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5528U -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5528U
CN212765528U CN202021892710.7U CN202021892710U CN212765528U CN 212765528 U CN212765528 U CN 212765528U CN 202021892710 U CN202021892710 U CN 202021892710U CN 212765528 U CN212765528 U CN 212765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ection
auxiliary
walking device
assembled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27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8927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5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5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5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辆辅助行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轮毂的内侧和外侧的两个辅助轮,两个辅助轮之间通过加强连杆连接;所述的辅助轮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的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杆,且所述的内圈连接至轮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的两侧组合设置辅助轮,以便于车胎漏气或爆胎无法继续行驶时提供辅助行走的能力,可帮助车主快速前往维修地点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车辆维修的效率,也减少了维修的成本,同时还免除了对车辆轮胎和轮毂的二次损坏,达到了保护电动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辆辅助行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由于其行驶的便捷性,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但是实际使用中不乏电动车在行驶途中出现故障的情况,尤其是出现轮胎漏气、爆胎等情形,导致无法继续行驶。如果距离维修点较远,将电动车推行至维修点会加大对轮胎的损伤,还会进一步损坏轮毂。因此必须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在前往维修点的途中避免对电动车造成二次损坏。
目前的防损方案包括采用拖运的方式,利用更大的运载车将电动车进行转运,但成本高昂,且运载车不能及时到达,也难以到达所有地点进行救助;此外还有联系维修人员前往电动车处抢修,但容易缺少专业维修工具,对维修工作的开展不方便。
可知,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防护方案并不完善,在电动车发生轮胎漏气或爆胎后,需要消耗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来维修,并且耽误工作和生活。因此,必须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以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旨在采用可安装至轮毂的辅助行走装置,当电动车的轮胎损坏无法继续行驶时,将辅助行走装置安装后可代替轮胎暂时行驶,便于快速达到维修点进行维修,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也能保护轮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轮毂的内侧和外侧的两个辅助轮,两个辅助轮之间通过加强连杆连接;所述的辅助轮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的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杆,且所述的内圈连接至轮毂。
上述公开的辅助行走装置,通过将设置在轮毂内侧和外侧的两个辅助轮实现支撑,具体将内圈固定至轮毂,以外圈接触地面实现行走。当电动车的轮胎漏气或爆胎无法继续行走时,可快速将本辅助行走装置安装至轮毂处,外圈的高度高于轮胎的高度,可避免轮胎受到二次损坏;同时内圈连接支撑轮毂,避免了轮毂直接接触地面发生磕碰和变形,起到了保护轮毂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轮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可采用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对辅助轮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辅助轮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外弧段和内弧段,若干个支撑单元的外弧段首尾相接组成外圈,若干个支撑单元的内弧段首尾相接组成内圈。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通过拼接的方式可快速完成辅助轮的拼接和安装,提高安装的效率。
再进一步,所述的辅助轮在完成拼接后,外圈围成完整的圆形,内圈围成贴合轮毂的形状。
再进一步,外圈与内圈之间间隔了一定距离,目的是在外圈与内圈之间形成容纳轮胎的空间,故采用连接紧固杆对外圈和内圈进行连接,连接固定杆的设置位置并不唯一确定,具体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连接紧固杆的一端连接至外弧段,另一端连接至内弧段。
再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紧固杆数量若干,在一个支撑单元内,外弧段与内弧段之间可设置两根连接紧固杆。
再进一步,相邻外弧段之间与相邻内弧段之间均需要连接紧固才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支撑力,连接紧固的方式多种多样,此处举出一种可行的方案,具体如下:相邻两个外弧段和/或相邻两个内弧段至少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配合。
再进一步,对插接的方式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外弧段的前端设置插槽,外弧段的末端设置与插槽配合的介入段;和/或内弧段的前端设置插槽,内弧段的末端设置与插槽配合的介入段。在进行连接配合时,只需将介入段插入插槽即可。
再进一步,为了加强插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周向转动,可采用设置多边形等非圆形插槽的结构,也可在端部设置多个插槽,配合多个分支介入段后可避免周向转动。
进一步的,为了围成稳定的外圈,避免松散,至少有一对相邻的两个外弧段之间通过锁紧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围成稳定的内圈,避免松散,至少有一对相邻的两个内弧段之间通过锁紧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紧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锁紧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对接的锁紧座和穿过锁紧座的锁销,两个锁紧座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外弧段上或相邻的两个内弧段上,锁销穿过两个锁紧座后实现固定。在进行安装连接时,所有的支撑单元安装至轮毂之后,将通过锁销连接锁紧座,可使支撑单元连接形成稳定的辅助轮。
