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9127U -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9127U
CN217439127U CN202221349606.2U CN202221349606U CN217439127U CN 217439127 U CN217439127 U CN 217439127U CN 202221349606 U CN202221349606 U CN 202221349606U CN 217439127 U CN217439127 U CN 217439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nge
side ditch
type side
type
rain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96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杰
赵聪
郑二洋
吴典文
彭宇
左云
苏志豪
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96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9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9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9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包括海绵型边沟及多个雨水调蓄单元,雨水调蓄单元将海绵型边沟分割为多个边沟单元,雨水调蓄单元包括蓄水装置;其中,蓄水装置包括挡水墙组件和排水管,挡水墙组件包括在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水墙和第二挡水墙,第一挡水墙与第二挡水墙之间形成顶部开口的溢流式排水井,第一挡水墙和第二挡水墙上开设有连通海绵型边沟的溢流孔,海绵型边沟的沟底设有与行车方向一致的第一排水坡度,排水管铺设于溢流式排水井的底部,排水管与外部雨水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依赖道路横断面形式及绿地率,可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海绵控制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海绵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绵城市——低影响开放”成为一种绿色、生态、尊重自然的建设开发理念。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实现城市雨水“蓄、滞、渗、净、用、排”良性循环,成为我国城市雨水管理的科学抉择,而路面雨水污染程度高,不适合作为回用水源,继而决定了城市道路海绵设计的主要目标为“蓄、滞、净、排”。
现有技术中,道路用地范围为满足规划年净流总量控制率、污染物总量去除率等海绵设计控制指标,需要有较高的绿地率用于建设下沉绿地、生态草沟等设施,实现红线内雨水调蓄,这样的方式对道路横断面形式及绿地率依赖程度高。然而目前城区的道路绿地率普遍不高,使得传统城市道路海绵设施没有建设条件。
鉴于此,提出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道路海绵设施对道路横断面形式及绿地率依赖程度高,在绿化率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海绵控制指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包括海绵型边沟及多个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雨水调蓄单元,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将所述海绵型边沟分隔为多个边沟单元,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均包括蓄水装置;其中,所述海绵型边沟设于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过渡连接处,且沿所述机动车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蓄水装置包括挡水墙组件和排水管;其中,所述挡水墙组件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水墙和第二挡水墙,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均自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向上延伸且高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挡水墙与所述第二挡水墙之间形成顶部开口的溢流式排水井;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在靠近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溢流孔,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设有与所述机动车道的行车方向一致的第一排水坡度;
所述排水管铺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与外部雨水管路连通。
优选地,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还包括雨水净化装置,所述雨水净化装置包括截污盒和连接渗管;其中,所述截污盒固定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位置,所述截污盒靠近于所述第二挡水墙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的来流侧,所述截污盒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截污盒的靠近所述第二挡水墙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渗管贯穿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挡水墙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对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连接渗管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和排水端,所述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截污盒内,所述排水端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溢流式排水井内,以将所述截污盒内净化的水通过所述连接渗管排至所述溢流式排水井内。
优选地,所述雨水净化装置还包括自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向下凹陷的沉泥室,所述沉泥室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与所述截污盒之间。
优选地,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向下凹陷有与所述截污盒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截污盒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沉泥室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渗管包括内渗管和外渗管,所述内渗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插设于所述截污盒内,所述外渗管通过贯穿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连通,所述内渗管与所述外渗管通过活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渗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截污盒内,且所述第一端呈弯折状,以使所述内渗管的进水方向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水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端设有管帽,所述管帽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内渗管的管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外渗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雨水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溢流孔的远离所述溢流式排水井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上方的引流装置和横梁组件;其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横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横梁靠近所述第二挡水墙设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雨水篦、第二雨水篦及第三雨水篦;所述第一雨水篦架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的顶部,且罩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的上方;所述第二雨水篦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上,另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