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0160U - 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40160U CN212740160U CN202021009193.4U CN202021009193U CN212740160U CN 212740160 U CN212740160 U CN 212740160U CN 202021009193 U CN202021009193 U CN 202021009193U CN 212740160 U CN212740160 U CN 2127401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ke
- shaft
- sleeve
- machine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包括:机架、收线轴、收线筒、固定套和顶套;收线轴通过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收线筒套装在所述收线轴的外周;固定套套装在所述收线轴的外周,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收线轴通过第一螺纹结构连接,所述收线轴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套带动所述收线筒转动;顶套通过第二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收线轴的端部,所述顶套与所述固定套相抵,所述第二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顶套对固定套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从而使得固定套难以从收线轴上脱落,进而保证收线轴能够顺利地通过固定套带动收线筒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生产漆包线时,需要用到收线机进行收线,传统的收线机包括收线座、安装于收线座上的收线电机、与转动电机传动连接的收线轴、和套装在收线轴上的收线筒。收线时,在收线电机的转动下,可带动收线筒转动,从而实现对漆包线的收线。其中在收线轴外端一般螺纹连接有固定套,通过固定套把收线筒夹紧于收线轴上,传统的收线轴只往一个旋转方向转动,因此收线筒都是同一个方向进行收线。固定套与收线轴之间的连接螺纹的旋向也跟收线轴的旋向相同,以避免在收线时,固定套收到反方向的转动力矩,会往反方向旋动而脱落。在实际生产中,因不同的生产需求,有些用户需要漆包线在收线筒上的收线方向与原来的相反,这时收线电机机会反向转动,进而带动收线轴反向转动,固定套就会收到反方向的转动力矩,因此通常有着固定套容易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能够稳定的从不同旋转方向进行收线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包括:机架;收线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线轴连接的驱动机构;收线筒,套装在所述收线轴的外周;固定套,套装在所述收线轴的外周,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收线轴通过第一螺纹结构连接,所述收线轴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套带动所述收线筒转动;顶套,通过第二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收线轴的端部,所述顶套与所述固定套相抵,所述第二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顶套对固定套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从而使得固定套难以从收线轴上脱落,进而保证收线轴能够顺利地通过固定套带动收线筒转动。当收线筒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同时,转动力矩会使得第一螺纹结构的连接更加稳固;当收线筒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反时,转动力矩的方向则会与第二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同,因此第二螺纹结构将会使得顶套和收线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进而稳定地固定所述固定套,因此可以实现双向都能进行稳定的收线、避免收线筒脱离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线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线轴的外周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周壁上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的旋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套包括抵接部和连接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台阶位;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台阶位与所述固定套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台阶位与所述收线轴的端部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收线轴一同转动的转盘,所述收线筒位于所述转盘和所述固定套之间并被二者夹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抵接台阶,所述收线筒的一端与所述抵接台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转盘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能够卡紧所述收线筒的卡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的外周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套上设置有环形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线轴和所述收线筒之间设置有支撑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的分解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的顶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为机架,200为收线筒,300为顶套,310为连接部,320为抵接部,330为环形把手,400为固定套,500为转盘,550为收线轴,555为连接孔,600为支撑套筒,700为卡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包括:机架100、收线轴550、收线筒200、固定套400和顶套300;收线轴550通过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100上;收线筒200套装在收线轴550的外周;固定套400套装在收线轴550的外周,固定套400和收线轴550通过第一螺纹结构连接,收线轴550能够通过固定套400带动收线筒200转动;顶套300通过第二螺纹结构连接在收线轴550的端部,顶套300与固定套400相抵,第二螺纹结构与第一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顶套300对固定套400做进一步的固定,从而使得固定套400难以从收线轴550上脱落,进而保证收线轴550能够顺利地通过固定套400带动收线筒200转动。当收线筒20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同时,转动力矩会使得第一螺纹结构的连接更加稳固;当收线筒20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反时,转动力矩的方向则会与第二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同,因此第二螺纹结构将会使得顶套300和收线轴55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进而稳定地固定固定套400,因此可以实现双向都能进行稳定的收线、避免收线筒200脱离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电机(图中未绘示)。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收线轴55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555,第一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收线轴550的外周的外螺纹,第二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孔555的周壁上的内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的旋向相反。通过在收线轴550的内外周壁上分别设置相反旋向的螺纹,可以使得无论收线轴550那个转动反向,都能够保持固定套400与收线轴550之间的相对固定,从而避免在正向或反向的收线过程中,固定套400从收线轴550上脱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顶套300包括抵接部320和连接部310,抵接部320和连接部310之间设置有台阶位;连接部310通过第二螺纹结构连接在连接孔555内,台阶位与固定套400相抵。连接部310通过第二螺纹结构与收线轴550连接后,抵接部320将会与固定套400相抵,从而使得固定套400无法从收线轴550的端部处脱出,以保证收线轴550能够稳定地通过固定套400带动收线筒200转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台阶位与收线轴550的端部相抵。