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7661U -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7661U
CN212777661U CN202020705682.7U CN202020705682U CN212777661U CN 212777661 U CN212777661 U CN 212777661U CN 202020705682 U CN202020705682 U CN 202020705682U CN 212777661 U CN212777661 U CN 212777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negative pressure
pressure reg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56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嘉祥
刘浩特
吴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56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7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7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7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通过设置形成有下降气流的送风口,连通该送风口的风道,该风道内设置风机和蒸发换热器,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分量的速度大于0.5米/秒,以此实现对用户的区进行局部输送冷风进行制冷,特别是对用户的头部的制冷效果明显,以此让用户在烹饪的热环境中能局部感知凉爽,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Description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天花式空调器其送风口一般设置于空调器的面板四周,即在面板的四边均设置有送风口,在送风口设置导风板,在天花式空调器工作时,面板的四边的送风口均朝外进行送风。四面送风的方式使得送风的强度被分散,不能集中于某一个区域进行送风,以此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安装与厨房中时,因为厨房中烹饪设备不断产生热量,使得厨房的整体温度较高,进而整体的对厨房降温难以实现,用户在烹饪时,其所在区域距离烹饪设备如灶具较近,感受的热量形成的高温明显,而现有四面送风的天花式空调器难以对用户实现所在区域的降温,以此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天花式空调器的难以较好的解决用户所在的区域降温的需求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包括设置压缩机的安装板,在该安装板上还设置有蒸发换热器,蒸发换热器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还包括形成有下降气流的送风口,连通该送风口的风道,该风道内设置风机和蒸发换热器,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分量的速度大于0.5米/秒。
可选地,风机设置在送风口与蒸发换热器之间,送风口的出风端位于安装板以下,在蒸发换热器与送风口之间形成负压区域,送风机为离心风机,其甩出空气从送风口排出,形成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分量的速度大于0.95米/秒。
可选地,风道连通有进风口,该进风口远离送风口设置;风道包括软体风管,该风管的一端连通进风口,另一端连通至蒸发换热器所在的腔体;进风口与送风口的间距不小于1.2 米,软体风管的长度不小于1.0米。
可选地,送风口包括风速高的一侧和风速低的一侧,且分为两个以上的吹出口,靠近吹出口处,设置有导风结构,用于调整风量和风向;导风结构通过旋转轴设置在吹出口。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厨房空气系统,包括如上述的天花式空调器,送风口形成正压区,还包括有抽风机的油烟排出装置,抽风机形成第一负压区,正压区与第一负压区连通。
可选地,送风口位于第一负压区上,且从送风口排出的气流进入第一负压区,并经过油烟排出装置的抽风机排出至建筑风道;送风口为风速高的一侧靠近第一负压区;或送风口为风速低的一侧靠近第一负压区;或送风口为风速高的一侧与风速低的一侧与第一负压区平行设置。
可选地,油烟排出装置的第一负压区包括进烟口,在进烟口处设置有积油部,用于进烟口壁面的凝油汇集;油烟排出装置下设置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产生含油烟空气,该含油烟空气与送风口排出的气流混合,被抽风机排出至建筑风道。
可选地,进风口形成第二负压区,该第二负压区远离第一负压区,两者的距离不小于1.5 米,且正压区域在第一负压区与第二负压区之间;正压区域距离第一负压区的间距小于正压区距离第二负压区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天花式空调器,该空调器所在的房间还安装有油烟排出装置如吸油烟机,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油烟排出装置的运行风速;
根据油烟机的运行风速调整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开关机状态、空调器的风机的转速中的一种。
可选地,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器所在房间内的烹饪装置的火力大小;
