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01034U - 一种轨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01034U
CN212801034U CN202020696095.6U CN202020696095U CN212801034U CN 212801034 U CN212801034 U CN 212801034U CN 202020696095 U CN202020696095 U CN 202020696095U CN 212801034 U CN212801034 U CN 212801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rail
assembly
foundation
track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60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平
肖辉
李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60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01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01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01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轨道组件、基础和管廊,轨道组件由混凝土制成且两个轨道组件沿轨道系统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不突出于地面,基础设置在两个轨道组件的下方,基础的上表面与两个轨道组件的下表面均连接,管廊设置在两个轨道组件之间,管廊的上方设置有回填土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系统,提高了轨道组件和基础的结构强度,成本低并且耐久性好,均匀分散受力,保证了结构强度,避免轨道系统疲劳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主动脉,现在的轨道系统包括钢轨、扣件、轨枕和道床,钢轨易磨损,同时轨道旁的路面易出现疲劳损坏。
因此,需要一种轨道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系统,所述轨道系统包括:
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由混凝土制成且两个所述轨道组件沿所述轨道系统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不突出于地面;
基础,所述基础设置在所述两个轨道组件的下方,所述基础的上表面与所述两个轨道组件的下表面均连接;和
管廊,所述管廊设置在所述两个轨道组件之间,所述管廊的上方设置有回填土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系统,轨道系统包括轨道组件、基础和管廊,轨道组件由混凝土制成,两个轨道组件沿轨道系统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不突出于地面,且两个轨道组件的下表面与基础的上表面均连接,提高了轨道组件和基础的结构强度,成本低并且耐久性好,均匀分散受力,保证了结构强度,避免轨道系统旁的地面受到轨道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及轨道车辆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疲劳损坏,同时在两个轨道组件之间设置管廊,管廊的上方设置回填土层,由此可以充分地利用两个轨道组件之间的空间,提高资源和空间的利用。
可选地,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地面齐平。由此保证轨道车辆行驶平稳。
可选地,所述轨道组件包括成对的两个轨道,所述两个轨道沿所述宽度方向间隔开,所述两个轨道的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抗侧翻结构以防止轨道车辆从所述轨道组件上脱出。
可选地,所述抗侧翻结构包括连接段和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轨道连接,所述限位段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段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抗侧翻结构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相抵。
可选地,所述抗侧翻结构的上表面不突出于所述轨道的上表面。由此保证平整度。
可选地,所述轨道的纵截面形状为矩形。由此保证轨道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地面上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轨道组件的两侧。由此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回填土层的上表面低于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由此便于绿化。
可选地,所述基础由混凝土制成,所述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所述轨道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这样保证基础和轨道组件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基础自上向下分别为水稳层和石粉渣。由此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轨道系统的主视图;和
图2为轨道系统上行驶有轨道车辆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轨道系统 110:第一轨道组件
111:第一轨道组件的上表面 112:第一轨道组件的下表面
113:轨道 114:轨道的内表面
115:抗侧翻结构 116:连接段
117:限位段 120:第二轨道组件
130:基础 131:基础的上表面
140:管廊 141:回填土层
142:回填土层的上表面 151:第一防护结构
152:第二防护结构 200:地面
201:第一轨道车辆 202:第二轨道车辆
203:行走轮 204: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系统100,以用于轨道车辆行驶。
如图1所示,轨道系统100包括轨道组件,轨道组件可以用于支撑轨道车辆。结合图2所示,轨道车辆(第一轨道车辆201或第二轨道车辆202)可以为有轨电车,行走轮203可以为胶轮,且行驶于轨道组件上。轨道系统100的长度方向与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与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轨道系统100的高度方向与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一致。为了提高轨道组件的结构强度,轨道组件可以由混凝土制成。优选地,轨道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以能够很好地承受行走轮203施加的载荷。
