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3656U - 一种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3656U
CN212743656U CN202021789164.4U CN202021789164U CN212743656U CN 212743656 U CN212743656 U CN 212743656U CN 202021789164 U CN202021789164 U CN 202021789164U CN 212743656 U CN212743656 U CN 212743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transmission piece
bolt body
shift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91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友军
柳航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ounaite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ounaite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ounaite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ounaite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91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3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3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3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锁,包括锁壳、锁舌本体、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拨叉、第一扭簧、拨套和第二扭簧;所述锁壳的一侧开设有适于所述锁舌本体一端横向穿出的锁孔,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锁舌本体上,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叉铰接,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所述拨叉的外侧壁上用于驱动所述拨叉复位;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舌本体上并用于限位所述锁舌本体的一端穿出在所述锁孔外,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套铰接;所述第二扭簧设在所述拨套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复位。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能够提高驱动机构对锁舌组件的驱动效率,方便门锁的快速开锁和上锁。

Description

一种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锁。
背景技术
一般为防止陌生人或歹徒进入室内,燃煤会在门上装设一门锁,通过该门锁对门进行锁定,以达到防护及安全的目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门锁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现有多数的门锁包括锁壳以及锁舌,锁舌设置于锁壳内,其中锁舌可通过锁壳的锁舌孔伸出锁壳外,门锁通过锁舌的伸缩来实现开锁或上锁。
申请公布号为CN110359769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门锁,包括锁壳、锁舌组件、拉板组件以及驱动机构。其中,拉板组件包括第一拉板和第二拉板,第一拉板可滑动设置于底板,且第一拉板在滑动过程中可选择性的于锁舌组件相抵,第二拉板可滑动叠置于第一拉板;驱动机构包括适于门扳手连接的拨叉和适于钥匙连接的拨套;第一拉板与拨叉传动配合,由此实现门扳手对锁舌组件伸缩的驱动;第二拉板与拨套传动配合,由此实现钥匙对锁舌组件伸缩的驱动。
上述门锁中,驱动机构的拨叉和拨套均通过第一拉板与锁舌组件的相抵而实现驱动,其配合紧密度较差。该门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第一拉板与锁舌组件未精确相抵,则会导致驱动机构对锁舌组件的驱动效率低,进而影响门锁的开锁和上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锁舌组件与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之间的联动性,增加门锁的结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锁,包括锁壳和安装在所述锁壳内部的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本体,所述锁壳的一侧开设有适于所述锁舌本体一端横向穿出的锁孔;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拨叉、第一扭簧、拨套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锁舌本体上,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叉铰接,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所述拨叉的外侧壁上用于驱动所述拨叉复位;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舌本体上并用于限位所述锁舌本体的一端穿出在所述锁孔外,所述第二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套铰接;所述第二扭簧设在所述拨套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锁壳上,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拨套的铰接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复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中,第一传动件通过卡接的方式增加其与锁舌本体的连接稳定性,第一传动件与拨叉的铰接则为了实现拨叉的旋转;而第二传动件通过第二扭簧与锁舌本体始终保持相抵状态,由此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与锁舌本体之间具体优良的配合紧密度;