二雨水篦正对于所述沉泥室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沉泥室的上方;所述第三雨水篦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另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三雨水篦与所述截污盒正对地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截污盒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道路盖板组件和镂空盖板组件;其中,所述道路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一道路盖板和第二道路盖板;所述第一道路盖板与所述第一雨水篦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一道路盖板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的顶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所述第二道路盖板与所述第三雨水篦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二道路盖板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横梁的顶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所述镂空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一镂空盖板和第二镂空盖板;所述第一镂空盖板与所述第一道路盖板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二镂空盖板与所述第二道路盖板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一道路盖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镂空盖板的第二排水坡度,所述第二道路盖板设有与所述第二排水坡度的方向一致的的第三排水坡度,以供水流经所述第一镂空盖板和所述第二镂空盖板流入至所述海绵型边沟内。
优选地,还包括多块设于所述人行道与所述引流装置之间的立缘石,多块所述立缘石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立缘石的顶部与所述人行道的路面平齐;所述立缘石的顶部自所述人行道向所述引流装置方向形成有排水坡面,以使人行道上的水顺流至所述引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包括海绵型边沟及多个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雨水调蓄单元,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将所述海绵型边沟分隔为多个边沟单元,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均包括蓄水装置,所述海绵型边沟设于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过渡连接处,且沿所述机动车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具体的,行车道和人行道的雨水经引流装置流入所述蓄水装置,经第一挡水墙及第二挡水墙阻挡并开始储水,待水位高于所设置的溢流孔处,雨水经过所述溢流孔流入溢流式排水井,再经溢流式排水井中所铺设的排水管排出至外部雨水管路。
此外,还通过雨水净化装置将蓄存的雨水进行沉泥或截污后排出至外部雨水管路。本实用新型中的海绵型海绵型边沟通过利用原有道路的边沟结构可不依赖道路红线范围绿地,以实现路面雨水的滞留、蓄积、净化、排放,通过蓄水装置及雨水净化装置可满足对道路汇水范围内雨水年径流总量、污染物去除率的海绵指标控制要求。海绵型海绵型边沟不降低道路质量标准,不会对路基造成水患,不影响车辆通行安全、舒适,也不改变传统道路横断面形式。且该海绵型边沟建设成本低,可现场浇筑,亦可预制拼装,施工简便,后期管理养护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单个边沟单元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单个边沟单元沿沟底平面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海绵型边沟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沿D-D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10、海绵型边沟;110、第一横梁;120、第二横梁;130、立缘石;20、蓄水装置;210、第一挡水墙;220、第二挡水墙;230、溢流式排水井;240、溢流孔;250、排水管;30、雨水净化装置;310、截污盒;311、安装槽;320、连接渗管;321、内渗管;3211、第一端;3212、第二端;322、外渗管;330、沉泥室;340、过滤网;40、引流装置;410、第一雨水篦;420、第二雨水篦;430、第三雨水篦;440、第一道路盖板;450、第二道路盖板;460、第一镂空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附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包括海绵型边沟10及多个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雨水调蓄单元(图未标示),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将所述海绵型边沟10分隔为多个边沟单元(图未标示),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均包括蓄水装置20;其中,所述海绵型边沟10设于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过渡连接处,且沿所述机动车道的延伸方向延伸。
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海绵型边沟10的宽度、高度等尺寸可根据半幅道路汇水面积、综合径流系数以及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当地降雨量进行计算确定,且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结构强度需满足车辆动载及路面荷载要求,此处不作详细赘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所述的过渡连接处可以是道路设施带,还可以是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预留区域,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其中,所述蓄水装置20包括挡水墙组件(图未标示)和排水管250;其中,所述挡水墙组件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水墙210和第二挡水墙220,所述第一挡水墙210和所述第二挡水墙220均自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向上延伸且高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挡水墙210与所述第二挡水墙220之间形成顶部开口的溢流式排水井230;所述第一挡水墙210和所述第二挡水墙220在靠近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顶部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溢流孔240,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设有与所述机动车道的行车方向一致的第一排水坡度,所述排水管250铺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的底部,所述排水管250与外部雨水管路(图未示出)连通。
详细的,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海绵型边沟10排水直接通过排水管250排入至外部雨水管路,本实用新型中,当水流量较大时,所述挡水墙组件可阻挡水流直接流入至溢流式排水井230,能够较大地缓解排水的压力。其中,所述挡水墙组件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水墙210和第二挡水墙220,所述第一挡水墙210和所述第二挡水墙220均自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向上延伸且高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挡水墙210与所述第二挡水墙220之间形成顶部开口的溢流式排水井230,所述第一挡水墙210和所述第二挡水墙220靠近边沟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溢流孔240。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挡水墙210及所述第二挡水墙220高于边沟顶部设置便于后述的篦板组件及盖板组件安装。当水流量较大时,路面雨水优先在海绵型边沟内蓄积,超标雨水通过所述溢流孔240进入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如此可较大地缓解道路表面雨水堆积的情况同时缓解排水的压力,通过设置所述溢流孔240将超出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雨水排出所述海绵型边沟1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所述溢流孔240设置的位置高度可根据当地年径流总量的控制率进行计算设置。所述第一挡水墙210及所述第二挡水墙220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木板、铁板等多种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简便且可现场浇筑等优点,是道路建设中较常见的一种施工结构。