进一步地,轨道系统100可以包括两个轨道组件(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两个轨道组件(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可以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每个轨道组件均能够支撑轨道车辆。这样,两个轨道车辆可以在轨道系统100中并排行驶,提高通行效率。
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均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如图1所示,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的上表面均不突出于地面200,具有较好的景观性。这样,地面200可以对轨道车辆的行驶起到限位作用,从而防止轨道车辆跑偏。
更进一步地,轨道系统100还包括基础130,基础130设置在两个轨道组件的下方。同样地,为了提高基础130的结构强度,基础130可以由混凝土制成。优选地,基础13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以能够很好地分散轨道组件施加的载荷。这样,轨道组件和基础130均由混凝土制成,成本低并且耐久性好,避免轨道系统100旁的地面200受到轨道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及轨道车辆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疲劳损坏。
可选地,基础130自上向下可以分别为水稳层和石粉渣。这样,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优选地,水稳层的水泥剂量为5%,由此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石粉渣的下方1米深的地基可以进行夯实处理,以保证达到一定压实系数。
基础130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基础130的上表面131与两个轨道组件的下表面均连接。优选地,轨道组件和基础130可以通过浇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基础130的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两个轨道组件的尺寸。由此,基础130可以支撑两个轨道组件,两个轨道组件所承受的轨道车辆施加的载荷均能够施加至基础130上,并且基础130能够分散两个轨道组件所传递的载荷,起到均匀分散受力的作用,保证了结构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轨道系统100还包括管廊140和回填土层141,管廊140设置在两个轨道组件之间且位于基础130的上方。管廊140中可以设置有诸如电缆等线路,以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管廊140的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分别与两个轨道组件相抵,从而充分地利用两个轨道组件之间的空间。
管廊140的上方设置有回填土层141,回填土层141可以用于种植绿化,从而提高资源和空间的利用。可选地,回填土层141的上表面142低于轨道组件的上表面,这样,防止绿化用土飞溅到轨道113上,从而避免行走轮203打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系统100,轨道系统100包括轨道组件、基础130和管廊140,轨道组件可以由混凝土制成,两个轨道组件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不突出于地面200,且两个轨道组件的下表面与基础130的上表面131均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轨道组件和基础130的结构强度,成本低并且耐久性好,均匀分散受力,保证了结构强度,避免轨道系统100旁的地面200受到轨道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及轨道车辆施加的压力而产生的疲劳损坏。
可选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与地面200齐平。由此,可以保证轨道系统100和地面200的整体的平整度,使得其他轨道车辆可以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行驶通过轨道系统100,轨道系统100不影响其他轨道车辆的通行,增加了轨道系统100的使用环境。
具体地,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均可以包括成对的两个轨道,两个轨道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两个轨道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的间距与轨道车辆的两个行走轮203的间距相匹配,从而保证轨道车辆在轨道组件上行驶。轨道的纵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增加轨道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轨道可以支撑行走轮203。
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的结构相似,以第一轨道组件11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轨道组件110的上表面111与地面200齐平,第一轨道组件110的下表面112与基础130的上表面131连接。进一步地,每个轨道组件的每个轨道的上表面均与地面200齐平,以保证轨道车辆行驶平稳。每个轨道组件的每个轨道的下表面均与基础130连接,能够保证每个轨道所承受的载荷均能够传递至基础130,使得基础130均匀分散受力。第二轨道组件120的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第一轨道组件110上行驶有第一轨道车辆201,第二轨道组件120上行驶有第二轨道车辆202。第一轨道车辆201和第二轨道车辆202的结构相似,以第一轨道车辆20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轨道车辆201还包括第一车体和导向轮204,导向轮204位于行走轮203的下方且与第一车体相连,导向轮204的轴向方向与行走轮203的轴向方向相垂直。行走轮203的轴向方向与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导向轮204的轴向方向与轨道系统100的高度方向相平行。导向轮204的外周表面与轨道113的内表面114紧贴且沿轨道113的内表面114的延伸方向滚动。导向轮204的移动方向与第一轨道车辆201的行驶方向相平行。
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的结构相似,以第一轨道组件110为例进行说明。为了防止第一轨道车辆201在行驶过程中倾覆,第一轨道组件110的两个轨道113的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上均设置由抗侧翻结构115。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第一轨道车辆201在拐弯过程中,导向轮204沿轨道系统100的高度方向的上表面可以与抗侧翻结构115相抵,以防止第一轨道车辆201从第一轨道组件110上脱出,使轨道轨道车辆行驶更加安全。
