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7830U - 重列车库 - Google Patents

重列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7830U
CN212897830U CN202021082153.2U CN202021082153U CN212897830U CN 212897830 U CN212897830 U CN 212897830U CN 202021082153 U CN202021082153 U CN 202021082153U CN 212897830 U CN212897830 U CN 212897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vehicle carrying
hook
carrying plate
ga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21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如意
卢新锋
薛淑乐
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Cimc Iot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Cimc Iot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Cimc Iot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Shenzhen CIMC Tianda Airport Support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mc Smart Par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21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7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7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7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重列车库,包含巷道及搬运台车,巷道侧向设置有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搬运台车具有搬运器。搬运器设置有朝向前排车位延伸且长度相等的保持推杆,载车板前端设置有卡块,载车板设置有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含拉杆、钩杆、导轮以及柔性连接件。拉杆中部转动连接载车板底部。钩杆前端转动连接于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拉杆后侧。导轮设置于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拉杆与钩杆之间。柔性连接件经由导轮可滑动地设置于载车板底部,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拉杆上端与钩杆后端之间。存放于前排车位的载车板经搬运器的搬运向搬运台车移动时,该载车板的拉杆受保持推杆压迫而转动,并带动钩杆转动,而使钩杆后端卡固于存放于重列车位的载车板的卡块。

Description

重列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列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列车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以载车板为交换方式的机械立体车库,通常采用单列布置车位,即,在设备运行轨道两侧沿轨道方向分别只有一排车位。现有立体车库难以实现重列式的车位布置,即,在设备运行轨道两侧沿轨道方向分别布置有两排及以上的车位。由于载车板重列布置时,除非将后排载车板设计为自身带有动力以外,无法对后排载车板进行移动操作。然而将每块载车板都采用带动力的设计,会导致车库建造成本大幅增加,同时会导致故障率的显著升高,且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无需对后排载车板采用带动力的设计,即可实现后排载车板与前排载车板联动的重列车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重列车库,包含搬运台车以及用以存放载车板的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所述搬运台车具有搬运器。其中,所述搬运器设置有朝向所述前排车位延伸且长度相等的保持推杆,所述载车板前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载车板设置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含拉杆、钩杆、导轮以及柔性连接件。所述拉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钩杆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所述拉杆后侧。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钩杆之间。所述柔性连接件经由所述导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拉杆上端与所述钩杆后端之间。其中,存放于所述前排车位的载车板经所述搬运器的搬运向所述搬运台车移动时,该载车板的所述拉杆受所述保持推杆压迫而转动,并带动所述钩杆转动,而使所述钩杆后端卡固于存放于所述重列车位的载车板的所述卡块;存放于所述前排车位的载车板移至所述搬运台车时,存放于所述重列车位的载车板移至所述前排车位,所述拉杆脱离所述保持推杆,所述拉杆和所述钩杆复位而使两个所述载车板相互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拉杆包含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第二杆体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下端。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上端与所述钩杆后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杆体具有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介于所述第一杆体中部与上端之间,所述下段介于所述第一杆体中部与下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杆体的所述上段相对所述下段向后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杆体下端设置有滚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杆体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第二杆体上端后侧设置有限位直角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杆体轴线与所述第一杆体轴线重合时,所述限位直角结构受所述限位挡块的限位而无法相对所述第一杆体向后转动。所述第二杆体相对所述第一杆体向前转动90°时,所述第二杆体前侧边受所述限位挡块的限位而无法相对所述第一杆体向前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钩杆后端设置有卡勾。