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84173U -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 Google Patents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84173U
CN212784173U CN202021641602.2U CN202021641602U CN212784173U CN 212784173 U CN212784173 U CN 212784173U CN 202021641602 U CN202021641602 U CN 202021641602U CN 212784173 U CN212784173 U CN 212784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clamping
clamping blocks
groov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16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升生
丁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ia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a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a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angx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16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84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84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84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夹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该线夹机构包括一线夹座、两夹线块和一驱动组件;所述线夹座上设有与线材适配的放线槽,两所述夹线块对称滑动连接于所述线夹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放线槽一侧,两所述夹线块之间形成线材夹紧位;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线夹座上,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夹紧或释放放置在所述放线槽上的线材,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线夹机构为自动化夹线,定位精度高,产品不良率低;所述开夹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线夹座,且所述开夹件可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远离,以使两所述夹线槽解除夹紧线材。

Description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夹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背景技术
在数据线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数据线的线材进行定位和固定,防止其松动或移动从而对后序加工工序造成影响,影响加工。大多的数据线生产工厂均采用人工方式对数据线进行定位,但是人工固定的方式定位精度低,且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产品的不良率高和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对数据线进行定位,造成定位精度低,且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产品的不良率高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机构,包括一线夹座、两夹线块和一驱动组件;所述线夹座上设有与线材适配的放线槽,两所述夹线块对称滑动连接于所述线夹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放线槽一侧,两所述夹线块之间形成线材夹紧位;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线夹座上,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夹紧或释放放置在所述放线槽上的线材。
可选地,所述线夹座在所述放线槽的两侧均设有一滑槽;两所述夹线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滑槽中;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弹性件和一开夹件;两所述弹性件分别安装于两所述滑槽内,且两所述弹性件推顶两所述夹线块相互靠近,从而夹紧所述线材;所述开夹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线夹座,且所述开夹件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远离,从而释放所述线材。
可选地,所述线夹座的上端在所述放线槽的两侧均挖设有通孔,两所述通孔分别与两所述滑槽连通;两所述夹线块的上端均贯穿设有避空孔;所述开夹件的下端对称延伸出一对驱动部,两所述驱动部相互背离的一端设有倾斜部;两所述驱动部分别插进两所述通孔,两所述倾斜部分别局部伸进两所述避空孔,且两所述倾斜部分别与两所述夹线块抵接;向下推动所述开夹件可驱动两所述夹线块分别沿两所述滑槽相互远离。
可选地,所述线夹座在两所述滑槽挖设有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内均设有限位块,两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均延伸有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分别伸进两所述避空孔。
可选地,两所述夹线块靠近所述放线槽的一端均挖设有夹线槽,所述夹线槽为弧形夹线槽,所述弧形夹线槽与线材外壁适配。
可选地,两所述滑槽均贯穿设置于所述线夹座;两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放线槽的端部开口均设有一挡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线块和所述挡板抵接。
可选地,所述挡板上连接有第三螺丝,所述第三螺丝的螺杆伸进所述滑槽;所述夹线块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挖设有弹性件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三螺丝的螺杆,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适配容置于所述弹性件安装槽。
可选地,两所述挡板均贯穿设有第一连接孔,两第一螺丝分别穿过两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线夹座螺纹连接。