根据火力大小调整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或运行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天花式空调器,通过设置形成有下降气流的送风口,连通该送风口的风道,该风道内设置风机和蒸发换热器,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分量的速度大于0.5米/秒,以此实现对用户的区域进行局部输送冷风进行制冷,特别是对用户的头部的制冷效果明显,以此让用户在烹饪的热环境中任能局部感知凉爽,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去掉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安装与厨房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6为图4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7为图4的仰视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另一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另一个方向的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发光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花式空调器的发光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
天花式空调器10,本体100,排风口101,送风口102,安装板103,导风叶片104,透光罩105,蒸发器进风口106,送风部件107,冷凝换热器108,压缩机109,蒸发换热器110,凸台111,第二发光板120,第二PCB板121,第二发光体122,发光组件130,第一发光板131,第一PCB板131a,第一发光体131b,盖体132,台阶顶部132a,台阶底部132b,盖体底边132c,外侧立边132d,内侧立边132e,送风风机152,进风口161,软体风管162,排风风管163,吹出口164,冷凝器进风口171,进烟口201,集烟罩202,排烟风管203,建筑风道30,天花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结构或功能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根据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发明提出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天花设置在房间的顶部,天花式空调器指的空调器设置在天花的区域内,可以安装在天花的上面,只有排风口向下送风吹出天花区域;也可以是设置在天花以下,或者部分设置在天花以下,这样送风方便,且在天花上空间有限的情况,也可以安装。如图1至图3所示,天花式空调器10包括本体100,本体100 包括安装板103,安装板103上设置有压缩机109、蒸发换热器110,蒸发换热器110与压缩机109的吸气口连通。还包括形成有下降气流的送风口102,连通该送风口102的风道,该风道内设置送风风机152和蒸发换热器110,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风量的速度大于0.5米/秒。其中天花式空调器10的四周位置设置有固定部,该固定板连接拉杆,以实现将天花式空调器10吊装的方式连接至屋顶或者行架上。其中送风口102设置于安装板103上,送风风机152工作时,产生气流经过蒸发器进行换热形成冷风气流,经风道至安装板103上的送风口102向下排出,以形成高速气流,从而对送风区域进行制冷。以对从送风口102向下的局部区域进行快速输送冷风进行制冷,能满足在一小区域内用户迫切的降温需求,如该天花式空调器10安装在厨房中时,其送风区域靠近吸油烟机设置,用户烹饪时,处于送风口102的正下方,以此能实现对用户的区域进行局部输送冷风进行制冷,特别是对用户的头部的制冷效果明显,以此让用户在烹饪的热环境中任能局部感知凉爽,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为描述方便,以下实施例中天花式空调器10简称为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风机152设置在送风口102与蒸发换热器110之间,送风口102的出风端位于安装板103以下,在蒸发换热器110与送风口102之间形成吸风区,送风风机152运行时从蒸发换热器110侧吸风,送风风机152为离心风机,其甩出空气从送风口102排出,形成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分量的速度大于0.95米/秒。通过将送风风机152设置于送风口102与蒸发换热器110之间,送风风机152运行时从蒸发换热器110侧吸风,即风先经蒸发换热器110再至送风风机152的风轮送出再经送风口102排出。现有送风风机152设置方式为将送风风机152送风口102与蒸发换热之外,即送风风机152运行时送风风机152对蒸发换热器110吹风,吹出的风经蒸发换热器110至送风口102排出,经试验证明,送风风机152从蒸发换热器110侧吸风的方式要比对送风风机152对蒸发换热器110 吹风的风阻低,因而经过蒸发器的风量更大从而提升蒸发换热器110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制冷量。而且进一步通过设置送风风机152为离心风机,相对现有空调器中的蒸发器侧的送风风机152为贯流风机,其风量较大,因采用吸风的方式在蒸发换热器110与送风口102之间形成吸风区域,有利于增大进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与蒸发换热器110和送风风机152连通的风道连通空调器的进风口161,该进风口161远离送风口102设置。如图4,空调器安装时,其本体100安装在天花板40上方,其本体100的下表面可与天花板40 下表面平齐,以此与天花板40外观上形成整体,空调器的送风口102朝下送风,此时由于天花板40的隔离作用,将空调器进风与送风从二者的风路连通距离上实现远距离的隔离。