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5815U -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5815U
CN212835815U CN202021445101.7U CN202021445101U CN212835815U CN 212835815 U CN212835815 U CN 212835815U CN 202021445101 U CN202021445101 U CN 202021445101U CN 212835815 U CN212835815 U CN 212835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storage
equi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51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uo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451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5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5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5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包括沥青路面,所述沥青路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两个所述排水槽的顶部均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滤水板,所述排水槽相背的一侧均浇筑有路牙,两个所述路牙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蓄水箱,两个路牙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应急箱,两个路牙内部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定位块。该实用新型,通过蓄水箱内积水流入速度大于排水孔的流出速度,那么蓄水箱内的水位会升,从而使浮块上述带动升降杆上述,将升降块顶起,使得排水口与外界连通,此时排水口和排水槽同时进行排水作业,大大增加排水量增加排水效率,使得积水可以快速排出,保证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排水的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应根据当地降水与路面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并适当地选择路面的空间布置形式和结构,及时将降水排出路面,防止路面积水渗入到路面内部,甚至路基,保证行车安全,行车速度快的高等级道路路面水应迅速排除,以防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传统的路面排水结构在雨水比较大时产生的水流变大积水快速增多是,不能够及时的将过多的积水排出,造成上方的水排出较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具备在雨势较大积水迅速增多的时候可以快速排水,保证路面行车安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路面排水结构在雨水比较大时产生的水流变大积水快速增多是,不能够及时的将过多的积水排出,造成上方的水排出较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雨势较大积水迅速增多的时候可以快速排水,保证路面行车安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包括沥青路面,所述沥青路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两个所述排水槽的顶部均铺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滤水板,两个所述排水槽相背的一侧均浇筑有路牙,两个所述路牙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蓄水箱,两个所述排水槽均位于蓄水箱的上方,所述两个路牙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应急箱,两个所述路牙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浮块,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延伸至应急箱内侧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至应急箱的内部,两个所述路牙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应急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两个路牙的内部为中空,两个所述路牙相背的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的,两个所述路牙相对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两个所述路牙相对一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位于两个排水槽相背的一侧,所述排水槽的底部正视截面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应急箱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正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蓄水箱的顶部为开放状态。
优选的,所述排水口、应急箱、蓄水箱和升降杆的数量相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通过沥青路面的左右两侧开设的排水槽,两个排水槽的顶部铺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滤水板,当路面有少量积水时,可以直接通过排水槽排出,两个路牙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蓄水箱,两个路牙内部均固定连接于应急箱,两个路牙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应急箱位于蓄水箱的正上方,定位块位于应急箱和蓄水箱的中间,定位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于升降杆的外部,升降杆的底部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至浮块的顶部,升降杆的顶部延伸至应急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至升降板的底部,升降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的外部,两个路牙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排水口,当雨水量过大,路面积水过多时,排水槽内流入蓄水箱的积水增多无法快速排出,积水带动浮块上升从而使得升降杆推动升降板上升,使得排水口与外部连通,此时排水口和排水槽同时进行排水作业,大大增加排水量,增加排水效率,使得积水可以快速排出,保证行车安全。
2、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通过路牙的内部为中空,两个路牙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排水管的外部,从而使得路面流入的积水可以更加快速畅通的排出,增加排水效率。
3、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通过两个路牙相对一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两个第一过滤板位于两个排水槽相背的一侧,从而使得排水槽中的积水可以排入路牙内部,第一过滤板可以有效的过滤掉一些颗粒杂物,避路牙内部堵塞影响排水效果,且排水槽的底部正视截面呈三角形,可以使得积水不会再排水槽中停留直接流入路牙中,增加排水效率。
