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0989U -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0989U
CN212760989U CN202021055398.6U CN202021055398U CN212760989U CN 212760989 U CN212760989 U CN 212760989U CN 202021055398 U CN202021055398 U CN 202021055398U CN 212760989 U CN212760989 U CN 212760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roove
cooled
cool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553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ingqi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ingqi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ingqi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ingqi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553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0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0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09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收纳槽内安装有成型板,所述安装槽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水冷管相配合的接触槽,所述成型板上端位于所述接触槽内部,所述水冷管的形状呈蛇形,所述出水部位于所述下模座外壁远离所述进水部的一侧,两个所述出水部一端设有集流盒,所述集流盒一端设有排流管;两个蛇形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冷管的长度,从而保证不会提前出现冷却液温度过高的情况,通过接触槽使水冷管的上端面与成型板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换热速度,同时通过导热平面部的设定,使水冷管的上端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金属铸造俗称硬模铸造,是用金属材料制造铸件,并在重力下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获得铸件的工艺方法。
金属硬模在浇筑完成后,金属液需要冷却成型,此时需要使用水冷对金属液进行冷却,进而提高金属硬膜的冷却速度,但是水冷主要通过冷却水作为换热介质,现有的冷却水管表面多为圆形,为圆形的结构与平面结构的接触为点接触,由于散热的速度与接触面积有关,因此圆形管道的散热效果降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具有快速高效散热结构简单便于检查维护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收纳槽内安装有成型板,所述成型板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筋板,所述成型板上端面开设有型腔,所述安装筋板与所述安装槽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内壁底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收纳槽内部安装有两个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位于所述限位槽内部,所述安装槽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水冷管相配合的接触槽,所述成型板上端位于所述接触槽内部,所述水冷管的形状呈蛇形,所述水冷管一端具有进水部,两个所述进水部位于所述下模座外部同侧,所述水冷管另一端具有出水部,两个所述出水部位于所述下模座同侧,且所述出水部位于所述下模座外壁远离所述进水部的一侧,两个所述出水部一端设有集流盒,所述集流盒一端设有排流管。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筋,所述安装筋板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密封筋相配合的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顶端具有与所述接触槽相吻合的导热平面部。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底端具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锥形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进水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出水部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集流盒的形状呈等腰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水冷管设置两个,两个蛇形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冷管的长度,从而保证冷却液在经过水冷管进行换热时,不会提前出现冷却液温度过高的情况,而且水冷管的上部分位于接触槽内部,通过接触槽使水冷管的上端面与成型板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换热速度,同时通过导热平面部的设定,使水冷管的上端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锥形部的设定使水冷管上端面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通道内水流通量,降低了水温的提升速度,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速度。
2、下模座的收纳槽主要为了对成型板进行收纳,通过安装筋板与安装槽的配合安装,使成型板可以拆卸,成型板拆卸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对安装槽内的水冷管进行清理维护,两个出水部固定在集流盒一侧,此时两个出水部排水后,可以通过排流管集中回流至水箱内部,进而只需要连接一个管道即可,使下模座结构简单,更加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的成型板拆卸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11、密封筋;2、下模座;21、收纳槽;211、限位槽;22、安装槽;3、成型板;31、安装筋板;32、型腔;33、密封槽;34、接触槽;4、水冷管;41、进水部;42、出水部;43、导热平面部;44、锥形部;5、集流盒;51、排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下模座2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21,收纳槽21内壁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2,收纳槽21内安装有成型板3,成型板3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筋板31,成型板3上端面开设有型腔32,安装筋板31与安装槽2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收纳槽21内壁底面开设有限位槽211,收纳槽21内部安装有两个水冷管4,水冷管4位于限位槽211内部,安装槽22底面开设有与水冷管4相配合的接触槽34,成型板3上端位于接触槽34内部,水冷管4的形状呈蛇形,水冷管4一端具有进水部41,两个进水部41位于下模座2外部同侧,水冷管4另一端具有出水部42,两个出水部42位于下模座2同侧,且出水部42位于下模座2外壁远离进水部41的一侧,两个出水部42一端设有集流盒5,集流盒5一端设有排流管51。