此时即使进风口161设置于空调器的本体及靠近蒸发换热器110的位置,如进风口161直接为本体100上的蒸发器进风口106,从空调器的送风口102排出的风往下送出到向下区域,此时大部分的冷空气与送风口102朝下的区域进行制冷换热后向房间的四周扩散,最后经天花板40与墙壁之间的安装缝隙进入到天花板40上方再进入到空调器的进风口161,从而使得空调器的送风口102出来的风再到进风口161进入的风路的路径大大增加,因而实现了进风口161远离送风口102的设置,避免二者太近造成送风口102 出来的风不经过对房间的区域进行制冷直接进入进风口161导致的制冷效率的降低。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风道包括软体风管,该软体风管的一端连通进风口161,另一端连通至蒸发换热器110所在的腔体。具体如图5所示,软体风管162远离空调器本体的一端形成进风口161,以此使得空调器的进风口161的位置通过软体风管162实现与送风口102在实体位置上的远离,更好的避免进风口161与送风口102的干涉。通过实验确定,进风口161与送风口102的间距不小于1.2米,并软体风管162为了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选择可以伸缩的结构,且其可拉伸至长度不小于1.0米,可以拉伸至1.1米,1.5米,2.1米, 3.6米,4.5米,当其采用较长的拉伸长度时,可以更好的确保进风口161在设置远离送风口 102时,使其有较远的距离,从而避免两者的风路上的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送风口102分为两个以上的吹出口164,具体如图4和图7所示,在图中为三个吹出口164,通过在底板上设置三个筒状的壁面形成三个吹出口164,三个吹出口164成直线排列,离心送风风机152的风轮垂直向下的投影位于这三个吹出口164所在的区域,由于离心风机的送风特点可知,其送风的强度不均,以此导致远离风轮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的吹出口164的风速低,靠近切线方向的吹出口164的风速高。在靠近吹出口164处,还设置有导风结构,用于调整风量和风向。具体的导风结构由导风叶片104与旋转轴组成,其旋转轴安装于筒状的壁面,导风叶片104与筒状的壁面适配,以此导风叶片104通过旋转轴处于不同的旋转位置时,导风叶片104遮挡筒状的风道大小,实现调整通过吹出口164的风量,并且通过导风叶片104 的导向作用实现调整风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厨房空气系统,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天花式空调器10(以下简称空调器),在其送风口形成正压区域,还包括有抽风机的油烟排出装置,抽风机形成第一负压区,正压区域与第一负压区域连通。这里的正压区为空调器的排出口形成的送风区,由于持续送风而形成。由于正压区与第一负压区连通,正压区的部分空气会进入负压区,从而被抽风机抽走。
如图4至图8所示,油烟排出装置在图中为吸油烟机20,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排油烟的设备如排风扇等设备,吸油烟机20包括集烟罩202,吸烟罩的下方开口形成进烟口201,在集烟罩202中设置有抽风机(图中未示出),吸油烟机20的吸烟罩集烟罩202的另外一端连接排烟风管203,排烟风管203可穿过天花板40,其另外一端开口穿过房间的墙壁进入到建筑风道30中,以此使得吸油烟机工作时从进烟口201吸入的含油烟气经集烟罩202在进入排烟风管203最终排放到建筑风道30中,经建筑风道30排出到室外;或者其他实现方式中排烟风管203的另外一端也可以直接连接房间的墙壁如厨房预留的排烟孔,以此将含油烟气步进建筑风道30直接排出到室外。空调器的送风口102形成的向下送风区域与吸油烟机20所在的区域靠近,以此实现用户在厨房烹饪时,其所在的位置处于送风区域中,以此实现空调器对用户所在区域输送冷风,使得用户感觉到凉爽,减少烹饪时产生的高温带来的热量。具体如图9中虚线所示气流流通方向,在空调器向下送风时,其排放的较高的风速气流会在向下的送风区域内形成气压比周围要稍大的正压区OUT,而吸油烟机20的抽风机工作时,其产生不断的吸风效应使得在抽风机的进烟口201附近形成的气流的气压比周围要稍小的第一负压区IN1。由于空调器的送风口102朝向用户所在的区域向下送风,因而正压区和第一负压区形成连通,有助于使得这两个区域的气流加速。具体而言,从空调器的送风口102的向下送风形成风幕效应,其较高速的气流从用户的头顶往下吹,首先使得用户的头顶区域得到降温,从而使得用户体验到凉爽,这些低温气流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降温换热后升温,其中一部分排放到周边区域,由于吸油烟机20安装的位置会低于空调器所处安装位置的天花板40,其油烟机的进烟口201朝下进一步靠近烹饪设备的灶具(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因而进烟口 201的位置相对空调器的送风口102的位置的垂直距离较远,进而使得正压区靠近送风口102 附件的气流不会直接进入到进烟口201内,而是先往下排放到用户头顶及以下的位置对首先对用户头顶所在的区域进行降温后,其气流温度相对送风口102的气流温度升高后,再有一部分进入到进烟口201内,以此实现二者的连通,正压区和第一负压区连通后相对单一的正压区或者单一的负压区的气流会产生加速气流作用,使得从送风口102排放到用户区域的气流加速,同时进入进烟口201的气流也加速,因而在对用户提升制冷效果的同时又使得进烟口201的进入的气流增多也提升了油烟机的吸烟效果。抽油烟机主要的外逸油烟在上部排出,由于在空调器送风口102的风幕效应,会对用户的灶具加热锅具中产生的含油烟气有阻挡作用,减小油烟气往四周扩散,且正压区与第一负压区相对靠近,因而正压区的气流起到了对其第一负压区的含油烟气的“驱赶”作用,使油烟更多的进入到进烟口201,进而进一步地增强了吸油烟机20的吸烟效果。因此通过空调器的送风口102向下形成的正压区以及吸油烟机20的进烟口201形成的第一负压区,且这两个区的高度不同,以此实现了加强对用户制冷的同时又增强了吸油烟机20的吸烟效果。
