其一是在潜在崩塌危岩区或影响区直接布置传感器,对可能脱离母体的岩体进行点对点的监控,如拉杆式位移计、震动传感器等;其二是在存在崩塌落石危害的公路、铁路和人类工程沿线边坡设置能够拦截落石的被动柔性防护网,并在防护网上安装相应的传感器,以实现对山坡滚石的实时监测和滚石灾害的有效预警;其三是利用雷达、视频解码等非接触式手段进行山体落石监测。
基于上述三种方法,其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通过直接在危岩体上布置传感器,如拉杆式位移计、加速度计、倾角计等,通过监测危岩体裂缝的发展变化情况、危岩体启动情况、危岩体角度转动情况,进一步预测危岩状态和具体崩落时间,这种方法虽能做到较好的预警,但是存在施工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的不足,且对危岩体的施工本身就是对原有危岩的一种加速破坏;且难以解决“监测的没崩落、崩落的没监测”的矛盾,而将可能崩落的危岩体全部监测又存在成本较高、施工难度大的不足;且尤其在高山峡谷区、三峡库区等艰险恶劣环境下,面临传感器采集终端和数据传输中继站的供电不足和信号传输差问题,且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被动网各机构上安装传感器实现落石预警,一是在立柱上安装倾斜传感器,通过监测立柱的倾斜角度进行预警,能够实现自动化预警,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受外界因素如风、动物、人等影响大,易发生误判,监测可靠度低。二是在锚索、上支撑绳上安装拉力、振动、弯曲传感器,通过监测防护网锚绳的拉力、振动或者上支撑绳的弯曲度判定落石的发生,具有抗干扰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信号解调系统复杂,价格昂贵;光纤光栅传感器易损坏,维修难度大且成本高。目前,此方法仍以监测被动网某一种物理量变化为预警指标,监测变量不全,漏报率较高;且传感器数据传输方式多基于运营商网络且功耗较高,具有在信号较差或者无信号地区难以推广的不足。
通过雷达测距测速、视频解码等非接触式手段进行山体落石监测,实现落石的监测与预警,具有设备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功耗较大,供电要求较高;噪音大、可靠度较低、数据量大。
总体而言,以上检测技术均存在高可靠与低成本不可兼得的矛盾,以及安装难度较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造价低廉的,冲击后自动倾斜的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用于监测落石的发生,及时发现落石并预警。
主要用于,一是对落石发生概率很小的边坡进行监测,给需要保护的设备、人员(如公路上的车辆和人员)一定的预警时间,极大程度避免灾害变成危害;二是对已安装防护措施的区域进行加强监测,如安装在可能飞跃被动防护网的落石近地点区域,监测飞跃的落石,同时监测由于被动防护网失效而未拦截到的落石;三是工程抢险中的短期监测,能快速安装、实时预警,保护抢险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包括多个并排竖向设置的支撑柱,每一个支撑柱的底部均铰接有一个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基座;支撑柱的上部通过上拉锚绳与固定在边坡内的拉锚锚杆连接,拉锚锚杆位于支撑柱的落石发生侧,上拉锚绳上设有第二开关传感器和第二缓冲弹簧;还包括有支撑绳,所述支撑绳依次穿过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上从上到下依次并排设有多根支撑绳;两个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固定座分别设于并排设置的支撑柱两侧的延长线上,支撑绳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两个固定座上;固定座与相邻的支撑柱之间的支撑绳上设有第一开关传感器和第一缓冲弹簧;
所述第二开关传感器和第一开关传感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杆、第一保护筒、第二保护筒、保护盖、连接环、预紧弹簧、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同轴心设置,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通过圆筒形保护盖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沿其轴向均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的相邻靠近端未封闭,第一保护筒远离第二保护筒的一端为封闭端,该封闭端上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第二保护筒远离第一保护筒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连接环连接于第二保护筒的封闭端上;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沿保护盖的轴线并排安装于保护盖内,且第一行程开关靠近第一保护筒设置,保护盖上开设有接线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为伸出第一保护筒封闭端的杆体,另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杆体直径的凸出部,所述预紧弹簧套装于凸出部与第一保护筒的封闭端之间的杆体上;所述凸出部在预紧弹簧的作用力下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相对滑动接触,其接触状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所述凸出部同时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相触碰;
第二种情况为所述凸出部仅与第一行程开关相触碰,不与第二行程开关相触碰;
第三种情况为所述凸出部仅与第二行程开关相触碰,不与第一行程开关相触碰;