4、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通过应急箱的底部开设的均匀分布的通孔,可以使得从排水口进入的积水排入路牙的内部,增加排水效率。
5、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通过排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过滤板,可以将漂浮在水面的杂物过滤,防止路牙内部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6、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通过蓄水箱的正面开设有排水孔,且蓄水箱的顶部为开放状态,在积水量较小时,进入蓄水箱的可直接通过排水孔排出,当积水量较大时,蓄水箱的顶部为开放状态使得进水量大于排水孔的出水量,从而使得水位上升,带动浮块上升推动升降板打开排水口。
7、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通过排水口,应急箱、蓄水箱、和升降杆的数量相等,从而实现每一个排水口对应一个单独控制系统,排水更加灵活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板于竖杆连接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沥青路面;2、排水槽;3、滤水板;4、路牙;41、排水管;5、蓄水箱;51、排水孔;6、应急箱;61、通孔;7、定位块;8、升降杆;9、浮块;10、升降板;11、竖杆;12、排水口;121、第二过滤板;13、第一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包括沥青路面1,沥青路面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2,两个排水槽2的顶部均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滤水板3,排水槽2相背的一侧均浇筑有路牙4,两个路牙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蓄水箱5,两个路牙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应急箱6,两个路牙4内部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定位块7,定位块7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杆8,升降杆8的底部均延伸至蓄水箱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浮块9,升降杆8的顶部延伸至应急箱6内侧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0,升降板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竖杆11,竖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至应急箱6的内部,两个路牙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排水口12,通过沥青路面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排水槽2,两个排水槽2的顶部设置的等距离排列的滤水板3,当路面有少量积水时,可以直接通过排水槽2排出,两个路牙4内均固定连接有蓄水箱5,两个路牙4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应急箱6,两个路牙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7,应急箱6位于蓄水箱5的正上方,定位块7位于应急箱6和蓄水箱5的中间,定位块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于升降杆8的外部,升降杆8的底部延伸至蓄水箱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至浮块9的顶部,升降杆8的顶部延伸至应急箱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至升降板10的底部,升降板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11的外部,两个路牙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排水口12,当雨水量过大,路面积水过多时,由排水槽2内排入蓄水箱5的水,无法通过排水孔51彻底排放,蓄水箱5内的水位上升,由积水带动浮块9上升,进而可带动升降杆8推动升降板10上升,使得排水口12与外部连通,此时排水口12和排水槽2同时进行排水作业,大大增加排水量,增加排水效率,使得积水可以快速排出,保证行车安全。
进一步的,两个路牙4的内部为中空,两个路牙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1,通过两个路牙4的内部为中空,两个路牙4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排水管41的外部,从而使得路面流入的积水可以更加快速畅通的排出,增加排水效率。
进一步的,两个路牙4相对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3,第一过滤板13位于两个排水槽2相背的一侧,排水槽2的底部正视截面呈三角形,通过路牙4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3,第一过滤板13位于两个排水槽2相背的一侧,从而使得排水槽2中的积水可以排入路牙4内部,第一过滤板13可以有效的过滤掉一些颗粒杂物,避路牙4内部堵塞影响排水效果,且排水槽2的底部正视截面呈三角形,可以使得积水不会再排水槽2中停留直接流入路牙4中,增加排水效率。
进一步的,应急箱6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61,通过应急箱6的底部开设的均匀分布的通孔61,可以使得从排水口12进入的积水排入路牙4的内部,增加排水效率。
进一步的,排水口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21,通过排水口12的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过滤板121,可以将漂浮在水面的杂物过滤,防止路牙4内部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进一步的,蓄水箱5的正面开设有排水孔51,蓄水箱5的顶部为开放状态,通过蓄水箱5的正面开设有排水孔51,且蓄水箱5的顶部为开放状态,在积水量较小时,进入蓄水箱5的可直接通过排水孔51排出,当积水量较大时,蓄水箱5的顶部为开放状态使得进水量大于排水孔51的出水量,从而使得水位上升,带动浮块9上升,从而使升降杆8推动升降板10,从而打开排水口12。
进一步的,排水口12、应急箱6、蓄水箱5和升降杆8的数量相等,通过排水口12,应急箱6、蓄水箱5、和升降杆8的数量相等,从而实现每一个排水口12对一个单独控制系统,排水更加灵活高效。