优选地,送风口102位于第一负压区上,且从送风口102排出的气流进入第一负压区,并经过吸油烟机20的抽风机排出至建筑风道30。如图5至图7所示,吸油烟机20的空调器的送风口102的位置位于天花板40,其位置要高于油烟机的进烟口201,因而送风口102位置高于进烟口201所在的第一负压区,因为人的头部的位置一般不低于油烟机的集烟罩的开口处的高度,也即不会低于进烟口201的高度,因此人处于正压区时,从送风口102排出的冷风至少会达到人的头部所在的区域对其进行降温,从而是用户体验到凉爽舒适,然后一部分进入进烟口201所在的第一负压区,再经抽风机经排烟风管203排出到建筑风道30中,抽风机由于进烟口201吸入了一部分冷风并排出到建筑风道30中,使得建筑风道30中的油烟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降低,因而能加速建筑风道30中的混合气体中的含油成分的冷凝,使得更多的含油成分凝结在建筑风道30中,从而使得最终排出室外的烟气含油量降低,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空调器的安装的方位,其送风口102相对第一负压区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空调器的送风口102具有三个成直线排布的吹出口164,这三个吹出口164的风速不同,如果这三个吹出口164形成的直线与相对油烟机的集烟罩202的相对用户的壁面不是平行设置,则会形成起着一个吹出口164靠近吸油烟机20即靠近第一负压区,如风速高的吹出口164靠近第一负压区或者风速第的吹出口164靠近第一负压区,则会形成梯度的送风风速,当低风速吹出口靠近所述第一负压区,会使逃逸出的油烟不断的向下压,再向外逃逸再向下压,这样由于吸油烟机20的气流组织在下部的空气更容易被吸油烟机 20吸入,这部分混合了油烟的低温空气就会进入吸油烟机20的气流组织而被抽走。
当高风速吹出口靠近所述第一负压区,会使逃逸出的油烟不断的向下压至吸油烟机20,从而避免逃逸。如果这三个吹出口164形成的直线与相对吸油烟机20的集烟罩202的壁面平行设置,则风速高和风速低的吹出口164与第一负压区平行设置,则有最大的阻挡面积,进一步减少逃逸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油烟排出装置的第一负压区包括进烟口201,在进烟口 201处设置有积油部(图中未示出),积油部设置于集烟罩202内,用于进烟口201壁面的凝油汇集。吸油烟机20和空调器工作时,空调器的送风口102排出的冷风一部分进入到进烟口201,以此降低进烟口201的含油烟气和积油部的温度,此处的含油烟气中的含油成分降温后容易凝结,以此更多的积聚于机油部,从而减少排放到建筑风道30中的含油成分,最终降低了排出到室外的烟气中的含油成分,进一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而且,在油烟机的下方一般设置有烹饪装置如放置于燃气灶、电磁炉等器具上的锅具,灶具工作对放置于其上的锅具进行加热时,锅具上方会产生含油烟气,正压区的冷风一部分到达灶具所在区域,以此会与锅具上方的含油烟气进行混合,进而降低含油烟气的温度,这些经降温的含油烟气进入进烟口201时,经积油部时更容易使得含油成分凝结,从而增加积油部的集油效率,经积油部吸收大部分其中的含油成分后,再经排烟风管203排出至建筑风道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61形成第二负压区,该第二负压区远离第一负压区,两者的距离不小于1.5米,且正压区域在第一负压区与第二负压区之间。具体如图8 所示,设置于天花板40位置的进风口161,在其下方的区域形成第二负压区IN2,送风口102 下方的区域形成正压区OUT,在油烟机的进烟口201下方的区域形成第一负压区IN1,正压区OUT处于第一负压区IN1和第二负压区IN2之间,以此有效的对第一负压区IN1和第二负压区IN2进行隔离。如果第一负压区IN1和第二负压区IN2没有中间的正压区,则二者之间会形成干涉引起“抢风”效应,使得本来应该进入第一负压区IN1的含油烟气被第二负压区IN2吸引,会有一部分进入到第二负压区IN2最终进入到蒸发换热器110中,以此导致蒸发换热器110表面积累含油成分,严重影响其换热效率,进而降低空调器的制冷能力,在这两个均为吸气的负压区在中间设置排气的正压区后,二者产生的干涉大大降低。而且经试验验证,这两个负压区的距离不小于1.5米时能进一步的降低二者的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正压区域距离第一负压区的间距小于正压区距离第二负压区的间距,例如正压区中心域距离第一负压区中心的间距为0.5米,而正压区中心距离第二负压区的中心距离为1米。此时使得正压区的排放的冷风更多的进入到低压负压区,以对第一负压区的含油烟气进行有效的降温,最终降低排出室外的烟气中的含油成分量,并且同时有效的避免正压区的冷风与第二负压区的热空气的干涉,使得正压区的冷风更多的参与房间中的其他区域降温后再进入到第二负压区,以此提升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值3所示,空调器设置在本体100的壳体,壳体的下部与安装板103配合,以此形成内部腔体,蒸发换热器110、压缩机109、送风风机152均安装在内部腔体中,还可进一步包括冷凝换热器108,一起构成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的基本部件,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进风口106,以提供蒸发换热器110进行换热的风量,还进一步可设置冷凝器进风口171,以为冷凝换热器108提供进行换热的风量;或者蒸发器进风口106和冷凝器进风口171可合并为一个进风口,通过一个进风口同时连通蒸发换热器110和冷凝换热器108所在的腔室,以同时为其提供换热的风量。在本体100的另一侧设置有排风口101以排出经冷凝换热器108换热后的风量。做为空调器的一种具体安装场景,如安装于厨房中时,如图4至图6所示,空调器安装与天花板40所在设位置,其底部位于天花板40的高度,本体100的其他位置位于天花板40之上,本体设置有蒸发器进风口106和冷凝器进风口171,靠近送风口102下方的区域安装有吸油烟机20,其中蒸发器进风口106通过软体风管162连接进风口161,以此实现进风口远离吸油烟机20所在的区域,以尽量降低进风口161中进入的空气中的含油烟气的量,避免过多的含油烟气进入到蒸发换热器110表面影响其换热效率。空调器的排风口101连接排风风管163,排风风管163的另外一端与排烟风管203通过三通管汇合后排放至建筑风道3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4所示,空调器的送风口102设置于空调器的底部,具体设置于空调器安装板103上,该送风口102周围设置有发光组件130,用于显示天花式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发光组件130,包括第一发光体131b,以及该第一发光体131b朝向的导光通道,送风口102的送风有与导光通道的导光方向相同的分量。其中这里的送风有与导光方向相同的风量是指第一发光体131b发出的光经导光通道导光处理后,其发光的方向与送风口102的送风方向存在部分或者完全重合的区域。
