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5380U - 托盘箱 - Google Patents

托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5380U
CN217865380U CN202221042717.9U CN202221042717U CN217865380U CN 217865380 U CN217865380 U CN 217865380U CN 202221042717 U CN202221042717 U CN 202221042717U CN 217865380 U CN217865380 U CN 217865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wall
chassis
box
lower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27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惠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427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5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5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5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盘箱。托盘箱包括底盘、端壁与侧壁;侧壁具有侧立柱和下角件,下角件连接至侧立柱的底端,下角件枢转连接至底盘的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的端部;锁钩可转动地设置;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第一侧立柱设置有锁钩避让部,侧壁叠置于底盘的情况下,第一侧壁能够位于第二侧壁的下方,以使第二侧壁的锁钩伸入第一侧壁的锁钩避让部内。由此,第一侧壁的侧立柱的底端连接下角件,第一侧壁的侧立柱设置有锁钩避让部,这样,能够尽可能地减小第一侧壁的下角件的沿第一侧壁的高度方向的高度尺寸,减小外胀力损坏第一侧壁的下角件连接道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托盘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托盘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托盘箱包括底盘、侧壁与端壁。端壁的底端枢转连接至底盘。侧壁的侧立柱的底端连接有下角件。下角件枢转连接至底盘。侧壁的顶端设置有锁钩。端壁的顶端设置有和锁钩对应的钩孔。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锁钩的部分能够伸入钩孔内,以将端壁锁紧至侧壁。
侧壁的下角件设置有锁钩避让槽。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的情况下,连接至位于上方的侧壁的锁钩的部分凸出该侧壁的箱内面,以伸入位于下方的侧壁的锁钩避让槽内。这样,能够避免连接至位于上方的侧壁的锁钩和位于下方的侧壁干涉,进而避免垫高处于叠置状态的托盘箱的高度。
侧立柱和下角件的连接位置为下角件连接道。沿侧壁的高度方向,下角件连接道的位置靠近侧壁的中心。这样,处于组立状态的托盘箱装载货物时,货物对侧壁的外胀力比较大,容易损坏侧立柱和下角件的下角件连接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盘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盘箱,托盘箱包括:
底盘;
端壁,端壁的底端枢转连接至底盘的沿第一水平方向的端部;
侧壁,侧壁具有侧立柱、下角件与锁钩,下角件连接至侧立柱的底端,下角件枢转连接至底盘的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的端部,侧立柱具有本体和翼板,翼板连接至本体的沿侧壁的宽度方向的外端,锁钩可转动地设置;
其中,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第一侧立柱还包括连接壁,连接壁位于第一侧壁的第一本体的沿第一侧壁的宽度方向的侧方,第一侧壁的第一翼板通过连接壁连接至第一本体,沿第一侧壁的厚度方向,连接壁和第一本体的箱外面之间存在间隔,以构成锁钩避让部,连接壁的箱内面位于第一本体的箱内面的内侧;沿第二侧壁的宽度方向,第二侧壁的第二本体的外端由第二侧立柱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侧壁叠置于底盘的情况下,第一侧壁能够位于第二侧壁的下方,以使第二侧壁的锁钩伸入第一侧壁的锁钩避让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第一侧壁的侧立柱的底端连接下角件,第一侧壁的侧立柱设置有锁钩避让部,这样,能够尽可能地减小第一侧壁的下角件的沿第一侧壁的高度方向的高度尺寸,减小外胀力损坏第一侧壁的下角件连接道的可能性。
可选地,沿侧壁的厚度方向,连接壁的箱内面和第一本体的箱内面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2mm至5mm。
可选地,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翼板连接至矩形结构的角部。
可选地,沿侧壁的厚度方向,第二侧立柱的厚度尺寸小于第一侧立柱的厚度尺寸。
可选地,沿侧壁的厚度方向,第二侧壁的第二翼板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翼板的宽度尺寸。
可选地,侧立柱为钣金件。
可选地,锁钩位于侧壁的顶端。
可选地,侧壁叠置于底盘的情况下,第二侧壁的锁钩接触至连接壁的箱外面。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托盘箱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
图2为图1的托盘箱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
图3为图2的托盘箱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托盘箱的第一侧立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托盘箱的第二侧立柱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6为图1的托盘箱的第一侧立柱和第二侧立柱叠置在一起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底盘 120:端壁
130:侧壁 131:侧立柱
132:下角件 133:第一侧壁
134:第二侧壁 135:锁钩避让部
136:下角件连接道 140:锁钩
150:第一侧立柱 151:第一本体
152:第一翼板 153:连接壁
160:第二侧立柱 161:第二本体
162:第二翼板 163:覆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托盘箱。请参考图1至图3,托盘箱包括底盘110、侧壁130与端壁120。端壁120的底端枢转连接至底盘110的沿第一水平方向D1的端部。这样,端壁120可以翻转。侧壁130的底端枢转连接至底盘110的沿第二水平方向D2的端部。这样,侧壁130能够翻转。端壁120的宽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D2。侧壁130的宽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第一水平方向D1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D2。
