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87014U - 铰珩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铰珩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87014U
CN212887014U CN202021239892.8U CN202021239892U CN212887014U CN 212887014 U CN212887014 U CN 212887014U CN 202021239892 U CN202021239892 U CN 202021239892U CN 212887014 U CN212887014 U CN 212887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plate
reaming
ho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98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明
景军清
邵宗光
荆兴亚
孙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Hydraul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Hydraul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Hydraul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Hydraul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98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87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87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87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珩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刀具(5)、第一定位板(8)、第二定位板(9)和定位装置,刀具(5)相对于工作台(1)可动地设置,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定位板(8)上,第二定位板(9)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且第二定位板(9)与第一定位板(8)可拆卸地连接,定位装置设置在工作台(1)上,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板(9)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工件的外表不规则等原因所造成的定位比较困难的问题,提高定位精度,保证待加工工件的稳定性,减少铰珩加工误差;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扩大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铰珩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珩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珩磨是一种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油石(又称珩磨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精整的加工方法。铰孔是一种用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孔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铰珩工艺是在传统珩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珩磨加工方法和铰孔加工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工艺。铰珩一般只有一次往复动作,所以也叫做单冲程珩磨。
铰珩工艺与珩磨工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铰珩磨头和实际的珩磨过程的不同。与传统珩磨工艺相比,铰珩工艺的珩磨头已事先设定到工件所要求的最终加工尺寸,无需刀具进给,因此铰珩的加工节奏比较快,切削过程只需要1~3个往复行程即可完成。每根珩磨头去除金属层的厚度为2~20μm。经过铰珩后可以提高孔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值可达到Ra≤0.2。
现有的铰珩设备对工件的定位精度不高,导致加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铰珩加工装置,提高对待加工工件的定位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铰珩加工装置,包括:
工作台;
刀具,相对于工作台可动地设置;
第一定位板,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
第二定位板,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与第一定位板可拆卸地连接;和
定位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被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板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设有引导机构,引导机构被配置为引导第一定位板运动至第二定位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定位板上的至少两个限位板,至少两个限位板形成限位通道以限制第一定位板的运动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板设有第二定位孔,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保持第二定位板和工作台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顶靠在第二定位板的侧面的顶紧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压靠在第二定位板的顶面的压靠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轴,第二定位板上设有第三定位孔,定位轴在定位组件动作之前插入第三定位孔中,并在定位组件固定第二定位板后离开第三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珩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和刀架,刀具安装在刀架上,刀架可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定位轴安装在刀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珩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刀架和毛刷,刀架可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刀具和毛刷分别安装在刀架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工作台、刀具、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定位装置,待加工的工件可以先固定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然后将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连接,通过定位装置可以对第二定位板进行定位,进而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定位,即通过对第二定位板的定位间接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相比于直接对工件进行定位的方式来说,可以克服工件的外表不规则等原因所造成的定位比较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保证待加工工件的稳定性,减少铰珩加工误差;而且,工件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可拆卸地连接,在对工件完成铰珩加工后,可以将第一定位板和工件一起吊装,省略拆卸工件的步骤,节约更换工件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板,也可以使铰珩加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件,扩大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铰珩加工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铰珩加工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珩加工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