其中发光组件130可以完全围绕送风口102设置或者部分围绕送风口102设置,通过第一发光体131b的显示状态如不同颜色、闪烁频率等来指示空调器的工作状态。第一发光体131b组件可以是一个整体部件,以此完全围绕或者部分围绕送风口102设置,如图1中发光组件130为整体的部件完全围绕送风口102设置;或者第一发光体131b组件也可以由多个独立的第一发光体131b分组件组成,这些第一发光体131b分组件依次的围绕送风口102设置,从而在整体显示上实现围绕送风口102的效果。
由于安装于送风口102的周围,其显示的区域相对现有的空调器的指示灯方式的点状的显示区域要大,即由点状的显示转换为面状的显示,而且送风口102一般朝向用户所在的位置送风,从而容易被用户查看到,用户只要稍稍抬头即可查看到送风口102周围的第一发光体131b的发光状态,从而方便用户了解到当前空调器的工作状态,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该导光方向为朝向用户区域的方向,送风口102的送风方向为朝向用户区域。以图1至图3中所示为例,其发光组件130和送风口102安装在安装板103上,空调器吊装于房间的天花板上时,送风口102可针对用户所在的区域设置,这样送风方向为朝向用户区域,发光组件130也处于用户的上方,其导光方向也位于用户区域,从而方便用户查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送风口102形成有竖直设置的风道壁面,风道壁面形成为筒状,该筒状风道壁面与发光组件130贴近设置。以此在送风口102形成筒状的送风部件107,该送风部件107朝远离安装板103的方向从安装板103的底边伸出,以此形成送风通道。其中筒状的径向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等形状,在图中为圆形即为圆筒状。该圆筒状的送风部件107可以为单个或者多个,在图中为三个相互靠近的送风部件107,彼此沿着平行于安装板103的一侧边排列,且在每一个送风部件107内部设置有导风叶片104,该导风叶片104可以手动或者由电机驱动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以改变朝下的送风方向,以此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定向的送风方向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4所示,发光组件130包括盖体132和第一发光板131,在第一发光板131上安装有第一发光体131b,在盖体132上的局部区域设置有固体导光通道,在盖体132与第一发光体131b之间有气体导光通道,盖体132至少有一侧立边,该侧立边为不透光边,该不透光边为透光材料外侧设置有不透明层。第一发光体131b组件安装于安装板103上时,其第一发光体131b安装于由盖体132的侧边与底边形成的容纳空间中,且第一发光体131b与盖体132的盖体底边132c的上壁面之间的间距形成空间,以此形成气体导光通道,第一发光体131b发出的光以此散射至盖体132的容纳空间之中。其盖体132由透光材料制成,并在盖体132的侧边涂覆不透明层,以此实现侧边不透光,其中不透明层可以涂覆于侧边的内壁面或者外壁面,优选为涂覆于内壁面,以此使得盖体132从外部看起来色泽一致。通过将盖体132的侧边设置为不透光,而盖体132的底边为透光材料制成,以此形成固体导光通道,使得第一发光体131b发出的光仅通过盖体底边132c导光后透出,与送风口102的送风方向至少形成部分的重合,从而使得发光朝向用户所在区域,方便用户查看。优选的,盖体底边132c相对侧边要厚,以此使得底边形成的导光通道对光线形成折射的聚光效应,使得光线经导光通道聚集后更多的朝向送风口102的方向,以更多的与送风方向重复,从而更便于用户查看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9所示,盖体132包括两个侧立边分别是外侧立边132d和内侧立边132e,这两个侧立边和盖体132的盖体底边132c围成腔体,第一发光体131b安装于该腔体中,这两个侧立边中的至少外侧立边132d为不透光边,或者两个侧立边均为不透光边,只有盖体底边132c透光,从而避免了第一发光体131b 发出的光从外侧立边132d泄露影响整体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9至图14所示,盖体132设置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具体包括台阶底部132b和台阶顶部132a,固体导光通道设置于台阶顶部132a,台阶底部132b为不透光,侧立边为台阶底部132b的侧边;台阶顶部132a的顶部台阶面为透光面,台阶顶部132a 的侧边为不透光面。其中台阶顶部132a和台阶底部132b朝向送风口102的一侧边贴近送风部件107的筒状壁面设置,其侧边可涂覆不透光材料,且在台阶底部132b的侧边和和底部台阶面都涂覆不透明材料,并在台阶顶部132a的侧边涂覆不透明材料,只保留台阶顶部132a的顶部台阶面可让光通过,从而使得第一发光体131b发出的光到达设置与台阶顶部132a的固体导光通道后只能从顶部台阶面射出,以此形成围绕送风部件107的壁面的宽度合适的光圈,其光圈的宽度由顶部台阶面的宽度确定。由于台阶顶部132a的厚度要比台阶底部132b的厚度大,因而可以使得固体导光通道可以相对较厚,从而形成更好的聚光效应。
