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2647U -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2647U
CN217942647U CN202221691830.XU CN202221691830U CN217942647U CN 217942647 U CN217942647 U CN 217942647U CN 202221691830 U CN202221691830 U CN 202221691830U CN 217942647 U CN217942647 U CN 217942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amping block
connecting rod
position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18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e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e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e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enru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18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2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2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2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定位板,定位板后方设有定位气缸;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相向侧设有多个梯形开口,梯形开口两侧斜边上设有导轨槽;每个梯形开口上安装一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连杆和两个夹持块,两个连杆呈X型交叉设置,连杆其中一端通过滚轮置于导轨槽内,另一端转动安装夹持块;夹持块下方设有滑块,可沿底座的滑槽移动;所述定位气缸可推动两个定位板移动,连杆通过滚轮沿导轨槽移动,两个连杆绕第一销轴相对转动,带动两个夹持块相向或向背移动。本实用新型在定位板上设有活动安装多组夹持组件,形成多个夹持工位,可一次性夹持多个金属零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零件经压铸成型后,金属零件表面一般含有少量的氧化物和残渣,使得表面变得粗糙并可能出现细小裂纹。这些缺陷若不消除,将导致最终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许多金属零件成型后,需要放入数控车床进行进一步精加工,例如铣皮、打孔等。
金属零件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定位工装固定,避免金属零件移位、错位,导致加工不到位,影响加工精度。现有定位工装大多为单一夹持式,即一个工装夹具只能单一的加工夹持一个待加工金属零件,且装夹待加工金属零件时,十分繁琐,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可以一次性装夹多个金属零件,且利用气缸快速定位,大大提高装夹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定位板,定位板后方设有定位气缸;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相向侧设有多个梯形开口,梯形开口两侧斜边上设有导轨槽;每个梯形开口上安装一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连杆和两个夹持块;所述两个连杆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呈X型交叉设置,连杆其中一端设有滚轮,置于梯形开口侧面的导轨槽内,另一端转动安装夹持块;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夹持块下方设有滑块,可沿滑槽移动;每个定位板安装的夹持组件数量相同、位置相对,两个定位板上位置相对的一组夹持组件之间为夹持工位;所述定位气缸可推动两个定位板移动,连杆通过滚轮沿导轨槽移动,两个连杆绕第一销轴相对转动,带动两个夹持块相向或向背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定位板上设置了多个夹持组件,位置相对的两组夹持组件构成一个夹持工位,可夹持金属零件,例如执行器缸体、电源盒配件等矩形金属零件;每个定位板上都设有多个梯形开口,梯形开口内侧宽度小于开口外侧宽度,如果两个连杆通过滚轮从梯形开口向内移动,则两个连杆的夹角减小,带动两个夹持块的距离减小,从而使得夹持块实现夹持作用。
使用时,将待加工的金属零件依次放在各个夹持工位上,金属零件的两端置于两侧的夹持块之间,此时两侧的夹持块均处于分开状态;金属零件放好后,两个定位气缸同步通气,推动两个定位板相向移动,即Y方向上移动,由于夹持块下端的滑块置于X方向的滑槽内,被限制了Y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得连杆受力,连杆通过滚轮沿梯形开口两侧的导轨槽,向梯形开口内侧移动,使得连杆的夹角减小,而连杆与夹持块为转动连接,所以两个夹持块受力后,沿滑槽相向移动,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固定住金属零件。定位板带动所有连杆转动,驱动所有夹持块合拢,同步固定所有金属零件;加工完成后,定位气缸带动定位板后移,两个定位板分开,连杆受导轨槽作用分开,从而带动夹持块分开,解除所有金属零件的固定状态,方便用户更换加工的金属零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孔,底座上设置有多根平行的导杆,导杆与定位气缸的气缸杆平行,两个定位板通过导向孔活动套装在导杆上。由于定位板比较长,为了避免定位板歪斜,在定位板上设置导向孔,使其套在导杆上,定位气缸推动定位板时,定位板沿多根导杆平稳移动,保证各个夹持工位的夹持效果。
优选地,两个连杆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其中一端设有滚轮,分别置于梯形开口两侧的导轨槽内,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安装两个夹持块。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以绕第一销轴转动,改变两者之间的夹角,以及改变两个夹持块之间的距离,实现夹紧和松开两者状态的切换。