此外,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设有与所述机动车道的行车方向一致的第一排水坡度,所述第一排水坡度为道路纵坡,所述坡度一般设置不小于0.3%,用于使当前单元内的水流入对应单元内的所述溢流孔排水井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排水管250用于将雨水最终排出至外部雨水管路,可以理解的是,当海绵型边沟10的水位高于所述溢流孔240时,超出的雨水量通过所述溢流孔240流入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再通过铺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中的所述排水管250排出至外部雨水管路中,如此将整个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水排出,满足对道路汇水范围内雨水年径流总量的控制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还包括雨水净化装置30,所述雨水净化装置30包括截污盒310和连接渗管320;其中,所述截污盒310固定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位置,所述截污盒310靠近于所述第二挡水墙220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220的来流侧,所述截污盒310内填充有砂卵石;所述截污盒310的靠近所述第二挡水墙220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渗管320贯穿的第一连通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二挡水墙22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对应的第二连通孔(图未示出);所述连接渗管320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图未示出)和排水端(图未示出),所述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截污盒310内,所述排水端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内,以将所述截污盒310内净化的水通过所述连接渗管320排至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内。
具体的,所述截污盒310用来净化所述海绵型边沟10中蓄积的雨水,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截污盒310可优先制作为成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可定期更换,所述截污盒310可以采用高强度塑料或不锈钢制成,其均具有耐水强度高的优点,所述截污盒310中填充有滤料,所述滤料可以采用砂卵石、石英砂、陶粒等其他滤料,考虑到成本以及所净化的水不作直接使用,较优的采用砂卵石,具有成本低且获取方便的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通孔设于所述截污盒310靠近所述第二挡水墙220的侧壁面,用于供所述连接渗管320的进水端贯穿,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水墙220上,用于供所述连接渗管320的排水端贯穿,如此所述截污盒310通过所述连接渗管320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连通,所述截污盒310内净化后的水通过所述连接渗管320排入至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雨水净化装置30还包括自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向下凹陷的沉泥室330,所述沉泥室330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220与所述截污盒31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沉泥室330用于对滞留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雨水进行沉泥除砂,所述沉泥室330设置于自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向下凹陷的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深度设置为0.3m,也可以是其他的凹陷深度,所凹陷深度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计算一同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向下凹陷有与所述截污盒310相匹配的安装槽311,所述截污盒310嵌设于所述安装槽311内,所述安装槽311的深度小于所述沉泥室330的深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海绵型边沟10内的水流对所述截污盒310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因此自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沟底向下凹陷有与所述截污盒310相匹配的安装槽311用于稳固安置所述截污盒310,考虑到不影响截污盒310功能的正常使用,所述安装槽311的深度不宜过大,优选地,所述安装槽311的深度为0.05m,还可以是其他的深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渗管320包括内渗管321和外渗管322,所述内渗管321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插设于所述截污盒310内,所述外渗管322通过贯穿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连通,所述内渗管321与所述外渗管322通过活接头(图未示出)连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内渗管321及所述外渗管322可采用PE、塑料软管、不锈钢管等材质,考虑到成本及安装难度,优选地,所述内渗管321采用PE材质,所述外渗管322采用塑料软管,其均具有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安全、卫生、施工方便的优点,由于所述截污盒310为成品制作,考虑到便于所述截污盒310进行整体更换,将所述内渗管321与所述外渗管322通过活接头卡箍连接,在更换所述截污盒310时,可通过所述活接头拆卸所述内渗管321便于与所述截污盒310一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内渗管3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211和第二端3212,所述第一端3211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截污盒310内,且所述第一端3211呈弯折状,以使所述内渗管321的进水方向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水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端3211设有管帽(图未示出),所述管帽上开设有用于进水的管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二端3212与所述外渗管32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端3211呈弯折状,以使所述内渗管321的进水方向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水流方向垂直,如此在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雨水汇流过程中可对所述截污盒310的表层滤料进行冲洗,以延长所述截污盒310的更换周期,提高边沟结构的截污能力。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端3211设有管帽,所述管帽上开设有用于进水的管孔,如此可防止所述截污盒310中的净化后的污泥残渣通过所述连接渗管320排入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雨水净化装置30还包括过滤网340,所述过滤网340安装于所述溢流孔240的远离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过滤网340用于拦截所述海绵型边沟10中雨水上层的漂浮物,将所述过滤网340安装于所述溢流孔240的远离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的一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漂浮物进入到所述溢流孔240,当漂浮物堆积过多时从而阻挡所述溢流孔24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上方的引流装置40和横梁组件(图未标示);其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横梁110及第二横梁120,所述第一横梁110和所述第二横梁120均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横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横梁110靠近所述第二挡水墙220设置;所述引流装置40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雨水篦410、第二雨水篦420及第三雨水篦430;所述第一雨水篦架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210和所述第二挡水墙220的顶部,且罩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的上方;所述第二雨水篦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220上,另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横梁110上,所述第二雨水篦正对于所述沉泥室330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沉泥室330的上方;所述第三雨水篦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横梁110上,另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横梁120上,所述第三雨水篦与所述截污盒310正对地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截污盒310的上方。