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2597U -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2597U
CN212862597U CN202021663056.2U CN202021663056U CN212862597U CN 212862597 U CN212862597 U CN 212862597U CN 202021663056 U CN202021663056 U CN 202021663056U CN 212862597 U CN212862597 U CN 212862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late
container
top plat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30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年成
徐岩
王晓毅
丁新安
宁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630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2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2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2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顶板分片包括顶板以及顶角件;顶角件包括盒体以及围合并连接于盒体外周的连接体,盒体容置于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缺口;连接体与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体位于缺口外。使得集装箱在装配后,盒体不会从顶板的下表面突伸入箱体内,盒体和连接体均位于箱体内的空间外,保证顶角件整体不会突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以保证箱体的有效容积,并有效的避免货物受到撞击。

Description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因具有其它交通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为全球广泛采用的重要运输形式之一。
海运集装箱多年来的发展,已经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场剧变。目前用于海运集装箱的规格主要有20英尺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和45英尺集装箱。集装箱不仅能进行远洋运输,也能方便地在公路或铁路上进行运输。北美已经首先根据相关道路法规开发出了用于北美内陆运输的53英尺内陆集装箱。
北美内陆53英尺冷藏集装箱顶部40英尺位置设有顶角件,以实现箱体的起吊和堆码。现有顶角件在顶板厚度方向尺寸较大,顶角件向下突伸入箱体内,不但降低箱内的有效容积,且装卸货物过程中容易发生撞击货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的顶板分片,该顶板分片的顶角件不伸入箱体内,以保证箱体的有效容积,并有效的避免货物受到撞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的顶板分片,包括顶板以及顶角件;顶板横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所述缺口与所述顶板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顶角件设置于所述顶板横向的两侧;所述顶角件包括盒体以及围合并连接于所述盒体外周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和所述盒体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空的锁舌腔;所述盒体容置于所述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所述缺口;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缺口外,并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长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外侧连接所述连接体,所述第二容置部位于所述缺口外,所述第一容置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侧,并伸入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底端,而在所述盒体的底面形成有台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缺口向上向外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盒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沿纵向超出所述盒体,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超出所述盒体,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超出所述盒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覆盖所述缺口上端的开口,并焊接于所述顶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角件由多个部件焊接而成,或一体铸造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底板分片、侧板分片、前墙分片、后墙分片以及上述的顶板分片;所述侧板分片竖立在所述底板分片的两侧;所述前墙分片和所述后墙分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分片纵向的两端,且连接于所述侧板分片的纵向的端部;所述顶板分片的所述顶板盖合于所述侧板分片、所述前墙分片以及所述后墙分片的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述侧板分片的上端贴合于所述顶板的侧面;所述侧板分片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顶板分片的所述缺口连通;所述盒体伸出所述缺口的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封闭所述侧板分片的所述安装口,并焊接于或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侧板分片的外侧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顶板分片作为集装箱的一部分,在生产时焊接为一个整体,在异地组装时,不需要对顶板分片单独焊接装配,以减小集装箱在异地组装的工作量。
顶板分片内顶角件的设置,便于顶板分片和集装箱的吊装和堆叠。顶角件作为一个单独的结构,固定连接在顶板上,增强了顶板分片的结构强度。
顶角件包括盒体以及围合并连接于盒体外周的连接体,盒体容置于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缺口;连接体与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体位于缺口外。使得集装箱在装配后,盒体不会从顶板的下表面突伸入箱体内,盒体和连接体均位于箱体内的空间外,保证顶角件整体不会突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以保证箱体的有效容积,并有效的避免货物受到撞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侧板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顶板分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横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底板分片;200、侧板分片;201、安装口;300、前墙分片;400、后墙分片;500、顶板分片;510、顶板;520、顶角件;521、盒体;5211、第一容置部;5212、第二容置部;522、连接体;5221、第一连接板;5222、第二连接板;5223、长孔;523、锁舌腔;530、中间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底板分片100、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后墙分片400以及顶板分片500。底板分片100、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后墙分片400以及顶板分片500围合形成有用于放置和运输物品的运输仓。
