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7290U -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7290U
CN212837290U CN202021029431.8U CN202021029431U CN212837290U CN 212837290 U CN212837290 U CN 212837290U CN 202021029431 U CN202021029431 U CN 202021029431U CN 212837290 U CN212837290 U CN 212837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gland
output shaft
connecting portion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294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仲文
李松
陈进
罗振坤
欧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294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7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7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7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摆臂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摆臂以及压盖。驱动机构设有输出轴,输出轴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有防转平面,第一摆臂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孔,第一摆臂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压盖与连接部连接,所述压盖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摆臂固定连接。上述摆臂装置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降低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的装配误差,提高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装配合格率。

Description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私家汽车。汽车后备箱是大多数汽车都具备的储物空间,汽车后备箱通过尾门开启或关闭。传统的汽车尾门一般需要手动抬起或关闭,当驾乘者手持过多物件时,存在着开门不便问题。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动尾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驾乘者通过按动车辆尾门开关键、遥控车钥匙或在尾门相应区域使用手或任意物体感应操作即可实现开闭尾门,避免因手持过多物件不便开门问题,能轻松快捷地实现物件存入车辆,电动尾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摆臂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传统的摆臂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花键结构安装配合并且需要多个螺钉固定,花键加工难度大,误差容易累积,导致装配合格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汽车尾门摆臂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装配合格率问题,提供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一种摆臂装置,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防转平面;
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摆臂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与所述防转平面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输出轴的相对转动,以及,
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且所述压盖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摆臂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转平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防转平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周面设置。
上述摆臂装置通过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设置防转平面,并通过在第一摆臂上设置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孔,从而当第一摆臂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后,防转平面能使第一摆臂与输出轴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输出轴带动第一摆臂旋转,本申请的防转平面相比于传统的花键结构更易于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相比于复杂的花键结构,本申请的防转平面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降低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的装配误差,提高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装配合格率。并且通过在压盖上设置限位部,通过限位部使得压盖与第一摆臂相固定,以防止第一摆臂从输出轴上脱出,相比于传统通过多个螺钉连接的压盖,本申请的压盖减少了所需连接件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转平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防转平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周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呈凸多边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盖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摆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块嵌设在所述限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块,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块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压盖的边缘,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述限位凸块的数量以及位置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块沿所述压盖的轴线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连接部嵌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一种电动尾门,包括尾门本体以及上述的摆臂装置,所述摆臂装置与所述尾门本体连接,所述摆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尾门本体开启或关闭。
上述电动尾门通过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设置防转平面,并通过在第一摆臂上设置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孔,从而当第一摆臂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后,防转平面能使第一摆臂与输出轴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输出轴带动第一摆臂旋转,本申请的防转平面相比于传统的花键结构更易于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相比于复杂的花键结构,本申请的防转平面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降低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的装配误差,提高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装配合格率。并且通过在压盖上设置限位部,通过限位部使得压盖与第一摆臂相固定,以防止第一摆臂从输出轴上脱出,相比于传统通过多个螺钉连接的压盖,本申请的压盖减少了所需连接件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动尾门。