线材定位载具,包括一载具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线夹机构,所述线夹机构安装于所述载具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线夹机构成对并排安装于所述载具底座,每对所述线夹机构分别夹持同一线材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夹线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远离;然后线材放置于所述放线槽;接着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靠近,将放置在所述放线槽上的线材固定夹紧于两所述夹线块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线夹机构为自动化夹线,无需人工进行定位,定位精度高,产品不良率低,同时能提高生产效率。
2、所述夹线槽为弧形夹线槽,所述弧形夹线槽与线材外壁适配,由于所述弧形夹线槽和所述放线槽均为线材仿形设计,在夹紧线材时,不伤线材;同时所述放线槽起到定位作用,定位精度高。
3、所述线夹机构成对并排设置在所述载具底座上,成对的所述线夹机构能够同时夹持一条线材的两端,实现对一条线材的两端同时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定位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定位载具的剖切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载具底座100,第二连接孔110,线夹机构200,线夹座210,放线槽211,滑槽212,通孔213,安装孔214,第二螺纹孔215,夹线块220,夹线槽221,弹性件安装槽222,避空孔223,弹性件230,开夹件240,驱动部241,倾斜部242,挡板250,第三螺丝251,第一螺丝252,限位块260,限位部261,驱动组件270,线材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参照图1和图2,提供线夹机构200。
参照图2和图3,所述线夹机构200包括一线夹座210、两夹线块220和一驱动组件270。所述线夹座210上设有与线材适配的放线槽211,两所述夹线块220对称滑动连接于所述线夹座210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放线槽211一侧,两所述夹线块220之间形成线材夹紧位。所述驱动组件270安装于所述线夹座210上,所述驱动组件270驱动两所述夹线块220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夹紧或释放放置在所述放线槽211上的线材300。
夹线时,所述驱动组件270驱动两所述夹线块220相互远离。然后线材300放置于所述放线槽211。接着所述驱动组件270驱动两所述夹线块220相互靠近,将放置在所述放线槽上的线材固定夹紧于两所述夹线块22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线夹机构为自动化夹线,无需人工进行定位,定位精度高,产品不良率低,同时能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2和图3,所述线夹座210在所述放线槽211的两侧均设有一与所述放线槽211垂直设置的滑槽212。两所述夹线块220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滑槽212中。
参照图2和图3,所述驱动组件270包括两弹性件230和一开夹件240。两所述弹性件230分别安装于两所述滑槽212内,且两所述弹性件230推顶两所述夹线块220相互靠近,从而使线材夹紧于两所述夹线块220之间。所述开夹件240活动安装于所述线夹座210,且所述开夹件240驱动两所述夹线块220相互远离,使两所述夹线槽221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释放放置在所述放线槽211上的线材300。较佳地,所述弹性件230为弹簧,结构简单,同时弹力符合要求。
参照图2和图3,所述线夹座210的上端在所述放线槽211的两侧均向下挖设有通孔213,两所述通孔213分别与两所述滑槽212连通。两所述夹线块220的上端均向下贯穿设有避空孔223。所述开夹件240的下端对称延伸出一对驱动部241,两所述驱动部241之间的距离与两所述通孔213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所述驱动部241相互背离的一端设有倾斜部242。两所述驱动部241分别插进两所述通孔213,两所述倾斜部242分别局部伸进两所述避空孔223,且两所述倾斜部242分别与两所述夹线块220抵接。向下推动所述开夹件240可驱动两所述夹线块220分别沿两所述滑槽212相互远离。具体地,所述开夹件240可与气缸、直线模组或机械手等驱动机构连接,通过上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夹件240沿所述通孔213上移或下移。
具体说明如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夹件240下移,两所述倾斜部242推动两所述夹线块220分别沿两所述滑槽212相互远离,并压缩两所述弹性件230,使两所述夹线槽221之间的间距增大,即可通过机械手或人工将线材放置于所述放线槽211内。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开夹件240上移,同时两所述倾斜部242上移复位,两所述弹性件230弹性复位并推顶两所述夹线块220的夹线槽221相互靠近,将线材夹紧于两所述夹线槽221之间。
参照图2和图3,所述线夹座210在两所述滑槽212内分别挖设有安装孔214,两所述安装孔214内均设有限位块260,两所述限位块260的一端均延伸有限位部261,两所述限位部261分别伸进两所述避空孔223。所述开夹件240下移,推动所述夹线块220沿所述滑槽212移动,所述夹线块220移动最大行程为所述限位部261与所述避空223孔的内壁抵接,防止所述夹线块220过渡压缩所述弹性件。
参照图3和图4,两所述夹线块220靠近所述放线槽211的一端均挖设有夹线槽221,所述夹线槽221为弧形夹线槽,所述弧形夹线槽与线材外壁适配。由于所述弧形夹线槽和所述放线槽均为线材仿形设计,在夹紧线材时,不伤线材。同时所述放线槽211与线材适配,所述放线槽211起到定位作用,定位精度高。
参照图2和图3,两所述滑槽212均贯穿设置于所述线夹座210。两所述滑槽212远离所述放线槽211的一端开口,并于该开口处设有一挡板250,所述弹性件2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线块220和所述挡板250抵接,以使两所述弹性件230分别弹性推顶两所述夹线块220,进而使两所述夹线槽221相互靠近而夹紧线材。
参照图2和图3,所述挡板250上连接有第三螺丝251,所述第三螺丝251的螺杆伸进所述滑槽212。所述夹线块220靠近所述弹性件230的一端挖设有弹性件安装槽222,所述弹性件230的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三螺丝251的螺杆,所述弹性件230的另一端适配容置于所述弹性件安装槽222,使所述弹性件230定位安装于所述滑槽212内,使所述弹性件230稳定地进行伸缩运动。
参照图2和图3,两所述挡板250均贯穿设有第一连接孔,两第一螺丝252分别穿过两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线夹座210螺纹连接,使所述挡板250可拆卸固定安装于所述线夹座210,同时便于所述夹线块220和所述弹性件230安装于所述滑槽212内。
参照图1和图3,为了方便将线材放置于所述放线槽211,所述放线槽221的上侧呈开口向上的“V”字型。
参照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线材定位载具,包括一载具底座100和至少一个所述的线夹机构200。所述线夹机构200安装于所述载具底座100上。
