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3474U -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3474U
CN212893474U CN202021173736.6U CN202021173736U CN212893474U CN 212893474 U CN212893474 U CN 212893474U CN 202021173736 U CN202021173736 U CN 202021173736U CN 212893474 U CN212893474 U CN 212893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ring
bearing beam
reinforcing plate
concrete pipe
reinforced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37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高国华
刘康劳
段剑
钟森
王海洋
温东洋
陈建伟
戴鹏
王森
李昌武
李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37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3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3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3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包括:上主承重梁、下主承重梁、连接梁、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的首端形成开口,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的尾端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上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上主承重梁的上端,且由所述上主承重梁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下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下主承重梁的下端,且沿所述下主承重梁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具有结构简单,起吊强度高,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对混凝土管扰动较少。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外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室外钢筋混凝土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往往都是采用高强度尼龙吊带吊装施工和桁架双钩吊装施工。高强度尼龙吊带吊装施工效率低、施工进度慢,同时由于脱钩方式复杂,造成安装到位后脱钩使混凝土管移位。桁架双钩吊装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成套设备,成本较高,且不适用于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道安装施工。
另外,钢筋混凝土管道具有体积大、重量大的问题,用于吊装的安装装置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满足起吊的需求。但是如果安装装置过重的话,会导致制造成本高,起吊过程中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安装装置在满足强度的同时,又要尽量的减轻质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找到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及方法,以达到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施工进度快、脱钩方式对混凝土管扰动较少以及安装质量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起吊强度高,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对混凝土管扰动较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包括:上主承重梁、下主承重梁、连接梁、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的首端形成开口,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的尾端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上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上主承重梁的上端,且由所述上主承重梁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下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下主承重梁的下端,且沿所述下主承重梁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实施钢筋混凝土管安装时,将下主承重梁插入混凝土管内起吊安装,混凝土管对接到位后可直接放松吊带向混凝土管外侧位移本安装装置,防止了脱钩对混凝土管的扰动,同时可不必松开安装装置与吊带之间的连接,直接开始下一节段的钢筋混凝土管的起吊安装,缩短了两节段之间混凝土管安装的接续时间。
2.通过设置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对上主承重梁、下主承重梁主要的受力部位进行局部强化,使得上主承重梁、下主承重梁在满足足够的强度同时,降低设备的整体质量,从而降低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难度和生产成本,以及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装操作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加强板沿所述上主承重梁的中轴线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加强板沿所述下主承重梁的中轴线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加强板和所述下加强板的尾端与所述连接梁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主承重梁的长度不小于待吊装混凝土管长度的三分之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之间的开口内还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靠近所述连接梁设置,所述加强梁的上端与所述上主承重梁焊接,所述加强梁的下端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主承重梁和所述下主承重梁均采用厚10mm、口100mm的方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均采用20mm-厚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主承重梁100、下主承重梁200、连接梁300、上加强板400、下加强板500、开口600、混凝土管700、加强梁800、吊带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包括:上主承重梁100、下主承重梁200、连接梁300、上加强板400和下加强板500;
上主承重梁100与下主承重梁200间隔且平行设置,上主承重梁100与下主承重梁200的首端形成开口600,上主承重梁100与下主承重梁200的尾端通过连接梁300连接;
上加强板400设置在上主承重梁100的上端,且由上主承重梁100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下加强板500设置在下主承重梁200的下端,且沿下主承重梁200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
如图2所示,在实施钢筋混凝土管安装时,混凝土管插入由上主承重梁100与下主承重梁200形成开口600中。两吊带900连接在上主承重梁100,起吊机械通过两吊带900将安装装置和混凝土管700一同吊起,与上一节的混凝土管700对接到位。随后,防松吊带900,向混凝土管700外移除。可以直接开设下一节混凝土管的起吊安装。从而不用进行脱钩,从而防止了脱钩对混凝土管的扰动。缩短了两节混凝土管700接续时间。