将拨叉顺时针拨动旋转时,带动第一传动件旋转,进而驱动锁舌本体收缩至锁壳中,与此同时第一扭簧产生形变,第二传动件在锁舌本体的推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扭簧同样产生形变;若拨叉失去拨动力,第一扭簧形变产生的回复力驱动拨叉复位,进而推动第一传动件反方向旋转,此时第二扭簧形变产生的回复力驱动第二传动件反方向旋转,由此锁舌本体受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两个驱动力,促使锁舌本体的一端能快速横向穿出于锁壳外;
将拨套逆时针拨动旋转时,带动第二传动件旋转,使得第二传动件产生于锁舌本体分离的趋势,锁舌本体失去第二传动件的限位而收缩至锁壳中,与此同时第二扭簧发生形变,第一传动件在锁舌本体的收缩拉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拨叉转动,第一扭簧产生形变;若拨套失去拨动力,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形变产生的两个驱动力能同时作用于锁舌本体上,实现锁舌本体的快速复位;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能够有效提高锁舌组件与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之间的联动性,进而提高驱动机构对锁舌组件的驱动效率,方便门锁的快速开锁和上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分别位于所述锁舌本体的上下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对锁舌本体产生的两个反向传动力能够相互抵消,促使两者共同作用在锁舌本体上的传动力方向与锁舌本体的伸缩方向一致,从而增加锁舌本体的驱动平稳性;此外,其还能减小门锁在锁舌本体上下两侧的质量差异,增加门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摆臂、连接臂、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锁舌本体卡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拨叉铰接;所述第三连接轴穿设于所述摆臂的中部,所述摆臂以所述第三连接轴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推动所述锁舌本体穿出所述锁孔或逆时针拉动所述锁舌本体收缩至所述锁壳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摆臂和连接臂的设置使得第一传动件在保证其驱动效果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灵活性,能够减小第一传动件的运行空间,有助于第一传动件在较小的空间实现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拨叉与所述连接臂的铰接处设有两个安装耳,两个所述安装耳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位于两个所述安装耳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耳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轴能稳定地安装在拨叉上,同时能减少第二连接轴对拨叉旋转的干扰,使得连接臂与拨叉在相对转动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拨叉在远离所述安装耳的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锁壳上间隔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用于限位所述拨叉的旋转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较好地对拨叉的旋转角度加以限位,避免拨叉旋转过度,进而保证第一扭簧优良的弹性回复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部和传动部;所述抵接部的一侧与所述锁舌本体相抵,所述抵接部上设有滑块,所述锁壳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穿设并滑动的滑槽;所述拨套的一侧设有转轴,所述传动部上开设有适于所述转抽穿设的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用于锁舌本体的限位,传动部则用于连接抵接块与拨套,由此实现拨套对锁舌本体的驱动;其中滑块滑动穿设于滑槽中能促使第二传动件平稳地进行转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拨套的一侧设有拨块,所述锁壳上间隔设有两个抵块,所述拨块位于两个所述抵块之间用于限位所述拨套的旋转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块能够较好地对拨套的旋转角度加以限位,避免拨套旋转过度,进而保证第二扭簧优良的弹性回复力。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组件还包括定位座和压簧;所述定位座设在所述锁壳上,所述定位座上设有适于所述锁舌本体卡入的安装口,所述锁舌本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锁孔中,所述锁舌本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口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抵;所述第一传动件位于所述定位座远离所述锁孔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有适于所述锁舌本体卡入的卡口;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锁舌本体的外侧,且所述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舌本体靠近所述锁孔的一侧,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座和锁孔能实现锁舌本体的两点限位,促使锁舌本体平稳地横向伸缩,压簧促使锁舌本体在失去第二传动件限位时存在一个向锁壳内收缩的动力,保证拨套对锁舌本体伸缩的驱动;安装口和卡扣的设置有助于锁舌本体与定位座以及第一传动件的快速拆装,由此能提高门锁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和所述卡口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锁舌本体与定位座以及第一传动件的拆装方向相互垂直,由此增加锁舌本体的安装稳定性,促使锁舌本体平稳地进行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