本实施方案中:下模座2的收纳槽21主要为了对成型板3进行收纳,通过安装筋板31与安装槽22的配合安装,使成型板3可以拆卸,成型板3拆卸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对安装槽22内的水冷管4进行清理维护,水冷管4设置两个,两个蛇形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冷管4的长度,从而保证冷却液在经过水冷管4进行换热时,不会提前出现冷却液温度过高的情况,而且水冷管4的上部分位于接触槽34内部,通过接触槽34使水冷管4的上端面与成型板3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换热速度,同时通过导热平面部43的设定,使水冷管4的上端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速度,而两个出水部42固定在集流盒5一侧,此时两个出水部42排水后,可以通过排流管51集中回流至水箱内部,进而只需要连接一个管道即可,使下模座2结构简单,更加便于使用。
在图3中:上模座1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筋11,安装筋板31上端面开设有与密封筋11相配合的密封槽33,通过密封筋11与密封槽33的密封对位,可以增加上模座1与成型板3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在图4中:水冷管4的顶端具有与接触槽34相吻合的导热平面部43,水冷管4的底端具有与限位槽211相配合的锥形部44,导热平面部43使水冷管4的上端面面积增加,同时下部的锥形部44由于不需要起到散热的作用,因此锥形部44的设定主要为了减少材料的使用与空间的占用,锥形部44的设定使水冷管4上端面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通道内水流通量,降低了水温的提升速度,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速度。
在图2中:两个进水部4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出水部42之间的间距,两个进水部41由两个水泵供水,两个出水部42主要靠近的目的主要为了降低集流盒5的体积。
在图1-2中:所述集流盒5的形状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通过斜面对流体起到集合整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下模座2的收纳槽21主要为了对成型板3进行收纳,通过安装筋板31与安装槽22的配合安装,使成型板3可以拆卸,成型板3拆卸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对安装槽22内的水冷管4进行清理维护,水冷管4设置两个,两个蛇形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冷管4的长度,从而保证冷却液在经过水冷管4进行换热时,不会提前出现冷却液温度过高的情况,而且水冷管4的上部分位于接触槽34内部,通过接触槽34使水冷管4的上端面与成型板3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换热速度,同时通过导热平面部43的设定,使水冷管4的上端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速度,而两个出水部42固定在集流盒5一侧,此时两个出水部42排水后,可以通过排流管51集中回流至水箱内部,进而只需要连接一个管道即可,使下模座2结构简单,更加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上端面开设有收纳槽(21),所述收纳槽(21)内壁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收纳槽(21)内安装有成型板(3),所述成型板(3)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筋板(31),所述成型板(3)上端面开设有型腔(32),所述安装筋板(31)与所述安装槽(2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槽(21)内壁底面开设有限位槽(211),所述收纳槽(21)内部安装有两个水冷管(4),所述水冷管(4)位于所述限位槽(211)内部,所述安装槽(22)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水冷管(4)相配合的接触槽(34),所述成型板(3)上端位于所述接触槽(34)内部;
所述水冷管(4)的形状呈蛇形,所述水冷管(4)一端具有进水部(41),两个所述进水部(41)位于所述下模座(2)外部同侧,所述水冷管(4)另一端具有出水部(42),两个所述出水部(42)位于所述下模座(2)同侧,且所述出水部(42)位于所述下模座(2)外壁远离所述进水部(41)的一侧,两个所述出水部(42)一端设有集流盒(5),所述集流盒(5)一端设有排流管(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筋(11),所述安装筋板(31)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密封筋(11)相配合的密封槽(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4)的顶端具有与所述接触槽(34)相吻合的导热平面部(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4)的底端具有与所述限位槽(211)相配合的锥形部(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水部(4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出水部(42)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盒(5)的形状呈等腰梯形。
CN202021055398.6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60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5398.6U CN2127609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55398.6U CN2127609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0989U true CN21276098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5539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60989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0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1130U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铸焊的铸焊模具
CN212760989U (zh) 一种能够加快冷却速度的水冷式金属硬模
CN211492728U (zh)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零件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17258017U (zh) 一种具有冷却效果的精密注塑模具
CN211306742U (zh) 一种绿色施工用多功能模板
CN211638039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3104378U (zh) 一种铝合金铸锭冷却装置
CN210936506U (zh) 一种灵活性高的汽车天窗铝合金挤压模具
CN213012974U (zh) 一种淬火用高效冷却设备
CN209971450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精密模具
CN209174869U (zh) 一种铸造轮毂模具冷却盘结构
CN207724745U (zh) 一种注塑效果好的前模仁
CN217666323U (zh) 一种新型金属压铸模具快速冷却结构
CN216151044U (zh) 电器箱盖铸造用铝合金压铸模具的高效散热结构
CN211542542U (zh) 一种模具吹气冷却机构
CN213382493U (zh) 一种应用模具加工的冷却系统
CN213968909U (zh) 一种合金管件用加工成型装置
CN217318885U (zh) 一种陶瓷元件夹具用模具
CN215746261U (zh) 一种污水泵壳体铸件模具
CN213066658U (zh) 一种冰箱用不锈钢冷凝器
CN212620313U (zh) 一种多流道直管散热组件
CN210211267U (zh) 一种波浪形的塑钢缠绕管口模
CN217573957U (zh) 一种便于塑胶制品加固成型的塑胶模具
CN218804172U (zh) 一种自动散热液压压力机
CN215703278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冷却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