根据图2所示,我们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受力是不均匀的,其主要的受力部位在后半段。如果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如果将上主承重梁100、下主承重梁200整体加粗的话,会造成部分位置强度超标,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同时,大幅度的增加了设备的整体重量,如果重量过大,会造成后续安装过程中的操作难度需要人工进行吊带的连接等各种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上加强板400和下加强板500,对上主承重梁100、下主承重梁200主要的受力部位进行局部强化,使得上主承重梁100、下主承重梁200在满足足够的强度同时,降低设备的整体质量,从而降低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难度和生产成本,以及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装操作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加强板400沿上主承重梁100的中轴线焊接固定,优化上加强板400与上主承重梁100之间结构,优化受力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加强板500沿下主承重梁200的中轴线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加强板400和下加强板500的尾端与连接梁焊接固定,使得上加强板400和下加强板500连接的更为稳定,强化上加强板400和下加强板500的连接强度,强化设备的整体性。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主承重梁200的长度不小于待吊装混凝土管700长度的三分之二。下主承重梁200承吊着混凝土管700的重量,为了避免混凝土管700从下主承重梁200上滑落,下主承重梁200需要保证一定的长度,在本实用新型中,下主承重梁200的长度不小于待吊装混凝土管700长度的三分之二,在尽量满足承吊作用的同时,减少下主承重梁200长度,降低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主承重梁100与下主承重梁200之间的开口600内还设有加强梁800,加强梁800靠近连接梁300设置,加强梁800的上端与上主承重梁100焊接,加强梁800的下端与下主承重梁200焊接。通过增加加强梁800提高设备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上主承重梁100和下主承重梁200均采用厚10mm、口100mm的方钢。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
进一步的,上加强板400和下加强板500均采用20mm-厚钢板。满足强度的同时,降低整体的重量。
本申请实施例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的制作施工过程为:
1.模具的加工、喷漆
模具加工采用现场出图,委托钢结构厂加工,加工完成运到现场后对加工出的产品进行验收,验收项目主要包括模具的尺寸,模具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程度,焊缝的外观检测,并附带检查材料的合格证、附件清单和有关材质证明单或检查报告。检查无误后现场进行喷涂防腐漆。
2.管道放线与材料进场
管基垫层浇筑完成后,重新定位放线,对管道中心线与管道边线。用光学水准仪直接架在基底测量,每5米一个测站,控制高程,保证相应坡度。材料部门按项目经理部的要求:按材料计划清单及时采购材料,采购的材料应有材质证书,和合格证,并合理堆放在场地。
3.钢筋混凝土管的安装
1试吊: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喷漆完成后,先进行试吊作业,试吊现场最重的钢筋混凝土管管节,起吊至离地面20cm后静立五分钟,观察模具是否有大的变形,以确保自制模具的安全性。
2管道下管:采用专用高强尼龙吊装带与吊具结合使用,下管时应使管节承口迎向流水方向。
3管道固定:管道就位后,为防止滚管,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混凝土垫块。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中心、高程逐节调整,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每节管就位后,应进行固定,以防止混凝土管发生位移。稳管时,先进行管内检査对口,防止出现错边现象,管内底高程偏差在士10mm内,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主承重梁、下主承重梁、连接梁、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
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的首端形成开口,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的尾端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
所述上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上主承重梁的上端,且由所述上主承重梁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下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下主承重梁的下端,且沿所述下主承重梁的尾端朝首端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沿所述上主承重梁的中轴线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板沿所述下主承重梁的中轴线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和所述下加强板的尾端与所述连接梁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承重梁的长度不小于待吊装混凝土管长度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承重梁与所述下主承重梁之间的开口内还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靠近所述连接梁设置,所述加强梁的上端与所述上主承重梁焊接,所述加强梁的下端与所述下主承重梁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承重梁和所述下主承重梁均采用厚10mm、口100mm的方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均采用20mm-厚钢板。
CN202021173736.6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Active CN212893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3736.6U CN212893474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3736.6U CN212893474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3474U true CN212893474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3736.6U Active CN212893474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3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0322B (zh) 大跨度平行桁架钢连廊施工方法
CN201297036Y (zh) 一种卸料平台
CN111576691B (zh) 框架式玻璃幕墙安装方法及玻璃幕墙系统
CN112211103A (zh) 输煤栈桥钢桁架组合安装安全专项施工工艺
CN113401791A (zh) 一种大开口总段吊装的加强方法
CN112049367A (zh) 一种分段拼装的高层建筑管井竖向管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075398A (zh) 一种y型钢柱安装的倒序承插式施工方法
CN108678181B (zh) 仓顶钢桁架和混凝土组合结构高空施工方法
CN115162594A (zh) 一种基于bim楼承板工艺深化的施工方法
CN113401309B (zh) 一种散货船底边舱分段建造方法
CN212893474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安装装置
CN111549671A (zh) 基于下承式钢桁梁的柔性拱施工方法
CN116005555A (zh) 大吨位曲面钢箱梁斜交制作及其安装施工工艺
CN113879484A (zh) 一种船舶阳台分段及其焊接方法
CN218815294U (zh) 一种钢结构卸料平台
CN215717067U (zh) 一种适用于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平台
CN110482420A (zh) 一种浮式起重机桁架式臂架整体建造方法
CN214195628U (zh) 一种用于桁架提升的加固装置
CN219362965U (zh) 一种预制箱涵涵节翻身吊装装置
CN109552982A (zh) 一种气孔型薄壁方箱吊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9906683U (zh) 柱钢模与钢筋笼整体成型吊装结构
CN210500788U (zh) 一种便于吊装和对接的预制混凝土管涵
CN214780230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通用吊架
CN216471740U (zh) 一种外挂式塔吊基础钢梁焊接时临时固定装置
CN213415973U (zh) 一种用于矩形综合管廊成品的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