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拉杆上端与所述卡勾之间,所述搬运器向前移动靠前的所述载车板时,该载车板的所述拉杆受所述保持推杆压迫而转动,并带动所述钩杆转动,而使所述卡勾卡固于靠后的所述载车板的所述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联动装置包含至少三个所述导轮,其中两个所述导轮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拉杆和所述钩杆,其中另一个所述导轮的位置位于所述拉杆和所述钩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联动装置还包含第一轴座以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轴座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座并连接于所述拉杆中部。其中,所述拉杆中部经由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联动装置还包含第二轴座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轴座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座并连接于所述钩杆前端。其中,所述钩杆前端经由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保持推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向下倾斜的平板结构或者弧板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位于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的前后两块载车板,能够通过联动装置及相关结构设计依需实现联动。即,前排载车板被搬运器拉取到搬运台车的过程中,后排载车板在前排载车板对联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跟随前排载车板移至原前排载车板的位置,即移动至前排车位。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车位的重列布置,而且无需在载车板上加装动力装置,仅需在车库中用于存取车的搬运器上安装动力系统,以达到单一搬运器应对多个载车板的效果,降低成本增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实现车位重列布置时,能够实现整个车库的车位数量的成倍增加。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重列车库的局部俯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重列车库的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联动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图2示出的联动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图2示出的联动装置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示出的联动装置的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示出的联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图9是图7的仰视图;
图10是图2示出的联动装置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0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示出的重列车库在一工作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14是图1示出的重列车库的在一工作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巷道;
210.前排车位;
220.重列车位;
310.前排载车板;
320.后排载车板;
301.卡块;
410.搬运器;
411.保持推杆;
4111.导向板;
500.联动装置;
510.拉杆;
511.第一杆体;
5111.上段;
5112.下段;
5113.限位挡块;
512.第二杆体;
5121.滚轮;
5122.直角结构;
5123.前侧边;
520.钩杆;
521.卡勾;
530.导轮;
540.钢丝绳;
550.第一轴座;
551.第一转轴;
560.第二轴座;
561.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的局部俯视图,具体示出了该重列车库的其中一层车库的一段巷道及其两侧的重列布置的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是以机械式重列立体车库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重列车库或其他车库系统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包含巷道100及搬运台车。巷道100侧向设置有前后相邻布置的前排车位210和重列车位220,前排车位210和重列车位220分别用以存放载车板。搬运台车具有搬运器410,搬运器410能将存放于前排车位210的载车板移至搬运台车。配合参阅图2至图14,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重列车库的联动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联动装置500的仰视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联动装置500的左视图;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拉杆51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钩杆52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联动装置500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7的左视图;图9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7的仰视图;图10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联动装置500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0的左视图;图1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0的仰视图;图1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重列车库在一工作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图1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重列车库在另一工作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以下将结合上述服务,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搬运器410设置有朝向前排车位210延伸保持推杆411,且保持推杆411的长度与前排车位210的中点和相邻的重列车位220的中点的间距相等,或大致与载车板的长度相等。其中,保持推杆411安装于搬运器410上并随搬运器410一起动作,从而对下述的拉杆510施加压力。保持推杆411的长度是根据后排载车板320所需要的位移距离而定,以使得后排载车板320准确位移至原前排载车板310的位置。载车板前端设置有卡块301,载车板设置有联动装置500,联动装置500包含拉杆510、钩杆520、导轮530以及柔性连接件。具体而言,拉杆510中部转动连接载车板底部。