收线轴550的端部及固定套400的端部均与台阶位相抵,因此收线轴550和固定套400可以通过台阶位进行相对定位,从而使得固定套400的安装更加准确。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机架100上设置有能够与收线轴550一同转动的转盘500,收线筒200位于转盘500和固定套400之间并被二者夹紧。收线筒200被夹紧在转盘500上,因此转盘500的转动可以带动收线筒200一同运动,从而实现驱动收线筒200运动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固定套400上设置有抵接台阶,收线筒200的一端与抵接台阶相抵,另一端与转盘500相抵。抵接台阶与转盘500配合夹紧收线筒200,从而稳定的带动收线筒200转动。固定套400的部分套在收线轴550和收线筒200之间,从而可以避免收线筒200相对于收线轴550窜动,进而减小二者的磨损。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转盘500上设置有能够卡紧收线筒200的卡接结构700。卡接结构700能够将收线筒200的端部卡在转盘500上,从而避免收线筒200因离心力而逐渐脱离转盘500。当然,卡接结构700也可由其他部件组成,比如相互配合的卡钩(图中未绘示)和卡槽(图中未绘示),卡钩设在转盘500上,卡槽设在收线筒200上。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做是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卡接结构700包括设置在转盘500的外周的卡环,卡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开口。收线筒200从开口进入卡环内时,卡环将会进行弹性形变,以使得收线筒200能够顺利进入卡环内部。而收线筒200进入卡环内之后,卡环则会弹性恢复,从而卡紧收线筒200,以防止其因为离心力而从转盘500上脱落。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顶套300上设置有环形把手330。环形把手330不仅便于使用者握持,更便于使用者进行转动操作,从而加紧或解除第二螺纹结构的连接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收线轴550和收线筒200之间设置有支撑套筒600。支撑套筒600能够对收线筒200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其不会接触到收线轴550,进而避免二者在运动时产生磨损。
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套筒600上设置有锁紧螺丝(图中未绘示),锁紧螺丝能够将支撑套筒600夹紧于收线轴550上。锁紧螺丝将支撑套筒600稳固地夹紧在收线轴550上,因此能够避免在更换收线筒200时,支撑套筒600卡在内收线筒200内无法取出的问题。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支撑套筒600的周壁上设置有引导锥面。引导锥面可以在提供支撑的前提下减小支撑套筒600与收线筒200的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二者在转动时的磨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收线轴(55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与所述收线轴(550)连接的驱动机构;
收线筒(200),套装在所述收线轴(550)的外周;
固定套(400),套装在所述收线轴(550)的外周,所述固定套(400)和所述收线轴(550)通过第一螺纹结构连接,所述收线轴(550)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套(400)带动所述收线筒(200)转动;
顶套(300),通过第二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收线轴(550)的端部,所述顶套(300)与所述固定套(400)相抵,所述第二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的螺纹旋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线轴(55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555),所述第一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收线轴(550)的外周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孔(555)的周壁上的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的旋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套(300)包括抵接部(320)和连接部(310),所述抵接部(320)和所述连接部(310)之间设置有台阶位;所述连接部(310)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孔(555)内,所述台阶位与所述固定套(400)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位与所述收线轴(550)的端部相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收线轴(550)一同转动的转盘(500),所述收线筒(200)位于所述转盘(500)和所述固定套(400)之间并被二者夹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400)上设置有抵接台阶,所述收线筒(200)的一端与所述抵接台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转盘(500)相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盘(500)上设置有能够卡紧所述收线筒(200)的卡接结构(7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结构(700)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500)的外周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周壁上设置有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套(300)上设置有环形把手(33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机的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线轴(550)和所述收线筒(200)之间设置有支撑套筒(6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09193.4U CN212740160U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09193.4U CN212740160U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40160U true CN212740160U (zh) | 2021-03-19 |
Family
ID=75007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09193.4U Active CN212740160U (zh) | 2020-06-04 | 2020-06-04 | 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40160U (zh) |
-
2020
- 2020-06-04 CN CN202021009193.4U patent/CN2127401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6695B (zh) | 釣魚線理線器 | |
CN212740160U (zh) | 一种收线机的收线机构 | |
JPH0751897Y2 (ja)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ベールアーム機構 | |
JP3954102B2 (ja) | ボタンの糸軸巻き付け装置 | |
WO2010108454A1 (zh) | 缠绕绣送料装置 | |
US6889933B2 (en) | Tube plate for a creel | |
JP2020045249A (ja) | 巻取り装置のパッケージフレームのための巻管収容装置 | |
JP3322226B2 (ja) | 撚糸ユニット | |
CN212740153U (zh) | 一种漆包线绕线机的收线机构 | |
JPH1045389A (ja) | ベルト式巻上機 | |
CN215402319U (zh) | 一种便于定位络筒的高速自动精密络筒机 | |
US4528880A (en) | Staple fiber cutting machine | |
CN218649800U (zh) | 鼓式渔线轮的摩擦压板快速拆卸结构 | |
JPH06150740A (ja) | ケーブル巻取装置 | |
JPH05343250A (ja) | トロイダルコイル巻線機 | |
CN211338293U (zh) | 一种纺织设备绕线辅助装置 | |
CN215478798U (zh) | 一种络筒机 | |
CN212581230U (zh) | 一种络筒机纱筒回收装置 | |
JPH05254732A (ja) | 線条体の自動巻替え装置 | |
JPH07246297A (ja) | ミシンの下糸巻回装置 | |
JPH0623227Y2 (ja) | 可撓性フイラメント式草刈機のヘツド構造 | |
JP2579880B2 (ja) | ボビンの取付機構 | |
KR20010058499A (ko) | 습식 신선기용 권취기의 보빈 자동 교체장치 | |
JPH05132226A (ja) | 二重撚糸自動管巻装置 | |
TW202316961A (zh) | 紡車式捲線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