托盘箱具有组立状态和叠置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的情况下,端壁120所在的平面和侧壁130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底盘110的高度方向D3。端壁120和侧壁130均叠置于底盘110。此时,托盘箱的体积小,方便运输托盘箱。
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端壁12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侧壁130所在的平面。端壁120所在的平面和侧壁130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底盘110所在的平面。此时托盘箱构成大致长方体结构,托盘箱能够用于运输货物。侧壁13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水平方向D2。端壁12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D1。侧壁130的高度方向和端壁120的高度方向均平行于底盘110的高度方向D3。
请参考图1至图6,侧壁130具有侧立柱131和下角件132。下角件132可以为铸钢件。下角件132连接(例如焊接连接)至侧立柱131的底端。下角件132枢转连接至底盘110,以使侧壁130能够翻转。
侧壁130还包括锁钩140。沿侧壁130的宽度方向,锁钩140位于侧壁130的端部。锁钩140可转动地设置。端壁120的沿端壁120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具有钩孔。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钩孔的位置和锁钩140的位置对应设置。这样,可以转动锁钩140,以使锁钩140的部分伸入钩孔内,进而将端壁120锁紧至侧壁130。
侧壁130叠置于底盘110的情况下,锁钩140的部分凸出侧壁130的箱内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侧壁130的靠近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
如图1至图3所示,侧壁130包括第一侧壁133和第二侧壁134。第一侧壁133的下角件132枢转连接至底盘110的沿第二水平方向D2的一端。第二侧壁134的下角件132枢转连接至底盘110的沿第二水平方向D2的另一端。侧壁130叠置于底盘110的情况下,第一侧壁133位于第二侧壁134的下方。也就是说,在使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的过程中,先叠置第一侧壁133,然后叠置第二侧壁134。
请参考图6,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第二侧壁134无需避让锁钩140。为此,沿第二侧壁134的宽度方向,第二侧壁134的第二本体161的外端(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本体161的远离底盘110的中心的一端)由第二侧立柱16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也就是说,第二侧立柱160的外端(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第二侧立柱160的远离底盘110的中心的一端)为直线结构,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大。
请参考图3至图6,第一侧壁133的侧立柱131为第一侧立柱150。第二侧壁134的侧立柱131为第二侧立柱160。第一侧立柱150的箱外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一侧立柱150的远离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的部分朝向第一侧壁133的箱内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一侧立柱150的靠近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凹陷,以形成锁钩避让部135。
侧壁130还包括覆板163。部分覆板163连接至第二侧立柱160的箱内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第二侧立柱160的靠近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部分覆板163连接至第一侧立柱150的箱内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一侧立柱150的靠近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
侧壁130叠置于底盘110的情况下,第二侧壁134的锁钩140的部分伸入第一侧壁133的锁钩避让部135内。这样,能够避免第一侧壁133阻挡第二侧壁134的锁钩140,以使和第二侧立柱160连接的覆板163能够贴合至第一侧立柱150,进而减小处于的叠置状态的托盘箱的高度尺寸。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托盘箱不包括覆板163。此时,侧壁叠置于底盘的情况下,第二侧立柱贴合至第一侧立柱。
可选地,侧壁130叠置于底盘110的情况下,第二侧壁134的锁钩140接触至连接壁153的箱外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连接壁153的远离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
侧立柱131和下角件132的连接处为下角件连接道136。由于锁钩140在侧壁130上的位置固定。因此,对于第一侧壁133,相对于使锁钩避让部位于下角件,第一侧立柱150设置有锁钩避让部135的设置,能够尽可能地减小下角件132的沿第一侧壁133的高度方向的高度尺寸,进而使下角件连接道136尽可能地远离第一侧壁133的顶端(沿第一侧壁133的高度方向,第一侧壁133的远离其下角件132的一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处于组立状态的托盘箱放置待运输的货物的情况下,货物对侧壁130施加外胀力。沿第二水平方向D2,外胀力的方向朝向远离底盘110的中心。沿侧壁130的高度方向,外胀力均匀作用在侧立柱131上(也就是说,沿侧壁130的高度方向,侧立柱131受到的外胀力的大小相同),不过侧立柱131的底端连接至底盘110,侧立柱131的顶端连接至端壁120。因此,沿侧壁130的高度方向,侧立柱131的中心位置处在外胀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变形最大。沿侧壁130的高度方向,侧立柱131在外胀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变形由侧立柱131的中心位置向侧立柱131的两端逐渐递减。
第一侧壁133的下角件连接道136尽可能地远离第一侧壁133的顶端,能够减小侧立柱131在下角件连接道136处的发生的弯曲变形,进而减小外胀力损坏第一侧壁133的下角件连接道136的可能性。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33的侧立柱131的底端连接下角件132,第一侧壁133的侧立柱131设置有锁钩避让部135,这样,能够尽可能地减小第一侧壁133的下角件132的沿第一侧壁133的高度方向的高度尺寸,减小外胀力损坏第一侧壁133的下角件连接道136的可能性。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侧立柱150和第二侧立柱160均具有本体和翼板。