钩杆520前端转动连接于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拉杆510后侧。导轮530设置于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拉杆510与钩杆520之间。柔性连接件可以优选为钢丝绳540,或者其他柔性连接结构。钢丝绳540经由导轮530可滑动地设置于载车板底部,钢丝绳540连接于拉杆510上端与钩杆520后端之间。据此,存放于前排车位210的载车板经搬运器410的搬运向搬运台车移动时,该载车板的拉杆510受保持推杆411压迫而转动,并带动钩杆520转动,而使钩杆520后端卡固于存放于重列车位220的载车板的卡块301,从而使得存放于重列车位220的载车板随存放于前排车位210的载车板同时向前移动(定义车位的朝向巷道100一侧为“前”,相反一侧为“后”)。当搬运器410将存放于前排车位210的载车板移至搬运台车时,存放于重列车位220的载车板则移至前排车位210,基于保持推杆411的上述长度设计,此时拉杆510脱离保持推杆411而不再受其压迫,拉杆510和钩杆520复位,而使两个载车板相互脱离。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位于前排车位210和重列车位220的前后两块载车板,能够通过联动装置500及相关结构设计依需实现联动。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车位的重列布置,而且无需在载车板上加装动力装置,仅需在车库中用于存取车的搬运器410上安装动力系统,以达到单一搬运器410应对多个载车板的效果,降低成本增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实现车位重列布置时,能够实现整个车库的车位数量的成倍增加。
较佳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杆510可以优选地包含第一杆体511以及第二杆体512。具体而言,第一杆体511中部转动连接载车板底部。第二杆体512上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体511下端。在此基础上,钢丝绳540连接于第一杆体511上端与钩杆520后端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拉杆510是通过第一杆体511连接钢丝绳540,并通过第二杆体512接受搬运器410的保持推杆411的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基于拉杆510包含第一杆体511以及第二杆体512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杆体511具有上段5111和下段5112,上段5111介于第一杆体511中部与上端之间,下段5112介于第一杆体511中部与下端之间。在此基础上,第一杆体511的上段5111相对下段5112向后倾斜。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基于拉杆510包含第一杆体511以及第二杆体512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杆体512下端可以优选地设置有滚轮5121。据此,当存放于前排车位210的载车板经搬运器410的搬运向搬运台车移动的过程中,该载车板的拉杆510的第二杆体512的滚轮5121是滚动配合于保持推杆411和搬运器410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基于拉杆510包含第一杆体511以及第二杆体512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杆体511的下部可以优选地设置有限位挡块5113,且第二杆体512上端后侧可以优选地设置有限位直角结构5122。在此基础上,当第二杆体512轴线与第一杆体511轴线重合时,限位直角结构5122受限位挡块5113的限位而无法相对第一杆体511向后转动。再者,第二杆体512相对第一杆体511向前转动90°时,第二杆体512前侧边5123受限位挡块5113的限位而无法相对第一杆体511向前转动。据此,第二杆体512相对第一杆体511的转动,是被限制在自与第一杆体511共轴且向下延伸的位置开始,向前并向上(即附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90°的区域内。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前排车位210存车(即将载车板送至前排车位210)的过程中,保持推杆411的压力不会传递至钩杆520,即保持整个联动装置500不动作。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钩杆520后端可以优选地设置有卡勾521。在此基础上,钢丝绳540连接于拉杆510上端与卡勾521之间,搬运器410向前移动靠前的载车板时,该载车板的拉杆510受保持推杆411压迫而转动,并带动钩杆520转动,而使卡勾521卡固于靠后的载车板的卡块301。
较佳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装置500可以优选地包含三个导轮530,其中两个导轮530的位置可以优选地分别对应于拉杆510和钩杆520,其中另一个导轮530的位置可以优选地位于拉杆510和钩杆520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实现钢丝绳540的布置和张紧,联动装置500亦可包含三个以上导轮530,或可包含一个或两个导轮530,均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较佳地,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装置500还可以优选地包含第一轴座550以及第一转轴551。具体而言,第一轴座550设置于载车板底部。第一转轴551设置于第一轴座550并连接于拉杆510中部。据此,拉杆510中部经由第一转轴55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轴座550。
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9所示,基于联动装置500包含第一轴座550以及第一转轴551的结构设计,同时基于拉杆510包含第一杆体511以及第二杆体512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551穿设于第一铰座和第一杆体511的中部。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基于联动装置500包含第一轴座550以及第一转轴551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座550可以优选地包含两个座体,这两个座体在左右方向(垂直于上述的前后方向的方向)上间隔相对布置,第一转轴551穿设于两个座体和拉杆510中部(例如第一杆体511中部),且拉杆510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轴座550的两个座体之间,从而利用两个座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供拉杆510转动时避让之用,并可利用该空间供钢丝绳540和部分导轮530布置。
