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1183U -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1183U
CN212861183U CN202021341042.9U CN202021341042U CN212861183U CN 212861183 U CN212861183 U CN 212861183U CN 202021341042 U CN202021341042 U CN 202021341042U CN 212861183 U CN212861183 U CN 212861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seat cushion
vehicle
skeleton
vehic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10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立强
魏娇
左卫国
郑志腾
李海春
霍明星
朱阁
樊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10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1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1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1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骨架包括相对于车身转动设置的靠背骨架,还包括座垫骨架以及连接于座垫骨架和地板之间的连杆机构,其中:靠背骨架被配置为可由外力驱动而相对于车身向前翻转,随靠背骨架的向前翻转运动,座垫骨架的前部具有下压连杆机构的动作,且随靠背骨架的向后翻转运动,座垫骨架的前部上升并拉伸连杆机构展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在靠背骨架向前翻转时,其可带动座垫骨架运动并使座垫骨架的前部降低,因而可使靠背放倒后与备胎盖板平齐,扩展行李箱储物空间,同时满足乘客临时休息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此外,座垫骨架内适合安装防下潜结构,以提高乘坐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骨架。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座椅骨架的车辆座椅,以及安装有该车辆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车型,后排座椅靠背可向前翻转,以用于存放物品或供驾乘人员躺卧休息,但是后排座椅靠背不可完全放平,其与备胎盖板之间存在一定角度,不利于物品放置,并且驾乘人员在躺卧休息时,即使铺上被子,也难以抵消靠背凸起带来的不适感。因此,现有的后排座椅既不利于物品存放,也不利于驾乘人员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座椅骨架,以使后排座椅的靠背可翻转至与备胎盖板平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座椅骨架,安装于车身上,所述车辆座椅骨架包括:
靠背骨架,相对于所述车身转动设置;
座垫骨架,所述座垫骨架的中部相对于自身前部和后部下凹布置,且所述座垫骨架的后部与所述靠背骨架枢转连接;
连杆机构,设于所述座垫骨架的前部,并连接于所述座垫骨架和所述车身的地板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座垫骨架前部的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地板上的安装件,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安装件枢转连接的连接件;
其中:所述靠背骨架被配置为可由外力驱动而相对于所述车身向前翻转,随所述靠背骨架的向前翻转运动,所述座垫骨架的前部具有下压所述连杆机构的动作,且随所述靠背骨架的向后翻转运动,所述座垫骨架的前部上升并拉伸所述连杆机构展开。
进一步的,于所述座垫骨架和所述地板之间设有两组所述连杆机构,且两组所述连杆机构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间距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骨架包括前后布置的前部骨架及后部骨架,且所述前部骨架包括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横杆,以及分别自所述横杆的两端向车身后下方延伸的两根纵杆,所述后部骨架包括两根连杆,且两根所述连杆分别自两根所述纵杆的后部向车身后上方延伸,所述座垫骨架经由两根所述连杆与所述靠背骨架枢转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包括与所述地板贴合相接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正交布置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连接件经由第一枢转轴枢转相连,且所述第一枢转轴的轴向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呈弧形,且所述连接件的中部相对于自身两端向所述前部骨架一侧外凸。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正交布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连接件经由第二枢转轴枢转相连,且所述第二枢转轴的轴向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靠背骨架包括呈“口”字形的骨架主体,以及固设于所述骨架主体下部的两块边板,两块所述边板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分置于所述骨架主体的两侧,且所述边板经由第三枢转轴与所述车身枢转相连,并经由第四枢转轴与所述座垫骨架枢转相连;所述第三枢转轴和所述第四枢转轴的轴向均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枢转轴相对于所述第四枢转轴靠近所述靠背骨架的下部布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靠背骨架和所述车身之间设有锁止机构,且所述锁止机构被配置为以对所述靠背骨架相对于所述车身的转动位置进行锁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在靠背骨架向前翻转时,其可带动座垫骨架运动并使座垫骨架的前部降低,因而可使靠背放倒后与备胎盖板平齐,扩展行李箱储物空间,同时满足乘客临时休息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此外,座垫骨架内适合安装防下潜结构,以提高乘坐安全性。