还包括有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与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并可根据所述三种情况发出对应的警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性能可靠;支撑柱在受到落石撞击时会发生倾倒,落石会带动第二开关传感器和第一开关传感器内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动作,从而对应上述三种情况发出对应的警报,提醒路过的行人或车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的未封闭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盖的两端内表面设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圆筒形保护盖通过螺纹连接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使得连接较为方便快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均为半圆筒形,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的未封闭端上对应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两端的通孔一一设有连接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保护盖和第二保护盖两端的通孔后与所述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的未封闭端上的连接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均安装于第一保护盖内,所述接线孔开设于第一保护盖上。这种结构中使用螺栓作为连接和受力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环包括拉环和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二保护筒的封闭端开设有用于连接连接柱的螺纹孔。连接柱通过螺纹与第二保护筒的封闭端可拆卸地便捷连接,也可通过连接柱调整上拉锚绳或支撑绳的预张紧程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保护筒的封闭端后向内延伸;还包括防撞弹簧,所述防撞弹簧装配于连接柱的延伸部上。该防撞弹簧可在有大落石发生时,即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崩断后,可对第二开关传感器和第一开关传感器内的连接杆的撞击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连接杆撞坏第二保护筒,同时也可防止连接杆本身因撞击产生变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筒的封闭端开设有供连接杆和预紧弹簧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保护筒的封闭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还包括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该端盖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保护筒的封闭端外表面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该端盖既可对预紧弹簧起到限位作用,又能便于预紧弹簧和连接杆的维修更换,是为了便于检修和装配而设定的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并可根据所述三种情况发出对应的警报,该报警装置为声音报警装置或灯光报警装置。例如,对应第一种预设危险警报,可通过间隔嗡鸣或间隔闪缩发出提醒;对于第二种预设危险警报,可通过持续嗡鸣或长亮发出提醒。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预警装置还包括有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并可根据所述三种情况发送对应的警报信号。该通信装置可在接收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各自的状态后向远处的监控中心发出对应的警报信号,极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联控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连接于相邻支撑柱之间的支撑绳上。尼龙网可有效拦截直径小于相邻两支撑绳间距的落石,同时也能将落石的撞击情况有效传递到对应的支撑绳上,进而触发第二开关传感器和第一开关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基座包括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基座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座底板上的两个相对竖向设置的基座侧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位于两个基座侧板之间,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两个基座侧板上均设有连接孔、定位孔和限位孔;连接孔、定位孔和限位孔呈三角形设置,连接孔位于相对下方,定位孔和限位孔位于相对上方,且限位孔靠近所述上拉锚绳设置;定位孔和限位孔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支撑柱在垂直两个基座侧板连线方向上的宽度;连接销穿过支撑柱底部的通孔和两个基座侧板的连接孔后实现支撑柱的铰接,支撑柱在两个基座侧板的限位作用下仅能沿连接销在垂直支撑绳的方向上转动。限位销穿过两个基座侧板的限位孔后实现支撑柱的限位,限位销能在上拉锚绳预紧时防止支撑柱往落石方向过度倾斜,确保支撑柱与边坡垂直设置。在两个基座侧板上限位孔的附近还设有扩展限位孔,该扩展限位孔使得限位销的连接位置可以调整,以便于支撑柱与边坡呈锐角或钝角设置。定位销穿过两个基座侧板的定位孔后实现支撑柱的安装定位,定位销和定位孔的主要目的是在安装时对支撑柱实现限位和支撑,避免在安装过程中支撑柱倾倒,锁定支撑柱的状态,便于上拉锚绳和支撑绳的预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仅在一个部位示出了尼龙网,实际中尼龙网可覆盖整个支撑绳,也可仅在落石密集区域设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与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结构的第二开关传感器/第一开关传感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分结构示意图,图4主要示出了第二开关传感器/第一开关传感器的的内部构造。
图5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的第二开关传感器/第一开关传感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剖分结构示意图,图6主要示出了第二开关传感器/第一开关传感器的的内部构造。