锁壳在所述锁孔处设有静音套,所述静音套穿装于所述锁孔中,所述锁舌本体适于横向穿设于所述静音套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音套能对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在传动时产生的噪音加以阻隔,减少门锁的噪音;此外,该静音套还能对锁舌本体起到限位作用,便于锁舌本体平稳地进行伸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壳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的爆炸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锁壳;11-底板;111-定位座;1111-安装口;112-限位块;113-抵块;114-扣舌;115-限位柱;12-上侧板;13-下侧板;14-左侧板;141-锁孔;15-右侧板;16-盖板;17-修饰板;171-修饰孔;18-静音套;181-限位环;19-滑槽;2-锁舌本体;21-舌头;22-连杆;23-定位片;3-压簧;4-第一传动件;41-摆臂;411-卡口;42-连接臂;43-第一连接轴;44-第二连接轴;45-第三连接轴;5-第二传动件;51-抵接部;511-滑块;52-传动部;521-轴孔;6-拨叉;61-安装耳;62-限位部;7-第一扭簧;8-拨套;81-转轴;82-拨块;9-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与“外”,指的是相对于一腔体结构,诸如一箱子,箱子内部为内侧,箱子外部为外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前侧,X轴的反向代表后侧,Y轴的正向代表右侧,Y轴的反向代表左侧,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参见图1,包括锁壳1和安装在锁壳1内部的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
结合图2,锁壳1呈矩形体状,包括盒体、盖板16、修饰板17和静音套18。其中,盒体包括底板11、上侧板12、下侧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其通过浇铸一体成型,并在中部形成一个开口朝前的容置腔,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组件均置于容置腔中。盖板16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盖合在盒体的前侧,用于关闭盒体的前侧开口,从而为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组件提供一个良好的驱动空间。
修饰板17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安装在左侧板14上,且两者相对的一侧板面相互贴合。门锁安装在门内时,锁壳1连带锁舌组件、拉杆组件以及驱动组件一同嵌入于门中,修饰板17远离左侧板14的一侧板面则位于门外,用于对门锁的修饰。
左侧板14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锁孔141,修饰板17在锁孔141处对应开设有一个修饰孔171。静音套18的中部穿装在锁孔141中并与左侧板14过盈配合,静音套18的一端向盒体外延伸至修饰孔171中并与修饰板17过盈配合,且该静音套18的端面与修饰板17的外侧板面共面;静音套18的另一端向盒体内延伸,其端部凸起有一个限位环181,限位环181抵接在左侧板14的内侧板面上,用于阻止静音套18向外滑出锁孔141。由此,静音套18能对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在传动时产生的噪音加以阻隔,减少门锁传递至门外的噪音。
结合图3,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本体2、定位座111和压簧3。其中,锁舌本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舌头21、连杆22和定位片23,舌头21适于在静音套18中沿左右方向横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穿行,即舌头21能横向穿过锁孔141和修饰孔171穿出在修饰板17的外侧或者反向收缩至盒体的容置腔内。在舌头21伸缩过程中,该静音套18能对舌头21的周向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便于锁舌本体2平稳地进行伸缩。
定位座111一体连接在底板11上,并与锁孔141间隔设置,定位座111的前侧开设有一个适于连杆22沿X轴方向卡入的安装口1111,且该安装口1111与锁孔141两个中点形成的中心线与Y轴方向平行,定位片23位于定位座111远离锁孔141的一侧。由此,锁舌本体2的一端穿设于锁孔141中,锁舌本体2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口1111位于定位座111远离锁孔141的一侧,定位座111和锁孔141则能实现锁舌本体2的两点限位,促使锁舌本体2平稳地横向伸缩。
压簧3套设在连杆22的外侧,且压簧3的一端固定在连杆22与舌头21的连接处,压簧3的另一端与定位座111朝向锁孔141的一侧相抵,其弹性形变产生的回复力能较好地驱动锁舌本体2的伸缩运动。
拉杆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4和第二传动件5,驱动机构包括拨叉6、第一扭簧7、拨套8和第二扭簧9。其中,第一传动件4的一端卡接在锁舌本体2的连杆22上,第一传动件4的另一端与拨叉6铰接;第一扭簧7套设在拨叉6的外侧壁上,且第一扭簧7的两端分别间隔限位于锁壳1的底板11上。第二传动件5的一端抵接在锁舌本体2的定位片23上并用于限位舌头21穿出在锁孔141外,第二传动件5的另一端与拨套8铰接;第二扭簧9设在拨套8的一侧,且第二扭簧9的一端通过限位柱115固定在底板11上,第二扭簧9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传动件5与拨套8的铰接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门锁中,第一传动件4通过卡接的方式增加其与锁舌本体2的连接稳定性,第一传动件4与拨叉6的铰接则为了实现拨叉6的旋转;而第二传动件5通过第二扭簧9与锁舌本体2始终保持相抵状态,由此第一传动件4和第二传动件5与锁舌本体2之间具体优良的配合紧密度。
拨叉6用于安装门把手,当门把手将拨叉6顺时针拨动旋转时,带动第一传动件4旋转,进而驱动锁舌本体2的舌头21收缩至盒体中,与此同时第一扭簧7产生形变,第二传动件5在锁舌本体2的推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扭簧9同样产生形变。若拨叉6失去拨动力,第一扭簧7形变产生的回复力驱动拨叉6复位,进而推动第一传动件4反方向旋转,此时第二扭簧9形变产生的回复力驱动第二传动件5反方向旋转,由此锁舌本体2受到第一传动件4和第二传动件5两个驱动力,促使锁舌本体2的一端能快速横向穿出于锁壳1外。