进一步的,将辅助轮连接至轮毂时,为避免辅助轮与轮毂的连接面发生摩擦导致轮毂磨损,对辅助轮的结构进行优化以保护轮毂,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内圈上设置有连接配合件,所述的连接配合件上设置有与轮毂卡合连接的卡槽。
进一步的,位于轮毂两侧的辅助轮在受力时,通过加强连杆使之相对固定,此处对加强连杆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以提高两个辅助轮的稳定性,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外圈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加强连杆通过连接孔固定在外圈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毂的两侧组合设置辅助轮,以便于车胎漏气或爆胎无法继续行驶时提供辅助行走的能力,可帮助车主快速前往维修地点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车辆维修的效率,也减少了维修的成本,同时还免除了对车辆轮胎和轮毂的二次损坏,达到了保护电动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辅助行走装置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辅助行走装置侧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强连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强连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弧段/内弧段采用插接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外弧段/内弧段采用插接结构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连接配合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锁紧结构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是:1、外圈;101、外弧段;2、内圈;201、内弧段;3、连接配合件;301、卡槽;4、连接紧固杆;5、锁紧结构;501、锁紧座;502、锁销;6、加强连杆;7、槽插;8、介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实施例
本实施例针对电动车外出行驶遇到特殊状况无法继续行驶,例如车胎漏气、爆胎等情况,提供能够辅助电动车继续行驶的装置,可帮助车主在不损坏轮毂、车胎的情况下继续行驶,方便前往维修点或办理紧急事务,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避免了电动车的二次损坏。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包括设置在轮毂的内侧和外侧的两个辅助轮,两个辅助轮之间通过加强连杆6连接;所述的辅助轮包括外圈1和内圈2,所述的外圈1与内圈2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杆4,且所述的内圈2连接至轮毂。
上述公开的辅助行走装置,通过将设置在轮毂内侧和外侧的两个辅助轮实现支撑,具体将内圈2固定至轮毂,以外圈1接触地面实现行走。当电动车的轮胎漏气或爆胎无法继续行走时,可快速将本辅助行走装置安装至轮毂处,外圈1的高度高于轮胎的高度,可避免轮胎受到二次损坏;同时内圈2连接支撑轮毂,避免了轮毂直接接触地面发生磕碰和变形,起到了保护轮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轮采用实心圆柱钢热弯成形,并经过淬火和高温回火处理;为了提高辅助轮的抓地能力,本实施例在外圈1上设置有防滑轮套。
优选的,防滑轮套采用耐磨橡胶材料制成,其均匀间隔套接在外圈1之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辅助轮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可采用多种可行的方案,此处对辅助轮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辅助轮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外弧段101和内弧段201,若干个支撑单元的外弧段101首尾相接组成外圈1,若干个支撑单元的内弧段201首尾相接组成内圈2。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通过拼接的方式可快速完成辅助轮的拼接和安装,提高安装的效率。
具体的,所述的辅助轮在完成拼接后,外圈1围成完整的圆形,内圈2围成贴合轮毂的形状。
外圈1与内圈2之间间隔了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中将外圈1与内圈2的距离设置为5~10cm,目的是在外圈1与内圈2之间形成容纳轮胎的空间,故采用连接紧固杆4对外圈1和内圈2进行连接,连接固定杆的设置位置并不唯一确定,具体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连接紧固杆4的一端连接至外弧段101,另一端连接至内弧段201。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紧固杆4为直杆,的两端分别与外弧段101和内弧段201垂直焊接。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紧固杆4数量若干,在一个支撑单元内,外弧段101与内弧段201之间可设置两根连接紧固杆4。
相邻外弧段101之间与相邻内弧段201之间均需要连接紧固才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支撑力,连接紧固的方式多种多样,此处举出一种可行的方案,具体如下:如图6、图7所示,相邻两个外弧段101和/或相邻两个内弧段201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配合。
额外的,还可采用扣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将相邻的两个外弧段101和/或相邻两个内弧段201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插接的方式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外弧段101的前端设置插槽,外弧段101的末端设置与插槽配合的介入段8;和/或内弧段201的前端设置插槽,内弧段201的末端设置与插槽配合的介入段8。在进行连接配合时,只需将介入段8插入插槽即可。
为了加强插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周向转动,可采用设置多边形等非圆形插槽的结构,也可在端部设置多个插槽,配合多个分支介入段8后可避免周向转动。
为了围成稳定的外圈1,避免松散,本实施例中选择一对相邻的两个外弧段101之间通过锁紧结构5连接。
同理,为了围成稳定的内圈2,避免松散,本实施例中选择一对相邻的两个内弧段201之间通过锁紧结构5连接。
优选的,选择相邻的一对支撑单元,将二者的外弧段101和内弧段201均通过锁紧结构5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锁紧结构5进行优化,本实施例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如图9所示,所述的锁紧结构5包括两个相互对接的锁紧座501和穿过锁紧座501的锁销502,两个锁紧座501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外弧段101上或相邻的两个内弧段201上,锁销502穿过两个锁紧座501后实现固定。在进行安装连接时,所有的支撑单元安装至轮毂之后,将通过锁销502连接锁紧座501,可使支撑单元连接形成稳定的辅助轮。