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固定座11,通信装置12,报警装置13,天线14,第二开关传感器21,第二缓冲弹簧22,上拉锚绳23,第一开关传感器31,第一缓冲弹簧32,支撑绳33,尼龙网41,支撑柱42,基座侧板43,基座底板44,限位销45,连接销46,定位销47,扩展限位孔48,连接杆101,第一保护筒102,第一保护盖103,接线孔104,连接螺纹孔105,第二保护筒106,连接环107,第二保护盖108,预紧弹簧109,安装板110,第一行程开关111,第二行程开关112,防撞弹簧113,端盖1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包括多个并排竖向设置的支撑柱42,每一个支撑柱42的底部均铰接有一个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基座。支撑柱42的上部通过上拉锚绳23与固定在边坡内的拉锚锚杆连接,拉锚锚杆位于支撑柱42的落石发生侧,上拉锚绳23上设有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二缓冲弹簧22。每一个支撑柱42对应连接两个上拉锚绳23,一左一右分别位于支撑柱42的两侧。
还包括有支撑绳33,所述支撑绳33依次穿过多个支撑柱42,支撑柱42上从上到下依次并排设有多根支撑绳33。两个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固定座11分别设于并排设置的支撑柱42两侧的延长线上,支撑绳33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两个固定座11上。固定座11与最近相邻的支撑柱42之间的支撑绳33上设有第一开关传感器31和第一缓冲弹簧32。
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重点结构,是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可靠预警而新设计的传感器。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杆101、第一保护筒102、第二保护筒106、保护盖、连接环107、预紧弹簧109、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
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同轴心设置,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通过圆筒形保护盖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沿其轴向均开设有供连接杆101穿过的通孔;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相邻靠近端未封闭,第一保护筒102远离第二保护筒106的一端为封闭端,该封闭端上开设有供连接杆101穿过的通孔;第二保护筒106远离第一保护筒102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连接环107连接于第二保护筒106的封闭端上,所述连接环107用于连接上拉锚绳23或支撑绳33。
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沿保护盖的轴线并排安装于保护盖内的安装板110上,安装板110与保护盖通过螺钉连接,且第一行程开关111靠近第一保护筒102设置,保护盖上开设有接线孔104,该接线孔104是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的接线孔。所述连接杆101的一端为伸出第一保护筒102封闭端的杆体,该杆体用于连接上拉锚绳23或支撑绳33,另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杆体直径的凸出部,所述预紧弹簧109套装于凸出部与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之间的杆体上。
还包括有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与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可能发生落石的边坡上,在该边坡上浇筑混凝土基础作为基座和固定座11的连接基础,然后在落石发生侧固定拉锚锚杆,将支撑柱42铰接到基座,并在支撑柱42与拉锚锚杆之间连接上拉锚绳23。通常支撑柱42与该边坡垂直设置,也可呈锐角或钝角设置,具体设置情况可视具体环境进行调整。上拉锚绳23为三段结构,第一段的一端与拉锚锚杆连接,第一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段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开关传感器21连接,第二段的另一端与第三段的一端通过第二缓冲弹簧22连接,第三段的另一端与支撑柱42的顶部连接。三段上拉锚绳23的长度可根据设计预紧值直接截断,运输到位后直接连接。为增强器适应能力,可再增加一段上拉锚绳23作为第四段,第三段的另一端与第四段的一端通过花蓝螺丝连接,第四段的另一端与支撑柱42的顶部连接,用花蓝螺丝来实现上拉锚绳23的预紧,可便于精确调节上拉锚绳23的预紧力,但会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造价成本。将支撑绳33依次水平穿过多个支撑柱42 同一高度上的预设通孔后与固定座11连接,在支撑柱42与固定座11之间的支撑绳33上连接第一开关传感器31和第一缓冲弹簧32,其连接方式与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二缓冲弹簧22在上拉锚绳23上的连接方式相同,也可在支撑绳33上连接花蓝螺丝来精确调节支撑绳33的预紧力。最后将预警装置安装在固定座11上或其他合适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需要对上拉锚绳23和支撑绳33施加预紧力,使上拉锚绳23和支撑绳33上的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处于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为所述连接杆101的凸出部同时与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相触碰,此时预警装置不会发出警报或发出安全警报。此时,上拉锚绳23和支撑绳33上的第二缓冲弹簧22和第一缓冲弹簧32处于拉伸状态,第二缓冲弹簧22和第一缓冲弹簧32的预加载拉伸载荷为10KG,该载荷可防止因风吹或下雨引起整个装置的的细微变化误触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预紧弹簧109则处于压缩状态。