(2)设置两组连杆机构,可提高座垫骨架随靠背骨架运动时的平稳性。
(3)前部骨架及后部骨架的结构设置,使得座垫骨架整体重量结构更加简单,重量较轻,且成本较低。
(4)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结构可靠性较高,重量较低且连接方便。
(5)在靠背骨架由外力驱动而翻转时,连接件呈弧形对座垫骨架前部的下降运动过程影响较小。
(6)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结构可靠性较高,重量较低且连接方便。
(7)前部骨架由管状材料弯折成型,加工方便。
(8)靠背骨架的结构,整体重量较轻,成本较低,且连接方便。
(9)设置锁止机构,有利于对靠背骨架相对于车身的转动位置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并于所述靠背骨架上设有靠垫,于所述座垫骨架上设有座垫。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于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座椅和车辆与前述的车辆座椅骨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靠背骨架向前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靠背骨架向后翻转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座垫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三枢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靠背骨架,2-座垫骨架,3-安装件,4-固定件,5-连接件,6-第三枢转轴;
101-骨架主体,102-边板,1021-边板上轴孔,1022-边板下轴孔;
201-横杆,202-纵杆,203-连杆,2031-连杆连接孔;
301-第一安装板,3011-地板连接孔,302-第二安装板,3021-安装件轴孔;
401-第一固定板,4011-固定件轴孔,402-第二固定板;
501-连接件上轴孔,502-连接件下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骨架,其安装于车身上,并主要包括靠背骨架、座垫骨架以及连杆机构。
基于以上的整体结构描述,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骨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靠背骨架1具有相对于车身竖直布置的第一状态,以及相对于车身向前翻转后水平布置的第二状态;座垫骨架2的后部与靠背骨架1的下部枢转连接,连杆机构设于座垫骨架2的前部,并用于连接座垫骨架2和车身的地板。
为了便于较好的理解本实施例,以下先参照图4对靠背骨架1的结构来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靠背骨架1相对于车身转动设置,且靠背骨架1包括呈“口”字形的骨架主体101,以及固设于骨架主体101下部的两块边板102。其中,骨架主体101采用两根管体制成,一根管体弯折呈横置的“U”形,另一根管体竖直布置并焊接于上一根管体的开口部位。
两块边板102于车身的宽度方向分置于骨架主体101的两侧,详细来讲,两块边板102上部的两侧均向内弯折而成型有容纳间隙,使得边板102上部的横接面呈“U”形,骨架主体101的下部则可嵌置于前述的容纳间隙中,且骨架主体101和边板102焊接固连于一起。于各边板102的下部均开设有上下布置的边板上轴孔1021和边板下轴孔1022,以便于分别连接座垫骨架2和车身。
具体来讲,于车身上设置有第三枢转轴6,第三枢转轴6的结构可参照图8所示,前述的边板102则经由第三枢转轴6穿设于边板下轴孔1022中而与车身枢转相连;除了与车身连接,边板102还可经由穿设于边板上轴孔1021中的第四枢转轴与座垫骨架2枢转相连。第三枢转轴6和第四枢转轴的轴向均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三枢转轴6相对于第四枢转轴靠近靠背骨架1的下部布置,以有利于靠背骨架1带动座垫骨架2动作。
除此之外,于靠背骨架1和车身之间还设有图中未示出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可靠近靠背骨架1的上部布置,且锁止机构被配置为以对靠背骨架1相对于车身的转动位置进行锁定。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可解除对靠背骨架1的锁定,使靠背骨架1于外力作用下向前翻转,并于外力驱动靠背骨架1向后翻转后,锁止机构可锁定靠背骨架1,以防止靠背骨架1相对于车身翻转。锁止机构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其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座垫骨架2的结构可参照图5所示,其中部相对于自身前部和后部下凹布置,并包括前后布置的前部骨架及后部骨架。其中:前部骨架由管体弯折一体成型,且前部骨架包括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横杆201,以及分别自横杆201的两端向车身后下方延伸的两根纵杆202。后部骨架包括两根连杆203,两根连杆203分别与两根纵杆202焊接相连,且两根连杆203分别自两根纵杆202的后部向车身后上方延伸。
