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8039U -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8039U
CN211638039U CN202020163252.7U CN202020163252U CN211638039U CN 211638039 U CN211638039 U CN 211638039U CN 202020163252 U CN202020163252 U CN 202020163252U CN 211638039 U CN211638039 U CN 211638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pipe
stamping die
st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32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寿卫利
宋凯峰
张同强
郭代魁
肖承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Hu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Hu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Hu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Hu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32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8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8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80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冲压模具下模,冲压模具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冲压槽,冲压模具下模的内部对应于冲压槽的位置处开设有冷却腔,冷却腔的左端固定贯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潜水泵固定设置在水箱中,冷却腔的右端固定贯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铜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冷却铜管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内,冷却铜管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相接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与水箱相接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冷却水冷却速度快,有利于冲压模具连续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参照现有公开号为CN20931858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和模体,模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板,模体的顶面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外侧模体的顶面设有第一冷却道,第一冷却道与冷却腔之间通过四组第一导流道连通,第一冷却道外侧模体的顶面设有第二冷却道,且第二冷却道与第一冷却道之间通过的第二导流道连通。
上述的这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冲压模具通过设置模体有效的提高了冲压模具整体的容错率,工作人员可以将需要作业的冲压模具进行快速安装固定,设置有冷却腔将相应的冷却液进行快速储存对模板进行快速冷却。但是上述的这种户外广告展示装置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一、只设置冷却腔,不能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浪费水资源;二、冷却腔容积有限,冷却液自然冷却速度较慢,不利于冲压模具连续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设置有循环水路,有利于冷却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同时设置有冷却铜管和散热翅片辅助冷却,冷却速度快,有利于冲压模具连续工作,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冲压模具下模,冲压模具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冲压槽,冲压模具下模的内部对应于冲压槽的位置处开设有冷却腔,冷却腔的左端固定贯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潜水泵固定设置在水箱中,冷却腔的右端固定贯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铜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冷却铜管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内,冷却铜管的出水端与循环水泵的进水口相接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与水箱相接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在使用时,潜水泵将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抽入冷却腔,冷却水流过冷却腔冷却冲压模具下模,温度升高冷却水再通过出水管流入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中的冷却铜管进行冷却,循环水泵再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连通管送入水箱中,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中的冷却铜管有利于冷却水的快速冷却,有利于冲压模具连续工作。
较佳的,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支撑板对着散热翅片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风机。
较佳的,冷却腔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块。
较佳的,进水管的管径大于出水管的管径,出水管为铜管。
较佳的,水箱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注水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水箱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放水口,放水口螺纹连接有密封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潜水泵将水箱中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抽入冷却腔,冷却水流过冷却腔冷却冲压模具下模,温度升高冷却水再通过出水管流入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中的冷却铜管进行冷却,循环水泵再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连通管送入水箱中,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中的冷却铜管有利于冷却水的快速冷却,有利于冲压模具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水管和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冲压模具下模;3、冲压槽;4、冷却腔;5、进水管;6、潜水泵;7、水箱;8、出水管;9、冷却铜管;10、散热翅片;11、循环水泵;12、连通管;13、支撑板;14、风机;15、加强块;16、密封盖;17、密封塞;701、注水口;702、放水口;901、进水端;902、出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冲压模具下模2,冲压模具下模2的上表面开设有冲压槽3,冲压模具下模2的内部对应于冲压槽3的位置处开设有冷却腔4,冷却腔4的左端固定贯通连接有进水管5,进水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6,潜水泵6固定设置在水箱7中,冷却腔4的右端固定贯通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的另一端与冷却铜管9的进水端901固定连接,冷却铜管9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10内,冷却铜管9的出水端902与循环水泵11的进水口相接通,循环水泵11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12与水箱7相接通。
参考图1,为了增加工作台1的稳定性,工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13,为了进一步加快散热翅片10和冷却铜管9对冲压模具下模2的冷却速度,支撑板13对着散热翅片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风机14,风机14提供吹风,风冷和水冷同时进行,提高冷却效率。散热翅片10可以采用铜片或铝片制成,风机1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参考图1,为了增加冲压模具下模2的结构强度,冷却腔4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块15,加强块15起到对冷却腔4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冲压模具下模2的抗冲击能力,延长冲压模具下模2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进水管5的管径大于出水管8的管径,能够加快进水速率同时减缓出水速度,延长冷却水在冷却腔4中的冷却时间,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出水管8为铜管,有利于冷却水的热量散发。
参考图1,为了增加水箱7的密封性,防止冷却水中落入灰尘,水箱7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701,注水口701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6,螺纹连接的密封盖16便于往水箱7中添加冷却水;水箱7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放水口702,放水口702螺纹连接有密封塞17,增加了水箱7换水的便携性。
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潜水泵6将水箱7中的冷却水通过进水管5抽入冷却腔4,冷却水流过冷却腔4冷却冲压模具下模2,温度升高的冷却水再通过出水管8流入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10中的冷却铜管9进行冷却,循环水泵11再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连通管12送入水箱7中,完成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10中的冷却铜管9有利于冷却水的快速冷却,有利于冲压模具连续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冲压模具下模(2),所述冲压模具下模(2)的上表面开设有冲压槽(3),所述冲压模具下模(2)的内部对应于所述冲压槽(3)的位置处开设有冷却腔(4),所述冷却腔(4)的左端固定贯通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固定设置在水箱(7)中,所述冷却腔(4)的右端固定贯通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的另一端与冷却铜管(9)的进水端(901)固定连接,所述冷却铜管(9)螺旋设置在散热翅片(10)内,所述冷却铜管(9)的出水端(902)与循环水泵(11)的进水口相接通,所述循环水泵(11)的出水口通过连通管(12)与所述水箱(7)相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对着所述散热翅片(1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风机(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4)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块(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的管径大于所述出水管(8)的管径,所述出水管(8)为铜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701),所述注水口(701)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6);所述水箱(7)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放水口(702),所述放水口(702)螺纹连接有密封塞(17)。
CN202020163252.7U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8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3252.7U CN211638039U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3252.7U CN211638039U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8039U true CN211638039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5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325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8039U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8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922A (zh) * 2020-10-21 2021-02-19 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机床长大件防粒渣浇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922A (zh) * 2020-10-21 2021-02-19 芜湖久弘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机床长大件防粒渣浇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99796U (zh) 一种塑料防尘盖注塑模具
CN211638039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4108546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22135784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注塑机模具
CN216372960U (zh) 一种高效冷却成形的塑料模具
CN2130557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5998125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铝合金挤压模具
CN215040032U (zh) 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换气扇扇叶成型摸具
CN213559331U (zh) 一种柔性化滚边工作站结构
CN212407152U (zh) 紧凑型节能伺服动力单元
CN213104378U (zh) 一种铝合金铸锭冷却装置
CN21049771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挤压模具
CN216230387U (zh) 一种硅胶按键生产用成型装置
CN215825891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化妆品瓶注塑模具
CN211891649U (zh) 普通客车制动管卡新制生产成型模具装置
CN214841968U (zh) 一种机械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0781850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5879765U (zh) 一种燃油泵的供油底座的铸造模具
CN220658981U (zh) 一种挤压模具用压料板
CN222470670U (zh) 一种环保的铸造模具
CN217474531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铝挤压型模具
CN212666507U (zh) 一种塑胶成型冷却装置
CN210936721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冲压型模具
CN22040696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
CN217354711U (zh) 大排量升速高压柱塞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