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0390U -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0390U
CN212860390U CN202020848389.6U CN202020848389U CN212860390U CN 212860390 U CN212860390 U CN 212860390U CN 202020848389 U CN202020848389 U CN 202020848389U CN 212860390 U CN212860390 U CN 212860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olarizing film
heating mold
thermoforming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83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宜龙
刘飞
滕健
黄水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Granda Io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83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0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0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0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膜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组件以及热压成型组件,热压成型组件包括支撑架、驱动件、第一加热模具、第一加热环、第二加热模具以及第二加热环,驱动件设于支撑架的顶端,第一加热模具与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加热环设于第一加热模具的侧面,第二加热模具设于支撑架的底端,第二加热环设于第二加热模具的侧面。将偏光膜放置于第一加热模具和第二加热模具之间,通过第一加热环和第二加热环分别给第一加热模具和第二加热模具进行加热,利用驱动件的驱动第一加热模具压向第二加热模具,使得偏光膜进行热压成型,压合精度高,提高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屏加工制造领域中,偏光膜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模组,偏光镜等等,液晶显示屏通过偏光膜过滤掉液晶透出来的部分偏振光,使得人眼可以看到显示器上本来的图像。
现有的偏光膜基材为高分子薄膜片材,为了使偏光膜与显示屏(液晶盒或发光膜)更紧密的贴合,对于特殊的曲面显示屏需提前对偏光膜进行预成型加工处理,才能应用至各种具有曲面3D形状的设备,例如曲面屏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显示模组、各类偏光护目镜、太阳镜等等。目前是通过人工对偏光膜进行压制成型,容易受力不均匀,压膜效果不佳,导致偏光膜不良率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偏光膜进行快速热压成型,并保证压合精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组件上的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热压成型组件,所述热压成型组件包括支撑架、驱动件、第一加热模具、第一加热环、第二加热模具以及第二加热环,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机架组件上,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加热模具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环设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的侧面,所述第二加热模具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所述第二加热环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模具的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模具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加热环包围在所述第一加热模具的圆侧面,所述第二加热环包围在所述第二加热模具的圆侧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模具内设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一端设有第一冷却进水接头,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却出水接头;所述第二加热模具内设有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一端设有第二冷却进水接头,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却出水接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机架组件,所述第二加热模具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顶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顶板的顶面,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至所述顶板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的电磁阀以及调压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导向杆,所述顶板设有导向滑套,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滑套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模具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加热模具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第二热电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热电偶靠近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的底面,所述第二热电偶靠近于所述第二加热模具的顶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组件包括框架以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热压成型组件设于所述框架的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支撑架固定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将偏光膜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加热环和所述第二加热环分别给所述第一加热模具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进行加热,再通过所述驱动件的驱动所述第一加热模具压向所述第二加热模具,使得所述偏光膜进行热压成型,利用所述驱动件实现半自动的压合,一致性好,压合精度高,大大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整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的热压成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偏光膜;2.驱动件;3.第一加热模具;4.第一加热环;5.第二加热模具;6.第二加热环;7.第一冷却进水接头;8.第一冷却出水接头;9.第二冷却进水接头;10.第二冷却出水接头;11.顶板;12.底板;13.支撑柱;14.电磁阀;15.调压阀;16.导向杆;17.导向滑套;18.第一热电偶;19.第二热电偶;20.框架;21.控制箱;22.调节底座;23.冷却进水管;24.冷却回水管;25.第一控制阀;26.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组件上的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热压成型组件,所述热压成型组件包括支撑架、驱动件2、第一加热模具3、第一加热环4、第二加热模具5以及第二加热环6,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机架组件上,所述驱动件2设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与所述驱动件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环4设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的侧面,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所述第二加热环6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侧面。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利用所述支撑架固定所述驱动件2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将偏光膜1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加热环4和所述第二加热环6分别给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进行快速加热(加热至90度左右),再通过所述驱动件2的驱动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压向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使得所述偏光膜1进行热压成型,利用所述驱动件2实现半自动的压合,一致性好,压合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大大提高了良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加热环4包围在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的圆侧面,所述第二加热环6包围在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圆侧面,对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进行均匀加热,从圆柱体的圆侧面逐渐扩散到中心,同时便于对所述第一加热环4和所述第二加热环6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由铝(或铜)仿形加工而成,金属热传导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内设有第一冷却回路(附图未标识),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一端设有第一冷却进水接头7,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却出水接头8;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内设有第二冷却回路(附图未标识),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一端设有第二冷却进水接头9,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却出水接头10,在通过热压成型并保压一段时间后,通过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进行快速冷却定型(快速降温至58度左右),使平面的偏光膜1完成曲面定型不回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11、底板12以及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连接于所述顶板11与所述底板12之间,所述底板12固定于所述机架组件,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设于所述底板12上,所述驱动件2设于所述顶板11上,实现对所述驱动件2的支撑,便于所述驱动件2将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从上往下压向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进行合模。