相对于连接纵杆202的一端,于连杆203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杆连接孔2031,前述的第四枢转轴则穿设于对应的连杆连接孔2031和边板上轴孔1021中,使得座垫骨架2经由两根连杆203与靠背骨架1枢转相连。
为了便于座垫骨架2前部下降,于座垫骨架2和地板之间还设有两组连杆机构,且两组连杆机构于车身的宽度方向间距布置。具体来讲,连杆机构包括固设于座垫骨架2前部的固定件4,固设于地板上的安装件3,以及两端分别与固定件4和安装件3枢转连接的连接件5。
其中,安装件3的结构可参照图6所示,其包括与地板贴合相接的第一安装板301,以及与第一安装板301正交布置的第二安装板302,于第一安装板301上开设有两个地板连接孔3011,使得安装件3可经由穿设于地板连接孔3011中的螺栓固设于地板上。于第二安装板302上开设有安装件轴孔3021,第二安装板302与连接件5可经由穿设于安装件轴孔3021中的第一枢转轴枢转相连,且安装件轴孔3021和第一枢转轴的轴向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连接件5的结构可参照图7所示,其优选为呈弧形状的连接板,连接板竖直布置,且连接件5的中部相对于自身两端向前部骨架一侧外凸,于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件上轴孔501和连接件下轴孔502,连接件下轴孔502与前述的安装件轴孔3021对应,前述的第一枢转轴则穿设于对应的连接件下轴孔501和安装件轴孔3021中。
固定件4包括正交布置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均与前述的横杆201焊接固连于一起,于第一固定板401上开设有固定件轴孔4011,第一固定板401则经经由穿设于固定件轴孔4011和连接件上轴孔501中的第二枢转轴与连接件5枢转相连,且固定件轴孔4011和第二枢转轴的轴向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以上结构的设置,使得靠背骨架1可由外力驱动而相对于车身向前翻转,随靠背骨架1的向前翻转运动,座垫骨架2的前部具有下压连杆机构的动作,且随靠背骨架1的向后翻转运动,座垫骨架2的前部上升并拉伸连杆机构展开。
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骨架,在靠背骨架1向前翻转时,其可带动座垫骨架2运动并使座垫骨架2的前部降低,因而可使靠背放倒后与备胎盖板平齐,扩展行李箱储物空间,同时满足乘客临时休息需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此外,座垫骨架2内适合安装防下潜结构,以提高乘坐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具有如实施例一的车辆座椅骨架,并于靠背骨架1上设有靠垫,于座垫骨架2上设有座垫,靠垫和座垫的结构及安装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同时,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于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座椅。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安装如上的车辆座椅,可使靠背放倒后与备胎盖板平齐,从而可扩展行李箱储物空间,同时满足乘客临时休息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座椅骨架,安装于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骨架包括:
靠背骨架(1),相对于所述车身转动设置;
座垫骨架(2),所述座垫骨架(2)的中部相对于自身前部和后部下凹布置,且所述座垫骨架(2)的后部与所述靠背骨架(1)枢转连接;
连杆机构,设于所述座垫骨架(2)的前部,并连接于所述座垫骨架(2)和所述车身的地板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座垫骨架(2)前部的固定件(4),固设于所述地板上的安装件(3),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件(4)和所述安装件(3)枢转连接的连接件(5);
其中:所述靠背骨架(1)被配置为可由外力驱动而相对于所述车身向前翻转,随所述靠背骨架(1)的向前翻转运动,所述座垫骨架(2)的前部具有下压所述连杆机构的动作,且随所述靠背骨架(1)的向后翻转运动,所述座垫骨架(2)的前部上升并拉伸所述连杆机构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座垫骨架(2)和所述地板之间设有两组所述连杆机构,且两组所述连杆机构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骨架(2)包括前后布置的前部骨架及后部骨架,且所述前部骨架包括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横杆(201),以及分别自所述横杆(201)的两端向车身后下方延伸的两根纵杆(202),所述后部骨架包括两根连杆(203),且两根所述连杆(203)分别自两根所述纵杆(202)的后部向车身后上方延伸,所述座垫骨架(2)经由两根所述连杆(203)与所述靠背骨架(1)枢转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包括与所述地板贴合相接的第一安装板(301),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01)正交布置的第二安装板(302),所述第二安装板(302)与所述连接件(5)经由第一枢转轴枢转相连,且所述第一枢转轴的轴向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呈弧形,且所述连接件(5)的中部相对于自身两端向所述前部骨架一侧外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包括正交布置的