所述线夹机构200成对并排排列安装于所述载具底座100上。成对的所述线夹机构200可分别夹持线材的一端进行加工,也可分别夹持一条线材的两端,同时加工线材的两端,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2和图3,所述载具底座100上贯穿设有两第二连接孔110,所述线夹座210的下端设有两第二螺纹孔215,两所述第二螺纹孔215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110同轴设置。两第二螺丝(图未示出)分别穿过两所述第二连接孔110与两所述第二螺纹孔215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线夹座210可拆卸固定安装于所述载具底座110,安装方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夹座、两夹线块和一驱动组件;所述线夹座上设有与线材适配的放线槽,两所述夹线块对称滑动连接于所述线夹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放线槽一侧,两所述夹线块之间形成线材夹紧位;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线夹座上,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夹紧或释放放置在所述放线槽上的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座在所述放线槽的两侧均设有一滑槽;两所述夹线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滑槽中;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弹性件和一开夹件;两所述弹性件分别安装于两所述滑槽内,且两所述弹性件推顶两所述夹线块相互靠近,从而夹紧所述线材;所述开夹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线夹座,且所述开夹件驱动两所述夹线块相互远离,从而释放所述线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座的上端在所述放线槽的两侧均挖设有通孔,两所述通孔分别与两所述滑槽连通;两所述夹线块的上端均贯穿设有避空孔;所述开夹件的下端对称延伸出一对驱动部,两所述驱动部相互背离的一端设有倾斜部;两所述驱动部分别插进两所述通孔,两所述倾斜部分别局部伸进两所述避空孔,且两所述倾斜部分别与两所述夹线块抵接;向下推动所述开夹件可驱动两所述夹线块分别沿两所述滑槽相互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座在两所述滑槽挖设有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内均设有限位块,两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均延伸有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分别伸进两所述避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线块靠近所述放线槽的一端均挖设有夹线槽,所述夹线槽为弧形夹线槽,所述弧形夹线槽与线材外壁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滑槽均贯穿设置于所述线夹座;两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放线槽的端部开口均设有一挡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线块和所述挡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连接有第三螺丝,所述第三螺丝的螺杆伸进所述滑槽;所述夹线块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挖设有弹性件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三螺丝的螺杆,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适配容置于所述弹性件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夹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挡板均贯穿设有第一连接孔,两第一螺丝分别穿过两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线夹座螺纹连接。
9.线材定位载具,包括一载具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夹机构,所述线夹机构安装于所述载具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材定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机构成对并排安装于所述载具底座,每对所述线夹机构分别夹持同一线材的两端。
CN202021641602.2U 2020-08-08 2020-08-08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Active CN212784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1602.2U CN212784173U (zh) 2020-08-08 2020-08-08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1602.2U CN212784173U (zh) 2020-08-08 2020-08-08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84173U true CN212784173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1602.2U Active CN212784173U (zh) 2020-08-08 2020-08-08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84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4070B1 (ko) 교체 가능한 블레이드를 갖는 반도체 디바이스 테스트용 핸들러장치
CN212784173U (zh) 线夹机构及线材定位载具
CN105905585A (zh) 采血管自动进取管装置
CN213052527U (zh) 不良数据线剪断机构和不良数据线剪断装置
CN111453421A (zh) 一种螺钉分料装置及上料设备
CN112453976A (zh) 一种单刀套式链式刀库
CN215280282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电路板夹持装置
KR101813628B1 (ko) 전선 단자와 그 하우징의 결합장치
CN214979282U (zh) 一种机械加工定位装置
CN211197835U (zh) 一种机械手
CN104183398B (zh) 微动开关的公共脚组件自动组装机
CN210292995U (zh) 一种引线牵引夹持系统
CN218696089U (zh) 导向叶片用一体式夹具
CN213969973U (zh) 一种生产加工设备夹具固定结构
CN217701211U (zh) 一种设有滑轨加固结构的铆接治具
CN206065753U (zh) 一种消声器进气端壳体组合件焊接工装
CN110586799A (zh) 一种多工位转盘装置
CN216327800U (zh) 一种挂具结构
CN218137640U (zh) 一种用于微动开关的夹具
CN21685945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零件定位装置
CN215091792U (zh) 管材套环设备
CN215694136U (zh) 一种仪器固定架
CN215700080U (zh) 一种受力均匀的推料结构
CN212019933U (zh) 一种轴孔零件的组装治具
CN217372223U (zh) 一种套管放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