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9660U - 壳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壳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9660U
CN212749660U CN201990000292.5U CN201990000292U CN212749660U CN 212749660 U CN212749660 U CN 212749660U CN 201990000292 U CN201990000292 U CN 201990000292U CN 212749660 U CN212749660 U CN 212749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housing
membrane
view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900002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森栞
山川博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9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9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壳体构造具备:第1壳体(50A);第2壳体(50B);以及膜状部件(30),在俯视时,其跨上述第1壳体(50A)和上述第2壳体(50B)配置。上述第1壳体(50A)和上述第2壳体(50B)的连接部位构成为能够折叠。上述第1壳体(50A)或者上述第2壳体(50B)中的与上述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比除上述连接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厚度薄。

Description

壳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膜状的部件的壳体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有折叠型显示器。在俯视时专利文献1的折叠型显示器能够在中央部分折叠。折叠型显示器使用具有挠性的膜状的显示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72663号公报
若折叠壳体,则配置于屈曲的外侧的膜状部件伸长。因此,在膜状部件产生机械载荷。若膜状部件的伸长量过大,则也存在断裂的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膜状部件的断裂的壳体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构造具备:第1壳体;第2壳体;以及膜状部件,在俯视时,其跨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配置。
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的连接部位构成为能够折叠。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构造具有以下的(1)~(3)的任一个特征。
(1)上述第1壳体或者上述第2壳体中的与上述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比除上述连接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厚度薄。
若折叠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连接部位,则膜状部件以第1壳体和第2壳体的厚度的量伸长。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构造,与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比除连接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厚度薄,因此伸长量减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构造能够减少膜状部件的机械载荷,防止断裂。
(2)上述连接部位折叠的状态下的上述膜状部件的长度L1比上述连接部位没有折叠的状态下的上述膜状部件的长度L2长,并且L1/L2比上述膜状部件可弹性变形的最大的伸长率S小。此处,在将断裂时的膜的伸长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没有施加载荷的状态下的长度设为L0时,最大的伸长率S由S=L0/L表示。
这样,膜状部件在可弹性变形的范围内伸缩,因此没有断裂的担忧。
(3)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以具有空隙的状态在上述连接部位连接。
该情况下,在连接部位存在空隙,因此伸长量减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构造能够减少膜状部件的机械载荷,防止断裂。
根据该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膜状部件的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的(A)是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的(B)是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3的(A)是A-A线的剖视图,图3的(B)是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5的(A)是A-A线的折叠时的剖视图,图5的(B)是B-B线的折叠时的剖视图。
图6的(A)是比较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5的剖视图,图6的(B)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的剖视图。
图7的(A)是比较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5的折叠时的剖视图,图7的(B)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的折叠时的剖视图。
图8的(A)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A的剖视图,图8的(B)是折叠时的剖视图。
图9的(A)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B的剖视图,图9的(B)是折叠时的剖视图。
图10的(A)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C的剖视图,图10的(B)是折叠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构造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的外观立体图所示,在外观上,显示装置1具备:厚度薄的立方体形状的壳体50和在壳体50的上表面的开口部配置的平面状的表面面板40。表面面板40作为利用者使用手指、笔等进行触摸操作的操作面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壳体50的宽度方向(横向)作为X方向,将长度方向(纵向)作为Y方向,将厚度方向作为Z方向。