集装箱的底板分片100、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后墙分片400以及顶板分片500以散件的形式运输,运输至目的地后,在异地组装形成完整的集装箱。
下述以集装箱装配后的结构为例,下文涉及前、后、上、下、顶、底、侧、内、外等方位表述时,均以交集装箱的使用状态为参照。
侧板分片200设置为两个,两个侧板分片200竖立在底板分片100的两侧,侧板分片200的底端贴合并固定于底板分片100横向的侧面。
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分别设置于底板分片100纵向的两端。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均连接在底板分片100和侧板分片200的端部。
顶板分片500盖合于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以及后墙分片400的上部。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侧板分片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3,侧板分片200竖立设置,侧板分片200上端的内侧贴合并固定于顶板分片500横向的侧面。
侧板分片200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口201,安装口201与侧板分片200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安装口201贯穿侧板分片200的壁厚。
本实施例中,每个侧板分片200的上端均设置有两个安装口201。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顶板分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横向的局部剖视图。
参阅图3至图6,顶板分片500包括顶板510、固定于顶板510两侧的顶角件520以及固定连接在顶板510上的中间楣板530。
顶板510水平设置,顶板510盖设于侧板分片200、前墙分片300以及后墙分片400的上部。顶板510纵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并固定连接前墙分片300和后墙分片400;顶板510横向的两侧分别贴合并固定连接侧板分片200的内侧面。
顶板510横向的两侧开设有缺口(图中未标出),缺口开设于顶板510的上表面,并向上向外开口。
顶板510上的缺口与侧板分片200上安装口201的相对应,使得该缺口和侧板分片200上的安装口201连通,以在侧板分片200和顶板510的连接处形成向着集装箱外侧方向开口的容置腔,该容置腔与顶角件520相适配。
在顶板510的每一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缺口。顶板510上缺口在横向上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缺口与顶板510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本实施例中,以53英寸的集装箱为例,在每一个顶板510的横向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缺口。同一侧面上的两个缺口关于顶板510纵向的中心平面对称设置,两个缺口的中心距离为40英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装箱为其它尺寸时,缺口可以开设于集装箱横向两侧的其它尺寸位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实施例中顶角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6至图8,顶角件520连接顶板510和侧板分片200。顶角件520对应于每一个顶板510的缺口设置,每个缺口内均对应设置有一个顶角件520,使得多个顶角件520设于顶板510横向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顶角件520包括盒体521以及围合并连接于盒体521外周的连接体522。盒体521容置于侧板分片200和顶板510的连接处形成的容置腔内。连接体522固定连接顶板510和侧板分片200。
顶角件520由多个部件焊接而成,或一体铸造成型。
本实施例中,连接体522包括第一连接板5221以及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221的外侧的第二连接板5222;第一连接板5221与顶板510的上表面平行,盒体521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221的下侧面和第二连接板5222的内侧面。
第一连接板5221焊接于顶板510的上表面,并封闭顶板510上的缺口的上端和侧板分片200上的安装口201的上端。第一连接板5221以及第二连接板5222上均开设有长孔5223。长孔5223用于供外部转锁的锁舌穿过。
连接体522和盒体521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空的锁舌腔523。具体地,盒体521的上端以及与第二连接板5222连接的一端均为开口,盒体521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221和第二连接板5222后,而形成该锁舌腔523。
在起吊或堆码集装箱时,转锁的锁舌穿过长孔5223后,锁舌在锁舌腔523内转动,从而使得转锁的锁舌卡合在连接体522的内壁上。
再次参阅图6和图7,盒体521在横向上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容置部5211以及第二容置部5212。第一容置部5211以及第二容置部5212的上端均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221的下表面,第二容置部5212横向方向的一侧连接在第二连接板5222的内侧面,第二容置部5212横向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容置部5211连接在一起。
第二容置部5212位于顶板510的缺口外。具体地,第二容置部5212容置于侧板分片200的安装口201内,第一容置部5211连接在第二容置部5212的内侧,并伸入顶板510的缺口内。使得盒体521部分容置于顶板510的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该缺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5221焊接在顶板510的上表面,第二连接板5222焊接在侧板分片200的外侧面,第一容置部5211容置于顶板510的缺口内,并向外伸出该缺口。第二容置部5212位于第一容置部5211伸出该缺口的一端。顶角件520的下端未突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以保证箱体的有效容积,并有效的避免货物受到撞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5222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固定于侧板分片200的外侧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5211的底端高于第二容置部5212的底端,而在盒体521的底面形成有台阶。
第一容置部5211和第二容置部5212之间台阶的设置,不影响转锁的锁舌和顶角件520的配合。锁舌从穿过第一连接板5221或第二连接板5222上的长孔5223后,均能伸入顶角件520的锁舌腔523内一定的深度,并能够在锁舌腔523内转动,以保证锁舌和顶角件520的配合。
第一容置部5211和第二容置部5212之间台阶的设置,在保证转锁和顶角件520配合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容置部5211在竖向上具有更小的厚度,以避免盒体521从顶板510的下表面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5221和第二连接板5222均沿纵向超出盒体521,第一连接板5221背离第二连接板5222的一端超出盒体521,第二连接板5222离第一连接板5221的一端超出盒体521。使得第一连接板5221和第二连接板5222在顶板510和侧板分片200上具有更大的覆盖面积和焊接面积,以对集装箱的盒体521周边区域形成更大的保护面积,提供更大的防撞面积,有效降低了集装箱的损伤概率。