在空调器工作时,从送风口102向外输送冷气,使得送风部件107的筒状壁面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以此使得台阶顶部132a和台阶底部132b朝向送风口102的一侧边与筒状壁面之间的狭窄空间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并随之降低台阶顶部132a和台阶底部 132b朝向送风口102的一侧边的温度,最终将安装第一发光体131b的腔体内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体的工作温度,以此提升其工作寿命。
进一步地,在台阶底部132b的底边涂覆不透明材料,仅保留台阶顶部132a的底部为透明层,从而使得光线仅从台阶顶部132a的底部进入到固体导光通道中,由于台阶底部132b的底部为台阶的底边的外围部分,其位于盖体132底部的外侧区域,如果外侧区域为可透光,容易使得光线从盖体132底部泄露,以此影响整体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体131b位于或者部分位于台阶顶部132a所在的投影区域。如图9所示,第一发光体131b靠近或者针对台阶顶部132a的投影区域设置,有利于第一发光体131b的发光能尽量多的进入到台阶顶部132a所在的固体导光通道中,从而增加显示组件形成的光圈的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30设置在安装板103的下侧,且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凸台111,第一发光体131b设置在第一PCB板131a上,且第一PCB板131a可拆卸的固定在凸台111的凸台111面上,在安装板103上设置有过线孔(图中未示出),第一PCB 板131a电连接的供电线,从过线孔穿过。如图9至图14所示,围绕送风口102的周边区域形成向下的凸台111,第一发光体131b安装在第一PCB板131a上,第一PCB板131a上与凸台111面可拆卸连接。具体可通过在凸台111上设置螺钉孔,而在第一PCB板131a设置通孔,再通过螺钉将第一PCB板131a固定于凸台111面,其中第一发光体131b可以是LED 灯,优选为贴片封装的LED灯,以此可焊接在第一PCB板131a上,在空调器的安装板103 安装压缩机109的一侧空间内安装有空调器的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该控制电路板连接对发光组件130进行供电的导线,该导线通过穿过安装板103上的过线孔与第一PCB板131a 电连接,以此实现控制电路板可控的控制第一发光体131b的发光工作。通过将安装第一发光体131b的第一PCB板131a固定与凸台111面上,使得发光组件130的盖体132安装与安装板103上时,使得第一发光体131b深入到盖体132的腔内,并通过盖体132侧边和凸台111 侧边的贴合,实现对光的更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光从盖体132的侧边与安装板103接触的缝隙处泄露,从而影响整体的光圈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结构,还包括第二发光板120,该第二发光板120包括多个第二发光体122,朝向用户区域发光,设置在安装板103的下底面,还包括有第二发光板120与安装板103之间设置有隔空层,外侧还设置有透光罩105,在第二发光板120与透光罩105之间有隔空层。如图1和图9至图14所示,第二发光板120上面安装有多个第二发光体122,其具体的结构可以与发光组件130的第一发光体131b的安装结构相同,其第二发光体122也是为贴片封装的LED灯,其焊接安装于第二发光体122的第二PCB板121上,第二PCB板121同样通过导线设置于安装板103 的上述过孔与空调器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此实现控制电路板对第二发光体122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第二发光板120发射的光通过透光罩105射出,以此起到照明和指示作用。通过在空调器的安装板103设置发光板,由于安装板103区域面积较大,因此使得整个空调器还兼具有照明功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而且空调器在制冷或者制热工作过程中,其蒸发器110或者冷凝器108会凝结冷水流到安装板103的上底面,以此使得整个安装板103的温度相对周围环境要低,从而使得安装板103的温度通过发光板与安装板103之间的隔空层的热传导对第二PCB板121上的第二发光体122进行降温,有利于维持第二发光体122的温度不至过高以增加其工作寿命和稳定性。而通过设置与第二发光板120与透光罩105之间的距离合适的隔空层,使得多个第二发光体122发出的光经散射后在透光罩105上形成亮度均匀的光面,避免了第二发光体122距离透光罩105太近使得第二发光体122的光在透光罩105 上形成亮度不均匀的光斑,以此影响整体的显示效果。透光罩105可以是可透光的不透明材料形成,或者由透明材料并在透光罩105的一面涂覆不透光层形成。
在空调器工作时,从送风口102向外输送冷气,使得送风部件107的筒状壁面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使得筒状壁面的低温对上述两个隔空层的空气进行传导降温,从而使得安装板103与透光罩105之间的腔体内的温度降低,以此起到降低该腔体内第二发光体122工作温度的作用,从而能有效的提升其工作寿命。