1、工作台;2、底座;3、刀架;4、定位轴;5、刀具;6、驱动箱;7、毛刷;8、第一定位板;9、第二定位板;10、限位板;11、顶紧装置;12、压靠装置;2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考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珩加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该铰珩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刀具5、第一定位板8、第二定位板9和定位装置,刀具5相对于工作台1可动地设置,待加工的工件20固定安装在第一定位板8上,第二定位板9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且第二定位板9与第一定位板8可拆卸地连接,定位装置设置在工作台1上,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第二定位板9进行定位。
在通过定位装置将待加工的工件20定位在工作台1上之后,刀具5运动至工件20所在的位置,对工件20进行加工。
在上述实施例中,铰珩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刀具5、第一定位板8、第二定位板9和定位装置,待加工的工件20可以先固定安装在第一定位板8上,然后将第一定位板8与第二定位板9连接,通过定位装置可以对第二定位板9进行定位,进而实现对待加工工件20的定位,即通过对第二定位板9的定位间接实现对工件20的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相比于直接对工件20进行定位的方式来说,可以克服工件20的外表不规则等原因所造成的定位比较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保证待加工工件20的稳定性,减少铰珩加工误差;而且,工件20安装在第一定位板8上,第一定位板8与第二定位板9可拆卸地连接,在对工件20完成铰珩加工后,可以将第一定位板8和工件20一起吊装,省略拆卸工件20的步骤,节约更换工件20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板8,也可以使铰珩加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件20,扩大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板9的表面设有凸起,第一定位板8与凸起接触,凸起被配置为减小第一定位板8相对于第二定位板9运动的阻力。
通过设置凸起,在铰珩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9之间发生微量的相对运动,消除位置度、垂直度、直线度等误差导致的刀具受力不均匀问题,保证微米级的切削余量,使切削过程可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包括球形部,球形部使得第一定位板8能够相对于第二定位板9滑动,从而减小第一定位板8相对于第二定位板9运动的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1设有引导机构,引导机构被配置为引导第一定位板8至第二定位板9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机构可以为导轨,使得第一定位板8可以滑动到第二定位板9上。比如,操作人员可以给第一定位板8施加推力,从而将第一定位板8和固定于第一定位板8上的待加工的工件20推动到第二定位板9上,省时省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引导机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使第一定位板8通过旋转等方式运动到第二定位板9。
通过设置引导机构,可以对第一定位板8的运动进行引导,防止发生偏离,提高第一定位板8的运动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定位板9上的至少两个限位板10,至少两个限位板10形成限位通道以限制第一定位板8的运动轨迹。
通过设置限位板10,可以形成对第一定位板8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的限位通道,使得第一定位板8在限位通道内运动至预设的位置,防止运动轨迹发生偏离。
如图3所示,限位板1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定位板8的第一侧设有一个限位板10,第一定位板8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有两个限位板10,第一侧的一个限位板10和第二侧的两个限位板10之间形成了限位通道,在第一定位板8相对于第二定位板9运动以到达预设位置之前,第一定位板8在限位通道中运动,可以对第一定位板8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侧的限位板10的数量与设置在第二侧的限位板10的数量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的限位板10的数量也可以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8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板9设有第二定位孔,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
第一连接件可以为螺栓或销钉等,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9,可以实现对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9的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工件20和第二定位板9,实现对工件20和第二定位板9的定位。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是为了实现工件20、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9三者之间的相对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择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保持第二定位板9与工作台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
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可以对第二定位板9进行定位。定位组件可以采用油缸、气缸或者步进电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顶靠在第二定位板9的侧面的顶紧装置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压靠在第二定位板9的顶面的压靠装置12。
通过设置顶紧装置11和压靠装置12,可以对第二定位板9进行比较牢靠的定位,保证第二定位板9与工作台1的相对位置的固定,进而保证工件20的定位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紧装置11和压靠装置12均采用气缸,使第二定位板9具有微量的可动范围,消除位置度、垂直度、直线度等误差导致的刀具受力不均匀问题,保证微米级的切削余量,使切削过程可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轴4,第二定位板9上设有第三定位孔,定位轴4在定位组件动作之前插入第三定位孔中,并在定位组件固定第二定位板9后离开第三定位孔。
通过设置定位轴4,可以对第二定位板9的位置进行找正,进一步保证第二定位板9的定位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珩加工装置还包括底座2和刀架3,刀具5安装在刀架3上,刀架3可动地安装在底座2上,定位轴4安装在刀架3上。
刀架3相对于底座2运动,以将刀具5运送至与工件20对应的位置,对工件20进行铰珩。
工作台1可以安装在底座2上,以保持底座2和工作台1的相对固定,使得刀架3相对于底座2的运动相当于刀架3相对于工作台1的运动。工作台1和底座2也可以分别独立地设置,且工作台1和底座2的相对位置固定。
底座2上可以设置导轨,以对刀架3相对于底座2的运动进行导向。刀架3可以相对于底座2沿横向和纵向方向运动。
刀架3上还设有驱动箱6,驱动箱6内设有驱动元件,驱动元件用于驱动刀具5相对于刀架3旋转或者上下升降。
将定位轴4安装在刀架3上,可以利用驱动刀架3和刀具5运动的驱动装置实现定位轴4相对于工件20的运动,对工件20的定位实现找正功能,而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驱动定位轴4运动的驱动装置,有利于节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珩加工装置还包括毛刷7,毛刷7安装在刀架3上。通过设置毛刷7,可以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及时清理,也可以对工件20边缘的毛刺进行及时清洁。