每个侧壁130中,翼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侧壁130的宽度方向。沿侧壁130的宽度方向,翼板连接至本体的远离侧壁130的中心的外端。沿侧壁130的厚度方向,翼板延伸凸出本体的箱内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本体的靠近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
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沿第一水平方向D1,侧壁130的翼板的凸出本体的部分位于端壁120的远离底盘110的中心的外侧。这样,翼板能够阻挡端壁120向外翻转(端壁120翻转,以使端壁120的远离底盘110的顶端沿第一水平方向D1朝向远离底盘110的中心的方向移动)。
如图3和图6所示,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的情况下,和第二本体161连接的覆板163的箱内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和第二本体161连接的覆板163的靠近底盘110的中心的表面)贴合至第一本体151的箱外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第一本体151的远离底盘110的中心的表面)。
请参考图4和图6,第一侧立柱150的本体为第一本体151。第一侧立柱150的翼板为第一翼板152。第二侧立柱160的本体为第二本体161。第二侧立柱160的翼板为第二翼板162。
第一本体151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第一侧壁133的高度方向)形状构造为矩形结构。由此,第一本体151的结构简单,强度大。优选地,第一本体151为空心结构。由此,第一本体151的重量小。
第一侧立柱150还包括连接壁153。连接壁15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沿第一侧壁133的宽度方向,连接壁153位于第一本体151的远离第一侧壁133的中心的外侧。连接壁153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本体151。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连接壁153和第一本体151的箱外面之间存在间隔,以构成锁钩避让部135。
沿第一侧壁133的宽度方向,第一翼板152位于连接壁153的远离第一本体151的一侧。第一翼板152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的一端连接至连接壁153的远离第一本体151的端部。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第一翼板152的另一端延伸凸出连接壁153的箱内面(托盘箱处于组立状态的情况下,沿第二水平方向D2,连接壁153的靠近底盘110的中心的侧面)。由此,第一侧立柱150的结构简单。
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连接壁153的箱内面位于第一本体151的箱内面的远离第一本体151的箱外面的内侧。由此,在保证连接壁153的壁厚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地增加锁钩避让部135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进而能尽可能地增加和第二侧壁134连接的锁钩140的高度尺寸(图3中锁钩140的沿底盘11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即锁钩140的沿第二侧壁134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以增加锁钩140的强度。
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连接壁153的箱内面和第一本体151的箱内面之间的距离D的范围为2mm至5mm。由此,能够在保证连接壁153和第一本体151的连接强度的情况下,能尽可能地增加和第二侧壁134连接的锁钩140的高度尺寸。
连接壁153连接至第一本体151的矩形结构的角部。由此,第一侧立柱150的结构简单。进一步优选地,连接壁153连接至第一本体151的箱内面处的角部。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侧立柱160不包括连接壁153。第二翼板162直接连接至第二本体161。沿第二侧壁134的厚度方向,第二翼板162延伸凸出第二本体161的箱内面。由此,第二侧立柱160的结构简单。
第二本体161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垂直于第二侧壁134的高度方向)形状构造为矩形结构。由此,第二本体161的结构简单,强度大。
优选地,第二本体161为空心结构。由此,第二本体161的重量小。
第二翼板162直接连接至第二本体161的本体的角部。由此,第二侧立柱160的结构简单。进一步优选地,第二翼板162连接至第二本体161的箱内面处的角部。
第二本体161的宽度尺寸(第二本体161的沿第二侧壁134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本体151的宽度尺寸(第一本体151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由此,可以尽可能地增加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
优选地,第二本体161的宽度尺寸大致等于第一侧立柱150的宽度尺寸(第一侧立柱150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此外,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的情况下,第二侧立柱160不凸出于第一侧立柱150。由此,方便运输处于组立状态的托盘箱。
优选地,第一侧立柱150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侧立柱160的沿第二侧壁134的厚度方向的厚度尺寸。由此,能够尽可能地增加第一侧立柱150的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本体151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的厚度尺寸大致等于第二本体161的沿第二侧壁134的厚度方向的厚度尺寸。这样,第一翼板152的沿第一侧壁133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翼板162的沿第二侧壁134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尺寸。由此,在托盘箱处于叠置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第二翼板162抵靠至第一翼板152,以使和第二本体161连接的覆板163不能贴合至第一本体151。此外,能够尽可能地增加第一侧立柱150的强度。