由于安装板上安装有压缩机109、蒸发器110侧的风机和冷凝器108侧的风机,使得空调器在工作时则三个部件在壳体106和安装板103形成的腔体内产生较大的噪音,其噪音通过安装板103传递到安装板103与透光罩105形成的另一腔体内,通过第二发光板120与安装板103之间形成的隔空层,使得噪音的声波在第二发光板120与安装板103之间的来回的反射以前起到降低声波能量达到降噪效果;并噪音进一步通过第二发光板120与透光罩105之间有隔空层,使得噪音的声波在第二发光板120与透光罩105之间的来回反射进一步降低声波能量从而进一步降噪,以此使得噪音经过这两个隔空层的两次降噪,从传递到空调器外的噪音有效的降低,从而起到明显的降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光罩105对应送风口102处设置有通孔,筒状的风道壁面穿过该通孔,且透光罩105罩设在发光组件130上;台阶顶部132a的顶部台阶面从通孔露出。如图1至图9所示,透光罩105对应送风口102处设置有与送风口102形状适配的通孔,送风部件107的筒状壁面从透光罩105的通孔处伸出,且该通孔的口径大于筒状壁面的口径,以此使得发光组件130的盖体132的顶部台阶面从通孔与筒状壁面之间的缝隙出露出,从而在送风口102处形成发光均匀的光圈,以此起到指示作用,而且该光圈的光通过固体导光通道导光至用户所在区域,在增加了整个显示的美观效果同时又方便用户查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天花式空调器,该空调器所在的房间还安装有油烟排出装置如吸油烟机,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油烟排出装置的运行风速;
步骤S200,根据油烟机的运行风速调整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开关机状态、空调器的风机的转速中的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以由于排出装置为吸油烟机为例,空调器和吸油烟机可实现通信,以此空调器获取到吸油烟机的工作状态,如果检测到吸油烟机开始工作,则可控制空调器进行工作进行制冷,以此实现空调器的运行与吸油烟机的运行实现联动,从而使得在吸油烟机开启时,用户在进行烹饪时,空调器朝向用户所在区域输送冷风。
具体地,当吸油烟机的运行风速增大时,说明当前烹饪装置产生的油烟较大,因而空调器可随之调整风机的转速,使得送风风速加大,在对用户所在区域增强制冷的同时,也加大与吸油烟机的进烟口所在的第一负压区进行连通,以此让更多的冷风与第一负压区的含油烟气进行混合,从而降低其温度,提升吸油烟机的积油效果。
进一步地,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获取空调器所在房间内的烹饪装置的火力大小;
步骤S400,根据火力大小调整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和/或运行频率。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安装于厨房时,其吸油烟机下方安装了烹饪装置如灶具,空调器可与灶具进行通信,或者吸油烟机与灶具进行通信,空调器再与吸油烟机进行通信实现三者的互连,从而使得空调器获取到灶具的工作状态,用户在进行开启灶具进行烹饪的过程中,如果将火力增大,则会使得用户所在的区域温度增高,以此空调器可将当期的设定温度调低以此加强对用户所在区域进行制冷,如果空调器的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时,还可以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使得空调器当期的指令能力提升,进而使得从送风口排出的冷风温度更低,以此对用户所在区域加强制冷,让用户所在区域不会因为灶具的火力增大而感觉到温度升高,以此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天花式空调器,包括设置压缩机的安装板,在该安装板上还设置有蒸发换热器,所述蒸发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下降气流的送风口,连通该送风口的风道,该风道内设置送风风机和所述蒸发换热器,所述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分量的速度大于0.5米/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花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送风口与所述蒸发换热器之间,所述送风口的出风端位于所述安装板以下,所述送风风机运行时从所述蒸发换热器侧吸风,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其甩出空气从出风端排出,形成下降气流在垂直方向分量的速度大于0.95米/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花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连通有进风口,该进风口远离所述送风口设置;所述风道包括软体风管,该软体风管的一端连通进风口,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蒸发换热器所在的腔体;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送风口的间距不小于1.2米,所述软体风管的长度不小于1.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花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包括风速高的一侧和风速低的一侧,且分为两个以上的吹出口,靠近所述吹出口处,设置有导风结构,用于调整风量和风向;所述导风结构通过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吹出口。