优选的,所述的锁紧座501与锁销502通过螺纹配合,锁销502在螺纹的作用下旋紧使相邻的两个锁紧座501紧密贴合。
将辅助轮连接至轮毂时,为避免辅助轮与轮毂的连接面发生摩擦导致轮毂磨损,对辅助轮的结构进行优化以保护轮毂,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如图8所示,所述的内圈2上设置有连接配合件3,所述的连接配合件3上设置有与轮毂卡合连接的卡槽301。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配合件3采用钢材支撑,卡槽301内设置有耐磨柔性材料制成的垫层,例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垫层,通过垫层减少轮毂与辅助轮之间的摩擦。
位于轮毂两侧的辅助轮在受力时,通过加强连杆6使之相对固定,此处对加强连杆6的设置方式进行优化,以提高两个辅助轮的稳定性,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外圈1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加强连杆6通过连接孔固定在外圈1上。
优选的,所述的加强连杆6的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的连接孔内对应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配合结构可将加强连杆6与连接孔连接紧固。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轮毂的内侧和外侧的两个辅助轮,两个辅助轮之间通过加强连杆(6)连接;所述的辅助轮包括外圈(1)和内圈(2),所述的外圈(1)与内圈(2)之间设置有连接紧固杆(4),且所述的内圈(2)连接至轮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轮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外弧段(101)和内弧段(201),若干个支撑单元的外弧段(101)首尾相接组成外圈(1),若干个支撑单元的内弧段(201)首尾相接组成内圈(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紧固杆(4)的一端连接至外弧段(101),另一端连接至内弧段(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外弧段(101)和/或相邻两个内弧段(201)至少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弧段(101)的前端设置插槽,外弧段(101)的末端设置与插槽配合的介入段(8);和/或内弧段(201)的前端设置插槽,内弧段(201)的末端设置与插槽配合的介入段(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对相邻的两个外弧段(101)之间通过锁紧结构(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对相邻的两个内弧段(201)之间通过锁紧结构(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结构(5)包括两个相互对接的锁紧座(501)和穿过锁紧座(501)的锁销(502),两个锁紧座(501)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外弧段(101)上或相邻的两个内弧段(201)上,锁销(502)穿过两个锁紧座(501)后实现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2)上设置有连接配合件(3),所述的连接配合件(3)上设置有与轮毂卡合连接的卡槽(3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1)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加强连杆(6)通过连接孔固定在外圈(1)上。
CN202021892710.7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Active CN212765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2710.7U CN212765528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2710.7U CN212765528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5528U true CN212765528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2710.7U Active CN212765528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55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5402A1 (zh) * 2022-02-16 2023-08-24 成都软科通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及其支架环、支架环连接结构和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5402A1 (zh) * 2022-02-16 2023-08-24 成都软科通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及其支架环、支架环连接结构和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65528U (zh) 一种可组装的电动车爆胎辅助行走装置
CN101924340A (zh) 一种高压电缆或高压输电线断裂的快速连接结构
CN201350808Y (zh) 汽车打滑自救装置
CN211543138U (zh) 抓地力强的智能小车车轮结构
CN106891867A (zh) 一种故障车轮应急自救车
CN201726070U (zh) 一种高压电缆或高压输电线断裂的快速连接收线器
KR101555132B1 (ko) 타이어용 런플렛 지지체의 연결 및 분리구조
CN218594317U (zh) 一种道路抢险救援用车轮固定装置
CN217259432U (zh) 一种新型胎圈结构载重子午线轮胎
CN206426771U (zh) 一种改进型的汽车防滑链
CN206087032U (zh) 具有防滑功能的自行车后踏板
CN201726094U (zh) 一种高压电缆或高压输电线断裂的快速连接结构
CN2051583U (zh) 汽车轮胎防滑器
CN212637050U (zh) 一种拼装式的实心内胎及其车轮
CN220429767U (zh) 一种电动车车轮装置
CN219927386U (zh) 一种环形的防滑链
CN219096423U (zh) 拖拽连接装置、车辆底盘以及车辆
CN107161194A (zh) 一种新型棉条筒托运车
CN216660106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机器人
CN202911751U (zh) 一种抱箍式风缸安装用吊带
CN216161860U (zh) 电池箱及汽车
CN21950579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手推车用轮辐
CN203698477U (zh) 电动车防滑伸缩安全轮
CN209795449U (zh) 一种承载车
CN202879570U (zh) 轴传动连接结构、车辆转向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