优选地,两个夹持块分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分别通过第二销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端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下方均设有滑块,底座上的滑槽垂直于定位气缸的气缸杆,滑槽位于夹持组件底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四道平行设置的滑槽,两道滑槽为一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下方均设有两个滑块,与两道滑槽配合工作。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夹角发生改变时,可改变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间距;每个夹持块下方设置两个滑块,分别沿两道滑槽移动,避免夹持块出现歪斜,且夹持块的移动局限在滑槽上,保证夹持块的夹持力,提高夹持效果。
优选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互相配合工作,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的相向侧上设有锯齿状的防滑层,防滑层为橡胶材质。夹持块的相向侧用于夹持在金属零件上,橡胶材质的防滑层可以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保证夹持的牢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定位板上设有活动安装多组夹持组件,形成多个夹持工位,可一次性夹持多个金属零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定位气缸驱动定位板,利用定位板上的梯形开口来控制连杆的夹角大小,从而控制夹持块在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的切换,实现金属零件的快速固定和快速解固,大大提高装夹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工位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底座1、滑槽11、定位板2、梯形开口21、导轨槽22、导向孔23、定位气缸3、导杆4、夹持组件5、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一夹持块53、第二夹持块54、第一销轴55、滚轮56、第二销轴57、滑块58、防滑层59、金属零件6。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多工位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上设有两个定位板2,定位板2为长条状,沿X轴方向放置,两个定位板2各自安装在定位气缸3的气缸杆上,定位气缸3沿Y轴方向放置,气缸杆与定位板2的中间位置相连接,两个定位气缸3可驱动两个定位板2沿Y轴方向相向移动或向背移动,即两个定位板2靠近或远离。所述两个定位板2的相向侧设有多个梯形开口21,梯形开口内侧宽度小于开口外侧宽度,梯形开口21两侧斜边上设有导轨槽22,导轨槽同样为倾斜状态。
所述定位板2上设有多个导向孔23,底座1上设置有多根平行的导杆4,导杆4沿Y轴方向设置,与定位气缸3的气缸杆平行,两个定位板2通过导向孔23活动套装在导杆4上。由于定位板比较长,为了避免定位板歪斜,在定位板上设置导向孔,使其套在导杆上,定位气缸推动定位板时,定位板沿多根导杆平稳移动,保证各个夹持工位的夹持效果。
每个梯形开口21上安装一夹持组件5,两个定位板上位置相对的一组夹持组件之间为夹持工位;夹持组件5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一夹持块53和第二夹持块54;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通过第一销轴55转动连接,呈X型交叉设置;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可以绕第一销轴55转动,改变两者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其中一端设有滚轮56,分别置于梯形开口21两侧的导轨槽22内,滚轮被限制在导轨槽内,并可沿导轨槽移动。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57转动安装第一夹持块53和第二夹持块54。
所述底座1上设有四道平行设置的滑槽11,滑槽沿X轴方向分布,每个夹持组件5下方穿行两道滑槽,第一夹持块53和第二夹持块54下方均设有两个滑块58,滑块58可置于滑槽11内,并沿滑槽11移动。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夹角发生改变时,可改变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间距;夹持块沿两道滑槽移动,避免夹持块出现歪斜,且夹持块的移动局限在滑槽上,保证夹持块的夹持力,提高夹持效果。
第一夹持块53和第二夹持块54互相配合工作,第一夹持块53、第二夹持块54的相向侧上设有锯齿状的防滑层59,防滑层为橡胶材质。夹持块的相向侧用于夹持在金属零件上,橡胶材质的防滑层可以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保证夹持的牢固性。
使用时:
1)将待加工的金属零件6依次放在各个夹持工位上,金属零件6的两端置于两侧的第一夹持块53、第二夹持块54之间,此时第一夹持块53和第二夹持块54均处于分开状态;
2)金属零件6放好后,两个定位气缸3同步通气,推动两个定位板2相向移动,即Y方向上移动;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上的滚轮56从梯形开口的外侧,向内侧移动,缩小了两个滚轮的间距,也使得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的夹角减小,带动第一夹持块53、第二夹持块54沿滑槽相向移动,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夹持住金属零件6。定位板2带动所有连杆转动,驱动所有夹持块合拢,同步固定所有金属零件;