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2设于所述顶板11的顶面,所述驱动件2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至所述顶板11的下方,避免所述支撑柱13长度过长,保证所述支撑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1的顶面设有与所述驱动件2相连接的电磁阀14以及调压阀15,实现对所述驱动件2的调节控制。其中,所述驱动件2采用的是伸缩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导向杆16,所述顶板11设有导向滑套17,所述导向杆16与所述导向滑套17滑动连接,也就是所述导向杆16穿设于所述导向滑套17内,在所述驱动件2进行开模或合模过程中,所述导向杆16贴合于所述导向滑套17的内壁上下移动,起到引导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垂直度,保证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对接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压合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第一热电偶18,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第二热电偶19,便于快速测量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温度,使得温控器精确控制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工作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电偶18靠近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的底面,所述第二热电偶19靠近于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顶面,在进行压合过程中,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顶面相贴合,实现对偏光膜1的热压成型,温度测量位置靠近于所述偏光膜1,测量值与作用于所述偏光膜1的温度更接近,测量结果精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所述机架组件包括框架20、控制箱21以及冷却管路组件,所述控制箱21和所述冷却管路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框架20上,所述框架20由方通焊接而成,进行喷涂防锈处理,所述框架20的工作台面高度约850~900mm,所述热压成型组件设于所述框架20的工作台上,所述框架20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调节底座22,用于固定以及调节高度,所述冷却管路组件包括冷却进水管23和冷却回水管24,所述冷却进水管23与所述第一冷却进水接头7和所述第二冷却进水接头9相连接,所述冷却回水管24与所述第一冷却出水接头8和所述第二冷却出水接头10相连接,以形成对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进行冷却定型的冷却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冷却进水管23和冷却回水管24接入独立冷水机或工厂冷却系统。
进一步的,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水流量的第一控制阀25以及调节所述第二冷却回路水流量的第二控制阀26。
所述控制箱21内设有PLC控制器,实现对所述驱动件2、所述电磁阀14、所述调压阀15、所述第一控制阀25和所述第二控制阀26等等部件的控制,以实现相应的功能,该控制系统可由PLC控制器进行编程实现,是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额偏光膜1的热成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开机通电,所利用所述第一加热环4对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环6对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加热,当温度达到88度时,设置在控制箱21内的蜂鸣器进行提示。工作人员将所述偏光膜1放入,待加热温度达到90度时,所述电磁阀14通电,控制所述驱动件2的动力输出端向下伸出,使得偏光膜1在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之间热压成型,保压3分钟(温度保持90度左右),停止加热。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25和所述第二控制阀26通电,利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快速降温,冷却定型,当温度降至58度时,控制所述驱动件2复位,工作人员取出热压成型后的偏光膜1,完成该加工流程的工作,进入下一个循环加工流程。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对偏光膜1的热压成型,以及快速冷却定型,成型质量高;(2)通过气缸控制所述第一加热模具3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5的压合,提高偏光膜1的压合精度,一致性好,良品率高;(3)能作为单机工站装置进行独立工作,生产安排灵活;(4)能实现同时控制多组热压成型组件进行生产,生产效率高。
上方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组件上的一组或一组以上的热压成型组件,
所述热压成型组件包括支撑架、驱动件、第一加热模具、第一加热环、第二加热模具以及第二加热环,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机架组件上,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加热模具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环设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的侧面,所述第二加热模具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所述第二加热环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模具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和所述第二加热模具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加热环包围在所述第一加热模具的圆侧面,所述第二加热环包围在所述第二加热模具的圆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内设有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一端设有第一冷却进水接头,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冷却出水接头;
所述第二加热模具内设有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一端设有第二冷却进水接头,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冷却出水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机架组件,所述第二加热模具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顶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顶板的顶面,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至所述顶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接的电磁阀以及调压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导向杆,所述顶板设有导向滑套,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滑套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加热模具设有用于测量温度的第二热电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电偶靠近于所述第一加热模具的底面,所述第二热电偶靠近于所述第二加热模具的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组件包括框架以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热压成型组件设于所述框架的工作台上。
CN202020848389.6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Active CN212860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8389.6U CN212860390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8389.6U CN212860390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0390U true CN212860390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4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8389.6U Active CN212860390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03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652A (zh) * 2021-12-31 2022-04-08 温州博成达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652A (zh) * 2021-12-31 2022-04-08 温州博成达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8402U (zh) 曲面玻璃的多工位热压成型机
CN212860390U (zh) 一种偏光膜的热成型装置
CN112936700A (zh) 一种非晶金属包胶成型装置及成型工艺
CN210233992U (zh) 一种自动平压无菌封管机
CN211621015U (zh) 一种快速换模的纸浆模塑成型设备
CN208071572U (zh) 一种3d热弯机的单伺服成型工位结构
CN220665159U (zh) 一种透镜热压成型装置
CN211489344U (zh) 一种冲压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3613423U (zh) 热熔机
CN213789878U (zh) 一种热校正机
CN220824016U (zh) 一种鞋头热定型机构
CN214687526U (zh) 一种杯型口罩生产用便于调节校准的热成型机
CN212634204U (zh) 一种抽油杆自动加热锻造料架
CN219600371U (zh) 一种亚克力板塑形机
CN215359498U (zh) 一种非晶金属包胶成型装置
CN110524852B (zh) 一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形柔性模具及成形方法
CN110828153B (zh) 一种粘结磁体产品自动整型装置及整型方法
CN108407357B (zh) 一种全自动浮动式热压成型压机的加热模压机构
CN214919378U (zh) 一种农机车用散热器芯体整形检漏装置
CN214054720U (zh) 一种透镜抛光纸热贴合装置
CN213256663U (zh) 一种模块式模座盒及矫直装置
CN218615418U (zh) 一种塑料管材扩口装置
CN216729969U (zh) 一种散热器用自动焊锡装置
CN218251201U (zh) 一种智能视觉跟随定位点胶机
CN210936720U (zh) 一种电器零部件连续冲模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7

Address after: 529000 No.67, Jiangwan Road, Huicheng,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D#) (1-E#) (1-F#)

Patentee after: Jiangmen Granda IO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Granda equipment Industrial Park, 33 Cuijing Road, big industrial zone,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R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