通过增大第二本体161的横截面尺寸,使之大于第一本体151的横截面尺寸,从而增加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以弥补由于第二翼板162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翼板152的宽度尺寸而造成的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不足。这样,第一侧立柱150的强度与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大致相同,在外胀力的作用下外胀变形量大致相同,第一侧立柱150的强度与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匹配。第二侧立柱160取消锁钩避让部135,以增大第二本体161的横截面尺寸,不仅简化了第二侧立柱160的结构,还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增加了第二侧立柱160的强度。第一侧立柱150通过增加第一翼板152的宽度尺寸增加了强度,第二侧立柱160通过取消锁钩避让部135以增大第二本体161的横截面尺寸增加了强度,托盘箱侧壁的外胀变形减小,可以适合装载更多种类的货物。
侧立柱131为钣金件。由此,侧立柱131的强度大,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Claims (8)

1.一种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箱包括:
底盘;
端壁,所述端壁的底端枢转连接至所述底盘的沿第一水平方向的端部;
侧壁,所述侧壁具有侧立柱、下角件与锁钩,所述下角件连接至所述侧立柱的底端,所述下角件枢转连接至所述底盘的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的端部,所述侧立柱具有本体和翼板,所述翼板连接至所述本体的沿所述侧壁的宽度方向的外端,所述锁钩可转动地设置;
其中,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侧立柱还包括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本体的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方向的侧方,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翼板通过所述连接壁连接至所述第一本体,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方向,所述连接壁和所述第一本体的箱外面之间存在间隔,以构成锁钩避让部,所述连接壁的箱内面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箱内面的内侧;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本体的外端由第二侧立柱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所述侧壁叠置于所述底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侧壁能够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方,以使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锁钩伸入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锁钩避让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侧壁的厚度方向,所述连接壁的箱内面和所述第一本体的箱内面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2mm至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翼板连接至所述矩形结构的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侧壁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侧立柱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侧立柱的厚度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侧壁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翼板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翼板的宽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柱为钣金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位于所述侧壁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叠置于所述底盘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锁钩接触至所述连接壁的箱外面。
CN202221042717.9U 2022-04-29 2022-04-29 托盘箱 Active CN217865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2717.9U CN217865380U (zh) 2022-04-29 2022-04-29 托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2717.9U CN217865380U (zh) 2022-04-29 2022-04-29 托盘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5380U true CN217865380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2717.9U Active CN217865380U (zh) 2022-04-29 2022-04-29 托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5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49902A1 (en) Top side beam of container and container
WO2017008721A1 (zh) 可折叠容器
US7827655B2 (en) Hinge for folding container
CN201385824Y (zh) 一种托盘箱
KR101959622B1 (ko) 박스 모서리 보강구
CN217865380U (zh) 托盘箱
CN216547258U (zh) 托盘箱
CN217599385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6995867U (zh) 连接集装箱
CN212767373U (zh) 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15206547U (zh) 集装箱
CN212710519U (zh) 托盘箱
CN115043063A (zh) 托盘箱用增高装置及托盘箱
CN210063965U (zh) 一种非标准折叠箱
CN113830393A (zh) 托盘箱
CN217436659U (zh) 平台集装箱
CN213535899U (zh) 集装箱
KR100837780B1 (ko) 윙바디 차량의 윙 지지구조
CN220282343U (zh) 支撑构件和集装箱
CN219135147U (zh) 顶角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17946301U (zh) 集装箱
CN207107509U (zh) 侧开门集装箱
CN215447016U (zh) 一种冰箱
CN219524973U (zh) 一种运输集装箱
US5346084A (en) Intermodal container with integrated interbox conne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