拨套8用于安装钥匙孔,当钥匙插入钥匙孔中将拨套8逆时针拨动旋转时,带动第二传动件5旋转,使得第二传动件5产生于锁舌本体2分离的趋势,压簧3促使锁舌本体2在失去第二传动件5限位时存在一个向盒体内收缩的动力,保证拨套8对锁舌本体2伸缩的驱动,与此同时第二扭簧9发生形变,第一传动件4在锁舌本体2的收缩拉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拨叉6转动,第一扭簧7产生形变;若拨套8失去拨动力,第一扭簧7和第二扭簧9形变产生的两个驱动力能同时作用于锁舌本体2上,使得舌头21快速伸出在锁孔141和装饰孔外,实现锁舌本体2的快速复位。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能够有效提高锁舌组件与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之间的联动性,进而提高驱动机构对锁舌组件的驱动效率,方便门锁的快速开锁和上锁。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4和第二传动件5分别位于锁舌本体2的上下两侧。由此,第一传动件4和第二传动件5对锁舌本体2产生的两个反向传动力能够相互抵消,促使两者共同作用在锁舌本体2上的传动力方向与锁舌本体2的伸缩方向一致,从而增加锁舌本体2的驱动平稳性;此外,其还能减小门锁在锁舌本体2上下两侧的质量差异,增加门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第一传动件4包括摆臂41、连接臂42、第一连接轴43、第二连接轴44和第三连接轴45。摆臂41的一端与连杆22卡接,摆臂4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43与连接臂42的一端铰接,连接臂4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44与拨叉6铰接;第三连接轴45穿设于摆臂41的中部并与底板11固定连接,摆臂41以第三连接轴45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推动锁舌本体2穿出锁孔141或逆时针拉动锁舌本体2收缩至锁壳1内。本申请通过摆臂41和连接臂42的设置使得第一传动件4在保证其驱动效果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灵活性,能够减小第一传动件4的运行空间,有助于第一传动件4在较小的空间实现传动。
其中,摆臂41在与连杆22卡接一端的底部开设有一个卡口411,连杆22适于沿Z轴方向卡入卡口411中,该卡扣与定位座111上的安装口1111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其能使锁舌本体2与定位座111以及第一传动件4的拆装方向相互垂直,由此增加锁舌本体2的安装稳定性,促使锁舌本体2平稳地进行伸缩。此外,本申请通过安装口1111和卡扣的设置,有助于锁舌本体2与定位座111以及第一传动件4的快速拆装,由此能提高门锁的组装效率。
拨叉6与连接臂42的铰接处一体设有两个安装耳61,两个安装耳61平行设置,第二连接轴44位于两个安装耳61之间,且第二连接轴4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耳61上。此时第二连接轴44能稳定地安装在拨叉6上,同时能减少第二连接轴44对拨叉6旋转的干扰,使得连接臂42与拨叉6在相对转动时更加平稳。
拨叉6在远离安装耳61的一侧设有一个限位部62,锁壳1的底板11上间隔凸起有两个限位块112,限位部62位于两个限位块112之间,能够较好地对拨叉6的旋转角度加以限位,避免拨叉6旋转过度,进而保证第一扭簧7优良的弹性回复力。
底板11在设有限位块112的一侧还凸起有两个扣舌114,且两个限位块112位于两个扣舌114之间。第一扭簧7的两端分别对应扣接在两个扣舌114朝向限位块112的一侧,由此当拨叉6旋转时,第一扭簧7能在扣舌114的抵接下发生形变。
第二传动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部51和传动部52,抵接块用于锁舌本体2的限位,传动部52则用于连接抵接块与拨套8,由此实现拨套8对锁舌本体2的驱动。抵接部51的一侧与锁舌本体2的定位片23相抵,抵接部51的前后两侧均凸起有一个滑块511。锁壳1的底板11以及盖板16上对应开设有一个弧形的滑槽19,每个滑块511对应一个滑槽19,滑块511穿设在滑槽19中并能沿滑槽19的延伸方向进行滑移,进而促使第二传动件5平稳地进行转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第二传动件5的传动效率。拨套8的一侧设有一个转轴81,传动部52在远离定位片23的一端开设有适于转抽穿设的轴孔521,由此实现拨套8与第二传动件5的铰接。
拨套8的一侧设有拨块82,且转轴81通过拨块82与拨套8一体连接,锁壳1的底板11上间隔设有两个抵块113,拨块82位于两个抵块113之间,能够较好地对拨套8的旋转角度加以限位,避免拨套8旋转过度,进而保证第二扭簧9优良的弹性回复力。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壳(1)和安装在所述锁壳(1)内部的锁舌组件、拉杆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本体(2),所述锁壳(1)的一侧开设有适于所述锁舌本体(2)一端横向穿出的锁孔(141);所述拉杆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4)和第二传动件(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拨叉(6)、第一扭簧(7)、拨套(8)和第二扭簧(9);所述第一传动件(4)的一端卡接在所述锁舌本体(2)上,所述第一传动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叉(6)铰接;所述第一扭簧(7)套设在所述拨叉(6)的外侧壁上用于驱动所述拨叉(6)复位;所述第二传动件(5)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锁舌本体(2)上并用于限位所述锁舌本体(2)的一端穿出在所述锁孔(141)外,所述第二传动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套(8)铰接;所述第二扭簧(9)设在所述拨套(8)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扭簧(9)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锁壳(1)上,所述第二扭簧(9)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件(5)与所述拨套(8)的铰接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5)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4)和第二传动件(5)分别位于所述锁舌本体(2)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