3)加工完成后,定位气缸3带动定位板2后移,两个定位板2分开,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上的滚轮56沿导轨槽移动,两个滚轮互相分开,从而带动第一夹持块53、第二夹持块54分开,解除所有金属零件6的固定状态,方便用户更换加工的金属零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定位板,定位板后方设有定位气缸;所述两个定位板的相向侧设有多个梯形开口,梯形开口两侧斜边上设有导轨槽;每个梯形开口上安装一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个连杆和两个夹持块;所述两个连杆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呈X型交叉设置,连杆其中一端设有滚轮,置于梯形开口侧面的导轨槽内,另一端转动安装夹持块;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夹持块下方设有滑块,可沿滑槽移动;每个定位板安装的夹持组件数量相同、位置相对,两个定位板上位置相对的一组夹持组件之间为夹持工位;所述定位气缸可推动两个定位板移动,连杆通过滚轮沿导轨槽移动,两个连杆绕第一销轴相对转动,带动两个夹持块相向或向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孔,底座上设置有多根平行的导杆,导杆与定位气缸的气缸杆平行,两个定位板通过导向孔活动套装在导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杆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呈X型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其中一端设有滚轮,分别置于梯形开口两侧的导轨槽内,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安装两个夹持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夹持块分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分别通过第二销轴转动安装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端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下方均设有滑块,底座上的滑槽垂直于定位气缸的气缸杆,滑槽位于夹持组件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四道平行设置的滑槽,两道滑槽为一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下方均设有两个滑块,与两道滑槽配合工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互相配合工作,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的相向侧上设有锯齿状的防滑层,防滑层为橡胶材质。
CN202221691830.X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Active CN217942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1830.XU CN217942647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1830.XU CN217942647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2647U true CN217942647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1830.XU Active CN217942647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2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2519A (zh) * 2022-12-13 2023-01-13 徐州欧润泵业有限公司(Cn) 一种水泵内腔打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2519A (zh) * 2022-12-13 2023-01-13 徐州欧润泵业有限公司(Cn) 一种水泵内腔打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8778A (zh) 一种汽车万向节气动打磨设备
DE102017012075A1 (de) Bearbeitungsstation
CN113458425B (zh) 一种智能型非开挖钻杆双头精车
CN217942647U (zh) 一种多工位定位装置
CN108907948B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机器人自动修毛刺工作站
CN111843583A (zh) 机器人辅助数控车床全自动精密加工系统
CN211565082U (zh) 一种正倒立式车铣复合机床
JP2014065133A (ja) 平行2軸複合工作機械
DE10307977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arbeitung von Ausgleichsgehäusen
CN114425662A (zh) 一种两卡盘零尾料激光切管机
CN210677934U (zh) 一种智能化数控加工中心
CN203390552U (zh) 一种金属加工中心机
CN107813200A (zh) 一种用于汽车万向节气动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
CN111976028A (zh) 多刀同步取换装置、刀库装置及多主轴加工机床
CN114102188B (zh) 一种航空构件的加工夹具及其加工工艺
CN217224091U (zh) 一种两卡盘零尾料激光切管机
CN212169124U (zh) 一种高架式高效五轴数控铣床
CN210588093U (zh) 一种同步车镗加工机床
TWM480438U (zh) 可交換工作台的工具機
CN110842724A (zh) 一种轴杆工件高效组合磨刀及使用方法
CN220007111U (zh) 一种卧式硅棒磨削装置
CN211331333U (zh) 一种用于立式车床的工件输送装置
CN218225484U (zh) 多功能高效加工机床
CN114505926B (zh) 一种木质板材表面加工处理的铣削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16706791U (zh) 一种机床配件柔性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