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横梁组件可以高于或低于所述挡水墙组件设置,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的高度与所述挡水墙组件高出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顶部的高度一致,以供所述第一雨水篦410、所述第二雨水篦420及所述第三雨水篦430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可平整地拼接安装,并架设于所述挡水墙组件及所述横梁组件上。可以理解的是,雨水篦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引流雨水至边沟的一种常见手段,所述雨水篦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用于供雨水直接流入边沟,所述第一雨水篦410、所述第二雨水篦420及所述第三雨水篦430可采用铸铁、钢筋混凝土等材质,考虑到后述拆卸方便及成本,优选地,所述第一雨水篦410、所述第二雨水篦420及所述第三雨水篦430采用铸铁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雨水篦410,所述第二雨水篦420及所述第三雨水篦430均可拆卸,所述第一雨水篦410罩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的上方,当开启所述第一雨水篦410时,可清掏所述溢流式排水井230中残留的污泥沉砂,并且疏浚所述排水管250;所述第二雨水篦正对于所述沉泥室330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沉泥室330的上方,当开启所述第二雨水篦420时,可清掏所述沉泥室330中残留的污泥沉砂;所述第三雨水篦与所述截污盒310正对地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截污盒310的上方,当开启所述第三雨水篦430时,可取出所述截污盒310,对所述截污盒310中的滤料进行冲洗,或者直接更换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装置40还包括道路盖板组件(图未标示)和镂空盖板组件(图未标示);其中,所述道路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一道路盖板440和第二道路盖板450;所述第一道路盖板440与所述第一雨水篦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一道路盖板440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210的顶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顶部;所述第二道路盖板450与所述第三雨水篦430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二道路盖板450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横梁120的顶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顶部;所述镂空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一镂空盖板460和第二镂空盖板(图未示出);所述第一镂空盖板460与所述第一道路盖板440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二镂空盖板与所述第二道路盖板450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一道路盖板440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镂空盖板460的第二排水坡度,所述第二道路盖板450设有与所述第二排水坡度的方向一致的第三排水坡度,以供水流经所述第一镂空盖板460和所述第二镂空盖板流入至所述海绵型边沟10内。
值得注意的是,同上述雨水篦类似,所述镂空盖板组件也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引流雨水至边沟的一种常见手段,所述镂空盖板组件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供雨水流入至所述海绵型边沟10内;所述道路盖板组件同时用作道路平石,为车辆的行驶提供舒适及安全性。所述道路盖板组件及所述镂空盖板组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木板、铁板等结构,考虑成本及加工制造方面,优选地,所述道路盖板组件及所述镂空盖板组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均具有建设成本低,且可预制拼装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道路盖板440及所述第二道路盖板450均可以为多块,所述第一道路盖板440之间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二道路盖板450之间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拼接。
此外,所述第一道路盖板440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镂空盖板460的第二排水坡度,所述第二道路盖板450设有与所述第二排水坡度的方向一致的第三排水坡度,以供水流经所述第一镂空盖板460及所述第二镂空盖板流入至所述海绵型边沟10内,值得说明的是,第二排水坡度及所述第三排水坡度的坡度大小可以不一致,所述第二排水坡度及所述第三排水坡度一般设置为不超过0.3%,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雨水的流向提供引导的作用,因此,在较优的实施例中坡度设置为不超过0.3%,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视情况设定。
优选地,还包括多块设于所述人行道与所述引流装置40之间的立缘石130,多块所述立缘石130沿所述海绵型边沟10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立缘石130的顶部与所述人行道的路面平齐;所述立缘石130的顶部自所述人行道向所述引流装置40方向形成有排水坡面(图未标示),以使人行道上的水顺流至所述引流装置4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立缘石130用于将车道与人行道隔离,所述立缘石130的顶部自所述人行道向所述引流装置40方向形成有排水坡面,人行道上的雨水经所述立缘石130通过所述排水坡面流入至所述引流装置40内,以此缓解人行道路面积水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型边沟及多个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雨水调蓄单元,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将所述海绵型边沟分隔为多个边沟单元,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均包括蓄水装置;其中,所述海绵型边沟设于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过渡连接处,且沿所述机动车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蓄水装置包括挡水墙组件和排水管;其中,所述挡水墙组件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水墙和第二挡水墙,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均自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向上延伸且高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一挡水墙与所述第二挡水墙之间形成顶部开口的溢流式排水井;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在靠近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位置均开设有连通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溢流孔,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设有与所述机动车道的行车方向一致的第一排水坡度;
所述排水管铺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与外部雨水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雨水调蓄单元还包括雨水净化装置,所述雨水净化装置包括截污盒和连接渗管;其中,