将毛刷7安装在刀架3上,可以利用驱动刀架3和刀具5运动的驱动装置实现毛刷7相对于工件20的运动,而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驱动毛刷7运动的驱动装置,有利于节省成本。
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刀架3上设有四副刀柄,其中一侧的刀柄的端部设有毛刷7,另一侧的刀柄的端部设有定位轴4,中间两个刀柄的端部安装有刀具5。该加工装置集铰珩、去毛刺和找正功能于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1的至少一个侧面是敞开的,这样设置可以方便上下料,便于待加工工件20的出入,也便于操作者安装和吊运工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珩加工装置还包括电柜、防护罩、冷却装置、操作面板、电气控制系统和气动系统,电柜提供电能,防护罩用于防止冷却液喷溅,防护后装置的整体外表美观大方。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刀具5,避免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5与工件20之间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损伤刀具5。操作面板配有彩色显示屏,显示屏能显示每轴的扭矩,当超过设定的负荷时,加工装置能自动停止并报警,能准确显示切削时间及工艺参数。电气控制系统和气动系统可以控制刀架3、刀具5以及定位组件的运动等。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工件20可以为各种机械零件,比如可以为需要加工阀孔的多路阀等。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铰珩加工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由吊运设备将待加工的工件20和与工件20相对固定的第一定位板8吊运至位于操作人员面对工作台1的左侧,左侧在行程终点位置设有滚杠线,吊运设备可以将工件20和第一定位板8吊运至该滚杠线上;
然后,由操作人员将工件20和第一定位板8一起推入工作台1的第二定位板9上,在推入过程中,第一定位板8在三个限位板10所形成的限位通道中运动;
接着,将第一连接件插入第一定位板8上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板9上的第二定位孔,实现工件20、第一定位板8和第二定位板9三者的相对固定;
然后,将定位轴4下移,进入工件20的第三定位孔中;
此时,四个顶紧装置11开始工作,顶紧第二定位板9的四个侧面,随后,四个压靠装置12压靠在第二定位板9的四个角的顶面;
然后,定位轴4上移,依次更换珩磨的刀具5和毛刷7,开始进行加工;
最后,加工完成后,从上料位置下料,以便将珩磨好的工件20调运至清洗机进行清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
刀具(5),相对于所述工作台(1)可动地设置;
第一定位板(8),待加工的工件(2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板(8)上;
第二定位板(9),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板(8)可拆卸地连接;和
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定位板(9)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设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被配置为引导所述第一定位板(8)运动至所述第二定位板(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上的至少两个限位板(10),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板(10)形成限位通道以限制所述第一定位板(8)的运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8)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板(9)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保持所述第二定位板(9)和所述工作台(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定位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顶靠在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侧面的顶紧装置(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压靠在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顶面的压靠装置(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轴(4),所述第二定位板(9)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定位轴(4)在所述定位组件动作之前插入所述第三定位孔中,并在所述定位组件固定所述第二定位板(9)后离开所述第三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和刀架(3),所述刀具(5)安装在所述刀架(3)上,所述刀架(3)可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定位轴(4)安装在所述刀架(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珩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刀架(3)和毛刷(7),所述刀架(3)可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刀具(5)和所述毛刷(7)分别安装在刀架(3)上。
CN202021239892.8U 2020-06-30 2020-06-30 铰珩加工装置 Active CN212887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892.8U CN212887014U (zh) 2020-06-30 2020-06-30 铰珩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9892.8U CN212887014U (zh) 2020-06-30 2020-06-30 铰珩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87014U true CN212887014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9892.8U Active CN212887014U (zh) 2020-06-30 2020-06-30 铰珩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87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65846B1 (en) Punching machine and punching method
CN201960153U (zh) 数控插芯锁锁芯壳钻孔专用机
CN113070505A (zh) 一种多主轴高效钻铣机床及其钻孔方法
JP5155854B2 (ja) 工作機械装置
KR200317671Y1 (ko) 러그 절단기
CN212887014U (zh) 铰珩加工装置
CN217942647U (zh)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TWI397452B (zh) 旋轉式換刀之物件加工裝置
WO2007132507A1 (ja) 工作機械装置
CN113941950B (zh) 片式多路阀加工方法和装置
CN212469820U (zh) 一种组合镗床
CN211332140U (zh) 一种压缩机气缸座用倒角机
CN210967186U (zh) 一种绕水平轴旋转的平面双向刨削刀架
CN112122713A (zh) 一种高精度珩磨机构
CN206326360U (zh) 加工灵活的刀具侧置式机床
CN110774001A (zh) 一种压缩机气缸座用倒角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9379714U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精雕机
CN218253115U (zh) 一种自动双头倒角机
CN220576188U (zh) 家具板材双面孔槽加工设备
CN211992168U (zh) 夹紧装置及钝化机
CN220717464U (zh) 一种连续冲压模具
CN220006224U (zh) 一种端部去毛刺装置及去毛刺装置
CN220007111U (zh) 一种卧式硅棒磨削装置
CN210849327U (zh) 一种往复式车削加工换刀组件
CN108262663A (zh) 一种工作台及推毛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