工作原理:该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沥青路面1的右侧两侧开设的排水槽2,可以将量少的积水直接排出,滤水板3可以直接过滤掉较大的杂物,避免排水槽2堵塞,排水槽2排出的积水进入路牙4内部,最后经过排水管41排出,当积水量大水流量变大时,积水先经过排水槽2进入路牙4内部,其中一部分积水流入蓄水箱5中,积水流入速度大于排水孔51的流出速度,由排水槽2内排入蓄水箱5的水,无法通过排水孔51彻底排放,蓄水箱5内的水位上升,从而使浮块9上述带动升降杆8上升将升降板10顶起,使得排水口12与外界连通,此时排水口12和排水槽2同时进行排水作业,大大增加排水量,增加排水效率,使得积水可以快速排出,保证行车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包括沥青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路面(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2),两个所述排水槽(2)的顶部均铺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滤水板(3),两个所述排水槽(2)相背的一侧均浇筑有路牙(4),两个所述路牙(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蓄水箱(5),两个所述排水槽(2)均位于蓄水箱(5)的上方,所述两个路牙(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应急箱(6),两个所述路牙(4)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底部延伸至蓄水箱(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浮块(9),所述升降杆(8)的顶部延伸至应急箱(6)内侧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0),所述升降板(10)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竖杆(11),所述竖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至应急箱(6)的内部,两个所述路牙(4)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排水口(12),所述排水口(12)与应急箱(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牙(4)的内部为中空,两个所述路牙(4)相背的一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路牙(4)相对一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13),所述第一过滤板(13)位于两个排水槽(2)相背的一侧,所述排水槽(2)的底部正视截面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箱(6)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5)的正面开设有排水孔(51),所述蓄水箱(5)的顶部为开放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12)、应急箱(6)、蓄水箱(5)和升降杆(8)的数量相等。
CN202021445101.7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Active CN212835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101.7U CN212835815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101.7U CN212835815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5815U true CN212835815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5101.7U Active CN212835815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58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8574A (zh) * 2021-09-10 2021-11-30 苏彩丽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组件
CN114134777A (zh) * 2021-12-08 2022-03-04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在汛期用于自行车车道防积水的排水机构
CN117145018A (zh) * 2023-09-05 2023-12-01 广东中实筑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道路排水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8574A (zh) * 2021-09-10 2021-11-30 苏彩丽 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组件
CN114134777A (zh) * 2021-12-08 2022-03-04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在汛期用于自行车车道防积水的排水机构
CN117145018A (zh) * 2023-09-05 2023-12-01 广东中实筑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道路排水装置
CN117145018B (zh) * 2023-09-05 2024-03-05 广东中实筑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道路排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35815U (zh) 一种沥青公路排水结构
CN106284588A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105625545A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9024146A (zh) 高速公路边坡排水结构
JPH05132993A (ja) 雨水濾過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の維持方法および雨水濾過 方法およびその管理システム
CN114482244B (zh) 一种具有防积液功能的市政道路用泄水装置
CN108457178B (zh) 一种跨江河桥梁桥面污/废水的环保收集净化系统
CN215482073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道路
CN216711801U (zh) 用于道路雨洪治理的雨水蓄集利用装置
CN114922277A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CN111287079A (zh) 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JP3354126B2 (ja) 路面排水の縦型油水分離処理槽及び路面排水処理施設並びにそのプレキャスト組ブロック
CN212956842U (zh) 高速公路隔离带的排水系统
CN208884688U (zh) 一种公路退水槽
CN211522695U (zh) 一种多功能海绵道路结构
CN214994492U (zh) 海绵城市生物滞留结构
CN211897657U (zh) 一种透水砖
CN113006248A (zh) 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DE10114053C2 (de) Straßenentwässerungssystem
KR200224137Y1 (ko) 이물질제거용 배수장치
CN207244792U (zh) 道路降水净化系统
CN217439127U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KR20040048556A (ko) 도로의 배수처리 방법
CN212641703U (zh) 一种城市道路设计开合式排水栅栏
CN217711019U (zh) 一种城市规划设计施工路面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7

Address after: 626100 2-5-2, building 1 (Jinhong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No. 97, Chengwu Road, Luqiao Town, Luding County,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Guo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8, Xinshe, che'ao village, Shentu Town, Zhangpu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3210

Patentee before: Li Liang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