较佳地,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装置500还可以优选地包含第二轴座560以及第二转轴561。具体而言,第二轴座560设置于载车板底部。第二转轴561设置于第二轴座560并连接于钩杆520前端。据此,钩杆520前端经由第二转轴56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轴座560。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2所示,基于联动装置500包含第二轴座560以及第二转轴561的结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轴座560可以优选地包含两个座体,这两个座体在左右方向(垂直于上述的前后方向的方向)上间隔相对布置,第二转轴561穿设于两个座体和钩杆520上端,且钩杆520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轴座560的两个座体之间,从而利用两个座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供钩杆520转动时避让之用,并可利用该空间供钢丝绳540和部分导轮530布置。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推杆411的前后两端分别可以优选地设置有导向板4111,导向板4111可以优选地呈向下倾斜的平板结构或者弧板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拉杆510开始移上搬运器410的保持推杆411时,可以通过保持推杆411的上述结构设计使拉杆510的转动(例如包含第二杆体512相对第一杆体511的转动和第一杆体511相对第一轴座550的转动)更加顺畅。当拉杆510由搬运器410的保持推杆411移出时,亦可使拉杆510的转动更加顺畅。
承上所述,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拉杆510与第一轴座550和第一转轴551可以视为构成了一套被动机构,所谓“被动”,可以理解为是需要受到设置于搬运器410上的保持推杆411的压迫才能开始动作,以达到取车动作的连贯性。
再者,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钩杆520与第二轴座560和第二转轴561可以视为构成了一套从动机构,从动机构可以视为联动装置500的从动装置,所谓“从动”,可以理解为是在上述被动机构动作后跟随动作的机构,用于钩住后排载车板320,实现重列布置的前后两块载车板的联动。
另外,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钢丝绳540、导轮530、保持推杆411、卡块301等结构可以视为构成了一套辅助系统,用以保证上述被动机构的动作能够传递至上述从动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可以应用在以载车板为交换方式的平面移动类机械车库中的应用场景。该重列车库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重列车库中间设置一条供设备(例如搬运台车)运行的巷道100。巷道100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安装两条轨道。巷道100中布置有沿巷道100轨道运行的搬运台车。搬运台车上设置有搬运器410,其可在搬运台车对齐目标车位后沿垂直于轨道方向(本说明书中的前后方向)运行至车位,以实现从车位存取车辆(载车板)的操作。
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在几种典型的工作状态下,部分结构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图1示出的车位重列布置的情况下,为了取出存放于重列车位220的载车板,需要先将存放于前排车位210的载车板取出并转运至重列车库周转车位,然后对后排目标车位进行取车操作。利用上述联动装置500,能够将前后两块载车板联系起来,实现前后联动,即前排载车板310被搬运器410拉取到巷道100中的搬运台车上的过程中,后排载车板320也跟随位移至原前排载车板310的位置(即前排车位210),以方便搬运器410对原后排目标载车板继续进行取车操作。具体动作如下:
首先巷道100中的搬运台车沿轨道运行至目标车位,并对齐车位中心。然后搬运器410从巷道100沿垂直于轨道方向朝向前排载车板310移动,到达特定位置后,保持推杆411推压拉杆510并使其转动一定角度(例如60°),如图13所示。此时,钢丝绳540被拉动一定长度,使得钩杆520也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以钩住后排载车板320,此时前后两块载车板即实现了关联。
接着,搬运器410将前排载车板310拉取至巷道100中的搬运台车上以转运至特定的周转车位。在前排载车板310被搬运至搬运台车的过程中,后排载车板320在联动装置500的作用下跟随运动至原前排载车板310的位置。此时,由于保持推杆411长度一定,在后排载车板320运动至原前排载车板310的位置时中断,拉杆510自动顺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以使钩杆520也顺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脱离原后排载车板320,使得后排载车板320停留在原前排载车板310的位置(例如前排车位210)。
以上即实现了取车过程中的前后两块载车板的联动。相对应地,在前排存车过程中,即将载车板从搬运台存放至前排车位210的过程中,载车板相对于保持推杆411的运动方向与上述过程相反,这时由于拉杆510的第二杆体512转动连接于第一杆体511,可自由转动且设置有限位机构,使得第二杆体512顺时针旋转,如图14所示,压力不会得到传递则钩杆520不会动作,所以不会对可能已存在的后排载车板320产生影响。
需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中,是以载车板式平面移动类机械车库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示例性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不限于上述类型的机械式重列立体车库,还可应用在垂直升降类、巷道100堆垛类、升降横移类等各种重列车库中,或应用于其他需要进行联动操作的场景中,均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重列车库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重列车库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重列车库的任何细节或重列车库的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位于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的前后两块载车板,能够通过联动装置及相关结构设计依需实现联动。即,前排载车板被搬运器拉取到搬运台车的过程中,后排载车板在前排载车板对联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跟随前排载车板移至原前排载车板的位置,即移动至前排车位。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车位的重列布置,而且无需在载车板上加装动力装置,仅需在车库中用于存取车的搬运器上安装动力系统,以达到单一搬运器应对多个载车板的效果,降低成本增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实现车位重列布置时,能够实现整个车库的车位数量的成倍增加。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重列车库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Claims (10)

1.一种重列车库,包含搬运台车以及用以存放载车板的前排车位和重列车位,所述搬运台车具有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器设置有朝向所述前排车位延伸且长度相等的保持推杆,所述载车板前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载车板设置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包含:
拉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载车板底部;
钩杆,前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所述拉杆后侧;