5.一种厨房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天花式空调器,所述送风口形成正压区,还包括有抽风机的油烟排出装置,所述抽风机形成第一负压区,所述正压区与所述第一负压区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厨房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负压区上,且从所述送风口排出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一负压区,并经过所述抽风机排出至建筑风道;所述送风口为风速高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负压区;或所述送风口为风速低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负压区;或所述送风口为风速高的一侧与风速低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负压区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厨房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排出装置的第一负压区包括进烟口,在该进烟口处设置有积油部,用于进烟口壁面的凝油汇集;所述油烟排出装置下设置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产生含油烟烟气,该含油烟烟气与所述送风口排出的气流混合,被所述抽风机排出至建筑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厨房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形成第二负压区,该第二负压区远离所述第一负压区,两者的距离不小于1.5米,且所述正压区在所述第一负压区与所述第二负压区之间;所述正压区距离第一负压区的间距小于所述正压区距离所述第二负压区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厨房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周围设置有发光组件,用于显示所述天花式空调器的送风工作状态;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体,以及该发光体朝向的导光通道,所述送风口的送风有与所述导光通道的导光方向相同的分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房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发光板,该第二发光板包括多个发光体,朝向用户区域发光,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下底面,还包括有所述发光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隔空层,外侧还设置有透光罩,在所述发光板与所述透光罩之间有隔空层。
CN202020705682.7U 2020-04-30 2020-04-30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Active CN212777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5682.7U CN212777661U (zh) 2020-04-30 2020-04-30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5682.7U CN212777661U (zh) 2020-04-30 2020-04-30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7661U true CN21277766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5682.7U Active CN212777661U (zh) 2020-04-30 2020-04-30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76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1610B (zh) 一种高效散热嵌入式微波炉
CN109008663B (zh) 一种空气烤箱
CN100432545C (zh) 罩式抽油烟机
CN110686291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2914348A (zh) 烹饪装置
KR200156406Y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737869B (zh) 空调的室内机
CN212777661U (zh) 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CN113587259A (zh) 天花式空调器、厨房空气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3482954A (zh) 一种新型吊顶风扇灯
CN111503668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JPWO2004051152A1 (ja) 給排気型レンジフード
CN101164373B (zh) 具有烹调排风管道的微波炉
CN210399024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US11976825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208952167U (zh) 一种嵌入式电热灶
JP2641655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212777662U (zh) 天花式空调器
JP2003194379A (ja) レンジフードファン
CN215860884U (zh) 一种新型吊顶风扇灯
CN212777663U (zh) 风道连接装置、天花式空调器和厨房空气系统
JP2007155224A (ja) レンジフード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CN111503672A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5566785U (zh) 一种吊顶风扇灯结构
CN111503670A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