所述截污盒固定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位置,所述截污盒靠近于所述第二挡水墙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的来流侧,所述截污盒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截污盒的靠近所述第二挡水墙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渗管贯穿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挡水墙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对应的第二连通孔;
所述连接渗管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和排水端,所述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截污盒内,所述排水端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溢流式排水井内,以将所述截污盒内净化的水通过所述连接渗管排至所述溢流式排水井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装置还包括自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向下凹陷的沉泥室,所述沉泥室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与所述截污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沟底向下凹陷有与所述截污盒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截污盒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沉泥室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渗管包括内渗管和外渗管,所述内渗管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插设于所述截污盒内,所述外渗管通过贯穿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连通,所述内渗管与所述外渗管通过活接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渗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连通孔伸入至所述截污盒内,且所述第一端呈弯折状,以使所述内渗管的进水方向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水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端设有管帽,所述管帽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内渗管的管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外渗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于所述溢流孔的远离所述溢流式排水井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调蓄单元包括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上方的引流装置和横梁组件;其中,
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横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横梁靠近所述第二挡水墙设置;
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的第一雨水篦、第二雨水篦及第三雨水篦;所述第一雨水篦架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的顶部,且罩设于所述溢流式排水井的上方;所述第二雨水篦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上,另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二雨水篦正对于所述沉泥室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沉泥室的上方;所述第三雨水篦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另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三雨水篦与所述截污盒正对地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截污盒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道路盖板组件和镂空盖板组件;其中,
所述道路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一道路盖板和第二道路盖板;所述第一道路盖板与所述第一雨水篦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一道路盖板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的顶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所述第二道路盖板与所述第三雨水篦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二道路盖板的一端架设于所述第二横梁的顶部,另一端架设于所述海绵型边沟的顶部;
所述镂空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块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排布的第一镂空盖板和第二镂空盖板;所述第一镂空盖板与所述第一道路盖板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二镂空盖板与所述第二道路盖板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拼接,所述第一道路盖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镂空盖板的第二排水坡度,所述第二道路盖板设与所述第二排水坡度的方向一致的第三排水坡度,以供水流经所述第一镂空盖板和所述第二镂空盖板流入至所述海绵型边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块设于所述人行道与所述引流装置之间的立缘石,多块所述立缘石沿所述海绵型边沟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立缘石的顶部与所述人行道的路面平齐;所述立缘石的顶部自所述人行道向所述引流装置方向形成有排水坡面,以使人行道上的水顺流至所述引流装置。
CN202221349606.2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Active CN217439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9606.2U CN21743912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9606.2U CN21743912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9127U true CN217439127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9606.2U Active CN21743912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9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4247B (zh) 具有初期雨水弃流功能的混合流非下凹生物滞留池
CN103233433A (zh) 一种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CN114922277A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CN210238726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111997169A (zh) 一种雨水井及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210395028U (zh) 一种道路路肩排水集水装置
CN104790510B (zh) 一种带坡度的模块组装式排水沟
CN217439127U (zh) 一种用于城市道路的海绵型边沟结构
CN21647433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夜光透水地砖的地基结构
CN212956842U (zh) 高速公路隔离带的排水系统
CN211522695U (zh) 一种多功能海绵道路结构
CN215593749U (zh) 一种道路涵洞结构
JPH033010B2 (zh)
CN215482073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道路
CN212224121U (zh) 一种具有面式收水功能的道路结构
CN214783007U (zh) 一种智慧海绵城市排水沥青路面结构
JPH0699954B2 (ja) 複合機能型側溝
CN219471169U (zh) 一种城市道路中环保雨水篦井的管位优化结构
CN219794066U (zh) 一种海绵城市地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14831631U (zh) 一种道路绿化带结构
CN216765468U (zh) 一种公路急流槽预制结构
CN220451021U (zh) 一种绿地生态排水装置
CN213773717U (zh) 雨水口
CN216378973U (zh) 一种新型透水路面
CN220013961U (zh) 一种具有雨水沉淀滞蓄功能的海绵道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