4)包括摆臂(41)、连接臂(42)、第一连接轴(43)、第二连接轴(44)和第三连接轴(45);所述摆臂(41)的一端与所述锁舌本体(2)卡接,所述摆臂(4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43)与所述连接臂(42)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4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轴(44)与所述拨叉(6)铰接;所述第三连接轴(45)穿设于所述摆臂(41)的中部,所述摆臂(41)以所述第三连接轴(45)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推动所述锁舌本体(2)穿出所述锁孔(141)或逆时针拉动所述锁舌本体(2)收缩至所述锁壳(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6)与所述连接臂(42)的铰接处设有两个安装耳(61),两个所述安装耳(6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44)位于两个所述安装耳(61)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轴(4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耳(6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6)在远离所述安装耳(61)的一侧设有限位部(62),所述锁壳(1)上间隔设有两个限位块(112),所述限位部(62)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112)之间用于限位所述拨叉(6)的旋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部(51)和传动部(52);所述抵接部(51)的一侧与所述锁舌本体(2)相抵,所述抵接部(51)上设有滑块(511),所述锁壳(1)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511)穿设并滑动的滑槽(19);所述拨套(8)的一侧设有转轴(81),所述传动部(52)上开设有适于所述转轴(81)穿设的轴孔(5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套(8)的一侧设有拨块(82),所述锁壳(1)上间隔设有两个抵块(113),所述拨块(82)位于两个所述抵块(113)之间用于限位所述拨套(8)的旋转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件还包括定位座(111)和压簧(3);所述定位座(111)设在所述锁壳(1)上,所述定位座(111)上设有适于所述锁舌本体(2)卡入的安装口(1111),所述锁舌本体(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锁孔(141)中,所述锁舌本体(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口(1111)与所述第二传动件(5)相抵;所述第一传动件(4)位于所述定位座(111)远离所述锁孔(141)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件(4)上设有适于所述锁舌本体(2)卡入的卡口(411);所述压簧(3)套设在所述锁舌本体(2)的外侧,且所述压簧(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舌本体(2)靠近所述锁孔(141)的一侧,所述压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111)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1111)和所述卡口(411)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在所述锁孔(141)处设有静音套(18),所述静音套(18)穿装于所述锁孔(141)中,所述锁舌本体(2)适于横向穿设于所述静音套(18)中。
CN202021789164.4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门锁 Active CN212743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9164.4U CN21274365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9164.4U CN21274365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3656U true CN212743656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9164.4U Active CN21274365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3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6161A (zh) 车门的锁止解除装置
CN212743656U (zh) 一种门锁
KR100410511B1 (ko) 차량용 연료 필러 도어캐치
EP3665348B1 (en) A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11877879A (zh) 一种门锁
CN212847497U (zh) 一种弧形锁及led显示屏
KR100537950B1 (ko) 와이퍼 조립체
CN218762382U (zh) 旋转锁止机构及医疗设备
CN210460255U (zh) 附接式锁具
JP2003316472A (ja) 電子機器用機能拡張ユニットの固定機構
CN217396190U (zh) 背门逃生盖板、后背门结构以及车辆
CN210976907U (zh) 门锁
CN112878817B (zh) 一种箱包用拉链锁
CN214330263U (zh) 可调式锁闩组合
CN109774843B (zh) 把手开关控制器
CN109587994B (zh) 手柄组件及应用该手柄组件的设备
KR100844415B1 (ko) 후드 개방 핸들 조립체
WO2017199500A1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CN221096115U (zh) 执手组件
CN221003399U (zh) 快拆子母扣及连接组件
CN112824690B (zh) 行程传动机构
JP3723419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結合装置
CN211287036U (zh) 一种新型空转锁
JP4440699B2 (ja) 錠装置
CN215443570U (zh) 一种箱包用拉链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