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5634U -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5634U
CN212765634U CN202020343426.8U CN202020343426U CN212765634U CN 212765634 U CN212765634 U CN 212765634U CN 202020343426 U CN202020343426 U CN 202020343426U CN 212765634 U CN212765634 U CN 212765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glass
glass plate
positioning base
sensor
rotary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34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盼
李东民
范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ingg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ingg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ingg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ingg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34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5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5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5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包括定位底座、不透明基板、驱动滑轨、电子玻璃板、三维转台、二维转台、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及驱动电路,定位底座下端面与三维转台连接,并通过三维转台与不透明基板上端面铰接,不透明基板为横断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驱动滑轨共两条对称分布在不透明基板两侧内表面,电子玻璃板位于两驱动滑轨之间并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均嵌于定位底座后端面,驱动电路嵌于定位底座内。本新型可有效的满足与不同车型配套运行的需要,并可有效的对透光度、遮光面积进行灵活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板设备,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遮光板是车辆应对强光刺激时的重要防护设备,在降低强光对加热人员眼部刺激造成的视野不清、视觉疲劳发挥这重要作业,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前所使用的遮光板往往是通过硬质不透明的板状结构来实现的,虽然可以有效满足对强光遮挡的需要,但同时导致当前遮光板使用时导致驾驶人员视野范围受到遮挡,因此遮光板无法全面有效的进行遮光作业,同时还存在遮光板未覆盖区域内光线强度依然较大,因此遮光效果差且对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遮光板结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该新型结构通用性好,可有效的满足与不同车型配套运行的需要,使用灵活性及通用性好,且在运行中,可有效的对透光度、遮光面积进行灵活调节,防止驾驶人员在强光照射下造成的视疲劳和影响路况辨识情况发生,从而达到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降低车辆驾驶劳动强度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包括定位底座、不透明基板、驱动滑轨、电子玻璃板、三维转台、二维转台、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及驱动电路,定位底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沿定位底座轴线均布至少两个定位扣,下端面与三维转台连接,且三维转台位于定位底座下端面中点位置,其轴线与定位底座下端面垂直分布,定位底座通过三维转台与不透明基板上端面铰接,不透明基板为横断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且其槽口位于不透明基板下端面,驱动滑轨共两条,以不透明基板轴线对称分布在不透明基板两侧内表面,并与不透明基板轴线平行分布,电子玻璃板位于两驱动滑轨之间位置,其侧表面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滑块后端面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前端面通过二维转台与电子玻璃板侧表面铰接,且电子玻璃板板面与不透明基板板面呈0°—180°夹角,监控摄像头至少一个,嵌于定位底座后端面并位于定位底座后端面中点位置,其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对称分布在监控摄像头两侧,其光轴与监控摄像头轴线平行分布,驱动电路嵌于定位底座内,并分别与驱动滑轨、电子玻璃板、三维转台、二维转台、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不透明基板面积为电子玻璃板面积的1.1—1.5倍,且电子玻璃板可完全嵌入到不透明基板内,所述不透明基板前端面设一个与不透明基板前端面呈0°—90°夹角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不透明基板前端面间通过二维转台铰接,且显示器和二维转台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子玻璃板侧表面设承载边框,所述承载边框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包覆在电子玻璃板侧表面外并通过二维转台与滑块铰接,且二维转台轴线与电子玻璃板上端面平齐分布,所述承载边框槽底均布若干辅助照明灯,所述辅助照明灯沿承载边框轴线均布,各辅助照明灯光轴与电子玻璃板侧表面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辅助照明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转台、二维转台上均设至少一个角度传感器,所述驱动滑轨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一个到位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到位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到位传感器为基于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动开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公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前端面设透镜组,所述透镜组与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同轴分布并与定位底座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透镜组为平行光透镜组及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种,且当采用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时,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交点位于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前端面0—10毫米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为基于DSP芯片、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所述驱动电路另设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嵌于定位底座侧表。