优选地,为了防止抗侧翻结构115影响轨道系统100和地面200的平整度,抗侧翻结构115的上表面不突出于轨道113的上表面。由此,其他轨道车辆可以沿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行驶。可选地,抗侧翻结构115的上表面与轨道113的上表面齐平,由此可以统一校核轨道系统100的平整度。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所示,抗侧翻结构115的纵截面形状可以为倒L型。抗侧翻结构115可以包括连接段116和限位段117,连接段116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轨道系统100的高度方向相平行,限位段117的长度方向可以与轨道系统100的宽度方向相平行。连接段116与限位段117连接在一起,可选地,连接段116与限位段117可以垂直相连。优选地,抗侧翻结构115可以一体成型,从而保证抗侧翻结构115的结构强度。当然,连接段116和限位段117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便于生产制造。
连接段116与轨道113连接,如图1所示,连接段116可以与轨道113的内表面114连接,比如连接段116可以通过螺栓与轨道113的内表面114连接在一起。当然,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段还可以预埋在轨道内,以减少安装步骤,且能够保证连接强度。
同一轨道组件中的一个轨道的限位段117可以自连接段116的顶部朝向另一个轨道的方向延伸。由此,限位段117可以与导向轮204相抵,从而防止轨道车辆倾覆。第二轨道车辆202与第二轨道组件120的配合方式同第一轨道车辆201与第一轨道组件110的配合方式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轨道系统100还可以用于桥梁结构。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轨道系统100还包括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可以为护栏。防护结构设置在地面200上。第一防护结构151和第二防护结构152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组件110和第二轨道组件120的两侧。这样,第一轨道车辆201和第二轨道车辆202可以在第一防护结构151和第二防护结构152之间行驶,提高了安全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
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由混凝土制成且两个所述轨道组件沿所述轨道系统的宽度方向间隔开,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不突出于地面;
基础,所述基础设置在所述两个轨道组件的下方,所述基础的上表面与所述两个轨道组件的下表面均连接;和
管廊,所述管廊设置在所述两个轨道组件之间,所述管廊的上方设置有回填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地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包括成对的两个轨道,所述两个轨道沿所述宽度方向间隔开,所述两个轨道的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抗侧翻结构以防止轨道车辆从所述轨道组件上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侧翻结构包括连接段和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轨道连接,所述限位段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侧翻结构的上表面不突出于所述轨道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纵截面形状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轨道组件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层的上表面低于所述轨道组件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由混凝土制成,所述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所述轨道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自上向下分别为水稳层和石粉渣。
CN202020696095.6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轨道系统 Active CN212801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6095.6U CN212801034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轨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6095.6U CN212801034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轨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01034U true CN212801034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2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6095.6U Active CN212801034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轨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01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01034U (zh) 一种轨道系统
CN107805977A (zh) 用于无砟轨道的弹性套靴和弹性垫板组件和无砟轨道
CN207176403U (zh) 用于无砟轨道的弹性套靴和弹性垫板组件和无砟轨道
CN204401452U (zh)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式路面与桥梁相接过渡结构
CN206385393U (zh) 无砟轨道
CN202007382U (zh) 一种新型楔形搭板
CN205188720U (zh) 用于城市有轨电车整体道床分开式扣件
CN211171452U (zh) 一种跨座式轨道梁
CN202194061U (zh) 一种组合桥梁
CN213653051U (zh) 一种地铁用轨道板
CN206376165U (zh) 一种具有防裂功能的沥青路面结构
CN207259874U (zh) 一种整体弹性嵌入式轨道板
CN104594188A (zh) 复合式路面与桥梁相接过渡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05474606U (zh) 橡胶挡砟板
CN201144380Y (zh) 一种道口轨道板
CN206015447U (zh) 一种市政城市道路路基
CN209854474U (zh) 一种公路复合地基基础结构及公路结构
CN101748689B (zh) 高速铁路吊装铺设方法及专用门吊行走橡胶垫块
CN220621887U (zh) 一种隧洞边顶拱衬砌穿行过车平台
CN220099536U (zh) 桥式斗拱无枕木铁路
CN213867124U (zh) 一种齿轨铁路道口结构
CN201581326U (zh) 门吊行走橡胶垫块
CN216074573U (zh) 一种抗裂路基路面结构
CN216304321U (zh) 公交车站的路面结构
CN216404944U (zh) 一种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