同时,顶角件520在集装箱上的应力更加分散,避免了应力集中,将顶角件520承受的载荷更加均匀的分散到箱体上,提高箱体的可靠性,焊接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再次参阅图4和图6,中间楣板530沿横向延伸,中间楣板530焊接在顶板510上。中间楣板530连接在横向方向的两个顶角件520之间,以将顶角件520的应力分散到中间楣板530上,增强顶板分片500的强度,有效的避免顶板分片500在顶角件520处发生局部变形。
本实施例中,集装箱为53英寸的北美内陆53尺冷藏集装箱,本实施例中顶板分片500的结构的也适用于其他长度尺寸、含有中间框结构的冷藏、保温、干货集装箱或厢体。
本实用新型中,顶角件520包括盒体521以及围合并连接于盒体521外周的连接体522,盒体521容置于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缺口;连接体522与顶板5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体522位于缺口外。使得集装箱在装配后,盒体521不会从顶板510的下表面突伸入箱体内,盒体521和连接体522均位于箱体内的空间外,保证顶角件520整体不会突伸入集装箱的箱体内,以保证箱体的有效容积,箱体内的空间更加美观;并有效的避免货物受到撞击。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的顶板分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其横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所述缺口与所述顶板纵向的两端具有间隔;
顶角件,设置于所述顶板横向的两侧;所述顶角件包括盒体以及围合并连接于所述盒体外周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和所述盒体之间围合形成有中空的锁舌腔;所述盒体容置于所述缺口内,并在横向上向外伸出所述缺口;所述连接体位于所述缺口外,并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在横向上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外侧连接所述连接体,所述第二容置部位于所述缺口外,所述第一容置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内侧,并伸入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底端,而在所述盒体的底面形成有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板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向上向外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板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盒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板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沿纵向超出所述盒体,所述第一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超出所述盒体,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超出所述盒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板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覆盖所述缺口上端的开口,并焊接于所述顶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件由多个部件焊接而成,或一体铸造成型。
8.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分片、侧板分片、前墙分片、后墙分片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顶板分片;所述侧板分片竖立在所述底板分片的两侧;所述前墙分片和所述后墙分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分片纵向的两端,且连接于所述侧板分片的纵向的端部;所述顶板分片的所述顶板盖合于所述侧板分片、所述前墙分片以及所述后墙分片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分片的上端贴合于所述顶板的侧面;所述侧板分片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顶板分片的所述缺口连通;所述盒体伸出所述缺口的部分容置于所述安装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封闭所述侧板分片的所述安装口,并焊接于或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所述侧板分片的外侧面。
CN202021663056.2U 2020-08-11 2020-08-11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Active CN212862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3056.2U CN212862597U (zh) 2020-08-11 2020-08-11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3056.2U CN212862597U (zh) 2020-08-11 2020-08-11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2597U true CN212862597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2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3056.2U Active CN212862597U (zh) 2020-08-11 2020-08-11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2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7655B2 (en) Hinge for folding container
US20080105676A1 (en) Buckling Strengthened Shipping Container
US8002134B2 (en) Doorless intermodal cargo container
AU2017304820B2 (en) Container cover and container
US20050232750A1 (en) Method for loading of container used to ship semi-trailer chassis
US20220048703A1 (en) Reefer container
EP1845225B1 (en) Container Lock and Method for Locking of Container Door
US20050220559A1 (en) Container used to ship semi-trailer chassis
CN107814038A (zh) 无拆零周转箱
CN212862597U (zh) 集装箱及其顶板分片
US20240034549A1 (en) Methods of using modified shipping containers
KR200446744Y1 (ko) 컨테이너 도어 봉인장치
CN101254849B (zh) 集装箱门端结构
CN216995867U (zh) 连接集装箱
CN100515887C (zh) 一种增加端部内宽的超宽折叠箱
CN207550757U (zh) 无拆零周转箱
CN210883542U (zh) 一种海陆通用的集装箱
CN207107509U (zh) 侧开门集装箱
CN213535899U (zh) 集装箱
CN219524973U (zh) 一种运输集装箱
CN214453845U (zh) 一种集成设备单元
CN217865380U (zh) 托盘箱
CN217436659U (zh) 平台集装箱
CN212402189U (zh) 冷藏集装箱
CN220282343U (zh) 支撑构件和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2 Harbour Road, Shekou,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 Harbour Road, Shekou,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ji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CIMC REEFER TRAIL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