如图3的(A)和图3的(B)的剖视图所示,在壳体50的内部,从壳体50的开口部(表面面板40)侧起,沿着Z方向依次配置有显示面板30和压电传感器11。
压电传感器11和显示面板30是平板状,分别与壳体50的开口部(表面面板40)平行地配置于壳体50的内部。显示面板30的上表面贴附于表面面板的下表面和壳体50的局部。压电传感器11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固定部15而固定于显示面板30。
在壳体50的底面与压电传感器11之间配置有电路基板(未图示)。在该电路基板设置有构成图4所示的检测部20等的电路模块。
如图4所示,在检测部20连接有压电传感器11和处理部22。在处理部22上连接有检测部20、程序存储部23和显示面板30。
处理部22包括CPU,统一控制显示装置1。即,处理部22读出存储于程序存储部23的动作用程序进行各种处理。例如,处理部22控制显示面板30而显示图像,并且根据从检测部20输入的检测信号决定操作输入内容,并对显示的图像进行变更。
压电传感器11产生与对作为操作面的表面面板40的按压操作对应的电荷。检测部20对由压电传感器11产生的电荷进行检测,并作为检测信号而向处理部22输出。
显示面板30例如由液晶显示元件或者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构成。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30由挠性高的OLED构成。因此,显示面板30是膜状部件的一个例子。
另外,压电传感器11也是膜状部件的一个例子。压电传感器11具有未图示的压电膜和在压电膜的两主面形成的电极。电极使用例如以氧化铟锡(ITO)、氧化锌(ZnO)、聚噻吩为主成分的透明的材料。电极例如通过蒸镀等预先形成在压电膜的两主面。当然,电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形成。
压电膜由于利用者按压表面面板40而沿法线方向挠曲,产生电荷。压电膜例如使用透明性高的手性聚合物。更优选压电膜使用单轴拉伸的聚乳酸(PLA),进一步而言,使用D型聚乳酸(PDLA)或者L型聚乳酸(PLLA)。
对于手性聚合物而言,主链具有螺旋构造,若分子单轴拉伸而取向,则具有压电性。而且,单轴拉伸的手性聚合物产生的电荷量,由表面面板40沿法线方向位移的位移量唯一地决定。
单轴拉伸的PLLA的压电常数属于高分子中非常高的门类。即,能够高灵敏度地检测按压操作,高精度地输出与按压量对应的电荷。
另外,由于手性聚合物因拉伸等形成的分子取向处理而产生压电性,因此不需要进行极化处理。特别是,聚乳酸没有热电性,因此即便在接近操作面的位置配置压电传感器、传递利用者的手指等的热的情况下,检测出的电荷量也不会变化。并且,PLLA的压电常数没有随时间变动,极其稳定。
此外,拉伸倍率优选3~8倍左右。通过在拉伸后实施热处理,由此促进聚乳酸的延伸、链结晶的结晶化,从而压电常数提高。另外,通过在双轴拉伸的情况下使各个轴的拉伸倍率不同,从而能够得到与单轴拉伸相同的效果。例如,在沿第1方向施加了8倍拉伸、沿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施加了2倍拉伸的情况下,关于压电常数,得到与沿第1方向施加了4倍单轴拉伸的情况几乎相同的效果。单纯单轴拉伸的膜容易沿着拉伸轴向开裂,因此通过进行前述那样的双轴拉伸,从而能够增加一些强度。
如图2的(A)的俯视图和图2的(B)的后视图所示那样,壳体50在长度方向较长,在宽度方向上较短。壳体50具有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是相同的形状。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不需要是相同的形状,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
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在壳体5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沿着宽度方向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在下表面的2个部位通过铰链70连接。如图5的(A)和图5的(B)所示那样,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能够以铰链70为中心轴旋转180度而相互的背面接触地折叠。
但是,用于连接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连接部件不局限于铰链。另外,若壳体50具有挠性,则不需要铰链70等连接部件。该情况下,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一体形成。
如图2的(A)的俯视图和图2的(B)的后视图所示那样,在俯视时,压电传感器11跨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配置。若利用者按压表面面板40,则压电传感器11背面侧伸展,正面侧(表面面板40侧)收缩。该情况下,检测部20检测电荷。因此,处理部22能够检测表面面板40被按压这个情况。
另外,如图5的(A)和图5的(B)所示那样,在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折叠时,压电传感器11在折叠部位处弯曲,因此折弯的外侧伸展,内侧收缩。特别是,有时折弯部的角部的伸长量比除角部以外的部分的伸长量多。换句话说,压电传感器11正面侧(表面面板40侧)伸展,背面侧收缩。该情况下,检测部20也检测电荷。但是,压电传感器11向与按压了表面面板40的情况相反方向弯曲,因此电荷的极性相反。因此,处理部22通过判断电荷的极性,能够检测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折叠。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空隙75。空隙75的宽度与表面面板40的宽度相同或稍大。另外,压电传感器11的宽度比空隙75的宽度窄。空隙75的长度为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厚度以下。
这样,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以具有空隙75的状态在连接部位连接。若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折叠,则压电传感器11、显示面板30和表面面板40由于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厚度的影响而伸长。
参照图6的(A)、图6的(B)、图7的(A)和图7的(B),对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厚度的影响进行说明。图6的(A)和图7的(A)中,作为比较例而示出没有设置有空隙75的显示装置5的剖视图。图6的(B)和图7的(B)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的剖视图。此外,这些图是示意性地表示,壳体的厚度、折叠的状态等被夸张。另外,这些图对压电传感器11在两端连接于壳体的情况进行说明。
比较例所涉及的显示装置5在第1壳体500A和第2壳体500B的连接部位处没有设置空隙75地连接。如图6的(A)和图7的(A)所示那样,若第1壳体500A和第2壳体500B折叠,则长度L的压电传感器11以第1壳体500A和第2壳体500B的厚度T的2倍的长度延伸。换句话说,压电传感器11伸长至长度L+2T。