本新型结构通用性好,可有效的满足与不同车型配套运行的需要,使用灵活性及通用性好,且在运行中,可有效的对透光度、遮光面积进行灵活调节,防止驾驶人员在强光照射下造成的视疲劳和影响路况辨识情况发生,从而达到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降低车辆驾驶劳动强度的目的,同时有效克服了传统遮光板使用中对驾驶人员视野遮挡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底座横断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包括定位底座1、不透明基板2、驱动滑轨3、电子玻璃板4、三维转台5、二维转台6、监控摄像头7、亮度传感器8、照度传感器9及驱动电路10,定位底座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沿定位底座1轴线均布至少两个定位扣15,下端面与三维转台连接5,且三维转台5位于定位底座1下端面中点位置,其轴线与定位底座1下端面垂直分布,定位底座1通过三维转台5与不透明基板2上端面铰接,不透明基板2为横断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且其槽口位于不透明基板2下端面,驱动滑轨3共两条,以不透明基板2轴线对称分布在不透明基板2两侧内表面,并与不透明基板2轴线平行分布,电子玻璃板4位于两驱动滑轨3之间位置,其侧表面通过滑块11与驱动滑轨3滑动连接,滑块11后端面与驱动滑轨3滑动连接,前端面通过二维转台6与电子玻璃板4侧表面铰接,且电子玻璃板4板面与不透明基板2板面呈0°—180°夹角,监控摄像头7至少一个,嵌于定位底座1后端面并位于定位底座1后端面中点位置,其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亮度传感器8、照度传感器9对称分布在监控摄像头7两侧,其光轴与监控摄像头7轴线平行分布,驱动电路10嵌于定位底座1内,并分别与驱动滑轨3、电子玻璃板4、三维转台5、二维转台6、监控摄像头7、亮度传感器8、照度传感器9电气连接。
重点说明的,所述的不透明基板2面积为电子玻璃板4面积的1.1—1.5倍,且电子玻璃板4可完全嵌入到不透明基板2内,所述不透明基板4前端面设一个与不透明基板2前端面呈0°—90°夹角的显示器12,所述显示器12与不透明基板2前端面间通过二维转台6铰接,且显示器12和二维转台6均与驱动电路10电气连接。
同时,所述的电子玻璃板4侧表面设承载边框41,所述承载边框41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包覆在电子玻璃板4侧表面外并通过二维转台6与滑块11铰接,且二维转台6轴线与电子玻璃板4上端面平齐分布,所述承载边框41槽底均布若干辅助照明灯42,所述辅助照明灯42沿承载边框41轴线均布,各辅助照明灯42光轴与电子玻璃板4侧表面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辅助照明42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驱动电路10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转台5、二维转台6上均设至少一个角度传感器13,所述驱动滑轨3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一个到位传感器14,所述角度传感器13、到位传感器14均与驱动电路10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到位传感器14为基于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动开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公用。
此外,所述的亮度传感器8、照度传感器9前端面设透镜组16,所述透镜组16与亮度传感器8、照度传感器9同轴分布并与定位底座1相互连接,且所述的透镜组16为平行光透镜组及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种,且当采用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时,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交点位于亮度传感器8、照度传感器9前端面0—10毫米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10为基于DSP芯片、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所述驱动电路另设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嵌于定位底座侧表。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新型的定位底座、不透明基板、驱动滑轨、电子玻璃板、三维转台、二维转台、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及驱动电路进行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本新型通过定位底座上的定位扣与车辆连接,并使不透明基板轴线与车辆前挡玻璃平行分布,最后将驱动电路与车辆行车电脑电路电气连接,从而完成本新型装配。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通过三维转台调整不透明基板的工作位置,使不透明基板板面与车辆车顶平行分布,并在不透明基板板面与车辆车顶平行分布时,不透明基板板面与车辆车顶间间距为0—10毫米,从而达到完成在不遮光条件下驾驶车辆运行,并在不遮光条件下,由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对外部环境及采光调节进行全程监控,并在外部光照强度较大并需要遮光作业时,一方面则通过三维转台调整不透明基板的工作位置,使其与车辆前挡玻璃间呈0°—90°夹角,从而达到对前挡玻璃部分遮挡达到降低强光对驾驶人员眼部刺激现象;另一方面通过驱动滑轨将电子玻璃板从不透明基板中伸出,然后通过二维转台调整电子玻璃板的作业位置,使其与车辆前挡玻璃间呈0°—90°夹角,然后根据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环境光照强度,调整电子玻璃板的透光度,从而达到部分遮光的同时不影响驾驶人员正常视野范围的目的。
此外,在通过电子玻璃板进行遮光作业时,另可通过三维转台同步对不透明基板位置调整,从而达到灵活调整遮光范围及遮光后透光度的目的,此外在调整透光度的同时,可通过位于显示器将监控摄像头采集的路况信息进行显示,从而消除不透明基板在遮光时导致驾驶人员视野受到影响的弊端。