若有小落石发生,小落石撞击支撑绳33和/或支撑柱42后,由于有第一缓冲弹簧32和第二缓冲弹簧22的缓冲效果,支撑柱42会向远离落石发生侧的方向小幅度倾斜并拦住小落石,小落石不会再向下滚落。此时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会被拉长,预紧弹簧109会进一步压缩,即所述连接杆101的凸出部仅会与第一行程开关111相触碰,不会与第二行程开关112相触碰,此时预警装置会发出第一种预设危险警报。
若有大落石发生,大落石撞击支撑绳33和/或支撑柱42后,由于第一缓冲弹簧32和第二缓冲弹簧22无法承载如此大的撞击而直接崩断,支撑柱42会向远离落石发生侧的方向完全倾倒,大落石被本实用新型延缓后继续向下滚轮,可延缓滚轮趋势,减小滚落后的撞击破坏力。此时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会因为没有预紧拉力而缩短,预紧弹簧109会反弹伸长,即所述连接杆101的凸出部仅会与第二行程开关112相触碰,不会与第一行程开关111相触碰,此时预警装置会发出第二种预设危险警报。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预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13,该报警装置13为声音报警装置或灯光报警装置,可实现声音报警或灯光报警,提醒沿途的行人或车辆。例如,对应第一种预设危险警报,可通过间隔嗡鸣或间隔闪缩发出提醒;对于第二种预设危险警报,可通过持续嗡鸣或长亮发出提醒。
本实用新型还可加装通信装置12,该通信装置12具有天线14,该通信装置12可在接收到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各自的状态后向远处的监控中心发出对应的警报信号,极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联控性。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接入当地电网实现供电,也可加装电池或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实现供电。
所述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未封闭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盖的两端内表面设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圆筒形保护盖通过螺纹连接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使得连接较为方便快捷,但其受力完全依赖于螺纹,对螺纹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
也可将保护盖设计为: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均为半圆筒形,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未封闭端上对应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两端的通孔一一设有连接螺纹孔105,螺栓穿过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两端的通孔后与所述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未封闭端上的连接螺纹孔105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均安装于第一保护盖103内,所述接线孔104开设于第一保护盖103上。这种结构中使用螺栓作为连接和受力结构,较螺纹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但加工与组装则更为麻烦。
所述连接环107包括拉环和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二保护筒106的封闭端开设有用于连接连接柱的螺纹孔。拉环用于连接上拉锚绳23或支撑绳33,连接柱则通过螺纹与第二保护筒106的封闭端可拆卸地便捷连接,也可通过连接柱调整上拉锚绳23或支撑绳33的预张紧程度,从而省略加装花蓝螺丝。
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保护筒106的封闭端后向内延伸;还包括防撞弹簧113,所述防撞弹簧113装配于连接柱的延伸部上。该防撞弹簧113可在有大落石发生时,即第一缓冲弹簧32和第二缓冲弹簧22崩断后,可对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内的连接杆101的撞击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连接杆101撞坏第二保护筒106,同时也可防止连接杆101本身因撞击产生变形。
所述第一保护筒102还具有另一种结构,即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开设有供连接杆101和预紧弹簧109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还包括有端盖114,所述端盖114上开设有供连接杆101穿过的通孔,该端盖114的内表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外表面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该端盖114既可对预紧弹簧109起到限位作用,又能便于预紧弹簧109和连接杆101的维修更换,是为了便于检修和装配而设定的结构。
为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拦截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尼龙网41,所述尼龙网41连接于相邻支撑柱42之间的支撑绳33上。尼龙网41可有效拦截直径小于相邻两支撑绳33间距的落石,同时也能将落石的撞击情况有效传递到对应的支撑绳33上,进而触发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
为保证支撑柱42能往指定方向顺利倾倒,所述基座包括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基座底板44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座底板44上的两个相对竖向设置的基座侧板43。所述支撑柱42的底部位于两个基座侧板43之间,所述支撑柱4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两个基座侧板43上均设有连接孔、定位孔和限位孔;连接孔、定位孔和限位孔呈三角形设置,连接孔位于相对下方,定位孔和限位孔位于相对上方,且限位孔靠近所述上拉锚绳23设置;定位孔和限位孔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支撑柱42在垂直两个基座侧板43连线方向上的宽度。