另一方面,如图6的(B)和图7的(B)所示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壳体构造,伸长量以空隙75的宽度W的量降低。换句话说,压电传感器11伸长至长度L+2T-W。在壳体的厚度T较厚的情况下,存在压电传感器11伸长至可弹性变形的最大的伸长率S以上而断裂的担忧。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壳体构造,与没有空隙75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压电传感器11的机械载荷,能够防止断裂。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构造中,能够在满足(L+2T-W)/L<S的条件的范围内设定壳体的厚度T和空隙W。
另外,若假设2W=T,则压电传感器11不伸长。因此,不产生机械载荷,没有断裂的担忧。但是,压电传感器11由于伸长而被施加张力。压电传感器11由于被施加张力,所以针对按压时的弯曲的灵敏度提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构造中,若在满足1<(L+2T-W)/L<S的条件的范围内设定壳体的厚度T和空隙W,则能够高效地检测折弯时对表面面板40的按压操作。
图8的(A)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A的剖视图。图8的(B)是折叠时的剖视图。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A的特征在于,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中的与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比除连接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厚度薄。在该例子中,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中的与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向背面方向凹陷。
与图7的(B)的比较例所示的壳体构造相比,变形例1所涉及的壳体构造如图8的(B)的折叠时的剖视图所示那样,在厚度变薄的部位处伸长量降低。因此,能够减少压电传感器11的机械载荷,能够防止断裂。因此,能够在压电传感器11可弹性变形的范围内设定壳体的厚度、变薄的部分的厚度和长度。
图9的(A)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B的剖视图,图9的(B)是折叠时的剖视图。变形例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B中,也是特征在于,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中的与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比除连接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厚度薄。该例子中,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随着接近连接部位而厚度慢慢变薄。
与图7的(B)的比较例所示的壳体构造相比,变形例2所涉及的壳体构造也如图9的(B)的折叠时的剖视图所示那样,在厚度变薄的部位处伸长量降低。因此,能够减少压电传感器11的机械载荷,能够防止断裂。因此,能够在压电传感器11可弹性变形的范围内设定壳体的厚度、变薄的部分的厚度和长度。
图10的(A)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C的剖视图,图10的(B)是折叠时的剖视图。变形例3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C与变形例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A相同,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中的与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向背面方向凹陷。并且,变形例3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C的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凹陷部分的上表面被与螺旋弹簧等的弹性部件76连接的盖部件77覆盖。
通过弹性部件76的作用力,使盖部件77的上表面成为与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盖部件77在折叠时由于压电传感器11的张力而被压入,向下表面侧移动。因此,与图7的(B)的比较例所示的壳体构造相比,变形例3所涉及的壳体构造在连接部位处伸长量也降低。因此,能够减少压电传感器11的机械载荷,防止断裂。因此,能够在压电传感器11可弹性变形的范围内设定壳体的厚度、变薄的部分的厚度和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壳体构造中,特征均在于,第1壳体50A和第2壳体50B的连接部位折叠的状态下的压电传感器11的长度L1比连接部位没有折叠的状态下的压电传感器11的长度L2长,并且L1/L2比压电传感器11可弹性变形的最大的伸长率S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膜状部件的一个例子而示出压电传感器11,但显示面板30和表面面板40也是膜状部件的一个例子。优选为,显示面板30和表面面板40也以比可弹性变形的最大的伸长率S小的程度伸长。
应该认为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显示装置;11…压电传感器;15…固定部;20…检测部;22…处理部;23…程序存储部;30…显示面板;40…表面面板;50…壳体;50A…第1壳体;50B…第2壳体;70…铰链;75…空隙;76…弹性部件;77…盖部件。

Claims (10)

1.一种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壳体;
第2壳体;以及
膜状部件,在俯视时,其跨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配置,
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的连接部位构成为能够折叠,
所述第1壳体或者所述第2壳体中的与所述连接部位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比除所述连接部位以外的部分的厚度薄,
所述膜状部件包括压电膜。
2.一种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壳体;
第2壳体;以及
膜状部件,在俯视时,其跨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配置,
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的连接部位构成为能够折叠,
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以具有空隙的状态在所述连接部位连接,
所述膜状部件包括压电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状部件在跨所述连接部位的两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膜包括手性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膜包括手性聚合物。