本新型结构通用性好,可有效的满足与不同车型配套运行的需要,使用灵活性及通用性好,且在运行中,可有效的对透光度、遮光面积进行灵活调节,防止驾驶人员在强光照射下造成的视疲劳和影响路况辨识情况发生,从而达到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降低车辆驾驶劳动强度的目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包括定位底座、不透明基板、驱动滑轨、电子玻璃板、三维转台、二维转台、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及驱动电路,所述定位底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沿定位底座轴线均布至少两个定位扣,下端面与三维转台连接,且所述三维转台位于定位底座下端面中点位置,其轴线与定位底座下端面垂直分布,所述定位底座通过三维转台与不透明基板上端面铰接,所述不透明基板为横断面呈“冂”字形槽状结构,且其槽口位于不透明基板下端面,所述驱动滑轨共两条,以不透明基板轴线对称分布在不透明基板两侧内表面,并与不透明基板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电子玻璃板位于两驱动滑轨之间位置,其侧表面通过滑块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后端面与驱动滑轨滑动连接,前端面通过二维转台与电子玻璃板侧表面铰接,且电子玻璃板板面与不透明基板板面呈0°—180°夹角,所述监控摄像头至少一个,嵌于定位底座后端面并位于定位底座后端面中点位置,其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所述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对称分布在监控摄像头两侧,其光轴与监控摄像头轴线平行分布,所述驱动电路嵌于定位底座内,并分别与驱动滑轨、电子玻璃板、三维转台、二维转台、监控摄像头、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透明基板面积为电子玻璃板面积的1.1—1.5倍,且电子玻璃板可完全嵌入到不透明基板内,所述不透明基板前端面设一个与不透明基板前端面呈0°—90°夹角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不透明基板前端面间通过二维转台铰接,且显示器和二维转台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玻璃板侧表面设承载边框,所述承载边框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包覆在电子玻璃板侧表面外并通过二维转台与滑块铰接,且二维转台轴线与电子玻璃板上端面平齐分布,所述承载边框槽底均布若干辅助照明灯,所述辅助照明灯沿承载边框轴线均布,各辅助照明灯光轴与电子玻璃板侧表面轴线垂直并相交,所述辅助照明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转台、二维转台上均设至少一个角度传感器,所述驱动滑轨上端面及下端面均设一个到位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到位传感器均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到位传感器为基于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动开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公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前端面设透镜组,所述透镜组与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同轴分布并与定位底座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组为平行光透镜组及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种,且当采用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时,至少2倍放大透镜组交点位于亮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前端面0—10毫米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为基于DSP芯片、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所述驱动电路另设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嵌于定位底座侧表面。
CN202020343426.8U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Active CN212765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3426.8U CN212765634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3426.8U CN212765634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5634U true CN212765634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2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3426.8U Active CN212765634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5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0461C (zh) 一种汽车防眩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28311A (zh) 一种无缝拼接屏及其校正方法
CN209000450U (zh) 一种汽车用环抱式曲面一体屏
CN105644443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后视系统及汽车
CN202944179U (zh) 一种基于液晶玻璃的防眩目驾驶辅助系统
CN108429836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2765634U (zh) 一种车载组合式遮光板结构
CN2487595Y (zh) 指示行驶方向的投影式车用导航装置
CN2811046Y (zh) 汽车自动防眩装置
CN206797080U (zh) 一种可主动降低区域光强度的车窗式智能光线遮蔽系统
CN210126477U (zh) 一种盲区监测报警灯
CN113028353A (zh) 一种前照灯模组
CN111976433A (zh) 一种挡风玻璃的防眩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6856460U (zh) 一种可以主动降低区域光强度的车用多功能遮阳板
CN110126740A (zh) 一种汽车电子后视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1650115U (zh) 一种前照灯模组
CN201721292U (zh) 汽车自动挡光防眩系统
CN212737763U (zh) 一种改善段码液晶鬼影显示的背光结构
CN206106891U (zh) 汽车智能分区遮阳板
CN210243975U (zh) 一种带自动变色氛围灯功能的车载抬头显示器
CN212046813U (zh) 一种基于遮光板的车辆行驶信息展示装置
CN210454466U (zh) 一种tft液晶显示仪表
CN113031354A (zh) 基于液晶的电控调光玻璃、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1505022A (zh) 一种用于检测玻璃外观缺陷的视检装置
CN206983847U (zh) 汽车a柱无盲区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