连接销46穿过支撑柱42底部的通孔和两个基座侧板43的连接孔后实现支撑柱42的铰接,支撑柱42在两个基座侧板43的限位作用下仅能沿连接销46在垂直支撑绳33的方向上转动。
限位销45穿过两个基座侧板43的限位孔后实现支撑柱42的限位,限位销45能在上拉锚绳23预紧时防止支撑柱42往落石方向过度倾斜,确保支撑柱42与边坡垂直设置。在两个基座侧板43上限位孔的附近还设有扩展限位孔48,该扩展限位孔48使得限位销45的连接位置可以调整,以便于支撑柱42与边坡呈锐角或钝角设置。
定位销47穿过两个基座侧板43的定位孔后实现支撑柱42的安装定位,定位销47和定位孔的主要目的是在安装时对支撑柱42实现限位和支撑,避免在安装过程中支撑柱42倾倒,锁定支撑柱42的状态,便于上拉锚绳23和支撑绳33的预紧。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均为Omron/欧姆龙牌型号 SS-01GL13的微动开关,其结构和性能稳定可靠,尺寸合理,价格便宜,能很好地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类。

Claims (10)

1.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排竖向设置的支撑柱(42),每一个支撑柱(42)的底部均铰接有一个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基座;支撑柱(42)的上部通过上拉锚绳(23)与固定在边坡内的拉锚锚杆连接,拉锚锚杆位于支撑柱(42)的落石发生侧,上拉锚绳(23)上设有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二缓冲弹簧(22);还包括有支撑绳(33),所述支撑绳(33)依次穿过多个支撑柱(42),支撑柱(42)上从上到下依次并排设有多根支撑绳(33);两个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固定座(11)分别设于并排设置的支撑柱(42)两侧的延长线上,支撑绳(33)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两个固定座(11)上;固定座(11)与相邻的支撑柱(42)之间的支撑绳(33)上设有第一开关传感器(31)和第一缓冲弹簧(32);
所述第二开关传感器(21)和第一开关传感器(3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杆(101)、第一保护筒(102)、第二保护筒(106)、保护盖、连接环(107)、预紧弹簧(109)、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同轴心设置,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通过圆筒形保护盖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沿其轴向均开设有供连接杆(101)穿过的通孔;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相邻靠近端未封闭,第一保护筒(102)远离第二保护筒(106)的一端为封闭端,该封闭端上开设有供连接杆(101)穿过的通孔;第二保护筒(106)远离第一保护筒(102)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连接环(107)连接于第二保护筒(106)的封闭端上;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沿保护盖的轴线并排安装于保护盖内,且第一行程开关(111)靠近第一保护筒(102)设置,保护盖上开设有接线孔(104);所述连接杆(101)的一端为伸出第一保护筒(102)封闭端的杆体,另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杆体直径的凸出部,所述预紧弹簧(109)套装于凸出部与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之间的杆体上;所述凸出部在预紧弹簧(109)的作用力下与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相对滑动接触,其接触状态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所述凸出部同时与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相触碰;
第二种情况为所述凸出部仅与第一行程开关(111)相触碰,不与第二行程开关(112)相触碰;
第三种情况为所述凸出部仅与第二行程开关(112)相触碰,不与第一行程开关(111)相触碰;
还包括有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与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电性连接并可根据所述三种情况发出对应的警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未封闭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保护盖的两端内表面设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均为半圆筒形,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未封闭端上对应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两端的通孔一一设有连接螺纹孔(105);螺栓穿过第一保护盖(103)和第二保护盖(108)两端的通孔后与所述第一保护筒(102)和第二保护筒(106)的未封闭端上的连接螺纹孔(105)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均安装于第一保护盖(103)内,所述接线孔(104)开设于第一保护盖(103)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07)包括拉环和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二保护筒(106)的封闭端开设有用于连接连接柱的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保护筒(106)的封闭端后向内延伸;还包括防撞弹簧(113),所述防撞弹簧(