6.一种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壳体;
第2壳体;以及
膜状部件,在俯视时,其跨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而配置,
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的连接部位构成为能够折叠,
所述连接部位折叠的状态下的所述膜状部件的长度L1比所述连接部位没有折叠的状态下的所述膜状部件的长度L2长,并且L1/L2比所述膜状部件可弹性变形的最大的伸长率S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状部件在跨所述连接部位的两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状部件包括压电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电膜包括手性聚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性聚合物包括聚乳酸。
CN201990000292.5U 2018-10-16 2019-10-15 壳体构造 Active CN2127496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5401 2018-10-16
JP2018195401 2018-10-16
PCT/JP2019/040366 WO2020080323A1 (ja) 2018-10-16 2019-10-15 筐体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9660U true CN212749660U (zh) 2021-03-19

Family

ID=7028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90000292.5U Active CN212749660U (zh) 2018-10-16 2019-10-15 壳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06789B2 (zh)
CN (1) CN212749660U (zh)
WO (1) WO20200803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5228A1 (ja) * 2020-08-28 2022-03-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可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8397B1 (ko) 2010-08-17 2012-05-23 주식회사 팬택 휴대 단말기
US8982542B2 (en) 2010-11-17 2015-03-1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mechanism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9176535B2 (en) 2011-06-03 2015-1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display flexure assembly
US8787016B2 (en) 2011-07-06 2014-07-22 Apple Inc.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KR101386220B1 (ko) 2012-06-26 2014-04-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11047B1 (ko) 2012-07-25 2018-10-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케이스 및 표시 장치
KR101745678B1 (ko) 2013-05-09 2017-06-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분자 필름, 플렉서블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감김 가능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541962B2 (en) 2014-10-16 2017-01-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hinge structure
CN107924244B (zh) 2015-09-15 2021-06-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操作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06789B2 (ja) 2022-01-24
WO2020080323A1 (ja) 2020-04-23
JPWO2020080323A1 (ja) 2021-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0072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pressure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ressing input function
CN110494824B (zh) 按压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US10248232B2 (en) Press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62358B (zh) 电子设备
WO2013175848A1 (ja) センサーデバイス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465211B2 (ja) 押圧センサ、入力装置
CN212749660U (zh) 壳体构造
WO2016027603A1 (ja) 入力端末
US11320942B2 (en) Pressing sensor
CN213120924U (zh) 位移检测传感器和柔性设备
JP641833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式入力装置
CN106796466B (zh) 触摸式输入装置以及触摸输入检测方法
JP6132076B2 (ja) 押圧検知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7924244B (zh) 操作检测装置
US11847289B2 (en) Pressing force detection device
WO2015068619A1 (ja) 表示装置
CN219916598U (zh) 可变装置
JP6915746B2 (ja) 変形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996143B2 (ja) 圧電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式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