上述汽车通过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设置防转平面,并通过在第一摆臂上设置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孔,从而当第一摆臂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后,防转平面能使第一摆臂与输出轴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输出轴带动第一摆臂旋转,本申请的防转平面相比于传统的花键结构更易于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相比于复杂的花键结构,本申请的防转平面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降低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的装配误差,提高了输出轴与第一摆臂装配合格率。并且通过在压盖上设置限位部,通过限位部使得压盖与第一摆臂相固定,以防止第一摆臂从输出轴上脱出,相比于传统通过多个螺钉连接的压盖,本申请的压盖减少了所需连接件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摆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摆臂装置隐藏压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摆臂装置放入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摆臂;11、连接孔;12、限位孔;20、驱动机构;21、输出轴;22、连接部;221、防转平面;222、第一安装孔;30、压盖;31、限位部;40、第二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摆臂装置,用于开启或关闭汽车尾门。具体地,一实施例的摆臂装置包括驱动机构20、第一摆臂10以及压盖30。驱动机构20设有输出轴21,输出轴21包括连接部22,连接部22设有防转平面221,第一摆臂10设有与所述连接部22相匹配的连接孔11,第一摆臂10通过所述连接孔11套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并且连接孔11的孔壁与防转平面221配合,以限制第一摆臂10与输出轴21的相对转动。压盖30与连接部22连接,所述压盖30设有限位部31,所述限位部31与所述第一摆臂10固定连接。
上述摆臂装置通过在驱动机构20的输出轴21设置防转平面221,并通过在第一摆臂10上设置与所述连接部22相匹配的连接孔11,从而当第一摆臂10通过所述连接孔11套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后,防转平面221能使第一摆臂10与输出轴21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输出轴21带动第一摆臂10旋转,本申请的防转平面221相比于传统的花键结构更易于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相比于复杂的花键结构,本申请的防转平面221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降低了输出轴21与第一摆臂10的装配误差,提高了输出轴21与第一摆臂10装配合格率。并且通过在压盖30上设置限位部31,通过限位部31使得压盖30与第一摆臂10相固定,以防止第一摆臂10从输出轴21上脱出,相比于传统通过多个螺钉连接的压盖30,本申请的压盖30减少了所需连接件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具体地,输出轴21的连接部22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转平面221,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转平面221沿所述输出轴21的周面分布,从而通过多个防转平面221进一步防止第一摆臂10与输出轴21的相对转动。较佳地,连接部22的径向截面呈凸多边形结构。例如,连接部22的径向截面呈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优选地,连接部22的径向截面呈四方形机构。对应地,连接孔11为四方孔,通过四方形的连接部22与四方形的连接孔11配合,使得输出轴21与第一摆臂10同步转动。四方孔与四方形结构的连接部22方便加工,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提高了输出轴21与第一摆臂10装配合格率。
具体地,连接部22设有第一安装孔222,所述压盖30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摆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22以及第二安装孔内。较佳地,第一安装孔222的中心线与输出轴21的中心先重合,第一安装孔222内设有内螺纹,第二安装孔开设于压盖30的中心位置,连接件上设有外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还设有凸台,从而通过将连接件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一安装孔222,使得连接件上与输出轴21固定连接,并使的连接件上的凸台与第一摆臂10远离输出轴21的一侧与凸台抵接,从而防止第一摆臂10从输出轴21上脱出。
进一步地,压盖30的限位部31为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摆臂10上设有限位孔12,所述限位凸块嵌设在所述限位孔12内,从而使得压盖30与第一摆臂10能同步转动。较佳地,所述压盖30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块,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块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压盖30的边缘,所述限位孔12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述限位凸块的数量以及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至少两个限位凸块对压盖30进行限位,提高了压盖30与第一摆臂10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地,至少两个限位凸块沿所述压盖30的轴线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压盖30上设有两个限位凸块,两个限位凸块限位沿所述压盖30的轴线对称设置在压盖30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30设有与所述连接部22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连接部22嵌设在所述容纳槽内,通过将输出轴21的连接部22嵌入容纳槽内,保证压盖30的端面能与第一摆臂10紧密抵接,进而使得摆臂装置的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参见图1,摆臂装置还包括第二摆臂40以及连车支架(未图示)。第二摆臂40的第一端通过连车支架与车体连接,第二摆臂40的第二端与驱动机构20固定连接,较佳地,第二摆臂40的第二端与减速箱的箱体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第一摆臂10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机构20以及第二摆臂40绕连车支架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摆臂40通过连接机构与连车支架可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机构包括转轴组件、衬套组件以及弹性件,其中转轴组件,转轴组件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连车支架以及第二摆臂40,以使连接支架与第二摆臂40形成转动配合。具体地,连车支架可以为钣金件,连车支架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第二摆臂40的第一端与转轴组件可转动连接,第二摆臂40的第二端与驱动机构20连接,从而使第二摆臂40在驱动机构20的带动下绕转轴组件转动,进而带动尾门本体开启或关闭。衬套组件套设在转轴组件外并且位于连车支架以及第二摆臂40之间,具体地,衬套组件包括活衬套组件座体与盖体,座体与盖体活动连接,座体与盖体能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活动,座体与连车支架抵接,盖体与第二摆臂40抵接,盖体与座体共同限定形成容纳腔。弹性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座体以及盖体。
进一步地,转轴组件包括连接轴以及锁紧件,连接轴穿设在第二摆臂40、衬套组件以及连车支架上,连接轴的第一端设有限位部31,连接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二摆臂40、衬套组件以及连车支架,锁紧件可拆卸地设置在连轴的第二端,锁紧件与限位部3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衬套组件、弹性件、连车支架以及第二摆臂40均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从而通过锁紧件与限位部31对衬套组件、弹性件、连车支架进行限位,防止衬套组件、弹性件、连车支架脱出连接轴。