导轮,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并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钩杆之间;以及
柔性连接件,经由所述导轮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拉杆上端与所述钩杆后端之间;
其中,存放于所述前排车位的载车板经所述搬运器的搬运向所述搬运台车移动时,该载车板的所述拉杆受所述保持推杆压迫而转动,并带动所述钩杆转动,而使所述钩杆后端卡固于存放于所述重列车位的载车板的所述卡块;存放于所述前排车位的载车板移至所述搬运台车时,存放于所述重列车位的载车板移至所述前排车位,所述拉杆脱离所述保持推杆,所述拉杆和所述钩杆复位而使两个所述载车板相互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含:
第一杆体,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载车板底部;以及
第二杆体,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下端;
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上端与所述钩杆后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具有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介于所述第一杆体中部与上端之间,所述下段介于所述第一杆体中部与下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杆体的所述上段相对所述下段向后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下端设置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下部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第二杆体上端后侧设置有限位直角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杆体轴线与所述第一杆体轴线重合时,所述限位直角结构受所述限位挡块的限位而无法相对所述第一杆体向后转动;所述第二杆体相对所述第一杆体向前转动90°时,所述第二杆体前侧边受所述限位挡块的限位而无法相对所述第一杆体向前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杆后端设置有卡勾;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拉杆上端与所述卡勾之间,所述搬运器向前移动靠前的所述载车板时,该载车板的所述拉杆受所述保持推杆压迫而转动,并带动所述钩杆转动,而使所述卡勾卡固于靠后的所述载车板的所述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含至少三个所述导轮,其中两个所述导轮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拉杆和所述钩杆,其中另一个所述导轮的位置位于所述拉杆和所述钩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还包含:
第一轴座,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以及
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座并连接于所述拉杆中部;
其中,所述拉杆中部经由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还包含:
第二轴座,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底部;以及
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座并连接于所述钩杆前端;
其中,所述钩杆前端经由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列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推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向下倾斜的平板结构或者弧板结构。
CN202021082153.2U 2020-06-12 2020-06-12 重列车库 Active CN212897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153.2U CN212897830U (zh) 2020-06-12 2020-06-12 重列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2153.2U CN212897830U (zh) 2020-06-12 2020-06-12 重列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7830U true CN212897830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6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2153.2U Active CN212897830U (zh) 2020-06-12 2020-06-12 重列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7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6010B (zh) 货架仓储系统和用于运行货架仓储系统的方法
CN106013892B (zh) 一种模块化矩阵式立体车库
CN101031687B (zh) 运输车辆以及用于运输和卸下纵向轨道的方法
CN102009657B (zh) 快速卸载钢轨的长钢轨运输车组
CN207499545U (zh) 智能搬运垂直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
CN111731729A (zh) 货架穿梭车及货架系统
CN110053933B (zh) 一种电动积放车组输送机
CN110092125A (zh) 一种智能高效的仓储系统
CN105523330A (zh) 多轮穿梭车
DE4417841A1 (de) Lastenverladekran
CN110342169A (zh) 一种高效的钢卷运输系统
EP1422169B1 (de) Lagersystem mit schienengebundenen Fahrzeugen zur Aufnahme und Abgabe von Lagergut
US201102437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standard cargo holders, especially iso containers and swap bodies, between railways and roads
CN212897830U (zh) 重列车库
JP2018100587A (ja) レール運搬車
CN2886001Y (zh) 梳齿式升降搬运器
CN101250950B (zh) 新型门式起重机平面移动停车设备
CN210028984U (zh) 一种电动积放车组输送机
CN100359120C (zh) 梳齿式升降搬运器
CN106004890A (zh) 一种蔬菜果园用单轨运输设备
CN216511624U (zh) 一种tbm后配套平交式罐车移运系统
CN105523359A (zh) 车轮竖直上下提升机构
CN201186829Y (zh) 一种装载小车
CN105562435B (zh) 机架更换系统及方法、更换车和轧制设备
CN100441821C (zh) 带有车门保护机构的车辆分隔定位取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