113)装配于连接柱的延伸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开设有供连接杆(101)和预紧弹簧(109)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还包括有端盖(114),所述端盖(114)上开设有供连接杆(101)穿过的通孔,该端盖(114)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保护筒(102)的封闭端外表面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报警装置(13),该报警装置(13)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电性连接并可根据所述三种情况发出对应的警报,该报警装置(13)为声音报警装置或灯光报警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装置还包括有通信装置(12),该通信装置(12)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11)和第二行程开关(112)电性连接并可根据所述三种情况发送对应的警报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尼龙网(41),所述尼龙网(41)连接于相邻支撑柱(42)之间的支撑绳(33)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基座底板(44)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座底板(44)上的两个相对竖向设置的基座侧板(43);所述支撑柱(42)的底部位于两个基座侧板(43)之间,所述支撑柱(4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两个基座侧板(43)上均设有连接孔、定位孔和限位孔;连接孔、定位孔和限位孔呈三角形设置,连接孔位于相对下方,定位孔和限位孔位于相对上方,且限位孔靠近所述上拉锚绳(23)设置;定位孔和限位孔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所述支撑柱(42)在垂直两个基座侧板(43)连线方向上的宽度;连接销(46)穿过支撑柱(42)底部的通孔和两个基座侧板(43)的连接孔后实现支撑柱(42)的铰接;限位销(45)穿过两个基座侧板(43)的限位孔后实现支撑柱(42)的限位;定位销(47)穿过两个基座侧板(43)的定位孔后实现支撑柱(42)的安装定位。
CN202021471542.4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Active CN212427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1542.4U CN21242714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1542.4U CN21242714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7141U true CN21242714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1542.4U Active CN21242714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71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5408A (zh) * 2021-09-02 2021-11-05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多向可调组合式钢管斜抛撑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5408A (zh) * 2021-09-02 2021-11-05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多向可调组合式钢管斜抛撑
CN113605408B (zh) * 2021-09-02 2022-10-04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多向可调组合式钢管斜抛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9255A (zh)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JP3237967U (ja) 新型送電塔の傾斜監視システム
CN212427141U (zh) 一种双开关落石预警装置
US4986687A (en) AD-IV breakaway system for timber utility poles
CN202194091U (zh) 一种新型的道路车辆限高装置
CN113628425A (zh) 一种高速公路护栏撞击监测报警装置
CN112627200B (zh) 一种被动防护网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8798738B (zh) 一种巷道用活动式悬空骨板支护结构
CN219996120U (zh) 一种危岩体变形监测装置
CN109872500A (zh) 用于护栏损坏的远程报警装置
CN212513084U (zh) 一种张力动态开关传感器
WO2007084009A1 (en) Yielding connector for poles and posts
CN208830181U (zh) 一种感知防护网
CN210827507U (zh)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柔性被动防护系统
CN215593754U (zh) 一种危岩主动防护结构
CN116429060A (zh) 一种道路声屏障结构安全预警的监控系统
CN212484558U (zh) 一种山区山体滑坡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CN214648326U (zh) 基于视频识别的轨道异物入侵检测装置
CN218768319U (zh) 一种铁路防护栏监测报警装置
CN211285417U (zh) 一种交通道路用智能隔离护栏
CN112435439A (zh) 基于物联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监测系统
CN212906565U (zh) 地灾报警装置
CN213990848U (zh) 一种公路防撞栏防撞监控报警装置
CN220451561U (zh) 一种市政地铁工程围栏安全防护装置
CN205474964U (zh) 一种堤防自动化限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