进一步地,座体上设有定位部,定位部用于与连接支架固定连接。较佳地,定位部为定位凸起,连车支架设有定位孔,定位凸起能嵌设在定位孔内,从而固定座体,进而防止衬套组件随连接轴转动。座体设有限位凸起,盖体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凸起嵌设在限位凹槽内,从而防止座体与盖体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座体靠近连车支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润滑槽,盖体靠近第二摆臂40的一侧设有第二润滑槽,第一润滑槽以及第二润滑槽均用于容纳润滑介质。例如通过在第一润滑槽以及第二润滑槽内预填充润滑油,从而使得座体与连车支架之间、盖体与第二摆臂40之间均被油膜隔开,大大减少了第二摆臂40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第二摆臂40的运动更加平稳,顺畅。
通过转轴组件可转动连接连车支架以及第二摆臂40,以使连接支架与第二摆臂40形成转动配合。再将衬套组件套设在转轴组件外并且使衬套组件位于连车支架以及第二摆臂40之间,由于衬套组件的座体与盖体能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活动,从而通过在衬套组件的容纳腔内设置弹性件,使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座体以及盖体,从而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能使套组件产生预紧力,使得座体以及盖体分别朝相反反向压紧连车支架以及第二摆臂40,从而避免了第二摆臂40摆转动时容易出现左右晃动问题,提高了第二摆臂40转动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第二摆臂40与连车支架的连接出现松动,进而提高了第二摆臂40与连车支架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尾门,用于安装在汽车后备箱上,以电动开启或关闭汽车尾门。具体地,一实施例的电动尾门包括尾门本体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摆臂装置,摆臂装置与尾门本体连接,摆臂装置用于驱动尾门本体开启或关闭。
上述尾门通过在驱动机构20的输出轴21设置防转平面221,并通过在第一摆臂10上设置与所述连接部22相匹配的连接孔11,从而当第一摆臂10通过所述连接孔11套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后,防转平面221能使第一摆臂10与输出轴21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输出轴21带动第一摆臂10旋转,本申请的防转平面221相比于传统的花键结构更易于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相比于花键结构,本申请的防转平面221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提高了输出轴21与第一摆臂10装配合格率。并且通过在压盖30上设置限位部31,通过限位部31使得压盖30与第一摆臂10相固定,以防止第一摆臂10从输出轴21上脱出,相比于传统通过多个螺钉连接的压盖30,本申请的压盖30减少了所需连接件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回来的电动尾门,电动尾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汽车的后备箱。
上述汽车上述尾门通过在驱动机构20的输出轴21设置防转平面221,并通过在第一摆臂10上设置与所述连接部22相匹配的连接孔11,从而当第一摆臂10通过所述连接孔11套设在所述连接部22上后,防转平面221能使第一摆臂10与输出轴21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输出轴21带动第一摆臂10旋转,本申请的防转平面221相比于传统的花键结构更易于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相比于花键结构,本申请的防转平面221大大降低了加工误差的累积,提高了输出轴21与第一摆臂10装配合格率。并且通过在压盖30上设置限位部31,通过限位部31使得压盖30与第一摆臂10相固定,以防止第一摆臂10从输出轴21上脱出,相比于传统通过多个螺钉连接的压盖30,本申请的压盖30减少了所需连接件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防转平面;
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摆臂通过所述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与所述防转平面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输出轴的相对转动,以及,
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且所述压盖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摆臂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转平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防转平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周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呈凸多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压盖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摆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块嵌设在所述限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块,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块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压盖的边缘,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以及位置与所述限位凸块的数量以及位置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块沿所述压盖的轴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连接部嵌设在所述容纳槽内。
9.一种电动尾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本体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摆臂装置,所述摆臂装置与所述尾门本体连接,所述摆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尾门本体开启或关闭。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电动尾门。
CN202021029431.8U 2020-06-05 2020-06-05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Active CN212837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9431.8U CN212837290U (zh) 2020-06-05 2020-06-05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29431.8U CN212837290U (zh) 2020-06-05 2020-06-05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7290U true CN212837290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29431.8U Active CN212837290U (zh) 2020-06-05 2020-06-05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7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1957B (zh) 车辆门
CN212837290U (zh)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KR100465203B1 (ko) 인스트루먼트 패널에 설치되는 어퍼트레이
CN217124532U (zh) 汽车充电模块
CN209996211U (zh) 一种扫地机
CN212447802U (zh) 汽车、电动尾门及摆臂装置
CN213359740U (zh) 电动尾门、摆臂装置及连接机构
CN205542968U (zh) 一种车载电池锁紧装置
EP0833031A3 (en) Structure for opening doors
CN111608527A (zh) 箱盖自动启闭机构及车辆
CN211038216U (zh) 一种用于汽车手套箱的锁机构
KR200424038Y1 (ko) 차량용 커버링 셀프패널 조립체
JP3008304U (ja) 洋式便器の便蓋や便座等の開閉装置
CN212454075U (zh) 箱盖自动启闭机构及车辆
CN207683641U (zh) 行李箱盖板限位结构和车辆
KR100729408B1 (ko) 차량용 파워 리프트 모터에 연결된 하우징 구조
CN201318380Y (zh) 一种零部件装配用螺栓防松盖
CN216887046U (zh) 一种头盔挂钩机构
CN211296447U (zh) 一种旋转认帽装置
CN219281508U (zh) 一种集成于门饰板的车门内开拉手总成
CN218953058U (zh) 一种门把手及车辆
CN217557963U (zh) 一种缩小占用空间的快速换向门把手组件及门锁
CN218092587U (zh) 一种带定位锁的铰链
CN217080048U (zh) 一种汽车外门把手
CN217461788U (zh) 限位式车门外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