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二固定板(402),所述第一固定板(401)与所述连接件(5)经由第二枢转轴枢转相连,且所述第二枢转轴的轴向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1)包括呈“口”字形的骨架主体(101),以及固设于所述骨架主体(101)下部的两块边板(102),两块所述边板(102)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分置于所述骨架主体(101)的两侧,且所述边板(102)经由第三枢转轴(6)与所述车身枢转相连,并经由第四枢转轴与所述座垫骨架(2)枢转相连;所述第三枢转轴(6)和所述第四枢转轴的轴向均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枢转轴(6)相对于所述第四枢转轴靠近所述靠背骨架(1)的下部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靠背骨架(1)和所述车身之间设有锁止机构,且所述锁止机构被配置为以对所述靠背骨架(1)相对于所述车身的转动位置进行锁定。
9.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具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骨架,并于所述靠背骨架(1)上设有靠垫,于所述座垫骨架(2)上设有座垫。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
CN202021341042.9U 2020-07-09 2020-07-09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Active CN212861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042.9U CN212861183U (zh) 2020-07-09 2020-07-09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1042.9U CN212861183U (zh) 2020-07-09 2020-07-09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1183U true CN212861183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4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1042.9U Active CN212861183U (zh) 2020-07-09 2020-07-09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1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028A (zh) * 2022-05-30 2022-08-1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座靠联动的座椅骨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6028A (zh) * 2022-05-30 2022-08-1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座靠联动的座椅骨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86482B1 (en) Seat device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US8387734B2 (en) Low speed vehicle
US20090184531A1 (en) Utility vehicle
JP543142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6232435A (zh) 用于气囊模块的安装装置
CN212861183U (zh) 车辆座椅骨架及车辆座椅和车辆
CN109177832A (zh) 一种折叠座椅
CN207860015U (zh) 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
CN209208536U (zh) 一种新型客车可二次翻转后排座椅骨架结构
CN103108773B (zh) 包括可通过两个阶段折叠的座椅的车辆
CN106627929A (zh) 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
CN205836586U (zh) 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
CN209454607U (zh) 一种汽车座椅坐垫翻转靠背折平结构
CN202827201U (zh) 翻转折叠座椅
CN114104071B (zh)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
CN103770678B (zh) 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结构
CN101966828B (zh) 军用运输车便携式安全座椅
CN102582749B (zh) 折叠电动三轮车
CN205469536U (zh) 一种载货型电动车架
CN205273239U (zh) 集成三点式安全带的双人折叠式汽车座椅骨架
CN112498191B (zh) 公共汽车的紧急出口座椅的折叠装置
CN108688530A (zh) 四连杆式快速前翻汽车座椅骨架
EP1972490B1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second-row seat having a backrest and sitting surface that can both be tipped over
CN216468212U (zh) 一种全封闭的车壳结构
CN109955749A (zh) 一种坐垫和靠背可折叠汽车座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